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及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招标公告

龙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及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招标公告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旅游局,就龙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及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项目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现公示如下:

一、采购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旅游局

二、采购名称:龙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及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项目

三、采购代理机构编号:FYDLLY-2019-109

四、采购项目要求:

(1)数字宾阳洞展示系统:对宾阳洞以及宾阳洞内重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元素的互联网数字化。重点文物包括:皇帝礼佛图、皇后礼佛图、飞天等相关文物。

宾阳洞又称宾阳三洞,分为宾阳南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

宾阳南洞于北魏开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宾阳南洞造像上续北魏刚健雄伟,下开唐代生动活泼,属于过度时期的风格。洞内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宾阳中洞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营造,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0.90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释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莲花图案装饰,示意莲花宝池。窟顶中间浮雕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周围有八身伎乐和两身供养天,加之流苏帷幔构成一莲花宝盖。前壁有维摩诘变相、太子舍身饲虎图,须达那太子施舍图和皇后、皇帝礼佛图等大型浮雕图像及十神王像。1978年为保护洞窟雕刻拆除砖卷门洞。使鲜为人知的四头四臂、一头四臂护法天重见天日。

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公元641-650)完成,主尊为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洞口两侧“龙头”柱础与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造型风格相同。属北魏完成之作品。

(2)数字古阳洞展示系统:对古阳洞以及古阳洞内重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元素的互联网数字化。重点包括:古阳洞开凿时期,“龙门二十品”不同版本的数字化展示。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时,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考为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多于该洞发愿造像,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时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

古阳洞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题记书法质朴古拙,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闻名宇内的魏碑作品“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于古阳洞,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堪称魏碑精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菩萨,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 (今面部已毁),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主尊佛像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 ,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古阳洞内四壁及窟顶佛龛琳琅满目,龛楣、背光等处的雕刻精细繁缛,所表现出的礼佛场面、建筑式样及龛楣装饰等图案纹样极富于变化,完美地展现了当时绘画和雕刻技巧的高超水平。

(3)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系统:龙门石窟拥有大量的珍贵的可移动文物,但大多数并未面向用户进行展出。

选取龙门石窟库房中具有代表性的可移动文物进行3D扫描,拍摄高精度图片,制作3D模型,选择的6件文物高度1.5M-3.5米之间。

永久保存其高精度原始数据的同时,附加相关文化信息,通过专门开发数字化展示软件呈现给广大用户。用户通过屏幕(现场触控屏、电脑、手机等)可720度查看文物本体,可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查看文物细节。用户可通过触控按键,以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阅览文物的详细信息,如名称、年代、各部件尺寸、艺术、文化属性等,内容由供应商自主完成。

(4)“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VR全景展示系统:采用VR全景记录并永久保存“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现场,并通过互联网呈现给众多未能前往展览现场观看的用户,拓展“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的空间和时间。用户可通过屏幕,720度无死角观看“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并通过触控按键,以文字、图片、语音解说、视频等形式,查看所展览文物的各类附属信息。

“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二是盛世梵影 ——隋唐时期佛教艺术,集中展示以龙门石窟为主体的河南地区风格多样、瑰丽多姿的佛教艺术,让观众在领悟佛教文化的同时,走近佛教造像艺术,了解佛教艺术的演变及发展,感受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程。

五、采用单一来源的原因及说明:

洛阳数字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洛阳市一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以文博、计算机、艺术等领域硕博学位成员为主的研发团队,在洛阳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经验,先后为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博物馆、洛阳市图书馆等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数字化综合服务。该公司对龙门石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利用、开发与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创意,相关成果能够在“数字龙门”,特别是“龙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及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项目”中直接应用;拥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实力。此外,作为洛阳市本地企业,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能够提供快速的本地化方案实施和持久便捷的后期维护服务,从而能够保证项目高效、高质的顺利实施。故推荐洛阳数字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单一来源采购的供应单位。


序号

货物名称

采购技术要求

单位

数量

1

数字宾阳洞展示系统

包括:1.1设计方案,1.2技术要求

1

1.1

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中包括:

1.1宾阳洞720度VR 呈现系统,

1.2《皇后礼佛图》礼佛场景数字复原展示系统,

1.3《皇帝礼佛图》礼佛场景数字复原展示系统,

1.4 数字“飞天”壁画展示系统。

2.充分表现北魏时期的人文、艺术等;

3.采用先进的3D建模、影视动画、虚拟现实、全景图像、语音解说等数字视听技术;

*4.采用便捷的互联网传播方式,用户通过PC、手机、PAD、触控屏等设备可便捷体验与分享;

5.遵循便捷性、稳定性、先进性以及可扩展性原则进行设计,确保在新功能及内容的增加和修改上效率最大化;

6.设计方案附在投标书中,在执行方案中体现。

1.2

技术要求

1.对宾阳洞进行全窟VR 数据采集,用户可 720 度,无死角查看宾阳洞外景、内景;

2.通过手指触控宾阳洞本体,以及其内部的浮雕、造像、壁画等文物,屏幕显示其文化信息。

3.本项目要求有实景写实,色彩还原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4.本项目要求有虚拟数字化复原(还原),主题风格设定为中国传统书画风格。

5.用鼠标(PC端)、手指(移动端)控制浏览的静态图像包括以下:

5.1可控制方向,可左可右、可上可下;

5.2可控制大小,可放大缩小;

5.3可点击热点实现自由切换以查看更多信息。

6.用鼠标(PC端)、手指(移动端)控制浏览的动态有声影像,包括以下:

6.1可控制方向,可左可右、可上可下;

6.2可控制大小,可放大缩小;

6.3可控制浏览的进度,可暂定、开始;

6.4可点击热点实现自由切换以查看更多信息。

7.通过图片、文字、3D模型、音视频或交互展示代表性造像、浮雕、壁画等文物本体及历史文化信息。

7.1文物摄影图片:50张;

7.2文物文字资料整理:50段;

7.3文物音频讲解录制:50条;

7.4视频制作:20分钟;

8.三维模型

8.1人物三维模型数量不低于43个;

8.2器物三维模型数量不低于10个;

8.3动物三维模型数量不低于6个;

8.4建筑及三维大场景建模不低于3个;

8.5 三维模型面数:单个三维模型面数不超过5000个三角面,整体场景面数不超过50万个三角面,确保WebGL运行的流畅及稳定;

8.6场景均采用静态光照渲染,光照贴图分辨率不超过1024,所有模型必须合理的分配及使用UV1及UV2的空间;

8.7 贴图格式采用png或tga格式,为确保WebGL的运行流畅及稳定,不使用Bump及Normal贴图;

8.8 材质Shader使用Unlit或MobileDiffuse来进行表现,物体及场景的光影信息必须在漫反射贴图中进行呈现,并且利用AO贴图进行加强,单个场景DrawCall不超过50-80;

8.9 场景模型及贴图以流加载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场景及贴图加载的效率;

8.10 角色人物采用预渲染存储光照信息及假阴影配合来进行人物动态的表现,确保WebGL运行的稳定及流畅。

8.11 三维模型标准格式:数据输出格式3DS、OBJ等通用三维模型格式。

9.全景图片:

9.1 尺寸不低于20000*10000像素;

9.2 全景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9.3 全景图片大小不低于30MB;

9.4 全景图片格式要求提供JPG、PSD等2中以上格式;

9.5 全景图像拍摄要求使用有效像素不低于5000万的设备进行拍摄。

10.美术风格为中国传统书画风格。

11.用户端支持WindowsXP、7、8、10,Mac OS X,Chrome OS,Linux等。

12.用户端支持Trident、Webkit、Blink、Chrome、Gecko等。

13.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 Server 2008以上操作系统。

14.支持微信分享,支持二维码分享等。

15.支持数据接口功能,能够与龙门石窟各微信、网站等接入及进行交换数据。

*16.需要的学术、史料由供应商自主完成,并严格遵循历史史实。

2

数字古阳洞展示系统

包括:1.1设计方案,1.2技术要求

1

2.1

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中包括:古阳洞以及古阳洞内重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元素的互联网数字化。重点包括:古阳洞各开凿时期,“龙门二十品”不同版本的数字化展示。2.选取古阳洞的代表性造碑刻题记等文物,并重点刻画和突出表现;

3.用先进的3D建模、全景图像、语音、HTML等数字视听及软件技术;

4.采用便捷的互联网传播方式,用户通过PC、手机、PAD、触控屏等设备可便捷欣赏与分享;

5.设计方案附在投标书中,在执行方案中体现。

3.2

技术要求

1.对古阳洞进行全景 VR 数据采集,用户可 720 度,无死角查看古阳洞外景、内景,通过手指触控宾阳洞本体,以及其内部的雕刻、造像等文物,屏幕显示其文化信息。

2.本项目要求有实景写实,色彩还原为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3.用鼠标(PC端)、手指(移动端)控制浏览的全景静态图像包括以下:

3.1 可控制方向,可左可右、可上可下;

3.2 可控制大小,可放大缩小;

3.3 可控制浏览的进度,可暂定、开始;

3.4 可点击热点实现自由切换以查看更多信息。

4.对古阳洞进行全 3D 扫描,建立全 3D 数据模型;

5.通过数字修复技术,呈现在不同时期的古阳洞“原貌”。

6.通过图片、文字、3D模型、音视频、交互展示代表性文物本体及历史文化信息。

6.1文字介绍不少于50条;

6.2图片不少于50张,

6.3语音不少于50条,

6.4视频不少于30分钟。

6.5拓片扫描不少于50副;

6.6器物三维模型数量不低于20个;

6.7场景三维模型数量不低于2个;

7.1三维模型面数:单个三维模型面数不超过5000个三角面,整体场景面数不超过50万个三角面,确保WebGL运行的流畅及稳定;

7.2场景均采用静态光照渲染,光照贴图分辨率不超过1024,所有模型必须合理的分配及使用UV1及UV2的空间;

7.3贴图格式采用png或tga格式,为确保WebGL的运行流畅及稳定,不使用Bump及Normal贴图;

7.4材质Shader使用Unlit或MobileDiffuse来进行表现,物体及场景的光影信息必须在漫反射贴图中进行呈现,并且利用AO贴图进行加强,单个场景DrawCall不超过50-80;

7.5场景模型及贴图以流加载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场景及贴图加载的效率;

7.6器物模型采用预渲染存储光照信息及假阴影配合来进行人物动态的表现,确保WebGL运行的稳定及流畅。

7.7三维模型标准格式:数据输出格式3DS、OBJ等通用三维模型格式。

8.1 全景图片尺寸不低于20000*10000像素;

8.2 全景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8.3 全景图片大小不低于30MB;

8.4 全景图片格式要求提供JPG、PSD等2中以上格式;

9.项目全图像拍摄要求使用有效像素不低于5000万的设备进行拍摄,拍摄中使用最高精度设置;

10.用户端支持WindowsXP、7、8、10,Mac OS X,Chrome OS,Linux等。

11.用户端支持Trident、Webkit、Blink、Chrome、Gecko等。

12.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 Server 2008以上操作系统。

13.支持微信分享,支持二维码分享,支持电子邮件分享等。

14.支持数据接口功能,能够与龙门石窟各微信、网站等接入及进行交换数据

*15.需要的学术、史料由供应商自主完成,并严格遵循历史史实。

3

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系统、

包括:1.1设计方案,1.2技术要求

3.1

设计方案

1.设计方案中包括:对龙门石窟库房中具有代表性的可移动文物进行 3D 扫描(不少于6件),拍摄高精度图片,制作 3D 模型,永久保存其高精度原始数据的同时,附加相关文化信息,通过专门开发数字化展示软件呈现给广大用户。

2.用户通过屏幕(现场触控屏、电脑、手机等)可 720 度查看文物本体,可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查看文物细节。

3.用户可通过触控按键,以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阅览文物的详细信息,如名称、年代、各部件尺寸、艺术、文化属性等。

4.采用先进的3D建模、虚拟现实、语音、HTML等数字视听及软件技术;

5.采用便捷的互联网传播方式,用户通过PC、手机、PAD、触控屏等设备可便捷欣赏与分享;

*6.设计方案附在投标书中,在执行方案中体现。

1

3.1

技术要求

1.采集的信息:三维信息,色彩、纹理信息;

2.交付的文件:原始扫描数据,科研用高精度数据,展示用三维数据;

3.数据类型:点云数据,3D模型,纹理数据;

4.三维数据采集精度:<50μm;

5.数据完整性:根据扫描面拼合出完整的三维物体;

6.拼合后物体的形态误差:<0.5mm;

7.扫描面对物体外表面覆盖率:>95%;

*8.采集设备:非接触式扫描设备与5000 万像素以上的单反相机;

9.纹理图像分辨率:8192*8192;

10.接缝处理:主要纹理处无接缝;

11.色彩还原:自然光照条件下物体表面色彩;

12.标准格式:OBJ三维模型格式;

13.软件数据交换:实现与Geomagic、Imageware等逆向工程软件;

14.打开精品文物目录窗口后,可选择文物,点击后进入次级窗口展示观众可通过触控屏对三维文物进行放大、缩小、移动、旋转等操作;

15.不少于30张多媒体图片整理、制作;

16.不少于18段文字介绍整理、制作;

17.不少于20分钟语音讲解录制;

18.支持微信分享,支持二维码分享等。

*19.需要的学术、史料由供应商自主完成,并严格遵循历史史实。

6

4

“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VR全景展示系统

包括:1.1设计方案,1.2技术要求

4.1

设计方案

采用VR全景记录并永久保存“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现场,并通过互联网呈现给众多未能前往展览现场观看的用户,拓展“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的空间和时间。用户可通过屏幕,720度无死角观看“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并通过触控按键,以文字、图片、语音解说、视频等形式,查看所展览文物的各类附属信息。

4.1

技术要求

1.观众进行互动体验时浏览的多媒体图片、文字等信息窗口,不少于100个窗口制作;

2.文物二维高清图片、文字介绍、语音讲解等内容不少于60个热点制作;

3.不少于20段文字介绍整理、制作;

4.不少于30分钟语音讲解录制;

5.通过专业软件的图像渲染处理方法达到更符合真实场景的效果;

6.项目全图像拍摄要求使用有效像素不低于5000万的设备进行拍摄,拍摄中使用最高精度设置;

7.用户端支持WindowsXP、7、8、10,Mac OS X,Chrome OS,Linux等;

8.用户端支持Trident、Webkit、Blink、Chrome、Gecko等;

12.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 Server 2008以上操作系统;

13.支持微信分享,支持二维码分享等;

14.全景图片尺寸不低于20000*10000像素;

15.全景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16.全景图片大小不低于30MB;

17.全景图片格式要求提供JPG、PSD等2中以上格式。

六、拟定的唯一供应商名称、地址:

供应商名称:洛阳数字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303号洛阳浙大科技创意园8幢102二楼

七、专家论证意见见附件。

八、论证专家:刘继宗、马朝龙、翟红峰

九、公告媒体及公示期限:本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发布,公示期限:2019年9月17日至2019年9月23日。

潜在政府采购供应商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以实名书面(包括联系人、地址、联系电话)形式将意见反馈至河南飞洋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逾期不予受理。

十、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采购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旅游局

地址:龙门石窟景区东北服务区文保中心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15538868361

采购代理机构:河南飞洋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洛阳市牡丹大道与通济街交叉口北150米飞洋咨询4楼

联系人:石先生

电话:0379-60229867

邮箱:lyfyjsgc@163.com

监督部门:龙门园区财政局

监督电话:0379-65982970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论证 展示 文物数字化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河南飞洋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