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招标公告

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招标公告

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

(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青发改投资(2015)607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青海省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中心,建设资金来自省级预算内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代理机构为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建设地点:河湟地区行政上包括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尖扎县;

2.2区域概况:河湟地区地处青海省东部,是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所在区域,也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区域内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如何协调水土资源的利用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项目区的重点问题。

河湟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原本的产水能力非常有限,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水资源衰减比较严重。同时,水土流失使得低山区汛期水资源无法利用,即水资源及其自然性质的可利用量都比较少。但是,河湟地区承载青海省70%以上的人口,区域GDP的占比也超过全省的70%。区内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短缺加大了枯水季节的水资源利用,使得河流枯季的环境容量不足,即使是工业生活达标排放,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2.3 自然地理概况

河湟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仅是青海省也是整个藏区发展的需要,现状耦合陆域的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的重要因素,开展该地区的水生态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河湟地区是国家“一路一带”战略部署的重点地区之一,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底生态脆弱,现状问题突出,是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河湟地区是古丝绸之路重要支线——青海道的中心区域,是曾经驻守西陲安宁的重要地方,是现在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载了全省70%的人口,生产全省约70%的粮食,并创造全省近70%的GDP。

河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土壤侵蚀严重,37%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其中北部湟水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5%;区内大小沟道有7万多条,沟壑密度平均2~4km/km2,大部分侵蚀沟道分布在城镇周边,随着城市发展,泥石流危害与水环境污染加剧。

河湟地区因古丝路上的民族迁徙融合构筑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河湟地区也不例外,目前有7个县仍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青海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河湟地区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地区,同时,西宁市是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首批试点市。

(2)水生态因着水循环承载了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所有问题,水生态治理需要基于水循环调控工程,对自然水循环的水陆域生态进行综合整治,对社会水循环进行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优化协调

在流域范围内,降水经过坡面产流、沟道汇流进入水域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伴的泥沙过程、营养盐过程、生物过程使得水域环境与陆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域环境问题是水陆域环境问题的集中反映,流域水循环的特性决定了流域内水土资源的利用与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水生态的治理仅仅局限于河道、湖泊的治理是不够的,而是需要面向全流域,不仅在自然水循环过程中,进行从坡面到沟道层层治理,也需要在社会水循环过程中,实施源头减污、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综合环境治理,进行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下的调控,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规模,以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内现有相关规划,存在“就水治水“局限,水土规划独立分散,缺乏行业间的优化以及上下游的统筹与协调,且概念规划与工程规划脱节,给工程实施带来一定后患

多年来的部门分隔,流域内现有规划独立分散,相互衔接不够。城区周边的沟道,水土保持建设与沟道的防洪结合不够;节水与农业施肥是水利与农业各自单干;产业发展只考虑单个企业能否达标,环境流量与总量超标经常是环保与水利面对环境不达标互相推诿的理由;甚至在同一地区出现属于不同部门的几个保护区;尤其是湟水河流域西宁与海东地区的城市发展需要沿河向外延伸,狭窄的河流廊道需要承接天然生态,支撑城市建设,并保障城市安全,河流泥沙含量高,使原本高度综合的目标,实现起来更加复杂,急需开展多目标的综合调控工程规划。

另外,实践证明,工程建设需要从高度综合的概念规划到相对深入具体的工程规划同步实施,即一步到可研的综合规划,这样可以避免概念规划与工程规划的脱节。

(4)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基于流域水循环的空间、过程与调控工程,生态引领,综合规划,以流域内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无缝衔接,实现流域水生态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的保护与恢复需要基于流域水循环,从空间与过程上进行治理与调控。

强化生态引领,开展综合规划。从陆域到水域,从生态系统的结构解析环境问题,将资源与生态要素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规划资源的节约利用与环境的科学治理,以流域内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无缝衔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系统全面改善,保障流域水生态健康,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实现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招标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项目区范围为青海省东部黄河干流沿线及湟水谷地地区。行政区划范围涉及西宁市的城东区、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4区及湟源、大通、湟中3县,海东市的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化隆、循化6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贵南、共和、同德、兴海5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同仁2县共18个县(市),总面积5.42万km2。

主要成果:一期成果《湟水西宁段工程规划成果》,二期成果《湟水海东区工程规划成果》。

2.4设计周期:一期任务5个月,二期任务9个月。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保持良好履约记录、有能力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3.2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水利行业设计甲级或水利行业咨询甲级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

3.3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及以上工程师技术职称;

3.4本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5年12月18日至2015年12月24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08:30时至12:00时,下午13:30时至18:00时(北京时间,下同),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8号世贸大厦12层或登录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官网http://qhrj.zcjb.com.cn/持单位介绍信购买招标文件。

4.2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500.00元整,售后不退;邮购招标文件的,需另加手续费(含邮费)人民币:50.00元,招标代理机构在收到单位介绍信和邮购款(含手续费)后2日内寄送。

5.投标文件的递交

5.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16年1月12日09时30分,地点为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53号文博大厦6号开标室(青海省人民政府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5.2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6.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青海省招标投标网、青海经济信息网、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官网http://qhrj.zcjb.com.cn/上发布。

7.联系方式

招标人:青海省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中心

代理机构: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18号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8号世贸大厦12层

邮编:810000

邮编:810000

联系人:余先生

联系人:郭女士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qhrj8088@126.com

网址:

网址:http://qhrj.zcjb.com.cn/

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18日




附件下载
招标公告 河湟地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标签: 项目建议书 综合治理 水生态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上海容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