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陇原名师工作室精准扶贫帮扶项目暨陇原名师 高中语文工作室主题研修活动
——“浸润、焕发--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 圆满落幕
为充分发挥“陇原名师”的示范引领与指导作用,凸显陇原名师工作室职能,实现陇原名师工作室与我省17个贫困县区的深度衔接,助力深度贫困县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推进本土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促进深度贫困县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2018年12月3日上午8时,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嘉峪关市教育局科研室及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陇原名师”闫桂珍高中语文工作室承办的“浸润、焕发--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的精准扶贫帮扶项目暨陇原名师高中语文工作室主题研修活动在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新校区盛大开幕。
![image002.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5b3d80a30fb9ee62.jpg)
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李旭山、张万利,全省17个深度贫困县的85位高中语文教师及“陇原名师”霍军、赵洪涛、卢卫东、闫桂珍高中语文工作室成员代表齐聚市酒钢三中,以优质课示范观摩、专家报告、专家评课及互动交流等活动为内容,在认清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共同就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交流研讨,旨在启发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大纲要求和学科规律的同时,不断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基。
![image006.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3f2ae8649ff01292.jpg)
12月3日上午,研修活动第一天,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新课程研究》编委李旭山老师给与会的近百位老师上了一堂特色鲜明的《短歌行》示范课。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纸条上交李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分享,并对其中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作出积极评价。李旭山老师这节课另辟蹊径,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文本学习中去,积极激发学生的质疑,解疑的热情,以学生的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理解全诗。“对话说”更是令人眼前一亮,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打开了一个文本理解的新思路,相信在这节课的展示一定会给与会的各位老师许多有益的启示。
![image008.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b939e1dc501ff97d.jpg)
接着省酒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霍军为与会的近百位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富有内蕴的《我有一个梦想》示范课。霍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在文本中探寻信息,解读文意,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霍老师教学循循善诱,语言幽默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更是锻炼了学生们整合提炼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对霍老师的精彩课堂赞不绝口。
![image014.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f877f614356c2cb9.jpg)
李旭山老师也为研修活动的近百位老师做“返璞归真——语文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以“保护发掘认知天性”为主题,从好奇、敏感、想象、质疑四个关键词入手,说明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应该如何“返璞归真”。活动与在场教师交流的热烈气氛中,圆满结束。
![image016.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b25093f78280b990.jpg)
12月3日下午,甘肃省特级教师,甘肃省首届百名青年教学能手,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朱武兰老师,为五十多名学生和百余名老师上了一堂独具魅力的经典重读课,以独特的视角,让听课者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讲故事的艺术。一节课结束,然而《祝福》的学习永远没有停止,鲁迅讲故事的艺术也永远品读不尽。
*******a72.jpg" target="_blank">
*******a72.jpg">
甘肃省骨干教师,兰州市骨干教师,金城名师,中学高级教师,卢卫东“陇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杨小平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了一堂饱含情感的写作课。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诵读了一篇范文——《娘亲》,巧妙地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抒情文章的特点和写法:情感要真实;情感要有寄托;使用修辞,情感味更浓。最后,本节课在一个小练笔中结束了。听、说、思、练,本节课围绕着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并收获课堂。
*******f74c0.jpg" target="_blank">
*******f74c0.jpg">
接着霍军老师带来了一场既激情四射、妙趣横生,又接地气的专题讲座。霍老师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出发,谈四个方面的整体性和不可割裂性。就是霍老师所说的“只要我们使用语言,说一句话,这四个素养就在同时出现。”紧接着从生活细微处着手,用“可以吗?”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做了说明例证,还把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句子进行了语言上的解读。如《祝福》中的“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长恨歌》里面的“揽衣推枕起徘徊”等句子,经过霍老师生动解读后,仿佛给人打开了另一个语言的世界,语言原来如此有趣。整个讲座充满了欢声笑语,却又不得不发人深省。语言是这样的充满魅力,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否将语言的这种魅力发掘出来了呢?是否也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这种魅力呢?教育之路漫长,我们都将且行且求索。
![image028.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5c47d097af3bfb17.jpg)
第一天活动最后,省级语言文字专家,嘉峪关市第三批领军人才,市级骨干教师,闫桂珍名师工作室贺正桦老师带来了关于“一个语文老师的自我修养”的专题讲座。从语文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谈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言简意赅,引人思考。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戴着镣铐跳舞”,“我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小诗《瓦尔登湖》展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丛林中,有理由随俗浮沉、与世俯仰,也完全有理由去选择条迥然不同、更能体现生命重量的道路。可以说,能做事,就是幸福;能够满怀欣悦并发挥自身创造性地去做日常之事,你就实现了对凡庸生存状态的战胜和超越。
![image032.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7cd8494edde49572.jpg)
12月4日上午,研修活动第二天,是五节内容详实、安排周密的名师工作室教师的观摩课,首先赵洪涛工作室的刘光祖老师带来了观摩课《囚绿记》,刘老师是会宁二中语文教师,他以“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为导语,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陆蠡的精神世界。课程在师生的习作分享中落下帷幕。
*******b1.jpg" target="_blank">
*******b1.jpg">
闫桂珍工作室李娟老师观摩课《兰亭集序》,李娟老师以“体会作者在情感变化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为教学目标。整体感知部分,她请学生概括王羲之“乐——痛——悲”的感情变化,并提出问题:作者乐之由,痛之由,悲之源分别是什么。这节课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将文言文阅读由品析语言逐渐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探寻王羲之超越于当世的思想认知和独特魅力。
![image042.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69eb306d6d7939ee.jpg)
接着是闫桂珍工作室范俊丽老师观摩课《卫风?氓》,范俊丽老师以《诗经》导入,她联系同学们学过的《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卫风?氓》,品味在诗的最古老的河床里那些爱情的美好。范老师紧紧抓住诗歌语言与情感,将同学们的思考不断引向深入。作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第一首诗歌,范老师批文品情,层层深入,同学们收益颇丰。
![image044.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140a754ed690df26.jpg)
卢卫东工作室于沛文老师的《囚绿记》同样出彩,首先以幻灯片上“一段作者介绍”“一张照片”“一个题目《囚绿记》”导入,通过娴熟的教学艺术,将课文的具体解读与作者所说的“我没有达到情感和理智的谐和,却深受二者之间的冲突……在这矛盾和纠葛中,我听到我内心抱怨的声音。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实现有机融合,达成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精神共鸣。
![image048.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607d0f3242adb161.jpg)
最后霍军工作室周翠霞带来了观摩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周翠霞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她紧扣“悼词”文体特征,在品读恩格斯如何饱含感情呈现马克思成就时,紧抓关联词梳理文章结构、品味语言力量。其间,她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通过仿写“,该是很够了。即使,也 。但。”和“,该是很够了。即使,也。但,甚至,而且。”这两个句式,展现某位同学的学习状态,表达敬佩之情。同学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全文在“我眼中的马克思”的发言声中作结。在场学生受益颇多。
![image054.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923ebc82024b1e53.jpg)
在早上五节安排周密、内容翔实的观摩课后,下午的活动由闫桂珍名师工作室朱华老师主持,围绕“评课议课”继续展开。朱华老师说到,我们本次研修活动课例丰富,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教学,专家示范课和学员观摩课一起展开,让我们听课老师们受益匪浅。接着朱华老师介绍了此次评课议课的专家,他们是甘肃省教研所朱武兰老师和酒泉中学特级教师霍军老师。
![image056.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a7bb4bfc1b4b3800.jpg)
朱武兰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以她渊博的学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围绕学员观摩课向在场老师们分享了她自己的感受。朱老师对本次观摩课给予了高度肯定,说到观摩课每位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设计新颖,达到了很好的观摩学习作用,并具体展开了点评。
![image058.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bd84231adf96714e.jpg)
霍军老师点评到:本次专家示范课和学员观摩课研讨氛围根棒,真实的发生了老师们关于教学的诸多思考。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精神风采和课堂设计思路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堂好课。写作课能够以优秀范文类比的方法撬动学生的心灵体会,剥离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引导学生注意何为虚构,何为抒情。散文课教师能够耐心细腻地组织学生,体现了教师较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哲理性强,富有诗意。诗歌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小说教学老师能够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在带领学生梳理细节的过程中发现小说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想。而演讲辞的讲解示范,老师们能够借助课文内部的信息,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围绕课文内容设计强有力的问题。
同时,两位专家也说到,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怎样让阅读真实地发生?如何让语文基础知识合理地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如何更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阅读是我们所有在场老师们在以后教学工作中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活动最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万利老师给老师们做了一堂理论和实例兼具,有高度而又接地气的讲座《做研究型语文教师》。结合李泽厚的《治学经验谈》,启发老师们在研究题目的选择时,要结合自己在广阔的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找到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留白,而自己又有一定认识的点,主客观兼顾,在主观上要适合自己的气质、兴趣等。结合杨斌的《中学教师谈研究》,说明在做研究时,要扬长避短,以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点去展开研究。教师首先要以学术素养和学术视野的角度做整体的思考,用自己的基本功底和专业能力进行实际写作,其次凭借现有的教师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检验修改,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水平的研究写作。最后,张主编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指出教学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的根本在于解读文本,文本读透了才能触类旁通,才不惧怕学生在文本中欣赏到预设之外的风景,因此期望老师们读专业的学术刊物,做专业的研究者。
![image066.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264734d5e616ac20.jpg)
历时两天的主题研修活动带来了翔实的培训内容,丰富的教学思考和深入的探究研讨,活动在张主编精彩的讲座中落下了帷幕,在场的专家和老师们都意犹未尽,闫桂珍名师工作室朱华老师就本次研修活动取得的效果和达到的目的做了高度的总结和肯定。孟冬时节,天寒地冻,却丝毫也阻止不了专家学者和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钢城朔风紧,研修心焰浓”,本次研修活动圆满结束,期待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们都能以本次研修活动为契机,反思总结,一起探寻语文课堂最美的风景。
![image068.jpg](http://jgsz.jygedu.net/attachment/cms/item/2018_12/09_19/0fe1a579ac6a297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