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现就评估体系中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及社会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做出自我评估。
一、办学基础能力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湖北省水产学校和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分别创办于1958年和1957年。2004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校除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外,还是商务部“中国湖北农业官员培训中心”和“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良好”高校、教育部等六部门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234003.3平方米,建筑面积281660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21388平方米,生均17.2平方米。学生公寓共5栋,建筑面积62249平方米,建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楼、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馆、学生食堂等教学生活用房。
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学杂费等事业收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3年投入为6599.79万元,生均拨款9742.82元;2014年投入为8322.72万元,生均拨款11239.32元;2015年投入为9496.73万元,生均拨款13478.19元。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8个,校内实践基地1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从2013年的2790.76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2.0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从2013年的0.41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0.51万元。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174.12万元、285.20万元和322.47万元。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智慧化校园”,目前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3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兆,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1200台,网络信息点数1600个,数字资源总量8500GB。上网课程数22门,部分专业应用虚拟实训软件教学。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包括了校内就餐、图书借阅、住宿管理、学籍管理等。
二、“双师”队伍建设
学校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342人,专任教师245人。其中专业教师数206人,“双师型”教师179人,分别占比为84.08%,73.06%。
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52人(其中教授4人),占专任教师的21.22%。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25人,占专任教师的51.02%。近几年,学院教师公开编撰出版各类专著、教材20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0多篇。
学校还注重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目前已建立了规模200人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了14名楚天技能名师。2013年、2014年、2015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分别为106.76万元、181.60万元、84.00万元。
三、专业人才培养
学校现设有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传媒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基础课部、思政课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八个教学部门。开设有药品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管理等34个专业。其中,畜牧兽医、生物制药技术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纳入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水产养殖技术、园艺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获批建设“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学校作为牵头院校,获批“湖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品牌”。通过农业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带动,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面的专业建设体系,促进了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学校紧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优势”的原则,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探索,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符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的“四双两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素质培养、双主体教学、双目标考核、双证书毕业,课程教学项目化、实践教学课程化)。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形成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习实训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六大模块,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大于50%。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教学,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前,我校共有校内实践基地数14,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3227个,校外实践基地数88个,2014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为84352学时。其中,建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与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共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
我校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牵头成立了“湖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现代渔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两个职教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目前,在两个专业中试点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化专业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机制,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价。学校订单培养学生数为1738人。
四、学生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生7056人,2013年我校计划统招招生数为2990人,实际招生2636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1910人;2014年我校计划统招招生数为3000人,实际招生2313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1920人;2015年我校计划统招招生数为3000人,实际招生2166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1986人。
学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农业部162鉴定站),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站点3个,具有42个初、中、高级职业(工种)的鉴定资格,较好地满足了学校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需求。2015届毕业生拥有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中、高级)1767个,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55个。
学校牢固树立“让学院成为每一位学生就业创业的摇篮”的办学理念,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程、全员、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一是开展多元就业教育活动,学校将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安排有职业规划指导培训及讲座,从大一开始,就开设就业指导课,让学生接受全程的、系统的就业指导,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有明确定位与规划;二是积极开拓优质就业市场,引进优质企业资源进校招聘,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三是实行校园招聘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区域招聘、专业招聘等多元化招聘活动;四是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活动,实行全程跟踪、定期回访。通过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连续几年在全省就业率、就业质量排名中名列前茅。
学校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6.01%,专业对口率73.11%,服务本区域毕业生1481人,占74.99%。具体就业率见表一。
表一 本校就业率情况一览表
专业名称 | 毕业生数(人) |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 |||||
就业数 | 就业率 | 本省市就业数(人) | 比例(%) | 对口就业数(人) | 对口率(%) | ||
合计 | 2057 | 1975 | 96.01 | 1481 | 74.99 | 1444 | 73.11 |
电子商务 | 138 | 134 | 97.10 | 79 | 58.96 | 98 | 73.13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35 | 34 | 97.14 | 29 | 85.29 | 26 | 76.47 |
会计与审计 | 338 | 332 | 98.22 | 248 | 74.70 | 175 | 52.71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3 | 31 | 93.94 | 22 | 70.97 | 24 | 77.42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88 | 87 | 98.86 | 71 | 81.61 | 63 | 72.41 |
商务英语 | 21 | 19 | 90.48 | 10 | 52.63 | 8 | 42.11 |
生物技术及应用 | 98 | 96 | 97.96 | 60 | 62.50 | 67 | 69.79 |
生物制药技术 | 204 | 199 | 97.55 | 168 | 84.42 | 124 | 62.31 |
食品加工技术 | 27 | 27 | 100.00 | 27 | 100.00 | 19 | 70.37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83 | 82 | 98.80 | 66 | 80.49 | 70 | 85.37 |
市场营销 | 132 | 126 | 95.45 | 100 | 79.37 | 109 | 86.51 |
室内设计技术 | 217 | 201 | 92.63 | 160 | 79.60 | 167 | 83.08 |
兽医 | 84 | 79 | 94.05 | 72 | 91.14 | 67 | 84.81 |
水产养殖技术 | 65 | 62 | 95.38 | 28 | 45.16 | 57 | 91.94 |
畜牧兽医 | 68 | 65 | 95.59 | 55 | 84.62 | 54 | 83.08 |
药学 | 205 | 190 | 92.68 | 123 | 64.74 | 134 | 70.53 |
园林技术 | 115 | 108 | 93.91 | 84 | 77.78 | 98 | 90.74 |
园艺技术 | 47 | 45 | 95.74 | 35 | 77.78 | 31 | 68.89 |
种子生产与经营 | 21 | 20 | 95.24 | 14 | 70.00 | 18 | 90.00 |
医药营销 | 38 | 38 | 100.00 | 30 | 78.95 | 35 | 92.11 |
五、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主动为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宗旨,以服务湖北现代农业建设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湖北农业、畜牧业、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建筑装饰业、计算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主导或支柱产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药品生物技术等10余个涉农专业、生物医药专业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以服务农业为宗旨,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大力开展国内外农业技术培训。作为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承担国家对外援助培训项目的承办院校,十几年来,学校累计培训外国农业官员与技术人员2000余名,为服务国家外交、服务社会作出了显著贡献。同时,学校发挥涉农专业人才优势,积极主动承担全省内农业干部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为提高我省基层农技干部、职业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学校共举办湖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项目培训班102期,培训学员8117人。水产养殖专业教师在武汉、潜江、洪湖、仙桃等地区开展“渔病110”及水质分析等技术服务,每年举办专题讲座20余次,培训渔民5000人次,赠发各种技术资料2万册以上,带动2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畜牧兽医专业带头人陈文钦博士入选湖北省农业专家库,每年多次深入农村,为广大农民开展生产知识讲座及技术服务。汪峻博士深入罗田酒厂,提供技术支持,为酒厂的工艺改造和产品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柳华梅老师为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制定网络营销策划方案,为该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学校与宜昌青龙村结对共建,积极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向该村捐献图书2000余册及各类树苗,积极支持该村新农村建设,2015年青龙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休闲乡村”。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平台数据分析,作为湖北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我校在办学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我校将继续发挥办学特色优势,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