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委关于对县委常委扩大会确定的2024年11月份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
县发改委关于对县委常委扩大会确定的2024年11月份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
一、紧盯目标,全力抓好经济运行
落实情况
一是积极与统计部门对接,了解月度经济指标最新数据以及在全市的排名,1-10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全市第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全市第8;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全市第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增长-3%,增速全市第7。二是11月22日,县政府分管同志主持召开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各GDP牵头部门汇报牵头GDP核算指标进展情况、措施办法和月度安排计划。三是围绕GDP、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目标,分析预测1-11月及全年GDP核算指标中我委牵头指标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建安投资情况,部署安排摸排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申规纳统工作,召开重点物流仓储企业政策对接会;全面梳理摸排我县招投标、立项备案的项目建设情况,对凡是达到入库标准的项目,及时督促项目单位安排入库,并跟踪项目入库进展,保障项目按时按点及早入库报送投资。力争两项指标全年增速能够转正,为GDP增长提供一定支撑。四是经济运行专班正式投入运行,在人防大楼开展集中办公,完成省、市、县三级经济运行专班交办的工作事项,形成周经济工作简报(目前已有三期),工业组、商贸组、建筑房产组和财政金融组四个组对本领域的经济指标认真进行分析研判,对本月缺口较大或下滑严重的指标进行监测,抓好跟踪督办。
二、紧盯投资,全力抓好项目引建
重点项目
1.落实情况
省重点项目:2024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10个,其中续建项目7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1-10月完成投资28.98亿元,完成进度107%,3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7个续建项目正常推进。
申报2024年第二批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41.13亿元,均为计划新开工项目,其中花洁尔纸业、张山果蔬示范种植基地、水口农产品产业基地、金禾合成氨粉煤气化项目等4个项目已开工;滁州中金生物质供热项目正在进行施工设计,预计11月份开工。
省集中开工项目:参加省集中开工项目13个,固定资产投资97.18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0个,开工率77%,纳统率62%。严格年产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及系统研发项目、滁州中金热电有限公司生物质供热项目、格莱纳食品包装智能制造基地3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1月底开工建设。
2.存在问题
一是开工项目少,在库项目少,投资支撑不足。1-10月新开工项目仅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统计库在库项目122个,同比下降38.7%,总投资567亿元,同比下降22.4%;在库房地产项目23个,同比下降28.1%,总投资153亿元,同比下降41.5%,在建项目无力匹配固定资产正增长的需求。
二是部分项目推进慢,超计划未开工、未竣工、未投产、未纳统。因土地指标、市场行情、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及其他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推进较慢。中雪胶粘项目土地在手、签约时间超5年,迟迟未开工;弘晟、方寸、粤安电子等项目建成或租赁厂房不投产。政府投资项目中14个项目因缺少建设资金迟迟未开工。2021年签约的通泽物流产业园,2023年签约的滁州钟泰齿轮制造、北京建黎幕墙智造,2024年签约的碧绿春生物科技等项目至今土地指标未落实,项目未能开工建设。
三是签约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体量不大,参加省集中开工项目不多。截至目前全县引进10亿元、20亿元以上项目,但目前开工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仅1个,花洁尔、格来纳食品包装、严格等项目签约超10亿元但固定资产投资远低于10亿元,未达到“赛马”加分要求。今年省里提高标准,纳入省集中开工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全年四批次我县仅13个项目,占全市7.6%(全市171个),位列第八。
3.下一步计划
一是齐头并进招项目、争资金。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重大工程、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来抓,积极跟进链主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0个,确保完成“6653”目标任务。强化“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资金、资金靠争取”工作理念,继续围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等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储备申报项目,聘请第三方加强指导,同时加大力度赴国家、省、市对接汇报,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上级资金支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国债资金和专项债资金,全年争取资金不少于20亿元。
二是强化调度谋项目、推项目。以“重点项目集中谋划月”为契机,共谋划上报2025年暨“十五五”亿元以上项目281个,总投资1444.7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0.23亿元。按建设阶段分,续建57个,新开工85个,储备139个;按资金来源分,社会投资87个,政府投资194个;按行业类型分,产业85个,服务业26个,基础设施113个,农业19个,社会事业23个,生态环保15个。其中80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1个,15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2个,10-15亿元计划开工项目7个,5-10亿元的计划开工项目14个。落实重点项目“县领导分级调度、动态调整、定期汇报”三大机制,分门别类加强调度,前期项目抓对接、新建项目抢开工、续建项目催进度、完工项目促投产。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抓住项目建设“黄金期”,采取线上调度、线下调度、现场调度相结合方式,全过程跟进服务项目建设。确保15个省重点项目、13个省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序时推进,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纳统率均超100%。
三是持之以恒抓环境。始终秉承“投资到来安、一切都好办”的服务理念,全力搭建企业“全流程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数字来安”指挥中心,全面推开手机政务服务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共享”。落实县领导包保责任制,定领导、定企业、定时间、定走访任务要求,健全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服务保障机制,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直通车”,进一步提升项目投产前帮办的精度、力度和速度,推动金禾合成氨、严格机器人、格来纳食品包装智能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万吉塑业、创元空调、创润机械等项目竣工投产。
中央预算内项目
1.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争取中央预算内及省补助资金项目24个,下达资金*****万元,其中住建局2个项目、3650万元,农业农村局2个项目、7540万元,水利局2个项目、1260万元,发改委18个项目、4010万元。
本年度申报24个,其中2个项目为企业省级补助项目,争取资金均已全部到位。已开工项目23个,其中15个项目已竣工,8个项目资金支付完成,7个项目未能完成项目资金支付;来安县2024年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进度迟缓,目前仍未能开工建设。
2.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未能及时开工。24个项目中1个项目未开工,来安县2024年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24年8月26日,截止目前还在挂网招标。
二是中央预算内资金支付比例不足。24个项目中有14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支付率低于65%,其中零支付项目12个。
三是财政配套不到位。24个项目中除水口移民的16个项目和2个企业省级补助项目外,其余6个需要财政资金配套到位的项目均未能实现。
3.下一步计划
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策变化,一旦有新的政策出台或调整,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对项目库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根据新政策的导向、重点扶持领域以及资金投向等方面的要求,及时调整项目库中的项目内容。在做好谋划储备项目的同时,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要加强跑省、跑部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从2023年开始,国家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债项目等中央资金支持的项目督察考核越来越严,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央投资项目“五率”标准,抓好项目按时开工、建设、竣工,资金落实、支付等要求。
三、民生实事
1.落实情况
2024年,涉及我县民生实事47项,截至目前,完成年度目标37项,长期稳步实施6项,12月底前完成4项(稳步推进城市危旧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做好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实施“食安名坊”培育行动、支持毕业生求职创业),总体完成进度达91.5%。
2.主要做法
“上下联动”高效组织实施。把稳“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舵盘,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实施,结合实际,制发《关于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等文件,落实落细目标任务。定期研判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由分管领导到项目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保障项目有效推进。
“层层落实”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县民生办牵头抓总和督促指导,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20个牵头单位履行主管责任,对牵头的47项民生实事项目质量和进度负总责,12个乡镇落实落细主体责任,配合具体推进实施民生实事,确保每一项民生项目均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在全县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以人为本”强化民生宣传。始终把群众受益作为谋划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定期通报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切实保障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知情权。围绕民生实事具体内容、覆盖范围、实施标准、受益群体等,做好民生实事宣传“七进”。截至目前,悬挂宣传民生实事宣传条幅、海报800余条;结合就业促进、涂氟、两癌筛查、你检我点、困难救助等民生实事开展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短视频80个。
3.下一步工作
全面细致落实任务。严格按照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时间节点要求,抓紧推进项目,积极争取更多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将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项目“盘子”。加大调度力度,整合政策与力量,统筹好指导和督导等工作,紧盯目标任务,抓紧完成年度任务,积极筹划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完善我县已建项目后续管理体制和机制成果,积极探索后续管护运行机制,如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等项目,严格落实公墓消防、公共设施等方面维护管理制度,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实施民生项目长效机制,高标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最大程度发挥民生实事效益,努力做到项目实施一项、群众满意一项。
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务服务场所等媒体、渠道,及时通报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加大民生实事信息公开力度。重点强化工作进展、亮点成效和典型经验的宣传,突出共建共享,挖掘典型案例,共同讲好民生故事,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民生工作的力度、温度和效度,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4年11月25日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