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科研产业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吉利学院高质量发展——我校举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暨2023年年终总结会

蓄势科研产业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吉利学院高质量发展——我校举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暨2023年年终总结会

本网讯(记者 罗佳 摄影 袁媛)2024年1月16日至18日,我校举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暨2023年年终总结会,专题学习与讨论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拓展“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路径,加深教育教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走深入实,对2023年工作情况进行盘点,总结成绩经验,分析形势问题,谋划2024年度工作思路和任务举措,共同探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较大成绩与未来蓝图,共谋学校发展。校长阙海宝,党委书记、督导专员王培民等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教育学院博士代表参加会议。马常松副校长主持“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刘召副校长主持2023年年终总结会。

13.jpg

14.jpg

?会议现场

15.jpg

?阙海宝校长作主题报告

开班仪式上,阙海宝校长作了题为《蓄势科研产业化 赋能新质生产力 推动吉利学院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他表示,2023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协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推进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产教融合、数字赋能战略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利教育新篇章。

会上,阙校长分享了李书福董事长在2023首届海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阙校长指出,学校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正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突破契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下,学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教育实践和持续思考,打破“千人一面”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与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耕耘思考,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路线、高等教育重塑等重要问题主动探究、深入剖析,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吉利”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学生成长构建多位联动的培养体系,助力更多人实现更高价值。

阙校长表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数字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推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向未来,教育竞争将更加激烈,优势重组、教育重塑、体系重构、模式重建都考验着教育改革领导的战略智慧与治理能力。此次大会就“千人千面”教育理念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就是在寻找学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下一步破格出新的契机和方向,通过大讨论让“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落在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教与学关系、个性化差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上,回归教育“人本”上来,去推进个体尊重、教育公平性、服务转变等深刻问题的理解,为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找到动力来源,倒逼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处、见成效。通过真学习、深学习,锐意进取、开放思维,突破传统常规,更新理念观念,深化我校应用型转变,加快向应用型大学进发的进程。

阙校长认为,学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需要更加聚焦战略产业、先导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阙校长从基本根源、实施路径、深远影响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科研产业化”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的理解把握。

下阶段,学校如何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阙校长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发展趋势、科技创新范式和产业发展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科技创新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与耦合,必然离不开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二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链接科研产业生态。产学研不仅涉及技术转移和项目联合,更在于智力、资源和市场的深度整合,这种整合使学校和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技创新进程,提升产业能级,并培养出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要着力人才培引,筑牢转化提效基石。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产业带来新的技术和思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能够站在全球高度、国际视野,引领产业走向世界舞台。四是要牵引资金投融,打通创新发展瓶颈。通过加强资金投融,为科研产业化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科研产业化资金管理体系,加强与政府、社会资本等各方合作,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学校科研产业化中,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是要增强政策支持,保障科研产业化加速。学校逐步要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政策,为学校科研产业化提供明确指导和有力支持,帮助学校科研产业化步入发展正轨,更好融入市场,获得更多产业支撑和资金扶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时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校科研产业化领域,帮助科研产业化项目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科研产业化进程,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16.jpg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王培民讲话

王培民书记对“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此次讨论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发言代表结合各个学院、部门的发展实际做了深刻的阐述,展示了在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实践过程当中的成果,为学生成长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多位联动的培养体系提供吉利新样本,不仅是“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为学校团队建设赋能,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王书记希望全体教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四个相统一”;要增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在日常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地见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践行“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融入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深入地去探索和思考,生动地实践,打造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培民书记就进一步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力解决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重点纠正“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不强”“三全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三是时刻绷紧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这根弦,通过凝聚力、感染力、亲和力、包容力、领导力、执行力“六力建设”,达到对学校的组织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打造出基本功扎实、能打胜仗、敢打硬仗且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骨干团队。

王培民书记强调,2024年,是学校面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设发展的关键之年。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担当,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以创新的思维和生动实践,共同探索构建“三全育人”和“大思政”新生态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的育人新范式,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做好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

在“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大讨论中,各二级学院院长、党委工作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部门负责人,教育学院5位博士代表重点围绕“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个性发展三个方面对大讨论的成果和成效作集中交流和汇报呈现。

年终总结会上,各二级学院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汇报了2023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阐述了2024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各汇报人在对全年工作的汇报中,既突出了工作中的创新及亮点,也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总结会上,马常松副校长部署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学校2024年工作重点,并围绕合格评估的背景、制度政策、指标体系、根本任务等方面,根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结合指标体系对评估工作做了针对性的指导,对重点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建议。刘召副校长围绕《利益冲突管理办法》的相关概念定义、适用范围、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利益冲突申报要求、事项处理态度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最后,阙校长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会议全情投入,热烈讨论,献计献策,振奋人心,很多观点和想法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他指出,吉利学院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破解了众多教育难题,更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然而,正如探索永无止境,我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学校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既充满了无限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各部门、各学院要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力求实效,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全体师生员工本着知行合一的认知态度,转变思想、统一认识,以评估工作为契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恪尽职守、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提高执行力,发扬吉利奋斗者精神,勇于奉献与担当,齐心协力、共同谋划,积极投身到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建设与评估的光荣事业中,将小我发展融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为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绘制宏伟蓝图;要以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为指引,持续深化科研产业化进程,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独具吉利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不懈努力!

17.jpg

?大会合影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高质量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