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入,为建设美好现代化新凤阳贡献出城管力量。现将2024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引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扎实开展。聚焦原原本本学,确保学习不变形不走样;聚焦以案为鉴,确保学习心有戒行有界;聚焦发展文章,确保学习见真章促实效。

(二)强化市容秩序管理

一是规范管理占道经营秩序。以大美凤阳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容市貌秩序整治活动。 截止10月底,共开展市容集中整治46余次;劝导出店经营6800余次处;累计劝离流动摊点*****余次;乱堆乱放890余起;保障大型活动及领导调研13次。认真贯彻执行住建部“721”工作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结合疏堵结合理念,规范设置各类小吃摊点、瓜果蔬菜销售点300余位次,即有利于发展地摊经济,又规范了市容秩序。

二是加强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经排查统计,截至10月底,我县建成区共计餐饮单位424户,均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100%。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巡查1732次;持携式检测仪现场检测238次;下达整改通知书64份,均已完成整改。通过一系列治理手段,我县主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投诉举报率同比下降30%,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是持续开展户外广告集中整治。加大对违规户外广告的排查力度,重点针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广告设施。截止目前,共计集中清理县城区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跨街横幅、破损布幔广告、垂挂的条幅等影响城市面貌的各类广告设施260余条。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临街门头店招7处。同时,加强对户外广告设置的源头管控,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要求广告商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安全评估报告等,保证新设置的户外广告在美观性、安全性和合法性上符合城市管理要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是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一方面,科学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依据人流量、商业分布等因素,在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枢纽周边,施划充足的停车线,明确停车范围,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另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安排专门的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对违规停放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规范停车的意识。2024年以来,共拖移乱停乱放电动车866辆,处罚778人次,罚没款*****元,教育未处罚51人次。

五是常态化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加强日常巡查,常态化落实巡查执法工作,及时处置不文明养犬行为,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劝导、批评警告,2024年以来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576次。

(三)加强违法建设管控力度

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2024年以来,共组织和利用第三方开展违建整治,拆除违法建设122处,面积6364.43平方米;处置毁绿行为140余起。

(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第四轮城区及农村环卫市场化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城区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截至目前全县保洁人员达到2927人,各式作业车辆234辆,每月清运垃圾量达到1.35万吨,每日清运量由375吨上浮至450吨,同比增长20%,县域内人居环境水平得到提升。加强街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点位的清扫力度,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100%。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卫生死角的清理力度,补齐城市卫生短板。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闭环处置,实现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得到了市县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凤阳县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凤阳县城乡垃圾处理体化建设项目-弃土场工程位于小溪河石门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目前已完成建设,总投资约6776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飞灰库区,总面积约2.492万平方米,总库容19.96万立方米;垃圾堆体原位封场治理及覆土绿化*****平方米;垂直防渗系统工程;全量化应急处理存量渗滤液约8万吨等。

二是序时推进环卫基础设施配套中心建设。严格按照时序要求推进凤阳县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项目-环卫基础设施配套中心建设,总投资约1369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凤阳县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项目对凤阳县2个街道、7个乡镇的12个垃圾转运站进行的维修改造提升,总投资约1216万元,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建设。建成后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配备渗滤液沉淀池,渗滤液全部运送至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四是新建武店临淮关镇活垃圾中转站临淮关镇活垃圾中转站位于凤阳县临淮关镇惠子路和御驾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面积约5.46亩,处理转运垃圾80吨/天,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建设,总投资约344万元。武店活垃圾中转站位于凤阳县武店镇武店村,占地面积约6亩,处理转运垃圾80吨/天,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建设,总投资约408万元。

(六)规范建筑垃圾全流程管理

加强辖区内建筑垃圾尤其是装修垃圾定点存放、分类管理、清理运输及无害化处置的监督管理。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河道水道两侧、林地、废旧塘口、断头路进行排查。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备案机制。强化对各乡镇建筑垃圾清理、运输、处置的日常巡查工作,建立台账,不定期进行巡查督察和回头看。全面监管辖区内建筑垃圾的来源及去向,对违规处置、非法倾倒等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并追溯源头,追究相关单位责任。对投诉举报、环保督查、上级交办的违规问题,实行“清单+闭环”工作机制,逐一验收,闭环销号。

(七)稳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凤阳县全域垃圾分类及综合处理一体化服务项目建设情况。该项目总建筑面积8,958.64平方米,建设有厨余(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和建筑垃圾分拣中心。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垃圾收清无害化处置1.1万余吨,其中处置建筑(园林、大件)垃圾9208.73吨,大件园林垃圾490.74吨,厨余垃圾480吨。

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工作开展情况。我县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扩面增效”的思路,已打造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试点村)27个,预计2025年实现全县范围内垃圾分类工作的全覆盖。

(八)常态化抓好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巡查工作

一是利用室外城市管理监控点和路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处置。截止到目前,发现各类城市问题437起,实际处置437起,处置率100%。二是认真做好*****城管举报热线投诉办理。截止目前接到*****举报电话11起,实际处置11起,处置率100% 。

二、2024年工作亮点

(一)在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方面我县主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工作开展早、标准高、要求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县在餐饮油烟整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周边县市区(明光市、定远县、天长市、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市五河县、蚌埠市固镇县)及省外城市(湖南省桃源县、上海市奉贤区)赴我县考察餐饮油烟整治工作。建成区424户餐饮单位均规范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100%。通过便携检测和日常巡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油烟整治工作,有效治理了油烟超标排放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巡查1732次;持携式检测仪共检测餐饮店油烟排放情况238次;下达整改通知书64份,均已完成整改。2024年餐饮油烟污染投诉举报率同比下降30%,市民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在非机动车专项整治方面

科学规划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对县城内各个区域进行详细调研,结合人流量、车流量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在商业区、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根据高峰时段的停车需求,增加停车泊位数量,并优化布局,确保停车和通行的便利性。通过这些措施,基本满足了居民的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减少了因停车难而导致的乱停乱放现象。进一步创新执法理念。严格执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实现了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处罚力度。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和盲道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拖移,并从严从重予以处罚。另一方面,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以劝导和宣传教育为主,帮助居民认识到错误并引导其正确停车。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在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同时,积极探索罚款缴费便宜模式,在非处罚缴费环节,探索使用缴费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罚款收取,罚款直接缴纳进入非税账户。二维码的应用即提升工作成效,又优化了工作流程,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真正实现“最多跑一趟”。

(三)在小吃摊点燃气安全管理方面

为进一步落实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小吃摊群“瓶改管”试点工作,完成了仓巷美食城34户瓶装燃气经营户“瓶改管”试点工作。并根据前期试点取得的成效,目前正在逐步推进城区各小吃摊群“瓶改管”工作,以减少瓶装燃气在运输、储藏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方面

因地制宜严格制定执行环卫作业标准。为保障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结合我县城区和各乡镇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环卫作业标准。严格要求按照制定的清扫频率、保洁质量和垃圾清运要求开展工作。在清扫环节,规定了每日定时清扫,根据不同路面材质和污染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清扫工具和方法。垃圾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收集时间,确保垃圾不积存。建立了完善的城乡环卫监督考核机制。从县级层面到乡镇、村,层层落实监督责任。考核内容涵盖环卫作业的各个环节,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场查看、群众反馈和数字化平台数据等多渠道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

三、存在问题

(一)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根治。城市管理顽疾经常反弹,整治难度大。例如,流动摊点执法人员虽多次整治,但摊主常与执法人员“打游击”,难以彻底消除。再例如,乱停乱放等现象反复出现,治理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城市管理陷入“反复治、治反复”的困境。

其次,部分城市居民素质不高,存在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给城市环境和秩序维护增加了难度。再者,违法建设管理困难重重,一些违建隐蔽性强,在查处过程中存在发现难、拆除难的问题,损害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最后,油烟污染源头管控不力,餐饮店铺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在源头把控和监管执行上存在漏洞,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二)部分居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城市居民素质未能跟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仍存在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小区内毁绿种菜等行为,给城市环境和秩序维护增加了难度。

(三)油烟污染源头管控落实不到位。例如,大部分商住楼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设计相应的建筑功能定位,未统一设置专用烟道,容易造成餐饮店和小区业主之间的矛盾,产生投诉举报。

四、2025年工作安排

(一)切实抓好党组自身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规定,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各项预警防控措施。

(二)持续强化城市秩序管理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引进第三方服务,高标准实施市容管理,加大城区主次干道市容长效规范管理力度,确保城区市容环境得到有力提升。合理规划便民摊点。进一步开展市场调研,结合我县实际,再合理规划一部分便民摊点,用于疏导流动摊点,即解决部分居民就业问题,又做到规范流动摊点经营秩序。大力推进小吃摊群“瓶改管”工作全力推进城区各小吃摊群“瓶改气”工作,减少瓶装燃气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持续开展户外广告集中整治。对城区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跨街横幅、破损布幔广告、垂挂的条幅以及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临街店牌和大型户外广告持续进行集中清理。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对建成区现有餐饮户常态化进行巡查,并及时动态调整,确保台账的准确性。并提前介入,指导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减少后期因油烟净化装置的不规范安装和使用引发群众矛盾。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进一步督促居民养成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的文明习惯,保障道路通畅安全,组织人员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宣传和整治工作。强化巡查力度,违建管控到位。继续保持违法建设拆除高压态势,加大宣传力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遏制违建苗头,实现新增违建零容忍;建立防违控违长效机制,确保违建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常态化推动环卫工作高质达标。在保证主次干道作业标准持续提升的同时,强化背街小巷、绿化带、城市家具等区域的清理,深入提升城区人居环境水平,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包括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的垃圾堆积点,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开展回头看、再深化行动,严格对照入户动员、桶边值守、源头减量、短板补齐、文明宣传、全程管理六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大气扬尘综合治理。严格要求建筑工地设置围挡、洒水降尘、车辆冲洗设备,确保施工不扬尘。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强化监管,防止沿途抛洒。全力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完善装饰装饰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提升装饰装饰垃圾综合治理水平,从源头上解决乱倾乱倒装饰装修垃圾行为。

(四)序时推进各项目建设

制定详细且合理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任务和节点。严格遵循时间规划,有序开展工作,避免项目建设延期。同时,加强过程监督和协调,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保障项目按序完成。

(五)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

强化法治意识。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力度,努力提升法治素养,提高知法懂法水平。依法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在法治的框架内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认真落实“721工作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坚决打击城市管理中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并形成有效震慑。着力加强城管队伍法治建设。督促组织开展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要求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纪问责,充分发挥队伍的主动履职作用和依法行政能力,实现能力、素质双提升。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