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森厅长在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曹森厅长在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提升质量
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上的讲话
省交通厅厅长 曹 森
(2008年5月26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一五”前两年农村公路工作,分析农村公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十一五”后三年农村公路工作,交流经验,统一认识,统筹规划,明确任务,加快建设,整体推进,提升质量,确保“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会议既是工作会,又是现场会。下午,我们还要就农村公路建设、管养体制改革、质量监督管理和农村客运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大会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明天,与会代表将现场考察西安市户县和高陵县的农村公路,实地察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的发展成果,亲身感受农村公路服务“三农”的实际成效。下面讲三个问题。
农村公路工作回顾
“十一五”前两年,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交通部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基础工程来抓”的战略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践行“三个服务”新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工作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强劲势头,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农村公路工作认识不断深化。农村公路作为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载体,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做好“三个服务”、建设西部强省的高度,不断把握对农村公路的新要求。各级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这些认识对指导我们推动农村公路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公路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率先与交通部签订了部省共建协议,积极争取交通部资金补助,省交通厅落实银行贷款10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两年来,中央、省上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85亿元,带动市县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3亿元,累计投入达108亿元,两年投资相当于整个“十五”期间的投资总和。未来三年,我们还将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农村公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两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42000公里,其中,建成通村油(水泥)路28000公里。两年完成量是整个“十五”期间完成量的近2倍。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至10.8万公里,其中油路和水泥路5.7万公里,铺装率达到52.8%,全省公路密度从每百平方公里47公里增加到59公里,使1464个乡镇、17150个行政村通了油(水泥)路,21547个行政村通了公路,惠及1700万农民兄弟。农村公路晴通雨阻的问题得到明显改观,农村公路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稳中有升。强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培育总结推广澄城县试点经验,顺利完成13个县(区)的试点工作,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管养示范体系,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有路必养。启动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干支线联合布控,联动治理,群防群治,治超检测网络不断完善,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加大养护投入,强化行业监管,加强技术指导,规范养护作业,县公路年均好路率连年保持71%以上、好路里程连年保持1万公里以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稳中有升。
  ——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空前发展。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客运网络化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投入,扶持农村客运发展,农村客运车辆和客运班线不断增加,具备条件的乡镇基本通了班车,88%的行政村通了班车,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支撑。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稳步增加,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货运车辆直达田间地头,农产品流通加速,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点对点的直通供应,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农村公路行业管理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行政规章和技术政策从无到有,逐步趋于完善。两年来,我们相继出台了《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陕西省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工程核准办法(试行)》和《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要求,各市县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省厅还通过示范工程引导和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以点促面,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工作,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交通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向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我们对发展农村公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多轮驱动、先干后补、据实补助,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始终坚持“政府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舆论发动”的发展战略,“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建设方针,“先干后补、据实补助”的政策,初步形成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促使农村公路建设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从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榆林市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同时,制定了征地、拆迁优惠政策,开辟资源开发、企业赞助、个人捐赠等筹资途径;2006、2007两年落实配套资金8.8亿元,其中市财政配套1.3亿元,县财政配套3.6亿元,企业、个人捐资等其他渠道落实配套资金3.9亿元;2008年,市财政又落实1.1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西安户县甘河镇坳子村采取“经营资源,聚资投入”的办法,对行道树和道路冠名权进行拍卖,筹资20万元,修建了一条3.8公里的通村路,解决了4个村4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户县蒋村镇青三村、五凤村采取“包抓帮扶,捆绑投入”的办法,整合发改、交通、水务、林业等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扶持两村完成了出村路水泥硬化。
二、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根本方法
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根据当地地理条件、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实际,科学确定建设项目,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坚持技术标准“多样化”,不搞“一刀切”。安康市、商洛市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旅游开发、小城镇和山水林田发展规划,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外省市,本区域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西安市对每一条农村公路在路网中的重要度逐一分析,确定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路基工程按标准做到位,路面宽度坚持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不盲目提高标准,村镇过境段、弯道等路段全幅铺筑路面,高度重视水沟和安保工程,优先选用植草水沟和浅碟式水沟,同时,积极研究预制块等多种类型路面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好中求快,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类推进,贫困边远地区以“通”为主,村镇密集地区以“畅”为主,不搞大跃进式的“突击会战”,始终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严抓狠管,质量问题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推动农村公路健康发展。宝鸡凤县始终坚持因路而异,立足凤县山区实际,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对通村公路坚持以通为主,对通行量不大的采取适当理顺线形、裁弯取直降坡的标准建设,完善路肩、错车道等辅助设施;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量避免大填大挖,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咸阳市健全质量监督网络,各县交通局均建立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机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责任。安康市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注重“痕迹化管理”,出必查、查必理、理必果,每次监督检查有始有终,工地发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现场指出,及时签发《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抽查意见通知书》,参建单位必须将整改结果书面反馈,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导、以点促面,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们始终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总结和推广农村公路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旬邑现场会,我们掀起了通村公路建设的高潮;勉县现场会,我们唱响了通村公路质量管理主旋律;渭南现场会,我们掀起了“打底子”高潮,变冬闲为冬忙,变冬慢为东抢;澄城现场会,我们拉开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次会议,我们更是汇集了一大批具体、生动、可操作的鲜活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五、坚持群众路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基本前提
我们始终坚持维护群众利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确定自下而上、资金补助自上而下,绝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绝不增加农民不合理的负担,推动农村公路持续发展。汉中市西乡县桑元镇通过“一事一议”,在全镇范围内筹措资金380多万元,全镇硬化通村公路35.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咸阳市三原县陂西镇各村,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程序,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不同层次的会议,研究讨论筹资事项,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六、坚持建养并重、路运并举、整体推进,是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正确方向
我们始终坚持“建管养运”并重的基本思路,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稳定资金来源,构建长效机制,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富民路。铜川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及小修保养打破干支界线,实行了招标养护,签订养护管理协议,合同期内,公路的路政管理由养护单位负责,效果较好。西安市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提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公司化、经营方式公交化”的思路,从运营体制和调整经营结构入手,提高农村客运的辐射能力和通达深度,通过开通新线、改造老线、整合城乡结合部(近郊)线路等多种方法,促进了城乡交流,推动了农村发展。
以上六条是我们农村公路取得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性体会,需要我们在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总结完善。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农村公路发展进程中,还有诸多的不适应需要我们认真面对:一是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与建设西部强省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发展与“有路必养”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农村公路客车运输的发展与“路通车通”的要求不相适应。
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任务
我省农村公路历史欠账很多,目前的发展也不够平衡,仍有19个乡镇、7143个行政村的公路不满足通达标准,209个乡镇、11540个行政村不通油路。建设难度和资金筹措压力增大。建设质量越来越被媒体和社会所关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尚有88%的县(区)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我们肩上的担子依然很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够平衡。关中、陕南、陕北区域之间不够平衡,地市之间不够平衡,同一地市的县区之间不够平衡,甚至同一县区不同乡镇之间也不够平衡。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积极性高,市县政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多、力度大、进展快,通乡油路、县乡油路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展缓慢。2006、2007年,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均超计划完成,通乡油路、县乡油路建设分别完成计划的51%、79%和69%、58%,“四通工程”整体发展很不平衡,严重影响到“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是建养资金筹措难度增大。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公路建设里程越来越长,地形越来越复杂,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建设难度逐年加大,今后三年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急切的交通需求和政府为民办事的热情,导致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急剧攀升,管理养护任务越来越重,与政府资金供给不足形成矛盾。加上历史欠账,市县资金配套压力越来越大,配套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省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是公路管理养护形势严峻。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资金、人员、设备远不能满足需要,几乎全部的村道、大量的乡道、甚至部分的县道处于失养状态。这两年农村公路新增里程较多,如何管好养好保护好建设成果尤为关键。去年以来,我们强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完成了13个试点县的改革任务。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个别市县对改革理解和认识不够,有抵触情绪和等靠思想,进展缓慢,养护改革的推进跟不上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要求,实现“有路必养”难度增大。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屡禁不绝,农村公路长效治超任重道远。
四是建设质量水平亟待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结构不够合理,桥涵、排水设施配套不够,安保工程不完善,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施工水平有待提高,工程监理有待加强,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五是技术和管理力量跟不上。县(区)交通部门技术人员数量偏少、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当前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国、省审计稽查部门在审计我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时,发现各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违反建设程序、擅自变更项目、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招投标不规范、违反现金管理规定支付工程款等问题,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的技术和管理力量跟不上。今年又是换届年,不少县交通局领导班子都是新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六是农村客运发展亟待加快。农村客运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村客运的发展跟不上农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需求,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车辆档次参差不齐,安全系数较低,客运班车通达率不够,客运班次不足,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和“路站运一体化”的运行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确保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对农村公路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了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民生八大工程之一,要求进一步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做好农村公路工作的目标更实、任务更重。
新时期的农村公路工作体现出深的更多的内涵。在前几年农村公路发展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建设目标、规模和速度,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式逐步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一路面型向综合设施型转变,由建设扩张型向路运一体型转变,由通达通畅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我们做好农村公路工作的要求更高、内涵更深。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行业监管,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建设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健全路站养运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运输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公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目标任务:到“十一五”末,全面完成部省共建任务,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5万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全面完成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0%以上。
具体目标任务: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2008~2010年需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6.7万公里,其中,通乡、县乡油路11000公里,连接228个乡(镇);村道通达公路25000公里,连接7143个行政村;村道油路(水泥路)31000公里,连接6000个行政村;投入养护资金25亿元,完成91个县(区)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任务;建成客运站400个,招呼站9000个。
——2008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7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0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1000公里,通乡、县乡油路3000公里,通达工程11000公里,全省93%的乡(镇)通油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70%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投资7.7亿元,完成70个县(区)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任务,乡、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0%。建成客运站130个,招呼站3000个,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9%。我省农村公路交通面貌初步改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初步缓解。
——2009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亿元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21000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0000公里,通乡、县乡油路4000公里,通达工程7000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油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75%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投资8.3亿元,全面完成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任务,农村公路全部列养。建成客运站130个,招呼站3000个,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0%。我省农村公路交通面貌显著改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
——2010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5亿元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21000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0000公里,通乡、县乡油路4000公里,通达工程7000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完成农村公路养护投资9亿元。建成客运站140个,招呼站3000个,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0%以上。农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经济、舒适,农村公路交通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主要工作措施
完成我省农村公路“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农村公路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抓好工作落实,抓好措施保障。按照我省农村公路发展指导思想和“十一五”后三年的工作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加快建设
按照建设西部强省的要求来审视我省的农村公路交通现状,总量不足、深度不够、密度不大、标准不高的矛盾依然突出。部省共建和“双百八零”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按照省政府“投资总量不回落、建设规模不滑坡、发展速度不减缓”的要求,继续加快建设,为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各级交通部门要紧紧围绕“十一五”后三年目标,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陕南地区和榆林市,要着重抓好通乡油路、部省共建通村公路和通达工程项目建设,分步推进通村油路建设,要逐一落实建设责任及配套资金,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关中地区和延安市,要加快农村公路网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二)强化考核,落实资金。各级交通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上报建设项目计划时,应明确资金构成,落实市县配套资金。今年省厅将把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调增调减计划,鼓励配套资金落实好、积极性高、有条件的市县加快建设,对配套资金不落实、不到位的市县调减计划,对完不成任务、影响部省共建协议的市县,建议省政府通报批评,追究责任。
(三)严把四关,加强管理。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建设主体作用,严把“四关”,即计划管理关、政策定义关、资金管理关、项目变更关,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把计划管理关,凡项目库没有的项目,一律不予核查;严把政策定义关,通村公路不修街道,近期不安排不延伸到自然村;严把资金管理关,中央和省补建设资金只能用于工程直接费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严把项目变更关,项目实施中涉及建设内容、质量标准、费用增加等重大变更,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如检查发现重大设计变更未履行相关申报和审批程序的,省厅将立即停止省补资金拨付,对已完工程不予验收。
二、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有路必养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交通行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得益于改革。发展农村公路交通,实现“有路必养”,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一)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是农村公路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管养体制机制不完善,农村公路的水泥路会再变成泥水路,干线公路强化养护的成果也很难持久。应该说,我们改革的进展是顺利的,成效是显著的,西安、咸阳、铜川结合各自特点,干支线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以澄城为代表的13个试点县在改制后,养护资金投入数倍增加,工作明显好于未改革县,新体制彰显了活力。最根本的是,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行业特点,国务院、省政府和省政府各有关部门都有明确的要求,省厅指导意见确定的方针、原则、目标等都是完全正确的,应坚定改革信心,不折不扣的一以贯之。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改革作为一场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正视和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持改革正确方向,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深,积极稳妥地推进。
(二)明确方向,整合资源。改革是革命,是利益的再调整,也是发展,要以改革促发展。改革要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要建立人员控制长效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要很好地处理改革与发展、精简与高效、行业与市场、投入与产出、整合资源与新铺摊子的关系。要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和养护机制改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长远规划,统筹兼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整合好现有资源就是最大的节约、最好的改革,路基养护的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型,最终要走向农民领养,路面养护的发展趋势是技术集成型,最终要实现专业养护。我们一定要发挥干线公路装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农村公路规模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优势互补,特别是养护中心的设置一定要干支兼顾。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事企分离和管养分离是改革的核心目标和重点难点工作。在现阶段,首要任务是断开公路管理机构与依附其身的生产性企业和养护作业单位的资金链,实现真正意义的事企分离。要在市级行政区域内对生产性企业和养护作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组建机械化养护公司,承揽大中修养护工程;在县域内组建养护中心,受市级公路管理局委托承担小修保养任务,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县级公路管理段代表市级公路管理局对其进行考核、下达养护指令、计量,市级公路管理局据量支付;养护中心要不断优化道班设置和布局,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同时,养护中心也可承揽农村公路小修保养任务,逐步优化干支资源配置。在组建养护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和优化县级公路管理段人员配置,强化职能职责,推进管养分离。
(四)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要注重实效,在深化改革上做文章,做到责任落实、机构落实和资金落实,防止走过场。要通过改革构建“四种机制”,构建起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养护资金筹措机制,构建起符合农村公路实际的养护市场运行机制,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联动的行业监管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的考评机制。各市县交通局要承担起改革的主体责任,认真按照改革部署,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健全管理养护体系,总结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确保到今年年底,80%以上的县(区)完成改革任务,改革初见成效,养护责任落实,经费投入稳定,各项制度健全,养护市场机制运行良好,管理养护进一步规范。确保到2009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实现有路必养。省公路局要加强指导,抓好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的贯彻落实,严格验收标准,确保市县日常养护经费配套到位,确保省补养护工程费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按市县配套比例拨付,按养护工程计划落实到位。省厅再次重申,市县日常养护费配套不到位的,省补养护工程费不予拨付,禁止任何形式的资金套取行为。
三、加强管理养护,提高管理能力
公路建设是创造财富,管理养护则是保护财富,财富的保护和财富的创造积累同等重要,这一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要以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人本化服务为重点,坚持建养并重、管养并举的方针,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失养失管的问题,让农民群众走得舒心、走得满意。
(一)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级交通部门要强化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技术指导。要进一步发挥省交通厅的行业领导、技术支持、资金补助作用,省公路局的行业监管职能,市交通局的组织监管职责,市公路局行业管理、技术指导作用,县交通局的组织实施职责,深入开展调研,加强分类指导,摸索完善农村公路资金投入、建设、养管政策,探索新体制下农村公路行业管理的规范要求、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完善农村公路行业管理体系。
(二)保护路产,维护路权。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维护路产路权,有效治理公路乱堆乱放顽疾,特别是要组织、动员和宣传群众,增强农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建立农村公路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三)强化治超,保卫成果。2007年以来,全省掀起新一轮深化治超工作,取得了治超新胜利,治超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仍然是我们治超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治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些深层次原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超限超载的利益驱动依然存在,今后治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目前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基础仍然脆弱,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弹,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成果再被毁坏。我们一定要按照交通部等九部委要求,坚持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区域联动、群防群治,充分发挥交通部门主力军作用,坚持“力度不减、机构不散、经费不少、措施不松”,坚持治超和计重收费联动治理,完善监控网络系统,加强治超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科技治超手段,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及时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在加强执法监管的同时,通过设置限高、限宽等设施,限制超重车辆行驶农村公路,保卫建设成果,提升管理水平。
四、统筹协调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农村公路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必须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着力转变农村公路发展方式。
(一)统筹考虑,协调发展。要统筹考虑城乡交通发展,统一规划,有效衔接;统筹考虑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发挥整体效益;统筹考虑农村公路路基工程、铺面工程、桥涵工程、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安保工程和渡口改造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要协调好交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公路的发展;协调好农村公路规模和结构、速度和质量、公平和效率、畅通和安全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好建设、养护、运输的关系,推动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省厅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公路上的危桥改造、安保工程、乡镇客运站和渡口改造、渡改桥工程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发展。
(二)完善站点,发展客运。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是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对农村客运的政策扶持力度,多予、少取、放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加强引导,改善服务,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原则,加强对站点建设的管理,合理确定客运站建设标准,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征地难、成本高、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网络,科学调整、改造和延伸现有客运线路,适当增加班次密度,提高客运班车覆盖范围。创新农村客运组织方式,学习借鉴城市公交运输组织模式,在乡镇、村庄比较集中的线路上实施公交化改造,增加停靠站点,滚动发车,定线循环,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和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出行。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严把准入关,严厉打击农村地区无牌、无证车辆从事客运等违法行为,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引导和鼓励客运经营者购买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车型,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运力结构,让农民群众坐上安全车、舒适车。
(三)完善设施,注重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是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交通“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合理运用群众政策,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材,最大限度的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在安排项目时,要同步考虑安保设施建设,做到农村公路主体与安保工程同步实施,同时完成,同时交工。要结合今年的“隐患治理年”活动,加强施工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山区农村公路路基高边坡和隧道开挖、满堂支架的石拱桥、梁桥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危桥改造,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消灭县道中桥以上、乡道大桥以上的危桥。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加宽路基形成错车道,培好路肩,绿化路域,增设必要的安全、排水、防护设施,努力提高车辆安全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对上述配套设施不到位的工程,县交通局要组织群众予以完善,2008年新建通村公路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不予核查验收。
五、扎实开展活动,稳步提升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社会提供“设施更完善、工程更耐久、质量更可靠、资源更节约、群众更满意”的公路产品,是保证公路安全畅通、降低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的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4月中上旬,省厅组织人员对11个市区2006、2007年建成的农村公路项目进行了质量抽检,共抽检76个项目877个点,合格775点,合格率为88.4%。其中,压实度和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抽检合格率仅为79.9%。这也充分证明,《华商报》曝光米脂通村路的问题,在全省不是个案。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地区质量问题的苗头已经显现,质量管理有待加强,总体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交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省厅已根据交通部统一部署制定下发了《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自今年4月开始,至2011年3月结束,分组织动员、具体实施、总结评比三个阶段,针对2008~2010年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渡改桥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质量年活动。要通过质量年活动,实现农村公路“五个明显”的目标,即质量意识明显增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质量年活动,农村公路主要抽捡指标总体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健全并有效运行,重大安全事故基本杜绝,质量投诉举报大幅减少。这是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公路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务必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质量问题不仅是公路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深刻认识到提高农村公路建养质量既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发挥投资效益,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关键,也是我们行政能力的检验标尺,更是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各级交通部门要分级组建质量年活动领导机构,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深入查改问题,扎实开展好质量年活动。
(二)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市县交通局要按照省厅质量年活动的总体安排,结合各自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召开质量年活动动员大会,增强全体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要开展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研讨活动,克服质量通病;要组织现场观摩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对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招投标、资金拨付、原材料采购、设计变更等环节的廉政监督,消除滋生腐败的机会和条件;要不断充实试验室人员和设备,改定性管理为定量管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准入制度、信用等级评价制度、“黑名单”制度,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理;要建立健全“企业自检、专业抽检、法人管理、社会监理、设计监控、政府监督、行业监管、群众参与”的“八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施工水平,加强管理力量,提升设计质量,强化过程监督,切实提高农村公路质量水平。
(三)奖优惩劣,严格问责。省厅将制订质量年活动检查考评办法,重点抽查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资金使用、招投标、工程变更、安全生产、工程进度等情况,抽查比例不少于建设项目的10%。各市要进行自查,比例不少于建设项目的30%。每次抽查结束后,要汇总分析检查成果,明确要求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督导落实整改,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推广;对工作不力,工程质量差的单位给与通报批评,并进行责任追究;对开展活动成效显著,工程质量优良的单位给与通报表彰和奖励。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米脂通村路的教训,切实强化行业管理,选责任心强的干部抓责任重大的工作,验收核准核查程序绝不能走过场,质量问题一定要“秋后算账”,严厉问责,谁不负责任,就让谁离开这个负责任的行业去自找饭碗。
最后,我利用这个机会讲一下农村公路抗震救灾有关情况。
“5.12”汶川大地震对我省公路交通影响较大,省内部分桥梁隧道损害严重。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干线公路受损比高速公路严重,农村公路又比干线公路严重。全省共损毁农村公路260条522.1公里,227座桥梁裂缝290处4817延米,塌方699处34.57万方,涵洞破损324道,路基缺口489处3.37万米,道班房120间1350平方米,有3名道工受伤,我省农村公路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失达1.29亿元。截至目前,汉中市略阳县略观路交通管制、宝鸡市金台区长坪路仍在抢修。
地震发生以后,我们立即从12日下午18点起启动Ⅲ级应急预案,所有人员进入应急状态。推迟原定于1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安排已报到的各市、县交通局长连夜返回,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交通部门按照省厅要求,快速反应,积极行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成立抢险突击队,分段包干,按照“即堵即抢、即抢即通”的原则,组织人员、机械即时清理塌方、落石,确保了公路畅通,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我省的交通保畅工作,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同志的大力赞扬,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交通运输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目前,交通抗震救灾工作已逐步由抢通保通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各级交通部门要迅速调整思路,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坚持一手毫不松懈抓交通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交通改革发展,以抗震救灾的精神推进交通改革发展,以交通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要继续做好“保畅通、保安全、保供应”工作,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夯实责任,巩固抢通成果,确保省内所有公路特别是入川公路的安全畅通,全力保证救灾人员和物资的顺利运输。
二是要牢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为司乘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确保救灾人员和车辆“有水喝、有饭吃、有油加”。
三是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特别是公路抢通保通、救灾物资运输中的安全。
四是要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公路设施技术标准,聘请专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和桥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着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省厅将积极协调省级财政、发展改革、扶贫等部门,多渠道安排农村公路灾后重建专项补助资金,力争在三年内全面修复受损农村公路。要力争在今年8月底前,修复受损路面、整治塌方路段、修缮受损道班、加固或改建部分桥涵设施,基本达到灾前公路通行水平。从今年9月至2010年,利用专项补助资金及其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计划的组织实施,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危险路段,逐步消灭县道中桥以上、乡道大桥以上的危桥,稳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
各市县交通局要紧密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充分发动公路沿线群众,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先行修复路基塌方、边坡垮塌路段;安排专业队伍修复路面病害、加固桥涵设施。同时,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一线,全面调研,细致分析,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为全面修复工作提供详尽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便于科学确定修复处治方案。
同志们,新时期的新农村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新阶段加快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我们有幸成为伟大事业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我们已经创造并必将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让我们携起手来、攻坚克难、继往开来,推动农村公路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