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招标公告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招标公告
岑巩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需求公示
第一部分岑巩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采购需求公示
1、项目名称: 岑巩县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
2、项目编号:GZZD-GK-2019-002
3、公示期限(不少于2个工作日): 2019年1月25日至2019年1月28日
4、采购预算: 15,000,000.00元
5、最高限价: 15,000,000.00元
6、采购预算确定依据:岑巩县政府采购项目申报(备案)表
7、采购单位名称: 岑巩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
项目联系人: 周良东
联系电话: ****-*******
8、采购代理机构全称: 贵州致达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联系人:舒宇棠
联系电话:152*****866
9、供应商资格条件:
9.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之基本条件;
9.2供应商开标时需提供以下证件对供应商资格进行认定(开标时需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质审查):
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副本(内容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原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②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法人身份证原件或委托人持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原件;
③投标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和“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供应商信用记录结果截图;
第二部分 技术参数及服务需求
一、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
序号 | 项目模块 |
1 | 岑巩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2 | 岑巩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
3 | 岑巩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建设 |
4 | 岑巩县农产品品牌培育、质量保障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5 | 岑巩县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 |
实施项目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内容与要求 |
岑巩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公共服务中心升级改造 | 建设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房屋资源进行改造建设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占地面积和建设改造面积能满足运营标准,农产品展示区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培训场所能够单次50人以上培训,配置必要的办公设施。门头标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岑巩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字样。 |
公共服务中心设备采购 | 配备品牌电脑(不低于60台)、品牌液晶电视(不低于3台)、品牌打印复印机(2台)、摄像机(1台)、照相机(1台)LED显示屏(10-15平米)、监控(1套)、办公桌椅货架等(不低于80台)、文件柜(不少于6组)、货架、及其他符合服务中心运营需求的硬件设备。 | |
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 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应具备常规的业务对接、咨询等服务功能,还应根据实际提供县域网络交易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金融信用等特色增值服务内容;应设立服务前台、产品展示区和线上体验区,并配备专业服务人员,负责为县内企业、网商、服务商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具备电子商务资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服务内容展示、电子商务(远程)培训和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展示等功能,预留和开放接口,能接入省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整合本地电商资源,做好产品梳理、安全追溯、产品认证、品牌培育、营销推广等工作,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当地农村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比例。服务中心人员配置不低于8人。 | |
乡(镇)村级站点建设 | 依托农家店、供销社农资店、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银行等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行政村、贫困村服务站点覆盖率50%以上。在岑巩县建设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46个以上(优先在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服务点),服务站点门头应统一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岑巩县XX乡(镇)XX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字样。电子商务服务站统一门头和功能说明,配备电脑、POS机及办公桌椅等设施设备。通过对站长进行系统培训,为农村居民提供工业品、消费品、农资农具的网络代购服务,农产品网络代销服务,代缴费、预定车(机)票、旅游查询、打印复印、送货上门、站点自提、货到付款、POS机刷卡、网络支付、小额贷款等便民服务。充分借助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助贫、扶贫服务。村服务站应定期向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报送各类信息,并建立健全日常网络安全管理、货物收发管理、农产品收购等管理制度。 | |
岑巩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建设 | 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 | 按照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要求,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相融合,把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指导电商扶贫具体政策,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扶贫开发新模式,提升贫困乡、村交通物流、网络通讯等发展水平,引导贫困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推动扶贫产品进行网络销售、社区直供,帮助贫困农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建立2个精准扶贫示范村,策划和开发“一村一品”,打造“一村一业”。通过实地考察、选品大会,完成全县农产品梳理,并通过数据分析、结合本地优势确定产品开发方向、制定产品标准、确定销售规格、挖掘和提炼产品特点、重新设计包装,结合产业扶贫重点打造15款扶贫产品,引导全民电商,全网铺开推广。加大岑巩县电商扶贫的支撑力度,增强带贫增收的实际效果,通过对农产品上行线上线下渠道的运营,打通销售链路,反哺全县大部分具备生产种养植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直接产品的采购,帮助贫困户增收。 |
扶贫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 | ||
扶贫产品营销 | ||
岑巩三级电商物流体系建设 | 电商三级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及运营 | 整合利用现有物流配送服务资源,采取企业建设、政府补贴方式,发挥岑巩地域优势,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占地面积和仓储面积均能达到运营标准)以市场化方式建立物流快递共同配送联盟,整合货物、车辆、配送网点、人员等资源,依托信息系统统一规划和调度,通过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和乡(镇)、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快递共同配送体系。实现快递物流覆盖所有乡(镇),配送到80%的行政村,从县级物流仓储分拨中心到村级网点三天内完成配送,解决物流快递配送“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鲜活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升级改造冷库、保鲜库。购置快递物流车辆等设施设备。重点解决农村物流资源的协调统筹,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
岑巩农产品品牌培育、质量保障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应用推广 | 根据全县产业特色,围绕思州柚、思州绿茶、思州砚、精品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等开发适合电子商务的特色农村产品,组织和引导农村产业合作组织或农民个体与电商平台对接,指导其根据消费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将特色农村产品打造成适销对路的网络商品。以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重点,应用推广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重点区域提高岑巩特色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初步建立岑巩的超级用户群体,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与进社区协同发展,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与社区电子商务的互联互通,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推动农产品进城市、进社区。 1.建设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对辖区内农产品基本情况、生产销售情况进行摸底;培育策划、注册特色单品和综合产品公共品牌,扩大公共品牌的应用,制定完善农产品流通标准,制定合理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促进措施,使其在淘宝、京东、苏宁、微店、贝店、电商扶贫频道、自有平台等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打造互联网农产品、乡村旅游和文创产品品牌。 2.建设农产品分拣、包装、预冷、初加工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村青年、妇女、贫困人口等开设运营网店或微店,提供品牌注册、品牌培育、分拣、包装、检测、网络营销策划、网站托管等增值服务。打通与省内外地区农产品快速、冷链物流通道,实现农产品网销提速降费。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主要农特商品电商质量标准,统一设计、制作、推广我县农产品公用包装。严格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分选和包装,将符合质量和分级标准的商品贴标进行销售。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保障综合管理平台,扩大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应用范围。 4.发展移动电商,分享电商、鼓励大众创业。采用分销系统,开展全民移动电商、分享电商应用,实现人人可创业、零成本创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将数量庞大的线下游客转化为线上的粉丝与网购者,将临时消费转变为长期消费。 5.建设岑巩特色馆。与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岑巩特色馆,宣传、展示、销售本地特色产品。 |
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建设 | ||
农村电子商务统计数据体系建设 | ||
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 领导干部电子商务培训 | 加强全县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完善培训后服务机制,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增强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和赢利能力;开展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留守妇女、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培训,提高各类电商主体的应用能力;开展各级党政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决策和指导能力。选择培训质量高、信誉好、有经验且具有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和电商企业进行电商培训。培训不少于3000人次。 1.农村电商专题培训。开展县、乡(镇)、村各级党政干部的培训,举办以党政干部为主的动员大会和业务培训班,培训方向以“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旅游”和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计划、提高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决策和指导能力。 2.农村电商普及和实操培训。举办针对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青年、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乡镇工作人员等培训,培训方向为电商基本知识、发展趋势、PC电商和移动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网商(微商)营销等,提高各类电商主体的应用能力。 3.提供免费网络在线课程。 4.总培训人数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比例不低于30%。 5.被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化为网商(有网店,卖当地农特产品)的转化率不低于10%。 |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人员培训 | ||
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 | ||
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 |
第三部分 评分办法
本次项目评审采用综合评分法。分别谈判结束后由评审小组在满足竞争性谈判文件和谈判内容的供应商中依据各供应商的最终报价和提供的材料规格、技术指标、供应方案、技术支持能力、企业资信业绩、承诺材料质量、承诺交货日期、承诺合同条件、承诺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对以上各项进行综合评审,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