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数字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项目发布
云南数字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项目发布
8月13日—14日,由云南省慈善总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主办,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承办的“云南省数字备灾公益项目启动会暨慈善力量参与韧性社区建设专题培训”活动在昆明举办。启动仪式后,活动还开展了“慈善力量参与韧性社区建设专题培训”、专家专题讲座、“慈善力量助力救灾案例分享”、圆桌对话、实地参访交流等环节。
韧性社区建设离不开各方对困难群体、“一老一小”的重点关注。为积极落实民政部门有关“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加快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健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在“云南数字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项目推介”环节,爱德基金会、壹基金、连心基金会分别发布了老年助餐行动与助老医养服务项目、孤独症儿童社区融合项目、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服务项目,在云南省内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可以申请合作。
据介绍,爱德基金会发布的老年助餐项目已在昭通市镇雄县呢噜坪社区开展试点工作,由镇雄县滴水公益联合会执行。根据该食堂的特点,确定其服务困境老人的数量和餐次标准,并通过小程序记录其实际服务数量,按季度进行考核。幸福食堂达到服务困境老人数量和餐次要求后,即可获得*****元/季度的运营补贴。
老年助医行动正在昭通市鲁甸县砚池街道开展试点工作,由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落地执行。项目联合当地民政、社区及卫生院等部门和机构,在砚池街道筛选有就医需求的困境老人作为受助人。老人们在街道卫生院就医时,由街道卫生院工作人员通过小程序帮助老人完成费用等信息登记,即可帮助老人抵扣自费部分的金额。项目自今年6月17日上线以来,已经为200余名困境老人提供了379笔医疗补助订单。
壹基金发布的“孤独症儿童社区融合项目”将通过“爱星友好券”的创新应用,促进孤独症孩子便捷共享社区资源,助力他们融入自主自在的社区生活。云南落地项目将有1400个家庭获益。孤独症孩子及其家长可在相关定点康复服务机构领取“爱星友好券”,然后进入社区商场通过微信支付使用。
“我们的公益项目先与本地商超企业联合,构建一个宽容、友爱、关注孤独症人士的轻松环境,助力孤独症人士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我们的爱星友好商户通过参与社区星融合项目,将了解和践行更适合的沟通方式,做更有支持性的引导服务,满足孤独症人士家庭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在支持下能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完成购物、用餐、出行、各类活动等基本日常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孤独症人士可以更多被看见,同时自然地与社区周围的居民互动,锻炼自主生活和交往的能力。”壹基金特需群体发展部主任任少鹏告诉记者,“通过便捷的小程序使用‘爱星友好券’,能让孤独症人士更好融入社区场景。接下来,我们也希望拓展更多实用场景。”
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发布的“数字助力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关爱计划”,旨在以“童伴券”为桥梁,连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有需要的城乡留守及困境儿童提供成长陪伴服务,形成合力监护,满足留守及困境儿童陪伴需求,促进全社会关心关爱城乡留守及困境儿童的氛围更加浓厚。“通过‘童伴券’匹配爱心志愿者与儿童供需结对,联动县域爱心商超形成爱心商家支持网络,根据儿童成长的关键陪伴需求,比如开学前关键陪伴、重大节日关键陪伴、生日关键陪伴、日常生活化陪伴等,通过爱心商家搭建陪伴场景为载体,形成长期陪伴关系,开展长期陪伴服务。我们也动员更多商家、公众参与到困境儿童的服务支持体系,构筑社区特殊人群的韧性生活。”云南连心社区公益基金会合作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