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 暑未消这份健康指南请收下

立秋了 暑未消这份健康指南请收下

立秋时节,暑气尚未消散,因此白天仍有热浪袭人之感,而早晚较凉。中医认为,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人体会出现阳消阴长的变化过程。

立秋过后 提防“秋老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王国玮

立秋过后,仍处于中伏,高温天气常常来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秋老虎”属温燥,可损害人体津液,使人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老年朋友要特别警惕“秋老虎”来袭,做好防暑降温。

立秋过后,早晚渐凉,温差逐渐增大,气候多变。此时,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腹泻。

立秋后,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生活上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中老年朋友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立秋过后宜多食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食物,少食油腻的肉食以及葱、姜等辛味之品。

推荐食疗方:百合莲子汤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泡一夜,冲洗干净;将莲子浸泡4小时,并冲洗干净;把百合、莲子一同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立秋前后 解暑生津润燥要兼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罗颂平

立秋节气至,暑却未消,仍在“三伏天”之中。从立秋到处暑,是暑天与秋天相争交结之时,俗称为“争秋夺暑”。既有暑气之酷热,亦有秋天燥气之干燥。

值此夏秋之际,既要继续防暑解暑,也要注意生津润燥。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节气还在三伏天的中伏,因此近期的天气依然炎热,即使偶有降雨带来暂时的清凉,但暑气仍是主角,暑热才是常态。

暑热旺盛,往往伤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用生津之品。秋天燥气亦悄然而至,则需要护阴、养阴、润燥。生津,可以多吃瓜果,如西瓜、蜜瓜、葡萄、梨子、桃子之类,也可以饮柠檬茶、酸梅汤。清热解暑,可以喝凉茶,如夏桑菊、王老吉、邓老凉茶等。养阴润燥,可以多饮清润的汤水,如清补凉,石斛配沙参、玉竹,或西洋参、麦冬,或鲜山药、鲜百合,或银耳、莲子羹等。

暑热耗气伤津,影响脾胃,胃口不好,宜健脾养胃,多食清润易消化之品,亦可用小米、豆类、杂粮煲粥,不宜过用辛燥刺激之品。若饮食辛辣,或嗜好煎炸、烧烤,会损伤阴津。

酷热天气,亦容易疲乏,若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则更加耗气伤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均衡营养,有助于安度夏秋之交。

立秋过后贴秋膘 为时尚早

立春时有“咬春”,立秋时便有“啃秋”。许多地方讲究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或香瓜,称为“啃秋”。立秋时暑热尚未消尽,啃一口西瓜等瓜果,不仅清凉解暑,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舒朗。

不过,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立秋以后,应逐渐减少西瓜等瓜果的食用量,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以免吃坏肚子。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而西瓜、甜瓜、黄瓜等瓜果性味多偏寒湿,如果食用过量,容易损伤脾阳,引发胃肠道疾病。

清代《京都风俗志》记载:“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立秋“贴秋膘”为时过早。”立秋时天气依然炎热,暑热之邪容易耗伤正气,导致人体的胃肠功能较弱,此时进食太多肉类反而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立秋过后,饮食应遵循“减辛增酸”的原则。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辛味会发散肺气,因此要适当多吃酸性食物,如山楂、橄榄、葡萄、苹果、柚子、石榴等,少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保护肺气。同时,秋季燥邪当令,立秋之时,盛夏余热尚未散尽,属于“温燥”,容易耗伤津液,建议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可适当食用百合、莲藕、银耳等食物,以益胃生津,以升阴气,以养华盖之肺。此外,一些煎炸类食物,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物等,都应尽量少吃,以防加重燥邪伤肺、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避免湿热之气在体内蓄积。

来源:当代健康报

区卫生健康局

862

信息发布总数

3

点击量

标签: 健康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