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镇江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镇江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24年8月29日前反馈至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处,邮箱:zjfgwgyc@163.com,电话:0511-********。
镇江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我市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全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有力支撑。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镇江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塑造新质生产力良好生态,着力将镇江建设成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扬子江城市群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支撑点。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大幅提高,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传统产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产业持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5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分别达43%、5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全面优化,2025年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并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二、坚持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深化拓展“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总体布局和“一区一廊三极多点”创新布局,稳步推进重点片区发展,联动下好全市“一盘棋”,进一步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1,围绕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推动各市(区)产业特色发展,科学梳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细化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有力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环节集聚。加快丹阳、扬中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支持句容、丹徒等争创省级高新区。(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市、区人民政府,镇江经开区、镇江高新区管委会,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板块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二)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对接,推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式布局。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建设,定期发布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依托省“技联在线”、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地方分中心等平台,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中技所(镇江)绿色技术交易服务中心、镇江市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积极发挥在镇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联合链主、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高端化需求,实施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设立市级基础研究专项,每年有针对性征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550项。(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加快提升平台载体能级。实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行动,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等单位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创新服务支撑平台,支持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建设发展,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提升科技载体孵化能力,每年招引孵化培育科技企业不少于250家。积极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高端研发机构共建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突出高新区示范带动作用,依托产业优势推动高新区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引领性强、辐射范围广的创新资源。全面推动园区科技创新,支持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园区载体打造新质生产力先行示范区。(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四)积极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围绕冶金、眼镜、食品、建材、化工、汽车零部件等6个传统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要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每年实施100个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省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两重”领域等政策资金,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中的先进产能占比,提升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推进消费品、原材料等领域“三品”专项行动,着力补齐质量、管理、品牌等发展短板。(责任部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四群八链”2产业体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资源、政策等向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智能农机等8大新兴产业集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补链延链强链。主动融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积极创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支持企业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到2026年,力争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责任部门: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六)加速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与氢能、细胞与基因技术等成长型未来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培育链,打造一批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协同攻关一批技术难题,招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未来产业项目,推动未来产业尽快集聚成势。多方向开展未来技术预研和储备,动态更新发展方向,鼓励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强技术预研。每年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基因诊疗等未来产业领域开展项目申报,确保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七)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数智技术,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每年培育省级智能示范车间(工厂)15家,星级上云企业80家以上。发挥大禹山省级信创先导区作用,做大“数智云网链”数字核心产业。加强新型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力争创建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推动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责任部门: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
(八)有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赋能。持续提升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五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和发展质效,深入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522”工程4,推进项目攻坚提质、主体培育提质、载体打造提质、融合发展提质等行动,持续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集聚示范区。发挥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作用,依托中国船级社(镇江)、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载体平台,深入挖掘先进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围绕“876”产业形成一批具有“两业融合”优势的产业链条。(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九)持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做强标杆创新企业,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院所、中小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深化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持续共建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推进的新局面。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攻坚突破行动,鼓励更多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阵容,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行动,引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储备、创新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每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20家以上;加大独角兽、瞪羚企业筛选发掘培育力度,每年新认定独角兽、瞪羚企业不少于10家;加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至2026年,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500家。推动镇江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推进专利快速预审、确权、维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营造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
三、坚持低碳转型,锻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十)努力提升低碳转型发展质效。加大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对优势园区和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等交易制度建设,探索纳入环境污染责任认定、企业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发放等内容。强化新上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农业,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聚焦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领域,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砖瓦窑、铸造、喷涂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统筹协调好绿色能源的“发-输-配-储-用”全链条管理。加大对新型储能与氢能等前沿科技的攻坚突破,探索绿电供给新路径,切实提高发展“含绿量”。(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
(十一)全方位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和碳达峰实施方案,以“碳达峰八大专项行动”为重点,全力打好“双碳”落地关键战。按照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碳管理平台功能,提升碳平台成效。推动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化石燃料清洁替代等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产业,每年组织“双碳”类研发项目不少于10项。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每年实施工业节能降碳重点项目30个,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不少于30家,争创省级“零碳”及“近零碳”工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一批“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打造江苏省抽水蓄能电站集群,梯次推进句容仑山湖、石砀山、韦岗青山湖、永兴坝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十二)持续打响“镇合意”营商环境品牌。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事项落地落实,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线下办理“只进一门”、线上办理“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打造更多镇江特色的“一件事”。加强新质生产力政策储备,根据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发展特点,适时出台新的普惠性、功能性支持措施,真心实意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引导鼓励广大经营主体更好参与,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数据局)
(十三)不断激发科技体制活力。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加大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项目绩效评价、成果转移转化、科研权益分配等改革突破,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制度机制。深化放权赋能,优化资金使用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经费支配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更好保障。充分对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用好科技资源云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
(十四)着力塑造双向开放新优势。实施外贸“培优扶强”三年行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深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利用国际展会、商贸合作等平台,拓宽海外市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与产业合作,强化镇江经开区、高新区与江苏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外资“扩量提质”三年行动,建立健全省市重点外资项目库,积极招引重大外资项目和培育外资区域总部。推动在镇高校和科研机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支持江苏科技大学争创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五、坚持区域融合,持续开拓发展空间
(十五)全面提高园区发展活力。全力推进开发园区建设提升,按照每个园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要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明确新质生产力重点培育领域,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集聚高地。坚持新招引项目向园区集中、资源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集成的原则,持续深化开发园区管理体制、薪酬制度、招商体制改革,推动“一区多园”联动发展形成合力。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招引培育“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系统招引产业链、供应链关联项目。每年园区内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以上,新招引科技企业400家以上。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当年园区内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面积比例不低于30%,完成情况纳入园区考评并与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相挂钩。健全园区分类管理机制,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大闲置载体盘活力度,统筹项目流转共建共享,进一步拓展优化园区发展空间。有针对性地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创新平台和功能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十六)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远程对接,探索“科创飞地”等新模式。紧抓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机遇,立足宁镇扬“小三角”,深度融入长三角“大三角”,持续做好G312产业创新走廊、宁镇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文章,深化区域产业创新合作,联动建设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向镇集聚。支持镇江高新区、官塘创新社区、长山产教融合发展区、句容宝华片区协同发展,有效承接产业外溢和创新辐射。(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六、加强要素支撑,有效激发增长活力
(十七)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续加大产业用地保障,引导土地要素主要投向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健全“前评估-后评价”项目评估体系,突出招引项目亩均效率,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形成更多连片产业熟地;鼓励各市(区)因地制宜制定闲置和低效用地处置方案和流程,持续开展工业企业用地效率评价和成果应用,建立完善低效用地主动退出机制。深化工业用地弹性供给,鼓励工业用地多元混合利用,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模式。(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
(十八)全力夯实产业人才队伍支撑。深化人才“镇兴”行动,优化“1+2+3+N”人才政策体系,统筹实施一揽子人才计划,开展金山英才周、招才引智“镇江日”等活动,健全创新人才、产业工匠、青年人才等分类招引体系,每年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20人以上、大专以上人才不少于4万人。深入实施人才平台提升计划,做好“科技镇长团”、“技术副总”、“产业导师”选派聘用工作,持续提升培才育才能力。充分运用双聘、兼职等柔性引才方式,招引更多科创顶尖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端人才。对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在待遇税收、表彰激励、职称评定、项目申请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持续锻造“人聚镇江、才享荣光”工作品牌,深入推进人才友好街区、人才公寓建设,积极打造“人才卡”、“人才贷”、“人才投”等人才金融产品,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十九)有效深化金融赋能。以科技创新全链条和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为牵引,综合运用“三帆两金一甘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拨投结合”“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全力调动各类金融主体积极性,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大力推动“苏科贷”“高企贷”“中小微企业助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新技术研发、传统产业升级和绿色金融等创新适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资金投入,每年为企业提供科技类贷款不少于20亿元。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探索设立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并围绕重点产业领域设立子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工信局、人行镇江市分行、镇江金融监管分局)
(二十)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坚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统筹数字镇江、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四个建设”,把握“适度超前”原则,有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化改革等,因地制宜推进数据要素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突出数字经济关键增量,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打造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华为(镇江)数字创新中心、官塘创新社区、高新区半导体及通信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培育省级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着力打造高端软件、大数据等具有引领性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组建市大数据集团,探索开展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关键作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建强网络、存算、融合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算力中心建设,面向大模型计算、数据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等,提供普惠性算力公共服务。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领域,每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不少于10项,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责任部门: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市级层面战略谋划、统筹协调,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专班,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和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事项。市各有关部门根据本意见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政策,抓好推进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二十二)加大支持力度。统筹现有政策、资金,支持新质生产力重点企业引进、重大项目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机构创新等。强化要素保障,支持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优质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加强用地、用能等要素支持保障。
(二十三)分类推动实施。各地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方案,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避免同质化、重复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发展。
(二十四)加强考核评估。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实施意见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深度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典型做法,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同时,将相关工作成效纳入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标注:
1.“876”创新引领工程:以创新引领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智能农机等8条重点产业链再攀新高,推动新兴产业壮大;以创新培育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与氢能、细胞与基因技术、未来网络、先进计算、元宇宙、前沿新材料等7个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创新推动冶金、眼镜、食品、建材、化工、汽车零部件等6大产业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赋能增效。
2.“四群八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四大产业集群;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装备八条重点产业链。
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
4.服务业高质量发展“522”工程:到2025年,培育形成市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50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20家,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20家。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