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告

旬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告

《旬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4年7月31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批复文号:陕政函〔2024〕109号),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告。

为更好地指导全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陕发〔2020〕17号)文件精神和《陕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安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旬阳市结合市域发展实际,编制了《旬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规划范围为旬阳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包含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域国土总面积3540.69平方公里,包括21镇309个村(社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城关镇、吕河镇、白柳镇的集镇区和部分周边区域,国土总面积为54.25平方公里。

二、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

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工业强市、三农强基、兴文强旅”四大发展战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确定旬阳市战略定位为:秦巴山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陕南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汉江上游山水人文旅游休闲体验区、陕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到2025年,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市域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创建一流的省级高新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产业初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迈出关键步伐,文化旅游发展壮大,旬阳在陕南地区文化活力彰显。盘活存量、节约集约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内涵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美丽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秦巴山区和汉江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成果,以现代工业和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绿色、循环、高效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同、毗邻合作、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全面普惠发展,交通网络发达、城乡要素高效流动,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设形成和美宜居的乡村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和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

三、国土空间格局

筑牢国土空间底线。坚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格局,全市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72.07万亩和42.12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6.76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75万亩。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落实国省市主体功能分区要求,旬阳市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城市化发展区8个镇(城关镇、白柳镇、吕河镇、甘溪镇、小河镇、蜀河镇、神河镇、双河镇),重点生态功能区13个镇(仁河口镇、桐木镇、麻坪镇、赵湾镇、段家河镇、棕溪镇、构元镇、关口镇、红军镇、金寨镇、铜钱关镇、石门镇、仙河镇)。

确立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依托北踞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东西的自然地理格局,构建“一核两带,一屏四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核”是指城镇发展核心。以城关镇、白柳镇、吕河镇“三镇一体”中心城区为基础,逐步推动城市北拓至甘溪,拉大城市骨架;“两带”是指旬河综合发展带和汉江综合发展带。主要承担粮食生产、生态保育、城镇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功能,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一屏”是指秦岭生态屏障。以秦岭核心保护区为基础,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四区”是指中部特色林果种植区、北部林经种植区、东部粮食种植区和南部林果粮种植区。

构建“两带四区多园”的乡村空间格局。“两带”是指汉江农业发展带和旬河农业发展带,规划以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及农旅融合为主线;“四区”是指北部林经种植区、中部特色林果种植区、东部粮食种植区和南部林果粮种植区。

构建“一屏多廊三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一屏”是指秦岭生态屏障;“多廊”是指旬河生态廊道、汉江生态廊道、坝河生态廊道、吕河生态廊道和蜀河生态廊道;“三区”是指低山丘陵城镇生态协调区、秦岭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区、巴山生物多样性保育区。

构建“一核三极,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核”是指城镇发展核心,规划以城关镇、白柳镇、吕河镇“三镇一体”中心城区为基础,逐步推动城市北拓至甘溪,拉大城市骨架;“三极”是指小河镇、蜀河镇、神河镇三个重点镇分别作为旬阳北区、东区和南区的片区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一般镇;“两轴”是指旬河城镇发展轴、汉江城镇发展轴;“多点”是指其他14个一般镇。

四、历史文化保护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兴文强旅”战略,加强市域历史文化要素的联系,整合资源,构建“一带四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重点发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着力构建“一心四廊七板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坚持统筹推进,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打造历史文化风貌样板区、重塑绿色生态的自然风貌。

五、空间要素支撑

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建设,弥补城乡交通设施短板,完善城乡交通路网。规划构建“四横三纵”的公路交通网络结构,构建“一场两高三港六枢纽多点”的交通场站体系,将旬阳市建设成为陕南交通强市和安康东部交通枢纽。

统筹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区域性、功能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市级公共服务中心-重点镇级公共服务中心-一般镇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构建多元化、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

高品质提升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补齐设施配套短板,构建科学高效、布局合理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安全保障。提升洪涝、地质灾害、公共卫生防疫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六、优化自然资源配置

针对林草湿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建设用地等,分别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和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统筹安排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廊道修复和矿山修复治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国土空间开发效率。

七、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

《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现代工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山水园林城市,安康市域副中心城市。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强化汉江、旬河生态底线管控,构建“一心一轴五片区”的城市功能结构,打造陕南新型城镇化标杆。按照“严控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原则,优化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有效供给,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中心城区四线管控要求,增加绿化空间,提升城镇品质。

八、规划实施保障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科学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下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当依据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修改,不得突破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约束性指标。

完善规划评估体检机制。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工作思路,建立全过程、周期性、常态化的评估体检机制。跟踪监测各项指标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和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附件:1.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2.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3.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旬阳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日


附件1.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附件2.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附件3.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