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1.5 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 PDF 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100M;文本资源采用常见的可编辑文本存储格式,包括*.doc,*.docx,*.pdf,*.xls,*.xlsx。 2.版本 (1)文件制作版本不低于当前主流版本,可向下兼容。(文档编辑工具不低于OFFICE2003)、系统采用B/S架构,升级维护便捷,与智慧教学平台、学生移动端(手机、PAD、PC)配合使用完成课堂签到考勤、课件下发、随堂测试和弹幕提问等课堂互动功能。 (2)具有账号及密码登陆和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两种方式,教师能根据个人习惯自由选择。 (3)教师上课后,学生可通过移动端搜索课程自然签到,或扫描二维码及验证码签到。为了不耽误老师的正常上课时间,系统具有后台签到功能,关闭签到界面学生仍然能签到。课中,老师随时可以通过签到详情,查看全班学生签到情况,同时方便学生核对。签到时间自动保存,方便后期查阅;签到有误的学生、教师能在课中及时修正,也可以在课后通过教师移动端或WEB端修正。系统具备2次签到功能。 (4)根据学校选择的系统架构不同,学生具有通过教务数据对接和通过管理员,教师加入,学生自己申请加入4种方式;老师可以设置学生申请加入课堂的权限。 (5)课中,教师随时调用个人网盘内容,支持文件的直接打开、下载和下发给学生,老师上课无需自带优盘,无需登陆WEB端。学生接收到文件后,能够查看并学习该文件,课后也可复习巩固。同时,通过本系统教师能将课堂板书、课堂资料直接上传,同步到平台。 (6)黑板及批注:实现在全格式教学课件上一键批注、板擦、保存等功能。批注、手写的内容可保存并下发到学生移动端;手写内容可以是资料,也可以作为随堂测试的题面;系统支持黑板、绿板及白板三种背景色,教师可随意切换,支持清页、圈擦、板擦等多种擦除方式。 (7)课件下发:课中可将文本、图片、PPT、Word、EXCEL、视频等格式的教学资料下发到学生端上;学生可实时接收、查看教师所推送的资料,资料按课程课时排列保存; (8)课中选择题测试,教师具有单选、多选、问卷、分值、正确答案、限时、分组模式等设置功能;多选题教师可自主设置学生得分规则;题目支持全体回答、抢答模式;题目下发后,系统自动显示班级人数,签到人数和提交人数。结束答题后,对于由于网络拥挤造成的未提交学生,老师可以开启延迟提交,学生可以再次提交。答题详情,系统即时生成与题面同屏显示柱状图或饼图,统计每题每选项的选择数量及正确率;(提供教学互动系统开启延迟提交的界面截图及体现选择题下发设置功能的界面截图) (9)分组协作:系统自动给不同小组发布不同教学任务,同时支持教师手动分题,开展分组教学活动。 (10)随堂测试采用多元化备课方式,满足不同教师的教学习惯,帮助教师平滑过渡到新型智慧教学模式下:1)、课中直接通过触摸大屏手写下发习题,2)、把问题写入课件中,课中截屏下发;3)通过教师移动端备课下发;4)、通过WEB备课,同步到本系统在课中直接下发。5)通过我的网盘直接下发(提供教学互动系统5种备课模式下发习题的界面截图 ) (11)课堂弹幕提问:学生移动端可实时向教师提问,支持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提问方式,问题可采用弹幕方式显示;教师可设置是否开启弹幕。教师可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赞及回复。 (12)话题讨论:教师可发起话题讨论主题,学生端收到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中学生观点逐一列举在教室大屏上,方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观点,同时可以将学生观点通过词云展示。(提供教学互动系统话题讨论该功能截图,) (13)具有随机挑人、学生抢答及教师指定回答功能,支持一次性挑选多人或多人抢答;被选中的学生,能开启教师或学生评分,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 (14)课堂笔记功能:教师开启学生课堂笔记功能后,学生端可以自由截取教师屏幕,截取内容包括课件,黑板等教师屏幕显示内容。课堂笔记保存在课时小结中,方便教师查看笔记内容及学生记录数量,进行教学分析。 (15)上课推送的资料自动存入教学平台,方便后期进行教学分析;并能以Excel形式导出学生的答题明细、每堂课得分统计、总体得分统计等信息;方便师生查看个人数据。 3.品质 2)文本正文设定文章标题,文章标题放在正文内第一行居中的位置 3)各级标题应设置正确,同一级标题使用同样的样式,文本结构清晰 4)正文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等要美观、统一 5)表格不超出页面,且使用软件的插入表格或绘制表格等功能生成表格,并使用相应功能加工处理 6)正文中的图像、图形应清晰,图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1998) 7)文中所用计量符号符合《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93) 8)使用Word绘制的插图需另存为图片后再插入文档 9)图文混排的方式选择嵌入式 10)文档保存时的显示比例为100%、页面视图 11)文件名反映主题内容,尽量与文内标题保持一致,不使用“1.doc”这类含义不明的标题 12)文本如有对齐时,使用段落对齐设置或制表位 版权 13)文本内容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