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市水利局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2024年,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扎实开展涉水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节水优先,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保护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重要论述。一是严格区域用水总量管控。制定下达2024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至市(县)区和重点用水户。下达《2024年用水计划》和使用公共供水水量较大单位2024年用水计划,涉及年用水量1万方以上的用水户共1722家。二是强化重点河湖水量调配和生态水位保障。根据水利部《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江苏省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7条重点河道2024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强化考核监督,确保调度计划执行到位。积极对上争取望虞河调引长江水8.95亿方,入湖2.64亿方,一方面保障了太湖合理生态水位和“两提两保”的高水平实现,另一方面也有力支撑了区域水环境改善。三是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与保护规范》,加快推进水源地管理提档升级,全市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2个应急水源地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四是推进水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无锡市、湖州市成立环太湖首个跨省水资源协作联盟,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级园区水效领跑者、是新兴产业类唯一上榜工业园区,宜兴市与河海大学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节水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江阴市水权收储改革列入省级试点,宜兴市、惠山区分别完成亿元级“水权贷”交易,锡山区“建立一套规范、完善两个体系、建强三支队伍、落实四项重点”水资源规范化管理模式获省厅肯定。

  二、加强水土保持,稳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质效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压紧压实水土保持工作责任。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制定下发《2024年全市农村水利工作要点》,分解细化年度主要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田灌溉设施管护情况调研,首次形成《无锡市农村圩区基础资料汇编》,收集了197个千亩以上各个农村圩区的基本信息。完成《无锡市圩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编制工作,明确了农村圩区建设目标任务。下发《2024年度无锡市农村水利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对农村圩区综合治理、灌溉工程和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给予适当补助,鼓励基层加强防洪抗旱能力、农村水环境改善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根据省厅下达的125公里的年度建设任务,细化分解任务,督促各市(县)区将任务落实到具体乡镇、具体河道,确保任务落地落实落细。2024年全市共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6条、150.22公里,农村生态河道建成率年增长率达到6%以上。三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2024年,市本级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34个,应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约438万元;查处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694个,完成整改销号86个。四是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突显。对市级审批的和验收报备的生产建设项目全部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完成。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农村水利设施管护获评省级第一等次。11个小流域获评“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为历年最多,宜兴市、锡山区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工,宜兴市完成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三、深化河湖治理,全力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域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坚决扛起河湖治理的政治责任。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强化河湖长履职质效,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培训基层河湖长1685人。强化河湖长履职规范,全市河湖长累计履职19.8万次,解决涉河问题1.3万个。强化督查巡查交办,采取“四不两直”、无人机巡飞、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加大河湖巡查检查力度,确保涉河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二是强化河道整治,推动河湖水质提升。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断面提水质为目标,高标准建成680条美丽幸福河湖,小溪港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552条和新一轮598条重点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分别为96.7%和87.9%,有效保障了71个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71个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97.2%,同比上升1.4%;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100%;长江干流和9条入江支流全部达到Ⅱ类以上,13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其中8条达到Ⅱ类);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首次实现年度Ⅲ类,连续十七年实现安全度夏和“两保两提”。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治水成效不断放大。创新应用生态清淤固淤一体化装备平台、深井加压控藻等新质生产力,创出一条经济发达、水网地区大型浅水型湖泊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成功举办太湖流域水治理国际会议,全面宣传无锡河湖长制迭代升级的探索与实践。锡山区、梁溪区落地全省首批“水质责任险”、入围水利部“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评选。央视纪录片《行进中的美丽中国》聚焦无锡“河长制”带来“河长治”,专题报道基层河长巡河治河事迹;全面宣传无锡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获水利部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大赛 “三等奖”1个,优秀奖4个,获奖作品为全省最多。

  四、严格监督管理,切实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全面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力打造空间完整、功能完好和生态良好的最美河湖水域岸线。一是开展河湖保护专项行动,攻坚清零存量问题。以省名录骨干河道、湖泊为重点,继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利用高清卫片,对全市179个县区级以上河湖涉河*****余个图斑,登记建立相关资料台账,排查摸清每个涉河建筑物或设施建设年代、水利审批等情况,对影响行洪安全、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与岸线功能不匹配的坚决拆除,确保存量问题见底并逐步“清零”。二是遥感动态监测,零容忍遏制增量问题。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审计问题整改,建立遥感动态监测问题发现、交办、处置和反馈机制。对全市县区级以上1600公里重要河湖岸线开展月度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核查,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有效提升区域河湖监管水平。制定出台加强月度动态遥感核查与处置的意见,定期召开水利系统遥感核查与处置会商会,切实推动遥感问题整改。三是建立“一企一图一表一档”,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加强人工巡查、无人机巡飞、24小时不间断监控等长江大保护工作,召开沿江企业推进会,完成沿江企业“一企一图一表一档”。积极对上争取支持,加强建立多部门联合会商,基本解决了兴澄钢铁、长江村、苏龙热电、远景能源等沿江重点企业上级交办历史遗留问题整改。

  五、健全制度规范,持续开展涉水项目生态保护工作。

  把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作为大事要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维护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稳定。一是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开展环评报告编制和报批,夯实建设过程环保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生态管控区保护要求,涉及长江、太湖等重要水域和重要湿地的积极办理生态红线(管控区)不可避让论证手续,减少对生态保护区域的不利影响。二是规范水利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全面规范我市水利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在建水利工地参建单位压紧压实建筑垃圾规范处置责任,全面落实建筑垃圾规范运输处置规定,全过程强化水利工程建筑垃圾闭环管理。三是强化淤泥处置监管。起草《无锡市涉水工程淤泥处置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2022年6月以来全市范围所有完工和在建河湖清淤疏浚项目以及包括淤泥清淤施工内容的涉水工程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整治乱排、偷排、乱堆、淤泥方量不闭合、弃土场地违法用地等问题。四是强化水利工程扬尘噪音管控。严格督促参建单位做好扬尘噪音等管控工作,切实加强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意见,督促参建单位限期整改,确保扬尘噪音管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河湖长制为牵引,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职责,为建设美丽无锡贡献水利力量。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水资源管理 水土保持 河湖治理 水域岸线空间 生态保护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