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

江苏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

江苏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

(2024—2030年)

为巩固拓展麻风防治成果,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保障全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让受麻风影响的群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疾控防治成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根据国家疾控局等联合印发《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国疾控传防发〔2024〕2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背景

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省曾是全国麻风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麻风防治专兼职人员的不懈努力,全省麻风的年发现率从最高1957年的8.69/10万下降至2023年的0.01/10万,取得了基本消除麻风危害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我省继续将麻风作为重点疾病加以防治,强化各项防治措施落实。2012—2023年,全省共发现和治疗麻风331例,2023年较2012年新发病例数和现症病例数分别减少74.19%和66.67%,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地扎实落实发现、治疗、管理、康复和关爱等政策措施,全社会关心关爱受麻风影响群体的良好氛围日渐形成。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消除麻风危害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苏北地区新发患者占全省五成以上,部分县区存在疫情波动或反弹的风险;外省输入病例和流动人口病例逐渐增多,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全省尚有8893名麻风治愈存活者,面临复发、畸残、康复等医疗和生活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照护。2024-2030年是我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关键时期,须重点重抓、精准施策,进一步优化麻风防治措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立足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坚持党政主导、全力推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坚持科技创新、精准防控,持续监测,综合防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力争早日实现全面消灭麻风的宏伟目标,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麻风防治新篇章贡献江苏力量。

(二)工作策略

作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二类地区,我省的麻风防治工作策略是强化监测干预,防止波动反弹,包括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关注既往疫情高发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巩固拓展消除危害成果。

(三)规划目标

1.总目标

优化全省麻风防治体系,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创新麻风防治模式,促进麻风流行程度进一步下降、流行范围进一步缩小、2级畸残比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逐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到2025年,进一步巩固基本消除麻风危害成果,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保持为0,其中达到消灭麻风标准(基本消灭麻风25年以上,防治体系健全,能长期开展麻风监测,近10年无新发本土病例)县(市、区)数占全省县(市、区)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麻风患者完成治疗时新发生2级畸残比控制在3%以下。

到2030年,达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目标,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数保持为0,其中达到消灭麻风标准的县区数达到全省县区数80%;麻风患者完成治疗时新发生2级畸残比为0。

?2.工作指标

(1)监测发现方面。全省麻风密切接触者年检查率、可疑线索年报告率达到100%,新发麻风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率达到90%以上。

(2)病例管理方面。全省麻风患者年随访率达到100%,实施新发病例治疗前氨苯砜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患者联合化疗规则治疗率达到100%。

(3)康复关爱方面。全省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年康复服务率达到90%以上。

(4)宣传干预方面。流行地区公众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麻风密切接触者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5)落实关爱方面。按规定落实麻风患者的医保待遇,提高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的生活质量。

三、防治措施

(一)多措并举,及时阻断麻风传播

1.加大主动发现力度。将麻风防控、诊疗基本知识纳入基层医务人员和皮肤科、神经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提高基层首诊医生对麻风的警惕性,提升其早发现麻风水平。全省需持续开展疫点调查、症状监测、接触者检查、愈后监测等主动发现麻风工作。优化并推广应用麻风远程会诊系统、症状监测和密切接触者随访电子健康应用程序等,以满足流动人口、就医不便人群及基层麻风防治需要。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在建筑工地、服装厂、城中村、农贸市场等外来人口聚集地加强麻风知识宣传教育,促进患者主动就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节假日对流动返乡麻风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检查,加强患者规范化管理和随访。

3.全面提高诊断水平。加强麻风实验室诊断技术能力建设,提高麻风查菌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各设区市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新技术,力争到2025年底,设区市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新技术应用覆盖率达100%,解决疑难病例早诊断问题。在省疾控中心设置全省麻风实验室检测质控中心。建立麻风病理检测报告体系,提高麻风病理组织学诊断能力。省疾控中心定期开展麻风实验室质控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

4.实施化学预防干预。实施新发麻风密切接触者麻风易感基因自愿检测和评估,对麻风易感基因阳性的高危人群,由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国家预防治疗方案开展预防性治疗工作,减少密切接触者发病,阻断麻风传播。

(二)优化管理,提高治疗康复效果

1.规范麻风患者管理。对麻风治疗加强规范管理,做好麻风联合化疗及治疗麻风反应药物日常管理。创新麻风患者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新发麻风患者、现症患者、流动患者等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管理,建立完善的医防协同、检查诊治、康复随访全流程服务机制,实现各类麻风患者服务在不同防治机构及社区之间的无缝对接。

2.开展精准高效治疗。实施新发麻风患者治疗前氨苯砜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预防药物超敏反应发生。针对难治患者、频发严重麻风反应患者及麻风合并患结核病、艾滋病等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对新发和复发麻风患者开展麻风耐药监测,如发现抗生素耐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阻断耐药菌株传播。定期随访监测,及时对患者判愈。

3.强化畸残预防康复。定期全面评估麻风患者畸残发生风险,加强畸残预防康复指导和咨询教育。市级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麻风患者的麻风反应、神经炎等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干预治疗,杜绝新畸残产生。对麻风治愈者加强随访,指导开展畸残预防及康复知识培训,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和辅助器具。各级疾控、卫生健康、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做好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救治工作,推进受麻风影响的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符合条件的麻风畸残者办理残疾人证,为有手术需求者提供畸残矫治手术服务及术后康复训练。市县两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要加强与志愿者组织联系,为麻风患者提供更便捷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麻风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

(三)加强研判,不断优化防治措施

各地疾控机构、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要运用“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登记报告和管理麻风病例,提高麻风防治管理信息化水平。各地要依托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推动综合性医院开展麻风症状监测工作,加强信息整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研究探索麻风疫情监测新技术,与常规监测手段形成互补。加强麻风疫情监测资料分析与利用,及时掌握麻风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不断优化麻风防治措施。

(四)健全体系,提升防治工作质量

1.优化麻风防治体系。针对新时期麻风流行态势,在巩固基层麻风防治三级网的基础上,创新麻风防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优化麻风防治服务体系。省疾控局负责制订、组织实施全省麻风防治工作规划;省疾控中心负责开展技术指导和评估等工作;市疾控局负责辖区麻风防治工作组织管理,设区市疾控中心负责辖区业务指导和管理,设区市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负责麻风患者诊治、重症患者救治和预防性治疗等工作;县(市、区)疾控局和疾控中心负责各项麻风防治措施落实;相关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协助开展患者发现、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治愈存活者康复与健康管理、密切接触者检查、健康教育等工作。

2.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大力开展麻风防治人员能力和梯队建设。各地疾控中心、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麻风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和骨干培养工作;培养麻风防治高层次人才,合理配备麻风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等相关专业人员;加强麻风病监测、防控和诊疗等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麻风防控和诊疗业务能力,提高麻风防治工作质量。

(五)注重宣教,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常态推进健康教育。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要创作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建立完善麻风防治科普资源库,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常态化麻风健康教育活动,传播麻风防治科学知识,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麻风患者的良好氛围。近5年出现过本土新发麻风病例的县(市、区)需将麻风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范围,培养学生正确认知麻风。依法保护麻风患者权益,消除在就医、就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歧视。

2.大力开展集中宣传。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卫生主题日为契机,开展卫生主题日的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网络知识问答、防治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短视频等宣传形式,引导和带动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麻风歧视和偏见,尊重和关爱麻风患者,促进麻风患者主动就医、回归社会。

3.积极开展重点宣传。探索在大学校园和社区开展麻风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大学生和社区群众走进麻风院(村),科学认知麻风,传播健康理念,消除对麻风的恐惧和对麻风患者的歧视,为形成麻风防治新助力、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防控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制订相应的防治政策措施,强化组织实施和综合指导,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麻风防治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工作。疾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规划实施,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将麻风防治纳入健康江苏行动,适应疾控体系改革,完善防治体系,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提高消除危害的工作水平。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支持纳入规划的疾控机构等麻风防治机构建设,改善防治设施条件。教育部门负责在麻风流行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麻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保障麻风治愈者及其子女公平享有入托、入学的权利。科技部门优先支持开展麻风防治科学研究,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任务,形成对防治工作的有效支撑。民政部门负责做好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麻风患者和治愈者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符合条件的麻风畸残者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麻风防治所需必要的工作经费。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协同推进重点帮促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畅通申报渠道,将符合条件的麻风患者及时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广电部门负责组织广播、电视等媒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开展麻风防治科普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医疗保障部门负责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保障合力,切实减轻包括麻风患者在内的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残联负责将麻风畸残者列入重点帮扶对象,并为其提供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协助开展麻风患者和畸残者的人道主义救助、慰问、健康教育和关爱行动。

(二)完善政策保障

各地要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的麻风患者和麻风畸残者认真落实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政策。尚保留有麻风院(村)的地区要落实麻风院(村)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改善麻风院(村)居留人员的医疗、康复和生活水平,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鉴于我省麻风院(村)休养员老年人居多、老年病多发的现状,各地应采取增设固定医疗服务点或建立巡诊制度等形式,为院(村)休养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对于少数生活难以自理的麻风重症畸残者,除由其他休养员代为照顾外,也可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安排其至当地养老院进行休养。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好本地麻风院(村)的转型和发展,并不断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加强本地皮肤病防治机构公共卫生和医疗能力建设。各地要结合麻风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落实服务基层制度,保障麻风防治人员的待遇,在各种先进、模范人物推选工作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选长期从事麻风防治工作的人员。

(三)强化科学研究

各级疾控机构、麻风诊治定点医疗机构要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平台,开展麻风基础与临床研究。其中,省疾控中心要加强与国家级和其他省份麻风防治机构,以及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学术合作,着眼麻风科技前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风发现、诊断、治疗、康复新技术、新方法。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机构设立麻风防治研究专项基金,加强麻风防治研究投入,促进麻风学科发展。鼓励开展创新性麻风防治模式、政策和策略等应用性研究,加快防治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精准防控。

五、规划评估

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江苏省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落实情况作为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内容。各级疾控局要对规划中的工作指标、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调度和督促,于2025年组织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阶段性评估,2030年开展终期评估。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发展规划 危害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