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招标公告
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招标公告
索 引 号 | GKhbj-2017-0078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环保局 | 发布日期 | 2017-05-17 15:21:19 |
名 称 | 佳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情况的公示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佳县 环境保护局 正义 石材 机械化 矿山开采 生产 建设项目 环境 审批 情况的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5月15日-2015年5月19日(5个工作日),公众可以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意见。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 邮箱:********9@qq.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环境保护局 邮编:719200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 | 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村村 | 佳县正义石材厂 | 榆林市 环境 科技 咨询 服务 公司 | 项目位于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村,占地面积8100m2。项目已建采石场、石料加工区、库房及其它附属设施等。年生产石材10万吨。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已落实环保投资17.7万元,本次评价要求追加环保投资20.2万元,总计环保投资37.9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7.58%。 | 详见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同左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 | ||||||||||||||||||||||||||||||||||||||||||||||||||||||||||||||||||||||||||||||||||||||||||||||||||||||||||||||||||||||||||||||||||||||||||||||||||||||||
建设单位 | 佳县正义石材厂 | ||||||||||||||||||||||||||||||||||||||||||||||||||||||||||||||||||||||||||||||||||||||||||||||||||||||||||||||||||||||||||||||||||||||||||||||||||||||||
法人代表 | 高山 | 联系人 | 高山 | ||||||||||||||||||||||||||||||||||||||||||||||||||||||||||||||||||||||||||||||||||||||||||||||||||||||||||||||||||||||||||||||||||||||||||||||||||||||
通讯地址 | 佳县正义石材厂 | ||||||||||||||||||||||||||||||||||||||||||||||||||||||||||||||||||||||||||||||||||||||||||||||||||||||||||||||||||||||||||||||||||||||||||||||||||||||||
联系电话 | 传真 | / | 邮政编码 | 719299 | |||||||||||||||||||||||||||||||||||||||||||||||||||||||||||||||||||||||||||||||||||||||||||||||||||||||||||||||||||||||||||||||||||||||||||||||||||||
建设地点 | 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村 | ||||||||||||||||||||||||||||||||||||||||||||||||||||||||||||||||||||||||||||||||||||||||||||||||||||||||||||||||||||||||||||||||||||||||||||||||||||||||
立项审批部门 | 佳县发展改革局 | 批准文号 | 佳政改发[2017]69号 | ||||||||||||||||||||||||||||||||||||||||||||||||||||||||||||||||||||||||||||||||||||||||||||||||||||||||||||||||||||||||||||||||||||||||||||||||||||||
建设性质 | 新建 eq \o\ac(□,√)√改扩建□技改□ | 行业类别及代码 | B101土砂石开采及加工 |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8100 | 绿化面积(平方米) | / | ||||||||||||||||||||||||||||||||||||||||||||||||||||||||||||||||||||||||||||||||||||||||||||||||||||||||||||||||||||||||||||||||||||||||||||||||||||||
总投资 (万元) | 500 |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 37.9 |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7.58% |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 产日期 | 年 月 | |||||||||||||||||||||||||||||||||||||||||||||||||||||||||||||||||||||||||||||||||||||||||||||||||||||||||||||||||||||||||||||||||||||||||||||||||||||||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特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和建筑业的兴起,市场对各种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之一的石材,其市场前景良好。随着未来几年公路建设、维修工程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的不断进行,石材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为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佳县正义石材厂已在佳芦镇小石板村建设年产10万吨石材的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石料主要用于公路、桥梁建设及房屋地基建筑。 佳县正义石材厂于2005年建成运行,2017年3月14日佳县发展改革局对项目予以备案,2017年3月20日,佳县正义石材厂委托我单位编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次环评为补办环评手续,评价主要以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及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作为评价重点。 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⑴产业政策 佳县发展改革局佳政改发[2017]69号文予以项目备案,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2 \* GB2⑵项目与相关规划、规范符合性分析 ①项目与《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符合性分析见表1。 项目与《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符合性分析表 表1
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项目与该规划是协调的。 ② 项目与《榆林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相符性分析见表2。 项目与《榆林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相符性分析表 表2
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榆林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项目与该规划是协调的。 ③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符合性分析见表3。 本项目与生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3
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的规定和要求。 ④项目与《榆林市多规合一》符合性分析见表4。 本项目与榆林市多规合一符合性对比情况一览表 表4
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榆林市多规合一》的规定和要求。 = 3 \* GB2⑶环境可行性分析 ①项目位于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村,占地面积8100m2,占地类型为荒地。 ② 项目用水取自厂址西北测河沟河水,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要;供电由区域电网接入,供电有保障;区内交通便利,有利于物流的转输。 ③ 项目对各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④项目采矿作业区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等区域,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 综上,项目供水、供电、交通及物流条件较好;在严格实施可研和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可行。 3、项目组成 项目已建采石场、石料加工区、库房及其它附属设施等。项目组成见表5。 项目组成表 表5
工程规模:年生产石材10万吨。 4、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佳芦镇小石板村,地理坐标东经110°26′52.88″、北纬38°1′55.99″,海拔870m。项目北侧、西侧、东侧均为荒沟,南侧为荒地,西北侧距河沟(乡村小河)35m,南侧距小石板村零散住户160m,东侧紧邻通村公路,项目周边交通便捷。项目四邻关系见图1,地理位置见附图1。
|
|
|
|
|
|
图1 项目四邻关系图
5、生产工艺
项目生产工艺总体上分为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包装贮存三部分。矿山开采使用开山锯,石材加工主要使用锯石机切割,包装后统一堆放至成品区。
本矿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料(黄砂岩),采用平面式露天开采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经营费用低、作业条件好等优点。矿区范围拐点及坐标见表6。佳县正义石材厂矿区拐点坐标
表6
序号 | 1980西安坐标系 | |
Y坐标 | X坐标 | |
1 | 714869 | |
2 | 714967 | |
3 | 714989 | |
4 | 714989 | |
5 | 714915 | |
6 | 714892 |
6、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见表7。
项目主要设备表
表7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1 | 开山锯 | 台 | 2 |
2 | 龙门吊 | 台 | 6 |
3 | 钩机 | 台 | 1 |
4 | 锯石机 | 台 | 9 |
5 | 小型切割机 | 个 | 2 |
6 | 铲车 | 辆 | 1 |
7 | 运输车 | 辆 | 1 |
7、产品方案
项目年产石材10万吨,其产品方案见表8。
项目产品方案
表8
序号 | 规格 | 数量 | |
1 | 600mm×300mm×150mm | 约5万吨 | 可根据市场调整生产 |
2 | 1000mm×600mm×60mm | 约3万吨 | |
3 | 600mm×300mm×40mm | 约2万吨 |
8、占地及平面布置
= 1 \* GB2⑴占地
项目占地面积8100m2,占地类型为荒地。
= 2 \* GB2⑵平面布置
项目总平面布置以最佳的生产流程进行,整体布置在结合地形基础上强调物流的合理,在整个平面设计中,厂区中心为采石场,采区东侧、南侧、北侧分设加工区。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
图2 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
9、公用工程
⑴给水
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来自矿区西北侧河沟河水,河沟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项目使用矿区自打水井提供水源。
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其用水总量约3.975m3/d、954m3/a。项目生产过程主要是石材切割工序中的冷却水,为循环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重复用于生产工艺,其循环水量约为200m3;循环过程中由于蒸发等会损耗部分,新鲜水补给量为3 m3/d、720m3/a。项目劳动定员15人,用水量按每人每天65L计,项目生活用水量为0.975m3/d(234m3/a)。
⑵排水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产生量0.78m3/d、187.2m3/a (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盥洗废水成分简单,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抑尘。厂区设卫生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项目水平衡见图3。
图3 项目水平衡图(m3/d)
⑶供电
项目电源引自附近电网。厂区设变压器1台,负责全厂生产、生活用电。
⑷供暖
本项目不需要供暖,采暖季节不生产。
10、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总定员15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生产工人13人;项目年工作日以240d计,实行8h白班工作制,年工作时数为1920h。
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9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指标数量 |
一 | 生产规模 | ||
1.1 | 成品石材 | 万吨/年 | 10 |
二 | 动力消耗 | ||
2.1 | 水 | m3/a | 954 |
2.2 | 电 | kWh/a | 136900 |
三 | 项目面积 | m2 | 8100 |
四 | 年工作日 | 天 | 240 |
五 | 项目定员 | 人 | 15 |
六 | 总投资 | 万元 | 500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现有工程概况
佳县正义石材厂于2005年建成运行,以黄砂岩石材开采及加工为主,前期主要在矿区北部进行了局部开采,佳县发展改革局以佳政发改发[2017]69号文同意项目备案。该矿经济类型为私营企业小型矿山,根据建设单位介绍,本矿只开采黄砂岩,年生产石材10万吨。
项目生产以来无环保投诉及环保纠纷事件发生。
2、现有工程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下:
⑴大气污染问题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较为严重,主要集中于加工区至采区之间的运输线路,厂区道路及石材储存场地未硬化。
⑵废土石影响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项目运行数年累积的废土石等固体废物目前倾倒在矿区北侧、东侧的荒沟内,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和景观影响。
⑶生态污染问题
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断剥离上层覆盖层,会对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一定的改变,其上的植被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剧区域的水土流失。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废土石倾倒在荒沟,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同时破坏了原有植被。
= 4 \* GB2⑷职工生活废水、生活垃圾问题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职工生活污水直接泼洒,生活垃圾就近倾倒在办公生活楼一侧的荒沟内。
综上所述,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尽快完善各项环保措施,切实做好各项污染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态恢复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开采及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现有工程存在环境问题及整改要求见表10。
现有工程存在环境问题以及整改要求
表10
环境 要素 | 现存问题 | 整改要求 |
大气 | 加工区至采区之间的运输线路扬尘污染较为严重,厂区道路及石材储存场地未硬化。 | 对项目区内的运输道路及石材堆存场地全部采用石子硬化,平时适当洒水抑尘 |
废 土 石 | 目运行数年累积的废土石等固体废物目前倾倒在矿区北侧、东侧的荒沟内,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和景观影响 | 对现有工程临时堆放的废土石全部进行清理,后续运营过程中产生废土石禁止随意倾倒、堆放 |
后续开采的废石设置专用的临时堆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篷布遮盖、边界围挡等,避免雨水冲刷随意流淌或大风天气起尘。 | ||
后续运营过程中产生表土,评价要求设置表土堆场,集中堆放,用于采石区后续的生态恢复。 | ||
后续开采过程中,应尽量边开采边恢复,将废土石逐步利用。 | ||
生态 | 项目生产造成一定水土流失 | 加强办公生活区绿化,同时对现已破坏的植被面进行植被恢复。 |
生态恢复进展缓慢 | ||
废水、垃圾 | 职工生活污水直接泼洒 | 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处理用于厂区绿化、洒水抑尘。 |
生活垃圾就近倾倒在办公生活楼一侧的荒沟内 |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佳芦镇小石板村,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2、气候与气象 评价区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基本特征为冬季严寒漫长,春季风沙频繁,夏季炎热而短,秋季凉爽,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0.2℃,年极端最高气温42.1℃,年极端最低气温-24.4℃,年平均大气压914.5hPa,年平均日照2850h,年平均降水量,386.6mm,年最大降水量661.0mm,年平均风速2.1m/s,冬季主导风向NNW,年最大冻土深度96cm。 3、地质 评价区既无较大区域性断裂通过,也无规模较小的次级断层及隐伏活动断裂。评价区在地质历史上属于长期相对稳定,有史以来无6及以上地震发生。根据地质调查资料分析,历史地震对评价区的影响不超过Ⅵ度,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4、水文 ⑴地表水 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西北侧35m处的乡村小河河沟,为季节性河流,最终汇入佳芦河。 ⑵地下水 评价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侏罗系层状碎屑裂隙水和三叠纪层状碎屑岩裂隙水。第四系冲洪积层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佳芦河的一级阶地区,沿河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但由于河谷侵蚀作用强烈,破坏了地下水赋存条件,故该含水层多呈疏干状态,在阶地后缘及古河道内有零星潜水分布,仅能满足分散居民生活饮用水要求。 5、生态 评价区植被稀少,野生动物较少,有野兔、鸟类等;无特殊生态价值、物种保护价值的动植物。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毁修复工程环评监测》(榆环监字(2014)第660号)中部分监测资料,监测资料引用符合三年时效要求。 1、环境空气 ⑴监测点位 屈家庄村,监测点位相对场址方位及距离见表11,具体位置见附图2。 监测点位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表 表11
⑵监测时间 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于2014年7月13日-19日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 ⑶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SO2、NO2、PM10,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具体方法见表12。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表12
⑷评价标准 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表13 单位:μg/m3
⑸ 监测结果及评价 监测结果见表14-16。 SO2监测结果表 表14 单位:μg/m3
NO2监测结果表 表15 单位:μg/m3
PM10监测结果表 表16 单位:μg/m3
可以看出:评价区环境空气中各监测点SO2、NO2小时均值、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监测值在屈家庄村出现超标,超标率为57.1%,最大超标倍数为0.273,超标原因与项目所在地为沙丘地和风沙大等自然因素有关。 2、地表水 项目评价区内涉及的地表水体为项目区西北侧35m的河沟(乡村小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本次评价不对地表水进行监测。 3、声环境 ⑴监测布点 在项目南侧160m处的小石板村零散居民点、办公生活区、采石区、各设1个监测点位(见附图2)。 ⑵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有关规定进行。 ⑶监测时间与频次 榆林泰丰节能环保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21日对厂区东、南、西、北界声环境进行了监测,昼、夜各监测一次,噪声监测时,项目不生产。 ⑷监测结果 声环境监测结果见表17。 声环境监测结果统计表 表17 单位:dB(A)
可以看出,项目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环境空气:项目周边区域 保护级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地表水:河沟 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地下水:项目厂址及其周边区域 保护级别:《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 4、声环境:项目周边区域 保护级别:《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5、生态:植被、水土流失 保护级别:《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8。 环境保护目标 表18
|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5、生态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2、污(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实现零排放; 3、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有关规定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4、固废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生活垃圾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有关规定。 5、其它要素评价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
总量控制标准 |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无需申请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采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根据资料,项目依据产品规格的订单情况及客户的需要,采用锯石机开采。锯石机开采工艺主要产品为尺寸较大的石料,一次切割而成,锯石机又叫石材切割机,无需爆破,可直接在矿山上开采各种石材。 生产工艺介绍如下: = 1 \* GB2⑴荒料开采 首先对矿山边坡浮石、危石、土层等采用简单剥离处理。矿山采用开山锯直接锯切岩石,使之从母岩上分离,此工序产生的石材称为荒料,规格为100cm×80cm×1cm,荒料经铲车运输至加工区,进行加工处理。 = 2 \* GB2⑵石材加工 荒料经铲车运输至加工区后,通过龙门吊运至切割机工序,通过切割机将荒料切割成客户所需板材的尺寸。根据要求尺寸,由行程开关控制自动切割,可将板材尺寸偏差控制在最小。本项目产品为粗制石材,不需要进一步打磨加工程序,可根据客户要求,对石材进行简单人工凿面、倒角、磨边等优化处理。 切割机产生的冷却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重复循环利用,回用于生产,损失的部分由新鲜水进行补充。 = 3 \* GB2⑶检验、包装 将粗加工好的板材表面清理干净,检验板材的长宽尺寸、厚度等是否满足规格要求,检验板材是否有裂纹、破角等,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将检验合格的产品送至包装区,包装采用木质架包装,包装时应按板材规格、等级等分别包装,并注明生产厂家名称、产品规格及数量等基本信息。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 图4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
主要污染工序: = 1 \* GB2 \* MERGEFORMAT⑴大气 项目废气主要有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堆场扬尘、道路、汽车运输扬尘等。 = 2 \* GB2 \* MERGEFORMAT⑵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和职工生活污水。 = 3 \* GB2 \* MERGEFORMAT⑶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为开山锯、钩机、锯石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进出厂区车辆产生的噪声。 = 4 \* GB2 \* MERGEFORMAT⑷固体废物 项目固废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矿山剥离物、废土石、沉淀池沉淀产生的石粉及生活垃圾等。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建设时,土建工程等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建成后通过采取硬化厂区内地面,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石材堆场、废土石堆场和沉淀池沉淀石粉堆场占用大量土地,如若管理不善,将会引发轻度水土流失,以及破坏景观生态。在矿区增加绿化面积,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在各个堆场周边进行绿化;沉淀池沉淀石粉堆场底部硬化,尽可能减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堆场扬尘及道路扬尘。 ⑴粉尘 粉尘排放伴随着整个开采及加工工序,荒料开采、切割加工、铲装、运输、装卸、输送、堆料场等处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其排放特点是:排放高度低,属于面源污染;排放点多而且分散;排放量受风速和空气湿度影响较大,以上扬尘点均为无组织排放。 针对项目粉尘来源,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严格采用湿法作业,在石料切割过程采用边喷水边加工的生产方式,对加工区及时清扫、洒水抑尘,减少粉尘的产生。 类比同类项目,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量约为0.18t/a,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限值低于1.0mg/m3的要求。 = 2 \* GB2⑵堆场扬尘 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土石、沉淀池的石粉、矿山剥离物等物料堆场若采取露天堆放,起风时将产生少量扬尘,降雨时,大量颗粒随雨水进入河流或土壤,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环评要求修建专门的物料堆场:废土石集中堆场;矿山剥离物堆场,四周修建适当高的挡墙,采用篷布遮盖;沉淀池沉淀石粉堆场:四周修建适当高的挡墙,顶部加以遮盖,底部加以硬化,搞好防风、防雨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废土石、矿山剥离物、沉淀池的石粉堆场扬尘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影响不大。 = 3 \* GB2⑶道路扬尘 运输石材和成品的车辆往来会产生道路扬尘,道路扬尘的产生量受天气条件、车辆行驶速度、道路情况等因素的制约。道路扬尘污染主要在道路两边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离开路边的距离增加浓度逐渐递减而趋于背景值。因此,道路扬尘对运输路线局部范围内的大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道路扬尘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厂区道路进行硬化,并定期进行洒水; ②对道路上洒落的石料等及时进行清扫,减少扬尘的产生量; ③加强厂区道路两侧的绿化,阻隔道路扬尘的扩散; ④运输车辆在厂内应低速行驶,大风易扬尘天气尽量不要运输。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运营期道路扬尘对局部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职工生活废水。 ⑴生产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是石材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冷却废水,其产生量约为200m3/d。项目生产废水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亦不含其它特殊污染物,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其浓度在3000mg/L以上。 项目生产过程中对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生产废水经多级沉淀后即可重复回用于生产工艺。一个生产周期结束,项目生产废水可用于厂区抑尘。 根据现场调查,建设单位已在生产区设置3座防渗废水沉淀池,分别为:石材加工区A区设置四格沉淀池,总容积140m3;石材加工区B区、C区分别设置两格沉淀池,容积分别为55m3;因此,生产区3座防渗废水沉淀池总容积为250 m3,可满足生产需要。 综上所述,运营期生产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⑵ 生活废水 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产生量为0.78m3/d,盥洗废水成分简单,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洒水抑尘等。厂区设置卫生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因此,运营期生活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生产区设备运转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具体噪声源见表19。 主要设备噪声级表 表19
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属于线源污染,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局部。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影响为石材开采过程中开山锯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和石材加工过程中锯石机产生的间歇高分贝噪声。评价以开山锯、锯石机的声源,预测其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采石区的声源取100分贝的高分贝值为预测数值,石材加工的声源取95分贝的高分贝值为预测数值 ⑴预测模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模式进行预测。 室外声源 不考虑其指向性,几何发散衰减计算模式为:
式中:LA(r)—距声源处测点的A声级,dB(A); LA(r0)—点声在r0(m)距离处测定的A声级,dB(A); r—点声源至预测点的距离,m; ro—距设备参考处距离m。 由上式计算得知,以采石声源为半径的各受声点的声压级见表20,以石材加工声源为半径的各受声点的声压级见表21。 采石环境噪声预测结果 表20 单位:dB(A)
石材加工环境噪声预测结果 表21 单位:dB(A)
⑵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分析 从预测结果知,项目在距离采石区100米处、石材加工区57米处,噪声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 dB(A))。项目仅在白天生产加工,夜晚不生产,同时声源在传播过程受屏蔽、空气吸收等的衰减而受到削弱,实际的声压级要比预测值小得多。项目区距最近居民点160m,因此,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后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产固废和职工生活垃圾。 ⑴生产固废 项目运营期生产固废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土石、矿山剥离物及沉淀池沉淀的石粉等,废土石产生量为400t/a,矿山剥离物产生量为125t/a,沉淀池石粉产生量为55 t/a,废土石、石粉收集后作为建筑材料外售;矿山剥离物用于采石区后续的生态恢复。 ⑵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6t/a,主要为废纸、果皮、厨余垃圾等,无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可在办公生活区配备若干生活垃圾收集桶,对其集中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严禁在厂区内随地乱扔而不收集处理,严禁收集后在厂区附近的荒滩上随意倾倒。 综上所述,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具体见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矿山开采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系统,保障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建设单位应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同时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积极可靠地生态恢复与补偿工作,边开采边恢复,采用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有效补偿,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正向演替的过程,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根据对企业现有情况调查,项目方未对已开采部分进行生态恢复措施,矿山剥离物及前期生产固废目前倾倒在厂区附近的荒沟内,因此,评价建议项目采取边开采边恢复的措施,及时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复垦及植树绿化等,尽快恢复项目区的生态。 ⑴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要求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认真贯彻《国备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走绿色矿山、资源节约型矿山之路。 ② 结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③ 结合当地水土保持规划、林业规划,按照一般公益林的保护要求,协助当地政府搞好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⑵ 工程环保措施 评价建议项目拟采取以下环保措施恢复项目区的生态: ① 采矿周围开设防洪沟,分流山洪和地表水,杜绝山洪和雨水往采场排泄,减少水体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以稳定边坡。 ②对倾倒在厂内附近荒沟内的废土石,全部进行清理,后续开采的废石禁止倾倒在荒沟内,应设置堆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③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及石料及时综合利用,减少水土流失冲刷量。 ④ 矿山服役期满后,及时恢复采场区域地表植被,复垦还草还林,防止开挖的土石裸露形成水土流失、滑坡及风蚀扬尘等。 ⑤ 结合当地绿化树种,在采石场区内道路两侧,及运矿公路两侧种植树木;办公生活区周围,乔灌木和落叶、长绿树种结合种植,空余地面种植草皮,这样不但使破坏的植被得到部分补偿,而且对美化厂区环境、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具有积极作用。 生态影响分析详细内容见生态专章。 环境保护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已落实环保投资17.7万元,本次评价要求追加环保投资20.2万元,总计环保投资37.9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7.58%。已落实环保投资估算见表22,追加环保投资见表23。 已落实环保投资估算表 表22
追加环保投资估算表 表23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公司应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专职负责人员1名,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能是: 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⑵编制本公司环保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⑶ 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 ⑷监督环保设计工程措施及运行管理; ⑸ 配合有关环保部门搞好监测与年度统计工作; ⑹ 搞好本企业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及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① 环境管理的工作计划 项目运营阶段制定的环保工作计划如下: a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及环境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b重视公众监督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环保意识,鼓励职工及外部人员对生产状况提出意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c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检查、验收。 d环境管理内容 环保机构应把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为其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建设工程环保机构的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建议)列于表24。 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建议) 表24
③环境管理要求 a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且项目建成投产后要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 b加强生产过程中各设备的运行管理,确保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粉尘等能够达标排放,以免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车间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厂区和周边的植被造成影响。 ④ 污染物排放管理 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见表25。 污染物排放清单 表25
2、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掌握项目内部的污染状况和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日常检测,以便根据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规律,采取必要、合理的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环境监测内容见表26,污染源及环境要素监测应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要求执行。 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表26
|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⑴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村,占地面积8100m2。项目已建采石场、石料加工区、库房及其它附属设施等。年生产石材10万吨。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已落实环保投资17.7万元,本次评价要求追加环保投资20.2万元,总计环保投资37.9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7.58%。 ⑵环境质量现状 ①环境空气 评价区环境空气中各监测点SO2、NO2小时均值、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监测值在屈家庄村出现超标,超标率为57.1%,最大超标倍数为0.273,超标原因与项目所在地为沙丘地和风沙大等自然因素有关。 ②声环境 项目区厂界声环境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③ 生态环境 评价区物种较为单一,常年风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 3 \* GB2 \* MERGEFORMAT⑶污染物排放情况 大气污染物:粉尘均为无组织排放; 水污染物:COD排放量为0t/a,NH3-N排放量为0t/a; 固体废弃物:废土石产生量400t/a,废水沉淀池的石粉产生量55t/a,矿山剥离物产生量为125t/a,生活垃圾产生量3.6t/a,处置率100%。 = 4 \* GB2 \* MERGEFORMAT⑷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①大气环境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堆场产生的扬尘、道路扬尘。 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由于项目生产采用湿法作业,在石料等过程采用边喷水边加工的生产方式,所以粉尘产生量较少,且均为无组织排放,环评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严格采用湿法作业的生产方式,对加工区及时清扫、洒水抑尘,减少粉尘的产生。通过类比同类项目,项目生产粉尘及堆场扬尘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限值1.0mg/m3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土石、矿山剥离物、沉淀池的石粉等物料堆场会产生一定的扬尘,环评要求修建专门的物料堆场:废石集中堆放;矿山剥离物堆场,四周修建适当高的挡墙,采用篷布遮盖;沉淀池沉淀石粉堆场:四周修建适当高的挡墙,顶部加以遮盖,底部加以硬化,搞好防风、防雨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废土石、矿山剥离物、沉淀池的石粉堆场扬尘可得到有效控制。 运输石材和成品的车辆往来会产生道路扬尘,通过对厂区道路进行硬化,并定期进行洒水;对道路上洒落的石料等及时进行清扫,减少扬尘的产生量;加强厂区道路两侧的绿化,阻隔道路扬尘的扩散;运输车辆在厂内试行时应低速,大风易扬尘天气尽量不要生产,不要运输。采取以上措施,运营期道路扬尘对局部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职工生活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是石材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冷却废水,项目生产过程中对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即可重复回用于生产工艺。一个生产周期结束,项目生产废水可用于厂区抑尘。 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盥洗废水成分简单,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洒水抑尘等。厂区设置卫生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综上所述,本项目废水全部综合利用,实现厂区废水不外排,废水处理、利用措施合理且可行。 ③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开山锯、钩机、锯石机等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进出厂区车辆产生的噪声。项目高噪声设备较多,在采取合理布局、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以及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前提下,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⑤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后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产固废和职工生活垃圾。 项目运营期生产固废主要包括废土石、矿山剥离物及沉淀池沉淀的石粉等,废石、石粉收集后作为建筑材料外售;矿山剥离物用于采石区后续的生态恢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固废处置率100%,措施可行。 = 5 \* GB2 \* MERGEFORMAT⑸总结论 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工艺、布局可行,采取项目可研及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污染物可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从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2、要求与建议 ⑴要求尽快落实本次评价中提出的整改措施; ⑵要求项目应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关规定。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倾倒垃圾、废弃土石料和其他废弃物; ⑶要求切实做好水土保持方案,闭矿后进行生态恢复; = 4 \* GB2⑷进一步完善矿区雨水导流系统。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佳县正义石材厂 填表人(签字): 项目经办人(签字):
建设 项目 | 项 目 名 称 | 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佳芦镇小石板村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年生产石材10万吨 | 建设性质 | eq \o\ac(□,√)√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 |||||||||||||||||||||||
行 业 类 别 | B101土砂石开采及加工 |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类别 | □编制报告书 eq \o\ac(□,√)√编制报告表 □填报登记表 | |||||||||||||||||||||||
总投资(万元) | 500 | 环保投资(万元) | 37.9 | 所占比例(%) | 7.58 | |||||||||||||||||||||
建设 单位 | 单 位 名 称 | 佳县正义石材厂 | 联系电话 | 评价 单位 | 单位名称 |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 |||||||||||||||||||
通 讯 地 址 | 佳芦镇小石板村 | 邮政编码 | 719299 | 通讯地址 | 榆林市高新区桃李路节能环保大厦16楼 | 邮政编码 | 719000 | |||||||||||||||||||
法 人 代 表 | / | 联 系 人 | 高山 | 证书编号 | 国环评证乙字3617号 | 评价经费 | 万元 | |||||||||||||||||||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现状 | 环境质量等级 | 环境空气:二级 地表水:Ⅲ类 地下水:Ⅲ类 环境噪声:2类 海水:— 土壤:— 其它:— | ||||||||||||||||||||||||
环境敏感特征 |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沙化地封禁保护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重要湿地 □基本草原 □文物保护单位 □珍稀动植物栖息地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重点流域 □重点湖泊 □两控区 | |||||||||||||||||||||||||
污染物 排放达 标与总 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 详填) | 污 染 物 | 现有工程(已建+在建) | 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 | 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 | ||||||||||||||||||||||
实际排放浓度 ⑴ | 允许排放浓度 ⑵ | 实际排放总量 ⑶ | 核定排放总量 ⑷ | 预测排放浓度 ⑸ | 允许排放浓度 ⑹ | 产生量 ⑺ | 自身 削减量 ⑻ | 预测排放总量 ⑼ | 核定排放总量 ⑽ | “以新带老” 削减量 ⑾ |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 ⑿ | 预测排放总量 ⒀ | 核定排放总量 ⒁ | 排放 增减量 ⒂ | ||||||||||||
废 水 | 4.818 | 4.818 | 0 | |||||||||||||||||||||||
化学需氧量 | ||||||||||||||||||||||||||
氨 氮 | ||||||||||||||||||||||||||
石 油 类 | ||||||||||||||||||||||||||
废 气 | ||||||||||||||||||||||||||
二氧化硫 | ||||||||||||||||||||||||||
烟 尘 | ||||||||||||||||||||||||||
工业粉尘 | 0.18 | |||||||||||||||||||||||||
氮氧化物 | ||||||||||||||||||||||||||
工业固体废物 | ||||||||||||||||||||||||||
与项目有关的其它特征污染物 |
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⑿: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量;3、⑼=⑺-⑻,⒂=⑼-⑾-⑿,⒀=⑶-⑾+⑼;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一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一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一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一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一吨/年。
主 要 生 态 破 坏 控 制 指 标 | 影响及主要措施 生态保护目标 | 名 称 | 级别或 种类数量 | 影响程度 (严重、一般、小) | 影响方式 (占用、切隔阻断或二者均有) | 避让、减免影响的数量或采取保护措施的种类数量 | 工程避让投资(万元) | 另建及 功能区划 调整投资 (万元) | 迁地增殖 保护投资 (万元) | 工程防护治理投资 (万元) | 其 它 | ||||
自然保护区 | |||||||||||||||
水源保护区 | |||||||||||||||
重要湿地 | |||||||||||||||
风景名胜区 | |||||||||||||||
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 | |||||||||||||||
珍稀特有动物 | |||||||||||||||
珍稀特有植物 | |||||||||||||||
类别及 形式 占用 土地(hm2) | 基本农田 | 林 地 | 草 地 | 其它 | 工程占地拆迁人口 | 环境影响 迁移人口 | 易地安置 | 后靠安置 | 其它 | ||||||
临时占用 | 永久占用 | 临时占用 | 永久占用 | 临时占用 | 永久占用 | 移民及拆迁 人口数量 | |||||||||
面积 | 0.81 | ||||||||||||||
环评后减缓 和恢复的面积 | 治理水土 流失面积 | 工程治理 (km2) | 生物治理 (km2) | 减少水土流失量(吨) | 水土流失治理率(%) | ||||||||||
噪声治理 | 工程避让 (万元) | 隔声屏障 (万元) | 隔声窗 (万元) | 绿化降噪 (万元) | 低噪设备 及工艺 (万元) | 其 它 |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工程名称——指工程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工程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工程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工程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工程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工程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工程,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工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注 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表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貌等) 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3 监测点位图 二、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忖项评价。 1、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 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 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 声影响专项评价 5、 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 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另行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
佳县正义石材厂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生产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四月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等评价技术手段,在充分调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征,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最大限度减小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或改善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评价工作,使环评报告能指导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施,同时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评价依据
2.1国家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
2.2国家与行业政策、规章
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
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 3 \* GB2⑶《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10月);
= 4 \* GB2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发[2005]109号,2005年10月12日;
2.3地方法规、政策
⑴《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陕北地区环境保护若干意见的函》(陕环函[2006]402号),2006年11月;
⑵《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
⑶ 《陕西省生态功能规划》(2004年);
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1999年2月27日)。
2.4技术标准、规范
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⑷《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⑸《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
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3.1评价工作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中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见表3.1-1),其依据如下:
⑴本项目总开采面积为0.0081km2,小于2km2。
⑵根据生态现状调查结果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特点,经调查确定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属于一般生态敏感区。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表
表3.1-1
HJ19-2011 | 影响区域 生态敏感性 |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 ||
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 | 面积2 km2-20 km2或长度50km-100km | 面积≤2 km2或 长度≤50km | ||
特殊生态敏感区 | 一级 | 一级 | 一级 | |
重要生态敏感区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一般生态敏感区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
本项目 | 一般生态敏感区 | 本项目面积为0.0081km2 |
3.2评价范围及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划分规定,以及根据生态现状调查结果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特点,确定本次评价的范围为矿区边界向外延伸500m,通过缓冲区分析,评价区域的面积为1.18km2。现状评价以选定的评价区域为调查范围,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开采扰动区域作为重点,延伸到选定的评价区域。
本评价主要对矿区扩展距离500m范围内的物种和该生态系统质量进行现状评价。
3.3评价方法
⑴ 危险序数评价法
根据危险序数评价方法确定物种的保护价值,其计算步骤如下:
对物种的特征进行价值确定,按下式计算“危险序数TN”:
TN=a+b+c+d+e+f
所得“危险序数”的最大值为15,根据该方法的分类结果:TN>12属于濒危类,TN=7-11时属于脆弱类,TN<7时属于一般类。
⑵生态系统质量分析评价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所谓生态系统质量分析评价法是指考虑植被覆盖率、群落退化程度、自我恢复能力、土地适宜性等特征,按100分制给各特征赋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EQ——生态系统质量;
Ai——第i个生态特征的赋值;
N——参与评价的特征数。
按EQ值将生态系统分为5级:I级100-70,Ⅱ级69-50,Ⅲ级49-30,Ⅳ级29-10,V级9-0。
4.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4.1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佳芦镇小石板村,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佳芦河以西,属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北低东南高。由于西北风的作用,沙粒南移,沙漠呈片状覆盖地面,厚度不一,少则零点几米,多则几十米。地势呈浑圆型长梁状,连绵起伏,沙丘波状相连,山大坡缓,沟梁相间,山梁向沟谷方向倾斜。
4.2气候与气象
评价区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基本特征为冬季严寒漫长,春季风沙频繁,夏季炎热而短,秋季凉爽,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0.2℃,年极端最高气温42.1℃,年极端最低气温-24.4℃,年平均大气压914.5hPa,年平均日照2850h,年平均降水量,386.6mm,年最大降水量661.0mm,年平均风速2.1m/s,冬季主导风向NNW,年最大冻土深度96cm。
4.3水文地质
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西北侧35m处的乡村小河河沟,为季节性河流,最终汇入佳芦河。
评价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侏罗系层状碎屑裂隙水和三叠纪层状碎屑岩裂隙水。第四系冲洪积层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佳芦河的一级阶地区,沿河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但由于河谷侵蚀作用强烈,破坏了地下水赋存条件,故该含水层多呈疏干状态,在阶地后缘及古河道内有零星潜水分布,仅能满足分散居民生活饮用水要求。
评价区既无较大区域性断裂通过,也无规模较小的次级断层及隐伏活动断裂。评价区在地质历史上属于长期相对稳定,有史以来无6及以上地震发生。根据地质调查资料分析,历史地震对评价区的影响不超过Ⅵ度,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4.4动植物
通过现场踏勘和统计分析,项目区内自然植被主要残存在陡坡、路旁、地边及非耕地上,主要的植物种类有:
草本植物有荩草、黄花蒿、羊胡子草、垂盆草、野古草、苦菜、绣线菊、沙蓬、狗尾草、车前、刺儿菜、知母、枸杞等旱生型植被。其次还有零星分布的各种木本植物:白杨树、旱柳、榆树、刺槐、香椿、枣树、柠条等。
耕地作物主要为大豆、玉米及杂粮作物等,基本为一年一熟。由于耕地几乎为旱地,土壤养分含量除速效钾外,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居中等偏低水平,土壤生产力水平较低,高梁、玉米、谷子产量约2000-2500kg/hm2。
评价区内动物缺少良好的隐蔽条件和食物条件,区系成分以适应荒漠和半荒漠草原的种类为主,包括东洋界、古北界和广布种。在兽类中,尤其是一些啮齿类和食肉类动物,多具有能适应严峻的自然条件和开阔景观的生态特征,其中啮齿类数量最多,显示了干草原的特点。
由于人类的长期干扰和生态环境的改变,项目评价区域大量野生动物消失。根据现状调查与资料记载,评价区地区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蛇、鼠类、麻雀等,无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4.5水土流失现状
本工程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面积约0.0081 Km2,区域土壤侵蚀为地貌轻度流失,该区原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0000-12000t/Km2·a,项目建设期范围内原地貌每年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约97t,其水土流失与土壤母质、降雨、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土壤母质方面,开采区的母岩为黄砂岩,其结构为细粒结构,当开采区表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并在降雨和经济作用下,土壤表层有机质逐渐减少,侵蚀作用开始发生。
植被的种类和覆盖率对土壤侵蚀也具有较大影响。本工程在开采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掉所有植被,使土岩完全暴露,因此也最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
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采石行业对环境影响的最重要方面,这是因为水土流失是不可恢复的,另外,水土流失还可导致河道的淤积,生态环境也将遭破坏,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4.6土壤侵蚀敏感性
项目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是: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兼有局部风力侵蚀,水蚀和风蚀交替进行,冬春以风力侵蚀为主,夏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蚀时间集中,受降水因素的影响,水蚀主要在发生在6-9月份,占全年输沙量的96.0%,且往往由几次暴雨形成;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项目的开采,使地表植被及部分水土保持设施受到破坏,新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在小尺度上,土壤质地因子和降雨侵蚀力因子不会有明显差异,因此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地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因子,参考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类似工程实地调查,区内总体土壤侵蚀敏感性为极强烈。根据区内地形和植被覆盖的差异,故将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分为三个等级。
轻度敏感区域,该类区域主要为覆盖度较高的农业植被、水域及水浇地和建筑用地,且地表起伏不大,群落覆盖度高达40%以上或地面进行了硬化,土壤侵蚀在评价区域内相对较轻。
中度敏感区域,该类区域主要为沙生植被所覆盖区域及一些虽然植被覆盖度较好但地面坡度起伏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土壤侵蚀状况在评价区域内属于中等,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重。
重度敏感区域,该类区域主要为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区域以及坡度变化极大地沟谷边缘地带,土壤侵蚀状况在评价区域内最为严重。
评价区域内土壤侵蚀面积较大,侵蚀状况较为严重,项目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平均达到12000t/(km2?a),侵蚀状况极强烈,为国家和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坡度起伏较大的沟谷边缘地带,以及无植被覆盖或少植被覆盖的裸地和沙地区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建设生产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执行。
4.7生态系统类型
本区地带植被为温带干旱草原植被类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的人类活动,本区植被资源较为贫乏,多样性较差。构成群落的植物主要有草本植物以荩草、野古草、黄花蒿、羊胡子草、垂盆草、苦菜、绣线菊、沙蓬、狗尾草、车前为主,乔木有杨、柳、刺槐、榆树等速生落叶、阔叶树种,灌木有柠条、酸枣等,草地植被占据绝对优势。耕地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麦及杂粮作物等。
⑴ 灌草丛生态系统
灌草丛是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同时其中散生灌木的植物群落。区内灌草丛在面积上占据整个区域的主导地位,总面积达到0.89km2,但种类较为单一,只有柠条-荩草、垂盆草灌草丛一个群系。本群系的建群种为荩草,与其伴生的灌木主要是柠条,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垂盆草、野古草、狗尾草、羊胡子草等。区内主要为柠条-荩草、垂盆草群落类型,该群落分布山坡上,群落一般高度为30-80cm,盖度大于20%,最高可达40%以上。灌木层中以柠条最多,同时有少量的酸枣、胡枝子等。草本层可分为2-3个亚层,第一亚层:主要是羊胡子草和蒿属植物;第二亚层:组成种类有荩草、狗尾草、沙蓬等;第三亚层:以垂盆草为主,兼有苦菜、刺儿菜、车前等。
⑵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植被以豆类、薯类、玉米为主,面积为0.20km2,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杂粮作物有大豆、高粱、小豆、黍子等。
⑶ 林业生态系统
评价范围内林地主要以枣树为主,兼有少量白杨树、旱柳、分布,林下灌木较少,主要为酸枣,草本植物也比较少见,常见的有:荩草、野古草、黄花蒿、羊胡子草、垂盆草、苦菜、狗尾草等。
评价区内林地面积占0.04km2,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沟谷中。树木高度2-4m,胸径4-12cm,疏散分布。
= 4 \* GB2⑷植被现状分析
综合分析植被调查现状,评价区内植被现状可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灌草植被、草丛植被、农业植被、林业植被和非植被区。其中灌草丛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面积达到为0.77km2,占总评价面积的65.25%;其次是农业植被面积占16.95%;各植被类型面积与组成百分比见表4.7-1,植被类型现状分布见图4.7-1。
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现状一览表
表4.1-2
序号 | 植被类型 | 面积(km2) | 占评价面积百分比(%) |
1 | 灌草植被 | 0.77 | 65.25 |
2 | 草丛植被 | 0.12 | 10.17 |
3 | 农业植被 | 0.20 | 16.95 |
4 | 林业植被 | 0.04 | 3.39 |
5 | 非植被区 | 0.05 | 4.24 |
合计 | 1.18 | =SUM(ABOVE)100.00 |
图4.7-1 评价区内植被类型分布图
4.8土地利用现状
评价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可划分为林地、耕地、水域、灌草地、荒地、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其中灌草地所占比例最高,达到评价面积的65.25%;其次为耕地,占评价面积的16.95%;水域所占比例最小,仅为评价面积的0.002%。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绝大部分为灌草地、耕地和荒地,总共占到评价区域面积的90%以上;其次面积较大的为林地及住宅用地。详见表4.8-1,土地利用现状分布情况见图4.8-1。
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较为简单,植被覆盖率较低,未利用地占较大面积,农、林、牧结构不合理,林牧潜力较大。可通过人工植草造林,扩大绿地面积,使生态环境向良性状态转化发展。
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表
表4.8-1
序号 | 土地利用类型 | 面积(km2) | 占评价面积百分比(%) |
1 | 林地 | 0.04 | 3.39 |
2 | 耕地 | 0.20 | 16.95 |
3 | 水域 | 0.00002 | 0.002 |
4 | 灌草地 | 0.77 | 65.25 |
5 | 荒地 | 0.12 | 10.17 |
6 | 住宅用地 | 0.03 | 2.548 |
7 | 道路用地 | 0.01998 | 1.69 |
合计 | 1.18 | =SUM(ABOVE)100.00 |
图4.8-1 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图
4.9评价结论
评价结果见表4.9-1和表4.9-2。
生态环境物种评价表
表4.9-1
序号 |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标准得分 | 项目评价得分 |
a | 物种在十年期间的退化速率 | 退化率<33% | 0 | 0 |
退化率在33%-66% | 1 | |||
退化率>66% | 2 | |||
b | 生物记录中心已知的该物种存在地方数(可能生境数) | >16个地方 | 0 | 0 |
10-15个地方 | 1 | |||
6-9个地方 | 2 | |||
3-5个地方 | 3 | |||
1-2个地方 | 4 | |||
c | 对物种诱惑力的主观估计 | 没有诱惑力 | 0 | 1 |
具有中等程度诱惑力 | 1 | |||
具有高度诱惑力 | 2 | |||
d | 物种保护指数 | 占自然区面积的66%以上 | 0 | 0 |
占自然区面积的33%-66% | 1 | |||
占自然区面积的33%以下 | 2 | |||
占自然区面积的33%以下,而且属于非常危险的地区 | 3 | |||
e | 遥远性 | 不易抵达 | 0 | 2 |
中等程度容易抵达 | 1 | |||
容易抵达 | 2 | |||
f | 易接近性 | 不易接近 | 0 | 2 |
中等程度容易接近 | 1 | |||
容易接近 | 2 | |||
危险序数TN | —— | Max=15 | 5 |
生态系统质量评价表
表4.9-2
序号 | 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满分 | 评价得分 |
1 | 植被覆盖率 | 100 | 35 |
2 | 群落退化程度 | 100 | 25 |
3 | 自我恢复能力 | 100 | 25 |
4 | 土地适宜性 | 100 | 15 |
评价结果 | 100 | 25 |
⑴ 物种评价得分为5,属于一般类物种,其保护价值相对较小,在本矿山区域进行矿石开采,对物种的破坏不构成严重损失。
⑵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得分为25,属于Ⅳ级生态系统,其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土地适宜性较差,对于开采矿山以利用其石矿资源,以改变其土地适宜性,并积极有效地在矿山开采死亡期进行复垦和修复,重建生态系统,则所评价的工程项目具有环保可行性。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影响方式和性质
鉴于该采矿工程项目及周围环境的特点,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主要为集中作用、长期作用、物理作用等;其影响的性质以负影响为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正影响,从矿山开采本身讲是不可逆影响,但从广义空间和时间范围讲,假如在矿山开采死亡期之后进行积极的修复和复垦,或者转化为其它更好的土地适宜性利用,那么也可以认为它具有可逆影响的一面。
5.2影响分析及结论
根据项目本身特点,由于开采矿山项目将破坏项目植被及部分动物的生存环境,开矿噪声影响附近人群等,本评价侧重对可能影响的环境因子及其相对影响大小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详见表5.2-1。
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三废排放和噪声引起的,其中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相对较少。由于项目是在积极采取防治污染的前提下进行的,对污染源均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只要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与该公司管理层的紧密配合下,在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基础上,项目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
表5.2-1
序号 | 环境因子 | 主要影响因素 | 主要影响方式 | 影响程度大小 | |
1 | 动物区系 | 陆地动物 | A | 改变栖息地 | 一定范围 |
2 | 鸟类 | A | 改变栖息地 | 一定范围 | |
3 | 昆虫 | A | 改变栖息地 | 一定范围 | |
4 | 微生物群落 | A | 改变栖息地 | 一定范围 | |
5 | 植物区系 | 乔木 | B | 改变地面覆盖层 | 一定范围较大 |
6 | 灌木 | B | 改变地面覆盖层 | 一定范围较大 | |
7 | 微生物群落 | B | 改变地面覆盖层 | 一定范围较大 | |
8 | 人文区系 | 土地利用 | —— | 改变土地利用性质 | 一定范围较大 |
9 | 景观 | C | 改变景观 | 一定程度 | |
10 | 劳力 | —— | 有利劳动就业 | 一定程度 | |
11 | 人口密度 | —— | 影响不大 | 影响不大 | |
12 | 物化特性 | 大气质量 | B、C | 影响不大 | 影响不大 |
13 | 水质量 | —— | 影响不大 | 影响不大 | |
14 | 其它物化特性 | —— | 影响不大 | 影响不大 | |
备注:影响因素主要分为A锯石机、开山锯噪声; B剥离和开采石料产生废气及破坏原有环境本身; C运输扬尘和噪声等。 |
6.生态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措施和防治污染两个方面。对可能出现的生态影响应积极地采取保护和减缓措施,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削减项目运行时对人群和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可以从避免、减小、矫正、保护和补偿五个方面考虑。具体到该技改项目,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合理开采,加强管理,把项目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植被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注意对脆弱植被的保护和对环境条件恶劣的局部地区的植被的保护,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项目周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使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⑵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目的性不强的地表剥离,加强项目完成后对破坏植被的恢复。矿山开采结束后,应拆除站场,挖松夯实和固化地面,覆土造地。同时,根据立地条件和因地制宜原则,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重建。覆土后初期可播撒草籽,后期可种植乔、灌木,并维护至可自行生长繁衍状态。项目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布置示意图,见图6-1。
⑶加强建设项目“三废”管理,在重视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废弃物的处理配套工程和职工劳动安全保障工作,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职工自身健康的影响。
⑷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制定生态系统监测方案,监测内容应包括污染水平和生态系统功能、结构方面的变化,及时提供信息,以保证在生态系统变化未达到允许水平之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⑸建全管理体制,由于生态系统影响往往具有跨部门、跨地区的特点,应当建立职责明确、便于协调的管理体制,以利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
⑹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提高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素质,使其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并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6-1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布置示意图
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7.1水土流失
7.1.1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项目位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壤流失强度较大。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道路开挖、矿山开采造成的弃土(及临时堆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本工程会造成大量的裸露的土壤开挖面,因此会有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土石方平衡见表7.1-1。
项目土石方平衡表
表7.1-1
输 入 | 输出 | ||
原料 | 数量(吨/年) | 名 称 | 数量(吨/年) |
开采量 | 100580 | 石材 | 100000 |
废土石 | 400 | ||
矿山剥离物 | 125 | ||
沉淀池沉淀石粉 | 55 | ||
合计 | 100580 | 合计 | 100580 |
由于土方和石方运出量很大,弃方量和堆放量很小,因此由于弃方冲刷造成的流失量是很小的。
7.1.2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有:
⑴ 造成下游河水混浊,影响水质
流失的水土直接流入河道,会造成河水混浊,影响水质。采石区开采面和道路或其它的弃土,如不及时运走或堆放时被覆不当,遇雨时(尤其是强风暴雨时),泥砂流失,通过地面径流会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混浊,影响水质。
⑵ 产生扬尘,影响大气质量
弃土如不及时运走或被覆不当,遇雨会随地流淌,有一部分沉积地面,遇晴天或大风时就会产生扬尘,影响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⑶ 影响村容和道路景观
弃土如不及时处理,被雨冲散,零乱分布有风时,造成满天风沙,影响附近村容,破坏道路景观;泥砂进入河道后,使河水能见度降低,也影响水域景观。
7.2水土流失的缓减措施
7.2.1 堆场
在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弃土石、沉淀池沉淀石粉,必须设置专门的堆放场地,四周修建适当高的挡墙,顶部加以遮盖,底部加以硬化,搞好防风、防雨及防渗措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项目废土石、石粉堆场均为临时周转堆放点,废石、石粉收集后作为建筑材料外售;矿山剥离物集中堆放至堆场,用于采石区后续的生态恢复。
7.2.2植物护坡
⑴ 种草护坡:
① 对坡比小于1.0:1.5,土层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可采取种草护坡工程。
②种草护坡应先将坡面进行整治,并选用生长快的低矮钢伏型草种。
③种草护坡应根据不同的坡面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土质坡面采用直接播种法;密实土质边坡上,采取坑植法;在风沙坡地,应先设沙障,固定流沙,再播种草籽。
④种草后1年-2年内,进行必要的封禁和抚育措施。
⑵造林护坡:
①对坡度10°-20°,在南方坡面土层厚15cm以上、北方坡面土层厚40cm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造林护坡。
② 护坡造林应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应当地条件、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
③ 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方,将造林护坡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护坡。
④ 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时,苗木宜带土栽植,并应适当密植。
7.2.3工程护披
主要采用干砌石形式。
⑴ 坡面较缓(1.0:2.5-1.0:3.0)、受水流冲刷较轻的坡面,采用单层干砌块石护坡或双层干砌块石护坡。
⑵ 坡面有涌水现象时,应在护坡层下铺设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粗砂或砂砾作为反滤层。封顶用平整块石砌护。
⑶ 干砌石护坡的坡度,根据土体的结构性质而定,土质坚实的砌石坡度可陡些,反之则应缓些。一般坡度1.0:2.5-.0:3.0,个别可为1.0:2.0。
7.2.4地表径流形成区的防治工程
⑴ 荒坡荒地治理
= 1 \* GB3①对于荒坡荒地,应布设植物工程,其中宜林地营造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并搞好林种、林型、树种规划和整地工程设计。
= 2 \* GB3②适宜种草的土地采取人工种草,须搞好人工草地规划,选好草种和种植方式。
= 3 \* GB3③对于残林、疏林和退化草地,采取封育治理,育林育草,并搞好有关的工程管理与技术管理。
⑵ 地表径流雨水的处理
结合项目所处地形、平面布置及开采方式,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体造成河床淤积,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对矿区采石区、加工区、各物料堆放区四周均留设适当高度的围挡,保证暴雨时,项目区粉尘、泥沙截留在项目区,不被冲刷出去。对沉淀下来的泥沙,定期清理,经适当风干后同废石等生产固废外售。
7.2.5绿化工程
建设项目区内及周边,应结合水土保持进行绿化。根据不同条件,分别提出不同的绿化技术要求。
对项目办公生活区空地上种植观赏草种,增大项目区绿化率,同时美观环境。
7.2.6采石场运营注意事项
项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⑴ 工程开挖裸露面要有防治措施,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⑵ 弃土(主要表层土或剥离土)的临时堆放场地中,若有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周边应挖好排水沟,避免雨季时的水土流失。堆土的边坡要小,尽量压实,使其少占地且不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
⑶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工人关于水土保持的教育,中、大雨时不许开采,减少水土流失量。采挖、排弃渣、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
8.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修复方案8.1露天石矿边坡稳定性治理
8.1.1 露天石矿边坡的特点
矿山边坡治理是“复绿”的基础工作,其中边坡的稳定性治理是生态治理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露采石矿边坡的主要特点如下:
⑴露天矿边坡一般比较高、走向长,因而边坡揭露的岩层多;未经处理的石矿,其边坡大,多为陡坡,甚至几乎与地面垂直或呈鹰嘴状,各部分地质条件往往差异大,变化复杂;
⑵石矿最终边坡是由上而下逐步形成,由于储量很大,因此服务年限较长,底部边坡在采矿结束时即可废止,上下部边坡的稳定要求不相同;
= 3 \* GB2⑶矿场每天频繁挖掘和车辆行走,使边坡岩体经常受到震动影响;
⑷边坡是由机械开挖等手段形成的,暴露岩体一般未加维护,因此边坡岩体较破碎,并易受风化等影响产生次生裂隙,破坏岩体的完整性,降低岩体强度。
由于采矿本身是一种对原岩的破坏,采剥作业打破了边坡岩体内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出现了次生应力场,在次生应力场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常使边坡岩体发生变形破坏,使岩体失稳,导致崩落、散落、座落、倾倒坍塌和滑动等。
8.1.2 露天石矿边坡稳定性治理方法
矿山关闭前(对于己经废弃的露采石矿,在进行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开始之前),应首先进行边坡安全评估,然后开始治理。一般石矿边坡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对坡度不符合要求,开采面己过山顶的边坡可以进行削坡减载;对于高度不大的此类边坡,也可填方压坡脚。
⑵对富水地区边坡必须进行疏干排水,必要时可钻引水孔排水。
⑶对于地质条件易造成滑坡或小范围岩层滑动的岩体,须采用抗滑桩,挡石坝方法治理。
⑷对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破碎带,采用错杆,钢筋网喷殁护面。
⑸对深部开裂、体积较大危岩,宜采用深孔预应力锚索,长锚杆进行加固。
⑹对于边坡石质较软,岩石风化严重,易造成小范围塌方的削坡后低处宜用挡土墙支挡,高处可采用框格式拱墙护坡。
⑺为防止滚石伤人,坡面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撬毛工作,然后可结合绿化工程在坡面上铺设金属网,或塑料格栅网挡石。
⑻对于地势较高的矿山,须检查矿山废碴场(堆)有无可能形成泥石流和坍塌,若不符合安全要求须进行清理或建拦碴坝拦挡。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项目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为进一步增强矿山边坡稳定性应时常严格检查坡面的撬毛工作,必要时结合绿化工程在坡面上铺设金属网挡石。
8.2生态复绿治理中土壤条件的创造
根据项目特点,结合边坡物理治理工程的手段可对矿山进行以下一种或同时进行数种类型相结合的土壤条件的创造。
8.2.1喷浆型
在大坡度岩面架立体塑料网或平面铁丝、塑料网、锚固,再用压力喷混机逐层喷涂混有土壤、肥料、有机质、疏松材料、保水剂、粘合剂等混合料加水成浆,喷射到岩面上网架内,待下层团化后再喷灌及至要求的厚度,再在上层喷播含草籽的混合料。
8.2.2营造台阶型
对矿山相对较高坡度大、坡面致密稳定,对放缓边坡复土种植不易和投入较大的,可以营造台阶式,台阶一般要求为10m以下、不高于20m,宽1~2m,台阶上构造种植槽,槽高60cm以上,离槽底5cm设排出沟,槽中回填种植土。
8.2.3鱼鳞坑型
对坡度60度以下,高度一般不大于60m坡面稳定性好,底质有一定风化性,裂隙的,清除浮石后交错炸坑或挖鱼鳞坑,坑大不小于1m,坑低边设弧形水泥石块(砖块)围栏,弧厂向上向边延伸50~100cm,离坑底5cmm设排水洞,坑内填50cm以上含有保水剂的有机基质(营养土)。
8.2.4放缓边坡复土型
对坡度较大,高度较低,用扩大境界,放缓边坡。首先向后或上边扒开泥土堆积层,暂存堆放,然后放缓边坡,再后在坡面上口覆堆积保存泥土。
8.2.5矿碴堆场及开采后岩性地面
除开发综合利用外,需植绿的可采取适当平整,并尽可能与周围形状吻合。一般矿渣含泥量大的可以缓慢的恢复自然生态,一般情况可进行适当客土,如上复5cm~15cm含有机质的表层土,种植植物能起到快速复绿的效果;含土量少或无泥的则必须客土,不少于15cm,用于经济林的则不少于50cm。
8.2.6框格复土型
含土很少或完全没有,而又坡度偏大的坡面(“石壁”),一般需要削坡处理后进行,也可用水泥在坡面上先构筑框架(或用其它材料做成)或用空心水泥砖砌面,然后将土填入其中,再播植物。此法在草本植物长成前有效好固土效果。
8.2.7暗台阶复土型
原理与框架复土型,适宜陡坡状况,就是利用错网在坡面上搭多级台阶,水泥固化,暗台阶上复有一定粘合剂的土壤,再喷播植绿,前期还要覆无纺布防止雨水冲刷。
8.2.8无土生态有机基质(营养土)在矿山复绿中的应用
无土生态有机基质由泥炭、腐熟有机废弃物、椰糠、蛙石、珍珠岩、保水剂、pH调节剂、矿物元素及微量元素调节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组成。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腐殖酸和氨、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满足植物长期生长需要。
8.3植被恢复与绿化工艺
8.3.1植被恢复的考虑因素
植被恢复是重建生物群落的第一步。它以人工手段改良其生境条件满足某些植物的生存需要,促进植被在短时期内得以恢复,缩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在力图恢复矿山生态系统时,由于植物生长立地条件的改变,恢复的植被结构、种类不可能与原植被一样。但这不是说一开始就不可建立最终的冠层植被,而仅是说明其他植物类也许可在植被恢复初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生境条件的逐步改良,通过鸟、动物、风和水流等传播媒介的作用,一些从周围地区来的亚先锋植物物种侵入形成多层次植被群落。但最初的植物恢复,必须是建立自我持续的植被系统,以便其持续的过程可导致理想的植被群落。
露天开采矿山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出现坡面岩石裸露,地面碎石间含土量少,水分难以保持,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于旱或水涝等极端环境条件。植被复绿必须创造和解决土壤条件、营养条件、物理条件和植物物种条件等。同时,要恢复植被,首先需了解植物生长和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土壤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母质、结构、pH值、肥力等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⑵水份
水份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参与,水为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和运输的媒介。植物的供水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植物缺水时,根系吸收功能下降,叶子萎蔫,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光合作用下降,严重干旱可使植被死亡。水分过多,根系缺氧,抑制根系呼吸作用,厌氧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根系生长形成烂根。
⑶光照
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植物对光强的反应不同,可以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植物。阳性植物的光补偿点高,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缺乏光照,则生长不良;阴性植物光补偿点低,能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充分吸收光线;耐荫植物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
⑷温度
植物生长过程存在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温度直接影响植物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代谢即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温度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温度时,酶活性受到强烈抑制。同时高温与低温对植物的细胞产生直接的破坏,蛋白质变性,植物致死。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呼吸作用更易受温度影响。
⑸地形
海拔、坡度、波向、地形外貌都影响当地气候、太阳辐射、湿度等因子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对于一个给定的矿山,坡向显得尤其重要。对不同坡向,选择利用植物不同光补偿点特性进行植被护坡。
8.3.2植物种类的选择
⑴先锋植物种类
通过对矿山植物自然植被恢复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矿山地面和坡面上自然恢复的主要先锋植物种类有:
①矿山地面:杂草类恢复较快,有紫穗槐、胡枝子、红毒、金樱子等。
②矿山坡面:特别是岩石裸露的坡面,随着坡向、裂隙、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水状况不同而异。主要生长植物有:沙蒿、苔前、芒、盐肤木、胡枝子、紫穗槐、野葛、爬山虎、野蔷蔽、刺槐、臭椿、构树、泡桐、野梧桐、算盘子、马尾松、黄荆、蕨类、菊芋、垂盆草、魁蒿、防风、紫藤、沙朴、芒麻等。
建议这些矿山自然生态恢复中的先锋物种,在矿山自然生态治理环境时可加以参考利用。
⑵矿山植物的选取原则
Ⅰ考虑当地地理气候特点,成土母质特性等。
Ⅱ抗性——植物在生态因子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适应,形成某些特殊习性,以适应矿山环境特点。如:耐旱、耐瘠、耐热、抗污染等特性。
Ⅲ区域性——尽可能选择与当地环境统一的乡土种。
Ⅳ美化——在复绿的同时,在局部需要地段,还应尽量选取园林景观植物,使“复绿”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Ⅴ易采集一当地资源丰富的、目前己进行商业运行的外来品种己引种与引进品种经过国内试种性能优异的。
Ⅵ长短结合——在短期复绿的同时考虑选择长期有利子生物演替的植物,可采用混播、混种或分期栽植等多种形式。
选取植被恢复之用的植物种类,取决于该地区矿山未来的土地使用、土壤条件和气候。如果植被的目的是恢复自然生态,那么可事先确定植物的种类。
有些本地植物种类在采矿后,土壤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不会成活,而治理的目的是再建立能达到原来植被功能的自然生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必须引进采矿之外地区的植物种类。朝向和气候相似地区生长的物种是最合适的。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务必谨慎,以避免引进可能会导致侵袭周围地区本地植物的或是造成火灾危险,或成为当地农业杂草的植物种类。
8.3.3绿化工艺
⑴喷播法
液压喷播是目前用于护坡草建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把草种、灌木种子混入装有一定比例的水、木纤维、泥炭、有机肥、粘合剂、保水剂、化肥、土壤等的容器内,利用离心泵把混合料通入软管输送到喷播坪床上,形成均匀的覆盖物保护下的草种层,多余水渗入土中。纤维胶体形成半透明的保湿表层,减少水分蒸发,给种子发芽提供水分、养分和遮荫条件。纤维胶体和土表粘合,使种子遇风、降雨、浇水不会冲失,具有良好的固种保苗作用。
⑵撒播法
在水土条件较好、缓坡及平地可进行人工或机械撒播,然后在浅表上覆盖种子。
⑶原生植物移植法
是将采完区段的坡面修成可以进行绿化的倾斜度(约40度以下),覆盖外运表土后,选取该地段附近的原生植物,在修筑坡面的同时进行移植。
⑷野生土种栽植法
从项目周边采集种子和种苗进行播种与栽植。
⑸引外来品种引入法
把域外(在本区域)成功的护坡植物,特别是观赏性花卉灌木,移植到矿山中,使其成为景观效应。
⑹植生袋法
用乙烯网袋等将预先配好土。有机基质、种子、肥料等装入袋中,袋的大小度装的厚度随具体情况而定。一般33164cm,也可放大。一般在有一定碴土的坡面使用。使用时滑坡面水平方向开沟,将植生袋吸足水后摆在沟内。摆放时种子袋与地面之间不留空隙,压实后用U形钢筋式带钩竹扦将种子袋固定在坡面上。一周后种子发芽,初期应适时浇水。
⑺堆土袋法
该法是装土的草袋子沿坡面向上堆置,草袋子间撒入草籽及灌木种子,然后覆土并依靠自然飘落的草本类种子繁殖野生植物。
⑻藤蔓植物攀爬法
矿山中常出现岩石裸露的陡坡,不便复土植绿。我们常利用藤蔓植物攀爬、匍匐、垂吊的特性,对山坡、墙面、岩石、坡面绿化或垂直绿化,如爬山虎最初以茎卷须产生吸盘吸附岩体后又产生气生根扎入岩隙附着,向上攀爬,最后以浓密的枝叶覆盖坡面而达到绿化目的:忍冬、蔓常春藤、云南黄素馨等使其枝叶从上披垂或悬挂而下,达到遮盖坡面的效果。
选择藤蔓植物必须注意植物性状(如阳性。阴性、耐菌性,不同坡面朝向选择不同光敏性植物)及攀爬方式,适宜的高度,如使用美国爬山虎及一些缠绕类大藤木需架网式绳子以便攀援物沿着绳子生长。
⑼高大乔木遮挡法
在矿山远处及坡脚复土,栽植速生高大乔木或大树移栽。利用大树树体高大浓荫遮挡裸露坡面,不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为耐荫等爬藤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还有许多方法,诸如铺草皮法、绿篱法、插穗法、埋于法等。
8.3.4治理方法评价
⑴喷混播型(喷浆型与喷播法的结合型)
该法可在岩石表面粘结基质复合物,并能形成一层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物使种植基质免遭雨水冲蚀,而空隙内填有植物种子、肥料、土壤等,提供植物生长空间。但该法也具有固有缺陷,如大面积高坡使用后特别是在粘合剂不当时,或造成雨水入渗减少(粘合剂过多),地表径流增大,冲刷下坡植被,引起倒塌及失水造成岩面植被干旱,或粘合剂过少引起基质流失:植被形式单一,因喷播机易阻塞,只能使用草籽及小量灌木籽,形成坡面单一模式。造价高,一般50~100元/m2,用于大面积的矿山复绿投资过大,财力尚显不足。此外,长期养护的费用高,但能短期见效快。
⑵放缓边坡型
其优点是使坡面安全稳定,植被养护容易,能与周边环境形成衔接,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其缺点是必须扩大境界,破坏了项目周边的植被,工程量大。还受到区域条件限制,如,矿山坡顶已经开采到或过山顶;坡顶上层深厚,放坡后便于覆土利用等。其投资量受坡角的大小,坡顶的高度,土壤厚薄程度等限制,只能在采矿时结合削坡才较为可行。
⑶台阶型
一般用于陡高坡,常采用坡跟栽乔木遮挡及爬藤。下台阶种灌木遮挡及爬藤:上台阶种植悬吊植物及灌木,植绿效果确定、方法简单、投资适中,但施工难度大,土石方工程量大,植绿效果稍慢。也可使用挂锚网喷混播,绿化速度快,但投资大,非一般急需绿化项目尽可能不用。
⑷鱼鳞坑型(或称筑坝拦水型)
可用于缓坡、碎裂岩性、常结合四旁绿化,植绿效果稍慢,投资适中。此法要求交错挖坑,建弧形挡墙,拦截收集雨水(“筑坝拦水”),减少地面径流。此法对回填基质要求高,最好添加保水剂。工程量稍大。
⑸植生袋、盘法
可用各有一定土壤的高坡,降低劳动强度,植绿效果确定。但投资偏大,目前还没有专业提供植生袋的企业。日本足尾矿山大面积使用,效果明显,尤其能促进长期环境的改良。
⑹框架法
可用于60度被角以下的坡面,水土保持较好,绿化建度快。但该法工程量大,造价高,投资大。空心砖型,单个框架内体积小,集雨面积小,易使植物于旱。
⑺堆土袋法
可用于岩面矮坡,并有丰富的土资源。该法简单,工程量大,投资适中,植绿效果较好。
⑻四旁绿化法
包括基部高大乔木遮挡,攀援植物攀爬。顶部悬藤植物悬吊,两旁藤蔓蔓延。此法工程量少,方法简单,投资少。但绿化周期长,一般2~5年。如要取得较好效果,要有一定量的种植基质,保证水肥供给。
⑼堆土植树法
局部平缓地带,若功能景观需要,可采用配置园林景观植物;一次形成,见效快,但投资大。
9.评价结论⑴物种评价得分为5,属于一般类物种,其保护价值相对较小,在项目矿山区域进行矿石开采,对物种的破坏不够成严重损失。
⑵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得分为25,属于Ⅳ级生态系统,其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土地适宜性较差,对于开采矿山以利用其石矿资源,以改变其土地适宜性,并积极有效地在矿山开采死亡期进行复垦和修复,重建生态系统,则所评价的工程项目具有环保可行性。
⑶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矿山开采工程本身、物料堆场占用土地造成。通过采取在厂区内增加绿化面积,对各个堆场底部进行硬化、做好防渗措施,同时加强周边绿化,可将项目运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