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1|践行“三实”携手吉利设计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揭牌

再+1|践行“三实”携手吉利设计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揭牌

本网讯(记者 吴丽娟 摄影 袁媛)为践行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和“三实(实际、实践、实力)”理念,以产教融合谋求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3月15日,吉利创新设计院-吉利学院产教协同战略合作签约暨汽车创新设计产业新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历程中开启的又一崭新篇章,也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养中国汽车行业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迈出的坚实步伐。

图片2.png

马常松副校长主持揭牌仪式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吉利创新设计院策略设计中心部长吴柏青、副部长刘宇,人才经营部部长林琳、品牌设计与沟通总监张晓丹、策略设计中心杜海滨,校长阙海宝、校长助理边保旗、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许燎源、常务副院长马飞、副院长郭丽出席揭牌仪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揭牌仪式由马常松副校长主持。

图片3.png

“汽车创新设计大环境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与活力的时代,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推动着汽车创新设计不断发展。吉利创新设计院,作为吉利汽车创新设计的强力支撑,理念前瞻,成果卓越。学校与吉利创新设计院共建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是应行业之需的双赢之举。”阙海宝校长表示,李书福董事长提出,吉利教育各院校要通过“三实”来落实“三创”。吉利学院自创办以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各项政策,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企业办学优势,全面践行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系统性实施“三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每个吉利学子实实在在“学真本领、练硬功夫”,努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今天的揭牌,是继学校与领克共建数字营销现代产业学院揭牌后的又一件产教融合喜事。提及如何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和载体,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时,阙校长表示,校企双方将依托产业学院,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育人平台,探索中国汽车设计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产业学院将基于企业真实业务,以及产品设计需求,实施教学活动,将企业工作场景融入学校教学场景,完成教育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为学生提供“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汽车设计持续输出更多创新专业人才。

图片4.png

陈政副总裁表示,李书福董事长提出,产业学院建设是吉利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机制探索,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的诞生是传承吉利产教融合基因的重要成果,也是吉利学院和吉利创新设计研究院在产教协同融合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何在新格局、新技术、新思潮叠加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打造中国汽车设计产业新范式,实现校企双向奔赴,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产学融合、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发展之路?”陈政表示,要打造产业入局教育新模式,打造培育和用人的新闭环,打造产业和教学研究新协作。希望双方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校企协同育人,让教育与产业更加直接地融合、更加精准地支撑产业链和科技链,培养汽车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图片5.png

阙海宝校长和陈政副总裁共同签署产教协同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6.png

阙海宝校长和陈政副总裁共同为“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揭牌”

图片7.png

阙海宝校长为陈政副总裁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图片8.png

马飞常务副院长介绍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发展计划

图片9.png

杜海滨介绍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教学计划

图片10.png

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陈政为产业学院名誉院长

揭牌仪式后,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理事会聘任陈政副总裁为产业学院名誉院长。双方还基于汽车全产业链,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校企政策、资源、技术和服务等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汽车设计人才培养高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杜海滨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带来产业学院精品课《汽车设计发展史》专题分享。

图片11.png

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是学校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汽车产业发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推进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赋能特色发展再深化、再突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吉利学院紧密契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吉利集团在川渝产业布局,立足办学条件和前瞻未来需要,对标行业产业发展与变革实际,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教育链优势和平台资源,以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为重点,先后与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盛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等共建9个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搭建、实验室共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实现 “产学研用”同步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跑出应用型汽车人才自主培养的“加速度”。

陈政副总裁一行参观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工作室

图片14.jpg

校企双方合影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汽车 产业 创新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