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包裹从快递物流仓配中心出发,通过邮政投递员和农村客运司机的双手及时送到村级交邮融合站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收到包裹;一包包家乡特产从村级交邮融合站点发出,几天时间便会寄达其他城市,让远在他乡的绵竹人品尝到家乡味道......
农村客运,肩挑城乡。作为省级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绵竹市通过实施一系列乡村运输优化措施,着力推进“金通工程+”的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去年7月,绵竹市出台《“金通工程”样板县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用于乡村运输高质量发展。通过对“交邮融合”发展进行支持,实现站场、线路、运力等资源共享,畅通乡村物流“微循环”。
11月11日上午9点,在位于绵竹高新区的绵竹市快递物流仓配中心里,邮政投递员正按照快递收件人所属各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位置进行分拣。分拣完成后,一部分快递由邮政投递员投递到各村金通·邮快驿站,另一部分则将送往绵竹市快递物流仓配中心西门车站集散点,由农村客运驾驶员送往各村金通·邮快驿站。
上午10点30分,绵竹至九龙镇棚花村的客运车驶入西门车站后,驾驶员彭阳从邮政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了他负责运送片区的包裹。中午11点,这些包裹被运送到村级交邮融合站点九龙镇棚花村金通·邮快驿站。驿站工作人员欧思健快速完成验货签收,并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包裹区,等待村民前来领取。
“之前村民都要到镇上的快递站拿包裹,现在下班回家、晚上散步就能在金通·邮快驿站顺路拿回。逢年过节,村民们还会将打包好的腊肉、香肠、皮蛋、茶叶等家乡特产从这里寄出去。”欧思健说,去年8月,他家的小超市加入金通·邮快驿站,给村民们提供了便捷的快递寄递服务。收寄快递的村民多了,也给超市带来了人气,实现了“双赢”。
在绵竹市交通运输局、绵竹邮政公司和绵竹恒达运输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交邮融合”发展的农村物流场景每天都在上演。目前,全市100个行政村均建立了金通·邮快驿站,实现了全市村级快递服务全覆盖,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物流寄递服务。
随着“交邮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入,绵竹市“市镇村”三级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绵竹市出台的《“金通工程”样板县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出,支持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对快递企业入驻县级共配中心的,按2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场地租金补贴。支持快递进村,对快递企业投递到村的下行件按0.35元/件进行补贴。保障村级站点运营,按每个站点每年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期限两年。
《“金通工程”样板县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助推了邮政企业和运输企业降本增效,使农村物流加快提速,不断畅通城乡循环。绵竹邮政公司渠道部经理李翔说,绵竹市依托“金通工程”通过整合乡村客运与邮政的资源,实现了货运、客运和邮政快递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解决了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有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的经营压力降低了,驾驶员的福利待遇也提高了。仅安全奖的奖励金额就进行了三次调整,从原来的1200元调整到4800元。”绵竹恒达运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杜春说,福利待遇的提高,激励着驾驶员兼职“邮递员”的工作热情。
交通增收、物流降本、服务提质。“交邮融合”通过资源复用、运力共享模式,充分发挥城乡客运覆盖面广、班次密、费用低等优势,依托现有运行公交班线,开通交邮融合公交线路,为邮政企业提供“定点、定时、定车、定线”代运快件服务,推进公交班线与邮政企业“强强联合、资源共享”,通畅乡村“末端”寄递物流渠道,进一步释放农村线上消费潜力。今后,绵竹市将不断深化“市镇村”三级寄递物流服务体系,按照“一点多能”的原则,通过交通、邮政和主要品牌快递公司的合作,统一对绵竹辖区内100个行政村的农村快递进行分发、转运、投递,推进“消费品进得去、农产品运得出”双向畅通,奏响乡村振兴“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