三门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指南及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三门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指南及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评估重点

线上重点审核材料

实地审核材料

责任

科室

1

资源配置

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规定学历是指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

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以现行教师法为准)。

计算公式:

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100*(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在校学生数)

核查重点:

核查县区、学校教师花名册及学历证书。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

2.分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情况表

学校提供:

1在校生数一览表

2.教师花名册(分学历排序)

风险点提示:查看学籍库,是否存在学生数造假,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现象(适用其他每百名学生或生均指标);查看教师学历证书,是否存在在岗教师学历造假,外聘教师身份造假(兼职职工视同在职教师)等现象。

人事科

2

资源配置

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是指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具有有效期内专业性称号的优秀教师,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和名校长、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获上述多个称号的,只统计1次,不重复计算。

计算公式:

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100*(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在校学生数)

核查重点:

县级骨干遴选培养方案,认定程序、文件和证书。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骨干教师统计表

2.分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情况表

学校提供:

1.在校生数一览表

2.教师花名册(骨干教师备

注)

核查县区统计数据,县级骨干遴选培养方案、认定程序和文件。

风险点提示:查看骨干教师认定文件、荣誉证书等,是否存在骨干教师认定条件标准过低、程序不规范不完善,在岗骨干教师称号造假等现象。

人事科

3

资源配置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专任教师指具有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专门从事本学科教学的教师。

体育与艺术专任教师之和达到0.9以上。

偏远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可将交流轮岗、兼职、走教的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也纳入统计口径,兼职教师须为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培训合格且未兼任其他学科教学的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

计算公式: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100*(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在校学生数)

核查重点:

1.核查教师资格证和教师任课安排表。

2.核查教师花名册,查看教师任课安排表及班级课程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情况统计表2.分学校每百名学生拥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情况表

学校提供:

1.在校生数一览表

2.教师花名册(体育、艺术专任教师备注)

3.偏远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情况说明

风险点提示:核查是否存在教师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或与教师资格证专业不一致等现象(农村学校除外)。

人事科

4

资源配置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生均教学与辅助用户面积是指建筑面积。

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等因素,开展资源配置评估。符合以下3种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达标:

1.位于县(市、区、旗)城区及地级市以上中心城区,确实无法扩充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的个别学校,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在确保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基础上,“一校一案”分析原因,并科学制定化解方案的。

2.评估认定时,按起始年级学生数测算,生均面积达标的。

3.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与在建工程相应面积合并计算,生均面积达标的。

计算公式: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在校生数

核查重点:

1.生均面积不达标的,重点关注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2.核查工程规划及工程项目进展、学校内部校舍建筑面积。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一览表(小学、初中)

2.分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情况表

学校提供:

1.校额较大且确实无法扩充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的学校,制定化解方案

2.在建工程图纸(如需要)

核查生均面积不达标的学校,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教育发展公司

5

资源配置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指学校中的体育馆面积与运动场地面积之和。运动场面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的面积。

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等因素,开展资源配置评估。符合以下3种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达标:

1.位于县(市、区、旗)城区及地级市以上中心城区的学校,现有体育运动场馆与租赁校外周边、保障学校上课时间专用的体育运动场馆,能确保体育课开齐开足开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

2.评估认定时,按起始年级学生数测算,生均面积达标的。

3.现有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与在建工程相应面积合并计算,生均面积达标的。

计算公式: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在校生数

核查重点:

1.生均面积不达标的,重点关注教育资源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2.核查工程规划及工程项目进展、学校内部运动场建设面积、政府或教育部门租赁合同。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一览表

2.分学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一览表

学校提供:

1. 运动场租赁合同(如需要)

2. 2.在建工程图纸(如需要)

实地核查学校运动场馆面积情况、政府或教育部门租赁合同、在建工程规划及工程项目进展。

教育发展公司

6

资源配置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是指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实验等仪器设备的资产值。口径按教育统计年报,不含图书、课桌椅等。

县区要结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及时更新设备设施,确保消耗性材料的补充与供给。

计算公式: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教学仪器设备值/在校生数

核查重点:

1.教育统计年报在校生数(分年级)

2.教育统计年报中小学办学条件表。

3.教学仪器设备统计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统计表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情况表

实地查看学校实验室,体育运动场馆和专用教室。

风险点提示: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和信息化设施设备购买、更换、和维护和使用不规范、不及时、不充分。

教育技术中心

7

资源配置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网络多媒体教室是指设置了网络接口、网络控制室编排的教学片可通过网络传至教室,构成“班班通”教室。

计算公式: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100*(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在校生数)

核查重点:

1.教育统计年报在校生数(分年级)。

2.教育统计年报中小学办学条件表分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一览表。

3.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情况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分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一览表。

2.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情况表。

实地抽查学校普通教室,未达标的学校要在合班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专用教室安装网络多媒体设备。

风险点提示:核查是否存在网络不通,设备不用或太陈旧等现象。

教育技术中心

8

政府保障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根据城镇化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建立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学校布局和学位供给机制,合理规划并保障足够的学校建设用地,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学校规定。规范有序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必要保留的小规模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县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符合国家规定。

核查重点:

1.市、县政府发文或经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发文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专项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文件及规划图。

2.依据县域内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判断规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重点核查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在规委会发挥作用。

3.实地抽查学校布局以及学校数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需要。

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由市级政府或县级政府发文或经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发文的含有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规划文件及规划图。

2.如需调整,规划调整方案需由市级政府或县级政府发文或经市县人民政府同意发文。

3.规划和调整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报告。

4.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分布图

5.全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情况。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文本。

风险点提示:规划不合理、不科学,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未落实。学生上学路程太远,政府未提供方便。城镇小区配套学校未到位,乡村小规模学校未按规范程序撤并。重点关注引发社会不稳定相关情形。

教育发展公司

9

政府保障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2016年及以前开工建设的学校,可以允许未达到城乡统一建设标准。2016年以后规划建设的学校,须实现城乡统一建设标准。

核查重点:

1.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的文件及相关佐证材料。

2.县区编办、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关于学校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装备等有关账表、数据。

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教师核编有关文件

2.县区公用经费拨款情况(人大通过的县级预算)

1.县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结算相关佐证材料

2.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情况相关材料

3.县区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装备统计表

风险点提示:民办学校的建设标准和基本装备配置不到位。

教育发展公司 人事科 计财科 教育技术中心

10

政府保障

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遵循事实求实原则,如达不到标准,符合以下3种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达标:

1.2016年及之前规划建设的学校,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数量达标的。2.位于县(市、区、旗)城区及地级市以上中心城区,确实无法增加音乐、美术教室的个别学校,能确保音乐、美术课开齐开足开好的。3.评估认定时,按起始年级班级数测算,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数量达标的。

核查重点:

重点关注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教育资源是否满足音乐美术教育教学需要,是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所有小学、初中班级数统计表

2.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间数和每间面积统计表

抽查学校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和1—2项艺术技能情况,学生能演唱主旋律歌曲情况。

教育发展公司

11

政府保障

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符合以下3种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达标:

1.一个独立代码、一个独立法人、多个独立校区的学校,每个独立校区规模达标的。

2.学校规模未超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复的。

3.位于县(市、区、旗)城区及地级市以上中心城区的个别学校,因城镇化、学龄儿童集中入学等原因,造成校额超标,能确保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并结合学龄人口变化,科学制定化解方案的。

核查重点:

规模超标学校,着力化解“大校额”的方案。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学校校额情况统计表

2.县级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校额化解的方案类文件。

查看规模超额学校,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情况。

教育科 计财科

12

政府保障

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如达不到标准,符合以下2种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达标:

1.挖潜扩容的优质学校,小学最大

班额小于等于50,初中最大班额小于等于55,确保不产生大班额的。

2.评估认定时,起始年级小学班级学生数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同时其他年级小学最大班额小于等于50、初中最大班额小于等于55的。

核查重点:

核查是否存在“超大班额”,即56人以上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小学班级班额数

2.初中班级班额数

查看起始年级班额达标情况。

教育科

13

政府保障

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落实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的政策的。

核查重点:

1.县级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文件或部门预算批复。

2.县级财务账表或国库支付平台(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预算执行数据。

3.该类学校实际收到政府拨付公用经费指标额度凭证。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数量以及相应学生数。

2.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统计表等相关材料

3.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的相关材料。

1.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名册,并与学籍库核对匹配情况。

2.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公用经费结算相关佐证材料。

3.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发放情况相关佐证材料。

风险点提示:公用经费迟拨付。

计财科

14

政府保障

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每年6000元。含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的学生。

核查重点:

1.县级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文件或部门预算批复。

2.县级财务账表或国库支付平台(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预算执行数据。

3.该类学校实际收到政府拨付公用经费指标额度凭证。

4.特别关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及其使用情况

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凭证等相关材料。

1.县区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拨付情况。

2.县区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

3.根据学籍库信息,核查普通学校公用经费拨付情况,重点核查随班就读、特教班、送教上门等公用经费拨付和使用情况。

风险点提示:生均公用经费未按应拨付对象足额拨付,未专款专项使用,特别是随班就读学生经费足额保障问题。

计财科

15

政府保障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包含县域内民办学校。

核查重点:

县区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比对相关材料。

县区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比对相关材料。

核查实地抽查学校教职工待遇保障和落实情况,随机走访教师了解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状况

风险点提示:未落实“不低于”要求。

人事科计财科

16

政府保障

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

5年周期按教师培训计划的5年周期确定。

核查重点:

1.县区近5年教师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相关落实情况总结。

2.抽查学校的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学、教研、进修培训、业务考核、奖惩,以及继续教育证书和有关佐证材料。

3.抽查学校教师5年一周期继续教育培训学分统计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县区近5年教师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总结、教师培训学时完成率统计表等。

学校提供:

1.近5年教师培训计划及总结。

2.教师培训学时完成率统计。

1.核查县区教师培训计划和落实情况。

2.根据学校教师名册,核查被抽查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落实情况,比对教师培训学时完成率。

风险点提示:缺乏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考核。

人事科教师发展中心

17

政府保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是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现有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范围内,均衡师资结构,向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学科倾斜,重点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学校,确保所有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不包含县域内民办学校。

核查重点:

各地编办、人社和教育部门关于编制核定、岗位统筹等文件和统计数据。

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最近一次县区核定各校教职工编制有关文件及统计表等佐证材料。

2.最近一次县区统筹分配岗位数量的有关文件及统计表等佐证材料。

实地核定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落实情况。

风险点提示:个别学校存在有编不补、在编不在岗现象。

人事科

18

政府保障

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交流轮岗方式包括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管理团队+骨干教师”组团输出等,允许教师编制保留在原学校。

骨干教师称号符合二级指标第2条规定,或由教育行政部门遴选认定。

不包含县域内民办学校。

计算公式:

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当年交流轮岗教师数/当年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数*100%

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当年交流轮岗骨干教师数/当年交流轮岗教师数*100%

查看重点:

1.县区落实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施方案和保障激励机制。

2.重点关注由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的情况。

3.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计数据。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和保障激励机制文件。

2.县区教师交流轮岗数据统计表,包含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数、交流轮岗教师数、交流轮岗骨干教师数和相关比例。

1.抽查学校近三年教师交流轮岗名单(包括本校派出和外校流入),访谈交流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2.重点核查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情况,访谈交流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风险点提示:轮岗教师质量不高,轮岗骨干教师未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人事科

19

政府保障

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严把教师入口关,教师必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教师所教专业与教师资格证专业一致。

核查重点:

1.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格证核验。

2.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专任教师数量、持证、任教学科统计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县区学校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统计表。

学校提供:

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信息统计表,包含专任教师、资格证信息、任教学科等。

核查学校专任教师名册、任课表和教师资格证原件。

风险点提示:教师资格证造假。

人事科

20

政府保障

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

就近入学是指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是指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5%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是指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不出现成规模跨区域择校。

核查重点:

1.各县区公安机关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表、教育事业年报学生数和学生学籍信息。

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文件和网上就近划片入学学区公示截图信息。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文件

学校提供:

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统计表

1.访谈学生和家长,了解上学方式、路程和时间等,核查就近入学政策落实情况。

2.通过网络查询,就近入学是否全覆盖,是否存在群众反响强烈事项。

风险点提示:民办学校招生不规范

教育科

21

政府保障

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优质高中是指经省级和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示范高中等优质高中学校。如某县区无省、市级认定的优质高中学校,则将当地招生录取分数最高的普通高中作为优质高中。

教育行政部门将每所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的50%,按比例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学校,向农村初中分配比例高于城区初中。

核查重点:

查看优质高中招生文件、名额分配统计表、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学校学生学籍统计表。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优质高中名单

2.优质高中招生相关文件

核实当地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总数、分配名额总数、分配农村学校的名额总数及比例等情况。

风险点提示: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数与实际录取数差距大,实际录取人数少。

招生办

22

政府保障

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

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是指构建县区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保护工作体系。

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

比例不低于85%。

计算公式:

随迁子女就读比例=(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数+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数)/全县符合条件的适龄随迁子女

查看重点: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系体系相关文件,关爱保护工作台账等佐证材料。

2.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情况统计表,包含县区符合条件随迁子女适龄儿童数、公办学校就读数、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数、就读总比例。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关于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政策文件、关爱保护工作台账等材料。

2.县区关于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文件。

3.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情况统计表,包含县区符合条件随迁子女适龄儿童数、公办学校就读数、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数、就读总比例。

访谈抽查校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及其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

风险点提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健全,仅学校关爱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就读没有做到就近入学。

教育科

23

教育质量

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初中三年巩固率是指县域内当年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年级入初一学生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初中学生三年巩固率=(A/B)*100%

A:为毕业生数,减去三年来复学、转入等正常增加的学生数,加上休学、转出、退学和死亡等正常减少的学生数。 B:为毕业年级三年前初一学生数。

核查重点:

1.学生学籍管理,特别关注各类学籍异动证明材料齐全,如休学、退学、到国外或境外就读等情况。

2.控辍保学机制建设情况,如辍学学生一生一表档案、每学期劝返复学等佐证资料。

3.关注不到校、长期请假等隐性辍学学生管理情况。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控辍保学工作相关文件。2.县区初中三年巩固率数据。具体包含毕业年级初一招生数,毕业年级毕业生数,初中学生三年转入、转出、休学、复学、死亡等异动情况。

1.控辍保学台账、辍学学生一生一表档案、每学期劝返复学情况。

2.长期请假、不到校的隐性辍学学生管理情况记录。

风险点提示:异动学生管理情况不到位,存在隐形辍学现象。

教育科

24

教育质量

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是指县域内在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在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就读、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少年占县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人数/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

核查重点:

1.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情况。

2.残联提供县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量、名单和残疾认定结论。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相关文件。

2.县区残疾儿童少年人数及入学情况统计表,含在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人数、在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就读人数、送教上门人数。

1.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学习和康复情况。

2.义务教育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室建设和使用情况,融合教育推进情况。

风险点提示:义务教育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室设施设备不健全,使用不专业、不科学。

教育科

25

教育质量

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制定章程是依法办学的法定要求,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均应制定章程。章程内容要齐全,表述要正确,符合相关规定。制定章程程序合法,经教代会或全体教师会议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优化信息化条件保障,确保满足学校管理与教学必需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有效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等,提高教育管理效能,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章程

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制定章程有部署、有要求。

2.章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要实施与修订等情况。

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1.学校信息化常态化应用情况,是否和教学深度融合。

2.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情况。

章程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制定章程部署文件,备案管理佐证材料

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县区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文件。

学校提供: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情况统计表。

章程

抽查学校章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修订与实施情况。

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1.查看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使用情况。

2.随堂走课,了解教学信息与教学深度融合情况。

风险点提示:章程内容不全面,未及时修订。信息化设备老旧,未及时更换;平台和软件运用不充分。

人事科

教育技术中心

26

教育质量

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公办学校计算公式:

教师培训经费比例=本校年度教师培训经费/本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

民办学校计算公式:

教师培训经费比例=培训费实际支出数/业务活动成本总额

民办学校的业务活动成本剔除人员工资、奖金、五险一金经费以及校舍房租。

核查重点:

1.查阅预算一体化系统或有关账册中,公办学校教师年度培训经费算是否足额安排、及时下达。查看培训费科目明细和实际支出进度。

2.查阅民办学校教师培训费达到年度学校业务活动成本5%的情况。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县区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文件。

2.县区所有学校(含校区)年度公用经费预算安排与指标下达数据统计表,包含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教师培训经费总额、比例等信息。

学校提供:

年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统计表。

1.核查县区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财务报表,公办学校教师年度培训经费算是否足额安排、及时下达。 2.核查县区教师培训计划和落实情况。

3.查看公办学校培训计划、方案、内容和效果等过程性材料。4.随机访谈教师,了解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风险点提示:民办学校未安排教师培训或培训过少。

计财科人事科

27

教育质量

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教师通过运用各级教育信息化平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掌握相应的应用技术,有效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线上课堂、同步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形式,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学信息化水平达到较高标准,更便捷、更高效地达成教学要求。

核查重点:

学校重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建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关文件。

1.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使用记录。

2.通过随机听课、访谈、资料查阅、现场抽测等方式,了解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风险点提示:信息化设备老旧,未及时更换;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不熟练,能力参差不齐。

教育技术中心

28

教育质量

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达到良好以上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具有符合学校实际的“一训三风”,打造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相匹配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育人文化。

德育工作关注:

1.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党建带团建队建。

2.制定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方案,构建五育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按要求配备思政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

4.三年之内未发生过学生欺凌、意识形态安全等重大恶性事件。

校园文化关注:

1.“一训三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符合学校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与办学理念相匹配,内容有内在逻辑。

2.校园环境和班级氛围具有育人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德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文件。

2.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关文件。

3.县区各校思政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情况统计表。

校园文化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指导意见、部署推进等文件

德育工作

访谈校领导,了解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工作情况,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制定情况,五育融通德育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运行情况。

随机访谈教师,了解党的教育方针内容知晓情况。访谈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知应会情况,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内容。

校园文化

实地查看校园,了解校园文化建设情况,重点关注健康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情况。

随机查看教室,了解班级育人文化等情况。访谈师生,了解其对学校“一训三风”等知晓情况。

风险点提示:德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不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存在劳民伤财、写字楼化等现象,缺乏育人功能。

党务办

教育科

29

教育质量

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规范教学行为和教学秩序,规范使用教材。强化实践育人,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推动实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课程开齐开足关注重点:

1.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级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重点关注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教育等学科课程开设情况。

教学秩序规范关注重点:

1.各学科教学计划、进度、教学设计、教学科研和集体备课等过程性材料。

2.查看学校课程表、任课教师一览表、作息时间表是否规范。

3.规范使用教材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重点: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管理。

2.综合实践活动要有主题、有方案、有基地(场所)、有组织、有评价。

3.劳动和其他综合实践课程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学校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课程开齐开足

1.随机核查班级课表与实际开设课程情况,访谈学生,重点了解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是否存在阴阳课表。

2.随堂听课,了解课程开设质量。

教学秩序规范

1.访谈教师,了解学科教学、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等情况。

2.访谈学生,了解学校使用审定教材情况,各学科教学进度和难度等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

1.查看劳动教育学科课程方案、劳动教育基地、课时、教师等情况。

2.访谈学生,了解劳动教育和其他综合实践课程周课时情况,劳动教育教师配置情况。

风险点提示:劳动教育课程未开设或不规范。民办学校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教育科

30

教育质量

无过重课业负担

双减”政策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应教尽教,不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规范作业管理,按规定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考试管理,严控考试次数,规范命题管理,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机制健全,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

核查重点:

1.课堂教学是否清晰有效。

2.作业量和时间是否合理。

3.是否存在教师课后有偿补课。

4.县域及学校规范考试管理、减少考试次数的情况。

5.学校是否占用节假日集体补课。

6.规范作业、睡眠、教辅资料管理等情况。

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达标,学生保证每天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8.课后服务开设情况和群众满意度。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

1.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文件、报告及督导材料。

2.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

3.学生体质健康率统计情况。

4.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相关文件。

1.学校作息时间表,课后服务开设情况材料。

2.被抽学校提供教师、学生和家长名单。

3.结合教育部“双减”平台信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监测数据,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核实了解情况。

教育科

31

教育质量

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1.(监测内容)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申报县随机抽取样本学校和学生,开展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等9个学科领域的质量监测,客观评估教育质量状况。

2.(监测方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质量监测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统筹实施。申报县三年内参加过国家义务教育所有学科领域的质量监测,可直接使用监测结果用于认定;仅参加部分的,需补测其他学科领域。

3.(监测结果)根据申报县9个学科领域的质量监测结果,经数据模型综合生成义务教育质量系数和校际差异率,其中:义务教育质量综合系数≥0.5(德育不得低于全国平均值的80%)校际差异率≤0.15。

(区域差异)质量监测坚持全国统一标准,质量系数适当考虑地区差异,其中:中部地区省份申报县义务教育质量综合系数≥0.45,西部地区省份申报县义务教育质量综合系数≥0.4。

详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专项监测工作方案》

1.国家级或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有关数据统计资料和材料。

2.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督导改革的区域性政策文件、实施方案和过程性资料。


教师发展中心

32

社会认可度

申报县社会认可度必须达到85%以上,且近3年没有负面清单反映的问题

指的是教育满意度,教育部组织对质量监测达标的申报县进行社会认可度调查的群众满意率。

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1.主要内容: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等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情况。

2.调查对象:家长、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及其他群众。

3.调查方式:采用抽样方式进行,抽样数量一般按申报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调查对象中,家长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

4.负面问题梳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监测申报县的群众举报情况,梳理近3年义务教育学校负面清单,主要包括: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学生欺凌,择校和违规收费等。



秘书科

备注:

1.二级指标1条至第1条,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

2.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等四项指标需要做拆分处理。九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1:1.1”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单独小学、初中数据。完全中学,需根据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1.2”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初中部占有部分作为单独初中学校数据。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1.1:1.32”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单独小学、初中数据。

3.把中央和部党组关于为基层减轻负担的相关要求真正落实到指标审核的各方面、全过程,能不让学校提供的材料一律不再提供,让基层一线真切感受到减负的成效。比如,涉及教育质量的27、28、29、30等4项指标,不需要学校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校也不针对32项指标准备纸质迎检材料。


标签: 义务教育 清单 均衡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