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镇党建引领“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因民镇党建引领“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昆明市因民镇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坚持三个强化、聚焦三个重点、用好三项机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人居环境,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三个强化,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合力。一是强化党组织战斗力,把干部群众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带领群众从“站着看”到“一起干”。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把整治氛围抓出来。利用微信等新媒介、院坝会等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的整治氛围。三是强化自治意识,把制度机制建起来。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约束,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田坝、因民等社区多方筹集资金,形成户收集、社区转运、集中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
聚焦三个重点,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以“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金沙江为目标”,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为机遇,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过去三年厕所革命完成719户、建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氧化塘1个、集镇污水处理厂1座。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发挥党支部、党员、群众三方作用,倡导“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村自己建”,开展“全民卫生大清扫”活动,动员乡村两级队伍近200余人次,清理路边乱堆乱放砂石2吨,清理各类垃圾近17吨,拆除不规范宣传标语22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三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补短板。积极向上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淤、厕所革命等项目,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两污”治理等工作。先后建成垃圾房4座、热解碳化焚烧炉1座,投放垃圾车3辆、垃圾箱21个、转运垃圾桶62个。
用好三项机制,夯实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一是用好网格管理机制,做到责任全覆盖。建立镇村组三级包抓责任人制度,对6个村社区、光伏公岗27人,乡村公益性岗位46人,保洁员40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党员干部+光伏公岗+乡村公岗+保洁员+群众”的网格化责任体系。二是发挥好“党建+”活动机制,做到有机融合。通过开展“清河、清洁行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对河道、路边、林中开展垃圾清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等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三是建好物业管理机制,实现乡村长治久美。因民社区按照“小物业、微治理、大服务”的思路,积极推行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社区治理模式,探索成立物业公司,突出党群服务,提升社区人居环境。田坝、牛厂坪社区通过“政府+村集体+村民群众”多方筹集资金,购买物业管理服务,由镇政府和社区共同管理,负责垃圾清运、公共区域、公厕卫生等,将义务转变为责任,实现长治久美。
因民镇供稿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