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云南民族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云南民族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云南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16)
部门名称:云南民族大学
项目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
主管部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项目名称:高水平大学建设
自评日期: 2017年6月15日
一、部门概况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一)学生规模和结构
截至2016年末,学校设27个学院共87个专业。学生培养层次包括研究生、本专科生、预科生、来华留学和函授夜大生。近三年标准学生人数为24,961人、26,672人和27,851人,年均增长1,445人,增长率为5.64%。2016年少数民族学生占70%以上。在校生以本科为主,占59.12%。还有成人教育学生近1万人;
(二)教职工规模及结构
我校定编人数1,391人,2016年度年末独立编制机构数与上年相比未发生变动;2016年度年末在职人员为1356人,较上年增加1.05%,2016年年末离退休人员为600人,较上年减少1.64%。人员变动幅度均较小,变动原因为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及原有工作人员退休。
(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规模及变化
占地1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16年43,359.47万元,增长5,276.94万元13.86%。无形资产2016年14.98万元,无变化。
(四)学校职能
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高级人才。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大多是我校培养造就。16个州市129个县,特别是29个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
(一)部门职能(职责)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云南省八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学和民族问题研究基地,在民族理论政策研究与咨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且特殊的作用,是国家及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二)事业发展规划
培养高等学历少数民族人才,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经济、法学、少数民族语言、体育教育、历史、工学、理学、管理、教育学、文学类等学科预科、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结合国家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加快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适应区域发展需要,大力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管理活校和特色铸校”战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抓住关键领域,突破重要环节,创新教学科研体制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建立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密切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关系,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基本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到2025年,努力把云南民族大学建成学科特色鲜明、管理体制先进、师资队伍优良、基本条件完善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争取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部委省共建学校,总体办学水平跻身于全国民族高等学校前列。
(三)部门绩效目标
我校近年来社会效益明显提升,由于加大了对本科教学改革和对周边国家的教育辐射力度,预计2017年随着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改革提升工程的上马,全校本科学校将大大收益。同时随着我校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继续推进东盟教育基地的建成,影响力不断辐射到周边东南亚国家,大大提升了我校社会效益。
我校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只增不减的趋势,达到对于学生回访满意度达到91.2%,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学校将经批复项目预算控制额及其细化的末级经济科目双控制信息嵌入财务管理系统,事前控制每个项目支出结构、支出方向等,真正发挥了预算“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基本支出可以足额保障。学校2017开始年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的刚性预算测算方法,先将学校人员、公用、学生支出,保障项目支出进行测算,确保学校能够正常运转,剩余部分再进行发展项目的资金分配。
能够确保重点支出安排,保障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校发展规划,设定当年重点发展项目,并给予资金的保障与支持。
在项目预算细化中控制到末级经济科目,并嵌入报账系统,没有“三公经费”预算的项目无法选择并列支三公经费。我校从预算源头,实行预算末级经济科目及“三公经费”统一支出管理双控模式,切实做到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我校将经批复项目预算控制额及其细化的末级经济科目双控制信息嵌入财务管理系统,事前控制每个项目支出结构、支出方向等,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及可控性,各部门必须按照相关的经济科目进行会计业务的报销,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达到省财政厅要求的预算执行进度节点,未能达到执行进度的,不论资金来源,一律统筹用于年中追加项目。
我校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清理沉淀资金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项目的结转结余,同时通过预算系统的控制,账面项目支出与零余额账户一一对应,保障了财政资金的资金安全,确保年末的结余和结转金额正确。
我校在进行下一年度项目预算申报时,遵循先保人员和基本运转,其次保障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重点支持项目,确保了学校项目组织良好、有序,为提高资金绩效奠定了基础。
我校“三公经费”节支增效明显,现出台的《云南民族大学公务接待审批单》及《云南民族大学因公出国审批单》,严格按照接待人数安排了陪同人员人数,并且按照级别标准设置了人均上限,保障了公务接待经费开支的合理性,因公出国必须说明本次出行的必要性,并附上对方单位来函,总体来说从审批流程上限制“三公经费”的开支。同时近年来,我校的“三公经费”决算数都呈下降趋势,节支增效明显。
一是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神,遵循内控原理,制定《云南民族大学支出审批授权制度》;二是逐步实施财务信息岛建设,为推进预算、执行、核算、决算、分析、报告一体化做准备。起草了《高校财务管理从预算到决算及分析全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方案》;三是草拟并完善《云南民族大学校内预算编制办法》、《云南民族大学决算编报规程》等;四是草拟并完善《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基础规范》,并编制了《云南民族大学财务报销业务及凭证审核标准指导手册》。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按规定的格式及时限在校园官网主页公开经批准的预算报告、报表,并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通过创新研发软件,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和办法,化解风险,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规范数据管理、储存。我校研发了“云南民族大学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云南民族大学人员支出管理系统”。协调并打通财务系统与省财政厅系统的接口,直接接收省财政厅系统财务信息,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省财政厅YNFMIS对接。资金管理使用规范有效。
(四)部门收支情况
2016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2,308.34万元,其中:本年收入39,295.9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012.35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39,295.99万元(本级财力22,910.04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16,385.95万元)。
2016年部门预算总支出42,308.34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22,910.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410.04万元,项目支出500.00万元。
2016年支出总额为90,031.69万元。按支出性质分析,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总额为48,731.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为28,896.77万元,占支出总额比重为59.3%;项目支出为19,834.34万元,占支出总额比重为40.7%。执行与预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年中收到的追加项目,如财政专项资金、科研纵向课题收入等。
二、项目支出概况
项目名称 | 高水平大学建设 | |||||
基础信息 | 部门名称 | 云南民族大学 | 部门负责人 | 那金华 | ||
部门财务负责人 | 张慧 | 联系电话 | ********878 | 电子邮箱 | ********3@qq.com | |
部门性质 | 事业单位 | 单位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云南民族大学 | 单位邮编 | 650000 |
1.项目基本情况
基础信息 | 项目分管处室(单位)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项目分管处室(单位)负责人 | 段云学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2@qq.com |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起始时间 | 42370 | 截止时间 | 42735 | ||
预算安排资金(万元) |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 |||||
中央财政 | 0.00 | 中央财政 | 0.00 | |||
省级财政 | 500.00 | 省级财政 | 500.00 | |||
下级配套 | 0.00 | 下级配套 | 0.00 | |||
部门自筹及其他 | 0.00 | 部门自筹及其他 | 0.00 |
2.项目支出明细
支出内容 | 预算支出数 | 实际支出数 |
培训费 | 5,000,000.00 | 5,000,000.00 |
3.项目管理
1.项目实施主体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2.保障措施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云南民族大学内控机制,构建了一个事前主动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机制,同时规范了财务业务流程和相关人员财务行为,以保证项目资产的安全;对项目实施的资金,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主动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监督检查。要求做实做细项目支出预算,争取细化支出,提高项目资金可执行性。要求通过预算和核算系统对资金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资金支出有预算,严格执行省财政厅定员定额相关规定。
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学院严格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高等学校财务会计管理办法》等,充分使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有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业务流程。对于该项目的实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工作。省财政厅有国库集中支付及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保障。
3.资金安排程序
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云南民族干部学院 2016年学员选调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6〕4号)的精神及要求,学院认真组织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培训任务,加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
根据云财教〔2016〕17号文件精神,省财政按相关规定共划拨了500万元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给我院。学院严格执行《云南省省级机关培训管理办法》(云财行〔2014〕179号)的相关规定和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来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费主要用于主体班培训外请教师讲课、课件制作、资料印刷、外出现场教学以及在校住宿的水电费、维修费、管理费、日用品等相关费用。学院的财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费用均按照学校财务处的相关要求来支出和报销。
4.资金安排标准或依据
云南民族大学财务处按照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提交的资金使用计划,按照财政厅下达的财政文件中对经费使用的要求,如项目名称、金额、预算科目等,且与民族干部学院年初上报财政厅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核对无误后下达使用。
依据:云财教〔2016〕17号 《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依托云南民族大学创办云南民族干部学院的通知》(云组通〔2014〕42号)、《云南省省级机关培训管理办法》(云财行〔2014〕179号)、《关于做好云南民族干部学院 2016年学员选调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6〕4号)和《云南民族干部学院2016年培训班次计划表》。
5.财务管理
云南民族大学财务处预算科在核对预算无误后,按照云南民族干部学院提交的资金使用明细下达预算指标,并按照云南省财政厅下达的财政文件(云财教〔2016〕17号)中对资金的使用进度、预算科目、使用范围的要求,在财务系统中下达相应的预算指标。每个季度按照省财政厅下达的财政文件要求对云南民族干部学院资金使用进度进行提前汇总,根据上一季度的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下一季度资金使用计划。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 情况说明 | |||||||||
1.项目绩效指标完成分析 | 指标类型 | 项目绩效指标名称 | 申报项目确定的预期绩效指标 | 完成率 | 完成质量 | |||||||
绩效标准 | 指标值(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 上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执行完毕绩效指标 | |||||||||
优 | 良 | 中 | 差 | |||||||||
满意度指标 | 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价满意度 | 满意度95% | 满意度90%-95% | 满意度85%-90% | 满意度85%以下 |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均请学员对培训工作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八个方面二十二项内容。教学质量评估的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5%以上 |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均请学员对培训工作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八个方面二十二项内容。教学质量评估的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5%以上 | 完成省委组织部主体班调训计划,从夯实学员理论基础、拓展学员世界眼光、培养学院战略思维和增强学员党性修养等方面着力,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 | 95%以上 | 优 | 每期培训班结束时均请学员对培训工作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八个方面二十二项内容。教学质量评估的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5%以上 | |
产出指标 | 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经费 | 98% | 95% | 90% | 85% | 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对2016年主体班培训经费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对项目概况、项目目标、绩效情况进行了说明,自行评价为优,得分99.5分。 | 2015年学院共完成了昆明、昭通、玉溪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班、民族工作干部培训班、全省干教工作者培训班、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建设研讨班、民族自治县跨越发展研讨班等17期共计1767人次的计划内班次的培训任务。 | 2016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外聘50多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担任我院兼职教授,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课程比例达到70%以上,能力提升和知识教育占整个课程的30%,教学效果优秀率保持在95%以上。 | 99.5% | 优 | 无 | |
效益指标 | 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社会效益 | 社会效益好 | 社会效益较好 | 社会效益一般 | 社会效益差 | 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对2016年主体班培训经费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对项目概况、项目目标、绩效情况进行了说明,自行评价为优。 | 2015年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共举办各种培训班次23个,培训了厅级、处级、科级等各层次干部2275人次。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 2016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外聘50多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担任我院兼职教授,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课程比例达到70%以上,能力提升和知识教育占整个课程的30%,教学效果优秀率保持在95%以上。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 社会效益好 | 优 | 无 | |
2.项目成本性分析 | 项目是否有节支增效的改进措施 | 该项目在向省财政申报经费时,专门提供了绩效评估办法,明确了项目使用的范围、程序以及风险控制等内容。在日常使用中,严格按照学校财务制度,严格使用范围,严格审批程序,没有铺张浪费现象。 | ||||||||||
项目是否有规范的内控机制 | 项目管理监督权在学校财务处,根据云财行【2014】179号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学院有规范的内控制度,按照开支范围和标准,由学院各部门报账人员负责分项开支,按照财务处报销审批额度,分别由学院负责人或学校校长审批。 | |||||||||||
项目是否达到标准的质量管理管理水平 | 2016年省委组织部安排的培训计划为30个班,已经按照时间要求顺利完成。省财政划拨的500万元,严格按照《云南省省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规定,顺利完成培训任务,经费使用达到培训要求,符合质量标准。 | |||||||||||
3.项目效率性分析 | 完成的及时性 | 根据2015年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培训执行情况,深入调研和详细论证,2016年培训计划实施的时间和各阶段时间设置合理,项目经费按照使用范围使用,同时,按照使用进度使用,11月底经费使用完毕。 | ||||||||||
验收的有效性 | 根据2015年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培训执行情况,深入调研和详细论证,2016年培训计划实施的时间和各阶段时间设置合理。验收成果有效。 | |||||||||||
4.部门绩效目标实现 | 项目绩效是否促进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 | 项目绩效与部门工作绩效一致。项目绩效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推进,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水平。 | ||||||||||
项目绩效与规划和宏观政策的适应性 | 项目绩效与规划满足国家中长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适应云南干部教育培训实际,对促进云南干部队伍建设打到了预期效果。 | |||||||||||
项目绩效体现部门职能职责及年度计划情况 | 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云南民族干部学院 2016年学员选调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6〕4号)的精神及要求,学院认真组织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培训任务,加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 |
自评结论:2016年,是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云南省《2013—2017年云南省干部教育规划》的重要之年,学院严格按照《条例》和《规划》的安排部署,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培训模式,为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战略任务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认真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主体班次培训任务。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云南民族干部学院 2016 年学员选调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6〕4号)的精神及要求,2016年,学院加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班、少数民族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36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2016年全年主体班次总数、班次类型、培训人数均为建院以来的最高纪录。
(二)推进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努力形成对外培训新机制。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同时,学院按照开放办学、开门办学的要求,以合作共赢、促进发展为目标,不断拓宽对外培训市场维度,努力形成对外培训新机制。全年承办了文山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与扶贫项目管理专题培训班、云南省伊斯兰教新媒体兼信息员培训班、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企业员工综合性基础知识培训班等非主体班次和联合办班18个班次,共计培训1193人次。
(三)加强国家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总体布局,学院依托云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培训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南亚东南亚国家党政干部培训业务。2016年6月,学院增设国际部,主要负责开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党政干部培训业务。9月3日至9月15日,学院参与开办了“缅甸媒体高端人才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的开办,为今后开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党政干部培训积累了一些经验。
(四)加强教学质量评估,成效明显。学院在扩展培训规模的基础上,狠抓教学质量评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以每班一评方式对所有专题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估所有项目满意率均达到98.5%以上。
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 |
(一)部门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学院重视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以学院副院长段云学为组长,培训班主任熊光红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 | |
(二)部门绩效管理推进情况及措施:推进情况: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云南民族干部学院 2016年学员选调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6〕4号)的精神及要求,学院认真组织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培训任务,加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委组织部制定的主体班培训计划。 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2. 制定工作方案;3. 实行精准管理;4. 强化督促检查;5. 完善奖惩措施;6. 落实整改提升 | |
未完成的项目绩效目标及其原因分析:不存在未完成的项目。2016年根据云财教【2016】17号文件精神,省财政按相关规定共划拨了500万元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给学院。学院严格执行《云南省省级机关培训管理办法》(云财行【2014】179号)的相关规定和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来支出培训经费,全年共举办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等主体班次30期,培训学员3205人次,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绩效目标。 | |
2.管理规范。每期培训都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日程安排表,制定了相关主体班学员管理条例,规范了档案管理。 3.后勤保障工作出色。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做好了交通、教室、住宿、餐饮服务,教学设施设备维护,教学区、住宿区等的保洁,努力营造愉快、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2.建立资金专账,实行资金的专款专用,明确资金使用范围。 3.应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要严谨,完善财务制度,并对不符合主体班培训经费列支范围的费用和多列支的费用进行调整。 (2)学员分层分类不够好。每一期学员都来自不同的系统和战线,有部分课程如案例教学、讨论、调研等不一定对班级所有学员适用。 (3)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异。学员回访情况看,部分学员提出师资力量单薄,培训层次较低。内部授课形式不够丰富,缺乏多样化模式,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对激发学员的内在能动性有缺憾。 | |
五、项目评价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一)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组机构及有关专家等人员构成 | 评价组机构职位 | 姓名 | 职务/职称 | 所属单位/处室 |
组长 | 段云学 |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云南民族干部学院副院长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熊光红 | 培训部主任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印义炯 | 教务部主任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普金山 | 后勤部主任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杨文顺 | 办公室副主任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陈晓鸿 | 培训班副主任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杨帆 | 办公室科员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谢涛 | 教务部科长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组员 | 吴霜霖 | 后勤部科员 |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干部学院 | |
(二)绩效自评的目的 | 为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精细化。 | |||
(三)自评组织过程 | 1.前期准备情况 | 按照财政厅和学校财务处的统一安排,云南民族干部学院近期开展了2016年省财政划拨的500万培训费的绩效评价工作。由于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新,加上学院大部分同志对该项工作了解不多。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采取了以下四项举措做好绩效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全面学习政策。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知识储备,我院收集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的政策文件,分发给工作组每一位成员,要求大家全面深入学习,确保评价工作开展前充分把握相关政策。二是合理调配人力。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我们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做法,由处长带队,组织学院各部门负责人、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共10人参加本次工作,基本做到了全员上阵。三是科学制定方案。为使绩效评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我们在正式评价开展前拟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时间安排、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等方面。四是加强沟通协调。接到绩效评价工作任务后,我院第一时间与学校财务处等相关各方沟通,加快工作进度。 | ||
2.组织实施情况 | 第一,成立绩效评价小组。学院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负责2016年培训经费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做好绩效自评的准备实施工作,主要包括:拟定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案,选取合适绩效评价方式,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量化、细化个性指标,形成本部门专项指标体系,制定资金基础数据表等。 | |||
报告填写人 | 杨文顺 | 评价工作负责人 | 段云学 |
六、相关附件 |
(一)项目管理相关文件 |
(二)项目资金安排相关文件 |
(三)部门加强预算绩效组织体系建设相关文件 |
(四)部门绩效考评办法 |
(五)部门推进绩效管理的其他相关文件 |
(六)反映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的有关材料 |
(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于部门或该项目的相关要求 |
(八)人大对部门或该项目的相关要求或意见 |
(九) 审计对部门或该项目的审计报告或建议 |
(十)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