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二期碳捕集-调试服务招标公告
句容二期碳捕集-调试服务招标公告
工程编号:CHEC.DS-
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烟气碳捕集工程
调试技术规范书
技术招标编号:CHEC.DS-
发标方: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目 录
1 总则1
2 工程概况2
3 设计与运行条件2
4 技术要求8
5 调试安全、质量控制12
6 技术联络会15
7 售后服务16
8.附件16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烟气碳捕集工程调试服务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和现行中国通用标准的优质服务。
1.3投标方提供的服务应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4投标方提供的服务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是合格产品,并且是经过相关计量机关检点或认证后的产品,同时必须满足国家的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法规、标准的要求。
1.5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应低于最新国家标准。
1.6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均被视为接受和同意。如有差异之处,无论多么微小,均应进行说明和澄清。
1.7今后项目执行文件采用中文。
1.8本规范书为服务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9 “168小时试运”结束后,投标方应提供1个月的带班培训(作为技术指导与电厂运行人员共同运行1月)服务。
1.10 调试过程中对设备和系统进行试验需要的设备及人工费用都应包含在总价中。
1.11 调试中必须按附件要求的调试工作范围进行调试,并提交相应的中间调试文件——调试记录、调试报告、调试验评等。
1.12 名称定义:
业主——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
发标——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投标方——投标的调试单位
2 工程概况
2.1 概述
1)依托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上大压小”扩建工程;
项目性质:“上大压小”扩建的高效清洁发电项目,区域性主力电厂;
项目选址:原厂址规划范围内扩建;
项目投资方: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本期扩建2台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结合上期工程,电厂总规模为:2×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一次再热) 2×1000MW级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二次再热)。
2)碳捕集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烟气碳捕集工程
建设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临港工业集中区
本工程新建一套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精制装置,设计公称规模为10000吨/年,装置设计年利用时数为7200小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碳捕集方式: 醇胺吸收法
碳捕集处理烟气量: 6950Nm3/h(湿基,实际氧);
碳捕集处理烟气温度: 50℃;
碳捕集装置进口CO2浓度:13.38 vol%(设计煤种), 13.14vol%(校核煤种);
碳捕集装置设计效率: ≥90%;
年CO2捕集量: ≥10000吨;
装备可投运率: ≥98%;
CO2产品质量: 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压力在1.8~2.1MPa,符合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国家标准(GB10621-2006)要求。
本工程是一个完整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与精制工艺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收系统、压缩吸附系统、冷冻液化系统、精馏储存系统及水、气、汽等公用系统。
2.2 场地条件和自然条件
句容电厂建于江苏省西南部的镇江句容市下蜀镇桥头农场内。厂址座落在临港工业集中区、部队桥头农场内,北临长江新防洪大堤,南靠长江老大堤,东侧(长江下游)为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和毅马锻铸有限公司,再下游为台泥水泥有限公司。句容二期扩建工程位于一期工程西侧扩建端。
2.3工程建设周期
序号里程碑接点3#机组
1脱碳系统电气带电2018年6月
2单机试车、分系统调试2018年7月
3联动试车、168试运2018年7月--8月
注: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而定。
3 设计与运行条件
3.1 燃料
本工程的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不连沟煤为校核煤种,采用海轮水运进厂。设计煤质和校核煤质分析资料如下:
表1 煤质资料分析表
项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
(神府东胜-神混2)校核煤种
(内蒙不连沟煤)
收到基碳份Car%58.1155.05
收到基氢份Har%3.273.38
收到基氧份Oar%9.639.43
收到基氮份Nar%0.770.89
收到基硫份Sar%0.560.70
收到基灰份Aar%10.9614.95
收到基全水份Mar%16.715.6
收到基挥发份Vdaf%37.5636.75
低位发热量Qnet.arMJ/kg21.9220.71
kcal/kg52374947
哈氏可磨度HGI54.063.0
灰熔点
变形温度Dt℃11601480
软化温度St℃1190>1500
熔化温度Ft℃1210>1500
单台锅炉燃煤量: 365.8t/h(设计煤种), 387.4t/h(校核煤种)
3.2主要设备参数
3.2.1 锅炉
锅炉型式: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燃煤直流炉、二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悬吊钢结构锅炉
锅炉主要参数(设计煤种,BMCR工况)见下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值
1过热蒸汽出口流量t/h2773
2过热蒸汽出口压力MPa(g)33.6
3过热蒸汽出口温度℃605
4一次再热蒸汽出口流量t/h2458
5一次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g)11.146
6一次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g)10.846
7一次再热蒸汽进口温度℃422.2
8一次再热蒸汽出口温度℃623
9二次再热蒸汽出口流量t/h2108
10二次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g)3.489
11二次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g)3.269
12二次再热蒸汽进口温度℃441
13二次再热蒸汽出口温度℃623
14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330
15锅炉保证效率(低发、BRL)%95.06
3.2.2 汽机
汽机型式: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单轴、五缸四排汽、十级回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1000MW,额定主蒸汽压力31MPa,额定主蒸汽温度600℃。汽机TMCR工况下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名称单位数值
1最大连续功率MW1041.8
2超高压缸排汽口压力MPa.a11.057
3超高压缸排汽温度℃425.5
4一次再热蒸汽进口温度℃620
5一次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a10.449
6二次再热蒸汽进口温度℃620
7二次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a3.179
8主蒸汽进汽量t/h2692.3
9一次再热蒸汽进汽量t/h2391.2
10一次再热蒸汽进汽量t/h2054.4
11额定平均背压kPa.a4.8
12机组保证热耗(THA工况)kJ/kWh7069
3.3原料气
锅炉烟道气在排放前依次经过脱硝、电除尘、脱硫、湿除,把NOx、SO2和粉尘分别降至50mg/m3、35mg/m3和5mg/m3(均为标态、干基、6%O2)后,在含有饱和水的状态下进入碳捕集装置界区。
湿式除尘器后,抽气口处烟气温度约为50℃,压力约为0~500Pa。具体组分及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3碳捕集入口烟气组分表
组分名称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备注
CO2Vol%13.3813.14
O2Vol%3.843.87
N2Vol%69.7569.29
H2OVol%13.0213.70
SO2mg/Nm32635
SO3mg/Nm31010
NOxmg/Nm35050
烟尘浓度mg/Nm355
3.4性能保证
碳捕集装置性能保证值如下:
?装置生产能力≥1.39tCO2/h
?蒸汽消耗≤1.6t/tCO2
?在燃烧设计煤种的锅炉最大工况下,碳捕集效率≥ 90%。
?在各种运行工况下,CO2产品为液体,质量符合食品级CO2的国标要求。
3.5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本烟气碳捕集EPC工程提出下述设计原则:
1)碳捕集EPC工程应具备以下功能:烟气CO2分离功能和CO2精制提纯功能。
2)碳捕集EPC工程优先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碳捕集及精制提纯技术方法。
3)碳捕集EPC工程按正常处理烟气量6950Nm3/h(标态、湿基、实际氧),每年(按7200 小时)回收CO2 10000 吨考虑,碳捕集效率不低于90%,碳捕集装置可用率不低于98%。
4)碳捕集EPC工程的处理烟气从电厂二期工程2 台机组的脱硫并湿式电除尘后的烟道上分别取气合并后供碳捕集装置,每台机组抽取烟气量均按100%碳捕集容量考虑,互为备用。碳捕集吸收塔前的烟道采用衬胶管道。
5)碳捕集EPC工程用循环冷却水将从电厂二期工程2 台机组的循环补水管上分别取水合并后供碳捕集岛,每台机组循环水管取水量均按100%碳捕集容量考虑,互为备用。
6)碳捕集EPC工程用加热蒸汽将采用电厂二期辅助蒸汽(压力约0.8~1.3MPa,温度280~380℃左右),从2 台机组的辅助蒸汽管道上分别取汽合并后供碳捕集岛,碳捕集工程用汽量约2.25t/h(正常时均量,考虑胺回收加热时最大蒸汽耗量约为3.5t/h),凝结回水返回到化水系统回用。
7)碳捕集EPC工程用除盐水瞬时最大量为20t/h。
8)碳捕集EPC工程将利用电厂内的消防、给排水、以及防洪系统。
9)碳捕集装置在脱硫控制室内控制,就地设置电子设备间及调试用控制室。烟气碳捕集系统采用分散式控制系统(DCS)。
10)碳捕集装置电源自厂区10KV段引接。
3.6主要设备和系统
3.6.1二氧化碳捕集部分
锅炉排放的烟气经脱硝、电除尘和石灰石-石膏脱硫和湿式电除尘后,由引风机抽取约6950Nm3/h净烟气进入碳捕集装置的深度净化塔,在塔内经洗涤降温和深脱硫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CO2被贫液吸收,净烟气则自塔顶排空。吸收CO2后的富液由塔底经泵送入贫富液换热器,回收热量后送入再生塔。解吸出的CO2连同水蒸气经冷却后,分离除去水分后得到纯度95%(湿基)以上的产品CO2气,送入后序工段使用。再生气中被冷凝分离出来的冷凝水,用泵送至再生塔。
富液从再生塔上部进入,通过汽提解吸部分CO2,然后进入煮沸器,使其中的CO2进一步解吸。解吸CO2后的贫液由再生塔底流出,经贫富液换热器换热后,用泵送至水冷器,冷却后进入吸收塔。溶剂往返循环构成连续吸收和解吸CO2的工艺过程。
为了维持溶液清洁,约10-15%的贫液经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为处理系统的降解产物,设置胺回收加热器,需要时,将部分贫液送入胺回收加热器中,通过蒸汽加热再生回收。
3.6.2二氧化碳精制部分
精制系统主要是对脱碳后气体进行脱除杂质及液化提纯过程,主要由下述单元构成。
3.6.2.1 缓冲罐
电厂烟气通过醇胺捕集得粗CO2气,由管道在≥6KPa压力下引入CO2缓冲罐缓冲,保持压力稳定,而后进入CO2原料气压缩机,进行CO2气体的压缩。
3.6.2.2预冷、吸附
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出口压力≤2.5MPa,然后进入预冷器除去大部分水分,预冷器通过中压氟利昂蒸发,使的气体冷却到10℃左右,然后进入吸附器,吸附器采用串并联形式,可以在不停车情况下更换填料,吸附器内装活性炭,主要吸附气体中夹带的多胺液和其它杂质。
3.6.2.3干燥
经过吸附器后的气体进入干燥器脱除水分,干燥器采用一开一备,采用远程控制。干燥器出口水分达到15ppm时,干燥器应该进行切换。
3.6.2.4液化、提纯
脱水合格的CO2气由液化器顶部气相进口进入,与设备管间的低温氟利昂行冷交换,实现CO2浅低温液化。液化后的液体CO2由冷凝器底部出来,进入提纯塔的上部,通过精馏进行产品的提纯,提纯塔下部采用液体氟利昂与塔釜液体二氧化碳进行换热,提高塔釜温度,以便提高产品纯度,提纯塔顶部采用氟利昂蒸发冷却,使随不凝气一起蒸发的二氧化碳进行冷凝,提高产量。提纯塔顶部排放的不凝气和储槽放空气经过余冷回收器回收冷量后用于分子筛塔内分子筛的再生冷却,而后高空放空。
3.6.2.5储存
提纯塔出口液体二氧化碳温度较高(温度?),为了减少储存损失,在提纯塔后设置过冷器对液体进一步冷却降温(温度?),然后送入CO2低温产品贮槽储存。液体二氧化碳低温贮槽内的产品,通过低温充车泵充装。
4 技术要求
4.1 技术规范、标准:
4.1.1 国家标准:
序号文件名称编 号
1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GB10621-2006
2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
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4炼油装置工艺设计规范SH/T3121-2000
5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SH/T3122-2000
6炼油厂流程图图例SH/T3101-2000
7石油化工设计能量消耗计算方法SH/T3110-2007
8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SHSG-052-2003
9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3
10设备进、出管口压力损失计算方法30B001-1998
11管道介质代号30B205-1997
12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吹扫设计技术规定30B206-1997
13石油化工装置设备排液、放气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定30B207-1997
14气-液分离器工艺设计技术规定30B211-1998
15工艺管道管径选择技术规定30B212-1998
16安全阀计算和选型工艺设计技术规定30B214-1998
17盲板设置工艺设计技术规定30B218-1999
1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
19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5121-2000
20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
21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
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186-2002
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35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5153-2002
3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37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3010-2000
3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3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11790-96
4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
建质[1996]40号,《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国电电源[2001]218号《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DL/T799.1~799.7-2010《电力行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GB/T 16157-1996《固体污染物源排汽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75-2007《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L/T582-2016《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
DL/T852-2016《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DL/T5295 20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DL/T5294 20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
4.1.2 业主标准: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机组试运协调指导工作组工作程序》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烟气脱硫技改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设备标准》
4.1.3设备标准:
发标方设备供货合同及供货合同中规定的国际及国家标准。
发标方设备制造厂提供图纸、设备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4.1.4 发标方标准:
发标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图纸、设计说明等。
《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X1000MW)扩建工程烟气碳捕集工程技术协议》
上述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均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如有比以上版本更新的版本,应采用最新版本。
上述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均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如有比以上版本更新的版本,应采用最新版本。
4.2 工作范围
投标方在建设过程中,投标方应作为发标方的一个部门,完成总承包方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工程的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X1000MW)扩建工程烟气碳捕集工程调试工作——碳捕集工程调试(包括工艺、热控、电气、化学各专业)。
投标方作为发标方的调试部门,在技术上接受发标方调试主管部门的领导,投标方在现场必须遵守发包方的现场管理。
投标方负责对设备单体调试监督监督、检查单体调试移交文件,单机试车、分系统调试、整套联动试车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工作。
4.2.1 调试前期:
搜集设计文件、厂家技术文件,调试人员提前进入现场,熟悉现场了解发标方设计要求和特点,为调试工作顺利展开创造条件。
4.2.2 现场调试:
A 计划与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碳捕集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发标方要求的调试内容和深度,编制项目各阶段(单机试车、分系统、联动试车、整组启动——热态调试、168试运)的调试计划,项目调试计划,报发标方审核后提交业主方。编制碳捕集工程调试大纲,并交发包方按程序进行审批后实施。
B 配合单体调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配合和监督施工方对设备进行的单体试验,在重要单体调试项目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C 组织并完成单机试车、分系统调试调试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写各专业的调试方案,并报给发标方、总承包方和监理审查,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实施。在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调试方案进行工作,如果方案和措施有重大偏差,需要重新提交方案在进行审批后再执行。
检查确认分部试运条件,在调试期间协助相关责任方消除缺陷,按招标方的文件格式要求填写《项目现场调试设备缺陷记录》和缺陷消除情况。
在调试过程中按招标方的文件格式要求填写《项目调试计划和进度情况》,并提交相应的中间调试文件——调试记录、试验报告、分系统调试质量验评表等技术文件。
热态调试时对系统中需要热态调试的设备进行调整和试验,通过必要的化学分析和试验,检查确认泵、风机、压缩机、制冷机组及净化塔、吸收塔、再生塔、精馏提纯塔、吸附床、干燥床、贫液冷却器、富液换热器、贫富液换热器等主要设备性能,以检验系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D 组织完成联动试车和整组启动调试
确认联动试车和整套启动条件,配合项目部迎接整套启动前的质检。按照已经批准的联动试车和整套启动调试方案,组织指挥联动试车和整套试运工作,并完成期间的联动试车和整套启动调试。
联动试车和整组启动阶段需要安排相关人员24小时值班,配合业主运行人员完成各种工况转换的操作,指导业主运行人员操作,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经过联动试车和整套启动后热态调试,由发包方会同有关单位检查确认满足168h试运条件后,完成168小时试运及其调试工作。
参加发标方召开的调试会议。做好168h试运期间参数记录、主要指标统计,提交联动试车和整组启动调试报告及联动试车和整组启动调试质量签证单等技术文件。
E 定期报告
投标方应编写调试日报、周报,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提供给发标方,以便发标方了解调试进展情况。
F 提交调试质量验评及调试报告。
4.2.3 培训与后期服务:
A.对业主生产运行人员进行脱硫培训。
B.负责168小时试运过程及其后技术指导。安排调试人员指导业主运行人员操作,使其能顺利的熟悉和掌握脱硫系统的各种操作。 完成遗留调试项目,配合项目部消缺,安排人员对消缺后的设备重新进行试验,以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发标方与设备厂家的合同要求。
C.配合性能试验阶段的技术服务工作
在总承包方与业主对系统进行项目合同要求的性能试验考核前7--10天派有关技术 人员到现场对系统运行进行检查,并指导业主调试人员操作,使系统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性能试验。
4.3 人员要求:
投标方应派遣有经验的调试人员组成一个调试团队,该团队的调试人员至少应有3个以上类似的碳捕集项目相关专业的调试经验,并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投标时应如实填写表一)
调试人员必须拥有至少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
表一:调试团队履历表
序号人员姓名职称专业履历备注
1调总1人
2机务1~2人
3热工1~2人
4电气1~2人
5化学及试验至少1人
6其他投标方考虑需要增加的人员
注:在投标文件中必须包含详细的人员名单,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人员更换或无法完成计划工作时,发标方有权要求投标方无条件的更换或增加调试人员。
4.4 调试仪器:
投标方应负责为调试和试运行准备并提供所有的试验仪器和工具(仪器应是经过国家有关计量单位认证的设备,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进行相关的试验。(投标时应如实填写表二)
表二:仪器
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1
2
3
4
5
4.5 现场检验及化验
投标方在现场调试阶段,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及《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及验收评价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化学分析和设备性能检查,以真正使系统能以最好的状态进入整组启动,并在设计要求下通过168试运。
5 调试安全、质量控制
投标方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调试标准和要求对发标方的设备和系统进行调整、试验。在整个项目中必须按发标方要求建立严格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调试过程中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计划编制、报审程序。在实际调试时,严格按试验计划和方案执行,并现场监测、现场试验,根据发标方提供的试验表格形式记录试验情况,并签署试验人员姓名。切实将调试安全、质量放在首位。(投标文件中应明确安全目标、管理体系、措施;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
5.1 安全保证体系
5.1.1 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发标方、监理和业主的审核。
投标方应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并在工程中做到:
?进入现场前进行安全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者方能进入现场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对有危险的调试作业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每一项调试都要在方案措施中写明安全技术措施,做好事故预想和安全交底工作
5.1.2 安全目标
投标方应以在发标方的安全目标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详细目标,确保:
?零负伤率
?零死亡率
?杜绝重大交通和火灾事故
?杜绝设备的损坏事故
?创造安全文明的调试现场
5.1.3 安全措施
投标方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到人。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坚持定期组织所有调试人员安全学习。每天工作前讲安全,使每一个人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制定技术措施的同时明确安全措施,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执行技术措施中有安全措施,交底时必须对安全进行交底,无安全措施的技术措施,现场不批准执行。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重大调试项目安全员必须到达现场监督检查。对违章作业者严肃批评处理。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安规》规定的试运期间的工作票制度。
制定现场安全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建立安全台帐,坚决贯彻执行安全事故三不放过原则。
5.1.4安全文明调试
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必须爱护设备,对破坏和损害设备的行为坚决杜绝。
对于调试工作成果要加以保护,对每一道工序做好工作日志和有效的确认签证。
每次工作前明确安全负责人,该负责人对参加调试人员和设备及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安全负全责。
5.2 质量保证体系
发标方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GB/T19001-2008) 标准及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管理的标准、规程、规范、导则来保证项目调试工作的质量。
5.2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机构和作用。
5.2.2 质量目标
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机组达标投产,争创优质工程,夺取鲁班奖。调试工作质量达到业主的要求,单位工程优良率达 95%以上,合格率 100%,质量管理体系符合 ISO9000 系列标准要求。
5.2.3 质量控制措施
5.2.3.1 配备足够的资源
(1) 配备工程项目调总和足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调试人员。
(2) 配置所需的仪器仪表,办公用品,生活设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5.2.3.2 调试过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现场调试执行发标方调试阶段的过程控制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按下列步骤进行:
A.过程策划
根据工程的设计文件要求,由调总主持编制该工程的调试大纲;
各专业调试负责人组织本专业调试人员编制各专业的调试计划,项目调试方案及技术措施;
开工前各专业人员组织学习了解图纸,熟悉设备性能,检查检验设备到场的质量。
B.调试过程控制
调试资源的配备,根据工程情况及调试大纲要求,配备充足的调试人员;由专人负责所需仪器、仪表和试验设备的配备。各专业按要求定期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及设备是否符合要求,设备的保管、维护、使用由各专业人员具体负责。
过程控制——在工程调试的整个过程中,调试人员必须严格地依照调试技术措施的要求完成每个调试项目,技术措施的编制必须遵照试验规程及导则来编制。
调试程序的控制——每个调试项目工作开始前调试项目负责人向参加调试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交底,明确职责和试验程序,具体步骤,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调试过程中,随时判断试验的可行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注意关健点的控制,试验结束 后及时分析试验结果,以保证调试质量。
调试项目环境的控制——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项目,调试技术措施应有相应的环保条款,并要求严格遵照实施。
特殊调试项目的控制——特殊的调试项目应在项目技术措施中明确连续控制的过程参数和监控的方法,在监控过程中做好记录,组织检查评议,并办理相应的验收签证手续。
过程控制记录——在调试过程中要求调试人员在调试过程中认真做好原始记录,试验结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真实可信后填入验收签证卡、验评表,最终做为编写报告的依据。
C.检验和试验
整个工程中的所有设备及系统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试验合格并办理 确认签证后方可投入运行。检验、测试、试验要按其规程规范进行。
调试现场使用的仪器仪表要有符合等级要求的检验合格证,并应注明检验的日 期和签名。不合格的仪器仪表不得带到调试现场。
调试过程中的检查和试验要做好原始记录,填写验评表,最终要有调试报告。
调试现场从事检验、测量和试验的调试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
工程结束后所有资料要向投标方移交。投标方应存档备案。
D.质量记录
投标方在进工程现场前应编制各种质量记录表格,经专业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出版备使用。
在工程调试现场制定的各专业的各种质量记录应及时地收集整理归档保管,质量 监督部门及监理要求的质量记录应按其要求及时交付并存档备案。
6 技术联络会
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应列出指定的技术联络技术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络方法。合同签署后对发标方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工程技术问题,投标方应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的答复。
投标方应派遣技术人员参加发标方召开的技术联络会,对发标方提交的设计、设备资料进行检查,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7 售后服务
在保质期内和保质期外如遇到系统发生大的故障,投标方接到发标方的通知后,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尽快到达现场,协助发标方处理故障。
8.附件
无
标签: 调试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