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周边片区既有高压线迁改工程西段二期大沥镇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及周边片区既有高压线迁改工程西段二期大沥镇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南海艺术中心及周边片区既有高压线迁改工程(西段)二期大沥镇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地块
占地面积:*****.9平方米
地理位置:佛山市南海区桂和公路以西,电厂路以南(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3.******°,北纬23.******°)
土地使用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奇槎社区奇槎经济联合社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地块内的构筑物保存完好的有仓库、办公楼等,其中热镀锌车间、仓库等厂房建构筑物完好,未被拆除,厂房空置;污水处理站、变电房、锅炉房等设施已被拆除。地块内构筑物所在及周边区域地面水泥硬化,地表未发现有明显油迹,区域无异常颜色和异味。地块内填埋体区域植物生长良好,未发现明显污染痕迹。
未来规划:商业用地(B1)、公园绿地(G1)和交通设施用地(S)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检测单位:广州竞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检测试控股集团京诚检测有限公司
钻探单位:深圳洁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调查缘由:因南海艺术中心及周边片区既有高压线迁改工程(西段)二期项目建设需要,拟进行奇槎范围段施工,由于此段涉及目标地块,根据《<汾江河(佛山水道)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FJD03-01、02、03、FJD03-07、08、09、10、11、12地块局部调整》,目标地块规划由2015年场地环境调查时的商住用地、绿地调整为商业用地(B1)、公园绿地(G1)和交通设施用地(S)。该地块规划涉及变更(原规划为商住用地、绿地),因此在奇槎范围段施工前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2024年9月~2024年11月。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地块历史沿革如下:
目标地块1986年前为农用地;1986年10月开始建佛山市南海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从事热镀锌,属于电镀行业,主要经营热镀锌铁塔加工、供电器材镀锌和微波塔五金杂件镀锌等;该厂于2012年5月关闭停产;2015年佛山市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租用该地块,作为垃圾运输工具停放地,部分区域还堆放有生活垃圾;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地块开展并完成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调查发现,地块存在重金属锌污染,需进行修复;2018年9月~2019年4月,地块进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并进行修复效果评估,2019年4月效果评估结果合格;2019年至2024年10月,部分厂房作为仓库、废铜电线回收站使用。
根据相邻地块土地利用历史沿革,主要情况如下:①东侧区域:2005年之前为农用地,后修建桂和路,使用至今。②南侧区域:约1990年之前为道路、农用地和佛山水道;1990年至今,主要为道路和佛山水道,邻近目标地块处修建分条厂,经营至2010年左右后闲置,约2022年佛山市良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佳溋风管厂迁入,现已搬走厂房空置。③西侧区域:1993年之前为农用地;1993~2006年为佛山市大沥发电厂有限公司,目标地块周边50米范围内为该企业办公生活区;2006年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该发电厂随之关停;2006~2010年闲置;2011~2014年,国采华南金属市场服务公司搬入,2014年搬走后闲置;2024年,该区域修建周边工地项目部,主要用作办公生活用途,后闲置。该侧区域企业占地面积较大,经人员访谈及资料收集核实,临近目标地块区域主要为企业的生活区及办公楼,约200米范围内无工业生产。④北侧区域:1992年之前为农用地;1992~2014年,成立佛山市南海奇槎联昌有色金属制品厂,修建电厂路,路边有沿街商铺;2014年佛山市南海奇槎联昌有色金属制品厂搬走;2014年至今,主要为电厂路、沿街商铺和闲置厂房。
根据污染识别,地块内佛山市南海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可能造成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石油烃(C10-C40)、多环芳烃16项、氰化物、氯代烃等污染;佛山市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可能造成重金属(汞、铅、镉、铜)、石油烃(C10-C40)、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地块环境状况调查及土壤重金属锌污染的修复等过程可能造成石油烃(C10-C40)污染;仓库时期的铜电线堆放等过程可能造成重金属(铜)、邻苯二甲酸酯类6项、石油烃(C10-C40)污染。综合以上信息,调查地块内重点关注区域为佛山市南海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时期的热镀锌生产车间、原料堆放和加工处、镀锌件存放坪(无防护)、污水处理车间、除尘车间、仓库、镀锌件存放坪、变电房等;佛山市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时期的垃圾运输车停放处、生活垃圾堆放处;仓库时期的铜电线堆放区等。需关注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六价铬)、石油烃(C10-C40)、多环芳烃16项、氰化物、氯代烃、多氯联苯、邻苯二甲酸酯类6项等。
三、初步采样调查
1、采样调查
(一)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初步采样时间为2024年11月18日~11月21日,结合专业判断法及系统布点法,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密度不低于40m×40m,共布设土壤监测点位12个(不含对照点),采样深度为8.0m,单点采集样品6个,共采集土壤样品72组(不含对照点和现场平行样),检测项目包括pH值、重金属(铜、镍、锌、铅、镉、砷、汞、六价铬、总铬)、VOCs(GB*****中27项基本项目)、SVOCs(GB*****中11项基本项目)、石油烃(C10~C40)、邻苯二甲酸酯类6项、多环芳烃8项、氰化物、多氯联苯、PCB126、PCB169等67项。
(二)本次调查在地下水径流上游、下游,及可能存在污染的佛山市南海奇槎新日星热镀锌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车间、热镀锌生产车间、土壤阻隔填埋区等重点关注区域共布设地下水监测井5口,采集地下水样品5组(不含现场平行样),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浊度、重金属(铜、镍、锌、铅、镉、砷、汞、六价铬、总铬)、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氰化物、邻苯二甲酸酯类6项、多环芳烃类16项、氯代烃22项、多氯联苯等58项。
2、结果分析
目标地块规划用途为商业用地(B1)、公园绿地(G1)和交通设施用地(S),其中公园绿地(G1)(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因此,基于保守角度出发,选用一类用地标准作为调查区域土壤风险筛选值。地块所属区域地下水按照2009年8月正式发布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办函〔2009〕459号)文件,为珠江三角洲佛山南海大沥至顺德勒流地质灾害易发区(H*********S01),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中水质类别涉及III类,因此主要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2017)III类进行评价。因此,样品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地块内土壤样品中:所有检出项目均未超过目标地块筛选值(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二)地块内地下水样品中:出现超筛选值的项目为pH、浊度,不属于本地块的特征污染物,且没有列入《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附录H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本次调查不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四、初步调查结论
综上,调查地块土壤样品无超筛选值情况,地下水样品超筛选值的pH、浊度,不属于本地块的特征污染物,且没有列入《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附录H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本次调查不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无需进行修复,调查活动可以结束。因此,调查地块作为商业用地(B1)、公园绿地(G1)和交通设施用地(S)进行开发建设的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