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项目院内论证报名公告临床药师工作信息平台升级
信息类项目院内论证报名公告临床药师工作信息平台升级
信息类项目院内论证报名公告(临床药师工作信息平台升级)
按照《医院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拟在近期对以下项目进行院内论证。
序号 | 科室 | 项目名称 | 数量 | 预算单价 |
1 | 药学部临床药学科 | 临床药师工作信息平台升级-软件部分 | 1套 | 80 |
请各品牌厂家、代理商见本公告后,携带有效证件及产品资料前来我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报名(桃源路6号信息科研综合楼6楼),望相互转告。
递交资料要求:
按如下内容及顺序制作文件(一)及文件(二),加盖公章,各6套(1正5副),并进行封装
(一)项目论证响应文件
1、封面。内容包括参与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品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参与单位简介及公司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营许可证、产品授权书等。
3、参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身份证及授权委托书复印件。
4、有效的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含专用耗材、试剂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及产品说明书;软件类提供著作权证;产品图片打印彩页。
5、项目技术方案。
6、项目实施方案。
7、售后服务承诺。
8、相关建设案例情况。
9、其他内容(亮点)。
10.需求参数响应表:按照附件1要求整理,需求参数响应表电子版(非PDF)务必于10月28日12:00前发至邮箱gxhospitalxxk@163.com
(二)报价表
报名时间:2024年10月23日-10月28日
咨询电话:0771-*******
2024年10月23日
(参数仅供参考,以科室实际需求为准)
附件1
项目名称:临床药师工作信息平台升级-软件部分
申购科室:药学部临床药学科
设备采购技术参数需求
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全面实施,药学部门的工作重点由“以药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药师的职责由保障供应向技术服务转型,药师需要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内的临床药师主要依靠药学部门的制度要求和药师本身的自觉性、主动性去探索工作模式,但参与治疗决策的能力仍然比较匮乏,真正干预医师用药行为的作用有限。临床药师的工作难以大范围推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工具。市场上目前有多种合理用药软件可辅助完成药学工作,此类软件信息库强大,功能全面,但兼容性易受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的制约,导致应用受限。开发基于电子病历的本地化药师工作平台是一个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手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概念于1956年美国达特默斯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被McCarthy提出 ,经过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涵盖机器人、图像语言识别、专家系统等内容,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商务等很多领域。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医疗AI的政策文件,促进了医疗AI技术产业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医疗服务质量,尤其在影像医学、核医学、口腔医学甚至新冠肺炎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就,作为诊疗服务终端环节的药房同样朝着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医疗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主体,我国临床药学从1978年开始发展,2011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条例”,要求医疗机构应配备适当数量的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才走上正轨。因此,相对于医疗体系其他部门而言,AI在临床药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但同时也在临床药学的各个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处方前置审核、慢病管理及个体化用药是临床药师工作的重点模块,这些模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临床药师工作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AI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其发展的局限性,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AI +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一、总体要求
随着公立医院内部运营机制改革的深化,临床药师工作面临转型,药房事务性处理逐渐剥离,临床药师的业务重心回归到临床药学的专业本身,为此需要建设专业的临床药师信息系统,加强临床药师的信息共享以及和医生的业务协同,将临床药学的干预措施嵌入业务流程,提供医生、护士药物咨询管理,涵盖医院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各项日常工作,为临床药师工作提供信息化服务管理模式,以便于归纳、整理底层数据,指导医院制定用药决策,充分发挥医院信息化的最大优势。
建立可实现药学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的药师工作站, 促进药学工作的全流程规范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临床药师在持续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 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扩大药学服务覆盖的床位数, 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以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 是临床药师工作价值提升的当务之急, 也是药事服务收费的基础。
二、具体要求
1、业务要求
(一)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处方精简管理系统
1.药物相关性胃肠消化道黏膜损害预警监控管理
1.1预防NSAIDs相关的消化道黏膜损伤预警监控管理
非甾体抗炎药 (non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是一大类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的药物。消化道黏膜损伤是使用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长期口服NSAIDs的患者中,约40%的患者发生内镜下消化性溃疡。PPI可有效降低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预防性用药指征: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发生NSAIDs相关的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等级,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PPI。
用药建议预警提醒: (1) PPI是预防NSAIDs相关上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 (2) 说明书推荐剂量的HRA可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但不能预防胃溃疡发生,双倍剂量的HRA能有效降低NSAIDs诱导的内镜下胃溃疡的发生
1.2预防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预警监控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致残的最常见原因,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尤其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但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也会显著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尤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 和联合抗凝治疗时。消化道出血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率,预防消化道损伤及出血对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至关重要。高质量RCTs研究证实,PPI能显著降低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应基于患者出血风险给予预防。
预防性用药指征: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风险及具体预防建议
用药建议预警提醒:服用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具有消化道损伤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初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前6个月应联合使用常规剂量PPI, 6个月后可改为隔天服用PPI或HRA。
2.医源性上消化道黏膜损伤预警监控管理
预防用药指征: (1) ESD指南建议术后使用PPI,降低迟发性出血和促进溃疡愈合。 (2) 胃内ESD术后应常规使用抑酸剂,术后用药剂量及疗程,需考虑两方面问题:是否存在再出血发生风险;是否存在延迟愈合风险。
用药建议预警提醒: (1) 常规剂量,1日2次,3~5 d。若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高危患者推荐大剂量方案:如艾司奥美拉唑80 mg静注,8 mg·h维持72 h。 (2) 当考虑出血停止后,继续口服维持4~8周。
3.预防性使用PPI处方精简管理
预防性使用PPI给予处方精简流程推荐,以帮助临床医师对预防性使用PPI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用药。
建立PPI处方精简流程与模型,对防性使用PPI给予处方精简的预警提醒。
4.PPI使用特殊人群用药监测
(二)慢性病药学服务管理系统
1.慢性病患者档案
(1)连接HIS数据,患者建档、随访、教育、咨询一次性操作。
(2)全面收集患者用药信息,便于系统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识别药物相关的问题,根据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制定下一步用药计划及解决方案的过程。
2.药物治疗管理(随访记录)
(1)集成辅助检查、影像检查,量表选择,药师从药物的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每个药物是否存在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根据优先顺序制定解决方案。
(2)药师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所患疾病、所用药物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计划。该药物治疗计划应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可以是给专科医生药物处方建议,也可以是直接对患者的用药管理和用药宣教,直接针对患者内容应是药师实践范围内或经医疗人员同意的内容。书写内容主要包括对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的干预措施。
(3)与患者共同制定随访计划,并跟踪随访评估干预效果。随访内容包括药物治疗目标评价、是否出现新的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是否良好、跟踪检查结果等。随访评估及后续记录文档有助于其他医务人员解决相关诊疗问题。
3.个人用药记录(用药教育)
(1)对接HIS药品处方选择,适应症、有效性、安全性等判断,注意事项,检查和就医建议,健康管理建议,随访评估计划。
(2)药师或在药师的指导下患者自己填写所有在服药物的综合记录。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患者基本信息;2治疗团队基本信息;3患者过敏史(过敏原、过敏类型、过敏症状等);4用药记录(所有在服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服药周期、适应证等);5 患者对所服药物的关注点等其他潜在的用药问题;6更新时间及相关人员签字。
4.用药咨询
系统支持临床药师记录患者、医生、护士关于药品使用的疑问和解答。
5.用药治疗方案
前期随访记录汇总查询。
(三)个体化用药管理系统
个体化用药管理是一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的管理方式:它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基因型、药物过敏史、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等因素,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1.药物基因检测管理
(1)患者信息:可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药师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用药需求和风险。
(2)解读药物基因检测:对接HIS中患者的基因检测数据,了解患者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和敏感性,从而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药师给出相应的用药教育方案。
(3)患者教育: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用法、剂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4)基因检测报告分析:对接HIS中患者的基因检测数据,药师解读药物基因检测。药师可填写患者的基因检测分析报告。
2.治疗药物监测管理(TDM)
TDM 管理通常是指通过监测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来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血药浓度 TDM 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1)解读检测结果:药师会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药物的浓度是否在治疗范围内,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2)患者教育: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药物浓度过低,可能需要增加用药剂量;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则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调整用药间隔,药师给出相应的用药教育方案。
(3)个体差异考虑: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 TDM 管理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4)治疗药物监测报告分析:对接HIS中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数据,药师解读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可填写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分析报告。
3.药师移动查房
药学查房作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环节, 通过院内的无线网药师使用平板电脑可在病区内实时调阅患者各方面诊疗数据, 并根据医师的现场说明了解患者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 完成药学查房。
(四)静脉转口服管理系统(降低静脉输液率监控)
《2023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目标六为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该目标中提出需要针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探索质量改进长效机制,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以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降低静脉给药率已成为我国医疗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医疗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该问题。目前国内主要通过限制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输液来降低静脉输液率,但一部分患者会转入下级医院静脉输液,或者门诊转住院进行静脉输液,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静脉输液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静脉输液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
国家医疗安全改进目标中要求降低不规范使用静脉输液率的同时要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目标导向是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由此可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高度重视。
1.建立静脉转口服药品目录管理
哪些药品可以转?要进行静脉转口服提醒,必要先有可进行静脉转口服的药品转换目录,也就是从成千上万种药品中筛选确定哪些药可以转,统一院内和国内标准。
静脉转口服药品目录建立:
以院内药品目录为基础,有静脉和口服剂型的药品均纳入,生物利用度>90%的药物静脉转口服的药物,生物利用度60-90%的药物静脉转口服的药物,建立静脉转口服药品目录。
2.静脉转口服预警监测纳入排除规则
如果患者符合静脉转口服的所有纳入标准且不符合任何一项排除标准,则患者将被视为可进行静脉治疗转换至肠内给药。
哪些患者可以转?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哪些患者可以考虑转,哪些不能转;建立静脉转口服预警监测纳入排除规则,对使用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监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规则的,给药师预警提醒。
2.1纳入标准
(1)目前正在接受常规饮食(例如心脏病饮食,糖尿病饮食)或能通过口服、鼻胃管或鼻饲管接受肠内营养
(2)患者胃肠道有功能(每天可耐受至少1升的口服液体或40毫升/小时的肠内营养)
(3)患者临床改善
(4)在过去的12小时内,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稳定、呼吸<20次/分、心率应低于每分钟90次)
对于接受抗感染治疗患者的其余纳入标准
(1)血培养阴性≥48h
(2)体温低于38℃≥24h
(3)白细胞或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改善
2.2排除标准
上述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进行提示
3.静脉输液监测指标统计分析
门诊及住院静脉输液药品、抗菌药物静脉输液药品的使用情况统计,包括输液药物总金额、静脉输液使用量(瓶/袋)、抗菌药物输液处方数等指标。
(1)静脉输液使用率
按照时间段、科室维度查看门急诊/住院各科室的静脉输液使用人次、同期就诊患者总人次、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等指标。
(2)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50ml)
按照时间段、科室维度查看住院各科室的住院静脉输液总袋(瓶)数、同期住院患者实际开放总床位日、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等指标。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
按照时间段、科室维度查看住院各科室的住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总例数、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总例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等指标。
(4)静脉输液品规格/药费占比
按照时间段、科室、医生维度查看门急诊/住院各科室/医生的静脉输液品规数、就诊使用药品总品规数、静脉输液品规数占比(%)等指标。
(五)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平台
1.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动态监控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手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版)》等相关规定的要求,提供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动态监控信息化统计分析。
建立合理用药相关指标的统计,包括:抗菌药物百分率、抗菌药物处方(病人)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抗菌药物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抗菌药物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患者使用前病原送检率、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0.5-1小时)、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疗程合理率、X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24h且≤48h、>48h且≤72h、>72h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等。
3.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
(1)抗肿瘤药物使用统计
按照时间段、门诊/急诊、门急诊、住院各科室药品维度查看汇总各抗肿瘤药物品种的用量
(2)抗肿瘤药物使用率
按照时间段、门诊/急诊、门急诊、住院各科室药品维度查看汇总各抗肿瘤药物品种的用量以及各科室的使用率
(3)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 /同期药物使用总金额 ×100%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同期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 ×100%
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同期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100%
门诊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率= 门诊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数/同期门诊患者抗肿瘤药物处方总数 ×100%
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医嘱条目数/同期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医嘱条目总数 ×100%
门诊患者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率= 门诊患者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数/同期门诊患者抗肿瘤药物处方总数 ×100%
住院患者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医嘱条目数 /同期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医嘱条目总数 ×100%
(六)肠外肠内临床营养管理系统
(七)医药学知识库信息支持系统
医药学知识库信息支持系统是一个根据临床诊疗相关专业工作对临床信息的需要,开发的一个集成了国内外权威医学与药学信息源的数据库查询软件系统。系统收载了临床医学、临床药学、中医药学所需的各类信息,如疾病知识库、检验检查知识库、操作规范、护理信息、药品知识库、中医知识库、临床指南、药物相互作用等等,是医师、药师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获取医药信息的有效工具。
1.临床药学知识库系统
收录了药物知识信息的全文查询和药物相互作用查询,查询范围是收录的所有药品信息。
收载了2020版中国药典信息内容提供电子查询功能,建立中国药典查询信息库查询功能。
收录2020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第2版的内容提供电子查询功能。
收载了11大类,400余种品种的口服药品用药交实用手册,患者用药交代以简洁易懂、重要警示为主。
收录了国家FDA发布的药物不良反应通报信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通报信息库查询功能。
收录了国家FDA网站中历年发布的药物警戒快讯信息,建立药物警戒快讯信息库查询功能。
收录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概括出来的抗菌药、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相关查询信息库查询功能。
2.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药材专论是对中药材的属性、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收录了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常见病症推荐方、中医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的协定方、经验方。
收录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脑病科、心血管科、骨伤科等27个科室。
收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最新中医临床路径,包括脑病科、心血管科、骨伤科等27个科室的常见疾病的中医临床路径。
共包含了五个子模块,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分别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收录了我国第一个中医疾病分类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医病名及证候的分类原则和编码方法,其应用可促进中医临床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收录了中国中医著作书籍提供电子查询功能,收录了《伤寒论》、《黄帝内经太素》、《中藏经》、《难经》、《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方论》、《温热论》、《针灸大成》、《脉经》等中医著作书籍内容。
收集了各种中医刺灸的各种疗法的来源、特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提供系统查询功能,并加以解释医务人员检查参考的查询工具。
三、商务与服条要求
1、本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6个月,开始时间为双方完成合同签订的时间。
2、系统培训:
(1)系统管理员及业务用户的分层次培训。应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具体培训时间、地点以用户认可为准,提供有关系统功能、安装、操作、设计、维护和系统开发以及应用软件使用的文档和培训。对于所有培训,必须派出具有相应专业资格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承担本项目的所有培训费用。
(2)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系统相关接口的开发和调试,无偿提供标的所有子系统数据接口,如不能及时提供接口,将不组织验收;及时维护数据接口,确保接口的安全,如接口升级须及时向院区提交升级后的新接口,为确保数据顺利对接。
3、项目维保服务:从验收合格之日起算,系统涉及的软件提供不少于1年的免费维保期,系统涉及的硬件提供不少于3年的免费维保。免费维保期后,每年维保费用以商务谈判结果为准。维保期内提供免费系统硬件更换、系统优化升级、系统运维、问题排查、故障处理、bug修复、适应性需求开发、系统咨询服务。
4、承建方需要在项目启动前给出整体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书。从项目开始进场及实际施工阶段承建方须派出专业团队实时对接院方需求及对几大模块的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实行每周小汇报,每月大汇报,并给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5、各模块厂商需提供原厂个性化系统配置服务,以应变院方适应性需求调整。
6、服务质保期内服务要求
(1)技术服务
提供7×24小时支持维护服务,提供伴随式技术支持,包括邮件、电话、远程维护、现场服务等方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及技术支持电话负责本系统运维工作,按招标人工作作息时间上班。
(2)现场响应
现场服务:在必要时根据招标人要求提供现场服务。中标人负责所开发软件的维护服务工作。在质保期内应为采购方开发的软件业务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行保障,在接到采购方系统故障报修通知后,1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4小时内修复(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电话咨询
中标人应当为用户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用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售后服务期间,安排有熟悉系统和系统运行情况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与采购方的联系对接,对采购方提出的服务要求(系统故障除外)响应时间为10分钟,如需现场对接,从现场服务请求至到达现场为5小时。
8、合同期内如有其它软件系统需对接,应积极配合。
9、项目的业务运行数据所有权及本项目软件使用权归医院所有。
10、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完整性、合理性,承建方应承担项目过程中涉及与第三方厂商对接提供具备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及可能产生的相关费用。
四、技术要求
1、信创支持条款
(1)★软硬件兼容性:产品需兼容并稳定运行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芯片环境,在项目验收前提供相关兼容性认证或测试报告,否则不予验收。
(2)自主可控:系统关键软件和技术需具备自主可控能力,核心代码无国外技术封锁风险,在项目验收前提供自主可控能力证明材料(如第三方专业机构颁发的自主可控认证证书等)。
2、国密支持条款
(1)密码算法:系统需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算法(SM2、SM3、SM4等)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项目验收前提供相关加密算法的实现和验证报告。
(2)密码设备兼容性:系统需支持与国产密码设备(如XX品牌密码卡/密码机)的集成和对接,在项目验收前提供相关集成案例或测试报告。
3、合规性:产品需严格遵守国家密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或相关机构的合规性审查或认证。
4、须提供系统涉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并不再收费,涉及的中间件承建方应保证并提供所用均为正版。
5、要求项目必须在签订合同后的六个月内完成建设(包括与其它业务系统的对接)
6、▲系统客户端须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如WINXP、WIN7 (32位及64位)、WIN10 、WIN11等操作系统,以及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如ios、安卓、鸿蒙等操作系统,支持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安全可靠测评的操作系统或支持相应(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的适配改造。
7、▲系统服务器端应部署在主流操作系统上,系统数据库应用应采用主流关系型数据库部署,支持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安全可靠测评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或支持相应(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的适配改造。
8、系统若采用BS架构,则应支持信息技术创新浏览器以及chrome49.0、ie8.0、firefox、microsoft edge等主流浏览器和所述以上的浏览器版本
9、满足“医院信息互联互通评价指标体系”五级乙等标准、“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指标”六级标准、电子病历基础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10、▲按照医院要求,能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包含但不限于HIS系统、医疗大数据中心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系统集成;
11、系统基础数据使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主索引数据,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统一性;可以与医院单点登录系统实现无缝集成;
12、▲系统应开放端口,并能按院方要求及标准进行系统集成对接,实现与我院各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支持多种灵活的对接方式,支持webservice、webapi等接口服务接入集成方式接入方式。
13、中标后提供所有数据库表结构及详细说明文档。
14、保证数据的开放性,如存在加密数据,需提供解密方法。
15、系统扩展性好,便于二次开发。
16、异常处理机制完善,有清晰明确的报错信息:有详细的日志记录,便于排查问题。
17、系统可配置性高,能通过配置文件完成各种功能、参数的设置。
18、系统运行稳定,业务处理高性能快速响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19、系统要有完备的应急预案,保证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20、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
21、系统权限设定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22、系统涉及的所有数据应具有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不泄露,且只能用于本单位的相关业务。
23、▲系统满足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软件容错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等保)的其他规范要求。
24、▲系统支持7*24小时运行,系统的并发性能要满足辖区所有医疗机构同时使用,系统操作不能出现明显的延迟,并且满足未来5年业务增长的需求。
25、系统不能在账号个数、使用期限、使用范围等方面做出任何软件硬件限制,医院及辖区所有医疗机构不受限制地使用该系统所有功能。
26、承建方应当按照医院要求提供各项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方案、项目管理文档、产品文档等文档资料。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