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开关柜、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中置式开关柜、控制信号屏、变压器等设备招标公告

低压开关柜、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中置式开关柜、控制信号屏、变压器等设备招标公告

武汉大学低压开关柜、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中置式开关柜、控制信号屏、变压器等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武汉大学拟釆购低压开关柜、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中置式开关柜、控制信号屏、变压器等设备。为对供应商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现将拟采购的要求列出(见附件),向各有关供应商招标采购。
有意投标的供应商需提供如下技术服务及相关资料:
1.公司简介(应包含主要的产品用户名单);
2.公司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有关资信证明;
3.提供产品生产许可证或代理销售资质及其它有关资质证明复印件(交标书时携带相关资质原件);
4.售后服务承诺;
5.供货时间。
评标基本原则: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主要以投标报价为参考因素;定性评价主要以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承诺、公司业绩及其公司资质等为参考因素。
请各供应商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书,一式两份,对标的物设备进行报价(单价及总价)并对以上设备的技术、质量、服务等各项作出响应。其中报价单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并置于醒目位置。投标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 日上午8:45时,请将投标书在此时间内密封盖章送达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开标时间为2010年12月 3日上午9:00时。地址: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会议室。
付款方式:1. 人民币付款:设备验收合格后支付90%款,余额10%作为质保金半年后支付。 2.美元付款:① 金额在1.5万美元以内货后(T/T)付款②金额在1.5万美元以上采取信用证方式(L/C),签订合同后开出90%信用证,见单即付,10%作为质保金在验收合格一个月采取电汇或其它方式支付;请各公司斟酌。
联 系 人: 冯春普 张伟
联系电话: (027)********
传真电话: ********
技术负责人: 熊鹏程
联系电话: 139*****208 ********


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标段一、二   武汉大学工学部水工大厅变配电室改造项目
低压开关柜及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技术要求
一、供货范围(水平主母线由标段一采购)

标段一:  MNS型低压进出线、联络开关柜采购
1、进线柜(AA1、AA11) 2台
2、联络柜(AA6) 1台
3、馈线柜(AA3、AA4、AA5、AA7、AA8、AA9) 6台

标段二:  MNS型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采购(AA2、AA10)
1、不小于15级的零过渡过程抗谐波TSC技术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
或小于15级的TSC技术与无级的APF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动态无功补偿柜
或小于15级的TSC技术与无级的STATCOM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动态无功补偿柜
2台
二、技术条件(要求逐条响应)
1 总则
1.1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文件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2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本技术文件与施工图纸配合使用,不一致处按较高要求执行,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差异表的形式加以详细描述。
2 应遵循的标准
按本合同中供货的设备,包括供货方由其它厂家外购的设备和附件都应符合但不仅限于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4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43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ZBK36001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使用场所:户内
3.2 环境温度:-25℃~40℃
3.3 最大日温差:25℃
3.4 海拔高度:<1000m
3.5 抗震能力: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
3.6 相对湿度:≤95%(日平均值) ≤90%(月平均值)
3.7 安装地点无火灾、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4 系统参数
4.1 接地型式:TN-S
4.2 系统电压:0.38/0.22kV
4.3 额定绝缘电压:1kV
4.4 耐压水平:2.5kV, 50Hz,1min
4.5 额定频率:50Hz
4.6 各种电气设备回路电压
电气设备控制、保护、信号回路电压AC220V;在上述数值的80%~120%范围内,各种电气设备动作准确可靠;断路器的合闸电压在上述数值的85%~110%范围内能关合额定关合电流;在上述数值的75%~110%范围内能在无负荷情况下关合;断路器的并联跳闸电压在上述数值的70%~110%范围内能可靠分闸;所有电子设备和继电器在高次谐波电压畸变率不大于8%的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5 主要技术参数
-水平母线最大工作电流:见图纸中要求
-水平母线短时耐受电流(1S):50kA
-水平母线短时峰值电流:105kA
-垂直母线最大工作电流:按各开关的装置电流总和加大一级配置
-垂直母线短时峰值电流:125kA
-热稳定电流:80KA/S
-动稳定电流:176KA(峰值)
-外壳防护等级:IP40
-电气间隙:不小于10mm
-爬电距离:不小于12mm
-间隔距离符合最新规范要求,同时应考虑到制造公差和由于磨损而造成的尺寸变化。
-温升:符合IEC947-1有关温升的规定,其中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端子不大于70K,母线固定连接处不大于50K,金属操作手柄不大于15K,绝缘材料操作手柄不大于25K,可接触外壳和覆板的金属表面不大于30K、绝缘表面不大于40K 。
6 柜体结构、材料及工艺
6.1 柜体结构的基本骨架采用组合装配式结构,柜体外壳应采用高质量的冷轧钢板,以C型材(基本模数E-25mm)为主要结构件,用锁紧自攻螺丝和8.8级高强度螺栓紧固而成,框架的结构件表面都采用高质量敷铝锌钢板,加工后剪切口应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不应发生腐蚀或生锈现象,四周门板、侧板采用静电喷涂表面处理。
6.2 开关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元件安装后及操作时无摇晃、不变形。
6.3 柜体采用分区设计,即水平母线区、电器区和进出线电缆区或垂直母线区,各区间用整块高强度的阻燃隔板分隔。
6.4 开关柜内零部件尺寸、区间尺寸均实行模数化。
6.5 开关柜的进线采用封闭母线槽上进,出线采用电缆下出。
6.6 抽屉:主开关及大容量出线开关,采用固定式样接线、抽出式开关。其他回路采用抽屉式开关。插接件的额定电流较开关的装置电流加大一级配置。
6.7 抽屉单元带导轨和推进机构,设有运行、试验、抽出和隔离位置,且有定位机构。同类型抽屉具有互换性,一旦发生故障,可在系统供电情况下更换故障开关,迅速恢复供电。
6.8 功能单元有可靠的机械连锁,通过操作机构控制,具有明显的运行、试验、抽出和隔离位置,并配有相应的符合标志,为加强安全防范,操作机构与开关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6.3 功能单元分类:
-PC(进线、母联或馈电)单元
-可移式(馈电)单元
-无功补偿单元
6.4 功能单元技术要求:
6.4.1 柜内安装的抽出式断路器均能在关门状态下实现柜外手动操作,观察断路器分合闸状态;根据操作机构与门的位置关系判断断路器在试验还是工作位置;装置的小室门在断路器开断状态下方可打开、抽出断路器。
6.4.2 主回路与辅助回路之间应分隔开。
6.4.3 抽屉式单元具有运行、试验和分离三个位置并有相应的符号标志。具有防止抽屉带负荷抽出的机械联锁。
6.4.4 功能单元与垂直母线的连接采用一次隔离触头,触头要求用多片式结构和优良材质,保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足够的过流能力。
6.5 外部导线端子
6.5.1 端子应能适用于连接随额定电流而定的最小至最大截面积的铜导线和导线。
6.5.2 接线用的有效空间允许连接规定材料的外接导线和线芯分开的多芯电缆,导线不应承受影响其寿命的应力。
6.6 保护性接地
6.6.1 开关柜内要设有接地保护系统,并贯穿整个装置,PE线的材料采用铜排,要能与柜体、接地保护导体通过螺钉可靠连接。
6.6.2 开关柜底板、框架和金属外壳等外露导体部件通过直接的、相互有效连接,或通过由保护导体完成的相互有效连接,确保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6.6.3 固定抽出式开关及抽屉的金属外壳与框架通过专用部件进行直接的、相互有效连接,确保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6.6.4 保护导体应能承受装置的运输、安装时所受的机械应力和在单相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应力和热应力,其保护电路的连续性不能破坏。
6.6.5 保护接地端子设置在容易接近之处,当罩壳或任何其他可拆卸的部件移去时,其位置应能保证电路与接地极或保护导体之间的连接。
6.6.6 保护接地端子的标志应能清楚而永久性地识别。
6.7 柜内母线及绝缘导线敷设
6.7.1 开关柜内的主母线和配电母线均为四母线,材料应选用铜材料做成,其相对导电率不小于99%。
6.7.2 开关柜内母线和阻燃型绝缘导线除了必须承载的电流外,还应满足低压开关柜所承受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敷设方法、绝缘类型以及所连接的元件种类等因素的要求。
6.7.3 母线采用绝缘支持件进行固定以保证母线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变,母线支持件应能承受装置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冲击。
6.7.4 母线之间的连接要保证有足够的持久的接触压力,但不应使母线产生永久变形。
6.7.5 柜内的所有绝缘导线应为阻燃型耐热铜质多股绞线,柜内一般配线应用1.5mm2以上的绝缘导线(其中电流回路为2.5mm2以上),可动的部分的过渡应柔软,并能承受住挠曲而不致疲劳损坏。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至少应同相应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1kV)相一致,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有尖角的边缘上,应使用线夹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最好敷设在引线槽内。
6.8 低压柜应开启灵活,开启角度不小于900,紧固连接应牢固、可靠,所有的紧固件均应有防腐镀层或涂层,紧固连接有防松脱措施。
6.9 柜内保护导体的颜色必须采用黄绿双色。当保护导体是绝缘的单芯导线时,也应采用这种颜色并且贯穿导线的全长。黄绿双色导线除作保护导体的识别外,不允许有任何其他用途。外部保护导体的接线端应标上接地符号。
6.10 人机界面和接口
6.10.1 低压开关柜的抽屉功能单元应有明显的三个标志: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和分离位置,各个位置应有明显的文字符号标志。
6.10.2 低压开关柜的面板上应设有红绿双色灯,分别表示断路器的合、分闸位置。
6.10.3 低压开关柜的面板上应设有自动/手动、就地/远程转换开关和就地电动操作按扭。
6.10.4 低压开关柜的面板上设置智能型综合监控仪表,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在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时,人员不致触及运行的导电体。电力监控系统能实现远程监控、测量、通信、遥控功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通信协议,开关柜厂家负责相关参数整定、调试、维护等。
7 柜内主要内部部件的设计
7.1 框架式及塑壳断路器:选用断路器的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能力(Icw)及功能等于或优于设计图纸参考型号的抗湿热型产品,建议选用ABB、施耐德、西门子、常熟等性能优异的产品。采用电动储能操作机构,并带可拆卸式手动操作手柄,以便应急时使用。
框架式断路器的功能包括:可调整长延时保护,可调整短延时保护,可调整瞬时脱扣保护;短延时保护应具有区域选择性闭锁功能,还应有电流测量、故障显示和自检功能;有宽阔的电流和时间调节范围;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可快速确定故障类型,以最短的时间隔离开受故障影响的范围。采用智能型脱扣器。
塑壳式断路器的功能包括:可调整长延时保护、可调整瞬时脱扣保护,采用智能型脱扣器。当采用固定抽出式安装时,其二次回路亦应具有插接式连接装置。
7.2 进线断路器、母联断路器设置自动投入装置,分别设"手动/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远动"转换开关,在"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时通过连锁使三台开关不得同时处于合闸状态,母联断路器自投时应设有一定的延时,在某段母线故障及两段母线均无电的情况下,不允许母联开关自动投入;母联开关柜还应设一个电源"投入/切除"转换开关,只有在开关处于投入位置时母联开关才能合闸。
当转换开关处在"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位置时,两进线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之间的自投功能由设于母联柜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完成,并带有RS485通信口,协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通信协议。
当转换开关处于"远动"位置时,控制中心通过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完成母联开关的投入切除功能。
7.3 低压智能化综合监控测量仪表:选用PDM系列或功能和参数不得低于图纸的要求的,功能更多或性能更优且品牌知名度在行业处于同档次或高档次的智能化综合监控、测量仪表。应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不因低压开关柜内的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及故障动作电流产生的震动而影响它的正常工作和性能。
7.4 互感器的精确度选用0.2S级。
8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柜要求
为了贯彻执行武汉市政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全市用电功率因数的通知"(武政办(2009)121号文件)精神,确保无功补偿的质量和节能效果,选用分级或分级与无级相结合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为消除投切过渡过程中非周期分量对低压电网冲击的影响,采用零过渡过程抗谐波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TSC)级数不小于15级的动态无功补偿柜;也可以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级数小于15级的TSC与APF有源电力滤波器(或TSC与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相结合的综合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中分级的TSC进行无功功率动态粗补偿,无级的APF(或STATCOM)进行无功功率动态细补偿,实现无级连续无功补偿。
8.1 额定容量:320kVar;
8.2 补偿装置尺寸:2200(高) 1000(宽) 800(深);
8.3 电压等级:0.4kV;
8.4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级数:≥15级;或<15级,但要与APF或STATCOM相结合;
8.5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补偿精度为最小单组电容器容量的1/2,
APF(或STATCOM)补偿的无功功率为最小单组电容器容量的1/2;
8.6 补偿方式:混合补偿,其中三相共补占总补偿容量的70%(角外接法,相线要装串联限流电抗器,以起到抑制谐波、限制涌流的作用),分相补偿占总补偿容量的30%(带中性线的星型接法,其中相线和中性线上要加装限流电抗器,以起到抑制谐波、限制涌流的作用);
8.7 可抗谐波:5次及以上;
8.8 APF(或STATCOM)部分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3%;
8.9 APF(或STATCOM)部分功耗:小于该部分额定容量的3%;
8.10 TSC最小切投电容器的间隔时间不大于20ms,
APF(或STATCOM)的响应时间≤10ms;
8.11 保护动作切除电容器时间不大于20ms;
8.12 投入电容器组涌流峰值≤1.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幅值;
8.13 晶闸管导通最大电压(含换向)≤1.5V;
8.14 投切电容器组瞬时过电压幅值≤1.1倍稳态电压幅值;
8.15 功率单元采用冗余设计;
8.16 保护功能:控制装置要有过电流、短路、过电压、欠电压、电压不平衡、电流不平衡保护等功能;
8.17 智能型设备故障判断,随时检测装置运行状态,有报警、故障记录、故障分析功能;
8.18 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32位及以上CPU,100MHz以上主频),Linux操作系统,具有系统硬件和软件扩展功能;
8.19 液晶屏中文显示:系统信息、运行信息、故障信息、参数设置等信息,触摸按键操作查询。可保存整点运行信息(系统电压、系统电流、电容器电流、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故障信息30天;
8.20 支持并提供RS232/RS485串口通信协议、以太网TCP/IP通信协议,具备与配网自动化系统接口;
8.21 冷却方式:风冷,正常情况下,通过"风道"抽风散热,风扇不起动。当温升超过允许值时,温控自动启动风扇强制风冷散热;
9 技术文件
9.1 提供同型号等级高于投标产品的国家级型式试验报告及性能检测报告的完整版彩色影印件和产品质量鉴定证书, 电力系统运行报告。
9.2 提供主要配件的详细的厂家、品牌、型号及产地清单,并提供清单报价。
9.3 出厂文件应包括成套柜及其主要电气元件的出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
9.4 供方应在订货合同签订后5天内向需方及设计部门提供正式的详细资料包括总体装配图(设备组装后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断面图并同时标出安装后的组件)、电气原理图(一次接线图、设备控制及操作机构的内部接线和远方操作的控制、信号等二次回路图、盘面布置图、端子排图)、基础图、系统图、安装技术要求、安装接线图等(图纸及AutoCAD R2000版本光盘),待需方确认后才能生产。
10 其他要求
10.1 提供必备和推荐的备品、备件。
10.2 提供必备和推荐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0.3按实现配电自动化的要求进行一、二次系统设计,智能化综合监控测量仪表、断路器的附件、仪表通讯用屏蔽双绞线及其连接端子排、金属线槽等一并安装到位。

标段三:   武汉大学工学部水工大厅变配电室改造项目
KYN28A-12型户内交流金属铠装封闭中置式开关柜技术条件
一、供货范围
进线断路器柜1台;计量柜1台;PT柜1台;馈线柜2台;19"通信机柜1台
二、技术条件(要求逐条响应)
(一)、总则
1.1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文件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2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本技术文件与施工图纸配合使用,不一致处按较高要求执行,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差异表的形式加以详细描述。
(二)、使用环境条件
2.1 使用场所:户内
2.2 环境温度:-5℃~40℃
2.3 最大日温差:25℃
2.4 海拔高度:<1000m
2.5 抗震能力: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即:
(1)、水平加速度:0.3g
(2)、垂直加速度:0.15g
(3)、安全系数:>1.67
2.6 相对湿度:≤95%(日平均值)
≤90%(月平均值)
2.7 安装地点无火灾、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三)、主要技术参数
3.1系统参数
1.额定电压:12kV
2.运行电压:l0kV
3.工频耐压:42kV/min
4.雷电冲击电压:75kV (全波峰值)。
5.额定频率:50Hz
3.2采用标准
1.《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 60298
2.《交流高压断路器》IEC 56
3.《电流互感器》IEC 185 GB1208-1997
4.《电压互感器》IEC 186
5.《高压开关和控制设备共用条款》IEC 694
6.《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 3906.1
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及高压试验技术》GB 311.1~GB 311.7
8.《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 2706
9.《高电压试验技术》GB/T 16927
10.《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GB/725-2000
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GB/T 11022
12.《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404
13.《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技术条件》DL/T 538
14.《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DL/T 486
15.《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403
16.《电能计量柜》DL 447-91
3.3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1.额定值
(1) 额定电压:12kV
(2) 额定电流
1)进线柜: 1250A
2)馈线柜:630A
3)主母线额定电流:1250A
(3) 额定频率:50Hz
(4)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有效值):25kA
(5) 额定关合电流(峰值):63kA
(6) 额定短时短路耐受电流:25kA/4S
(7) 一次母线动稳定电流(峰值):63kA
(8) 柜体及开关设备额定绝缘水平:
1)对地、相间及普通断口冲击耐压值:42kV
2)隔离断口间的绝缘工频耐压值:48kV
3)对地、相间及普通断口冲击耐压值(峰值):75kV
4)隔离断口间的绝缘冲击耐压值(峰值):75kV
5)柜内各组件的温升不超过该组件相应标准的规定。
6)分、合闸机构和辅助回路的额定电压:直流220V
2.柜内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
(1) 真空断路器(VCB)。采用VD4系列或其它国际知名品牌的固封式断路器,必须注明该断路器的规格、型号及产地,并提该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及由国际或国家权威试验部门出具的符合本标书所要求的开断短路电流容量的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1)额定电压:12kV
2)工作电压:10kV
3)额定电流:进线柜1250A 、馈线柜630A
4)额定频率:50Hz
5)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相对地75kV、隔离断口85kV
6)主回路工频耐受电压:相对地42kV/min、隔离断口48kV/min
7)辅助回路工频耐受电压:2kV
8)额定开断电流(有效值): 25kA
9)额定关合电流(峰值):63kA
10)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63kA
11)额定热稳定电流(有效值):25kA/4s
12)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50次/25kA
13)雷电冲击电压:75kV(1.2/50μs)
14)最小载流值:≤5A
15)操动机构类型:弹簧储能操动机构
16)手动操作程序:储能-合-分(O-0.3s-CO-180s-CO)
17)储能时间(最大):8s
18)操作电压:DC 220V
19)操作电流:≤3.3A
20)合闸时间:55~67ms
21)分闸时间:33~45ms
22)燃弧时间:≤15ms(50Hz)
23)开断时间:48~60ms
24)真空度10-7托,终止真空度10-4托(瓷质真空管)
25)机械寿命:不小于30000次
26)电气寿命:额定电流下允许开断次数20000次,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允许开断次数100次。
27)合闸线圈在65%~110%额定电压(直流220V)能可靠动作,跳闸线圈在65%~120%额定电压应可靠动作,分闸线圈在小于30%额定电压时不动作。
28)机械寿命:30000次
29)备用辅助接点:2个常开、2个常闭
30)保证运行寿命:大于25年
31)弹跳时间:<3ms
32)设有明显的分合闸位置指示器及计数器
(2)电流互感器
采用大连一互、大连二互生产的电流互感器,必须注明电流互感器的规格、型号及产地,并提该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及由国家权威试验部门出具的符合本标书所要求的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1)型式:环氧树脂浇注式
2)额定电压:12kV
3)额定电流变比:参见设计图,满足供电方案要求
4)二次侧电流:5A
5)热稳定电流:25kA/4s
6)动稳定电流:63kA
7)工频耐压:42kV/min
8)冲击耐压:75kV
9)绝缘体局部放电:不大于5pC
10)准确等级:
线圈l:0.2S级(多功能计量电度表回路)
线圈2:0.5S级(测量装置的电流测量回路及指针式电流表测量回路)
线圈3:5P20级(保护回路)
计量柜:0.2S级
11)额定负荷:按继电保护及测量表计设计容量定
(3)电压互感器(可选用内部带熔断器的电压互感器)
采用大连一互、大连二互生产的电压互感器,必须注明电压互感器的规格、型号及产地,并提该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及由国家权威试验部门出具的符合本标书所要求的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1)型式:环氧树脂浇注式
2)接线型式:PT柜Y0/Y0/Y0/△;计量柜V/V
3)额定变比:PT柜 kV;计量柜10/0.1 kV
4)工频耐压:42kV/min
5)冲击耐压:75kV
6)绝缘体局部放电:不大于5pC
7)准确等级:PT柜0.2S、0.5S、3P级 ;计量柜0.2S级
8)额定输出:按继电保护及测量表计设计容量定
9)PT柜装有二次微机消谐装置。
(4)熔断器(保护PT用)
1)型式:RN2-l0
2)额定电压:12kV
3)额定电流:按继电保护及测量表计设计容量定
4)额定开断电流:25kA
(5)过电压保护器 (避雷器)
1)一端硬联接,一端软联接。
2)类型:金属氧化物
3)额定电压(有效值):10.5kV
4)保护器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12.7kV
5)工频放电电压(不小于):23.2kV(峰值)
6)直流1mA参考电压(不小于):22.5kV(峰值)
7)1.2μs/50s冲击放电电压及残压(不大于):33.8kV(峰值)
8)500A操作冲击电流残压(不大于):33.8kV(峰值)
9)5kA操作冲击电流残压(不大于):40kV(峰值)
10)2000μs方波冲击电流:400A
11)安全净距离(不小于):130mm
12)沿面爬电距离(不小于):250mm
13)最小相间距离:150mm
14)外绝缘材质:硅聚合物
(6)接地开关
1)型式:手动隔离开关
2)额定电压:12kV
3)热稳定电流:25kA/4s
4)动稳定电流(峰值):63kA
5)关合电流(峰值):63kA
6)最大关合电流:63kA允许关合2次
7)手动操作有连锁
(7)加热除湿器
1)型式:能自动投入或切除
2)额定电压:AC 220V
3)额定频率:50Hz
4)消耗功率:2×150W
(8)测量
测量仪表:开关柜上安装指针式广角度测量、带最大指针仪表,或电子数字仪表,刻度单位应符合中国计量法规。
(9)继电保护
采用微机型综合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选用功能和参数不得低于图纸要求的北京四方继保、南瑞继保、南自、施耐德、ABB等国内、国际一流品牌同档次或高档次的产品。
1)使用环境条件
○1设备储存温度:-25℃~+70℃
○2设备工作温度:-10℃~+55℃(安装在开关柜上)
○3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4相对湿度:5%~95%
○5抗振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1额定直流电源:220V
○2额定交流电流:5A
○3额定交流电压:100/ V(相电压)
○4额定频率:50Hz
3)装置功率消耗
○1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1VA(IN=5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1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3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5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4)总的技术要求
○1环境温度在-10℃~+55℃(开关柜)时,装置应能满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下表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电气继电器 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 14598.18 电气继电器 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电气继电器 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气继电器 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 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电气继电器 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8367 量度继电器直流辅助激励量的中断与交流分量(纹波)
DL/T 480 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继电部分)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9 静态距离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DL/T 483 静态重合闸装置技术条件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823 微机型反时限电流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国调[2005]222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及《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3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保护装置静电放电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脉冲群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4保护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回路,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5保护装置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6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直流回路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7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保护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8保护装置的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9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10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11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12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13供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集控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
○14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15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16测控功能要求。
具有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操作及信息显示等功能,对监控运行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送,通过网络传给站控层,同时接收站控层发来的控制操作命令,经过有效的判断等,最后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也可独立完成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操作。
ⅰ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遥测量的采集:Ua,Ub,Uc,U0 ,Ia,Ib,Ic,I0,P,Q;
遥信量的采集:保护动作,装置故障,装置异常告警,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断路器机构信号,远方/就地开关位置,装置压板投退信号等。
   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据滤波、有效性检查、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消抖等处理、变换后,再通过网络传送。
   模拟量信号输入方式:采用交流采样,计算I、U、P、Q、f、cos ;
开关量信号输入方式:无源接点输入。
ⅱ控制操作说明。
控制方式为三级控制,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操作命令的优先级为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同一时间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对任何操作方式,应保证只有在本次操作步骤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屏柜上设"就地/远方"转换开关(带钥匙),任何时候只允许一种模式有效;"就地"位置,通过人工按键实现一对一的操作。
所有的遥控采用选择、校核、执行方式,且在本装置内实现,并有相应的记录信息。
提供1组合闸接点,1组分闸接点。
ⅲ事件记录。
断路器状态变位、保护动作等事件顺序记录。
记录遥控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时间、操作内容,遥控操作的人机界面应满足变电站运行管理要求。
○17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保护功能独立,保护功能完全不依赖通信网络,网络瘫痪与否不影响保护正常运行。
5)PT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装置功能要求。
PT保护应具备以PT 断线告警、零序过电压、母线过电压、低电压保护、开关量保护构成的全套后备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PT断线检测功能、低频减载、低压减载、测控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
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
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
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2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6)线路电流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装置功能要求
线路电流保护应具备三段相电流过电流保护构成的全套保护,对于小电阻接地系统应需具备两段零序电流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低压减载、TV断线、过负荷告警、测控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重合闸可由保护跳闸起动或由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对于线路双侧都有电源的情况,重合闸应具备检同期方式和检无压方式,并可投退。
重合闸装置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
当不使用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时,线路TV断线不应报警;用户可自行选择重合闸检同期所采用的线路电压的相别和额定值。
跳闸和重合闸信号应具备至少一组不保持接点和保持接点,保持接点可通过远方和就地复归。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
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
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
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2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7)变压器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装置功能要求
变压器保护应具备由反映相间故障的速断保护、过流保护、电流加速保护、零序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非电量保护组成的全套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失压保护带电流闭锁、过负荷告警或跳闸功能、TV断线告警、控制回路断线告警、弹簧未储能告警、故障录波、测控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
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
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
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2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8)通信接口要求
具备与站内其它智能设备(直流系统、全电子电度表、微机五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微机消谐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等)采用RS-232、RS-485或以太网接口的功能,传输速率2400bps-9600bps,工作方式:全双工,比特差错率:≤1×10-4,接收电平:-40~0dB,发送电平:0~20dB的串行数据接口功能(智能设备厂家提供通信规约及信息表)。
具备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端采用数字和模拟方式接口功能。
各种接口应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满足CDT、Polling或其它指定信息传输规约,如DL/T451-1991、DL/T634-5101-2002、DL/T719-2000、DL/T667-1999、DL/T634-5103-2002、DL/T634-5104-2002要求。
网络接口:传输速率: 10M~100Mbps,误码率: ≤1×10-11。
各种接口应加装防干扰、防过压隔离装置。
具有RS485或RS232或以太网通信接口和信号远传功能。向调度主站传送的状态量应有独立的全站中央事故总信号、所有断路器位置信号及反映运行方式的隔离开关位置信号。
9)通用要求:
○1保护测控装置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
○2人机对话界面友好,全汉化菜单操作。
○3具有"本地/远方"控制转换开关,并向后台和调度主站提供"远方"和"本地"状态信号。
○4站控层与间隔层、间隔层装置与装置各自独立,保护与测控回路各自独立。
○5各装置通过站控层远动装置与远方调度自动化主站端通过通信设备通信,向远方调度自动化主站传送测控信息并接收调度主站端对时及遥调遥控命令,完成对变配电站的遥测、遥信、遥控及遥调功能。
○6具有PT和CT断线检测功能。PT断线不允许采用突变量启动,PT断线时过流保护变为纯过流保护,电流电压回路独立。
○7电流、电压回路和直流电源具有可靠的防过电压措施。
○8调度对时,负责全站系统对时。对具有受时功能的站内其它智能装置进行对时。
○9屏幕具有事件顺序记录显示功能,显示事件和事故对象、性质及时间功能。
屏幕具有显示相关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电度、无功功率/电度等量值,状态量的变位,模拟量的越限等信息功能。
○10具有软硬件自检及自恢复功能。
○11具有装置异常告警指示功能。
○12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20000h,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10)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子站设备(安装在19"通信机柜内)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子站设备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要求基于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发,采用32位及以上嵌入式处理器,达到现场控制的"硬实时"要求。选用功能和参数不得低于图纸要求的北京四方继保、南瑞继保、南自、施耐德、ABB等国内、国际一流品牌同档次或高档次的产品。
装置主要功能包括周边智能设备信息接入与转发的通信管理,作为通信中继和区域控制中心使用。还可根据现场需要配置测控功能和线路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区域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故障在线仿真等功能。
1)装置的功能:
○1通信管理功能
装置要求提供多达4路RS232/485通道,并提供双以太网。支持多个通道、多种远动规约同时运行,各通道可以灵活配置规约,任意接入相关智能设备。提供对接入生数据的取反、乘系数等多种二次处理能力,并可以按数据项重新组合成新的虚设备或者以设备为单位进行数据转发。支持多主站、提供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4、CDT92、MODBUS等多种常用规约;规约以动态库方式加载,方便添加新规约或升级规约。
应用面向"系统"的维护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一次性配置上下多层的相关装置参数并联机查看实时数据。维护软件要从用户角度出发,采用导向式设计,支持自定义参数模板;支持装置间的拷贝、粘贴;支持在不同通信口间任意"拖拉"装置;支持串口本地或以太网远程/本地方式联机;支持规约库动态加载,即只需在线升级相关规约目标文件即可,不需要升级整个系统软件。
○2测控功能
装置可根据需要提供多回线全电量监测,包括电压、电流、零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
提供谐波分析及相角计算功能,可以通过维护软件自定义相关物理通道。
可根据需要提供相当容量的遥信输入,输入类型可定义(单点遥信输入、脉冲输入等),提供大容量的事件顺序记录(SOE)。遥信防抖时间及SOE容量软件可设。
可根据需要提供相当容量的遥控输出,接受主站下发的遥控命令,完成控制断路器等设备的操作。输出触点闭合时间软件可设。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本地操作按钮。
上述测量量及计算量均可通过远传通道上传至上级主站。可在本地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如遥测乘系数、遥信取反、遥控闭锁等。
可以通过维护软件灵活配置装置的容量组合,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3馈线自动化功能(FA)
馈线自动化功能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处理和故障在线仿真。
故障检测以回线为单位,实现三段式过流检测、零流检测、故障跳闸、一次重回闸(可选)、过负荷告警(可选)、PT断线/失压告警(可选)等功能,支持故障录波,故障信息通过传统虚拟遥信方式和专用故障信息通道上送。
故障处理功能即故障的定位、隔离与恢复。装置将故障信息经过网络拓扑分析后定位故障点,隔离两侧开关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为了适应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现场验收和事故预演,支持故障在线仿真。通过图形化的FA仿真器、用户可以在一次接线图上任意定制FA仿真的故障点、故障产生时刻、故障类型、动作模式等各种参数,实时查看开关状态、故障状态等工况信息,启动故障自动化处理,仿真的FA结果要与实际发生故障后结果完全一致。
为了最大可能地缩短故障区域隔离时间,故障信息不经过TCP/IP而直接通过以太网卡上报,实现FA处理的高速实时性。
○4模块化的硬件与结构设计
硬件及结构采用模块化、可扩展式设计方式,监控容量可以灵活配置。
2)技术指标
○1额定参数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220V;
额定交流相电压: 100V或100/ V;
额定交流电流:5A;
额定频率:50Hz。
○2功率消耗
直流电源回路:不大于15W。
交流电流回路:当In=5A时,不大于0.5VA /相。
交流电压回路: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25VA/相。
○3模拟量采集精度
电压测量范围:0~300 V,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5%;
电流测量范围:0~50 A,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5%;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测量准确度不超过±1.0%;
频率测量准确度不超过±0.2%;
○4状态量输入
输入回路:光电隔离。
输入电压:DC24V。
SOE分辨率:不大于2ms。
软件防抖动时间:0~60000毫秒可设。
○5脉冲量输入
输入回路:光电隔离。
脉宽:≥10ms。
接口电平:(0~24)V。
误差:≤±1个脉冲。
○6控制输出
输出方式:继电器常开触点。
接点容量:AC250V,10A;DC30V,10A。
○7故障电流
故障电流最大为20In(In为额定输入电流)。
故障电流的测量误差不超过±3%。
(11)辅助回路电压
1)控制回路:DC 220V
2)保护回路:DC 220V
3)信号回路:DC 220V
4)在上述数值的80%~120%范围内,各种电气设备动作均准确可靠。
5)断路器的合闸回路在上述数值的85%~110%范围内能关合额定关合电流。75%~110%范围内能在无负荷情况下关合。
6)断路器的分闸回路在上述数值的65%~120%范围内能可靠地分闸。
7)隔离开关的分合闸回路在上述标准值的85%~110%时能顺利分合。
8)所有电子设备和继电器在高次谐波电压畸变率不大于8%的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3.结构及组成
(1)开关柜的柜体外壳和各功能隔板均采用进口敷铝锌钢板栓接而成,应提供敷铝锌钢板的品牌及生产商及其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
(2)开关柜采用户内金属铠装移开式结构,由柜体和手车两部分组成,断路器手车采用中置式。具有工作、试验、隔离、接地四个位置,每一位置均应设有定位装置。手车可以被轻易地拉出或插入。开关选用真空断路器安装在手车上。
(3)开关柜应具有可靠的防止带负荷拉手车,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接地开关处在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防止在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防止误人带电隔室等"五防"功能,并应考虑微机五防锁具与之配套的安装位置。
(4)开关柜内设置专用的继电器小室来安装智能型微机综合保护/监控单元。
(5)防护等级:IP40,断路器门打开时IP20。
(6)开关柜结构
1)开关柜在结构上保证正常运行、监视和维护工作能安全方便地进行。维护工作包括元件的检修和试验,故障的寻找和处理。对于额定参数及结构相同而需要替代的元件能互换。
2)开关柜采用均匀电场和复合绝缘措施。
3)开关柜用敷铝锌钢板分隔成手车室、母线室、电缆室和低压室四部份。分隔用的敷铝锌钢板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每个室内的元件在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相邻设备。
4)任何可移开部件与固定部分的接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特别是在短路时,不会由于电动力的作用而被意外地分开。
5)外壳:外壳用敷铝锌钢板制成,其结构、材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开关柜内的空气能顺利流动,以防止冷空气在柜内的凝结,同时在故障时使其他有害气体逸出。
6)门是外壳的一部份,断路器手车在开关柜内的工作位置、试验位置时,门均可关闭。为了保证门的可靠接地,门与柜体之间用铜编织导线连接。
7)泄压窗:为了防止内部各故障或内部短路故障产生的压力对柜内设备的损坏,开关柜在顶部设置泄压窗。对于开关柜的手车室、母线室、电缆室的泄压窗应分开。
8)隔板:隔板由金属制成并接地。
9)活门:活门由金属制成并接地。当手车处于试验位置或移开位置时活门会把带电静触头自动罩起来并接地,同时可以考虑加挂锁,加搭勾等安全措施以确保维护、检查时的人身安全。
10)隔离插头和接地开关。隔离插头或接地开关的操作位置能判定,并能达到下列条件之一:隔离断口是可见的;可抽出部件相对于固定部分的位置是清晰可见的,并且对应于完全接通和完全断开的位置具有标志;隔离插头或接地开关的位置由可靠的指示器显示。
11)母线室:
①主导体外套热缩材料绝缘,加强母线室的绝缘水平。母线的形状应使其电场较均匀,所有主母线和分支母线应采用铜排及复合绝缘措施。同时为了尽量避免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母线问的短路,母线应采用必要的绝缘措施。各开关柜间的母线室应用绝缘隔板和绝缘套管隔离。
②各段母线按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能承受相当于连接在母线最大等级的断路器关合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母线室母线为绝缘母线,母线的接头应镀银。
③母线与支母线有标相别的识标。
④接地主母线的最小截面按规范和供电部门要求。
12)电缆室:电缆室内,设E字形电缆接线槽,接电缆头的螺栓被屏蔽在槽内,以防止尖端放电。并设电缆进线孔洞封堵板,使电缆室达到标书要求的防护等级。电力电缆引出连接点要求离柜体底部电缆入孔处高度不小于800mm的高度,以便于电力电缆的连接。
13)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
测量仪表、综合保护监控装置单元放在低压室内,可采用柜面嵌入式安装及柜内安装两种形式。
测量仪表及综合保护监控装置与高压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在高压带电部分不停电情况下进行工作时人员不致触及运行的高压导电体。
开关柜的结构上考虑有可靠的防振动措施,不因高压开关柜中断路器在正常操作及故障动作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测量仪表、综合保护监控装置的正常工作及性能。
柜内的二次连接导线采用多股软铜绝缘线。端子排接线板及固定螺丝均为铜质材料制成,标志应正确、完整、清楚、牢固。
当测量仪表及综合保护监控装置的二次回路接线插头与高压开关柜中其他组件的二次回路相连接时,其插头及插座接触可靠,并有锁紧设施。
二次回路中的低压熔断器、端子和其他辅助元件,均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使运行维护人员不会触及导电体。
二次回路导线使用铜导线,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CT电流回路和PT电压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控制回路不小于1.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CT和PT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应留有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柜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柜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柜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柜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开关柜的二次接线端子采用进口或合资品牌产品。必须提供二次接线端子的品牌及生产商及其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
14)接地:
沿高压开关柜的整个排列长度延伸方向设铜质的接地导体,其电流密度在规定的接地故障时不超过200A/mm2,最小截面不小于30mm2,该接地导体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固定的连接线端子,并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高压开关柜的金属骨架及其安装于柜内的高压电器的金属支架也有符合技术条件的接地,并且与专门的接地体连接牢固。
主回路中凡能与其他部分隔离的每一个部件都能接地。
在正常情况下可抽件中应接地的金属部件,在试验或隔离位置、处于隔离断口规定的条件下以及当辅助回路未完全断开的任一中间位置时,均能保持良好的接地连接。
每一高压开关柜之间的专用接地导体均相互连接,并通过专用端子连接牢固。
15)联锁。为了安全和便于操作,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不同元件之间设联锁。对主回路来说,遵守下列规定:
①仅当断路器处在分闸位置时,可移开部件才可以抽出或插入。只有当断路器在工作位置、断开位置、移开位置、试验位置才可以进行操作。断路器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分闸。辅助回路若未接通,在工作位置断路器不能合闸。
②接地隔离开关采用可靠的联锁措施,以保证只有当与它相关的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时,才能进行操作。只有当接地隔离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相应断路器才可以进行操作。接地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之间装设电气联锁,以防止当接地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电缆进线送电。
③进线及母联断路器的联锁原则:两路进线断路器及母联断路器在任何条件下,只允许其中两路处于合闸状态,避免两路进线断路器及母联断路器并列运行。切投装置采取手动投切方式,正常运行方式为两路进线断路器投入运行,母联断路器开断,当某一条进线因电源故障失压时(非下游侧故障引起),将延时跳开进线断路器,由进线断路器跳闸位置信号启动母联合闸继电器,手动合上母联断路器恢复送电。进线电源恢复正常后采取手动操作方式切换回到正常运行方式。
16)设备外形尺寸:(宽×深×高)(参见设计图纸)。开关柜一次电缆入口的开孔位置在柜的后部。一次电缆入口的数量为预留双电缆,开关柜的电缆室,接线端子等相关结构、器件应能满足电缆接线的要求。一次电缆开孔的大小及位置能根据最终用户的要求修改。提供零序电流互感器极其安装的位置及支架。
4.其他
(1)提供操作用小车一台,提供开关柜及保护测控装置安装、运行、检修、调试所需的专用工具各三套。
(2)开关柜的柜前、柜后均设有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3)开关柜为双面维修,断路器室与电缆室均应装有照明灯及自动去潮加热装置。
(4)高压柜的电缆为下进下出型。
(5)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以及相关国家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以便确定供货的开关柜及其内部装置或元件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开关柜及其内部装置或元件在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查和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
(6)应提供开关柜及其内部装置或元件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端子排图、开箱资料清单、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7)提供保护测控装置的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其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8)提供开关柜及其内部装置或元件的质量保证方案,以及部件和整体的设备运行使用寿命。
(9)配合安装单位进行现场试验。


标段四:   武汉大学工学部水工大厅变配电室改造项目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控制信号屏技术条件
一、供货范围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控制信号屏 1套
二、技术条件(要求逐条响应)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2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差异表的形式加以详细描述。
2 设计条件
2.1环境条件
1、使用场所:户内
2.环境温度:-5℃~40℃
3.最大日温差:25℃
4.海拔高度:<1000m
5.抗震能力: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即:
(1)、水平加速度:0.3g
(2)、垂直加速度:0.15g
(3)、安全系数:>1.67(同时作用,持续三个周波)
6.相对湿度:≤95%(日平均值)
≤90%(月平均值)
7.安装地点无火灾、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2.2直流系统概况
1)直流系统控制、保护、信号回路额定电压输出:220 V 10%
在65%~110%额定电压的范围内,各种电气设备动作准确可靠
2)噪声:≤40Db
3)综合效率:≥90%
4)直流系统接线:单母线
5)蓄电池组数:1组
6)蓄电池型式: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合资品牌)
7)蓄电池组容量:65Ah/组
8)蓄电池个数:18只/组
9)交流电源电压、频率:380 20% V、50Hz
3 设备规范
3.1合同设备包括投标方向其他厂商购买的所有附件和设备,这些附件和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或法规的最新版本或其修正本的要求,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将包括在投标期内有效的任何修正和补充。
3.2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均须遵守最新的国家标准(GB)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标准。如采用合资或合作产品,还应遵守合作方国家标准,当上述标准不一致时按高标准执行。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3.3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GB4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JB/T8456-2005 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7478-1998低压直流设备的特性及安全要求
ZBK45017电力系统用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781-200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5120-200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4 当标准、规范之间出现矛盾时,投标方应将矛盾情况提交用户,以便在开始生产前制定解决方案。
4 技术条件
4.1 一般技术性能要求
1) 所有的元器件必须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其性能应符合该元器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2) 高频开关电源屏应采用GZDW型电力系统新型直流屏。屏体应采用单元模块化全组装封闭式结构。
3) 直流柜柜体尺寸:2260X800X600 (mm)。
屏内设备的布置及安装应方便屏外电缆的引入及连接,所有馈线的引出均应连接到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电缆截面应满足外部电缆引接的需要。端子排应预留10%。各柜体应设保护接地,设处应有防锈措施和接地标志
柜内元器件的安装应整齐美观,屏内元件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护。应考虑散热要求及与相邻元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并应充分考虑电缆的引接方便。
4) 高频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出侧和直流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 ,其绝缘强度应能承受工频2kV试验电压,耐压1min后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
4.2 智能高频开关充电模块
智能高频开关模块功能:
1. 模块采用软开关技术及全隔离防尘结构。
2. 模块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电磁干扰小,符合IEC相关标准。
3. 模块应具有手动、自动和受监控器控制三种运行模式;
4. 模块应具有带电插拔功能,更换时间小于5 min;
5. 稳流精度、稳压精度及纹波系数
当交流输入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及直流输出电压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值上,直流输出电流在额定值的 20 %~100%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流精度应不大于±0.5%,典型值为0.3 %。
在稳压状态下,交流输入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直流输出电流在额定值的0~100%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直流输出电压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点上保持稳定,其稳压精度应不大于±0.5%,典型值为0.2 %。
交流输入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直流输出电流在额定值的0~100%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直流输出电压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点上,模块纹波系数应不大于0.5%,典型值为0.1 %。
6. 限流及限压性能
当输出直流电流在50 %~100%额定值中任一数值时,应能自动限流,降低输出直流电压;并当过载或短路排除以后,能自动地将输出直流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工作。
当输出直流电压上升到限压整定值时内,应能正常工作,并当恢复到正常负载条件以后,能自动地将输出直流电流恢复到正常值工作。
当直流输出电压超过+15%时,充电装置自动断电
充电设备的快速充电将在控制上联锁,即只有当至负荷的出线断路器断开时,才能采用快速充电以保护对电压变化敏感的荷载。
7. 单体模块至少应具有下列功能:
a) 稳压、稳流功能
b) 均/浮充电压、电流设置功能(手动/自动)
c) 均/浮充转换功能(手动/自动)
d) 自主均流功能
e) 自动限流功能
f) 输出电压、电流显示功能
g) 运行状态显示功能
h) 超温自动保护功能
i) 输入、输出过欠压保护功能
j) 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
4.3 微机监控单元
微机监控单元是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成套装置的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装置能根据直流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并具有远程通信的功能。微机控制的自动化程序应具有以下功能:
a) 初充电程序:首先对蓄电池以恒流(0.1C10)充电,当电压上升到设定电压时自动转为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小于整定值(0.01C10)时,3小时后发出初充电完毕信号并自动转为浮充电。
b) 正常充电程序:正常以恒定电压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电,并能根据蓄电池室环境温度自动对浮充电压进行补偿。
c) 均衡充电程序:在正常浮充电运行状态下,每间隔3~12个月(可根据用户要求整定),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自动由浮充电状态转入均衡充电状态。均衡充电时,首先对蓄电池以恒流(0.1C10)充电,当电压上升到系统最高允许电压时自动转为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小于整定值(0.01C10)时,3小时后自动返回到浮充电状态。
d) 交流失电后补充充电程序:当高频开关电源交流失电后恢复供电时,能根据交流失电期间蓄电池的事故放电容量进行补充充电。当失电期间事故放电容量不大于设定值时,交流恢复供电后自动转为浮充电方式运行;当失电期间事故放电容量大于设定值时,交流恢复供电后按均衡充电程序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在此过程中自动记录对蓄电池的充电容量,当为恒压充电状态且充电容量达到蓄电池放电容量时,自动转为浮充电运行。
e) 微机监控器应具有控制、测量和故障告警功能。控制功能包括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关机、各整流模块的开/关机以及各种运行参数(如各充电方式参数、均充、浮充电压等)的设置等;测量功能包括高频开关电源输入交流电压测量、输出直流电压及电流测量、蓄电池充放电电流测量以及直流母线、蓄电池端电压测量等;告警功能包括输入交流故障告警、整流模块故障告警、输出直流故障告警以及蓄电池端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等。
f) 系统还应具有软启停功能(即设备在开机过程中,输出电压的建立是从零伏逐渐上升到额定值的起动过程),避免对电池造成冲击。
4.4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主要功能是:在线监测直流系统的对地绝缘状况(包括直流母线、蓄电池回路、每个电源模块及各个馈线回路绝缘状况),并自动检出故障回路。绝缘监测装置为独立的智能装置,布置在充电装置屏上或直流馈电屏上,可与成套装置中的监控装置通信。
任一回路交流输入电源故障不应影响绝缘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
4.5 母线调压:应设置一套自动、手动硅链调压装置。
4.6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
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应为微机型,并应具有以下功能:
检测蓄电池组运行工况,对蓄电池组充、放电进行动态管理,并应具备对蓄电池进行温度补偿的功能。电压巡检应精确测量单节蓄电池电压。
4.7蓄电池在线活化放电装置
蓄电池在线活化放电装置应为智能型,并应具有以下功能:
蓄电池平时运行为浮充电,经过一定时间要使极板的物质进行一次较大的充放电反应,以检查蓄电池容量,并可以发现老化电池,及时维护处理,以保证电池的正常运行。活化装置要求在线式,当蓄电池在线活化放电时,突然失去交流充电电源情况下,母线有失电的情况下蓄电池要求零切换时间停止活化放电转而蓄电池无谷点对母线供电,保证母线不失电。
4.8应急照明装置
应急照明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
当全所事故停电或检修停电时提供全所照明,将直流220V逆变输出电源电压为220V交流。
4.9蓄电池组
本直流系统配置1组220V阀控式密闭铅酸免维护蓄电池(蓄电池组组屏,均由供方提供),不设端电池,一组18只电池,10小时放电容量为65Ah ,每只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80 V,均衡充电电压14.00V。
1 蓄电池采用合资品牌铅酸阀控式免维护蓄电池。
2 当蓄电池运行环境温度在-10℃~+45℃条件下,其性能指标应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3 正常使用条件下,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年。
4 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内容量应在第一次充放电循环时不低于0.95C10 ,第五次循环应达到C10。
5 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择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材料应具有阻燃性。安装支架需有防腐措施。
6 蓄电池采用全密封防泄漏结构,外壳无异常变形、裂纹及污迹,上盖及端子无损伤,正常工作时无酸雾逸出。
7 蓄电池极性正确,正负极性及端子有明显标志,便于连接.极板厚度应与使用寿命相适应。
8 蓄电池使用期间安全阀应自动开启闭合,闭阀压力应在1kPa~10kPa范围内,开阀压力应在10kPa~49kPa范围内。
9 二个蓄电池之间连接条的压降,3I10时不超过8 mV。
10 电池组间互连接线应绝缘,终端电池应提供外接铜芯电缆至直流屏的接线板。
11 蓄电池在大电流放电后,极柱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
12 蓄电池封置9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5%。
13 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效率不低于95%。
14 蓄电池具有很强的耐过充能力和过充寿命。以0.3I10电流连续充电16h后,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
15 蓄电池在-30℃和65℃时封口剂应无裂纹及溢流。
16 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

标段五:    武汉大学工学部水工大厅变配电室改造项目
非晶合金铁心干式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变压器技术条件

一、供货范围
SCBH15-1000非晶合金铁心干式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变压器 1台
二、技术条件(要求逐条响应)
1 总则
1.1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文件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2 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
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本技术文件与施工图纸配合使用,不一致处按较高要求执行,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差异表的形式加以详细描述。
1.5 本项目选用高效节能新型变压器-非晶合金铁心干式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变压器。

2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容量(kVA) 1000 备注
型号 SCBH15-1000/10
相数 三相
频率 50Hz
额定电压 10/0.4kV
高压侧最高工作
电压:11.5kV
联接组别 Dyn11
接地系统 TN-S
阻抗电压 6%
分接范围 ±2×2.5%
绝缘水平 LI75AC35/LIOAC3
绝缘等级 H级
性能要求 负载损耗、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不得
低于国网公司规范规定的变压器标准
冷却方式 自冷、强制风冷(AN、AF)
局放 5pc(试验方法按GB6450)
外壳保护等级 IP20(铝合金)
噪声水平(dB) <60dB
使用条件 户内,海拔:≤1000m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95%(日平均值),
≤90%(月平均值)
抗震能力: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即:
(1)、水平加速度:0.3g
(2)、垂直加速度:0.15g
(3)、安全系数:>1.67
温控装置 主要功能:三相绕组温度巡检、显示及最高历史记录;手动及温控自动起停冷却风机;高温报警、超温跳闸信号接点输出;仪表故障自检及传感器故障报警;远传接口:RS485
3 应遵循的标准
按本合同中供货的设备,包括供货方由其它厂家外购的设备和附件都应符合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1094.11-2007《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1094.3-2003《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1094.5-2003《电力变压器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22072-2008《干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10088-2004《6~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码》
IEC726《干式电力变压器》
IEC905《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荷导则》
4 主要技术要求
4.1 所有绝缘材料须采用低烟、低卤、难燃、自熄材料。
4.2 变压器采用H级或以上等级材料制造。
4.3 采用进口环氧树脂,高压线圈采用H级或以上等级优质电磁线,低压线圈采用优质铜箔,非晶合金采用优质产品。
4.4 高、低压线圈均真空浇注,并采用浇注后高压静置工艺。
4.5 高、低压线圈均为一次浇注成型、不切割、不刷漆。
4.6 为保证高、低压线圈能有足够强度支撑非晶合金铁心,线圈应采取刚度加强措施,以免发生线圈开裂、压坏。(需提供相应工艺说明)
4.7 铁心采用非晶合金材料,结构为三相四框五柱、四周采用框架结构保护,截面为矩形,由单框卷铁心组合而成。非晶合金铁心采用树脂和耐高温硅胶进行全封装处理,防止非晶合金碎片脱落,以免发生故障。
4.8 技术指标必须优于国家及国网公司规定的标准。
4.9 机械强度高,耐冲击;抗突发短路能力强,局放小,并提供SCBH15-1000/10及以上产品的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报告。
4.10 变压器必须防潮、防尘、防盐雾,高低压线圈为带填料环氧树脂浇注成型,线圈导体由环氧树脂的固体绝缘层所包封,阻断导体受各种有害气体和化学成份侵蚀。
4.11 变压器夹件必须具有防异物掉入的装置。
4.12 低压线圈内需设通风道,使线圈散热更均匀,散热效果更好。
4.13 高压线圈分接档位位置需带有防护装置的有机玻璃罩。
4.14 高压线圈末端接线柱需带有保护用的绝缘护套。
4.15 出线方式:下进侧出(供方提供与紧靠的低压进线柜连接用的铜母排和两端的铜软接头)
4.16 外壳带联锁装置在带电打开门时,报警信号。
5 技术文件
5.1 提供容量不小于投标产品的完整型式试验报告(至少包含温升试验、雷电冲击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和外施耐压试验、噪声试验、突发短路试验)、质量鉴定证书, 电力系统运行报告。
5.2 提供铁心、绝缘填充料、环氧树脂、电磁线、铜箔等采用的材料的品牌、生产商、型号、产地清单及其产品样本、其他技术文件及相关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5.3 提供在自然空气冷却方式下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表。
5.4 出厂文件应包括变压器及主要电气元件的完整出厂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含绝缘电阻测定试验、电压比测量及电压矢量关系的校定、阻抗电压测量、短路阻抗测量、负载损耗测定、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的测量、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局部放电测量)及验证性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包括1、运输、保管、现场安装调试用图纸、资料,2、变压器的安装使用说明书,3、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及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技术参数、仪表的使用说明,4、运行、检修手册和资料,5、主要设计数据,设计、制造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备品备件图纸和清单,6、变压器所用材料、部件、配件清单及包装图纸,7、变压器工厂试验标准)。
5.5 供方应在订货合同签订后5天内向需方及设计部门提供正式的详细资料包括总体装配图(设备组装后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必须的断面图,并同时标出安装后的组件及相关参数)、电气原理图、基础图(应注明对基础的强度和水平度的要求)、安装技术要求、系统连接和安装接线图、铭牌图等(图纸及AutoCAD R2000版本光盘),待需方确认后才能生产。
6 其他要求
6.1 提供必备和推荐的备品、备件。
6.2 提供必备和推荐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6.3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在现场安装后进行,试验由安装单位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与产品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结果或规定值相符,否则应由卖方负责。


武汉大学工学部学部水工大厅变配电室改造项目
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直流电源等设备采购商务要求

投标人应具备:
(1)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并符合投标项目经营范围的制造商、供应商均可参加投标。
(2) 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只能有一家参加投标,可以参加多个标段的投标。
(3) 投标人提供的货物及服务不是投标人生产或拥有的,则必须得到制造商或技术拥有者提供的针对此项目专门进行的正式授权书和售后服务承诺。
(4) 制造企业必须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宜具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供年检合格记录;CQC和CCC认证目录中的产品必须通过CQC和CCC认证, 使用的计量仪表必须要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产品列入省级及以上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荐目录的优先采购。
(5) 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6) 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严重违约,所供货设备未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7) 未发生借取他人或向他人出借资质或业绩的情况。
(8) 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或知识产权纠纷,不存在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案件。
(9) 制造企业具有3年及以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经历,并提供可以证明产品质量和节能效果的使用证明不少于5家。
(10) 制造商、供货商需承诺:产品的质保期至少3年,长期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响应时间24小时以内。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