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代工业园园区路网建设项目”
信息公告
“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代工业园园区路网建设项目”现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使公众了解项目情况,并参与意见,对项目实施监督,特予以公告:
1、建设地点位置、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新代工业园一期规划区,建设地址西到张寨组,东至杨北村,北邻耀陈村,南接临马公路。
建设单位:西安市临潼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2、项目概况及规模:
项目概况:建设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及道路下的管线(给水、排水、照明、电力等)工程。
道路工程——项目涉及园区外围道路1条(临马路)及园区内部的主要交通道路5条共计6条,道路总长度10.052km。
3、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新代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4、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拟建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扬尘等;施工机械将产生施工噪声;部分管线施工时将不可避免地临时占用部分土地、破坏现有植被、可能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施工时施工人员将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时将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垃圾:如多余的弃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行驶排放的尾气和机动车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
5、公众参与应考虑如下两个问题:
(1)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2)您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6、联系电话:
(1)建设单位及联系电话:
7、公示期限
公示时间:2008年10月24日-2008年10月30日
详细公告见附件:
“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代工业园园区路网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文件精神,西安市临潼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代工业园园区路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委托西安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现将该建设工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向公众公开,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宝贵意见。
建议和意见收集时间为2008年10月24日至2008年10月30日,公告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1、建设项目名称:西安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代工业园园区路网建设项目
2、建设项目概要:
项目概况:建设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及道路下的管线(给水、排水、照明、电力等)工程。
道路工程——项目涉及园区外围道路1条(临马路)及园区内部的主要交通道路5条共计6条,道路总长度10.052km。
给排水工程——新建给水管线9.372km;新建污水管线7.298km;新建雨水管线6.568km。
本工程涉及占地面积29.148万m2。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西安市临潼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南路17号
邮 编:710600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名 称:西安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地 址:西安市友谊东路260号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推砌过程以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
(2)噪声:施工机械将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如果使用单台施工机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35m 以外可达到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夜间在281m 以外可达到标准限值。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使用,其噪声影响较大。施工场地边界达标距离将超出施工道路宽度范围,特别是夜间,影响范围更大。
(3)生态及社会:道路施工时将不可避免地临时占用部分土地、破坏现有植被,可能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施工期间城市交通受到干扰,这将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带来影响和不便。
(4)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夹带大量泥砂、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5)固废:施工期间工地会产生大量渣土、地表开挖的弃土等。妥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小。
(二)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营运期主要表现为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本项目道路交通量变化较大,因此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空气的有一定影响。
(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项目建成营运后,道路两侧的环境敏感点会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必须采取一定的降噪隔声措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
拟采用的治理措施如下:
(1)废气: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施工现场定期洒水,汽车尾气执行国家及当地各级部门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荐使用清洁能源。
(2)噪声: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高噪声作业区远离环境敏感区、尽量选用低噪声振动设备、在居民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必要时设置移动声屏障。营运期噪声敏感点处可设计安装隔声窗来控制噪声污染;合理规划和利用道路两侧土地;控制车辆噪声,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以及路面的维修保养。
(3)生态及社会:施工期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面积、尽量远离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改进施工方式以减少施工对地表的破坏,施工结束及时覆土还原。
(4)水环境:施工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各种油污的跑、冒、滴、漏。防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固废物:尽量将弃土综合利用,减少产生量,剩余弃土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场所或需土单位。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1)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增大。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本项目道路两侧敏感点噪声不同程度超标,对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安装隔声窗等措施后,其环境噪声可以达到相应标准。
(2)施工期环境影响:
在本项目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都会给城市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评价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只要严格管理,采取各种相应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可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本项目的建设对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执行国家及当地各级部门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对本项目路面上行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具体来讲:
在道路两侧进行立体绿化,植树、种草,充分利用植被对环境空气的净化功能。
发展公交事业,吸引更多市民乘用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②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本项目道路两侧敏感点绝大多数超标,本环评建议对居民、学校可安装隔声窗。
合理规划和利用道路两侧土地。
控制车辆噪声,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以及路面的维修保养。
(4)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
为确保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控制和缓解,必须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工程进行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严格执行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方案,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做好有关人员的环保培训。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⑴你是否了解该项目?⑵您与建设项目的关系?⑶您认为该工程的建设有无必要?⑷您对交通现状情况是否满意?⑸您如何看待本工程施工期给您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⑹您认为本工程营运期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⑺您认为本工程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⑻您是否支持本工程建设?⑼项目的建设对出行的意义?⑽如果项目临时占用您的土地,您的态度如何?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
(1)可以书面形式投递到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2)直接给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发电子邮件;
(3)在问卷调查日与环评单位工作人员直接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