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果蔬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果蔬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1、前言.....................................................................................................1

1.1项目概述...............................................................................................1

1.2项目特点...............................................................................................2

1.3评价工作原则...........................................................................................2

1.4评价工作程序................................................................................................3

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

1.6环评主要结论............................................................................................ 4

2、总则............................................................................................... 5

2.1编制依据................................................................................................... 5

2.2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8

2.3评价等级和评价重点..................................................................................... 14

2.4评价范围和环境敏感区................................................................................. 17

2.5相关规划及功能区划..................................................................................... 19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5

3.1建设项目概况................................................................................................. 25

3.2影响因素分析................................................................................................. 32

3.3污染源源强核算............................................................................................. 43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3

4.1自然环境概况................................................................................................. 63

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66

4.3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67

4.4区域污染源调查............................................................................................. 77

4.5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82

5、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89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9

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3

5.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6

5.4环境风险分析............................................................................................... 107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14

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14

6.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16

6.3环境风险消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33

6.4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140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3

7.1环境影响分析............................................................................................... 143

7.2社会经济损益分析....................................................................................... 144

7.3环境效益分析............................................................................................... 145

7.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45

7.5小结........................................................................................................ 149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0

8.1环境管理要求及制度................................................................................... 150

8.2污染物排放清单........................................................................................... 153

8.3环境监测计划............................................................................................... 158

8.4污染物总量指标........................................................................................... 160

9、结论与建议................................................................................................ 162

9.1项目概况....................................................................................................... 162

9.2环境质量现状............................................................................................... 162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163

9.4主要环境影响............................................................................................... 163

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64

9.6环境保护措施............................................................................................... 164

9.7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166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66

9.9总结论................................................................................................ 166

9.10建议及要求............................................................................................166

附件清单

附件1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附件2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附件3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附件4 用地说明、红线图

附件5 环评委托书

附件6 监测报告

附件7 供气协议

附件8 污水接管协议

附件9 专家会议签到表及专家名单

附件10 专家技术评估意见

附件11 污水设计单位资质、营业执照及污水设计方案


1前言

1.1项目概述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属第三代水果,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营养保健价值,被称为“果蔬之王”。据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的研究报道,蓝莓的抗氧化作用列各种水果蔬菜之首,它是抗癌、预防血栓及动脉硬化、抵抗泌尿系统感染、心脏疾病和延缓衰老的非常有用的保健食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的食品之一。同时,它的果胶物质含量很高,非常适宜制造果酱、果冻、果糕和馅饼等,也可加工制成罐头和果干,且冷冻特性也很好,可速冻冷藏运输。

黑莓原产美国,系蔷薇科悬钩子属浆果类果树,为多年生藤本植物,与葡萄一样需搭架栽培。黑莓是美国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兴水果。其果实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黑莓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具有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脑代谢,降压降血脂和抗心律失常等功能,同时黑莓花还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目前,世界蓝莓和蓝莓的种植生产已向我国转移,但对于蓝莓和黑莓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都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还以鲜果销售为主,不能体现蓝莓与黑莓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蓝莓和黑莓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利用蓝莓和黑莓产业的发展前景,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30000万元,充分利用企业自有的百汇园种植基地种植的蓝莓与黑莓资源,在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新征用地面积50亩(共2期),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项目用地3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15480平方米,购置利乐无菌灌装生产线TPA3Flex、利乐无菌灌装生产TPA3CompactFlex等生产设备4台(套),建设果蔬汁深加工项目;二期建设项目用地2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9825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设仓库,二期仓库为普通仓库。

本项目已于2016年5月13日取得仪征市发改委备案(仪发改备字2016第52号),该备案通知的产能为80000吨果蔬汁的能力,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考虑到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生产规模为年产60000吨果蔬汁及年产20000吨冻果,故本评价只针对惠田公司实际生产60000吨果蔬汁及20000吨冻果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期若惠田公司生产规模扩大至80000吨果蔬汁,需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对当地蓝莓产业及相关经济起到积极推到作用,又能引领带动地区相关酒业及消费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彰显社会责任理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果蔬汁深加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收集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和类比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果蔬汁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项目特点

本项目属于果蔬汁深加工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属于食品行业,属于果蔬汁深加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建设内容符合集中区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规划等要求;

(3)本项目不涉及拆迁安置等问题,且选址不在生态红线管控区范围内,项目厂界距离居民区较远,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较小;

(4)本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3评价工作原则

本次环评工作原则主要有:

(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和行业的环保政策以及地方环保 规划要求,协助建设单位采用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确保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2)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三同时”、“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原则。

(3)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

(4)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

(5)做到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4-1。

图1.4-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环评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扬尘,噪声和建筑固废对评价区范围内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和车间生产废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车间生产辅助设备噪声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固废等对评价范围内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

1.6环评主要结论

本次环境评价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建设项目选址符合马集镇工业集中区的总体规划;选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清洁生产可达国内先进水平,营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污染治理措施能够满足环保管理的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对大气环境、声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环境经济效益,总量能够实现区域内平衡;公众对建设项目表示支持、无人持反对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总则

2.1编制依据

********5">2.1.1国家法律、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 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 年4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 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

(1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3)《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1年第9号);

(14)《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15)《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05]114号;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4月9日起施行);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年3月1日);

(1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9)《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 年10 月);

(20)《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33号);

(21)《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2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4)《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

(25)《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发[2012]146号);

(2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2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

(28)关于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水体[2016]186号);

(29)《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19297-2003);

(3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

********5">2.1.2地方法律、法规

********1">(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1997年);

(2)《关于对江苏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3]29号);

(3)《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试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4年3月);

(4)《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规范》,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

(5)《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

(6)《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苏环办[2011]173号);

(7)《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及《关于苏环规2012[4]号的有关说明》,江苏省环保厅环评处,2012年11月30号;

(8)《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2013年1月29号);

(9)《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

(10)《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0.1.1实施);

(11)《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正)(2012.2.1施行)

(1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废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

(13)《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

(14)《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

(15)《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11年8月);

(16)《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规[2012]4号,2012年12月1日实施)。

(17)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环规[2011]1号,2011年3月21日);

(18)《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4]1号);

(19)《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113 号);

(20)《省环保厅江苏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14]96号);

(21)《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13]283号);

(22)《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14]10号)。

(23)《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苏政办发[2015]118号。

********">2.1.3技术导则及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9)《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 场》(GBl5562.2-1995);

(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1)《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2007年7月1日实施);

(1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11号);

(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15)《危险化学品名录》(2016本)。

2.1.4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

(1)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仪发改备[2016]52号);

(2)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

(3)委托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4)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数据资料;

(5)污水接管证明;

(6)《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7)《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2.2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2.2.1评价因子

在本项目工程概况和环境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初步分析,建立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矩阵和评价因子筛选矩阵(表2.2-1、表2.2-2)。

表2.2-1 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识别矩阵


时段

环境因素

影响程度

可逆/不可逆

直接/间接

累积/非累积

施工期

大气质量

-1S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地表水质量

-1S

可逆

间接

非累积

地下水质量

-1S

可逆

间接

非累积

土壤植被

-1S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声学环境

-2S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生态环境

-1S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社会经济

0

/

/

/

营运期

大气质量

-2L

不可逆

直接

累积

地表水质量

-1L

可逆

间接

非累积

地下水质量

0

/

/

/

土壤植被

-1L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声学环境

-1L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生态环境

-1L

可逆

直接

非累积

社会经济

+1L

/

直接

/

服务期满

大气质量

0

/

/

/

地表水质量

0

/

/

/

地下水质量

0

/

/

/

土壤植被

0

/

/

/

声学环境

0

/

/

/

生态环境

0

/

/

/

社会经济

0

/

/

/

备注

影响程度:0—基本无影响、1—轻微、2—中度、3—显著;影响时段:L—长期、S—短期;“+”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

表2.2-2 评价因子筛选矩阵


环境识别

污染因子

施工期

生产期

生产单元

生活排放

空气

SO2

+

NOx

+

PM10

+

硫化氢

+

+

COD

+

+

+

SS

+

+

+

氨氮

+

+

+

TP

+

+

+

总氮

+

BOD5

+

石油类

+

动植物油

+

噪声

噪声

+

固废

固体废物

+

+

在项目工程概况和环境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进一步分析,根据工程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的毒性、污染物环境标准和评价标准,确定本工程的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建设项目评价因子见表2.2-3。

表2.2-3 评价因子


类别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

SO2、NOx、PM10、H2S、NH3、臭气浓度

H2S、NH3

控制因子:-

考核因子:H2S、NH3、

地表水

pH、溶解氧、COD、BOD5、氨氮、总磷、SS、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六价铬、铜、粪大肠菌群、色度

COD、SS、氨氮、总磷、BOD5

控制因子:COD、氨氮

考核因子:SS、总磷、BOD5、石油类

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

地下水

pH、氨氮、硝酸盐(以N计)、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以N计)、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挥发性酚类、锌、铁、铬、砷、总大肠菌群、氟化物、氰化物、锰、汞、铅、镉、镍、硫酸盐

土壤

pH、铜、铅、锌、铬、砷、镍、镉、汞、六六六、滴滴涕

固体废物

各类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

2.2.2评价标准

********0">2.2.2.1环境空气评价标准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SO2、NOx、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及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具体标准见表2.2-4。

表2.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标准限值(mg/m3)

标准来源

SO2

年平均

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4小时平均

0.15

1小时平均

0.50

NOx

年平均

0.04

24小时平均

0.08

1小时平均

0.20

PM10

年平均

0.07

24小时平均

0.15

NH3

1小时平均

0.20

一次浓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H2S

1小时平均

0.01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建项目标准;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2.2-5。

表2.2-5 废气排放标准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因子

标准值

备注

单位

数值

GB16297-1996二级标准

颗粒物

mg/m3

1.0

施工期无组织排放

GB 14554-93表1

新建项目二级标准

mg/m3

1.5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mg/m3

0.06

臭气浓度

mg/m3

20

污水站及堆渣棚

GB18483-2001

食堂油烟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达90%

********1">2.2.2.2地表水评价标准及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

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纳污水体为长江,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3)29号批复的《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仪征江段2010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2020年水质执行Ⅱ类水质标准,本项目长江仪征段执行2010年III类标准,其中SS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限值;详见表2.2-6。

表2.2-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水质标准(Ⅲ类)

标准来源

pH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DO

≥5

COD

≤20

BOD5

≤4

氨氮

≤1.0

总磷

≤0.2

石油类

≤0.05

挥发酚

≤0.005

高锰酸盐指数

≤6

氟化物

≤1.0

六价铬

≤0.05

≤1.0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SS

≤30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2)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作为施工用水或现场抑尘洒水,不外排;生产废水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实康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B标准。排放标准具体指标值见表2.2-7。

表2.2-7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pH

COD

NH3-N

SS

TP

BOD5

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6-9

280

30

200

4

130

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6-9

60

8(15)

20

1

20

********2">2.2.2.3声环境评价标准及噪声排放标准

(1)声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具体详见表2.2-8。

表2.2-8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标准

3类

65

5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噪声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详见表2.2-9。

建设项目施工期内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详见表2.2-10。

表2.2-9 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标准

3类

65

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表2.2-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昼间

夜间

标准

70

5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2.2.2.4地下水环境评价标准

本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详见表2.2-11。

表2.2-11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指标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pH

6.5-8.5

5.5-6.5

8.5-9

<5.5

>9

色度

5

5

≤15

25

>25

总硬度(以CaCO3计)

≤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

≤300

≤500

≤1000

≤2000

>2000

高锰酸盐指数

≤1.0

≤2.0

≤3.0

≤10

>10

氨氮(NH4)

≤0.02

≤0.02

≤0.2

≤0.5

>0.5

氯化物

≤50

≤150

≤250

≤350

>350

氟化物

≤1.0

≤1.0

≤1.0

≤2.0

>2.0

氰化物

≤0.001

≤0.01

≤0.05

≤0.1

>0.1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0.001

≤0.001

≤0.002

≤0.01

>0.01

硝酸盐(以N计)

≤2.0

≤5.0

≤20

≤30

>30

亚硝酸盐(以N计)

≤0.001

≤0.01

≤0.02

≤0.1

>0.1

细菌总数(个/mL)

≤100

≤100

≤100

≤1000

>1000

≤0.1

≤0.2

≤0.3

≤1.5

>1.5

≤0.05

≤0.05

≤0.1

≤1.0

>1.0

≤0.00005

≤0.0005

≤0.001

≤0.001

>0.001

≤0.005

≤0.01

≤0.05

≤0.05

>0.05

≤0.005

≤0.01

≤0.05

≤0.1

>0.1

≤0.0001

≤0.001

≤0.01

≤0.01

>0.01

六价铬

≤0.005

≤0.01

≤0.05

≤0.1

>0.1

≤0.05

≤0.5

≤1.0

≤5.0

>5.0

≤0.005

≤0.05

≤0.05

≤0.1

>0.1

硫酸盐

≤50

≤150

≤250

≤350

>350

2.2.2.5土壤环境评价标准

本项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土壤标准(pH>7.5),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2-12。

表2.2-1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kg(pH无量纲)


项目

一级土壤

二级土壤

二级土壤

二级土壤

三级土壤

自然背景

pH<6.5

6.5≤pH≤7.5

pH>7.5

pH>6.5

镉≤

0.20

0.30

0.30

0.60

1.0

汞≤

0.15

0.30

0.50

1.0

1.5

砷(旱田)≤

15

40

30

25

40

铜(农田等)≤

35

50

100

100

400

铅≤

35

250

300

350

500

铬(岸地)≤

90

150

200

250

300

锌≤

100

200

250

300

500

镍≤

40

40

50

60

200

六六六≤

0.05

0.50

0.50

0.50

1.0

滴滴涕≤

0.05

0.50

0.50

0.50

1.0

2.2.2.6施工现场卫生与固废排放标准

(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环境卫生以及相关操作均应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中的相关规定实施。

(2)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一般固废的暂存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第36号修改单中的要求执行。

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设置。

2.3评价等级和评价重点

2.3.1评价工作等级

(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判据见表2.3-2。采用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Screen3,对建设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进行预测。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max及最远出现距离D10%计算结果见表2.3-1。

表2.3-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名称

Pmax(%)

等级

无组织

污水处理站

H2S

7.8

NH3

1.66

表2.3-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10%,或D10%<污染源厂界最近距离

由表2.3-1中计算结果可知,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小于10%;根据表2.3-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依据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中的要求,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主要依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规模的要求确定。

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水经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长江。

实康污水处理厂是该区域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因此,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仅对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纳水体长江进行现状评价,重点分析本项目产生的的污水进入实康污水处理厂的接管可行性。本项目废水产生量约77.8t/d,全厂每日排放的污水(不含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送至厂内设置的污水处理站,经沉降、生化及过滤等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后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排入长江,因此确定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3)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通过对本项目噪声排放情况分析,建设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属于3类声功能区,建设项目属于小型规模、噪声源强中等、且建设项目噪声设备较少,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量不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表2有关规定,建设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确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工作级别确定详见表2.3-3。

表2.3-3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表


项目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如下:

1)划分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Ⅰ类、Ⅱ类、Ⅲ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本标准,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可确定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2.3-4。

表2.3-4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分级

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

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本项目所在地半径1.4km范围内无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

2)评价工作等级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2.3-5。

表2.3-5 评价工作等级表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I类项目

II类项目

III类项目

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6)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33333.5m2,项目建设主要在规划厂区内进行,基本无临时占地,本项目影响的范围约33333.5m2,属于≤2km2,项目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其他土地等,该区域的自然生态已为人工生态代替。项目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及其它国家野生保护动物无重要生态敏感区,故本项目全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见表2.3-6。

表2.3-6 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


影响区域生态敏

感性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面积≥20km2

或长度≥100km

面积2km2~20km2

或长度50km~100km

面积≤2km2

或长度≤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级

一级

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域

二级

三级

三级

本项目

涉及一般区域,面积33333.5m2

2.3.2评价重点

本项目为果蔬汁深加工项目,根据项目排污特点及周围地区环境特征,确定评价工作重点如下:

(1)工程分析;

(2)与规划、政策相符性;

(3)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

(4)污染防治措施;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4">2.4评价范围和环境敏感区

2.4.1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导则HJ2.2-2008中5.4的规定,考虑到本项目的规模、空气污染物排放特点、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的范围为:以建设项目为评价区的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长5km、宽5km的范围。

********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地表水现状及影响评价范围涉及纳污水体长江,评价范围为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之间的长江。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周边面积6km2的范围。

(4)噪声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厂区边界外200m的范围。

(5)风险评价范围

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评价范围是以建设地为中心,半径为3km,面积为28.26km2左右范围。

(6)生态评价范围

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边界1km内区域。详见表2.4-1。

表2.4-1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


评价项目

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

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之间的长江

地下水环境

项目周边面积6km2的范围内

大气环境

以项目中心为原点,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5km矩形区域范围

声环境

项目周界外200米

环境风险

项目周边面积28.26km2的范围内

生态评价

项目边界1km内区域

********8">2.4.2环境敏感区

根据对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周围主要为工业用地或工业企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4-2、图2.4-1。

表2.4-2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大气

谢家营

S

70

15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中心组

N

1813

15户

魏家庄

NW

1673

30户

林业组

NW

1953

10户

华家岗

NW

1054

20户

石山

NW

1230

10户

郭营

NW

1903

8户

刘庄

W

1314

12户

杨家营

SW

1673

15户

王庄

SW

1600

10户

范庄

SW

1200

8户

吴洼

SW

833

8户

伏东

NE

1988

10户

解庄

N

670

15户

王庄

NE

800

20户

老虎洼

SE

610

30户

小姜营

SE

1500

15户

李庄

S

420

20户

陈庄

S

760

20户

赵庄

SE

1259

15户

小庄

SE

1580

8户

臧家营

SE

2277

35户

新一

SE

2073

25户

山西

SW

2359

30户

林庄

SW

2301

50户

陈单庄

SW

1960

5户

李庄

NE

1050

10户

陈庄

NE

1740

15户

桥头李

NE

1309

30户

工农

NE

2093

20户

岔镇街道

E

1080

/

老周营

SE

2343

30户

茶蓬村

SE

2365

50户

地表水

李庄水库

SE

410

小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谢家营水库

SW

575

小型

胥浦河

W

2800

中河

长江

S

8700

大型

声环境

厂界外1m

四周

厂界外

1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3类标准

环境

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概况

与建设项目位置关系

生态

农田、植被

项目所在地以野生和绿化植被为主

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野生和绿化植被损失

2.5相关规划及功能区划

2.5.1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

《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8年编制完成,并于2008年6月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局部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仪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于2011年7月31日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

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仪征的城市性质为:现代化滨江生态工业城市。有效利用岸线资源与现状基础,发展成为化学和机械工业城市;优化空间布局、展现亲水特色,建成具有滨江及亲水特色、城市功能相对完善的宜居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现状(2010年)为19.2万人,远期(2020年)为3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现状(2010年)为37.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为49.27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方向:东拓西联,南优北控。“东拓”:老城地区重点发展居住和服务功能,完善中心城市职能;东部结合汽车工业园、原新城镇及东部高新技术园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平衡生活与就业。“西联”:西至市域边界,发展化学工业,促成新建与现状地区的设施共享与综合配套。“南优”:南至长江岸线,搬迁零散企业,建设公共设施,完善公共空间,体现滨江特色。“北控”:北至铁路,控制现状工业企业,逐步向汽车工业园搬迁,适度发展居住。

城市布局结构: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三区、三廊”的组团式带状空间格局。一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一轴,城市功能向东向西发展,产业功能向东向西拓展,通过多条通道形成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三区,中部生活服务功能区、西部化学生产功能区和东部生产功能区;三廊,胥浦河生态廊道、城东生态廊道和沿江绿廊。

2.5.2马集镇八里工业区规划

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06年,包括八里工业集中区和金营工业片区。2007年马集镇人民政府委托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针对马集镇工业集中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了《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报告书评价范围:南面西侧边界距宁启铁路430米,南面东侧距宁启铁路约80米,东至泗大线。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长约1680米,总用地约231公顷,3465亩。工业用地主要以发展一类工业为主。

2007年马集镇人民政府对八里工业集中区进行规划并得到仪征市规划局的审查意见,2008年委托编制了《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取得仪征市人民政府的批复;2008年马集镇人民政府委托仪征市规划设计院对之前规划进行了修编并编制了《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但该规划未得到批复,也并未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马集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以《关于调整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的通知》(马政发[2013]第30号)通知形式,对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四至范围作为明确规定,并对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进行调整。

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具体四至范围:“东至泗大线向东300米,西至五号路向西300米,南至铁路桥,北至岔林线。南北长约1680米,东西长约1850米,总用地面积2.87km2。”产业定位: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主导产业以汽车零配件项目为主,以现代机械制造业项目、电子电器、新材料、纺织、无纺织造等高科技项目为辅。

由于马集镇八里集中区内目前产业结构偏向于传统行业,工业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更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链,对集中区后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为了给集中区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结合了仪征市地方天然资源,马集镇人民政府决定调整集中区产业结构,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在八里集中区4号路两侧空地集中开发,打造生物(食品)科技集聚区。因为产业定位发生了改变,规划重新调整,目前《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审批中。调整后的规划只是在八里工业集中区4号路两侧空地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重点引进本项目和仪征市丰禾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用地规划见图2.5-1。

2.5.3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将江苏省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太湖重要保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等15种类型,仪征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见表2.5-1。本项目与生态红线区域位置关系图见图2.5-2。



表2.5-1 仪征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红线区域

名称

主导

生态功能

红线区域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与本项目距离km

一级管控区

二级管控区

总面积

一级

管控区

二级

管控区

仪征市

仪征铜山省级森林公园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

在铜山村范围内,东、北、西三面以环山道路为界,南至铜山街道

1.41

/

1.41

4.1

扬州西郊省级森林公园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

位于刘集镇白羊山、蚂蚁山和陈集镇大房村的马鞍山,东沿老虎巷通马鞍村公路,南沿季庄、吕洼北侧,西至左庄,北至小巫庄南侧

4.67

/

4.67

12.4

龙山森林公园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

东至中央大道,南至青山街道,西至龙安路,北至沿江高速

6.32

/

6.32

10.2

登月湖风景名胜区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以取水口半径500米的区域范围

以月塘水库标高30米线向外延伸2000米。包含月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管控区以外区域为二级管控区。

23.87

0.79

23.08

10.2

石柱山奇景园风景名胜区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核心景区

东南至泗大线公路,西至仪月公路,北至谢集集镇接壤,内有茶农村和茶农组

3.05

0.79

2.26

10.0

仪征市红山风景名胜区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

东至红光路,南至宁通公路,西与六合区接壤,北至沪陕高速公路

24.5

/

24.5

9.8

枣林湾有机农业产业区

种质资源保护

/

东至马集镇,西至南京市六合区交界处,南至沪陕高速,北至月塘镇交界处

29

/

29

11.1

仪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仪征港仪供水公司、仪化水厂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之间的陆域范围

东临仪化码头,南临长江,西至小河口六合境内,北靠青山镇沿线陆地。其中仪征港仪供水公司、仪化水厂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米、下延500米的水域范围与相对应的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的陆域范围;准保护区范围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延1000米的水域范围与相对应的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之间的陆域范围

2.61

0.8

1.81

8.8

仪征西部丘岗水源涵养区

水源涵养

/

东至十月公路,南至月塘镇与青山镇、马集镇交界,西北至县界,区域内有月塘镇等行政村落(除集镇和工业集中区以外)

111.86

/

111.86

5.6

捺山茶园有机农业产业区

种质资源保护(有机茶)

/

该区域内有7组茶场,分别为茶农村(郑云组、王庄组、东赵组、尚庄组、尹庄组、农科组、捺山组)。不包括石柱山奇景园风景名胜区重叠面积

2.32

/

2.32

9.5

小计

209.61

2.38

207.23

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内,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以上红线区域二级管控区最近的为仪征市铜山省级森林公园,距离为4.1km;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废气能够达标排放,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接管要求后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噪声设备经减振隔声后可达标排放,固废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因此不会导致周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



2.5.4区域环境功能规划

(1)地表水环境

依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水域仪征段水质应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

(2)大气环境

本项目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声环境

区域内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1建设项目概况

3.1.1项目综述

项目名称:果蔬汁深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备案生产规模为年产80000吨果蔬汁,实际规模为60000吨果汁和20000吨冻果

行业类别:C1523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C1372水果和坚果加工

投资额:30000万元,其中主要设备投资10330万元,征地费840万元,建筑厂房费用7937万元,流动资金7500万元。资金全部由公司自筹。

占地面积:新征用地面积50亩(共2期),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项目用地3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15480平方米;二期建设项目用地2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9825平方米,用于建设仓库,二期仓库为普通仓库。

3.1.2工程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

1)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0亩(共2期),一期用地30亩,建设生产及附属用房约15480平方米,主要包括果蔬汁生产车间(含车间内仓库)、一期冷库(存放冻果),实际生产规模为60000吨果汁,20000吨冻果存放于一期冷库;二期用地20亩,建设建筑面积9825平方米,建设仓库(存放果汁饮品成品)。

2)产品方案

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以新鲜原果32000吨生产冻果31000吨,以冻果11000吨生产黑莓、蓝莓果肉果汁系列饮品60000吨;剩余20000吨冻果存于一期建设的冷库,作为冻果成品出售;产品组成见表3.1-1,产品技术规格指标见表3.1-2。

表3.1-1 本项目产品组成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黑莓果汁系列饮品

t

30000

主产品

2

蓝莓果汁系列饮品

t

30000

主产品

3

冻果成品

t

20000

存于一期冷库、作为产品出售

表3.1-2 产品质量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果蔬汁饮料指标

1

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20℃折光计),%

≥2.0

2

总酸(以柠檬酸计),g/L

≥0.05

3

总砷(以As计),mg/L

≤0.2

4

铅(以Pb计),mg/L

≤0.04

5

铜(以Cu计),mg/L

≤5

6

二氧化硫残留量(以SO2计),mg/kg

≤10

7

展青霉素,μg/L(仅适用于苹果汁、山楂汁)

≤50

8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mL

≤100

9

大肠杆菌,CFU/mL

≤3

10

霉菌,CFU/mL

≤20

11

酵母,CFU/mL

≤20

12

致病菌

不得检出

3.1.3主体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

本项目包括一期和二期,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果汁饮品生产车间(含车间内暂存仓库)、冷库及办公用房等辅助设施;二期项目建设内容仅为仓库,且该仓库为普通仓库,不包含其他辅助设施用房。

一期项目果汁生产车间包含车间内仓库暂存区(暂存区位于生产车间东侧),暂存区面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求设置,该暂存区主要用于企业生产初期成品果汁的存放,因企业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在2017年10月,正式投产在2018年,在2019年建设二期项目仓库之前一期项目无法完全达产,仅能达到生产规模的30%,且企业经营模式为“边生产边出售”,故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内仓库暂存区是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

一期项目冷库用于存放冻果,在设计时,冷库计容面积以2层建筑面积计算,为4820m2,企业生产的20000吨冻果以“循环存放与销售”一体的模式,故企业仅有部分冻果存放于冷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本项目一期建设的冷库能够满足冻果的存放需求,用于存放冻果是可行的。

同时,企业预计于项目建成投产3年内完全达到生产规模,故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内仓库暂存区在企业完全达产后无法满足存放需求。鉴于此,企业拟在2019年建设二期项目仓库存放果汁饮品成品,二期仓库建成时间为2020年。根据企业规划,在企业完全达产之前二期仓库能够建设完成,在二期仓库建设完成后所有生产的果汁成品均搬至二期仓库存放,故二期项目仓库的建设是必要的。

本项目主体工程、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见表3.1-3。

表3.1-3 本项目主体工程、公用及环保工程一览表


名称

工程组成

建筑名称

建筑结构特征

计容面积(m2)

实际建筑面积

(m2)

备注

一期项目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果汁生产车间

钢筋混凝土结构

15280

8570

一期新增,按2F层建筑面积计算

冷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

4820

2410

一期新增,按2F建筑面积计算

辅助工程

地下水泵房

钢筋混凝土结构

100

100

一期新增1座,地下

变电所

钢筋混凝土结构

64

64

一期新增1座

公用工程

办公楼

钢筋混凝土结构

4180

4180

一期新增,包含食堂

门卫

钢筋混凝土结构

60

60

一期新增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站

钢筋混凝土结构

/

/

一期新增1座,80m3/d

果渣堆存棚

彩钢结构

20

20

一期新增

应急水池

混凝土结构

/

/

一期新增,容积55m3

消防水池

混凝土结构

/

/

一期新增1座,容积600m3

化粪池

/

/

/

一期新增1座,15m3/d

隔油池

/

/

/

一期新增1座,2m3/d

一般固废堆场

/

5

5

一期新增

垃圾容器

/

1

1

一期新增

危废暂存场所

/

5

5

一期新增,危废暂存

其他

停车场

机动车停车数量

/

/

40辆

非机动车数量

/

/

150辆

绿化

/

1000.5

1000.5

绿地率3%

二期项目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普通仓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

19620

9825

二期新增,按2F层建筑面积计算,作为普通仓库

3.1.4主要原辅料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3.1-4及表3.1-5。

表3.1-4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年用量

来源

备注

1

黑莓、蓝莓鲜果

32000t/a

种植基地

用于冻果生产原料

2

黑莓冻果

8000t/a

自制

均为冻果成品,作为果汁生产原料

3

蓝莓冻果

3000t/a

自制

4

白砂糖

3000t/a

外购

/

5

果葡糖浆

6000t/a

外购

/

6

蜂蜜

200t/a

外购

/

7

柠檬酸钠

10t/a

外购

/

8

黄原胶

15t/a

外购

/

9

琼脂

15t/a

外购

/

10

柠檬酸

5t/a

外购

/

11

苹果酸

5t/a

外购

/

12

食用香精

8t/a

外购

/

13

R404A制冷剂

4t/a

外购

一次性用量

14

塑料内袋

200万只/a

外购

冻果内包装带

15

饮料瓶

12000万只/a

外购

果汁包装,最小180mL,最大1.5L

16

包装箱

800万只/a

外购

成品包装

表3.1-5 能源消耗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年消耗量

来源

1

万KWh/a

212

市政电网

2

t/a

71076

市政自来水网

3

蒸汽

万m3/a

管道蒸汽

园区集中供热

3.1.5生产工艺

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冻果成品生产、成品果汁生产,整个生产工艺均为成熟工艺。

3.1.6主要生产设备

建设项目包含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包含果汁生产线、冷库及办公辅助用房建设,二期项目仅为普通仓库,不包含任何生产设施及生产设备。故项目建成后所有生产设备均来自于一期项目。

建设项目完成后全厂在生产中所用主要设备为利乐无菌灌装生产线、冷库设备、净化设备等,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工程设施及设备均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见表3.1-6,冷库制冷系统设备见表3.1-7。

表3.1-6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简介

数量(台/套)

备注

1

果蔬自动清洗线

5t/h

1条

-

2

金属探测仪

Fe<1.5,SUS<2.0

1台

-

3

冻果自动打包机

1300-1600/min

1台

-

4

夹层锅

500L/个

2台

-

5

纯水制备设备

12t/h

1套

-

6

前处理设备

含打浆、过滤、调配、杀菌

1套

-

7

全自动洗瓶、灌装、封盖机

每小时9000罐

1套

-

8

后处理设备

含杀菌、风淋、打码、贴标

1套

-

9

成品自动打包机

/

1台

-

表3.1-7 冷库制冷统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冷凝机组

螺杆式

1

2

电控系统

2100*2200*500,三开门

1

3

流态化速冻机

1.5t/h

1

4

水冷系统

定制

1

5

制冷主管路

无缝钢管

1

6

电线电缆

国标

1

7

线槽、线管

国标

1

8

管阀配件

/

1

3.1.7产品方案

建设项目实施后,主要产品方案见表3.1-8。

表3.1-8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

设计能力

建设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一期果汁生产线

果蔬汁生产线

60000t/a

2017年3月

2017年10月

7200h/a

果汁生产车间(含车间内仓库)

8570m2

生产车间

冻果冷库

2410m2

冻果存放

二期仓储功能区

果汁产品仓库

9825m2

2019年

2020年

仓储功能区

3.1.8项目总平面布置

3.1.8.1总平面布置原则

(1)总平面布置应与邻近场地的现状相协调,减少相互干扰,满足操作安全要求。

(2)因地制宜,并根据产品性质和规模,满足防火、卫生、安全、朝向、风向、操作等各条件的前提下,使工艺流程畅通,线路短捷、布置紧凑,方便生产。

(3)充分考虑地形及周围公用工程条件,做到分区合理,操作便捷,生产安全,尽量减少管线长度,节约土地,节约投资。

3.1.8.2功能划分

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总平面布置中,厂区由北至南主要车间分布为:北侧二期仓库用地,中部冷库房,冷库房西侧有配套配电房及冷冻机房,冷库房南侧为生产车间(包括冻果生产及果汁系列饮品生产线),厂房为钢结构厂房;厂区最南侧为办公楼及相应的绿化用地。生产区及冷库房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地下水泵及消防水池、应急池以及堆渣棚。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图3.1-1,周边500m范围概况见图3.1-2。

3.1.8.3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充分利用厂区地势,满足工艺生产、运输、场地排水对高程的要求。合理确定厂区标高,减少土方工程量,避免洪水和场地积水的威胁,合理确定厂区场地排水坡度。由于该厂区所在场地地势比较平整,所以竖向设计定为平坡式场地排雨水通过路上的雨水口收集经过厂区雨水管网排出厂区外。

本工程场地平整,可将基槽开挖土方与场地设计结合,达到场地土方量为零。

3.1.8.4总图主要技术指标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 50亩(2期) 一期30亩,二期20亩

3.1.8.5贮存、运输

本项目所有鲜果原料均来源于企业自有百汇园种植基地。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第5节仓储设施可知“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仓库应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仓库地面应平整,便于通风换气。仓库的设计应能易于维护和清洁,防止虫害藏匿,并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仓库应设有温、湿度控制设施;贮存物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

针对该卫生规范的要求,本项目冻果均存放于冷库,冷库以无毒、坚固的材料建成;灌装果汁成品存放于生产车间专用成品存放区,成品存放区与生产区分离,并由明确标识,防止了交叉污染。

根据《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19297-2003)第9节可知,“产品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本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建设30万级洁净车间,所有产品均贮存于洁净车间内,且本项目所有成品运输均使用专用汽车运输,故本项目产品运输及存储条件均满足要求。

3.1.8.6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考虑横向布置、功能分区分明的原则,厂区分为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两大功能区。项目平面布置在考虑构筑物及生产线的前提下基本做到了达到了分区合理,确保人身安全及生产安全的目的。

本项目建设的厂房包括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果蔬汁深加工生产车间、冷库、办公生活用房和辅助设施用房;二期主要为仓储区。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第4.1节可知“厂房和车间的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布局,预防和降低产品受污染的风险。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针对该规范要求,本项目的平面布置考虑地形及主导风向因素,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将生产区域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一般作业区主要为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域分离位于厂区最南侧靠近园区道路;清洁作业区主要为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区域,其中冷库位于靠近果汁生产车间的北侧,便于冻果存储及冻果运输至生产车间生产果汁;冻果冷库的西侧为变配电房与冷冻机组等辅助设施,与冷库距离最近;本项目生产线设备均位于果汁生产车间内,果汁压榨、灌装等工序均位于果汁生产车间内,企业果汁生产车间为30万级净化车间;厂区污水处理站位于果汁生产车间东侧,紧邻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内产生的废水均排放至污水处理站,污水输送距离最短;应急水池与消防水池紧邻污水处理站,与生产车间距离最短,便于事故状态下的废水传输;另外本项目厂区地势总体较为平坦,雨水污水实行分流制,各自自流入管道排放,排水较为顺畅;考虑到主导风向因素,由于堆渣棚与一般固废场所可能产生恶臭,故本项目厂区堆渣棚与一般固废堆场位于冷库的最西侧,生产车间的西北角,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本项目厂区各功能分区明确,紧凑布置,合理利用厂区空间。

另外,厂内绿化主要以种植草坪为主。道路两旁种植常绿作物,减少露土面积,厂前区集中绿化并可适当设置景观,不但美化环境还可改善局部环境。

综上,本项目的平面布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基本合理,同时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中相关要求。

3.1.9建设周期

本项目一期6万吨果蔬汁及2万吨冻果建设项目计划于2017年3月开工,主体完工在2017年10月,施工建设期约为8个月;二期仓库建设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建设完成在2020年。

3.1.10项目组织、劳动定员及生产作业班次

工作时数:各生产线全年工作300天,实行三班工作制,工作时间为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7200小时。

职工人数:项目劳动定员为50人,本项目设食堂,无员工宿舍等生活设施。

3.2影响因素分析

3.2.1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项目情况,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影响。

3.2.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2.2.1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本项目主体工程包括冻果生产及产品果汁系列饮品生产,其中冻果生产原料为企业种植基地种植的鲜果,果汁生产原料为冻果成品。本项目所有鲜果原料来源于种植基地,采用专用汽车运输至厂内验收后进入清洗生产线,不在厂区内存放。

其中冻果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2-1,果汁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见图3.2-2。


鲜果


原料验收


清洗


分拣


摆盘


速冻


分选


金属探测


称重


包装


入库

①冻果生产工艺流程图

S2


S3


S1、W1、N1


图3.2-1 冻果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②果汁系列饮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果汁系列饮品包括黑莓果汁和蓝莓果汁,本项目有2条生产线,生产工艺相同。主要将冻果成品中的部分冻果进深加工的环节。


冻果


解冻


溶解


纯水制备


辅料


自来水


过滤


纯水箱


打浆


调配


高温杀菌


保温


灌装


封盖


灯检倒瓶


水浴杀菌


冷却


风淋


打码


成品包装


S6、N


W2、S4、S5


空瓶


W3


W4、N


W5


N


N


N


图3.2-2 果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3.2.2.2产污环节及排放情况分析

(1)冻果工艺:

①原料验收:按原料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②清洗:将原果放入水槽内,水浴喷淋清洗,冲洗泥沙,此工序会产生废渣S1、清洗废水W1及噪声N。

③分拣:在进入速冻机或速冻库之前,人工分拣出虫咬果、腐烂果、畸形果、未熟果、过熟果及杂质等。此工序会产生烂果杂质S2。

④摆盘:通过传输带或人工摆盘送入速冻库。

⑤速冻:通过速冻库对原果进行速冻。

⑥分选:将速冻后的冻果按直径规格分选定级。

⑦金属探测:为防止原果在清洗过程中有金属物质落入,将分选后的冻果通过金属探测仪进行金属探测。

⑧称重:客户要求或常规重量进行称重并包入内袋。

⑨包装:将内袋内的冻果装箱、封口。此工序会产生少量的包装废料S3。

⑩入库、销售:将成品速冻冻果按批次号入库码垛。

(2)果汁工艺:

果汁以冻果为原料,各工艺步骤如下

1)前道:前道工序主要包括果汁浆制作、纯水制备、辅料溶解部分。

①纯水制备:纯水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反冲洗废水、反渗透浓水、再生酸碱废水W2;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S4、废反渗透膜S5。

②果汁浆制作说明:将冻果通过夹层锅解冻,使用前,用85℃热水清洗设备,倒入黑莓或蓝莓冻果原料,对其进行加热解冻,加热方式为管道蒸汽加热,本项目管道蒸汽来源于园区集中供热(供热协议见附件),温度控制在45-50℃。待冻果解冻均匀后,进入打浆环节,使用打浆机进行打浆去籽,设备使用前需用85℃热水清洗设备,热水热源为管道蒸汽加热,打出浆液入暂存罐备用,打浆过程中会产生废渣S6、噪声N;

③辅料制作说明:按照工艺要求在辅料配置罐进行辅料调配溶解,溶解将温度加热至85℃使辅料完全溶解。

2)调配:在调配罐进行调配,设备使用前,用85℃热水清洗消毒;热水为管道蒸汽加热,温度在85℃。按工艺配比注入纯水、果汁浆液和溶解后的辅料,调配过程中,开动搅拌器,调整阀门,使用管道蒸汽保持温度,温度控制在85℃左右,以便达到主料、配料的混合均匀。此工序会产生清洗设备废水W3。

3)高温杀菌:调配好的半成品通过泵、管,泵入超高温瞬时灭菌机(135℃)进行杀菌操作。

4)保温:经高温杀菌后进入保温罐暂存待灌装。

5)灌装:采用自动洗瓶机对空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空瓶与调配好的半成品通过全自动灌装机进行灌装,此工序会产生清洗空瓶废水W4及设备噪声N。

6)封盖:经全自动灌装后进行全自动封盖,此过程会产生噪声N。

7)灯检倒瓶:工作时瓶子在背光照射下,能清晰地看出运动后的瓶子中的杂质及悬浮物,从而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漏检。此工序主要为检验不合格品的产生。

8)水浴杀菌:成品通过传输带运输入水浴杀菌机进行二次杀菌,水浴温度控制在85-90℃,加热方式为管道蒸汽加热,此工序会产生废水W5。

9)冷却:水浴杀菌25分钟后,水浴冷却。

10)风淋:使用风淋机将产品吹干。

11)打码:使用全自动喷码机进行打码,打码过程会产生噪声N

12)包装:使用自动贴标机贴标,通过自动打包机打包为成品,待出售。

3.2.3项目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及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3.2.3.1项目原辅材料使用情况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如下表。

表3.2-1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年用量

来源

备注

1

黑莓、蓝莓鲜果

32000t/a

种植基地

冻果生产原料

2

黑莓冻果

8000t/a

自制

均为冻果成品,作为果汁生产原料

3

蓝莓冻果

3000t/a

自制

4

白砂糖

3000t/a

外购

/

5

果葡糖浆

6000t/a

外购

/

6

蜂蜜

200t/a

外购

/

7

柠檬酸钠

10t/a

外购

/

8

黄原胶

15t/a

外购

/

9

琼脂

15t/a

外购

/

10

柠檬酸

5t/a

外购

/

11

苹果酸

5t/a

外购

/

12

食用香精

8t/a

外购

/

13

R404A制冷剂

4t/a

外购

一次性用量

14

塑料内袋

200万只/a

外购

冻果内包装带

15

饮料瓶

12000万只/a

外购

果汁包装,最小180mL,最大1.5L

16

包装箱

800万只/a

外购

成品包装

3.2.3.2原辅材料理化性质、毒理毒性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毒性毒理见表3.2-2。

表3.2-2 主要原辅料理化特性、毒性毒理表


名称

理化特性

燃烧爆炸性

毒理毒性

黑莓鲜果

水:88.0~88.8%可溶性固形物:6.5~8.5%糖(主要是还原糖):5.5~7.0%有机酸:1.2~1.4%粗蛋白:1.5~1.7%维生素C:8.5~10.5mg/100g维生素E:3.0 mg/100g维生素K:0.08~0.11 mg/100g维生素B1:0.08 mg/100g维生素B2:0.06 mg/100g矿质元素硒:2.71μg/g氨基酸(总量):1000mg/100g

-

-

蓝莓鲜果

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果可食率为100%,具清淡芳香,甜酸适口,为一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果实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100g,鲜果VE含量9.3L|g/100g鲜果,总氨基酸含量0.254%

-

-

果葡糖浆

无色黏稠状液体,常温下流动性好,无臭。果葡糖浆主要由葡糖糖和果糖组成。

-

-

白砂糖

白砂糖是食糖的一种。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

-

-

柠檬酸钠

一种有机化合物,外观为白色到无色晶体。无臭, 有清凉咸辣味。常温及空气中稳定, 在湿空气中微有溶解性, 在热空气中产生风化现象。加热至150℃失去结晶水。易溶于水、可溶于甘油、难溶于醇类及其他有机溶剂,过热分解,在潮湿的环境中微有潮解,在热空气中微有风化,其溶液 pH 值约为8,柠檬酸钠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用作酸度调节剂、风味剂、稳定剂

-

-

柠檬酸

在室温下,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酸,在潮湿的空气中微有潮解性。它可以以无水合物或者一水合物的形式存在:柠檬酸从热水中结晶时,生成无水合物;在冷水中结晶则生成一水合物。加热到78℃时一水合物会分解得到无水合物。在15摄氏度时,柠檬酸也可在无水乙醇中溶解。

-

-

苹果酸

苹果酸有L一苹果酸、D-苹果酸和DL-苹果酸3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苹果酸都是L型的,几乎存在于一切果实中,以仁果类中最多。苹果酸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晶体粉末,无臭,带有刺激性爽快酸味,熔点127-130℃,易溶于水,55.59/100mL(20℃),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有吸湿性,1%(质量)水溶液的pH值2.4

-

-

R404A制冷剂

主要成分四氟乙烷(4%)、三氟乙烷(52%)、五氟乙烷(44%),无色透明的液化气体,稍有醚味,沸点-46.5℃,本品不燃。制冷剂R404A,别名R404A,商品名称有SUVA HP62、SUVA 404A、Genetron 404A等。由于R404A属于HFC型非共沸环保制冷剂(完全不含破坏臭氧层的CFC、HCFC),得到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并推荐的主流低温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冷冻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符合美国环保组织EPA、SNAP和UL的标准,符合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的A1安全等级类别(这是最高的级别,对人身体无害)

不燃

无意义

3.2.3.3公用及辅助工程

3.2.3.3.1给排水系统

(一)给水

(1)水源

本工程水源来自城市自来水用于生产、生活淋浴等。

①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热熔连接;室外自来水管采用内外涂塑钢塑复合管,沟槽式连接。

②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阀门处法兰连接;室外消防水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埋地做加强级防腐。

③厂房局部供水压力不足处,采取二次加压供水。

(2)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和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提供。供水压力不小于0.16Mpa,本项目总用水量71076t/a。

①生活用水

本项目总定员50人,提供食堂,无宿舍。日常用水量按100L/(人·天)计,生产天数按300天计,则生活用水总量约为1500t/a;食堂提供用餐,每日食堂就餐人员约50人,用水量按20L/(人·餐)计,则食堂用水年量为300t/a。生活用水年用量约1800t/a。

②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包括原果清洗用水、纯水制备用水、设备清洗水、水浴用水、地面清洗用水、空瓶清洗用水。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纯水制备废水按用水量的20%计,纯水制备排水包含反渗透废水、浓水,其中浓水用于地面冲洗,反渗透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原果清洗用水量约6675t/a、纯水制备使用离子交换+反渗透工艺方式制备,纯水制备用水量约为57000t/a。


原水箱


软化器


精密过滤器


反渗透过滤器


回用水箱


用水点


废水处理站


自来水


反冲洗废水


盐水


浓水

纯水制备工艺流程见图3.2-3。

图3.2-3 纯水制备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自来水经原水箱进入原水软化器软化,软化后经精密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经反渗透过滤器反渗透,后进入回用水箱,通过用水点进入用水工序。

③绿化用水

厂区绿化面积1000.5m2计,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GB50015-2003),绿化用水量为1~3L/(m2.d)进行估算,项目按2L/(m2.d)计算,绿化天数按100天计,则厂区全年绿化用水量约为200t/a。

④水冷系统用水

根据同类型企业相关参考数据,本项目水冷系统用水量约为4500t/a,这部分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二) 排水

(1)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过厂区内配套的雨水管网排放至就近河道。

(2)本工程排水系统分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雨水等。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按80%计,生产废水排放量约21810t/a,生活废水排放量约1440t/a。

①其中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并排至市政污水管道预留口。

②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标后同生活污水合并排到市政污水管道。

③消防事故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消防水收集池,消防水池设计容积为600m3,经检测符合排放标准时由潜水泵排至市政管道,不合格时,由泵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潜水泵为移动式安装,平时放在库房内,需要时再放入水池内。

④项目拟建事故应急池一座,应急池有效容积为55m3,可满足应急需求。

(3)室内排水管道采用PVC-U排水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管道,橡胶圈连接。

3.2.3.3.2制冷系统

本项目建设冷库一座,使用制冷剂为R404a制冷剂,制冷系统配套1套水冷系统进行水冷,水冷系统使用水循环冷却。该水循环系统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3.2.3.3.3供电系统

(1)电源状况

本工程由志成路一路10kV电源为全厂供电,在厂区内建一个10kV/0.4kV变配电站,使电源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线路损耗。

(2)用电负荷及等级

本工程生产装置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单电源供电。消防泵及消防设备为二级负荷。

(3)全厂供配电系统

①高压开关柜操作电源采用直流220V,继电保护采用微机综合保护,由值班室统一控制。继电保护对高压开关总柜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变压器柜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高温报警,超高温跳闸保护。变压器低压侧设短路瞬动,过电流延时及单相接地等保护。全厂电能计量(有功,无功)采用高压计量方式。

②本工程采用低压电容器自动补偿,以便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

③其它建筑物属于正常生产环境,因此动力、照明配电箱及灯具,现场操作按钮等均采用普通型电气设备。车间及附属设施的动力电源均为380/220V,配电方式采用TN-S系统。各用电设备的电源均由设在变配电室的低压配电柜供给,主要采用铜芯电缆沿桥架敷设或穿镀锌钢管敷设。车间及附属设施的照明电源为380/220V,线路敷设主要采用BV型铜芯导线穿镀锌钢管沿墙及屋顶,钢构架敷设。

(4)防雷及防静电系统

本工程建筑物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对三类防雷建筑物及装置采用在屋顶或装置顶部架设避雷网,局部设置避雷针的方式作为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感应保护。利用金属框架及建筑物四周柱内钢筋作为防雷电引下线,所有接地干线及接地装置均做防腐处理。本工程设计对所有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艺生产设备,管道及附属设施均作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

3.2.3.3.4消防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相对独立,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有关规定,取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的供水需要;消防给水单独连接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采用室内、室外消火栓。

消防排水系统:消防事故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消防水收集池,消防水池设计容积为600m3,经检测符合排放标准时由潜水泵排至市政管道,不合格时,由泵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潜水泵为移动式安装,平时放在库房内,需要时再放入水池内。

3.2.3.3.5储运系统

(1)仓储

本项目鲜果不在厂区内存放,直接从百汇园种植基地运输至厂内清洗后进行生产,新鲜水果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生产的冻果存放于一期建设的冷库中冷冻,产品果汁灌装后存放于车间内配套的仓库暂存区存放,待二期仓库(9825m2)建设完成后,全部果汁产品均存放于仓库中。

其他辅料需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分开存放、切记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仓库内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仓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运输

本项目运输分厂外运输和厂内运输两部分。厂外运输的任务是将原辅材料等运到库房内以及将成品和废料运送出厂,厂外运输主要为汽车运输。厂内运输主要采用叉车运输,厂内运输的任务则是完成全厂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物料周转。

3.2.4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0亩(共2期),一期用地30亩,建设生产及附属用房约15480平方米,主要包括果蔬汁生产车间(含车间内仓库)、一期冷库(存放冻果),实际生产规模为60000吨果汁,20000吨冻果存放于一期冷库;二期用地20亩,建设建筑面积9825平方米,建设仓库(存放果汁饮品成品)。

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为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4.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基建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


噪声、扬尘、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工程验收


投产使用

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见图3.2-3。

图3.2-3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

3.2.4.2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

(1)基础工程

建设项目基础工程主要为围挡、土地平整、挖方、场地的填土和夯实,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建筑垃圾和噪声污染。

(2)主体工程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钻孔灌注,现浇钢砼柱、梁,砖墙砌筑。建设项目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浇灌时注入预先拌制均匀的混凝土,随灌随振,振捣均匀,防止混凝土不实和素浆上浮。然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的配料和加工,安装于架好的模板之处,及时连续灌筑混凝土,并捣实使混凝土成型。建设项目在砖墙砌筑时,首先进行水泥砂浆的调配,然后再挂线砌筑。主要污染物是施工噪声、粉尘和排放的尾气,拌制混凝土时的砂浆水等。

(3)装饰工程

利用各种加工机械对各部位按图进行加工,同时进行屋顶制作,然后采用浅色环保型高级涂料和浅灰色仿石涂料喷刷,最后对外露的铁件进行油漆施工,本工段时间较短,且使用的涂料和油漆量较少,仅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

(4)设备安装

包括厂区生产线各槽体、管线、污染防治设备等进行安装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尾气等。

(5)输入线路、工程验收

工程建设完工后需进行全站电缆线路的对接及调试,调试时间共计一个月左右,线路及设备调试检验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

3.3污染源源强核算

3.3.1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3.3.1.1物料平衡

1、冻果生产物料平衡表见表3.3.-1,物料平衡图见图3.3-1。

表3.3-1 拟建项目冻果物料平衡表(单位:t/a)

序号

入方

序号

出方

备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1

蓝莓鲜果、黑莓鲜果

32000

1

冻果成品

20000

作为成品存于冷库,待出售

2

烂果

600

来源于原果清洗,作为固废处置,用于农业基地施肥

3

杂质、残渣

400

4

果汁原料冻果

11000

作为果汁原料进入后道工序

合计

32000

合计

32000

/


蓝莓鲜果、黑莓鲜果32000


果汁原料冻果11000


残渣400


烂果600


冻果成品20000

图3.3-1 建设项目冻果生产物料平衡图(t/a)

2、果汁系列饮品物料平衡表见表3.3-2,物料平衡图见图3.3-2。

表3.3-2 拟建项目果汁系列饮品物料平衡表(单位:t/a)

序号

入方

序号

出方

备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1

蓝莓冻果

3000

1

果汁

60000

作为产品出售

2

黑莓冻果

8000

3

白砂糖

3000

2

过滤残渣

68

来源于榨汁工序,日产日清,运至种植基地处理

4

果葡糖浆

6000

5

其他辅料

258

5

纯水

39900

3

榨汁果渣

90

合计

60158

合计

60158

/


蓝莓冻果3000

黑莓冻果8000

白砂糖3000

果葡糖浆6000

其他辅料258

纯水39900


过滤残渣68


榨汁果渣90


果汁产品60000

图3.3-2 建设项目果汁生产物料平衡图(t/a)

3.3.1.2水平衡




厂内污水处理设施


实康污水处理厂


6


生活用水


6


冲厕用水


1


5


食堂用水


损耗1


损耗0.2


4


0.8


冲厕废水


食堂废水


4


化粪池


0.8


隔油池


4


0.8


4.8


水冷用水


236.92

新鲜水


15


225


水循环系统


损耗15


225


纯水制备


设备清洗用水


原果清洗用水


空瓶清洗用水


设备清洗废水


空瓶清洗废水


16


12.8


进入产品纯水133


损耗3.2


3


损耗0.6


2.4


19

纯水


190


2.4


12.8


38

纯水制备排水


高盐浓水


地面清洗


含盐废水


反渗透废水


23


3.5


19.5


损耗0.7


地面清洗废水


2.8


19.5


15


15


清洗废水


17.8


损耗4.45


22.25


17.8


4.8


72.7


绿化用水


蒸发渗透0.67


0.67


堆渣棚渗滤液


0.3


水浴杀菌用水


水浴废水


3


损耗0.6


2.4


2.4


图3.3-3建设项目水平衡图(t/d)




3.3.2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1)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以及装修期间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气。

①扬尘

扬尘是本项目施工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扬尘排放方式主要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其产生量受风向、风速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扬尘主要来源于:

I、施工物料的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

II、建筑物料的运输造成的道路扬尘;

III、清除固废和装模,拆模和清理工作面引起的扬尘。

②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

在工程施工期间,使用液体燃料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CO、THC等污染物。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水泥混凝土,生产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使用的施工机械有限,因此,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③装修期间有机溶剂废气

指装修施工阶段,处理墙面装饰吊顶、制造与涂漆、处理楼面等作业使用的黏合剂、涂料、油漆等材料中所含的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

装修期间有机溶剂废气不仅与使用的黏合剂、涂料、油漆等材料的种类有关,且与黏合剂、涂料、油漆中有机溶剂的种类、含量有关,其产生的种类和数量均难以确定,属于无组织排放。

(2)废水

施工期水污染主要源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作业产生的废水。

施工过程中,每天约有施工人员50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6m3/d,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等。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典型生活污水水质示例:COD浓度范围为250~400~1000mg/L、BOD5浓度范围110~200~400 mg/L、SS浓度范围100~200~350 mg/L,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指标浓度选取为CODCr 300mg/L,BOD5150mg/L,SS 120mg/L,氨氮类比相关监测结果取50mg/L,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估算见下表3.3-1。

表3.3-1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生活污水排放量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氨氮

6m3/d

浓度(mg/L)

300

150

120

50

产生量(kg/d)

1.8

0.9

0.72

0.3

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现场设置的临时化粪池收集后处理后接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排放。

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混凝土养护及墙面的冲洗、构件与建筑材料的保湿等施工工序,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物等。此外,施工作业使用动力机械在维护和冲洗时,将产生含少量悬浮物和石油类等污染物的废水。此类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不排放。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平整机械、抽水泵组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见表3.3-2,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产生噪声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加3~8dB(A),一般不会超过10dB(A)。

表3.3-2 工期噪声声源强度表


施工阶段

声源

声源强度dB(A)

施工阶段

声源

声源强度

dB(A)

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78~96

装修、安装

阶段

电钻

100~105

冲击机

95

电锤

100~105

空压机

75~85

手工钻

100~105

压缩机

75~88

/

/

/

/

抽水泵组

90~95

底板与结构阶段

混凝土输送泵

90~100

/

/

振捣器

100~105

/

/

电锯

100~105

/

/

电焊机

90~95

/

/

对此,在建筑施工期间向周围排放噪声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控制。施工期高噪声设备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机械设备,杜绝深夜施工噪声扰民,另外,对施工场地平面布局时应将施工机械产噪设备尽量置于场地中央,进行合理布设,减少施工噪声对民众的污染影响。对因生产工艺要求和其它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关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4)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主要是一些建筑材料的边角料,碎砖头、混凝土块等,产生量按50kg/m2估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000m2,则共产生施工建筑垃圾约1500t。建筑垃圾中的钢材、模板等的边角料可以回收卖给废品收购站,废弃的砖块、混凝土块等可以作为填充场地的材料,或者运往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地点处理;此外,项目装修阶段会大量使用黏合剂、涂料、油漆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胶渣、漆渣、废油漆桶、废胶桶、擦漆(胶)废布等危险固废,产生量约3.64t,此类固废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单独处理。

生活垃圾按平均每天施工人数50人,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计算,则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为50kg。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垃圾收集筒,用于收集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然后定期运往当地环卫部门制定的地点填埋。

3.3.3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3.3.3.1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建设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主要来自员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生产废水经厂内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到接管标准要求后一起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后进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本项目生产废水污染物主要有鲜果清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排水、水浴杀菌废水、空瓶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

本项目所有水量均来自于类比同行业《如果(天津)食品制造有限公司鲜榨纯果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数据及企业提供的测算数据。

(1)鲜果清洗废水

本项目鲜果清洗工艺产生废水量为17.8m3/d。根据对同类果汁工程资料的类比,清洗废水中污染物COD浓度约400~1000mg/L、BOD5浓度约200~800mg/L、SS浓度范围为3000~5000mg/L、氨氮约为25mg/L,TP约为5mg/L,废水经收集后纳入生产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2)纯水制备排水

本项目纯水制备排水主要包括浓水与反渗透废水,共38m3/d,分别为车间地面冲洗(3.5m3/d)、直接排污水处理站浓水(19.5m3/d)以及反渗透废水(15m3/d)。

①车间地面冲洗废水

项目运营期间,生产车间每天冲洗一次,这部分水主要来自纯水制备系统排水,每次产生废水2.8 m3/d,其中COD浓度约200~400mg/L、BOD5浓度约150~300mg/L、SS浓度范围为200~500mg/L、氨氮约为10mg/L,TP约为20mg/L,纳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②纯水系统直接排放废水

纯水制备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浓盐水直接排入厂区污水处理装置,排放量约为19.5m3/d。根据查得的类比资料,污染物主要为pH:7~9、SS:100mg/L、COD:200mg/L、BOD5:150mg/L、NH3-N:15mg/L、TP:10mg/L。

③纯水制备反渗透废水

纯水制备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树脂反渗透再生废水直接排入厂区污水处理装置,排放量约为15m3/d。根据查得的类比资料,污染物主要为pH:7~9、SS:100mg/L、COD:200mg/L、BOD5:150mg/L、NH3-N:15mg/L、TP:10mg/L。

(3)纯水清洗废水

本项目纯水清洗废水主要包括设备清洗废水(12.8m3/d)以及空瓶清洗废水(2.4m3/d)。

①设备清洗废水

在密闭的条件下,用一定温度的清洗水对果汁生产设备加以清洗作用,使与果汁接触的表面洗净和杀菌的方法。根据相关工艺资料,这部分水均来自纯水制备的纯水,经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用于设备清洗。这部分设备清洗废水使用量为16m3/d,废水产生量为12.8 m3/d,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COD浓度约3000~7000mg/L、BOD5浓度约2000~5000mg/L、SS浓度范围为3000~5000mg/L、氨氮约为80mg/L,TP约为3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随后的冲洗废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将逐步降低。参考相关果汁行业污染物统计资料,环评取均值COD浓度约5000mg/L、BOD5浓度约3500mg/L、SS浓度范围为4000mg/L、氨氮约为80mg/L,废水经收集后纳入生产污水收集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②空瓶清洗废水

该部分废水主要产生自果汁灌装阶段,灌装前需对空瓶进行清洗,这部分清洗水主要来自纯水制备纯水,这部分水用水量为3m3/d,废水产生量为2.4m3/d,其主要污染物为SS,SS浓度范围为50~100mg/L,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4)水浴杀菌废水

果汁在水浴杀菌过程中,有部分杀菌废水,这部分水均来自自来水,经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用于水浴杀菌,这部分水用量为3.0m3/d,废水产生量为2.4 m3/d,其中COD浓度约100~200mg/L、BOD5浓度约80~150mg/L、SS浓度范围为50~100mg/L、氨氮约为10mg/L,TP约为5mg/L,也纳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5)渗滤液

该部分废水来自于堆渣棚堆渣渗漏,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COD浓度约2000~4000mg/L、BOD5浓度约1000mg/L、SS浓度范围为1000~3000mg/L、氨氮约为50mg/L,TP约为5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本项目堆渣棚每日暂存堆渣为3.86t/d,堆渣棚废渣日产日清,在堆渣棚停留时间较短,且废渣含水率较低,故渗滤液产生量较小。根据同行业数据类比,渗滤液产生量为0.3t/d,该部分废水通过堆渣棚与污水处理站配套的导流槽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6)生活污水

本项目总定员50人,提供食堂,无宿舍。日常用水量按100L/(人·天)计,生产天数按300天计,则生活用水总量约为1500t/a;食堂提供用餐,每日食堂就餐人员约50人,用水量按20L/(人·餐)计,则食堂用水年量为300t/a。生活用水年用量约1800t/a。本项目排污系数按80%计,则生活废水总量为1200t/a,其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为COD 350mg/L、SS 250mg/L、氨氮20mg/L、总磷4mg/L;食堂废水总量为240t/a,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参考《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表1中经验数据:COD 600mg/L、SS 300mg/L、氨氮20mg/L、动植物油100mg/L,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一同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排入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本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表3.3-3。



表3.3-3 全厂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序号

废水来源

废水量

(t/a)

污染物

名称

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

措施

污染物接管情况

接管标准(mg/L)

排放方式与去向

环境外排量

浓度(mg/L)

产生量(t/a)

接管浓度(mg/L)

接管量(t/a)

浓度(mg/L)

排放量(t/a)

排放去向

1

鲜果清洗废水

5340

pH

6-9

-

厂内污水处理站

pH:6~9;

COD:250;

SS:180;

氨氮;20;

BOD5:100

TP:4.0

废水量21900;COD:5.475

SS:3.942;

氨氮:0.438

BOD5:2.19

TP:0.0876

pH 6-9(无量纲)

COD :280

SS:200

氨氮:35

总磷(以P计):4.0

BOD5:130

实康污水处理厂

COD:60

SS:20

氨氮:8(15)

BOD5:20

TP:1

排水量21900

COD:1.314

SS:0.438

氨氮:0.1752

BOD5:0.438

TP:0.0219

长江

COD

700

3.738

BOD5

500

2.67

NH3-N

25

0.1335

SS

3500

18.69

TP

5

0.0267

2

纯水系统含盐废水

5850

pH

7-9

-

COD

200

1.17

BOD5

150

0.876

NH3-N

15

0.0876

SS

100

0.585

TP

10

0.0585

3

反渗透废水

4500

pH

7-9

-

COD

200

0.9

BOD5

150

0.675

NH3-N

15

0.0675

SS

100

0.45

TP

10

0.045

4

设备清洗废水

3840

pH

7-9

-

COD

5000

19.2

BOD5

3500

13.44

NH3-N

80

0.307

SS

4000

15.36

TP

30

0.1152

5

水浴杀菌废水

720

pH

6-9

-

COD

150

0.108

BOD5

100

0.072

NH3-N

10

0.0072

SS

80

0.0576

TP

5

0.0036

6

空瓶清洗废水

720

pH

6-9

-

COD

100

0.072

BOD5

60

0.0432

NH3-N

10

0.0072

SS

80

0.0576

TP

5

0.0036

7

车间地面冲洗废水

840

pH

6-9

-

COD

300

0.252

BOD5

220

0.1848

NH3-N

10

0.0084

SS

350

0.294

TP

20

0.0168

8

渗滤液

90

COD

3000

0.27

BOD5

1000

0.09

NH3-N

50

0.0045

SS

2000

0.18

TP

50

0.0045

9

生活污水

1200

COD

350

0.42

化粪池

+隔油池

COD:250

SS:180

氨氮:20

TP:4

动植物油:60

废水量:

1440

COD:0.36

SS:0.26

氨氮:0.0288

总磷:0.00576

动植物油:0.0144

COD :280

SS:200

氨氮:35

总磷(以P计):4.0

BOD5:130

动植物油:-

实康污水处理厂

COD:60

SS:20

氨氮:8(15)

动植物油:3

TP:1

废水量1440

COD:0.0864

SS:0.0288

氨氮:0.0115

TP:0.00144

动植物油:0.00432

长江

SS

250

0.3

氨氮

20

0.024

TP

4

0.0048

食堂用水

240

COD

600

0.144

SS

300

0.072

TP

4

0.00096

氨氮

20

0.0048

动植物油

100

0.024



3.3.3.2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本项目生产线采用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加工、转运,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味产生。本项目生产车间建设为30万级净化车间。

30万级净化车间的作用原理: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净化车间室内时,迅速的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就把气流从回风口排走,即利用送风的干净气流来混合稀释作用,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能冲淡,同时是室内污染源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均匀扩散并及时排出室外,达到动态平衡,满足室内的净化车间要求,实现送风气流发挥较好的混合稀释作用的关键是使室内气流扩散的速度快、气流均匀。本项目生产线采用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加工、转运,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味产生。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包括:①职工食堂油烟废气;②污水处理站恶臭;③堆渣场的恶臭。

(1)食堂油烟废气

本项目定员预计为50人,实行日工作两班制。本项目食堂设计每次运行供应50人就餐,日运行2次,采用液化气和电能作为能源,拟用标准灶头2个,正常运营时每个标准灶头废气产生量为2000m3/h。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食堂按年运营300天,每天运营4个小时计算,平均就餐人数每天食用油50g,挥发量取2%,则油烟废气年产生量为1.8×108m3,油烟浓度为3.3mg/m3,油烟年产生量为0.06t/a。食堂油烟拟采用经国家认可单位生产并检测合格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效率大于75%)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油烟浓度为0.825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要求,经处理后的厨房油烟通过排烟管道排放。

(2)污水处理站恶臭

该项目建成后,恶臭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其理化性质见表3.3.-4。

表3.3-4 恶臭物质理化性质一览表


恶臭物质

分子式

溴阈值(ppm)

臭气特征

三甲基胺

(COH3) N

0.000027

臭鱼味

NH3

1.54

刺激味

硫化氢

H2S

0.0041

臭蛋味

粪臭基硫酸

/

0.0000056

粪便臭

根据《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加工生产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资料类比,NH3和H2S是臭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规划拟新建的污水处理站NH3和H2S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023kg/h、0.0075kg/h,产生量分别为NH30.166t/a,H2S0.054t/a,由于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处于露天空间中,臭气无法密闭收集,故本项目产生的臭气直接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异味。项目污水处理站委托具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根据本项目的排水特点及排水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异味排放口与周边建筑距离不得小于15m,并保持正常空气流通。污水处理站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及时清运污泥、保持设施及场地内外清洁。通过以上措施,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其厂界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限值。

(3)堆渣棚恶臭

该项目建成后,拣选工序产生的烂果和果汁压榨工序产生的原料果渣废物,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异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残渣均送至堆渣场所暂存,堆渣棚位于厂区生产车间的西北侧,正常情况下日产日清,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清理,堆渣中的有机物将在一定条件下腐败发酵,从而产生恶臭气体,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其过程类似于生活垃圾中有机质的发酵过程。恶臭产生情况受堆渣内部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堆渣形状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参考《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加工生产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氨和硫化氢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003kg/h、0.0015kg/h,产生量分别为NH30.022t/a,H2S0.0108t/a。

本项目产生的原料果渣废物几乎为日产日清,同时企业采用及时清运、减少堆渣暂存周期的措施减缓堆渣腐败发酵,进而降低产生恶臭的机会。故本项目堆渣棚产生的恶臭通过堆渣棚周边绿化吸收,堆渣棚配套的通风系统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

非正常工况是指开车、停车、常见事故、检修等工况下造成排放的废水、废气。

本项目生产车间建设为30万级净化车间,生产线采用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加工、转运,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味产生。

根据前文分析,本项目不产生有组织废气,故生产过程中无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排放。故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主要考虑废水处理站出现故障,导致废水处理效率降低,从而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

3.3.3.3噪声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项目噪声源较多,但大多数声源都安置在工厂厂房内或相应的设备室内,参考同类项目的相关参数,项目主要产噪源为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水泵、空压机、污水处理站等。主要设备的主要噪声值见表3.3-5。

项目拟采用合理布局和加装防噪设备进行综合治理,降低噪声污染。

表3.3-5 产噪设备与噪声排放情况


序号

噪声源

声压级 dB(A)

噪声特性

位置

1

冻果自动打包机

75

低频

生产车间

2

水泵

90

低频

泵房

3

打浆机

80

低频

生产车间

4

全自动洗瓶、灌装流水线

80

低频

生产车间

5

打码机

80

低频

生产车间

6

封盖机

75

低频

生产车间

7

自动贴标机

75

低频

生产车间

8

成品自动打包机

75

低频

生产车间

9

风淋机

75

低频

生产车间

项目建成投产后,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首先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对噪声级别的大的设备采用以下措施:

①对噪声级别的大的设备基础等部进行减振、隔振阻尼措施。

②设置在独立的房间,并对墙体、门等做好隔声措施。

③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避免因不正常运行所导致的噪声增大。

(3)对生产车间的门、窗加设隔声材料(或做吸声处理)。

(4)交通噪声,厂内的交通噪声主要是汽车发出的噪声,降低该类噪声的有效方法是禁止汽车鸣笛、限制车速、规定行车路线等。

(5)加强厂内绿化,在厂房及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以起到降噪的作用,同时可在围墙上种植爬山虎之类的藤本植物,使噪声最大限度地随距离自然衰减。

通过采取上述各项减振、隔声、吸声、消声等综合治理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采取以上措施后,各车间、设备工作间室外噪声可降至60~70dB(A)以下。

3.3.3.4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原果清洗杂质、果汁生产残渣、废弃的包装容器、污水处理污泥,堆渣棚产生的渗滤液,其余则为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膜及废树脂。

正常生产过程中,原果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杂质400t/a,主要为残枝败叶、泥沙尘土;原果分拣过程中产生的烂果、畸形果,产生量为600t/a。这部分固废由企业收集后运输至农业基地作为有机肥处理。果汁生产过程中将产生过滤残渣68t/a;榨汁残渣90t/a,主要为果核等废物;由企业收集后作为有机肥运输至农业基地堆肥。

本项目产生的废渣均堆放于堆渣棚,堆渣中的有机物将在一定条件下腐败发酵,产生一定量的渗滤液,堆渣棚废渣日产日清,渗滤液产生量较小,约为0.3t/d。通过堆渣棚与污水站直接配套的导流槽,将渗滤液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废弃的的包装容器主要为原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纸箱、果汁灌装产生的废容器(主要为纸袋及饮料瓶),产生量大概为10t/a,作为废品外售。

污水处理站在运营期间产生含水80%的污泥约1000t/a,经压滤机脱水至60%后污泥量为200t/a,送至种植基地堆肥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则为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树脂、废膜。根据日常生产经验,废树脂产生量为0.2t/a,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废膜0.1t/a。均采用铁皮桶密封盛装后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生产期间劳动定员50人,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统计,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t/a,化粪池污泥产生量约为3.75t/a,定点收集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的规定,首先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是否属于固体废物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见表3.3-6,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3.3-7,固废产生及处理情况见表3.3-8。

表3.3-6 项目副产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序号

副产物名称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预测产生量(吨/年)

种类判断*

固体废物

副产品

判定依据

1

烂果、废渣

分拣

固态

/

1000

-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2

过滤杂质

清洗

固态

/

68

-

3

榨汁果渣

榨汁

固态

/

90

-

4

废包装材料

包装

固态

/

10

-

5

员工生活垃圾

生活

固态

/

7.5

-

6

化粪池污泥

生活

固态

/

3.75

-

7

污水处理污泥

生产

固态

/

200

-

8

废活性炭

纯水制备

固态

/

0.2

-

9

废树脂

固态

/

0.2

-

10

废膜

固态

/

0.1

-

表3.3-7 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序号

固废名称

属性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危险特性鉴别方法

危险特性

废物类别

废物

代码

估算产生量(吨/年)

1

烂果、废渣

一般固废

分拣

固态

-

-

-

-

59

1000

2

过滤杂质

一般固废

清洗

半固态

-

-

-

-

59

68

3

榨汁果渣

一般固废

榨汁

半固态

-

-

-

-

59

90

4

废包装材料

一般固废

包装

固态

-

-

-

-

99

10

5

员工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生活

固态

-

-

-

-

99

7.5

6

化粪池污泥

一般固废

生活

半固态

-

-

-

-

99

3.75

7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一般固废

生产

半固态

-

-

-

-

56

200

8

废活性炭

危险废物

纯水制备

固态

-

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T/In

HW49

900-041-49

0.2

9

废树脂

固态

-

T

HW13

900-015-13

0.2

10

废膜

固态

-

T/In

HW49

900-041-49

0.1

表3.3-8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固体废物名称

产生

工序

属性

废物

代码

产生量(吨/年)

利用处置方式

利用处置单位

1

烂果、废渣

分拣

一般固废

-

1000

回收

企业自有农业种植基地

2

过滤杂质

清洗

一般固废

-

68

回收

3

榨汁果渣

榨汁

一般固废

-

90

回收

4

废包装材料

包装

一般固废

-

10

外售

资源回收部门

5

员工生活垃圾

生活

一般固废

-

7.5

环卫清运

环卫部门

6

化粪池污泥

生活

一般固废

-

3.75

环卫清运

环卫部门

7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生产

一般固废

-

200

企业运输

企业自有农业种植基地

8

废活性炭

纯水制备

危险废物

900-041-49

0.2

委托处置

有资质单位处置

9

废树脂

危险废物

900-015-13

0.2

10

废膜

危险废物

900-041-49

0.1

3.3.3.5物料装卸、储运环境污染简要分析

本项目原料主要为黑莓、蓝莓鲜果,成品为灌装果汁,原料与成品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均使用专用车辆运输,故原料与成品本身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但是由于本项目运输量较大,故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装卸、运输噪声也会影响周边环境。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原料、成品年总运量约为9.3万吨,每天的运输总量为310吨左右,需要载重为20t的汽车16辆/次.d,由于本项目运输量较大,载重车辆频繁的进出厂区,引起道路扬尘量增加,影响沿途的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类比分析,运输期间的扬尘污染与运输车行驶速度、道路面粉状物料含量密切相关,表3.3-9给出了汽车行驶在由散状物料的道路上时的起尘强度估算结果,表3.3-10给出了汽车行驶时扬尘污染扩散结果。

表3.3-9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的起尘量


路面粉状物料量(kg/m2)

0.1

0.15

0.2

0.25

汽车行驶道路起尘强度(mg/s.m)

0.34

0.45

0.55

0.65

注:本项目汽车行驶速度按40km/h估算。

表3.3-10 汽车行驶时道路扬尘扩散浓度计算结果


距离(m)

道路面物料量(kg/m2)

0.1

0.15

0.2

0.25

2

0.0928

0.1228

0.1501

0.1774

5

0.0891

0.1180

0.1442

0.1704

10

0.0836

0.1106

0.1352

0.1598

15

0.0787

0.1041

0.1273

0.1504

20

0.0743

0.0984

0.1202

0.1421

25

0.0704

0.0932

0.1139

0.1346

30

0.0669

0.0886

0.1082

0.1279

由上表看出,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对道路两侧2-30m范围内的影响较大。

为了减少物料运输、装卸过程汽车行驶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及装卸管理。为了减少汽车行驶产生的运输扬尘,不得使用拖拉机和农用汽车运输本项目产品及原料,原料及成品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密闭篷布货运车运输,并做好防日晒、雨淋等防护措施;汽车在厂区内行驶速度应小于10km/h;

②运输成品和原料的车辆应加盖帆布,同时不应超载(或装得过满);

③厂内主要运输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并定期洒水、清扫路面,最大限度减少汽车行驶过程造成的路面扬尘;

项目运输过程会对本项目办公区、厂区周边邻近村庄声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措施:

①运输车辆在经过附近村庄、附近企业办公生活区时要提前减速并禁止鸣笛;

②选择先进设备及运输车辆,提高货物装卸效率,所有装卸、运输工作均在白天进行,控制夜间货物运输量。

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货物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可降至最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3.3.7清洁生产简要分析

本次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参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要求,从项目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的先进性、生产设备的清洁性、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管理要求分析,筛选出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设计采用成熟的技术,其特点如下:

(1)果汁压榨工艺采用德国的先进的生产线加工设备,该设备特点具备大型化、高出汁率、高澄清度、密闭作业、自动化等多方面特点。无论对保证产品品质,还是降低生产成本,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采用国外连续包装设备,无菌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

二、生产设备先进性分析

建设项目使用了全自动连续包装设备,减少了单位产品物料消耗和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准。

三、节能降耗分析

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多种节能降耗措施,具体如下:

(1)公用系统

公用系统设计先进,方案合理,并充分考虑到长远发展,工厂供电、给排水、供热、通讯以及其它各种功能介质等公用设施,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品质良好、运行可靠。

公用系统广泛采用了国内先进技术和装备,并且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有效保障生产的可靠运行,为节能、管理和操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2)工艺节能降耗

建本项目在工艺流程设计采用能源节约技术,使能源尽量循环利用,做到节能降耗,具体措施如下:

1)在工艺流程的选择、功能区布置及设备布置上,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输送,使生产区域尽量集中,避免因分散布局导致增加运输能源的消耗。

2)车间布置尽量靠近动力中心,以减少管路和动力线路的能量损失。

3)采用节能型光源及混合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

4)加强设备及管道的维护,杜绝跑、漏现象的发生。

5)用水分级使用:清洗生产用水使用纯水;地面清洗用水使用制备纯水产生的废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其余生产、生活用水均直接使用自来水。

(3)公用工程节能

公用动力设备全部采用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根据不同生产负荷可合理调配设备运行。

供电系统装设无功率补偿装置,提高系统功率因子、节约用电。

(4)管理措施

所有能源均进行计量管理,主要能源及含能工质计量到车间(生产部门)。全厂设相应管理部门,各车间设能管组,加强对能源的监控管理,能耗按指标进行考核。

四、环境管理分析

本项目环境管理主要包括:

①安装必要的监测仪表,加强计量监督;

②建立环境审计制度、考核制度,对各岗位明确环境责任制;

③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减少跑冒滴漏;

④妥善存放原料和产品,防止损耗流失;

⑤采取奖惩制度及经济手段组织清洁生产,有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水耗有考核,对产品合格率有考核。

五、与同行业对比分析

本项目与同行业企业能耗对比一览表见表3.3-11。

表3.3-11 本项目与同类企业能源消耗对比表


分类

本项目

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加工生产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项目)

如果(天津)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鲜榨纯果汁项目)

消耗量

综合能耗

消耗量

综合能耗

消耗量

综合能耗

212万KWh/a

0.00033吨标煤/m2产品,新鲜水取水量0.812吨/吨产品

278.5万KWh/a

0.00035吨标煤/m2产品

12万KWh/a

0.00035吨标煤/m2产品

天然气

-

480万m3/a

17.12万

67176t/a

18.645万m3/a

10020t/a

六、末端治理

该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较大的为废水,因此废水的末端治理为本项目重点考虑的环节,该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管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与隔油池处理后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气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产生的少量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在严格按照本次评价提出的末端治理措施后,可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七、小结

该项目遵循清洁生产的理念,本次评价从工艺的环境友好性、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以及末端治理措施的协同性等方面,筛选出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为项目废水、废气和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3.3.3.8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见表3.3-12。

表3.3-12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类别

污染物

产生量(t/a)

削减量(t/a)

达标排放量(t/a)

纳管

排环境

废水

全厂废水

23340t/a

COD

26.274

20.439

5.835

1.4004

SS

36.0462

31.8442

4.202

0.4668

BOD5

18.051

16.32

2.19

0.438

氨氮

0.6517

0.1849

0.4668

0.1867

总磷

0.27966

0.1863

0.09336

0.02334

动植物油

0.024

0.0096

0.0144

0.00432

废气

无组织

H2S

0.0648

0

0.0648

NH3

0.188

0

0.188

油烟

0.06

0.054

0.006

固废

烂果、废渣

1000

1000

0

过滤杂质

68

68

0

榨汁果渣

90

90

0

废包装材料

10

10

0

员工生活垃圾

7.5

7.5

0

化粪池污泥

3.75

3.75

0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200

200

0

废活性炭

0.2

0.2

0

废树脂

0.2

0.2

0

废膜

0.1

0.1

0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自然环境概况

4.1.1地理位置

仪征行政隶属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长江岸线27公里,直顺稳定、深泓临岸是理想的建港岸线,长江、运河、宁通高速、沪陕高速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随着宁启铁路复线的建成和扬州泰州机场的通航,仪征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距离近在咫尺。

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4.1-1。

4.1.2地形地貌

仪征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长江三角洲顶端,北纬32°14′~32°36′,东京119°02′~119°22′。南濒长江,东临邗江区,西毗南京市六合区,北与高邮市和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全市东西宽30km,南北长39km,总面积901km2(其中长江水域面积21.4km2)。地质构造属于华北地区苏北褶皱区,地震强度弱,频率低,为7度设防地区,起伏不大,地面标高一般在20-35 米(黄海高程系);河流较少,仅有少量沟塘散布其间。土质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地耐力为8~12吨/平方米。

4.1.3气象气候

********9">仪征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为15.1℃,年降水量为1014mm,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为224天常年盛行风向为ENE,其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下表4.1-1。

表4.1-1 主要气象特征统计表


编 号

项 目

数值及单位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5.1℃

极端最高温度

39.8℃

极端最低温度

-15.1℃

2

风速

年平均风速

3.2m/s

3

气压

年平均大气压

1015.9hPa

6

空气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年平均绝对湿度

152mb

最大绝对湿度

413mb

7

降雨量

年最大降水量

1580.8mm

年最小降水量

458.7mm

昼夜最大降雨量

260.00mm

1 小时最大降雨量

19.2mm

8

降雪量

最大积雪深度

42cm

平均积雪厚度

1cm

基本雪压

450pa

全年平均降雪日数

8

9

风向和频率

年盛行风向

ESE14.77%

仪征市四季风玫瑰图:

图4.1-2 仪征市年、四季风向玫瑰图

4.1.4水文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分属长江水系,胥浦河小流域,分布有沿山河、潘家河、烟灯河、胥浦河等,均汇入长江,长江在园区南部。其中沿山河沿东西向横贯园区,勾通胥浦河、潘家河和烟灯河等南北向河道,具有防洪、排涝、引灌三项功能。胥浦河干流源于江淮分水岭南侧北高庄,长37.3km,流域面积203km2,是仪征西部引排的骨干河道。

长江仪征段西起小河口,东至军桥闸,长27.6km,有仪征水道(小河口—世业洲洲头)和世业洲岔道。仪征段江面宽阔,江岸平直,岸线稳定。

仪征长江段每天两次涨潮落潮,涨潮历时3h多,落潮历时9h多,1953-1987 年平均高水位(基面为废黄河高程)5.97m,平均低水位0.37m,最高水位7.197m(1954年8月17日),最低水位-0.36m(1956年11月9日)。据大通水文站测量,年径流量9500亿m3,平均流量28800m3/s,流速在0.4-1.0m/s 左右。最大洪峰流量92600m3/s,最小流量4620m3/s。

区域地表水系图见图4.1-3。

4.1.5区域生态概况

区域内野生动物随着工业发展,经济开发,无论数量和种类都逐渐减少,现仅有少量野兔、蛇等小动物。

本地区植物类型主要有栽培植被、山地森林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四种植被类型。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积最大,其余三种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

(1)栽培植被:本地区为农业垦作区,有大面积的农业栽培植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油菜、棉花、大麦等,按季播种,多为一年两作,以稻麦两熟为主。

(2)山地森林植被:包括针叶林、落地阔叶林、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其中落叶阔叶林为代表性林类,分布面积大,生长旺盛。

(3)沼泽植被:江滩是低洼湿地多水地带,地下水位偏高,本区域沼泽植被类型分布于此。主要优势品种有草、芦苇、芦竹、荻和垂穗苔草等。其中草群落是江滩的地带性背景群落,分布于江滩的各个地段。芦苇群落是长江沿岸的主要群落类型,比较稳定,是代表性群落之一。荻群落分布面积较大,是草本群落,对水位的适应性最大。上述三种群落在整个江滩上分段分片镶嵌分布,构成了沿江草丛植被的主体。

(4)水生植被:水生植被是非地带性植被,分布零散,发育不良。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本区水生植物群落可分为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和沉水植物群落。

本地区长江段有经济鱼类50多种,总鱼类组成有120多种,渔业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该江段属国家保护动物有6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种类有江豚、胭脂鱼和花鳗鲡,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规划区域内自然环境正从农业生态环境为主向城市生态环境过渡,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将逐步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生态体系。

4.1.6地下水状况

仪征市地下水从上至下包括堆积阶地孔隙水、长江河漫滩孔隙潜水层、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基岩断层裂隙水等。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仪征市地下水可划分为两个区,以实康-胥浦为界,北部为有压水区,南部为无压水区。

项目区域内地下水主要用于农村居民洗涤,其开发利用活动较少,基本为民间自行打井。

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2.1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功能区划分见表4.2-1。

表4.2-1 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及周围地区执行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区

长江执行Ⅳ类标准

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及周围地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

4.2.2环境敏感区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2.4-2,大气环境敏感目标见图2.4-1,水环境敏感目标见图4.1-3。

4.3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4.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不实测,引用的G1、G2、G3点数据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18至7月24日,引用监测点位为《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气监测点位数据,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故本项目引用的数据均满足导则要求。

(1)监测布点、监测项目

本项目大气环境现状不实测,引用《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气监测点位G3、G4、G5点监测数据,引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所属功能区见表4.3-1。具体位置见图4.1-1。

表4.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位

相对位置及距离

监测项目

G1

岔镇村王庄组

NE

600m

引用《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气监测点位G3、G4、G5点监测数据

G2

项目所在地

--

0m

G3

范庄

SW

1500m

(2)监测制度与采样频率

连续7天,监测PM10日均平均浓度;SO2、NOx、H2S、NH3的小时平均浓度。采样时间同步观测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低云量、总云量等气象参数。

其中,日平均浓度每天至少有20个小时采样时间;小时平均浓度每天4次,每次采样时间不低于45min。

(3)采样与分析方法

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

按国家监测总站、江苏省监测站有关技术规定,监测工作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内容:按要求采集一定数量的平行样和加标样,实行空白检验和标准工作曲线的带点控制。

(4)监测结果

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见表4.3-2。

表4.3-2各大气监测点监测结果统计整理汇总表 单位:ug/m3


监测点位

项目

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PM1024h平均浓度)

浓度范围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G1岔镇村王庄组

SO2

40.3-60.6

0

0

NOx

6.56-38.3

0

0

PM10

46-54

0

0

NH3

74-188

0

0

H2S

1.45-4.96

0

0

G2项目所在地

SO2

42.1-61.6

0

0

NOx

7.23-31.8

0

0

PM10

57-62

0

0

NH3

71-187

0

0

H2S

1.33-5.71

0

0

G3范庄

SO2

40.1-61.9

0

0

NOx

13.6-34.9

0

0

PM10

44-52

0

0

NH3

74-189

0

0

H2S

1.94-5.25

0

0

备注:ND未检出。

4.3.1.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SO2、NOx、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具体标准见表2.2-4及表2.2-5。

(2)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式中: I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监测平均值,mg/m3;

Cs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3)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4.3-3。

表4.3-3 空气质量指标现状指数值


编号

监测点

名称

I值

SO2

NO2

PM10

NH3

H2S

G1

王庄组

0.10

0.11

0.33

0.655

0.32

G2

项目所在地

0.10

0.10

0.4

0.645

0.35

G3

范庄

0.10

0.12

0.32

0.66

0.53

由表5.3-2及表5.3-3中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各污染因子的I值都小于1,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监测点基本可达到二类区的功能要求,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4.3.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4.3.2.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不实测,引用的点位数据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21至7月23日,引用监测点位为《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地表水监测点位数据,故本项目引用的数据均满足导则要求。

(1)监测布点、监测项目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现状不实测,引用监测点位为《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地表水W3、W4、W5监测点位数据,监测指标见表4.3-4,监测断面见图4.1-3。

表4.3-4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布置


水体名称

断面编号

断面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长江

W1

实康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m

pH、溶解氧、COD、BOD5、氨氮、总磷、SS、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六价铬、铜、粪大肠菌群、水温

连续采样3天,每天2次

W2

实康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500m

W3

实康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1500m

(2)监测时间和频率

采样时间为连续监测3天,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监测1次。

(3)水质监测指标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溶解氧、COD、BOD5、氨氮、总磷、SS、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六价铬、铜、粪大肠菌群、水温及其它有关水文要素。

(4)水质分析方法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标准中未说明者暂先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5)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3-5。

表4.3-5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断面

指标

pH

水温

溶解氧

COD

BOD5

氨氮

总磷

SS

石油类

挥发酚

高锰酸盐指数

氟化物

六价铬

粪大肠菌群

W1

最大值

8.96

33.6

5.9

13.2

3.6

0.09

0.1

10

0.04

9.73×10-4

3.8

0.18

0.005

ND

7900

最小值

8.45

32.2

5.0

<10

2.9

0.05

0.09

5

0.02

5.8×10-4

2.9

0.14

0.004

ND

3300

平均值

8.705

32.9

5.45

/

3.25

0.07

0.095

7.5

0.03

7.77×10-4

3.35

0.16

0.005

/

5600

标准值

6-9

/

5

20

4

1.0

0.2

30

0.05

0.005

6

1.0

0.05

1.0

10000

W2

最大值

8.94

33.8

5.8

17.8

3.4

0.07

0.1

7

0.04

8.42×10-4

3.8

0.18

ND

ND

7000

最小值

8.74

31.8

5.2

14.1

2.9

0.05

0.08

5

0.02

5.8×10-4

3.4

0.11

ND

ND

4600

平均值

8.84

32.8

5.5

15.95

3.15

0.06

0.09

6

0.03

7.11×10-4

3.6

0.145

/

/

5800

标准值

6-9

/

5

20

4

1.0

0.2

30

0.05

0.005

6

1.0

0.05

1.0

10000

W3

最大值

8.93

33.8

5.7

16.5

3.6

0.25

0.1

6

0.01

7.76×10-4

3.7

0.18

ND

ND

9400

最小值

8.78

31.8

5.1

16.5

2.6

0.06

0.09

4

0.01

4.49×10-4

3.1

0.11

ND

ND

4300

平均值

8.86

32.8

5.4

13.5

3.1

0.14

0.09

5

0.01

6.125×10-4

3.4

0.145

/

/

6850

标准值

6-9

/

5

20

4

1.0

0.2

30

0.05

0.005

6

1.0

0.05

1.0

10000

注:pH为无量纲;ND未检出,石油类检出限0.01 mg/L。

4.3.2.2地表水现状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仪征段水源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其中SS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限值,详见表2.2-6。

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模式,在各项水质参数评价中,对某一水质参数的现状浓度采用多次监测的平均浓度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

Sij=Cij/Csj

式中:S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监测平均浓度值,mg/L;

CSj:第i种污染物的地表水水质标准值,mg/L;

其中溶解氧为:

其中pH为:

式中: SpHj:为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为j点的pH值;

pHsu:为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pHsd:为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SDOj:为水质参数DO在j点的标准指数;

DOf:为该水温的饱和溶解氧值,mg/L;

DOj:为实测溶解氧值,mg/L;

DOs:为溶解氧的标准值,mg/L;

Tj:为在j点水温,℃。

(3)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见表4.3-6。

表4.3-6 各项因子标准指数计算结果


断面

pH

溶解氧

COD

BOD5

氨氮

总磷

SS

石油类

挥发酚

高锰酸盐指数

氟化物

六价铬

粪大肠菌群

W1

0.98

0.59

0.66

0.9

0.09

0.5

0.33

0.8

0.02

0.63

0.9

0.1

/

0.79

W2

0.97

0.64

0.89

0.85

0.07

0.5

0.23

0.8

0.17

0.63

0.18

/

/

0.7

W3

0.965

0.68

0.83

0.9

0.25

0.5

0.2

0.2

0.16

0.62

0.18

/

/

0.94

注:未检出项目监测平均值取检出限一半值。

从表4.3-5和表4.3-6可以看出,评价河段各断面每个测点的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地表水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

4.3.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4.3.3.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实测项目所在地,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采取引用监测数据的方式,引用的点位数据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21至7月22日,引用监测点位为《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地下水监测点位数据,故本项目引用的数据均满足导则要求。

(1)监测布点

本次监测设3个监测点,在项目所在地含水层设1个监测点,在区域引用《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地下水D1、D2监测点位数据。监测指标见表4.3-7。监测点位见图4.1-1。

表4.3-7 地下水监测点位置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名称

相对方位

距离(m)

监测因子

D1

赵庄

NE

250m

a)检测分析地下水环境中K++Na+、Ca2+、Mg2+、CO32-、Cl-、SO42-的浓度

b)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等因子;同时监测水温、井深和水位埋深(或水深、水位标高)

D2

陈庄

SW

900m

D3

项目所在地

-

0

(2)监测时间及频次

监测2天,每天取样一次。

(3)监测方法

水质监测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要求执行。

(4)监测结果

地下水监测结果见表4.3-8。

表4.3-8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断面

D1

D2

D3

标准值

指标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pH

7.24

7.19

7.215

7.59

7.4

7.495

7.82

7.75

7.785

6.5-8.5

水温

19.6

19

19.3

19.5

19.4

19.45

9.2

8.7

8.95

/

高锰酸盐指数

2.6

2.4

2.5

2.4

1.6

2.0

0.6

0.5

0.55

3

氨氮

0.1

0.1

0.1

0.16

0.1

0.13

0.191

0.180

0.1855

0.2

总硬度

245

206

225.5

248

205

226.8

281

281

281

450

硝酸盐氮

15

6.72

10.86

13.6

8.31

10.96

9.12

8.85

8.985

20

亚硝酸盐氮

0.016

0.015

0.0155

0.012

0.009

0.011

0.005

0.004

0.0045

0.02

氯离子

47.8

35.3

41.55

31.3

27.2

29.3

54.4

54.2

54.3

/

氯化物

48.5

36.4

42.45

32.3

28.1

30.2

54.4

54.2

54.3

250

溶解性固体

450

446

448

350

346

348

/

/

/

1000

挥发酚

1.30×10-3

1.04×10-3

1.17×10-3

1.04×10-3

9.08×10-4

9.74×10-4

ND

ND

ND

0.002

0.06

0.05

0.05

0.029

0.026

0.03

ND

ND

ND

1

0.23

0.21

0.22

0.129

0.126

0.13

0.236

0.176

0.206

0.3

ND

ND

/

ND

ND

/

ND

ND

ND

0.05

2.95×10-3

1.24×10-3

2.10×10-3

0.14×10-3

0.115×10-3

0.13×10-3

ND

ND

ND

0.05

总肠菌群

<3

<3

/

<3

<3

/

<3

<3

/

3

19.4

17.5

18.5

17.3

15.8

16.6

46.7

46.3

46.5

/

12.6

10.5

11.6

2.45

0.7

1.58

19.6

17.9

18.75

/

235

175

205

188

150

169

246

224

235

/

17.3

16.1

16.7

17.4

17.2

17.3

14.8

14.3

14.55

/

碳酸根

ND

ND

/

ND

ND

/

ND

ND

ND

/

硫酸根离子

66.8

61.9

64.35

96.3

72.6

84.45

67.4

63.9

65.65

/

硫酸盐

67.3

62.6

64.95

97.2

73.4

85.3

67.4

63.9

65.65

250

注:pH为无量纲;未检出用“ND”表示,挥发酚检出限0.0003 mg/L,高锰酸盐指数检出限0.5 mg/L。

4.3.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地下水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具体标准值见表2.2-11。

(2)评价方法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标,标准指数越大,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

?

式中: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Ci—第i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

Cs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

b)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 见:

式中:PpH—pH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监测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3)评价结果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分别见表4.3-9。

表4.3-9 地下水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评价结果


断面

D1

D2

D3

标准值

指标

标准指数

标准指数

标准指数

pH

0.16

0.51

0.39

6.5-8.5

水温

/

/

/

/

高锰酸盐指数

0.87

0.183

0.8

3

氨氮

0.5

0.9275

0.8

0.2

总硬度

0.54

0.624

0.55

450

硝酸盐氮

0.75

0.449

0.68

20

亚硝酸盐氮

0.8

0.225

0.6

0.02

氯离子

/

/

/

/

氯化物

0.19

0.217

0.13

250

溶解性固体

0.45

/

0.35

1000

挥发酚

0.65

/

0.52

0.002

0.06

/

0.03

1

0.76

0.687

0.43

0.3

/

/

/

0.05

0.059

/

0.0028

0.05

总肠菌群

/

/

/

3

/

/

/

/

/

/

/

/

/

/

/

/

/

/

/

/

碳酸根

/

/

/

/

硫酸根离子

/

/

/

/

硫酸盐

0.269

0.2626

0.389

250

由表4.3-9可以看出,地下水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评价结果P值均小于1,故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各项监测因子均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

4.3.4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4.3.4.1环境噪声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集中区及声学环境敏感点特征,按照网格布点与功能区布点相结合的方法,项目厂界设8个噪声监测点位。具体位置见图3.1-1,监测结果见表4.3-10。

表4.3-10 区域噪声现状监测点位布置情况一览表


编号

名称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执行标准

Z3

Z4

东厂界

LeqdB(A)

区域噪声分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连续2天,统计连续等效A声级

3类区

Z5

Z6

南厂界

3类区

Z7

Z8

西厂界

3类区

Z1

Z2

北厂界

3类区

(2)监测频次

连续监测2天,昼间和夜间各监测1次。

(3)监测方法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906-2008)中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的规定,使用符合国家计量规定的声级计进行监测。

4.3.4.2厂界声环境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根据《仪征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中规定,建设项目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声功能区标准。

(2)评价结果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3-11。

表4.3-11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等效声级Leq:dB(A)


监测点号

2016年10月28日

2016年10月29日

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Z3

Z4

56.3

56.0

47.2

47.3

56.2

55.9

47.5

47.1

65

55

Z5

Z6

52.8

52.7

44.8

44.9

52.6

52.6

44.5

44.8

65

55

Z7

Z8

50.7

50.1

42.2

42.4

50.8

50.4

42.1

42.3

65

55

Z1

Z2

52.7

53.1

44.3

44.7

52.4

53.2

44.4

44.8

65

55

由表4.3-11可以看出,各噪声监测点的噪声现状监测值无论昼、夜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的标准的要求。

4.3.5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4.3.5.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点布设

在项目所在地区内设一个土壤质量采样区,共1采样单元。具体位置见图5.1-1。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pH、铜、铅、锌、铬、砷、镍、镉、汞,共9项。

(3)监测时间与频率

监测时间为2016年10月28日1天,采样一次。

(4)监测方法

参照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要求进行,不足部分参照《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进行。

(5)监测结果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3-12。

表4.3-1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监测项目(mg/kg,pH为无量纲)

pH

总铬

T1

表层0-20cm

2106.10.28

7.86

0.16

46.5

67.9

25.4

11.2

46.1

2.53

0.009

中层20-60cm

7.72

0.14

41.0

64.4

23.6

10.5

37.6

2.76

0.01

深层60-100cm

7.83

0.11

30.9

54.3

21.5

9.3

28.6

2.78

0.016

平均值

7.80

0.14

39.5

62.2

23.5

10.3

37.4

2.69

0.012

4.3.5.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具体标准数值见表2.2-12。

(2)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

Pij=Cij/Si

式中:P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监测浓度值,mg/L;

Si:第i种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mg/L。

(3)评价结果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4.3-13。

表4.3-13 土壤各项监测因子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pH

T

-

0.024

0.249

0.467

0.034

0.79

0.187

0.235

0.089

由表4.3-13可以看出,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各项监测因子均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土壤标准。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周围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以及声环境质量均较好。

4.4区域污染源调查

本评价对评价区域范围内的重点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在充分利用仪征市环保局提供的排污申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对该地区的各污染源源强、排放的污染因子及排放特性进行核实及汇总。

4.4.1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建设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评价区域内现有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园区内已建企业,根据仪征市环保局提供的排污申报资料结合现状调查情况,各企业工业废气排放状况见表4.4-1。

表4.4-1评价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

序号

排污单位

达标排放情况

SO2

NOX

烟尘

颗粒物

非甲烷

总烃

1

扬州市新能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达标

1.6

0.9

3

--

--

2

仪征市星海化纤有限公司

达标

2.88

2.43

0.36

--

--

3

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达标

--

--

--

0.075

0.85

4

仪征市天龙制漆有限公司

达标

0.48

0.02724

0.9

--

--

5

江苏丰禾科技有限公司

达标

5.31

--

5.9

10.5

--

6

仪征市志成化纤有限公司

达标

1.22

3.18

3

--

0.1

7

总计

11.49

6.53724

13.16

10.575

0.95

4.4.1.1大气污染源评价

(1)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a.等标污染负荷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式中:Pi为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3/s;

C0i为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气为mg/m3;

Qi为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t/a。

若第j个污染源共有几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若评价区共有m个污染源含有第i种污染物,则该污染物在评价区内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b.等标污染负荷比

为了确定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的贡献,这里引入污染负荷比。

在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j:

式中:P——为评价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Kij——无量纲,它是一个确定污染源内各种污染物排序的参数。

评价区内,第j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Kj:

式中: P——为评价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Kj——为无量纲,它可以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源的排序。

(2)评价结果

4.4-2 区域主要污染企业废气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计算结果


排污单位

SO2

NO2

烟尘

颗粒物

非甲烷

总烃

∑P

Pi(%)

排序

扬州市新能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3.20

4.50

6.67

--

--

14.37

12.70

4

仪征市星海化纤有限公司

5.76

12.15

0.80

--

--

18.71

16.53

3

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

--

--

0.17

4.25

4.42

3.90

5

仪征市天龙制漆有限公司

0.96

0.14

2.00

--

--

3.10

2.74

6

江苏丰禾科技有限公司

10.62

--

13.11

23.33

--

47.06

41.59

1

仪征市志成化纤有限公司

2.44

15.90

6.67

--

0.50

25.51

22.54

2

总计

22.98

32.69

29.24

23.50

4.75

113.16

100.00

Ki(%)

20.31

28.88

25.84

20.77

4.20

100.00

-

-

根据表4.4-2及大气区域污染评价可知,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主要污染源为江苏丰禾科技有限公司。

4.4.2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4.2.1水污染源调查

根据仪征市环保局提供的排污申报资料结合现状调查情况,评价区域内的工业废水污染源排放统计结果见表4.4-3。



表4.4-3 评价区域内主要水污染源排放状况


序号

排污单位

排放量(t/a)

COD

氨氮

TP

SS

LAS

动植物油

排放去向

1

仪征市祥瑞热缩制品有限公司

2720

0.48

--

--

--

--

--

实康污水处理厂

2

仪征市星海化纤有限公司

80480

12.934

0.052

0.005

2.4

0.012

--

3

仪征市恒达钢结构有限公司

255

0.045

0.07

--

--

--

--

4

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700

0.175

0.019

0.004

0.07

--

--

5

仪征市天龙制漆有限公司

320

0.016

--

--

--

--

--

6

江苏丰禾科技有限公司

55786

10.96

0.065

0.01

4.11

--

--

7

仪征市志成化纤有限公司

1530

0.428

0.038

--

--

--

--

8

天达沥青砼拌合场

1738

0.5215

0.0521

0.0070

0.4346

--

0.1738

9

仪征市天华活塞环有限公司

1935

0.5806

0.0581

0.0077

0.4838

--

0.1935

10

扬州安多新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1434

0.4301

0.0430

0.0057

0.3584

--

0.1434

11

扬州伟鹏机械有限公司

1075

0.3226

0.0323

0.0043

0.2688

--

0.1075

12

仪征市连环活塞环有限公司

645

0.1935

0.0194

0.0026

0.1613

--

0.0645

13

江苏荣能集团仪征混凝土有限公司

627

0.1882

0.0188

0.0025

0.1568

--

0.0627

14

扬州市新能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448

0.1344

0.0134

0.0018

0.1120

--

0.0448

15

仪征市长三角无纺织品有限公司

645

0.1935

0.0194

0.0026

0.1613

--

0.0645

16

仪征市邮电通讯器材厂

90

0.0269

0.0027

0.0004

0.0224

--

0.0090

17

仪征市恒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538

0.1613

0.0161

0.0022

0.1344

--

0.0538

18

仪征市全新活塞环有限公司

806

0.2419

0.0242

0.0032

0.2016

--

0.0806

19

仪征市祥建铸造有限公司

269

0.0806

0.0081

0.0011

0.0672

--

0.0269

20

扬州市振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143

0.0430

0.0043

0.0006

0.0358

--

0.0143

21

仪征市和顺化工有限公司

90

0.0269

0.0027

0.0004

0.0224

--

0.0090

22

宁启铁路电化工程项目部

1792

0.5376

0.0538

0.0072

0.4480

--

0.1792

23

仪征市恩帮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7200

2.1600

0.2160

0.0288

1.8000

--

0.7200

24

扬州福马钢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2880

0.8640

0.0864

0.0115

0.7200

--

0.2880

25

仪征市江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3600

1.0800

0.1080

0.0144

0.9000

--

0.3600

26

仪征市百福来机械有限公司

1920

0.5760

0.0576

0.0077

0.4800

--

0.1920

27

仪征市飞腾物流有限公司

2400

0.7200

0.0720

0.0096

0.6000

--

0.2400

28

扬州德煜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1920

0.5760

0.0576

0.0077

0.4800

--

0.1920

29

仪征市真诚门业有限公司

1920

0.5760

0.0576

0.0077

0.4800

--

0.1920

30

扬州阳港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7680

2.3040

0.2304

0.0307

1.9200

--

0.7680

31

梦兰物流

9600

2.8800

0.2880

0.0384

2.4000

--

0.9600

小计

--

193186

40.4566

1.786

0.2248

19.4288

0.012

5.1395

由表4.4-3可见,评价区域内较大废水污染源为仪征市星海化纤有限公司,其废水的排放量占区域排放总量的41.7%。



4.4.3危险废物污染源调查分析

评价区域内现有的主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有4家,其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4.4-4。

表4.4-4 评价区域主要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序号

企业名称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处理处置方式

1

仪征市恒达钢结构有限公司

废乳化液

0.1

委托扬州东晟固废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废机油

0.01

2

仪征市志成化纤有限公司

废活性炭

0.2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3

仪征市天华活塞环有限公司

废矿物油

1

委托扬州东晟固废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脱脂槽废液、酸洗槽废液、磷化渣、水处理污泥

4

委托扬州杰嘉工业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理

合计

5.31

委托处置

由表4.4-4可见,评价区域内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为仪征市天华活塞环有限公司。

4.5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4.5.1马集镇八里工业区规划相关内容

4.5.1.1园区总体发展目标及规划时段

(1)总体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区位、产业、交通、能源等优势,按照差别化、互补式发展和特色化、错位式竞争的基本原则,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生物科技聚集区。

(2)规划期限

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4.5.1.2园区规划范围及其实施现状

(1)规划范围:

东至泗大线向东300m,西至五号路向西300m,南至铁路桥,北至岔林线。南北长约1680m,东西长约1850m,总用地面积2.87km2。本次增加的生物(食品)科技板块不新增用地,仍在八里集中区范围内,具体位置详见图2.3-1。

(2)实施现状:

根据马集镇政府提供的资料,2013年园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以来,园区规划面积及范围未发生改变,本次拟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重点引进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果蔬汁深加工项目和仪征市丰禾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所在地均为空地待开发。

4.5.1.3园区性质、产业定位及其实施现状

(1)园区性质

园区定位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的高水平、高起点、综合性、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工业集中区。

(2)规划功能及产业定位

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规划功能定位: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主导产业以汽车零配件项目为主,以现代机械制造业项目、电子电器、新材料、纺织、无纺织造、生物(食品)科技等高科技项目为辅的综合性工业集中区。

主导产业定位:进园区工业项目应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代价低的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以汽车零配件项目为主。

进园区项目和产品的选择和控制原则如下:

①鼓励类

汽车零配件业:各类汽车零配件制造业。

纺织、无纺织造业:各种纤维的纺织;各类织物的织造;各类服装鞋帽的生产。

生物(食品)科技、轻工业项目、地方农产品深加工:果蔬汁深加工;高档蔬菜和畜禽食品加工;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及各类保健品加工;装饰材料等建材生产;玻璃制品生产;玩具生产。

机械电子业:光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和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制造;信息家电、机电产品、环保设备、医疗器械及机械构件的制造;交通工具及配件、零件制造;软件开发项目等。

信托服务业:物流运输。

②限制类

食品轻工业:牙膏的生产等。

③禁止类

食品轻工业:化学制纸浆、造纸、制革等项目。

化工、染料:各类化学品及中间体的生产。

印染:各类织物的印染。

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中禁止的类别和存在严重污染且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

(3)实施现状

目前工业集中区内共有已建在建企业62家,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纺织、建材、电子电器、机械加工等,根据现场调查以及环境管理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园区企业类别统计见表4.5-1。

表4.5-1 工业集中区内主要产业统计表


行业类别

汽车零配件

机械加工

电子电器

纺织

无纺织造

建材

仓储物流

其他

企业数量(家)

11

3

10

4

4

12

3

15

所占比重(%)

17.7

4.8

16.1

6.4

6.4

19.3

4.8

24.2

由表4.5-1可知,园区62家企业中,有17.7%的企业为汽车零配件企业,19.3%的企业为建材生产企业,电子电器企业占到16.1%,纺织和无纺织造各占6.4%,机械加工和仓储物流企业各占4.8%。

4.5.1.4园区总体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布局及实施现状

(1)总体布局

园区以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没有明确行业组团的划分。

本次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在八里集中区4号路两侧空地集中开发,泗大线西侧、宁启铁路以北,打造生物(食品)科技集聚区。根据《仪征市马集生物食品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生物(食品)科技集聚区形成一个公共服务区,五个工业生产区(含农产品加工区,生物制品(食品类)区,发酵食品区,传统食品区,食品添加剂区),一个检测中心。

(2)土地利用

总用地约287公顷(2.87km2),规划用地面积264.9公顷。现状已用地约70.38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26.5%。规划范围内的主要用地分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用地、市政用地、绿地等。规划和当前开发现状情况见表4.5-2。

表4.5-2 园区用地规划构成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

规划

开发现状

面积(公顷)

占规划总用地比例(%)

面积(公顷)

占规划总用地比例(%)

1

M

工业用地

172.68

65.19

46.6

17.59

2

W

仓储用地

52.41

19.78

17.1

6.46

3

T

道路用地

26.30

9.93

4.0

1.51

4

U

市政用地

1.59

0.60

0.48

0.18

5

G

绿地

11.86

4.48

2.2

0.83

6

/

总用地

264.9

100

70.38

26.57

(3)用地布局

根据仪征地区常年是东南季风,将一类工业布置在园区南侧和东侧,将二类工业用地布置在园区西北侧用地内。本工业园区内没有三类工业用地,土地开发时序由东南向西北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目前工业集中区内已建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东侧和南侧,基本按照开发时序进行。自规划以来新引进的项目总的占地面积不大,个别企业未严格按照规划的用地性质进行布局,但总体上对整个园区影响不大,建议工业集中区在今后引入企业及本次引入生物(食品)科技项目时对其选址合理性进行详细论证,以避免远期无序开发布局混乱局面的形成。

4.5.2项目选址与规划相符性

建设项目位于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和集中区志成路北侧,周边多以企业厂房为主。

建设项目所在地为空地,无遗留环境问题,经马集镇人民政府批准,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该地块建设“年产80000吨果蔬汁项目”的建设,根据仪征市城乡建设局批准的《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地规划》(见附件),将该地块建筑用途定位为工业用地。因此,建设项目符合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用地规划的要求。

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主导产业以汽车零配件项目为主,以现代机械制造业项目、电子电器、新材料、纺织、无纺织造等高科技项目为辅。

由于马集镇八里集中区内目前产业结构偏向于传统行业,工业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更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链,对集中区后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为了给集中区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结合了仪征市地方天然资源,马集镇人民政府决定调整集中区产业结构,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在八里集中区4号路两侧空地集中开发,打造生物(食品)科技集聚区。因为产业定位发生了改变,规划重新调整,目前《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审批中。调整后的规划只是在八里工业集中区4号路两侧空地增加生物(食品)科技板块。生物(食品)科技板块拟重点引进本项目和仪征市丰禾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建设项目属于C1523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C1372水果和坚果加工,属于调整后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中生物(食品)科技板块,主要从事果汁加工,可以直接带动马集工业集中区范围内产业链的增长及经济水平的提升,符合调整后马集镇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定位。

4.5.3园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4.5.3.1园区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根据对规划方案分析及目前实际建设状况,集中区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污染控制和管理措施尚待完善

区内大部分企业废水、废气排放口未按要求设置标识。

(2)尚未形成产业链和规模效应

工业集中区规模企业较少,对市场依赖性强,受市场影响较大,稳定性不够,造成入园企业流动性大。这将制约产业园的污染治理 、“三废”再利用和资源化等管理水平的提升。

(3)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园区形成了环境管理机构,但仍应在队伍建设、管理体系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运作程序等方面予以加强。工业集中区大部分企业尚未配备专职或兼职环保员。且工业集中区缺少环境监测计划、缺少完善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等。生活垃圾未能实行资源化处理。在园区风险管理方面,缺少“园区风险应急预案”,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漏洞,应结合各企业的生产及贮运情况,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

(4)未落实居民拆迁工作

工业集中区现有246户居民,居民拆迁安置工作目前仍未完成,工业集中区呈现居民区和工业区混杂的状态。

(5)废弃垃圾场安全环保措施不完善

已封厂的垃圾填埋场尚未编制风险应急预案或后期利用方案。

4.5.3.2解决方案

针对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次评价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如下:

严格按照规划、环评批复及产业政策要求并根据工业集中区内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筛选入区项目,实行绿色招商,引进投资规模大、污染轻的企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并在园区内外构建生态型产业链。合理布局企业,对于分散的同类型企业加快集聚。对排污大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削减其总量、结合马集镇“十二五”节能减排及工业集中区总量控制的要求,通过区域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寻找适当的总量削减和平衡途径。

(1)环境综合整治

对现状排放NO2、PM10的企业进行污染源整治,减少NO2、PM10排放;在引进项目过程中企业排放NO2、PM10的企业进区。园区道路定期清扫并洒水抑尘;增加绿地面积,利用其净化功能改善环境;对重点污染源及特征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加强监督与管理,减少废气排放,以维持和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各企业应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各类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严禁将高浓度废水稀释排放,环保局应根据各企业的生产情况核定各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废水预处理设施的关键设备应有备件,以保证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按照《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排放口应按有关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按装流量计,留有采样监测的位置。

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监督管理,确保污水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杜绝企业偷排、漏排行为,对李庄水库和李庄中心河进行水环境治理。提高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

(2)构建生态型产业链

着力于引进规模企业,构建主导产业链,如机械加工、电子电器、汽车零配件、新型材料以及纺织等行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特色,构建生态型产业链。禁止三类工业入驻。从发展主导产业链的角度招商选商,逐步完善园区产业链,鼓励单个项目投资高、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清洁生产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的项目入区。

积极构建生态型产业链,增强工业集中区工业体系的稳定性和柔度。优化产业结构,逐步达到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工业集中区抗市场冲击的能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

引进补链企业,以实现副产品园区内部化,尽量减少园区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实行区域之间的耦合,使园区外的企业与园区内企业组成事实上的生态工业系统。

(3)加强环境管理

加强工业集中区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集中区环境进行统一管理。园区应加强与仪征市环境监测站合作,如期开展监测,加大对区内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实现园区工业固废统一管理。园区应结合各企业的生产及贮运情况,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且园区应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完善的“园区风险应急预案”。

(4)落实居民拆迁安置工作

尽快落实工业集中区居民拆迁安置工作,集中区内不得新建居民点,搬迁完成之前为区内居民留足卫生防护距离,涉及拆迁的企业在拆迁完成前禁止投入生产。园区目前共有246户居民,其中37户已签搬迁协议,计划于2017年底搬迁到位,其余居民根据市级整体规划、马集镇实际情况以及项目入驻等要求对工业集中区内的居民实施逐步拆迁。

(5)完善废弃垃圾场安全环保措施

目前该区域已经广泛栽植林木,林木生长状态良好,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议编制风险应急预案或后期利用方案。

后续管理期间应进行封闭式管理。后续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建立检查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护设施。

②对地下水、渗滤液、填埋气体、大气、垃圾堆体沉降及噪声进行跟踪监测。

③保持渗滤液收集处理和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的政策运行。

④绿化带和堆体植被养护。

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家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禁止作为永久性建(构)物的建筑用地。

5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1施工期的影响因素

(1)噪声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施工现场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打桩机、搅拌机、挖掘机和推土机等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强度一般在80~105dB(A),但这些噪声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自然衰减较快。每百米噪声强度可衰减30~40dB左右,因此对100米以外区域的影响不大。为减缓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对打桩机一类噪声峰值强度最大的施工机械,夜间应禁止工作;对其它高强度声级的施工设备应尽量避免同步使用,夜间尽量不施工或不使用高强度声级设备。

(2)扬尘

施工废气主要产生于土地开挖及回填产生的扬尘、砂石水泥运输及装卸过程中随风散逸的粉尘、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卷起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燃油废气等。

建设施工期间运输、装卸并筛选建筑材料、车辆的流量大大增加,同时进行挖掘地基、打桩、砌墙、铺设路面等各种施工作业,这些都将产生地面扬尘和废气排放,施工现场近地面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将比平时高出几倍或几十倍,因而将大大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局部区域短时间将超过三级标准的限值要求(三级标准TSP的日均浓度限值为0.5mg/m3)。但这种施工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粒径较大,一般超过100μm,因此在飞扬过程中沉降速度较大,很快落至地面,所以其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局限在施工现场及附近。在施工场地周围建围篱,可有效降低施工粉尘的影响范围。

另外,车辆的增加及施工机械运行过程都将产生尾气排放,使附近空气中CO、THC及NOx浓度有所增加,这种排放属于面源排放,由于排放高度较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局限在施工现场周围邻近区域。因此,选择施工管理质量好的单位,其施工车辆的运行及维护状况也较好,可有效减少燃油量和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3)废水

①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开挖、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废水及洗涤用水。前者含有大量的泥砂,后者则会有一定量的油污。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因调试、清洗设备,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由于油污消解的时间长,因而必须加强管理,不能随意排放到附近的沟塘、河流等。

②生活污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废水主要是由施工人员的生活活动产生的,包括洗涤用水和冲厕用水等。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约50人,施工人员每天生活污水量按120L/人·日计,COD浓度为300mg/L,氨氮浓度为50mg/L,则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每天的生活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见表5.1-1。

表5.1-1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


施工人数(人)

污水量(m3/d)

COD(kg/d)

氨氮(kg/d)

50

6

1.8

0.3

③现场清洗废水

该废水虽然无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但其中可能会含有较多的泥土、砂石和一定的地表油污和化学物品。

施工中上述废水的排放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施工期废水不应任意直接排放。其防治措施主要有: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出现,减小废水产生量;施工物料堆场远离地表水体并设置在径流不易冲刷处;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施工现场应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按废水的不同的性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5.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2.1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各种机械运行中的噪声水平见5.1-2。

表5.1-2 施工阶段主要机械噪声声级表

施工阶段

噪声源

声级dB(A)

施工阶段

噪声源

声级dB(A)

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78~96

底板与结构阶段

振捣器

100~105

钻孔机

105

电锯

100~110

空压机

75~85

电焊机

90~95

打桩机

95~100

空压机

75~85

装修、安装阶段

电钻

100~115

-

-

电锤

100~105

无齿锯

105

因为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故噪声传播较远,受影响范围较大。施工各阶段声级为75~115dB(A),由于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于现场运行,而单机设备声级一般高于90dB(A),又因为施工场地内设备位臵不断变化,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数量亦有所波动,很难确切的预测施工场地各厂界噪声值。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由于附近村庄距离工程建设工地的最近距离为160m,因此施工期不会出现噪声扰民现象。但也应禁止夜间高噪声施工(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施工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施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要求,避免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5.1.2.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粉尘

施工粉尘污染的产生主要决定因素为施工作业方式、原材料的堆放形式和风力等,其中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经调查,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5m/s,建筑工地的TSP浓度为其上风向的2~2.5倍,其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影响范围内TSP的浓度均值为0.49m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值的1.6倍。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即影响范围为90m。

建设项目100范围内无主要敏感保护目标,故施工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施工扬尘量将随管理手段的提高而降低,如管理措施得当,扬尘量将降低50~70%,可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②车辆扬尘

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工地,会给施工场地周围和施工运输沿线大气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扬尘因路而异,土路比水泥路TSP高2~3倍,尘源30米以内TSP浓度均为上风向对照点2倍以上,其影响范围为道路两侧各50米的区域。

项目地处工业区,道路为水泥路面,建筑材料和渣土运输车应采用封闭运输,在车辆进出的地方,应设置车轮过水池,以洗去车轮上的泥土,避免车轮上的泥土携带上路。车辆应按规定的行驶路线和行驶时间行驶,避开周围敏感点。

③机械尾气

尾气污染的产生主要决定因素为燃料油种类、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和风力等,其中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大。

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经调查,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5m/s时,建筑工地的NOx、CO和烃类物质的浓度为其上风向的5.4~6倍,其中NOx、CO和烃类物质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00m,影响范围内NOx、CO和烃类物质的浓度均值分别为0.216mg/m3、10.03mg/m3和1.05mg/m3。NOx、CO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2.2倍和2.5倍,烃类物质不超标(参照以色列国家标准2.0mg/m3)。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30%,即影响范围为70m。

本工程所在地区风速相对较小,只有在大风及干燥天气施工,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将有NOx、CO和烃类物质存在,其影响范围预计不大。

5.1.2.3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废水主要是来自多雨季节的地表径流、施工工地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工地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冲洗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食堂下水和厕所冲刷水。多雨季节的持续和高强度降雨会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产生明显的地表径流,其中会夹带大量渣土和泥沙,并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

①施工废水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浆水,该部分废水中SS 浓度较高,建设单位严禁任何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附近河道。同时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避免地面水体二次污染;在施工工地周界应设置排水明沟。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

②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在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区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设施,定期清理粪便污物外运,作为农田堆肥。总之,工程施工期外排废水量很少,对附近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限度范围。

5.1.2.4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方施工开挖的渣土、碎石等;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砂石、混凝土;铺路修整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由于本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厂界内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定点堆放、管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在可承受限度范围。

另外,车辆装载运输时泥土的散落、车轮沾上的泥土会导致运输公路上布满泥土。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施工道路堆土的处置,及时清理。

施工期生活垃圾及时清理,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收运。

5.1.3小结

在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产生噪声、废水、扬尘和固废,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短期的、局部的影响,施工过程应落实污染控制措施,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1.1预测模式

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的要求,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5.2.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预测因子

根据拟建项目废气排放特点,环境空气预测因子为NH3和H2S。

(2)预测内容

本项目无有组织废气产生,故本项目预测内容主要为:

(a)正常工况点无组织面源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

(b)计算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5.2.1.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源强

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源强见表5.2-1。

表5.2-1 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污面源源强


序号

污染源位置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面源高度(m)

面源面积(m2)

1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0.054

8

225×118

2

0.166

8

3

堆渣棚

硫化氢

0.0108

8

20

4

0.022

8

5.2.1.4大气环境预测结果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包括硫化氢和氨,采用估算模式预测了无组织排放面源下风向小时落地浓度、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距离,具体见表5.2-3及表5.2-4。

表5.2-3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

浓度占标率P(%)

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

浓度占标率P(%)

100

0.0006948

5.95

0.002131

1.07

200

0.0007732

6.73

0.002984

1.49

300

0.000785

7.55

0.003235

1.62

400

0.000958

7.58

0.003246

1.62

500

0.0009752

7.75

0.003297

1.65

600

0.0009321

7.32

0.003165

1.58

700

0.0009132

6.71

0.002979

1.49

800

0.0008974

6.1

0.00279

1.39

900

0.0008485

5.48

0.0026

1.3

1000

0.0007878

4.88

0.002416

1.21

1100

0.0007314

4.31

0.002243

1.12

1200

0.0006793

3.79

0.002083

1.04

1300

0.0006311

3.31

0.001935

0.97

1400

0.0005869

2.87

0.0018

0.9

1500

0.0005464

2.46

0.001676

0.84

1600

0.0005097

2.1

0.001563

0.78

1700

0.0004762

1.76

0.00146

0.73

1800

0.0004459

1.46

0.001367

0.68

1900

0.0004182

1.18

0.001283

0.64

2000

0.0003934

0.93

0.001206

0.6

2100

0.0003714

0.71

0.001139

0.57

2200

0.0003515

0.51

0.001078

0.54

2300

0.0003334

0.33

0.001022

0.51

2400

0.0003166

0.17

0.000971

0.49

2500

0.0003011

0.09

0.0009233

0.46

2600

0.0002868

0.087

0.0008796

0.44

2700

0.0002737

0.074

0.0008393

0.42

2800

0.0002614

0.061

0.0008016

0.4

2900

0.0002499

0.05

0.0007664

0.38

3000

0.0002395

0.039

0.0007344

0.37

下风向最大浓度(ug/m3)

0.0009873

7.8

0.003311

1.66

最大地面浓度距离(m)

466

466

表5.2-4 堆渣棚无组织排放废气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堆渣棚

硫化氢

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

浓度占标率P(%)

下风向预测浓度(ug/m3)

浓度占标率P(%)

100

0.0007969

7.97

0.001594

0.8

200

0.0007972

7.97

0.001594

0.8

300

0.0007567

7.57

0.001513

0.76

400

0.0006714

6.71

0.001343

0.67

500

0.0005561

5.56

0.001112

0.56

600

0.0004568

4.57

0.0009137

0.46

700

0.0003784

3.78

0.0007569

0.38

800

0.0003198

3.2

0.0006395

0.32

900

0.0002739

2.74

0.0005478

0.27

1000

0.0002374

2.37

0.0004749

0.24

1100

0.0002088

2.09

0.0004176

0.21

1200

0.0001853

1.85

0.0003707

0.19

1300

0.0001659

1.66

0.0003318

0.17

1400

0.0001495

1.49

0.0002991

0.15

1500

0.0001356

1.36

0.0002713

0.14

1600

0.0001238

1.24

0.0002475

0.12

1700

0.0001135

1.14

0.0002269

0.11

1800

0.0001045

1.04

0.000209

0.1

1900

0.00009666

0.97

0.0001933

0.1

2000

0.00008973

0.9

0.0001795

0.09

2100

0.00008389

0.84

0.0001678

0.08

2200

0.00007867

0.79

0.0001573

0.08

2300

0.00007397

0.74

0.0001479

0.07

2400

0.00006972

0.7

0.0001394

0.07

2500

0.00006588

0.66

0.0001318

0.07

2600

0.00006237

0.62

0.0001247

0.06

2700

0.00005917

0.59

0.0001183

0.06

2800

0.00005624

0.56

0.0001125

0.06

2900

0.00005355

0.54

0.0001071

0.05

3000

0.00005107

0.51

0.0001021

0.05

下风向最大浓度(ug/m3)

0.0008211

8.21

0.001642

0.82

最大地面浓度距离(m)

172

172

由表5.2-3及表5.2-4可知,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硫化氢和氨下风向最大浓度均不超标,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因此,本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5.2.1.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计算方法:

(1)模型为SCREEN3模型;

(2)要求“SCREEN3.EXE”必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exe”在同一目录下;

(3)计算选项:

城市选项;

测风高度=10m;

气象筛选=自动筛选,考虑所有气象组合;

(4)计算点

为离源中心10m到5000m,在100m内间隔采用10m,100m以上采用50m。计算点相对源基底高均为0。

(5)计算输出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取值方法为:(离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m)。

(6)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见表5.2-5。

表5.2-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序号

污染源位置

污染物名称

排放源强(t/a)

污染源高度(m)

污染源面积(m2)

计算结果

1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0.054

8

225×118

无超标点

2

0.166

8

无超标点

3

堆渣棚

硫化氢

0.0108

8

20

无超标点

4

0.022

8

无超标点

经预测,本项目的各类废气无组织排放不会造成厂界外浓度超标,因此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2.1.6卫生防护距离

(1)计算公式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工段)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m——为标准浓度限值(毫克/立方米);

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千克/小时);

R——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米);

L——为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米);

A、B、C、D为计算系数。根据所在地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

(2)参数选取

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时,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1000m时,级差为100m。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气体的Qc/Cm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提高一级。

该地区的平均风速为3.0m/s,A、B、C、D值的选取见表5.2-6。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5.2-7。

表5.2-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表


5年平均风速

m/s

卫生防护距离L,m

L≤1000

1000<L≤2000

L>2000

工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A

<2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80

80

80

2~4

700

470

350

700

470

350

380

250

190

>4

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40

B

<2

0.01

0.015

0.015

>2

0.021

0.036

0.036

C

<2

1.85

1.79

1.79

>2

1.85

1.77

1.77

D

<2

0.78

0.78

0.57

>2

0.84

0.84

0.76

表5.2-7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污染源位置

污染物名称

排放速率kg/h

面源面积m2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m

设定卫生防护距离m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0.0075

225×118

7.965

50

100

0.023

0.855

50

堆渣棚

硫化氢

0.0015

20

2.308

50

100

0.003

4.803

50

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气体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提高一级。

根据项目的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确定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污水处理站边界外100米包络线的范围以及堆渣棚边界为100米包络线范围,具体卫生防护距离范围见图3.5-1。经实地测量分析,污水处理站与相距最近南侧谢家营的最近距离为130m,故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保护目标。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1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2.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2.1正常工况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建成运营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内预处理后最终排入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

实康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仪征主城区、汽车工业园、仪征经济开发区(包括船舶工业园)等范围。本项目位于仪征马集工业集中区,项目区域污水管网已建成并接通至实康污水处理厂,废水具备接管条件。

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建成,二期工程于2012年8月投产。实康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2.5万t/d,实际废水处理量约2万t/d,剩余0.5万t/d。建设项目新增污水排放量为74.8t/d,废水排放量占污水处理厂的总负荷比重较小,不会对实康污水处理厂产生水量的冲击。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的A2/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一体化带式浓缩脱水机。实康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级标准后,排入长江仪征段。

5.2.2.2非正常工况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在非正常工况下,本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站故障导致废水超标排放至污水管网,最终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发生此类情况,本项目生产废水会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产生冲击,将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下降。

可见,当污水处理装置失效时,废水将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由于企业配备了一系列应急措施,故本项目生产废水不会对企业周边水域造成较大环境影响,企业在平时应加强废水处理站的维护与管理,避免因废水处理站故障导致废水超标排放。

5.2.3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3.1评价目的及评价范围

(1)评价目的

通过对本项目各种噪声源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项目噪声源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切实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边界外200m范围。

5.2.3.2噪声源源强分析

建设项目噪声源主要分布在生产厂房、冷库房、污水处理站等,高噪声设备主要为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污水处理站、空压机、泵等,噪声源强在70~90dB(A)。

5.2.3.3预测模式

根据声环境评价导则的规定选取预测模式,应用过程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简化。

(1)室外点声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a、某个点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式中:Lp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dB;

Lw——倍频带声功率级,dB;

Dc——指向性校正,dB;

A——倍频带衰减,dB;

Abr——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bar——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b、如果已知靠近声源处某点的倍频带声压级Lp(r0)时,相同方向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Lp(r):

预测点的A声级LA(r),可利用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按下式计算:

式中:Lpi(r)——预测点(r)处,第i倍频带声压级,dB;

⊿Li——i倍频带A计权网络修正值,dB。

c、各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的合成

第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i,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j,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j,则拟建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为:

式中:tj——在T时间内j声源工作时间,s;

ti——在T时间内i声源工作时间,s;

T——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

N——室外声源个数;

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2)室内点声源的预测

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TL——隔窗(或窗户)倍频带的隔声量,dB。

(3)多源叠加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

a、各受声点上受到多个声源的影响叠回,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j——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b、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5.2.3.4预测结果及分析

为便于比较环境噪声水平的变化,厂界噪声预测点与现状监测点位于同一位置,经过对各产噪单元或设备设置减振垫、安装隔声门窗等降噪措施,并考虑房屋隔声条件下,各噪声单元产生的噪声在传播途径上即产生衰减,衰减量按25dB(A)计。为充分估算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不满足计算条件的小额正衰减予以忽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各预测点的声级。

厂界各预测点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5.2-8。

表5.2-8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监测点

昼夜

东厂界

南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背景值

昼间 [dB(A)]

56.2

52.75

50.4

52.9

夜间 [dB(A)]

47.25

44.85

42.3

44.5

贡献值

昼间 [dB(A)]

44.97

44.14

37.18

38.95

夜间 [dB(A)]

44.97

44.14

37.18

38.95

预测值

昼间 [dB(A)]

56.52

53.31

50.6

53.07

夜间 [dB(A)]

49.27

47.52

43.46

45.57

标准值

昼间 [dB(A)]

65

夜间 [dB(A)]

55

达标状况

昼、夜间均达标

从表5.2-8可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厂东、南、西、北厂界各预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可分别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本评价认为,只要建设单位对各产噪设备严格按照本评价提出的降噪措施进行防治,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厂界及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5.2.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4.1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化学品储运或废水排放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进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联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既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地下水能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一般说来,土壤粒细而紧密,渗透性差,则污染慢;反之,颗粒大松散,渗透性能良好则污染重。

5.2.4.2基本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基岩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的素填土、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成因的粉质黏土以及白垩系下白垩统的泥质砂岩等组成,地基岩土可划分为8个岩土单元体,现将其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层①素填土(Q4al):灰黄色,成份主要以粉质黏土为主,结构松散,混大量植物根茎和少量碎石子,回填年代大于5年。

层②粉质黏土(Q4al):灰黄色,等级中~重,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混铁锰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层③粉质黏土(Q4al):灰黄色,褐黄色,等级中,很湿,软塑,局部状态为流塑,含氧化铁,混铁锰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层④粉质黏土(Q4al):褐黄色,黄褐色,等级重,稍湿,硬塑,含氧化铁和氧化铝,混铁锰结核和灰白色团块,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

层⑤粉质黏土(Q4al):褐黄色,黄褐色,等级中~重,稍湿,可塑~硬塑,含氧化铁和氧化铝,混铁锰结核和灰白色团块,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

层⑥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黄褐色,等级重,稍湿,硬塑,含氧化铁和氧化铝,混铁锰结核和灰白色团块,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

层⑦泥质砂岩(K2):砖红色,棕红色,全风化,主要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层理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微胶结,节理、裂隙发育,遇水易崩解,属极软岩,基本质量分级等级为Ⅴ级,局部风化严重,接近残积土。

层⑧泥质砂岩(K2):砖红色、棕红色,强风化,岩体较破碎,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层理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微胶结,节理、裂隙发育,遇水易崩解,局部夹薄层粉砂岩,属极软岩,基本质量分级等级为Ⅴ级。

(2)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按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性质和埋藏条件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黏性土中,其渗透性、富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河渠入渗补给,消耗于蒸发及人工开采。下部的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基本对工程无影响。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0.50~2.50m,常年地下水稳定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在1.00m左右。

5.2.4.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处理站设置调节池、混凝池、二沉池等,各池体四壁有专用防腐防渗措施,对地下水影响很小。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排放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实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长江。在采用各项防渗、防漏措施,原料、产品等密闭贮存并确保场地防渗的情况下,本项目对地下水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

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于污染,是建设项目需要考虑的最敏感含水层。由于本项目建设区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中”,建设场地含水层属于“不易”污染,因此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污染扩散相对较慢,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已考虑地下水的保护问题,采用了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止跑、冒、滴、漏的废液渗透,可以较好地隔绝地下水和有害物质,对厂区周围地下水影响较小。

本项目采取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有:

(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为了保护土壤、地下水环境,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对地下水的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设计、管理各种工艺设备和物料运输管线上,防止和减少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合理布局,减少污染物泄漏途径。在厂内不同区域实施分区防治:

①事故应急池、消防清水池、消防尾水池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污染液体事后外运处理。池子采用防水卷材及防水环氧面层处理。

②污水处理站水池底板及池壁全部采用抗渗混凝土浇制(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并采用防水环氧面层处理。

③一般固废贮存场地面采用抗渗混凝土及防水环氧面层处理(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④其它。在生产涉水区域采用防渗地面;完善清污分流系统,保证污水能够顺畅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应急事故池。

⑤运行期严格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

(2)应急处置

①当发生异常情况,需要马上采取紧急措施,阻止污染扩大。

②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③组织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尽量缩小环境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减低事故后果的手段,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

④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⑤如果本公司力量不足,需要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

(3)应急预案

①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应在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制定企业、工业区和仪征市三级应急预案。

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应急预案的制定机构: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和潜在污染可能性评估;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特大环境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人员疏散措施,工程抢险措施,现场医疗急救措施。特大环境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特大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

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采用各项防渗、防漏措施,确保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能有效地预防厂区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从地下水环境保护角度看,其影响是可接受的。

5.2.4.4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建立项目区的地下水环境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监测层位:潜水含水层;

采样深度:水位以下1.0m之内;

监测因子:水位、pH、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等。

对建设项目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监测点位均在本项目厂区范围内可能发生地下水污染的区域,其中污水处理站需设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为每年2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若企业不具备监测条件,可委托有监测能力的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监测,并及时的上报监测结果。

另外,企业应根据项目存在的地下水事故风险以及在事故状态下可能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配备应急监测系统和设备。当事故发生时启动公司应急系统,对地下水不同距离进行监测,同时立即上报监测结果。

5.2.5固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5.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杂质、蓝莓残渣、废弃的包装容器、污水处理污泥,其余则为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等。

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以上措施处置实现零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必须指出的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前在厂房内的堆放、贮存场所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贮存有关要求设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见表5.2-9。

表5.2-9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


序号

固体废物名称

产生

工序

属性

废物

代码

产生量(吨/年)

利用处置方式

利用处置单位

1

烂果、废渣

分拣

一般固废

-

1000

回收

企业自有农业种植基地

2

过滤杂质

清洗

一般固废

-

68

回收

3

榨汁果渣

榨汁

一般固废

-

90

回收

4

废包装材料

包装

一般固废

-

10

外售

资源回收部门

5

员工生活垃圾

生活

一般固废

-

7.5

环卫清运

环卫部门

6

化粪池污泥

生活

一般固废

-

3.75

环卫清运

环卫部门

7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生产

一般固废

-

200

企业运输

企业自有农业种植基地

8

废活性炭

纯水制备

危险废物

900-041-49

0.2

委托处置

有资质单位处置

9

废树脂

危险废物

900-015-13

0.2

10

废膜

危险废物

900-041-49

0.1

5.2.5.2建议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建议建设单位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落实固废处理措施,与相关专业处理厂商完成签约,避免开工建设后找不到合适的处理厂商而使固体废物长期堆放产生二次污染。

(2)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固废的暂存工作,要有合适的暂存场所,暂存场所必须做好防渗、防漏、防晒、防淋等工作。在运输过程注意运输安全,不得沿途抛洒,并在堆放场所树立明显的标志牌。

(3)对固体废物实行从产生、收集、运输到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废物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风险防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应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5.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3.1生态红线区域调查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仪征市境内生态红线区域共有10处,分别为:仪征铜山省级森林公园、扬州西郊省级森林公园、龙山森林公园、登月湖风景名胜区、石柱山奇景园风景名胜区、仪征市红山风景名胜区、枣林湾有机农业产业区、仪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仪征西部丘岗水源涵养区、捺山茶园有机农业产业区。通过对项目地区详细踏勘和资料的收集,建设项目在各保护区外,见表2.5-2。

5.3.2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建设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评价工作范围内主要为农田、野生植被和绿化植被。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豆类和蔬菜等,在村庄房屋、农田周围零星分布有少量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均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在农村居民的房前屋后都有较好的绿化,种植的树木主要有水杉、香樟、意杨等。

5.3.3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植被已由人工植被替代,大型野生动物已相继绝迹,区域内现有野生动物以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濒危或受保护动物资源。

5.3.4土地利用现状

建设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评价工作范围内主要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具体见马集镇八里工业集中区用地规划图。

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表多为工业企业,植被覆盖较低,但地表硬化程度较高。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属微度侵蚀。

5.3.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建设项目为一般区域,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2)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植被基本以人工植被为主。

(3)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植被已由人工植被替代,大型野生动物已相继绝迹,区域内现有野生动物以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濒危或受保护动物资源。

(4)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以工业用地为主。

(5)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水土流失侵蚀级别均属微度。

5.4环境风险分析

5.4.1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90)环管字057号文《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评价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文)的精神,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本次风险评价拟通过分析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潜在危险,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表5.4-1评价工作级别

项目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5.4.2风险识别范围

结合本项目的工艺流程,本次环境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储运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危险性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风机、空压机)、工程环保设施(废水处理装置、降噪措施等)、废物暂存场所(一般固废暂存场等)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辅料、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步骤


对象


方法


目标


风险识别


评价系统


原料、辅料、中间和最终产品、生产及储存装置


综合评价方法、检查表法、评分法、概率评价法


确定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


源项分析


已识别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因素


定性


类比法


加权法


定性


指数法


概率法


事故树法


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


后果计算


最大可信事故


大气扩散计算

水体扩散计算

综合损害计算


确定危害程度、危害范围


风险评价


最大可信事故风险

风险评价标准体系


外推法

等级评价法


确定风险值和可接受水平


风险可接受水平


风险管理


应急措施



可接受风险水平

不可接受风险水平


代价利益分析


确定减少风险措施


事故现场

周围影响区


类比法

模拟


事故损失减至最小


图5.4-1 风险评价程序

5.4.3物质危险性辨识

建设项目在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中涉及到的原辅材料见表3.2-1,主要原辅料的理化性质、毒性毒理见表3.2-2,结合物质危险判别标准(见表5.4-2)可知,建设项目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主要为R404a制冷剂,判别结果见表5.4-3。

表5.4-2 物质危险性标准

类别

等级

LD50(大鼠经口)(mg/kg)

LD50(大鼠经皮)(mg/kg)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

有毒物质

1

<5

<1

<0.01

2

5<LD50<25

10<LD50<50

0.1<LC50<0.5

3

25<LD50<200

50<LD50<400

0.5<LC50<2

易燃物质

1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

2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

3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爆炸性物质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

(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表5.4-3建设项目危险物质风险识别表


物料及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分子式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性

毒性毒理

R404a制冷剂

4%四氟乙烷

CH2FCF3

无色气体,有微芳香味,熔点-101℃,沸点-26.1℃,不溶于水,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不燃

低毒

52%三氟乙烷

C2H3F3

微带气味的易燃气体、熔点-117℃,沸点-4.7℃,不溶于水,具有麻醉作用

易燃

低毒

44%五氟乙烷

C2HF5

无色气体,有微芳香味。沸点-48.45℃,不溶于水

不燃

低毒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判定:

本项目使用物质大多数为不燃物,不在易燃易爆判定标准范围内;所有物质毒性均较低或无毒,不在毒性判定标准所列范围内。

因此,建设项目风险物质鉴定为R404a制冷剂含四氟乙烷、三氟乙烷和五氟乙烷。判定情况见表5.4-4。

表5.4-4 主要化学品危险性判别

物质

有毒物质

燃烧性

爆炸性

腐蚀性

四氟乙烷

-

-

-

三氟乙烷

-

-

五氟乙烷

-

-

-

5.4.4重大危险源判定

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在单元内达到和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标准的临界量时,将作为事故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为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建设项目R404a制冷剂为冷库制冷一次性使用量,均置于冷库。故建设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一览表见表5.4-5。

表5.4-5 重大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物质名称

项目年消耗量(t/a)

存储位置

最大贮存及使用量(t)

临界量*(t)

qi/Qi

制冷剂含四氟乙烷

0.16

冷库

0.16

50

0.0032

制冷剂含三氟乙烷

2.08

2.08

50

0.0416

制冷剂含五氟乙烷

1.76

1.76

50

0.0352

qn/Qn=0.08<1

注:*表示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中有毒物质的临界值。

由上表可知,建设项目R404a制冷剂主要成分各类危险物质存放量均低于临界量且qn/Qn=0.08<1,故本项目实施后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5.4.5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且不存在高毒性危险物质,故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二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本次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周围2.5km的范围,风险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点情况见表2.4-2。

5.4.6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1)生产车间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生产车间由于非正常生产工况和事故工况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

①因员工生产操作不当和生产设备故障如输送管、阀门等损坏导致车间蒸汽等泄漏。建议企业加强管理,强化员工安全操作培训,避免因机械故障或职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

②作为果汁深加工项目,水是消耗最多的原材料。因员工生产操作不当和生产设备故障如水管、阀门等老化和损坏导致水泄漏,继而引发电击、摔伤等意外事故,因此建议企业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排查,及时更换和维修。

(2)设备、设施的风险源项分析

设备中管道蒸汽安全事故危害性较大,一般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火灾和爆炸事故;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对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发现和认知能力;安全检修的频率要高,检查时应仔细排查每一项不安全因素。

此外,电器电线安装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或设备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损坏和电气火灾事故;仪表、安全设施等附件经长期运行,可能遭腐蚀而失灵等问题均可能产生危害。

(3)废水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一般情况下,生产和污水管网不会发生堵塞、破裂等导致废水直接进入水体。发生该类事故的可能原因主要有管网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废水处理站机械故障及贮池破损等。另外,在发生地震时,可能造成污水收集系统及废水处理站毁坏或其它事故。当发生该类事故时,生产废水外溢直接流入附近水体,将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该项目与废水处理系统相关的最大可信事故为项目厂区污水处理设施机械发生故障或工艺性能出现瘫痪而使废水不经处理或仅经简单中和后直接外排,导致大量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所以在事故排放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较大。建设单位应加强废水处理及企业排水的监控,设立应急事故池,当厂区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废水须临时排入事故池,杜绝废水直接排放实康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发生,待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回复正常使用时,再将临时废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4)废气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因此对敏感点影响不大,本次不作事故影响预测评价。

(5)制冷剂R404a泄漏事故风险源项

本项目冷库制冷使用的制冷剂为R404a制冷剂,R404a制冷剂主要成分四氟乙烷(4%)、三氟乙烷(52%)、五氟乙烷(44%),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化气体,稍有醚味,沸点-46.5℃,不燃。但是R404a制冷剂在泄漏后对人员健康会造成伤害,具体表现为:

①吸入大量的R404A制冷剂可能导致心律不整,失去意识或死亡;

②过量的吸入R404A制冷剂可能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眩晕、恶心、头脑同等,过量吸入R404制冷剂最后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③故意或误用R404a制冷剂可能引起无征造的死亡。

所以在事故排放时,对人员的健康影响较大。建设单位应加强冷库及制冷剂使用的监控力度,配备事故状态下的防护面具,当制冷设施出现故障,制冷剂泄漏时,建设单位需做好人员安全防护工作,迅速转移可能受影响的工作人员。

5.4.7风险计算和评价

5.4.7.1风险计算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

5.4.7.2风险评价

本项目事故后果主要体现在:①生产车间事故产生的影响;②废水事故排放产生的影响;③R404a制冷剂泄漏事故产生的影响。

风险值计算情况详见表5.4-6。

表5.4-6 建设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计算


序号

最大可信事故

事故概率

事故后果

风险值

致死区域

致死区域内人数(个)

不利气象条件概率

致死率

1

生产车间事故

1.2×10-7

/

/

/

50%

/

2

废水事故排放

1×10-5

/

/

/

50%

/

3

R404a制冷剂泄漏事故

1.2×10-6

3.8

2

/

50%

4.56×10-6

在工业和其它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列于表5.4-7。

表5.4-7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


序号

风险水平(a-1)

危险性

可接受程度

1

10-3数量级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人自然死亡率

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

2

10-4数量级

操作危险性中等

应采取改进措施

3

10-5数量级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属同一量级

人们对此关心,愿意采取措施预防

4

10-6数量级

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

人们并不当心这类事故发生

5

10-7-10-8数量级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

没有人愿为此事投资加以预防

对照上表,结合本项目实际风险可知,项目全厂最大环境风险值为4.56×10-6,在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并且事故发生后及时对人群进行疏散的前提下,拟建项目全厂风险水平可接受。

根据上述分析,扩建设项目的风险水平总体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建设项目应加强管理,杜绝污染风险事故发生。

5.4.8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废水设施故障,生产废水未经过预处理直接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发生此类情况,建设项目生产废水会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产生冲击,将导致实康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下降。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建成后虽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但由于贮存、使用化学品量少,并且不存在剧毒物品,事故源均较小。因此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建设项目应编制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6.1.1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后续施工中,在建设办公楼时会产生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废水。施工废水的产生量约为6m3/d,经现场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或作为抑尘洒水,沉淀池的尺寸长×宽×高=3×0.5×1.0m,停留时间约12小时。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现场设置的临时化粪池收集后作为接入污水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见下表6.1-1:

表6.1-1 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一览表

污染源

处理措施

生产废水

施工废水

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或抑尘

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做林地肥料、不外排

6.1.2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与分析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厂区地面施工中产生的施工扬尘、交通运输扬尘,车辆尾气及办公楼装修期间有机溶剂废气。

(1)施工期间的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会产生少量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拟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 采用商品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泥、黄砂、石子等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影响,同时还可减轻水泥搅拌机的噪声影响;

② 运输车辆必须根据核定的载重量装载建筑材料或渣土,对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扬尘的装载物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洒落;

③ 驶离建筑工地的车辆轮胎必须经过清洗,以避免工地泥浆带入城市道路环境;

④ 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或场地采取洒水、喷淋、覆盖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2)对于装修期间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气,主要从源头上对有机溶剂进行污染控制,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环保产品,杜绝采用已被淘汰的涂料。

6.1.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分析

一般施工期噪声影响大多发生在施工初期的挖掘,推土以及浇注混凝土等工序。建筑施工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以减缓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选用低声级的建筑机械;

(2)对于产生高声级的机械,可以在机械周围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最大限度减轻高噪声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合理安排高噪声机械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应在夜间(22:00~06:00)停止使用,以减轻噪声在夜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施工场地边界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指标要求范围内;

(6)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建设施工方应做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精心布局和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建议采取必要的消声、隔声等治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1.4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与分析

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边角料、装修期间的废油漆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施工人员居住区的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每天由清洁员清理,集中送至指定堆放点。

(2)尽量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施工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建筑垃圾应在指定的堆放点存放,并及时送城市垃圾处理场。

(3)机加过程中产生金属废屑、边角料等,集中收集后外售。

(4)装修过程中的油漆桶、擦漆(胶)废布等委托有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6.1.5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在工程建设期,对施工厂区场地及时硬化;各出入口设置车辆轮胎冲洗池,减少车辆行驶造成的水土流失。在进行措施布设时,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植物措施应在对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种树、多草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

采取以上措施后,建设项目因开挖表土、填方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很小。

6.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6.2.1营运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恶臭及食堂油烟。项目大气污染物收集处理流程图见图6.2-1。


食堂


食堂油烟


油烟净化器


专用烟道器


污水处理站、堆渣棚


恶臭废气


机械通风、无组织排放


图6.2-1建设项目全厂大气污染物走向图

本项目生产线采用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加工、转运,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味产生。本项目生产车间建设为30万级净化车间。

30万级净化车间的作用原理: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净化车间室内时,迅速的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就把气流从回风口排走,即利用送风的干净气流来混合稀释作用,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能冲淡,同时是室内污染源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均匀扩散并及时排出室外,达到动态平衡,满足室内的净化车间要求,实现送风气流发挥较好的混合稀释作用的关键是使室内气流扩散的速度快、气流均匀。本项目生产线采用全密闭管道进行物料加工、转运,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异味产生。

(1)食堂油烟废气

本项目食堂油烟拟采用经国家认可单位生产并检测合格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效率90%)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油烟浓度为0.33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要求,经处理后的厨房油烟通过排烟管道排放。

(2)污水处理站恶臭

该项目建成后,恶臭主要来自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

根据《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加工生产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资料类比,NH3和H2S是臭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规划拟新建的污水处理站NH3和H2S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023kg/h、0.0075kg/h,产生量分别为NH30.166t/a,H2S0.054t/a,由于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处于露天空间中,臭气无法密闭收集,故本项目产生的臭气直接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异味。项目污水处理站应委托具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根据本项目的排水特点及排水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异味排放口与周边建筑距离不得小于15m,并保持正常空气流通。污水处理站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及时清运污泥、保持设施及场地内外清洁。通过以上措施,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其厂界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限值。

(3)堆渣棚恶臭

该项目建成后,拣选工序产生的烂果和果汁压榨工序产生的原料果渣废物,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异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残渣均送至堆渣场所暂存,堆渣棚位于厂区生产车间的西北侧,正常情况下日产日清,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清理,堆渣中的有机物将在一定条件下腐败发酵,从而产生恶臭气体,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其过程类似于生活垃圾中有机质的发酵过程。恶臭产生情况受堆渣内部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堆渣形状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参考《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加工生产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氨和硫化氢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003kg/h、0.0015kg/h,产生量分别为NH30.022t/a,H2S0.0108t/a。

本项目产生的原料果渣废物几乎为日产日清,同时企业采用及时清运、减少堆渣暂存周期的措施减缓堆渣腐败发酵,进而降低产生恶臭的机会。故本项目堆渣棚产生的恶臭通过堆渣棚周边绿化吸收,堆渣棚配套的通风系统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废气均可得到有效的处置,废气可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符合相关环境标准。因此建设项目大气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6.2.2营运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分析

6.2.2.1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接管排入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

建设项目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示意图见图6.2-2。


生产废水


PAC、PAM、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污水


隔油池+化粪池


马集镇工业区污水管网


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


长江


图6.2-2 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示意图


6.2.2.2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评述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冲洗水果、粉碎、榨汁等工序,罐装工段的洗瓶、灭菌、破瓶损耗和地面冲洗等环节。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糖类、果胶、果渣及水溶物和纤维素、果酸、矿物盐等果汁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在不同季节有一定差别,处于高峰流量时的生产废水,有机物含量也处于高峰。

根据该项目生产废水的性质,本方案选择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为主处理工艺处理该项目的生产废水,设计处理规模80m3/d。

1)工艺分析

一、水解酸化

厌氧生化处理的概述

整个厌氧过程分为水解、发酵、产乙酸产氢阶段、产甲烷阶段。

①水解阶段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因此它们在第一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

②发酵(或酸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简写为VFA)、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与此同时,酸化细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因此未经酸化废水厌氧处理时会产生更多的剩余污泥。

酸化菌对pH有很大的容忍性,产酸可在pH4的条件下进行,产甲烷菌则有它自己的最佳pH:6.5~7.5,超出这个范围则转化速度将减慢。

③产乙酸产氢阶段

在此阶段,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降解为乙酸(又称醋酸)、氢和二氧化碳,这是最终产甲烷反应的反应底物。

④产甲烷阶段(最高的阶段)

产甲烷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微生物,与其它厌氧菌比较,其氧化还原电位非常低(<-330mV)。对于大多数复杂废水的厌氧反应,甲烷的转化率约为70~75%。

厌氧处理的特点:

①无需曝气,节省用电。

②产生成有价值的能源——沼气。

③产生污泥量少,颗粒污泥同时是有价值的接种产品。

④合成新生细胞少,合成细胞所需的氮、磷营养盐也少。

⑤处理容积负荷高,占地小。

⑥抗冲击负荷性强。

⑦一般好氧法处理氨氮大约在30%左右,而好氧与厌氧结合氨氮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80%左右。

2、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

酸化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

水解阶段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阶段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也是为何在实际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两点普遍认同的作用:

①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②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二、接触氧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原理是生物膜法的一种,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1、生物膜法具有生物的多样性。由于微生物固着在填料表面上生长,具有稳定的生态条件,能栖息如硝化菌那样的细菌,其增殖速度比一般的假单胞菌要慢40-50倍,故生物膜法能得到很高的脱能力。从生物种属上而言,生物膜法比泥法要丰富得多,除细菌,原生动物外,还有真菌、藻类、后生动物和大型无脊椎生物等,这是泥法中少见的;

2、生物膜法的生物量多,单位体积内的生物量有时会比泥法多达5-20倍,因此设备的处理能力大;

3、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量少。在生物膜的水解酸化层中栖息着水解酸化菌能降解好氧过程合成的剩余污泥,从而使总的剩余污泥量大大地减少;

4、膜法运运行理比较方便,又不存在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运行比较稳定,还可间接运行,遭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快,对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的变化波动影响较小,出水水质比较稳定;

5、由于充氧是在填料下直接曝气,气泡通过填料再次破裂提高了充氧效率,故其动力消耗要比活性污泥法小。

(2)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先经在调节池均衡水质与调节水量,后经水力筛过去除水中的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经潜水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污水经过水解酸化菌的作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去除部分污染物(由二沉池回流来的硝化液也在此进行反硝化作用)。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在好氧条件下,通过接触氧化池填料上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实现氮的硝化。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污水挟带的生物膜等悬浮物。二沉池的出水一部分回流至水解池,以实现反硝化作用,一部分出水进入中间水池经泵加压后进入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

(3)各阶段主要污染物处理效率预测值

参考江苏嘉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为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计的污水处理方案,污水处理站各阶段主要污染物处理效率见表6.2-1

表6.2-1 污水处理站各阶段主要污染物处理效率一览表


处理单元

指标

COD

SS

氨氮

BOD5

TP

调节池

进水

5000

4000

30

1500

50

出水

4500

2000

30

1500

50

去除率%

10

50

0

0

0

水力筛

进水

4500

2000

30

1500

50

出水

4000

1200

30

1200

50

去除率%

12

60

0

20

0

混凝初沉池

进水

4000

1200

30

1200

50

出水

3000

400

30

800

10

去除率%

25

66.7

0

33.3

80

水解酸化池

进水

3000

400

30

800

10

出水

1200

350

20

300

8

去除率%

60

12.5

66.7

62.5

20

接触氧化池

进水

1200

350

20

300

8

出水

300

250

20

180

4

去除率%

75

28.6

0

40

50

二沉池

进水

300

250

20

180

4

出水

250

180

20

100

4

去除率%

16.7

28

0

44.4

0

接管标准

/

280

200

35

130

4

拟建项目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式为目前比较成熟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已应用于其它果汁及果酒企业废水处理工艺中,根据江苏嘉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为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计的污水处理方案(详见附件),此方案论证了本项目产生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可行性,并设计了该污水处理站各级处理效率,经处理后满足实康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浓度标准要求。其设计废水处理工艺见下图6.2-3。


生产污水


调节池


外运


PAC

PAM


混凝沉淀池


水解池


水力筛


纳管


污泥池


压滤机


干泥外运


二沉池


接触氧化池


污泥回流


污水管线

加药管线

回流管线

污泥管线


图6.2-3 厂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堆渣棚渗滤液作为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渣均堆放于堆渣棚,堆渣中的有机物将在一定条件下腐败发酵,产生一定量的渗滤液,堆渣棚废渣日产日清,渗滤液产生量较小,约为0.3t/d。该股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COD浓度约2000~4000mg/L、BOD5浓度约1000mg/L、SS浓度范围为1000~3000mg/L、氨氮约为50mg/L,TP约为5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这部分废水,企业通过在堆渣棚与污水处理站直接建设引流槽,将产生的渗滤液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该股废水虽然水质较差,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但是该股废水主要污染物与本项目生产废水的污染物成分一致,另外,本项目设计的污水方案为目前比较成熟稳定的果汁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且该股废水不影响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处理指标,不超出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故本项目渗滤液废水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具有可行性。

6.2.2.3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评述

本项目采用的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为“隔油池+化粪池”的组合处理,其中隔油池主要用于处理食堂污水,化粪池主要用于处理员工生活污水以及处理后的食堂污水,类比同类设施运行情况,该污水处理站各主要工艺单元污染物去除率见表6.2-3。

表6.2-3建设项目隔油池、化粪池处理效果表


处理单元

项目

COD(mg/L)

SS(mg/L)

总磷(mg/L)

氨氮(mg/L)

动植物油(mg/L)

隔油池

进水水质

600

400

-

20

100

去除率

30%

30%

-

-

50%

出水水质

420

280

-

20

60

化粪池

进水水质

350

250

4

20

60

去除率

20%

20%

-

-

-

出水水质

250

180

4

20

60

接管标准

-

280

200

4

35

-

化粪池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经分解和澄清后的上层的水化物进入管道流走,下层沉淀的固化物(粪便等垃圾)进一步水解,最后做为污泥被清掏。生活污水B/C值比较高,可生化性好。采用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沉淀,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水可以满足实康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建设项目隔油池和化粪池设计处理能力和处理流程均可满足废水预处理要求,正常运行状况下,处理后各水质指标均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因此接管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符合实康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故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可行。

6.2.2.4本项目废水接管可行性分析

(一)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概况

根据区域最新规划,区域污水厂为实康污水处理厂,其设计规模为5万t/d(一期工程2.5万t/a和二期工程2.5万t/a),主要接纳生活污水和以机械、船舶、服装轻纺产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实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在2006年3月建成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2011年投入运行,目前实际处理污水总量约为3万t/d。

实康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的A2/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一体化袋式浓缩脱水机。其工艺主要特点如下:①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②采用A2/O工艺,可将经过一级物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的三个生物处理过程,将水中的BOD、COD、SS、氨氮、磷酸盐同时去除;③污泥沉降性能好;④能较好的耐受冲击负荷。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2-4。

实康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仪征段。


图6.2-4 实康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回流


进水


粗格栅


排江泵房


接触消毒池


改良A2/O曝气池


沉砂池


进水泵房


污泥泵房


浓缩脱水间


储泥


泥饼外运


二沉池


细格栅


鼓风机房


长江

污水处理厂出水设计水质详见表6.2-4。

表6.2-4 实康污水处理厂出水设计水质 单位:mg/L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接管标准

排放标准限值

1

化学需氧量(COD)

280

60

2

SS

200

20

3

氨氮(以N计)

35

8

4

总磷(以P计)

4

1

5

BOD5

130

20

6

pH

6-9

6-9

(二)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废水可行性分析

①接管范围

本项目位于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处于实康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范围之内。

②接管时间

目前实康污水处理厂处于正常运行期,建设项目将于2017年10月投入运营。因此,从接管时间角度考虑本期项目排放的废水接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

③管网接入

2010年11月工业集中区建成污水提升泵站一座,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实现稳定运营。工程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平方米,收集池容量252立方米。泵站配有2台75KW的不锈钢立式潜污泵,出水管为直径400mm的PE管,日提升处理污水能力为11000立方米。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77.8t/d,远远小于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接纳量。

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建成区污水管网现已铺设完成,园区污水管网沿泗大线从镇区接入,沿两个支线接入工业集中区内部:一条支线从宁启电气化项目部地块北侧向西铺设至李庄中心河,沿李庄中心河东岸向南接入污水提升泵站,其中又在祥瑞路、荣能路,以及阳港纤维地块内部向东穿过阳港路延伸到扬州中建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旧厂区西侧;另一条支线沿四号路、五号路、梦兰物流连接线接入污水提升泵站。两个支线的污水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沿李庄中心河东侧继续向南,至宁启铁路线北侧向东穿过泗大线,向南穿过宁启铁路接入汽车工业园区管网,最终接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范围覆盖了集中区内所有企业,能够保证园区内所有企业均接管入网。

本项目位于实康污水处理厂收水管网范围内。因此,从管网上接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

④水量水质

实康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万t/d,目前接纳的废水总量约为3万t/d,有2万t/d的余量,而本项目全厂废水产生量为77.8t/d,在其剩余处理能力之内。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后能得到有效治理,本项目废水不会对实康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造成冲击。

综上所述,从接管范围、接管时间、管网接入和接管水质水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本项目废水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经实康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入长江仪征段,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6.2.3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建设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车间全自动灌装生产线、风机、泵等,噪声源强在80~100dB(A)。拟采取的相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生产设备噪声控制措施

①建设项目的噪声源较多,在采购设备时必须选用低噪音设备;提高机械设备装配精度,加强维护和检修,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②对风机等设备必须低振动设备,安装在坚实的混凝土基座上,并在基座与机械设备间安装防振垫片或避振弹簧;降噪量可达5~10dB(A);

③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往往增大,要经常进行保养,加润滑油,减少磨擦力,降低噪声;

④管道和强烈振动的设备连接采用软连接;有强烈振动的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支架的连接,不可刚性连接;降噪量可达5~10dB(A);

⑤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等特点,采用隔声墙壁、隔声窗等措施隔离噪音,主要动力设备和高噪声生产设备均置于室内操作,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隔声墙壁、隔声窗等建筑隔声量可达6~8 dB(A)。

综上所述,生产设备噪声削减量可达20~25 dB(A)左右。

(2)风机噪声控制措施

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风机,在进、出、放风口安装消声器,在建筑上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的等综合性控制噪声的方法。

(3)工程管理措施

加强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及工件搬运过程的管理,要求工人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突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要求夜间突发噪声不得超过标准值的10dB。

(4)合理布局

在厂区总图设计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将噪声设备集中布置、集中管理、远离办公区域和厂界;并在厂区周围设置绿化带进行吸声,尽量减少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确保厂界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噪声治理措施容易实施,所需费用较少,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其防治措施有效。

6.2.4营运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6.2.4.1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分析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原果清洗杂质、果汁生产残渣、废弃的包装容器、污水处理污泥,堆渣棚产生的渗滤液,其余则为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膜及废树脂。

正常生产过程中,原果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杂质400t/a,主要为残枝败叶、泥沙尘土;原果分拣过程中产生的烂果、畸形果,产生量为600t/a。这部分固废由企业收集后运输至农业基地作为有机肥处理。果汁生产过程中将产生过滤残渣68t/a;榨汁残渣90t/a;由企业收集后作为有机肥运输至农业基地堆肥。

本项目产生的残渣、烂果由建设单位收集在厂区内堆渣棚暂存,堆渣棚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设计,堆渣棚设计容量为20m3,本项目产生堆渣棚每日暂存堆渣量为3.86t/d,堆渣棚设计容量能够满足该处置要求,堆渣棚日产日清,不在厂区内长时间停留,由企业配备的专用运输车辆运输至企业自有的百汇园种植基地内作为有机肥处置,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现有1500亩,后期扩大至8000亩,本项目产生的废渣运至种植基地是可行的。

废弃的的包装容器主要为原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纸箱、果汁灌装产生的废容器(主要为纸袋及饮料瓶),产生量大概为10t/a,作为废品外售。

污水处理站在运营期间产生含水80%的污泥约1000t/a,经压滤机脱水至60%后污泥量为200t/a,送至种植基地堆肥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则为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树脂、废膜。根据日常生产经验,废树脂产生量为0.2t/a,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2t/a,废膜0.1t/a。均采用铁皮桶密封盛装后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生产期间劳动定员50人,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统计,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t/a,化粪池污泥产生量约为3.75t/a,定点收集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6.2.4.2固体废物控制、贮存、处理处置的有关要求和建议

(1)一般固废处置要求

为了保证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减少或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固废处置单元和处理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②对固体废物实行从生产、收集、运输、贮存、再循环、再利用、加工处理直至最终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固体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风险防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应报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等批准。

③固体废弃物堆放合理选址,尽量减少占用土地、避免影响厂房内环境。

(2)建议

为了防止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第36号修改单中的要求,对建设项目一般工业固废设施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贮存、处置场的建设类型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②贮存、处置场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避免恶臭污染环境;

③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处置场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贮存、处置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

④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

⑤为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渗滤液的流失,应构筑堤土墙等设施;

⑥为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下沉,尤其是防止不均匀或局部下沉;

⑦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处置场应按GB1556.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3)危废处置措施要求与建议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外运前,所有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和保管均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

a、危险废物的储存容器均应具有耐腐蚀、耐压、密封和不与所贮存的废物发生反应等特性;

b、贮存容器保证完好无损并具有明显标志;

c、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均分开存放;

d、储存场地设置危险废物明显标志,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设有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专用标志。

e、禁止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及其它废物混合堆放。

本项目应设有专人专职负责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和保管,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证得到及时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本评价提出如下危险废物风险防范措施:

a、加强管理工作,设专人负责危险废物的安全贮存、厂区内输运,按照其物化性质、危险特性等特征采取相应的安全贮存方式。

b、针对危险废物的贮存、输运制定安全条例,严禁靠近明火。

c、结合消防等专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处置,将事故破坏降至最低限度,同时考虑各种处置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及有效性。

d、履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执行报批和转移联单的制度。

必须指出的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前在厂内的堆放、贮存场所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贮存有关要求设置,危险废物应分类收集、贮存,防止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混放后,引发危险废物的二次污染;各种固体废物在厂内堆放和转移输运过程应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堆放场所采取防火、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别(HW49,900-041-49、HW13,900-015-13),本评价给出以下可选的危废处置单位供建设单位选择:

a、扬州东晟固废环保处理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JS1081OOI127-10),是焚烧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位于仪征市青山镇中街2号,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包括本项目涉及的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2016版】(15000吨/年)、处置HW49其他废物【2016版】(900-041-49,15000吨/年)。

b、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JS1100OOI014-13)位于镇江新区化工片区镇澄路99号,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包括本项目涉及的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2016版】(16500吨/年)、处置HW49其他废物【2016版】(900-041-49,9900吨/年)。

c、南京福昌环保有限公司(焚烧)(许可证编号JSNJ116OOI008-2)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长丰河路1号,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包括本项目涉及的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2016版】(3858吨/年),HW49其他废物【2016版】(900-041-49,3858吨/年)。

d、南京化学工业园天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JS0116OOI521-3)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天圣路156号402室,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包括本项目涉及的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2016版】(19800吨/年),HW49其他废物【2016版】(900-041-49,19800吨/年)。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HW49,900-041-49、HW13,900-015-13)均在上述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能力之内,委托处理可行。

(4)堆渣棚设置要求

①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堆渣棚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堆渣棚周边应设置导流渠,并与雨水管网连接;

②堆渣棚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并与污水处理站连接;

③堆渣棚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进行设计,采取防淋防渗措施,以防止淋漏液渗入地下;

④堆渣棚地面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处理,防渗透系数≤1×10-12cm/s。

⑤堆渣棚设置相应的通风装置。

综上所述,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以上方法处理处置后,将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必须指出的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前在厂内的堆放、贮存场所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贮存有关要求设置,避免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通过以上措施,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和利用,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减至最小程度。

6.2.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评述

(1)地下水防污原则

对于厂址区地下水防污控制原则,应坚持“注重源头控制、强化监测手段、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应急响应系统建设”的原则,其宗旨是采取主动控制,避免泄漏事故发生,但若发生事故,则采取应急响应处理办法,尽最快速度处理,严防对下游地区产生影响。

本项目厂区应划分为非污染区和污染区,污染区分为一般污染区、重点污染区及特殊污染区。非污染区可不进行防渗处理,污染区则应按照不同分区要求,采取不同等级的防渗措施,并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一般污染区的防渗设计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重点及特殊污染区的防渗设计应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8598-2001)。建设项目防渗区划分及防渗等级见表6.2-5,本项目设计采取的各项防渗措施具体见表6.2-6。

表6.2-5建设项目污染区划分及防渗等级一览表


分区

定义

项目

厂内分区

防渗等级

非污染区

除污染区的其余区域

果蔬汁深加工项目

厂内的生产办公楼、门卫等综合服务楼

不需要设置防渗等级

污染区

一般污染区

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和部位

果汁生产车间各类液体辅料存储区、调配区、纯水制备区

渗透系数≤0.5×10-7cm/s

重点污染区

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和部位。一般包括装置、小围堰内等区域

果汁生产线全区、果汁成品存贮区、冷库水循环系统

渗透系数≤1×10-10cm/s

特殊污染区

各类固体废物暂存区、污水收集池、储存池及污水排水管道等区域

污水处理站、堆渣棚、危废暂存间、应急水池

渗透系数≤1×10-12cm/s

表6.2-6建设项目设计采取的防渗处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项目

主要环节

防渗处理措施

1

果蔬汁深加工项目

厂区

建议自上而下采用人工大理石+水泥防渗结构,路面全部进行粘土夯实、混凝硬化;生产车间应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装置区集中做防渗地坪。

2

果汁生产车间各类液体辅料存储区、调配区、纯水制备区

①对调配罐、存储罐等管道、阀门严格检查,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阀门采用优质产品;②对生产线各环节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如出现问题及时解决;③对工艺要求必须地下走管的管道、阀门设专门防渗管沟,管沟上设活动观察顶盖,以便出现泄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管沟与污水处理站相连接,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④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储罐设置一定高度的围堰,避免液体泄漏向周围溢出。

3

果汁生产线全区、果汁成品存贮区、冷库水循环系统

①对各环节(包括生产车间、集水管线、沉淀池、排水管线、废物临时存放点等)要进行特殊防渗处理。借鉴国家《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中的防渗设计要求,进行天然基础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设计建设,采取高标准的防渗处理措施。②污水收集池等池体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并按照水压计算,严格按照建筑防渗波计规范,已采用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池体内壁已作防渗处理;③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无废水渗漏。

4

污水处理站、堆渣棚、危废暂存间、应急水池

①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进行设计,采取防淋防渗措施,以防止淋漏液渗入地下;②设专门容器贮存,容器安装载各个操作区的防渗地槽内;地面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处理。

(2)地下水污染监控措施

建立项目区的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委托对地下水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委托监测计划:在厂区内设1个地下水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每年监测2次。监测层位:潜水含水层;采样深度:水位以下1.0m之内;监测因子:水位、pH、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等。

(3)日常管理措施

①及时清运堆渣棚废渣,做到日产日清,缩短储存周期,降低堆渣棚渗滤液的渗漏。

②在装置投产后,加强现场巡查,特别是在下雨地面水量较大时,重点检查有无渗漏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到泄漏点制定整改措施,尽快修补,确保防腐防渗层的完整性。

③事故状态下,及时切换雨水、污水阀门,确保泄漏废液和消防尾水进入事故废水收集池。

(4)应急处置措施

①当发生异常情况,需要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②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③组织装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尽量缩小环境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减低事故后果的手段,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

④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⑤如果本公司力量不足,需要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

6.2.6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 号)规定,废气、废水排放口应进行规范化设计,具备采样、监测条件,排放口附近树立环保图形标志牌。排污口应符合“一明显、二合理、三便于”的要求,即环保标志明显,排污口设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于采集样品,便于监测计量,便于公众监督管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试行)》(环监[1996]463 号)的规定,在各排污口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1)建设项目各废气应设置配套的通风系统,在各无组织废气排放区域设立相应的环保标志牌。

(2)本项目分别设置污水排口和清下水排口,根据江苏省环保局《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企业必须做好地下管网的铺设工作,实现雨污分流。

本项目建成后,应将废水集中后通过厂内预处理后由统一的污水排放口接管园区污水管网。在污水接管口和雨水接管口,设置标志牌。

(3)在固定噪声污染源(即其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固定噪声源)对边界影响最大处,须设置环境噪声监测点,并在该处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4)本项目固废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废,视固体废弃物性质,一般固废堆放场所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固废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在固废贮存(堆放)处进出路口应设置标志牌。

6.3环境风险消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6.3.1风险管理

工业项目建设,要求设计、建造和运行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执行防火安全设计规范,保证建造质量,严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立即报警;采取遏制污染物进入环境的紧急措施等。

6.3.2环境风险消控及应急措施

建设单位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措施针对环境风险事故导致的环境危害。总体事故防范措施是:

(1)管理、控制及监督

本项目涉及到的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将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本项目将采用最佳的适用技术用于生产。设备管件、阀件和生产装置等将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设计、施工及开车前将进行综合分析,整个运行期定期进行综合性的自我审查及监督,建立有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装置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2)总图设计及施工

总平面布置要按照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装置之间设置环形通道,并与厂房外道路连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工作场所做好排放雨水措施;对于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都设置自动检测仪器、报警信号及紧急泄压设施,以防措作失灵和紧急事故带来的设备超压。

在工艺装置、储存和输送系统以及辅助设施上,对人身造成危险的运转设备配备安全罩。作业平台楼梯、钢爬梯上要按规范要求设计围栏、踢脚板或防护栏杆,围栏高度不应低于1.05米,脚板应使用防滑板。在楼板操作及检修平台有孔洞的地方设有盖板。

根据火灾危险性等级和防火、防爆要求,建筑物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满足建筑防火要求。

建筑设计采用国际标准及行业标准。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均应采用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要求。犯禁火区均应设置明显标志牌。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

(3)生产和维护

采取必要的预防及保护性措施如定期更换垫片、维护监测仪器及关键仪表等。进入工艺生产线的人员应遵守工艺规程和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4)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按规定建设消防设施,划分禁火区域,严格按设计要求制订动火制度,消防设施配置安全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泡沫灭火站等消防设施。消防给水压力低压给水时,水压应不低于0.2MPa,高压给水时,水压宜在0.7~1.2Mpa。

消火栓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配置、消防水池的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相关要求设置。

建筑消防设施应进行检测,并按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尤其应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消防验收。

(5)废水处理站事故防范措施

①各污染治理措施应保证其去除效率,当发现去除效率下降时,尽快安排检修。

②污水处理站事故停运时,生产车间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将废水排入事故池并立即进行设备检修,再次生产前必须将上次事故储存的污水处理后方可进行,严格禁止污水事故排放。

③定期对厂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经常维护。

④污水站运行设备均有足够的备用设备,并严格控制进水水质。

⑤加强管理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和处理的高效率。

⑥污水处理站应针对可能产生的进水污染事故,建立合适的事故处理程序、机制和措施。建议事故水池设置在污水处理站附近。

(6)R404a制冷剂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加强冷库及制冷剂使用的监控力度,配备事故状态下的防护面具;

②定期对制冷库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经常维护;

③加强冷库管理及冷库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率;

④当制冷设施出现故障,制冷剂泄漏时,建设单位需做好人员安全防护工作,迅速转移可能受影响的工作人员。

6.3.3应急救援

6.3.3.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

(1)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厂长任总指挥,副厂长为协调副总指挥,事故辖区单位车间主任为事故指挥官,成员由生产部、行政部、仓储科、环卫科等部门主管组成。指挥中心设在办公室,具体位置视实际情况调整。若厂部领导外出时,由应变组织内职务最高者为总指挥和协调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救援工作。指挥部日常工作由环卫科负责。

(2)夜间紧急指挥系统,由公司值夜主管负责组成临时指挥系统,在公司指挥系统人员未到之前行使指挥系统职责、权力,并负责向厂指挥系统汇报事故、抢险有关情况。办公室负责通知各应变人员的召回,担负临时电讯联络工作,负责将事故信息通报应急救援系统有关人员及有关部门。各救援小组在临时指挥系统的组织指挥下,按常规运行,直到应变人员赶到。

(3)指挥部职责:

①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②全盘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善后处理,生产复原;

③负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公安消防、安监、环保、质检、卫监)报告发生的事故;

④及时通报友邻单位,告知灾情程度、风向等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支援请求;

⑤负责组织或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的整改。

6.3.3.2应急器材与资料配备

建设项目为减少事故造成的重大影响,在辅助房仓库贮备以下应急器材备用:

①工具车;②堵漏器材(管箍、管卡等);③机动性强的充气式围栏;④临时贮存容器;⑤应急修补的专用工具和器材等;⑥溢漏检漏专用仪器和设备等;⑦消防设施和器材;⑧移动通讯器材。

6.3.3.3事故状态下排水系统及方式的控制

(1)事故污水处置系统

火灾消防事故废水或其他事故废水经过收集后进入事故池,利用项目检验室检验器材对事故池废水进行监测,如可满足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进水负荷,则将事故池废水逐渐排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接管;如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负荷,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残留地面的少量液体,用煤灰或沙土吸干,然后集中收集,并做好标识。

(2)排放口的设置

本项目设一个雨水排放口和一个污水排放口,将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贯彻执行《江苏省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方案》,做好排污口的规范化设置工作,在排口处设立明显的环境保护圆形标志牌、围护桩及装备废水流量计,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排水控制

一旦本项目发生事故,厂区工作人员将立即检查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如事故对整个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不造成任何影响,则立即启动事故应急监测,确保废水仍能达标排放;如果事故扩大到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内,造成设备故障或其他问题,导致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不能发挥正常的处理功能,则立即关闭排水总阀,所有废水送至事故池暂存,直到所有事故、故障解决、废水处理系统能力恢复、出水监控池内经检测达到接管标准后方可排放。

(4)事故应急池的容量

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应按《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公式计算:

V总=(V1+V2-V3)max+V4+V5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 ---发生事故时可以传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 ---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qa---年平均降雨量,mm,根据仪征市多年气象资料取958.5;

n---年平均降雨日数,根据仪征市多年气象资料取127。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取0.1229。

本评价主要考虑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出现故障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未经过预处理直接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的影响,V1按照沉淀池有效容积5m3计,V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八章第二节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以一次事故所需时间为0.5h计算,发生事故时产生消防废水量为54m3,V3按事故沟容积15m2计,V4取0,V5核算结果为9.27m3,因此厂区所需事故池总容积为53.27m3,因此本项目综合考虑建设55m3事故应急池一座,紧邻污水处理站,可以满足事故废水收集的要求,只要能够按应急预案要求处理得当,事故时的废水就不会进入外环境,不会造成发生水污染事故。

6.3.3.4应急监测与救护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在发生事故后主要的水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状况,掌握其扩散运移以及分布规律,及时地、有目的地疏散受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在事故发生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

事故时水污染源监测方案:

建设项目事故时对周边水体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消防废水。

①监测布点

消防废水向外界水环境的排放口、排污口下游共约3km的污染带中,应每隔800m设一个监测断面,严格掌握污染带的运移规律以及时空变化。

②监测项目

色度、BOD5,在消防废水的排放口还应监测废水的排放总量。

③监测频次

每个监测断面应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取样分析,在重要的水工监测点应根据事故事态的严重程度适当加密监测频次,控制污染物,掌握污染带扩散范围和扩散方向。

④监测方法:

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

6.3.4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057号文的要求,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建设单位应本着立足“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当机立断”原则,制定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工作计划、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及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必须按事先拟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它包括应急状态分类、应急计划区、事故等级水平、应急防护和应急医学处理等。

建设项目应根据生产特点和事故隐患分析,按有关内容和要求制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公司查预期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援救处理。

6.3.4.1应急教育、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计划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救援各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内容:

①了解、掌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②熟悉使用各类防护器具;

③如何展开事故现场抢救、救援及事故处置;

④事故现场自我防护及监护措施。

(2)员工应急响应培训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由公司各部门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的培训考核一并进行,培训内容:

①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②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知识;

③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④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⑤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

(3)演练计划

演练分类:

① 组织指挥演练: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以组织指挥的形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的演练。

② 单项演练:由各部门各自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单项科目的演练。

③ 综合演练: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的全面演练。

演练内容:

① 装置、设备泄漏的应急处置抢险;② 通信及报警信号的联络;

③ 急救及医疗;④ 消毒及洗消处理;

⑤ 染毒空气监测与化验;⑥ 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员工的自我防护;

⑦ 各种标志、设置警戒范围及人员控制;⑧ 厂内运输控制及管理;

⑨ 泄漏污染区域内人员的疏散撤离及人员清查;⑩ 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事故的善后工作。

演练范围与频次:

① 组织指挥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半年组织一次;

② 单项演练由环卫科每季组织一次;

③ 综合演练由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每年组织一次。

6.3.4.2事故善后处理

对应急处置过程中收集的泄漏物、消防废水等进行集中收集后委托处理;对应急处置人员用过的器具进行洗消;利用救灾资金对损坏的设备、仪表、管线等进行维修,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或体检。积极对事故过程中的死伤人员进行医院治疗或发放抚恤金。

如果成功堵漏,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泄漏物均已得到收集、隔离、洗消;风险已降到安全水平,并且符合我国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伤亡人员均得到及时救护处置;危险建筑物残部得到处理,无坍塌、倾倒危险;或其他应该满足的条件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所发生事故的危害和影响,组建事故调查组,彻底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6.4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7%,所有资金均来源于企业自筹。“三同时”环保措施验收内容及分项投资见表6.4-1及表6.4-2。



表6.4-1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类别

环保设施名称

数量

规模

处理效果

完成时间

废水

食堂污水隔油池

1座

2m3/d

动植物油处理效率70%

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化粪池

1座

5m3/d

废水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站

1座

80m3/d

废水达接管标准

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管网

/

全厂铺设

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污水处理站防渗设施

/

/

/

生产车间地坪防渗设施、洁净厂房建设

/

/

车间储罐设置围堰装置

/

/

堆渣棚堆场防渗设施、导流槽

/

/

消防水池

1座

600m3

地下

事故应急水池

1座

55m3

废气

油烟净化器

2套

2000m3/h

油烟净化效率90%

新增车间排气扇装置

若干

/

车间通风

堆渣棚恶臭通风系统

/

/

达标排放

固废

垃圾容器

若干

1m3

不产生二次污染

一般固废堆场

/

5m2

固废暂存,日产日清

堆渣棚

/

20m3

危废暂存设施

/

5m3

防渗、防腐

噪声

减震台、隔声罩、消声器等隔声、减振设施

/

/

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

规范设置

废水排污口标志牌各车间环保标识

/

/

规范化设置、满足环境管理要求

环境管理、监测设备

pHS型酸度计、COD测定仪、声级仪等

/

各1套

测pH值、测COD、测噪声等

绿化

厂区绿化

/

1000m2

-

消防

消防设施

/

/

/

总量平衡方案

在仪征市内平衡

区域解决问题

/

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分别以污水处理站和堆渣棚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目前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目标。

地下水防渗措施

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进行设计,采取防淋防渗措施,以防止淋漏液渗入地下;设专门容器贮存,容器安装载各个操作区的防渗地槽内;地面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处理。



表6.4-2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污染源

环保设施名称

投资估算(万元)

废水

食堂污水隔油池

10

化粪池

30

废水处理站

200

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管网

50

污水处理站防渗设施

10

生产车间地坪防渗设施、洁净厂房建设

15

车间储罐设置围堰装置

5

堆渣棚堆场防渗设施、导流槽

5

消防水池

2

事故应急水池

8

废气

油烟净化器

10

新增车间排气扇装置

8

堆渣棚恶臭通风系统

5

固废

垃圾容器

5

一般固废堆场

3

堆渣棚

5

危废暂存设施

5

噪声

减震台、隔声罩、消声器等隔声、减振设施

20

规范设置

废水排污口标志牌各车间环保标识

4

绿化

厂区绿化

200

其它

消防设施

400

合计

/

800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任何项目的建设,除了它本身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带来的社会效益外,项目对环境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权衡环境损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就十分重要,分析和判断环境经济损益是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衡量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及所能收到的环境保护效果,通过对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合理性分析及评价,更合理地选择环保措施,从而促进建设项目更好地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要将环境的损益具体定量化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本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简要分析。

7.1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环境影响预测与环境质量现状对比情况见表7.1-1。

表7.1-1 环境影响分析情况一览表


序号

影响因素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环境功能是否降低

1

大气

SO2、NOx、PM10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及H2S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

评价范围内主要保护目标处SO2、NOx、PM10、NH3及H2S小时平均或日平均最大影响贡献值低于评价标准限值;总体而言拟建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2

地表水

各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标准要求。

项目污水经厂内预处理后接管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排放对当地地表水水环境影响较小。

3

噪声

厂界 Z1-Z8各监测点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拟建项目厂界各测点昼间噪声预测值为50.6-56.52dB(A)之间,夜间噪声预测值为 43.46-49.27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

地下水

评价区域内地下各测点水质可达 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小,污染物迁移速度也较慢。在预测的较长时间内,污染范围仍在厂区范围内,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5

土壤

土壤监测点pH、铜、铅、锌、铬、砷、镍、镉、汞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95)二级标准要求。

危险废物委外处置,生活垃圾环卫清运,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

7.2社会经济损益分析

7.2.1正面效益分析

1、直接效益

本项目的直接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地方税收效益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符合产业政策,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使得区域内税收得到增加,地方税收费用随之增加。

(2)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2、间接效益

本项目间接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助于完善地区产业结构,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本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

7.2.2负面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社会经济负面效益主要表现在:本项目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会造成生物量的损失,造成地块内原生态环境的切割和破坏,项目造成的生态损失是不可逆的。从土地利用经济价值的改变来看,本项目所占用的土地资源是增值的,是通过环境的局部或暂时的损失换来的。本项目的生物量损失,在运营期通过植草绿化,可以弥补一部分生物量的损失。

7.2.3总体经济效益分析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用:10330万元,占总投资的34.4%;征地费: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建筑厂房费用:7937万元,占总投资的26.5%;环保投资800万元,占总投资的2.7%,其他费用:9933万元,占总投资的33.1%。

该项目投资利润率平均可达85.6%,内部收益率为35.1%,盈亏平衡点为25.57%。

经计算,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因此建设项目在实现预期投入产出的情况下,财务上可以接受。因此建设项目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7.3环境效益分析

由工程分析和环保措施经济技术论证可知,项目投产后每年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等。采取相应措施后,项目排放的污废水、废气均可达标排放,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通过各种治理措施削减后,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大大降低,从而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的环境效益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项目生产工艺无废气排放,大大减少了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对周边大气环境的污染。

(2本项目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预处理,生产废水经产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所有废水经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本项目在选用设备时尽量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生产厂房全密闭,关键部位设置减振隔声措施,明显减少噪声对厂界的影响,改善了工作环境。噪声治理措施落实后可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减小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

(4)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全部妥善处置,大大减少了固废外排对周围环境和土壤的污染。

由此可见,建设项目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针对生产中排放的“三废”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噪声治理、固废处置处理措施可行,环保工程投入的环境效益显著,体现了国家环保政策,贯彻了“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污染控制原则,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7.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4.1环保投资费用分析

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环保投资800万元,占总投资的2.7%,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具体环保投资分项估算见表6.4-1。

7.4.2环保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分析方法

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采用指标计算方法。指标计算方法是把项目对环境经济产生的损益,先分解成各项经济指标,包括环保费用指标、污染损失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再按完整的指标体系进行逐项计算。最后通过环境经济的静态分析得出项目环保投资的年净效益、环保治理费用的经济效益和效益与费用比例等各项参数。

环保投资的年净效益是指扣除污染控制费用后的环保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

环保污染治理费用的经济效益等于环保效益指标与污染控制费用(年运行费用)之比。当比值大于等于1时,可以认为项目的环保治理方案在经济技术上可行,反之则认为不可行。

(2)基础数据

①项目投资及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的费用总计为800万元。

②环保设施年运行费用

环保运行费用主要为日常维护及电耗、材料损耗等,其中废水由厂内直接排至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处理费用约5万元/a。

类比同类型企业相关资料,废气处理用电、废气排污费用及相关设备维护等费用合计约5万元/a。

固废委托处置,委托处置费用约5万元/a。

噪声设备只需简单维护,其运行费用较少,基本不计。

因此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年总运行费用约15万元/a。

③环保辅助费用

环保辅助费用主要包括相关管理部门的办公费、监测费、科研技术咨询、学习交流及增设环境机构所需投入的资金和人员工资等,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环保辅助费用为5万元。

④设备折旧年限

建设项目按工程设计有效生产年限10年计。

(3)环保经济指标确定

①环保费用指标

环保费用指标是指项目污染治理需用的各项投资费用,包括污染治理的投资费用、污染控制运行费用和其它辅助费用构成。

环保费用指标按下式计算:

式中: C-环保费用指标;

C1-环保投资费用,建设项目为800万元;

C2-年运行费用,建设项目为15万元;

C3-环保辅助费用,建设项目为5万元;

η-为设备折旧年限,建设项目以有效生产年限10年计;

β-为固定资产形成率,建设项目以投资经费的90%计。

经核算得出建设项目年环保费用指标为92万元。

②环保效益指标

环保效益指标主要是生产工艺带来的环境效益价值。

环保效益指标由下式计算:

式中:R1-环保效益指标;

Ni-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包括清洁生产工艺带来的各种动力、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后产生的环保经济效益;

Mi-减少排污的经济效益;

Si-固体废物利用的经济效益,包括综合回收利用各固体废物等;

i-分别为各项效益的种类。

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后的环保经济效益、减少排污的经济效益:

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后的环保经济效益:各类工业固废可外售,年增加产品利润5万元/a;采用先进的全自动输送生产线和自动喷涂生产线可提高产品产率5%左右,年增加利润约200万元。因此,环保效益指标合计205万元/a。

(4)环境经济的静态分析

①环保年净效益

环保年净效益指环保直接经济效益(建设项目即为效益指标)扣除环保费用指标后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即:

年净效益=环保效益指标-环保费用指标

根据前面计算建设项目环保效益指标为205万元,扣除环保费用指标,得到年净效益为113万元。

②环保效益与费用比

环保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一般认为比值大于或等于1时,该项目的环境控制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否则认为是不合理的。

根据计算,环保效益与环保费用比指标为205/92=2.23,环保效益是环保费用的2.23倍,因此建设项目的环境控制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5)环境影响直接经济效益

施工和营运期间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排放会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采取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后,每年所挽回的经济损失,亦即环保投资的直接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很难用具体货币形式来衡量。只能对若不采取措施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对人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作粗略计算或定性分析用以反馈环保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表7.4-1对项目采用的环保措施产生的环境综合效益进行了定性评价。同时,对受本项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采用补偿法、专家打分法等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见表7.4-2。

表7.4-1 环保投资的环境、经济效益定性分析


环保措施

环境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

综合效益

施工期环保措施

1、施工时间的安排

2、洒水降尘

3、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处理

4、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

1、防止施工噪声扰民

2、防止施工水环境污染3、防止施工废气污染4、减轻项目建设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

1、保护人们生活、生产环境2、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公众身体健康

使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厂区、厂界绿化

1、厂区内种植绿化2、厂界外种植绿化

1、厂内道路景观

2、区域水土保持

3、恢复或补偿植被

1、改善区域环境2、防止土壤侵蚀扩大3、保护土地资源

4、增加土地使用价值

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噪声防治工程

增加绿化、加强敏感点动态监测、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

减小噪声对项目区域的影响

保护区域居民生活环境

保护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排水防护工程

1、生活污水预处理排放2、生产废水预处理排放

废水达标排放,保护周边河流水域的水质

1、水资源保护

2、水土保持

保护水资源

废气防护工程

无组织废气加强通风

不增加区域内大气环境压力

不增加区域内废气总量

区域大气总量平衡

环境监测环境管理

1、施工期监测

2、运营期监测

1、监测区域环境质量

2、保护区域生活环境

保护人类及生物生存环境

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表7.4-2 环境影响的经济


序号

环境要素

影响、措施及投资

效益

1

环境空气

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0

2

声环境

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0

3

水环境

项目废水较多,增加区域水环境压力

-3

4

人群健康

无显著不利影响

+1

5

矿产资源、特产

无显著不利影响,有利于特产产业发展

+1

6

旅游资源

无显著不利影响,有利于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

+1

7

农业

项目建设范围内均为工业用地,不涉及农业用地

+1

8

城镇规划

无显著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城镇、社会发展

+1

9

景观绿化美化

增加环保投资、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1

10

征地补偿

征地货币补偿

-1

11

土地价值

增加土地利用价值

+1

12

直接社会效益

增加地方税收、增加居民收入

+3

13

间接社会效益

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环境意识

+3

14

环保措施

增加工程投资

-1

合计

正效益:(+13);负效益:(-5);正效益/负效益=2.6

+8

7.5小结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将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污染经治理后影响不大,效益大于项目的环境成本,因此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环境经济可行性。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1环境管理要求及制度

8.1.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我国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企业内应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其基本任务是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事故应急处理。并逐步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以便使环境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建议本项目设置企业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进行,建议该项目设置1~2名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环境管理以及对外的环保协调工作,履行环境管理职责和环境监控职责,具体如下:

环境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建立各种环境管理制度,并经常检查监督;

(3)编制项目环境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4)领导并组织实施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监控档案;

(5)抓好环境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

(6)建立项目有关污染物排放和环保设施运转的规章制度;

(7)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并配合环保管理部门做好与其它社会各界有关环保问题的协调工作;

(8)更新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参与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定期检查监督环保法规执行情况,及时和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各方面的环保措施,使之正常运行。

环境监控职责:

(1)制定环境监测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以落实;

(2)按时完成项目的环境监控计划规定的各项监控任务,并按有关规定编制报告表,负责做好呈报工作;

(3)在项目出现突发性污染事故时,积极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负责做好监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确保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组织并监督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

在环境监测基础上,建立项目的污染源档案,了解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源强、排放规律及相关的污染治理、综合利用情况。

8.1.2施工期环境管理

①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应包括环境保护的条款。其中应包括施工中在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方面对承包的具体要求,如施工噪声污染,废水、扬尘和废气等排放治理,施工垃圾处理处置等内容。

②建设单位应设置安排公司环保员参加施工场地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意识,杜绝人为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④定时监测施工区域和附近地带大气中TSP 及飘尘的浓度,定时检查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情况和施工机械和噪声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⑤加强施工期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并落实施工期的风险应急预案。

8.1.3营运期环境管理

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拟建项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减轻环境污染,使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

8.1.4环境管理制度

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第二十条和二十三条规定,新建项目在正式投产前,应向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1)报告制度

凡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污单位,应执行月报制度。月报内容主要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或污染纠纷等。企业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改变或企业改、扩建等都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改、扩建项目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苏环管[2005]35)等法律法规要求,报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审批。

(2)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监控制度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治理设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及其它原辅材料。同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

在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监控制度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定期上报各项环保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②组织制定公司内部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并监督执行。

③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生产过程中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危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④设专职环保人员,认真做好污染源及处理设施的监测、控制工作,及时解决运行中的环保问题,参与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⑤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控制无组织排放的环保措施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⑥做好工厂环保设施运行记录的档案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环境管理计划实施情况。

⑦检查工厂内部环境治理设备的运转情况,日常维护及保养情况,保证其正常运行。

⑧制定应急措施,避免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⑨经常开展环保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环保人员技术水平。

(3)奖惩制度

建设项目建设期以及建成后,各级管理人员都应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企业也应设置环境保护奖惩条例。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者实行奖励;对环保观念淡薄,不按环保要求管理,造成环境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和能源浪费者一律予以重罚。

8.1.5环境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为保证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应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搞好环境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公司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污染控制的责任心。

(2)制定并实施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及年度污染治理计划;定期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

(3)掌握公司内部污染物排放状况,编制公司内部环境状况报告。

(4)负责环保专项资金的平衡与控制及办理环保超标缴费工作。

(5)协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落实“三同时”,参与有关方案的审定及竣工验收。

(6)组织环境监测,检查公司环境状况,并及时将环境监测信息向环保部门通报。

(7)调查处理公司内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组织“三废”处理利用技术的实验和研究;建立污染突发事故分类分级档案和处理制度。

(8)努力建立全公司的EMS(环境管理系统),以达到ISO14000的要求。

(9)建立清洁生产审计计划,体现“以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8.2污染物排放清单

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风险防范措施见表8.2-1,污染物排放清单见表8.2-2。

8.2-1工程组成及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组成

名称

原辅料

主要风险防范措施

向社会信息公开要求

名称

组分要求

主体工程

果汁生产线

蓝莓、黑莓

/

①制冷剂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建设单位应加强冷库及制冷剂使用的监控力度,配备事故状态下的防护面具;定期对制冷库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经常维护;加强冷库管理及冷库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当制冷设施出现故障,制冷剂泄漏时,建设单位需做好人员安全防护工作,迅速转移可能受影响的工作人员。

②废水处理站事故防范措施:

当发现去除效率下降时,尽快安排检修;污水处理站事故停运时,生产车间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将废水排入事故池并立即进行设备检修,再次生产前必须将上次事故储存的污水处理后方可进行,严格禁止污水事故排放;定期对厂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经常维护;污水站运行设备均有足够的备用设备,并严格控制进水水质;加强管理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和处理的高效率;污水处理站应针对可能产生的进水污染事故,建立合适的事故处理程序、机制和措施。

根据《环境信

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向社会公开相关企业信息

储运工程

一期冷库

制冷剂

R404a

二期仓库

/

/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站

生产废水

/

果渣棚

果渣

/

应急水池

/

/

消防水池

/

/

一般固废堆场

一般固废

/

危废暂存场所

危废

/



表8.2-2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


污染类别

生产工序

污染源名 称

污染物名称

治理措施

运行参数

排污口信息

排放状况

执行标准

编号

排污口参数

浓度mg/m3或 mg/L

速率kg/h

排放量t/a

排放方

浓度mg/m3

废气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

硫化氢

通风系统

/

/

/

/

0.0075

0.054

间断

0.0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0.023

0.166

1.5

果渣处理

堆渣棚

硫化氢

/

0.0015

0.022

0.06

/

0.003

0.0108

1.5

废水

生产

工业废水

水量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设计处理能力80m3/d

W1

/

/

/

21000

连续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B标准

COD

60

/

1.26

60

SS

20

/

0.42

20

BOD5

20

/

0.42

20

TP

1

/

0.021

1

氨氮

8

/

0.168

8

生活

生活污水

水量

化粪池+隔油池

/

/

/

1440

/

COD

60

/

0.0864

60

SS

20

/

0.0288

20

氨氮

5

/

0.0115

5

TP

1

/

0.00144

1

动植物油

3

/

0.00432

3

清洁排水

清洁排水

/

排入雨水系统

/

W2

/

/

/

/

/

/

噪声

生产

噪声

合理布局、绿化、隔声、减振、距离衰减

/

东厂界Z3

/

昼间56.2-56.3,夜间47.2-47.3

连续

昼间65dB

(A),夜间55 dB(A)

《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东厂界Z4

昼间55.9-56.2,夜间47.1-47.5

南厂界Z5

昼间52.7-52.8,夜间44.8-44.9

南厂界Z6

昼间52.6,夜间44.5-44.8

西厂界Z7

昼间50.1-50.7,夜间42.2-42.4

西厂界Z8

昼间50.4-50.8,夜间42.1-42.3

北厂界Z1

昼间52.7-53.1,夜间44.3-44.7

北厂界Z2

昼间52.4-53.2,夜间44.4-44.8

危险废物

生产

纯水制备

废活性炭

委托处置

/

/

/

0

间歇

/

/

废树脂

/

/

0

/

废膜

/

/

0

/

一般固废

生产

分拣

烂果、废渣

回收

/

/

0

/

清洗

过滤杂质

回收

/

/

0

/

榨汁

榨汁果渣

回收

/

/

0

/

包装

废包装材料

外售

/

/

0

/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企业运输

/

/

0

/

生活垃圾

生活

生活垃圾

生活

环卫清运

/

/

0

/

化粪池污泥

环卫清运

/

/

0

/


8.3环境监测计划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行期,都会对其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了解工程在不同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减轻环境污染。

8.3.1施工期监测计划

(1)大气监测计划

施工期间的废气主要为施工作业扬尘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和扬尘等。

监测项目:TSP、NO2。

监测位置:施工场区四周。

监测频率:施工期间每个季度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四次。 监测方法:按照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2) 声环境监测计划

施工期间,作业机械设备和施工车辆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

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Leq(A)。

监测位置:在施工场区四周、施工车辆经过的路段设置噪声监测点。

监测频率:施工期每两个月监测一期,每期一天(昼夜各一次)。

监测方法:按照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8.3.2营运期监测计划

8.3.2.1营运期监测机构的建立

建立企业环保监测机构,配备专业环保技术人员,按各类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购置所需监测仪器,监测项目必备的仪器设备见表8.3-1。

表8.3-1 主要监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台)

主要用途

1

pHS型酸度计

1

测pH值

2

COD测定仪

1

测COD

3

声级仪

1

测噪声

4

其它分析仪器

若干

化验分析用

根据表8.3-1建设单位自身配备的监测仪器可知,本项目建设单位自身具备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水环境监测因子pH、COD,噪声等效声级。

由于本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监测设备不能满足本项目监测计划需要,大气和水质部分因子的监测需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具体委托监测计划详见委托监测计划分析。

8.3.3委托监测计划

8.3.3.1污染源监测

①废气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情况在厂界设置采样点。

厂界无组织废气每年委托监测一次,监测因子为H2S、NH3。

②废水监测

建设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的要求,根据自身监测能力,每半年委托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本项目不具备的因子:SS、氨氮、石油类。

8.3.3.2环境质量监测

大气质量监测:在厂区下风向设2~3个监测点,每半年委托监测一次,监测因子为H2S、NH3。

声环境质量监测:在厂界东、南、西、北各布设2个点,每半年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测一次。

上述污染源监测及环境质量监测均可委托当地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部门或监测单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8.3.3.3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计划包括事故的规模、事态发展的趋向、事故影响边界、气相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流量、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本项目建设单位不具备应急监测能力,故应急监测均委托当地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部门或监测单位进行监测。

水应急监测:立即在污染事故排放口设一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为COD、SS、氨氮、TP、色度、BOD5(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减),事故期间每小时监测1 次,事故后根据影响程度进行适当的环境监测。

大气应急监测:在发生大气事故后,立即组织相应的大气环境监测,在下风向厂界和事故现场各设一个监测点,监测项目为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减),事故期间每小时监测1 次,事故后根据影响程度进行适当的环境监测。

建设方应根据建设项目存在的事故风险,以及在事故发生时可能排放的有毒物质,配备应急监测设备及人员防护服装、防毒面具等。在事故发生时启动公司应急监测系统,对下风向不同距离处按照扇形布点原则进行监测,并立即上报监测结果,直至污染事故结束,监测结果符合相应评价标准为止。

8.3.3.4三同时验收监测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监测内容见表8.3-2。

表8.3-2 “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清单


污染源

环保设施名称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废水

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流量、pH、CODCr、SS、氨氮、石油类

每月监测一次

废气

厂界

H2S、NH3

每季度监测一次

固废

固废堆场

按一般固废贮存要求设置

/

噪声

设备减振、厂房隔声

厂界噪声

每季度一次

排污口和管网

明渠、流量计、管网、规范化接管口

规范化

/

8.4污染物总量指标

8.4.1总量控制原则

根据《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政府38号令)要求,新建项目建设必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分析主要通过对拟建项目排污总量的核算,确定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控制,即区域排污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得突破分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因此,建设项目的总量控制应纳入到高邮市区域范围内,以区域总量不突破为前提,通过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途径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总量,以确保高邮市的环境质量目标能得到实现,实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和本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建设项目排污特征,《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及《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中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总量控制因子。

①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本项目无有组织废气,无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特征污染物因子:H2S、NH3;

②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COD、NH3-N;

水污染物总量考核因子:TP、SS、动植物油;

③固体废物总量控制因子:工业固体废物总量。

8.4.2污染物总量指标分析

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排放的污染物符合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执行的目标总量控制,使整个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高于区域排放总量指标的要求。

经核算,本工程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主要控制指标如表8.4-1所示。

8.4-1 总量控制指标(t/a)

种类

项 目

环评核定排放量

建议控制指标

建议申报

指标

纳管排放量

环境排放量

废水

水量

23340

23340

23340

COD

5.835

1.4004

1.4004

氨氮

0.4668

0.1867

0.1867

废气

无组织废气

-

0

0

固废

-

0

0

8.4.3总量控制平衡方案

以下为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平衡方案: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生产工艺无废气产生,无需申请总量。

(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水污染物接管考核量:接管废水量为23340t/a。

纳管考核量为:COD 5.835t/a、NH3-N 0.4668t/a、TP 0.09336t/a、SS4.202t/a、动植物油0.0144t/a、BOD52.19t/a。

环境排放量为:COD 1.4004t/a、NH3-N0.1867t/a、TP0.02334t/a、SS0.4668t/a、动植物油0.00432t/a、BOD50.438t/a。

故建设项目废水申请总量为:COD 14004t/a、NH3-N0.1867t/a,水污染物总量纳入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不单独申请总量,在实康污水处理厂范围内平衡,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总量考核因子,COD及氨氮通过排污交易权交易获得。

(3)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

建设项目运营后,全厂固体废弃物均采取合理措施处理,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零,不申请总量。

9结论与建议

9.1项目概况

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仪征市蓝莓果汁市场多方面考察调研,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30000万元,充分利用企业自有的百汇园种植基地种植的蓝莓与黑莓资源,在仪征市马集镇工业集中区志成路北侧新征用地面积50亩(共2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项目用地3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15480平方米,购置利乐无菌灌装生产线TPA3Flex、利乐无菌灌装生产TPA3CompactFlex等生产设备4台(套),建设果蔬汁深加工项目;二期建设项目用地20亩,建设建筑面积约9825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设仓库,二期仓库为普通仓库。

本项目已于2016年5月13日取得仪征市发改委备案(仪发改备字2016第52号),该备案通知的产能为80000吨果蔬汁的能力,江苏惠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考虑到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生产能力为年产60000吨果蔬汁,另包含年产20000吨冻果存放于冷库,故本项目只针对惠田公司实际生产60000吨果蔬汁及20000吨冻果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期若惠田公司生产规模扩大至80000吨果蔬汁,则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9.2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评价区对应的SO2、NOx、PM10、H2S、NH3等小时浓度或24h平均浓度值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均可达到环境功能二类区的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总体表明,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纳污河流长江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水质基本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明,该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评价区域内的噪声现状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的3类功能区标准要求,总体声环境质量较好。

根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各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

根据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土壤质量较好,各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1)大气污染物排放

本项目无有组织废气产生排放,不会降低该地区现有的环境功能,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水污染物排放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废水总量22440t/a,其中pH:6~9;COD:250mg/L;SS:180 mg/L;氨氮:20 mg/L;BOD5:100mg/L、TP:4mg/L。各水质指标均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经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后最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

(3)噪声污染物排放

建设项目各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经隔声降噪治理后,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固废污染物排放

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经合理处理(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9.4主要环境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无有组织废气产生排放,不会降低该地区现有的环境功能,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无组织排放的H2S和NH3下风向最大浓度均不超标,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因此,建设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均在厂界能实现达标排放,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项目的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确定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污水处理站边界外100米包络线及堆渣棚边界外100米的范围,该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

(2)水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经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后,废水正常达标排放,对纳污水体长江水质无明显影响。

(3)噪声影响

建设项目运营期噪声影响贡献值叠加本底值后,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满足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项目环评公众参与通过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和网络公示的形式进行,被调查群众大部分对本地区环境较满意,对项目的了解的渠道主要来自民间信息和标牌宣传。调查结果显示:本项目周边公众对该项目建设选择了坚决支持的和有条件赞成的态度,没有反对意见,认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公参部分详见附件公参分析。

9.6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本项目生产工艺无废气产生,全厂废气主要来源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委托具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根据本项目的排水特点及排水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异味排放口与周边建筑距离不得小于15m,并保持正常空气流通。污水处理站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及时清运污泥、保持设施及场地内外清洁。通过以上措施,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其厂界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限值。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类气均可以保证达标排放,符合相关环境标准,因此建设项目的各项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废水总量22440t/a,其中pH:6~9;COD:250mg/L;SS:180 mg/L;氨氮:20 mg/L;BOD5:100mg/L、TP:4mg/L。各水质指标均达到实康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经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后最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从接收水量、接管标准、时间、管网布设和运行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废水排入仪征市实康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因此建设项目废水治理措施可行。

(3)噪声

建设项目通过采取消声减震,选用低噪音设备,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加强操作管理和维护,合理布局等噪声控制治理措施后,能有效地降低主要噪声源对外环境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贡献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应3类区标准,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噪声预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4)固废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原果清洗杂质、果汁生产残渣、废弃的包装容器、污水处理污泥,其余则为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膜及废树脂。

正常生产过程中,原果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杂质、原果分拣过程中产生的烂果、畸形果由企业收集后运输至农业基地作为有机肥处理。果汁生产过程中过滤残渣、榨汁残渣由企业收集后作为有机肥运输至农业基地堆肥。堆渣棚堆渣渗滤液,堆渣棚废渣日产日清,渗滤液产生量较小,通过堆渣棚与污水站直接配套的导流槽,将渗滤液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废弃的的包装容器主要为原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纸箱、果汁灌装产生的废容器(主要为纸袋及饮料瓶),作为废品外售。污水处理站在运营期间产生含水80%的污泥送至种植基地堆肥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则为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树脂、废膜。根据日常生产经验,均采用铁皮桶密封盛装后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定点收集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建设项目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处置和利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可靠的。

9.7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本项目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将工程带来的环境损失降到可接受程度。因此,本项目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相统一。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定期对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土壤进行监测,以保证项目运行时产生的污染物可达标排放,监测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9.9总结论

综上所述,在落实报告书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经预测,项目达标排放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贡献值结果为可接受,不会对区域现有的环境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多数公众对项目的建设实施持支持态度,虽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在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其风险值在可接受的水平。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9.10建议及要求

(1)建设单位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

(2)加强生产设施及防治措施运行,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保养检修,加强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的事故安全监控系统,按规范建设围堰,落实各项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杜绝事故废水进入周边水体。

(4)加强全厂职工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配备必要的环境管理专职人员,落实、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配合当地环保部门做好本厂的环境管理、验收、监督和检查工作。

(5)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设专职环境管理人员,按报告书的要求认真落实环境监测计划;各排污口的设置和管理应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6)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对运出固体废物的去向及利用途径进行跟踪管理,杜绝二次污染及污染转移。

(7)建设方应制定完善的生产操作规范,加强对日常操作的管理,减少泄露、爆炸及废水事故排放的发生概率。针对厂内的风险源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习。

(8)建设方应沿厂界建设绿化带,并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正常运行,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标签: 环境影响 深加工 开发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