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60万t/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
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60万t/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兼并重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完成,现将有关评价内容及结果公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60万t/a)
二、项目概况
根据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123号关于对《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本项目由原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45万t/a)和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金沙县宏达煤矿(9万t/a)异地资源整合为一个煤矿,中纸厂煤矿为兼并重组后保留煤矿,兼并重组后拟建规模6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24.9年,兼并重组后的中纸厂煤矿由5个拐点圈闭,面积:1.8922km2,开采标高:+1750m~+900m。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在工业场地内布置主平硐,利用现有的主平硐和南皮带暗斜井作主运输井,利用新建的新系统副平硐、轨道斜井和行人暗斜井作辅助运输井,利用新建的回风立井作专用回风井,新系统副平硐、轨道斜井井口均位于北副井工业场地内。
根据矿井可采标高范围和已施工井筒情况,设计将全矿井划分为2个开采水平。第一水平标高为+1528m,为现有生产系统的水平标高,垂高为222m;第二水平标高为+1300m,为新系统的水平标高,分为上、下山开采,上山开采设计垂高为228m,考虑到进入深部后,井田沿煤层走向范围变窄且新系统各井筒已施工至+1300m标高落平,下山开采设计垂高为+400m,井田共划分为4个采区,设计将+1528m标高以上煤炭资源由现有生产系统开采,将+1528m~+900标高范围划分为1个开采水平2个采区,水平标高为+1300m,即+1528m~1300m范围为一采区;+1300m~+900m范围为二采区。矿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可采煤层14层。
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45万t/a的工业场地改造而成,设计将工业场地划分为生产(选煤)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及生活设施区。设计在主平硐井口西南面430m+1765.50m处布置深井水源泵房;主平硐井口西南面470m+1763.40m处布置270m3生活调节水池,在主平硐井口东北面540m+1746.00m处布置1769m3生产、消防用水水池。
兼并重组后矿井矿井在籍人数:矿井在籍总人数656人,出勤人数482人,原煤生产人员376人;矿井全员效率:4.55工/人。
三、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
1、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评价区有农田、林地、灌草丛、水域、村落等生态系统,其中,林地占比最大,农田次之。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项目的开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评价区涉及的村民点,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动植物资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以及各种地面设施及矿区内道路等。
2)施工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
矿井工程占地和施工活动将破坏用地范围内的农作物和天然植被,增加裸露面积,并可能引起局部的水土流失,从而对区内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设期生态保护措施要求:严格落实水保方案提出的水保措施,优化总体布局,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耕地,做好表土剥离并妥善保存,待施工完毕后及时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并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禁止滥捕乱猎。
3)运营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
(1)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
矿井建成后区域生物量的减少对评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2)地表沉陷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本矿井开采后地表沉陷表现的形式主要是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地表沉陷对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局限在采空区边界上方的局部区域。
(3)地表沉陷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设计预留了井田边界煤柱、采区边界煤柱、工业场地煤柱、主要井筒井巷煤柱、村寨煤柱、采空区防水煤柱。矿井主要煤层开采后全井田最大下沉值将达到9m,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范围全井田为167.72hm2。设计留设边界及采空区煤柱、主要井巷及工业场地煤柱等,项目区河流分布于工业场地中部,因此河道保护煤柱与工业场地一同留设,纸厂小河、二道沟河床均不受地表沉陷影响。对于井田范围内集中居民点留设了村寨保护煤柱,对于受沉陷影响的零星居民点采区搬迁安置措施后环境影响小。
(4)地表沉陷对耕地、林地的破坏及生态综合整治措施
环评要求由业主出资,对受地表沉陷影响的耕地及基本农田进行土地复垦、整治和补偿。
4)加强工业场地绿化,并对工业场地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5)矿井服务期满后的生态保护措施
矿井服务期满后地表移动变形影响,仍采用运营期的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各工业场地内各种建筑设施可根据当地需要双方协商妥善处理。对当地不能利用的各种井筒等采取封闭措施。对不能利用的场地,宜进行农业和林业复垦。
2、地表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矿井排污受纳水体:直接受纳水体纸厂小河、二道沟,均属小河,为Ⅲ类水体,间接受纳水体为拖长江,属Ⅳ类水体。在评价范围河段无居民集中饮用水取水点。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因子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水质标准要求。总的来说,区域地表水体水质较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纸厂小河、二道沟、拖长江。
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前期矿井水进入现有矿井水水处理站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进入现有生活污水站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用,对下游水环境影响较小。
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预测结果表明,矿井污废水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对纸厂小河、二道沟、拖长江的水质影响都较小,不会改变地表水的水体功能,且有利于改善河道现状水环境质量;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将对纸厂小河、二道沟水质造成污染影响。
(2)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①矿井水:采用调节+混凝沉淀+YTS-F一体化净水器+煤泥压滤+部分消毒+深度处理工艺处理,经矿井水处理站深度处理后的井下水,主要作中纸厂煤矿地面、井下生产用水、防尘洒水及绿化用水、浇洒道路、瓦斯抽放站冷却用水等生活非饮用水,剩余部分处理后达标排放,排入纸厂小河、二道沟。
②生活污水:采用“格栅+调节池+A2O一体化设备+消毒”处理工艺,经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复用于中纸厂煤矿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剩余部分处理达标后排入纸厂小河、二道沟。
③工业场地淋滤水:工业场地实施“雨污分流”,采用半封闭棚架式储煤场,储煤场地面硬化处理;并在储煤场、装车场四周设场地淋滤水收集边沟、收集池,将场地淋滤水收集后引入矿井水处理站一并处理。
④矸石周转场淋溶水:矸石周转场周围修建截排水沟,底部修建过水涵洞,在下游建挡矸坝,挡矸坝下游设沉淀池,淋滤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矸石周转场的防尘洒水。
在采取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运行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井泉监测指标均可达《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Ⅲ类标准,说明目前矿区居民生活污废水排放,对地下水水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水质状况尚好。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及饮用井泉。
2)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矿山井筒及井巷施工过程中排放的井壁淋水和井下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现有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回用。
3)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正常情况下各工业场地污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都得到妥善处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非正常状况下污废水处理系统设施底部和地面破损,废污水一旦发生渗漏,下渗的污废水可能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2)矿井工业场地及排污口下游地下水径流区无井泉分布,矿井排水一般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3)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①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等方面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②根据场区各单元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及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对场区进行防渗分区;其中场地内危废暂存间,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主要设施等一般防渗区;矸石周转场按Ⅰ类处置场设置,不需做特殊防渗处理。
③最大限度对矿井污废水进行回用,并保证污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污废水达标排放。
④项目污废水管道、污水处理池及储存池应按防泄漏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设备、管道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确保排水管完好无损,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将废污水泄漏的环境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⑤定期巡检维护,做到废污水泄漏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污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污废水达标排放。
⑥当井田内长期民用供水水源(井泉)发生漏失时,矿方应提出补救措施、出资解决。
在采取措施后,本项目的建设运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4、环境空气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PM10、PM2.5日均浓度、SO2日均浓度及小时平均浓度、NO2日均浓度及小时平均浓度均无超标现象,说明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大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为矿井场地周边村寨以及运煤道路两侧的村民点。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作业面和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产生的扬尘、散状物料堆放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施工生活炉灶排烟等,施工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建设期大气环境防治措施:合理组织施工和工程设计,缩短工期,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开挖区域要加强地面清扫,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炉灶尽量采用清洁能源,细颗粒物料运输采用密闭式槽车运输,装卸时要采取措施减少扬尘量。
3)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工业场地储煤场建设为半封闭棚架式储煤场,运输皮带设置在封闭式走廊内,对转载、装卸等分散产尘点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和工人个体防护措施,减轻生产系统扬尘对环境空气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矿井产品煤汽车运输产生的废气、运煤公路产生的运输扬尘等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矿井新增的交通流量对道路两侧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5、声环境
1)声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本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声环境保护目标为矿井场地周边村寨、运输道路两侧各100m范围内的居民点。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矿井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强化施工期噪声的管理,避免噪声扰民事件发生。环评要求在非申报及公示情况下夜间禁止施工。
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矿井工业场地主要噪声源:压风机房、污水处理站、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绞车房等,风井场地主要噪声源:通风机。评价针对高噪声源分别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声学治理措施。根据预测结果,在采取环评及设计要求的降噪措施后,矿井各场地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达标。在采取各项噪声控制措施后,运营期及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6、固体废物
1)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项目建设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平整场地,不足部分由矸石填充,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认可地点处置。
2)固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煤矸石处置及综合利用
环评要求营运期煤矸石综合利用于制砖,不能及时利用时运至排矸场进行定点堆放处置。堆放过程中需推平压实,排矸场周围设截排水沟,排矸场下方设挡矸坝、排水涵洞,挡矸坝下游设淋溶水池,矸石淋溶水经淋溶水池收集沉淀处理后,优先复用于排矸场防尘洒水。
(2)其它固体废物处置
本矿井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时定点清运,定期运至当地环卫部门认可地点进行统一处置;井下水处理站煤泥经压滤脱水后掺入产品混煤外售;废机油属危险废物,环评要求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进行管理,设危废暂存间暂存废机油,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严禁外排。
7、环境风险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有矸石周转场溃坝、矿井事故排水等。
对于矸石周转场发生溃坝造成的泥石流等危害,应加强防洪排涝措施,严防挡矸坝溃坝。
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调节池容积应满足检修要求,并尽可能地避免污废水处理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污废水处理系统应有必要的备用配件。
8、环境可行性分析
1)与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分析
本项目属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矿井,规模为60万t/a,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年修改)中煤炭行业中限制和淘汰的矿井类型,项目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和贵州省的兼并重组要求。
根据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123号关于对《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本项目的建设早在2014年就纳入了贵州省的兼并重组计划,本项目的建设与国发〔2016〕7号文不冲突。本矿井井田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矿井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
同时,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设计和环评均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矿井水及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00%,并开展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利用。矿井利用瓦斯发电余热供热,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环评制定了土地复垦和生态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土地复垦率达到98%。
因此,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兼并重组)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要求。
2)清洁生产水平
项目清洁生产可达清洁生产三级水平,但仍需优化工业场地布置,减少土地占用;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降低原煤生产电耗,积极寻找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提高利用率,并尽快实现瓦斯的综合利用,以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煤炭开发规划、环保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
本项目的组成、选址、布局、规模、工艺总体可行;公众支持率高;污染物排放总控指标要求将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和落实;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等均要求进行综合利用;沉陷区制定了生态综合整治规划;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均较小。环评报告和设计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在贵州其它矿区均有成功实例,实践证明是可行、可靠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兼并重组)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建设影响区及对项目建设关注的所有居民和单位团体。
2、主要事项:
(1)施工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建筑弃土、粉尘、噪声、水土流失等);
(2)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废气、噪声、废水、固废等);
(3)施工和营运后的不利因素对工作或生活的影响;
(4)对项目的建设所持态度;
(5)其他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写信、电话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发表意见。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八、公示说明
公众对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可自公示之日起十日内,按上述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也可将书面意见另外抄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红果镇中纸厂煤矿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