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招标公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招标公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

公益活动策划招标公告

一、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

项目编号:


是否重大项目:

招标项目名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

招标项目编号:


工程类型: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

资格审查方式:


是否预选招标:

公告性质:

正常公告

公告发布开始时间:


公告发布截止时间:


公告质疑截止时间:


公告答疑截止时间:


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获取方式:

电子版发送

备注 :

二、招标人及招标代理

招标单位:

上和元(北京)中医研究院

经办人:

李建书

办公电话:

***-********132*****339

招标代理机构:

经办人:

办公电话:


三、标段信息1

标段编号:


标段名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

2019-01-31

地址:

北京市

招标部分估价:


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联合体要求:

评标方法:

定性评审法

定标方法:

直接票决

本次招标内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

网上递交至邮箱139*****075@139.com

资格审查合格条件:

投标人应具备资质条件:

① 参与项目开发对象必须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并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

②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③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④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⑤ 投标公司具备丰富的公益活动策划经验以及成功案例;

⑥ 投标公司信用度高,符合行业标准。

⑦ 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账户冻结、财产被接管或破产状态,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行为

项目负责人资格:

无 。

业绩要求:


其他:

(1)凡是参与本项目开发的合作伙伴,均有机会成为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代理机构,与本公司共享连氏国医文化的品牌文化红利,共创全民大健康产业传奇!

(2)凡投标公司参与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项目策划师,均有机会成为连氏国医文化项目平台股权合伙人。有意愿者还可成为连氏国医文化十七世传承弟子。

(3)凡参与连氏饮膳公益活动策划项目并达到本公告资质条件的投标公司,均有机会成为连氏国医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单位,以利于显著提升投标公司的品牌形象公信力和文化底蕴。

投标申请人需提供的报名材料:

(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2)行业评定资质证书或其他荣誉证书者提供复印件加盖公章、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3)策划师从业资质证书,有获奖经历者也可提供获奖荣誉证书复印件

业绩要求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四、附件信息


连氏饮膳简介、活动策划要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起源于明朝,由明朝万历皇帝御医连成玉始创。1561年,连成玉遵循“以简为要、以久为效、少补壮泄、阴阳皆调”以及“四时为序、五行为本、六和为性、七味为效”的理念,创立“七味六和”平衡膳食理论,结合祖传饮膳疗法,治愈明朝裕王妃李彩凤宫寒不孕,使其喜得二男三女,赢得“送子王”美誉。李彩凤长子朱翊钧成为万历皇帝后,连成玉被封御医长达四十年,晋升慈圣太后的李彩凤还曾经为连氏饮膳题词“七味美,六和生”,对连氏饮膳的养生功效大加褒奖。

1402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因不满父亲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而起兵造反,从北平率大军直逼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企图篡夺皇权。时任建文帝朱允炆朝监察御史的连楹赶到金川门朱棣面前,叩马仗义执言,抗词渎谏,责问朱棣,劝他悬崖勒马,却反遭问斩。连楹此行前知道凶多吉少留下遗训,连家子嗣从此不得入朝为官。由于古代盛行株连九族,因此,南京城内连楹的五个儿子闻讯后四处奔命,其中四子逃回祖籍山西省潞安府阳泽河,此后,谨遵父训,培养子孙世世代代业儒行医。

1535年出生于连氏国医世家的连成玉,由于父亲连大纪曾以祖传围穴针法治好原襄垣县令葛缙母亲的重病与后来任山西巡抚的葛缙关系交好。1559年葛缙调任保定巡抚将家属安排在北京城,因与连家的交情深厚并欣赏连成玉年少即医术高超,特意安排连家于当年岁末出晋入京开馆行医。

1561年至1614年,享誉京城的名医连成玉,为帮助十五岁即被明朝裕王朱载垕所宠幸但直至十九岁仍未生得一儿半女的王妃李彩凤解决多年不孕的烦恼;为帮助1564年进入裕王府担任裕王朱载垕太子傅,之后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明相的张居正先生养护体弱之躯;为帮助1566年登基的隆庆皇帝朱载垕调治慢病沉疴;为帮助1572年成为慈圣皇太后的李彩凤及其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在发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穿戴式艾灸疗法的同时,遵循《易经》中“与天地和(合)其德、与日月和(合)其明、与四时和(合)其序”的核心思想,以《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及连氏先祖所感悟的“五茶为清、五豆为疏”为理论指导,以中医所倡导的“酸甜苦辣咸涩淡”七味共摄为实践基础,以“五脏同调”、“六腑安和”以及“七味入口”、“四季康宁”为理念,依据祖传二五味膳食疗法,并加以变通、优化和拓展,分别研究和配制了饮膳疗法——六和饮与七味膳,倍受李彩凤青睐,还成为好友张居正喜爱的美食。

李彩凤原本出身于平民之家,其父李伟是山西平阳府的一位泥瓦匠,后由于家乡大灾,携全家流落于北京通县。李彩凤天生丽质、聪慧过人,从小被曾经是私塾先生之女的母亲寄予厚望,施之以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与诗词歌赋,愈发显得气质高雅、超凡脱俗、美轮美奂、无人可敌。在多年享用连成玉提供配方制作的养生饮膳过程中,李彩凤巧用心思、引经据典,对种种饮膳加以命名;或自娱身心、或寓教于食、或砥砺情志、或悟道人生,几乎是品品有讲究、味味有典故,成为中国宫廷御膳史上独具魅力、异彩纷呈的文化瑰宝;历经四百五十年风雨洗礼,却依然卓立于世、天下无双。

(一)六和饮

连成玉配制的六和饮以美容养颜、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健脾和胃、宣肺理气、暖宫益肾为功效,以和颐、和气、和心、和坤、和润、和元为六和饮品之名,包括养生茶、养生蜜、养生奶、养生醋和养生酒等多个系列产品。

1、六和养生茶,又名六和凝香茶,其名源于唐朝诗仙李白赞颂杨贵妃的诗词《清平调》第二曲中的“一枝红艳露凝香”,三曲内容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由于李彩凤常年喜好茉莉花,随身散发着优雅的花香,令裕王朱载垕十分痴迷,因此而得名。

六和凝香茶分别为:桃花和颐茶、八仙和气茶、九莲和心茶、慈寿和坤茶、贵妃和润茶、五子和元茶。

2、六和养生蜜,又名六和窈窕蜜,其名源于《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全文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李彩凤本就貌若天仙,花容立志,加之常年饮用此蜜,更加窈窕婀娜,虽然连生五个子女,却仍能经年累月保持妖娆身姿而得名。

六和窈窕蜜分别为:玫瑰和颐蜜、桂花和气蜜、槐花和心蜜、枣花和坤蜜、芍药和润蜜、紫云英和元蜜。

3、六和盈盈奶茶之名源于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当年连成玉第一次为慈圣皇太后配制养生奶茶时,正值李彩凤之女瑞安公主少女初成,出落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眉目之间总带着盈盈笑意,十分娇美可爱。于是李彩凤便以盈盈二字为连氏奶茶命名,表达了自己对瑞安公主和奶茶的喜爱之情。

六和盈盈奶茶分别为:祈福和颐奶茶、宝塔和气奶茶、暖阳和心奶茶、万岁和坤奶茶、佳缘和润奶茶、寿诞和元奶茶。

4、六和养生酒又名六和鸿儒酒,其名源于《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全文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563年,多年不孕的李彩凤终于诞下龙子朱翊钧,由于期望很高,因此教子甚严,从小便请京城高才大儒加以施教,并将连成玉专为少年天子朱翊钧配制的养生果酥酒,命名为“六和鸿儒酒”,以此激励万历皇帝虚心向学、求知上进,从而造就了万历皇帝年轻时期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形成了“万历中欣”的大好局面。

六和鸿儒酒分别为:美容养颜的和颐荔枝酒、补益中气的和气山楂酒、防癌抗衰的和心葡萄酒、消食减肥的和坤苹果酒、养肺润肤的和润梨子酒、益肾壮阳的和元牛蒡酒,其中牛蒡酒以牛蒡为主料烧制而成,根据四时节令以及养生需求,分别以六和蜜调兑饮用。

(二)七味膳

连成玉配制的七味膳食以中医四时节令和五色入脏的养生文化为根据,以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以及四季养胃搭配性状,以绿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以及黄色入脾为标准调制色形,以酸、甜、苦、辣、咸、涩、淡为平衡中和之味,以富贵、和美、康宁、长寿、以及福运为吉祥七味之名,包括养生糕、养生羹、养生果酥、养生豆、养生面、养生饼、养生汤、养生菜等多个系列。

1、七味养生糕,又名七味五福糕,其名源于《四书五经》中的《尚书》,系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当初连成玉为李彩凤献上《饮膳珍方》时对连家养生糕做出的命名。由于符合皇家文化特点,并且“糕”与“高”谐音,因此深得李彩凤喜欢。

七味五福糕分别为:专供春季食用的七味富贵糕、夏季食用的七味和美糕、秋季食用的七味康宁糕、冬季食用的七味长寿糕以及四季皆可食用的七味福临糕。

2、七味养生羹,又名七味云帆羹,其名源于唐代诗仙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文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彩凤为少年天子朱翊钧励志,特意为连家养生羹做出的命名。

七味云帆羹分别为:专门用于调养肝脏的七味牡丹(富贵)羹、专门用于调养心脑的七味荷花(和美)羹、专门用于调养肺脏的七味康乃馨(康宁)羹、专门用于调养肾脏的七味万年青(长寿)羹以及专门用于调养脾胃的七味茯苓(福临)羹。

3、七味养生果酥,又名七味行必果酥,其名源于《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全句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李彩凤是著名的宫廷严母,对自己的儿女管教甚严,期望甚高,要求子女说话必讲信用、行动必求结果,言行举止需求明智,因此,在膳食中也力求将圣人文化贯彻其中,这就是他将连家养生果酥命名为七味行必果酥的缘由。

七味行必果酥分别为:青柠七味果酥养益肝脏、红樱七味果酥养益心脑、雪梨七味果酥养益肺脏、黑葡七味果酥养益肾脏、金凤七味果酥养益脾胃。

4、七味养生豆,又名七味玲珑豆,其名源于卢纶(唐)《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原意为形容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慈圣皇太后李彩凤引申其意,要求自己和子女做人处事,务求圆融周全。

七味玲珑豆分别为:七味制绿豆适于清热解毒、养护肝脏;七味制红豆适于美容减肥、养护心脏;七味制白豆适于理中益气、养护肺脏;七味制黑豆适于抗衰延年、养护肾脏;七味制黄豆适于养血降脂、养护脾胃。

5、七味养生面,又名七味自强面,其名源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慈圣皇太后李彩凤被誉为“宫廷孟母”,她经常将子女的教育寓于生活的饮食起居之中,堪称教子有方,因此才有了万历皇帝亲政后发愤图强、万历中欣的十五年盛世。显然,李彩凤命名的七味自强面对万历皇帝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

七味自强面分别为:春季疏肝理气专用的万历春盘面、夏季养心安神专用的八仙过海面、秋季润肺养颜专用的天女下凡面、冬季益肾固元专用的观音贺寿面以及四季健脾和胃都可食用的凤子还朝面。

6、七味养生饼,又名七味乾坤饼,其名源于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文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是慈圣皇太后李彩凤为告诫天子朱翊钧身居帝位不忘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百姓,而由此命名。

七味乾坤饼分别为:七味凤肝饼适于养肝、七味鸭心饼适于养心、七味梨桔饼适于养肺、七味扶阳饼适于养肾、七味壮身饼和七味内金饼适于调养脾胃。

7、七味养生汤,又名七味沧海汤,其名源于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全文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在万历皇帝朱翊钧长大成人之后,参与辅政的慈圣皇太后李彩凤还政于万历皇帝,为解脱大权旁落的惆怅之情,洒脱豁达地面对未来生活,李彩凤特意将连家养生汤命名为七味沧海汤。

七味沧海汤分别为:养血明目、防癌抗衰、益充肝脏的七味双肝汤;补心安神、降压助眠、益充心脑的七味双心汤;降火除烦、润肺嫩肤、益充肺脏的七味双梨汤;益精强身、补肾健脑、益充肾脏的七味双耳汤;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充脾胃的七味双鱼汤。

8、七味养生菜,又名七味南山菜,其名源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文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慈圣皇太后李彩凤十分崇尚自然,对连氏国医世家二十五味饮膳采集物华天宝、滋养五脏六腑的理念十分推崇,因此,还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之意,引用陶渊明的名句命名了连家养生菜。

七味南山菜分别为:适于疏肝理气、解郁的里脊烩大虾;适于补气养血、安神的海参蒸凤子;适于润肤美颜、宣肺的百合煲仔猪;适于补肾益精、延年的黑栗围黄鱼;适于散寒暖胃、行气的丁香桂胡鸡。

此外,李彩凤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女饮食有节、营养均衡、身体强壮、健康成长,还请连成玉帮他配制了“龙凤七味膳”,专门用于自己的儿女,其中包括少儿七味粥、七味蒸蛋羹、七味金丝面等,对李彩凤五个龙子凤女的身体调养极有助益,也令李彩凤十分欣赏。

1576年,万历皇帝为母亲慈圣皇太后李彩凤祝寿,在北京西南方修建了慈寿寺,并封母亲李彩凤庙号为“九莲菩萨”。此时,李彩凤已有二男三女,二子分别是朱翊钧、朱翊镠,三女分别为朱尧娥、朱尧媖、朱尧媛,可谓多子多福,乐享天伦。面对此情此景,御医连成玉回想起当初慈圣皇太后常年不孕的失落与烦恼,以及今日儿女满堂的天伦之乐,不禁油然而生万千感慨,特别书写“五子同福、六亲相和”的条幅献礼贺寿,深得慈圣皇太后欢心。从此,连成玉特别为王世皇家所配制的六和饮与七味膳,以“和天地之道、和四时之序、和物华之宝、和六亲之乐、和脏腑之机、和唇舌之福”的特色流传于世,载入史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连成玉第十五世孙、连氏国医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连汝安教授在担任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名誉会长期间,为提写书法条幅之便,还将上述内容提炼为“和天道、和四时、和物华、和六亲、和脏腑、和口福”的十八字箴言,高度概括了连氏长寿家族代代代表性传承的养生智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730年,御医连成玉七世孙、连氏国医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连德馨礼佛少林寺时,将连氏祖传医法少林寺禅医以及少林寺武功文化相融合,开发制作了少林四宝系列产品,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被载入连氏族谱人物志;少林四宝之中的少林素宝即源于连氏饮膳疗法与少林寺饮食文化的融合,产品分别是六味罗汉糕(罗汉益寿糕、罗汉壮阳糕、罗汉健美糕)、六味罗汉羹(罗汉养生羹、罗汉顺畅羹、罗汉和胃羹)、六味罗汉茶(罗汉修心茶、罗汉安神茶、罗汉状元茶),少林素宝每一品类三个品种,每一品种均采用六味原料制作,每一品类共计十八味原料构成,其寓意分别象征少林寺文化中的六祖拜观音和十八罗汉护法,真切表达了连德馨先生对佛教禅宗的崇敬之情。

更令人感慨的是,连成玉所配制的六和饮与七味膳不仅养护了慈圣皇太后和万历皇帝,还使自己的第十二世孙、连氏国医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连仲锦免遭厄运。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离京逃往西安,途径山西时,连氏国医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连仲锦受潞安府知府许涵度之托,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还曾以先祖研制的八仙和气茶以及七味富贵糕为慈禧太后疏肝解郁、调养身体,受到慈禧太后表彰。当时,一路劳顿、连惊带怕,致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心力交瘁、浑身不适;但由于疑心身边人谋害,慈禧太后遂病痛交加,却拒绝服用汤药,使得随身御医胆战心惊、人人自危,于是许涵度特意为慈禧太后推荐了连仲锦的祖传灸法。几次灸疗之后,连仲锦施展的灸术令慈禧太后病痛大减、身心舒畅,对连仲锦倍加欣赏和信任。连仲锦为有效解除慈禧太后的肝气郁结、胸部胀痛的问题,还借用清朝宫廷御厨中的一道曾经彰显慈禧太后宽宏大量气度的名菜“红娘自配”,将先祖制作的八仙和气茶和七味富贵糕重新命名为红娘和气茶以及红娘自配糕,博得慈禧极大欢喜,并由此使其开胸顺气,疏肝解郁,消除了身体不适,此后,慈禧太后还将连仲锦供上的连家七味豆和连家七味果酥做为休闲食品常年享用,补益身体。因此,连氏国医传承人又将六和饮和七味膳称之为“双慈六和饮”(慈圣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以及“宫廷七味膳”。

四百五十年来,历经十六代子孙、九代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连氏国医中的饮膳疗法形成了四时为序、五行为本、六和为性、七味为效四大养生保健制作技艺体系,在中国药膳文化史上别具一格、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卓有建树,并以此成就了连氏国医历代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寿命高达93岁、更有第三代和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乐享百年寿诞的长寿家族传奇,成为亿万大众健康长寿事业的典范,必将作为宝贵的中华养生文化瑰宝造福全人类。

(三)传世七宴

以下仅介绍传世七宴的由来和背景,各宴食谱内容请参见《连氏饮膳美食养生宝典》。

1、九莲福宴:一代宗师酿七味 慈圣太后享口福

1561年,为帮助明朝裕王朱载垕宠妃李彩凤解决宫寒不孕的问题,连成玉先生根据家传饮膳疗法配制了大量养生美食用于帮李彩凤调养身体、暖宫助孕,并使其于1563年至1569年期间喜得二男三女,龙凤双全。在之后的许多年里,李彩凤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女饮食有节、营养均衡、身体强壮,还请连成玉帮他配制了“龙凤七味膳”,用于自己儿女的健康成长,包括少儿七味粥、七味蒸蛋羹、七味金丝面等,对李彩凤五个龙子凤女的身体调养极有助益,也令李彩凤十分欣赏;其中的许多美味素膳还成为连成玉先生为李彩凤制作九莲福宴的优选品种。

1582年,积劳成疾鞠躬尽粹的张居正先生离世,20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式主政,慈圣太后李彩凤结束辅政,长年归隐于慈寿寺礼佛修禅,吃斋养生。多年为皇家提供养生医疗服务的御医连成玉牢记自己的使命,精心选取了各种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均衡搭配成七味六和美食,为李彩凤制作了丰富多彩的美味素斋。由于李彩凤庙号“九莲菩萨”,一心向佛,践行仁爱,长年为天下百姓祈福,因此,连成玉先生将这些美味素食命名为“九莲福宴”,以表达对慈圣太后李彩凤积善行德、普度众生的崇敬之心。为此,慈圣太后李彩凤特别题词“七味美、六和生”,对连成玉先生及其连氏饮膳表示了格外的嘉许之情。

2、万历御宴:六和脏腑养心神 七味飘香兴天下

1576年,万历皇帝为母亲慈圣皇太后李彩凤祝寿,在北京西南方修建了慈寿寺,并封母亲李彩凤庙号为“九莲菩萨”。此时,李彩凤已有二男三女,二子分别是朱翊钧、朱翊镠,三女分别为朱尧娥、朱尧媖、朱尧媛,可谓多子多福,乐享天伦。面对此情此景,御医连成玉回想起当初慈圣皇太后常年不孕的失落与烦恼,以及今日儿女满堂的天伦之乐,不禁油然而生万千感慨,特别书写“五子同福、六亲相和”的条幅献礼贺寿,深得慈圣皇太后欢心。同时,连成玉还指导宫廷御厨结合多年来为李彩凤及其子女制作的养生美食——六和饮与七味膳,选取其中的特色精华集萃成了珍羞佳肴,获得皇亲国戚的一片赞美,也成为万历皇帝长年享用的御宴。从此,连成玉特别为王世皇家所配制的连氏饮膳,以“和天地之道、和四时之序、和物华之宝、和六亲之乐、和脏腑之机、和唇舌之福”的特色流传于世,载入史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连成玉第十五世孙、连氏国医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连汝安教授在担任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名誉会长期间,在总结四百多年连氏饮膳七味六和理论的基础上,还将上述内容提炼为“和天道、和四时、和物华、和六亲、和脏腑、和口福”的十八字箴言,高度概括了连氏长寿家族代代传承的养生智慧。

3、居正家宴:勤政乐得七味美 国祚民安六和生

1564年,张居正先生进入已经被立为太子的裕王朱载垕府邸中,担任朱载垕的伺讲伺读(太子傅),与连成玉先生共同服务于裕王府,并建立了长达十八年的亲密友情,从此连成玉先生根据居正先生的生活背景、家乡风味、饮食偏好和身体状况,多次为居正先生提供养生膳食配方,深受居正先生信赖。

1572年李彩凤之子朱翊钧登基成为万历皇帝,李彩凤被封“慈圣太后”。朱翊钧由于时年只有十岁,没有能力独立执政,只好由母亲李彩凤辅政,并授权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朝政大计。李彩凤在支持张居正主政过程中,多次授命连成玉为张居正先生制作养生药膳,作为皇家对张居正先生勤政的褒奖。

在张居正先生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万历王朝除弊兴利,国势日盛,一举扭转了国库亏空、国力颓败的局面。为此连成玉先生十分钦佩和敬仰张居正先生的雄才伟略与报国情怀,并于万历五年为张居正先生献上墨宝“省议论而和群策,振纲纪而和朝野 ;重诏令而和行止,核名实而和才俊;固邦本而和民生,饬武备而和疆域。” 巧妙地将连氏饮膳的“七味六和”理论与张居正先生六大改革方略有机结合,还以 “六和伟略,国祚民安”八个大字颂扬了张居正先生的功业。张居正先生对好友的仰慕之情也做出了热诚回应,在品尝连家美味的过程中,曾经题词称赞连氏饮膳“居七味,正六和”,高度评价了连氏饮膳的特色风味和养生功效。

1579年,张先生为倡导节俭风尚,建议万历皇帝节省皇家用度,取消《先帝功德录》修编大臣的宫廷赐宴。之后张先生自掏腰包以连成玉先生配制的物美价廉的膳食慰劳修编人员,广受同僚们好评。从此,张居正家宴成为连氏族谱饮膳中的重要内容传承至今,并成为连汝安教授逢年过节宴请亲朋好友时经常奉献的特色美食。

4、侯门鱼宴:时来运转百年鲜 七味溢满清华园

1566年,裕王朱载垕成为隆庆皇帝,已为朱载垕生得龙子凤女的偏妃李彩凤晋升为贵妃,其父李伟旋即成为国公。1572年,朱翊钧登基,作为小皇帝外祖父的李伟受封武清侯,山西同乡及好友连成玉,特意制作了李公福糕表达庆贺,由于李伟长年居住在通州大运河畔,偏爱吃鱼,成为武清侯之后,大量敛财在海淀镇西北建造了水上别墅——清华园,养殖了各种鱼类,还特别邀请连成玉先生专门制作了丰盛的鱼宴,供自家和达官贵人享用,其中的许多秘方还被载入《连氏饮膳二五味珍方录》世代相传。

关于侯门鱼宴,连氏族谱中还记载了一段佳话,武清侯李伟原本是山西平阳府一个泥瓦匠,家乡遭受蝗灾后他带领全家流落于北京通州。1557年,面对饥寒交迫的家人,李伟忍痛割爱,将只有十五岁的女儿李彩凤卖入明朝裕王朱载垕府邸做侍女。没想到颇具才情与美貌的李彩凤很快受到裕王朱载垕宠幸,随后还被封为贵妃,之后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慈圣皇太后,李伟也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尽享荣华富贵,一举成为武清侯,改变了原先卑微的地位,成了名贯都门显赫—时的皇亲。

此后,李伟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了一所花园式别墅——清华园。这座建在海淀西北的“京国第—名园”,自然是以水取胜,并以鱼禽花木品类众多而名播遐迩。《明水轩日记》说:“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若以水论,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泽农吟稿》也说:“武清侯海淀别业引西山之泉汇为巨浸,缭垣约十里,水居其半。叠石为山,岩洞幽居。渠可运舟,跨以双桥。堤旁俱植花果,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京国第一名园也。”

清华园建成之后,李伟在此日夜笙歌,大宴宾客,还专门请人将连成玉为其制作的鱼宴一一题诗命名,并到处炫耀,极尽奢华迷醉之事。李彩凤得知后,对父亲的虚荣和浮华大为不满,专门挑选了侯门鱼宴中的部分美食重新命名,用以提示和警醒李伟保持初心,不忘本色。于是便有了侯门鱼宴中的七味两随糕点和六和放歌酒等特色宴品。

5、德馨寿宴:三山五岳萃七味 六和美食葆天年

1723年至1758年,御医连成玉七世孙、连氏国医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连德馨,为研制五行分类药艾历经35年,六出太行山,走遍三山五岳,采集各类道地本草,以“五行为纲、良才经方、以药助艾、锐不可当”为理念,开发了多种个性化药艾,成为艾灸文化史上著名的“中国五行药艾之父”。期间,连德馨先生在逗留名山盛景时,经常应用七味六和理论,选萃当地特色小吃制作养生膳食,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美食配方。

比如,1730年,连德馨礼佛少林寺时,将连氏祖传医法少林寺禅医以及少林寺武功文化相融合,开发制作了少林四宝系列产品,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被载入连氏族谱人物志;少林四宝之中的少林素宝即源于连氏饮膳疗法与少林寺饮食文化的融合,产品分别是六味罗汉糕(罗汉益寿糕、罗汉壮阳糕、罗汉健美糕)、六味罗汉羹(罗汉养生羹、罗汉顺畅羹、罗汉和胃羹)、六味罗汉茶(罗汉修心茶、罗汉安神茶、罗汉状元茶),少林素宝每一品类三个品种,每一品种均采用六味原料制作,每一品类共计十八味原料构成,其寓意分别象征少林寺文化中的六祖拜观音和十八罗汉护法,真切表达了连德馨先生对佛教禅宗的崇敬之情。

又比如,连德馨先生花甲之后安居祖籍期间,将平生所积累的膳食养生经验及配方,结合上党地区土特产,集成为“德馨寿宴”,不仅自己长年享用而且逢年过节用于宴请亲朋好友,最终成就了自己作为连氏长寿家族第一寿星的美名。

对连德馨先生的重大贡献,连汝安教授的恩师、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医大师岳美中先生曾题词纪念:“萃三山五岳精华,开五行药艾先河”。

6、慈禧谢宴:厚德宽仁尝美筵 清宫七味聚福缘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离京逃往西安,途径山西时,明朝御医连城玉十二世孙、连氏国医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潞安府名医连仲锦受潞安府知府许涵度之托,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曾以先祖连成玉传世的六和盈盈奶茶、七味富贵糕以及八仙和气茶为慈禧太后疏肝解郁、调养身体,受到慈禧太后表彰。

当时,一路劳顿、连惊带怕,致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心力交瘁、浑身不适;但由于疑心身边人谋害,慈禧太后虽病痛交加,却拒绝服用汤药,使得随身御医胆战心惊、人人自危。于是许涵度特意为慈禧太后推荐了连仲锦的祖传艾灸外治疗法。当慈禧太后听说连仲锦先生来自生她养她伴她度过童年的故乡潞安府,还是明朝御医连成玉十二世孙,家中世世代代行医,心中油然生出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信赖感,马上召见连仲锦先生为她调理身体。几次灸疗之后,连仲锦施展的灸术令慈禧太后病痛大减、身心舒畅;期间,她时常与连仲锦先生畅聊在潞安府生活的童年趣事以及不幸遭遇,还仔细了解了连氏家族几百年来业儒行医的传统,连家祖师作为慈圣太后极其龙子万历皇帝御医的典故,连家祖传六大疗法的独特之处,以及膳灸双宝给连家人健康长寿带来的特殊好处。因此对连仲锦倍加欣赏和信任。

连仲锦为有效解除慈禧太后的肝气郁结、胸部胀痛的问题,还借用清朝宫廷御厨中的一道曾经彰显慈禧太后宽宏大量气度的名菜“红娘自配”,将先祖连成玉制作的六和盈盈奶茶、七味富贵糕和八仙和气茶重新命名为红娘盈盈奶茶、红娘自配糕以及红娘和气茶,博得慈禧极大欢喜,并由此使其开胸顺气,疏肝解郁,消除了身体不适。慈禧太后在离晋赴陕之前,曾多次示意连仲锦先生留在身边为她服务,随她享受荣华富贵。然而,连仲锦先生一来不喜欢追随腐败的清王朝,二来惦记着继续为家乡百姓疗疾除病,三来舍不得离开一家老小。于是寻找种种托词婉言谢绝慈禧太后御用。素来刁钻刻薄的慈禧太后,对来自故乡的连仲锦先生却表现出了格外的宽容和谅解,同意连仲锦先生返乡。不仅如此,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她还于当年10月8日中秋节,特意授命前路粮台督办岑春煊设宴答谢连仲锦先生,并授权岑春煊为连仲锦先生代为题词“积善有余庆,厚德多福缘”予以表彰,被连氏国医家族后人津津乐道的称为慈禧谢宴。此后,慈禧太后还将连仲锦供上的连家七味豆和连家七味果酥配方交给宫内御厨制作,做为休闲食品常年享用,补益身体。因此,连氏国医传承人又将连氏饮膳称之为“双慈六和饮”(慈圣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以及“宫廷七味膳”。

《连氏族谱》记载,当年连仲锦祖师在参加慈禧谢宴之前曾与宫廷御厨研究如何将连氏饮膳“七味六和”理念有机的融合于清宫食谱之中;同时,连先生为了婉拒慈禧御用,还沿袭慈圣太后李彩凤和先师连成玉为美味佳肴进行诗意化命名的范例,给这些宴点一一命名,其中多处命名还表达了连先生归心如箭的思乡之情,使慈禧太后深受感动,改变了将连仲锦先生留在身边御用的念头。连先生返乡后,还将慈禧谢宴的食谱配方、制作技艺和美食名称,编写和记录在《连氏饮膳二五味珍方录》中,流传后世。

为纪念连仲锦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回顾连先生19世纪七十年代,为控制家乡肝病瘟疫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为慈禧太后疗疾后婉拒御用、不慕荣华的高尚人品,原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国医大师关幼波先生特别题词颂赞连仲锦“上党除瘟疫,壮哉养肝王”,明朝御医连成玉十五世孙、连氏国医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原解放军二炮卫生部部长连汝安教授也为祖师献上墨宝“不慕荣华真性情,慈禧谢宴报宽仁”。20世纪90年代,在担任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名誉会长期间,连汝安教授还经常将慈禧授命岑春煊先生给祖师连仲锦的题词内容临习成墨宝,赠送给亲朋好友和国内外人士,以书法艺术形式展现了祖师连仲锦的传奇品格,成为连氏国医文化中的珍贵史料。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连氏国医文化第八代总传人连汝安教授及其连氏饮膳第九代传承弟子经过整理和总结,从《连氏族谱》、《连氏饮膳二五味珍方录》中重新修编和集萃而成了适合现代人色香味美形以及养生保健需求的慈禧谢宴。全套宴点有八部分构成,仍然传承了四百多年来连氏饮膳的美食文化传统,贯彻了款款有出处,品品含诗意的惯例。食谱中的多处命名还保留着许多连仲锦祖师的神来之笔,展示了连仲锦祖师淡泊名利、洞察时事、心济乡土、造福民生的睿智和情怀。

重新编修的慈禧谢宴包括:①七味清宫玉瑟菜、②七味清宫芳筵汤、③七味酥饴饼、④七味双袖面、⑤七味清宫锦上糕点、⑥七味清宫好运羹、⑦六和清宫奇茗茶、⑧六和清宫明月酒、⑨六和盈盈奶茶,共八个品类,六十个品种。

7、明耀珍宴:七味六和益康寿 传世宴点香四海

新中国成立后,明朝御医连成玉十四世孙曾任刘邓大军直属机关卫生队队长的连国正先生,以及连成玉十五世孙曾任解放军二炮卫生部部长的连汝安教授,继续以毕生精力整理、总结和研究连氏饮膳养生体系,为连氏饮膳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付出巨大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为使连氏饮膳这一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瑰宝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连国正和连汝安二位先师还突破以往四百多年以来所形成的家族传承惯例,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异姓弟子担当连氏饮膳传承、保护、和弘扬的使命,为连氏饮膳形成“传世七宴”产业化体系奠定了基础。国医大师、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岳美中先生为祝贺老友连国正八十寿诞题词“抗菌灸王,药膳大师”。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连贯为祝贺连国正八十五岁寿诞题词“御医传人,国手丹心”。另外,鉴于连汝安教授在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济世养生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先生特别为连汝安教授著作《中华药膳宝典》题序予以褒奖,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还亲笔题词,赞誉连汝安教授为“国医泰斗”。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首席药膳专家、连氏饮膳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连汝安教授弟子焦明耀先生,在学习和总结连氏饮膳七味六和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积累三十多年的药膳制作经验,开发了“明耀珍宴”,为当代中国千家万户提升健康生活品质、树立均衡饮食观念提供了方便实操、功效显著的范例,最终构建完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独具魅力的“传世七宴”,为连氏饮膳的优化和完善做出了独特贡献,为海内外餐饮业的养生化、绿色化、个性化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

四百五十七年来,历经十六代师徒、九代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连氏国医中的饮膳疗法形成了四时为序、五行为本、六和为性、七味为效四大养生保健制作技艺体系,在中国饮食药膳文化史上别具一格、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卓有建树,并以此成就了连氏国医前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寿命高达93岁、更有第三代和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乐享百年寿诞的长寿家族传奇,成为亿万大众健康长寿事业的楷模,必将作为宝贵的中华养生文化瑰宝造福全人类。

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氏饮膳传承中心将启动大健康产业化工作,为进一步丰富连氏饮膳的文化内容,使海内外人士更好的了解连氏饮膳传承中的轶事典故,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连氏饮膳养生文化,造福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寿事业。连氏饮膳传承中心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海选公益活动策划。

采购内容:

1、采购范围:招标项目连氏饮膳公益活动活动策划,本公司主要提供连氏国医文化背景说明、活动要求要求和标准等,投标人主要负责连氏国医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全案策划,包含以下几大方面:活动推广方案、活动创意方案、活动地点选择方案、活动流程策划、活动场所安全维护方案、活动效果预测等。本公司向投标人支付相应金额。本项目由一家投标公司全部承包制作,具体项目内容请见招标书,

2、项目开发流程:项目开发主要是投标方通过提交活动内容全案,在我方获得初步确认或提出优化意见后,由投标方对工作内容全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将活动内容全案以电子版方式发给我方进行终审确认,由我方通过后,确认项目完成。

3、采购金额:面议。本次采购包含活动推广方案(3套)、活动创意方案(3套)、活动地点选择方案(1套)、活动流程策划(2套)、活动场所安全维护方案(2套)、活动效果预测(1套)

4、项目标准:需达到招标方可落地、可实操、可达成目标的要求。

温馨提示:

1、实行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告知性备案制度,招标人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投标人如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内容有异议或投诉,应当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规定的投诉时限内,以书面的方式向招标人、建设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逾期提出的,不予受理。

招标公告内容的投诉时限按如下规定执行: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

2、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或者因串通投标、转包、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正在接受工商行政部门或财政部门立案调查的投标申请人不被接受。

3、资格后审有关规定如下:

(1)不设投标报名环节;不组织招标会;不组织投标预备会(答疑会)和现场踏勘;

(2)由招标人组建的资格后审委员会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3)招标文件由招标方通过电子邮箱发送,招标文件工本费在截标后向投标人收取;

(4)投标人对招标事宜的质疑克通过电话联系招标方,由招标方负责人对其针对性答疑。

4、投标文件通过电子邮箱提交给招标方,在我方获得初步确认或提出优化意见后,由投标方对工作内容全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将工作内容全案以电子版方式发给我方进行终审确认,由我方通过后,确认项目开发完成。



标签: 策划 公益活动 文化遗产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上和元(北京)中医研究院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