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招标公告

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招标公告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项目
建设单位
张家界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丙爱
联系人
祁秋香
通讯地址
张家界市永定区滨河路118号
联系电话
137*****016
传真

邮编
427000
建设地点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
立项审批部门
张家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张发改审批【2019】21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燃气生产和供应D4500
占地面积(m2)
2028
总投资(万元)
6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6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1.5%
1.1项目背景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节能减排形势异常紧张,国家已陆续制定多个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性控制指标,节能减排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根据湖南省“气化湖南工程”总体部署,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约3400公里的省级天然气支干线建设,实现“县县通、全覆盖”目标,并逐步构建起全省互联互通、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省级天然气输配网络。目前,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张家界段)已于2017年开工建设,省、市政府要求2019年底必须完成该支线项目(张家界段)的建设,以早日实现“气化张家界”目标。
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共有4条支线,其中花垣—张家界支线(张家界市为末站)为张家界市唯一一条长输管线,设计管径为DN300,长度131km,设计压力为6.3MPa,预计2019年建成通气。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目前气源为LNG,储气规模12×104m3(2台100m3LNG储罐)。2017年销气量为1869×104m3/a,日均销气量5万m3/d,冬季高峰日用气量已达8.5×104m3/d;2018年计划年销气量为2100×104m3,冬季高峰日用气量预计达10×104m3/d,且冬季LNG进气价格普遍偏高,导致售气价格较高,不利于张家界市经济发展,为方便更好的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张家界中燃拟在张家界末站邻近建设天然气门站一座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号)2018年及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本项目属于“三十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的 “94城市天然气供应工程”类别,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湖南宏晟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对建设工程区域环境进行了调查和踏勘,对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按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1.2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
1.2.1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龙盘岗村田家塔。项目拟建地现状为园地和一般水田,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南侧为正在建设的张家界末站,以西约160m-340m处为龙盘岗村李家大屋居民区约20户;北面约105m为无名溪,以北约158m-260m处为龙盘岗村陈家院子居民区约18户;东面约170m-1100m处为龙盘岗村居民户约756户;东南边界距澧水最近距离约870m。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拟建地现状见附图3。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28m2,总建筑面积223m2,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辅助站房、门站工艺装置区,并配套建设放散管、供配电、给排水、厂内道路、绿化、环保、消防等工程。供气规模近期为3×104m3/h,后期为5×104m3/h。
拟建工程项目组成见表1-1,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2。
表1-1 拟建工程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
规模及主要功能
主体
工程
工艺装置区
占地面积150m2。主要对天然气进行过滤、计量、两级调压和加臭
生产辅助房
占地面积246.71m2,建筑面积203m2,1F。系门站重要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自控室、加臭剂储存间、发电机间、值班室等配套房间
公辅
工程
集中放散管
占地面积246.71m2,高15m,用于天然气超压放散
变电撬
占地面积6m2,对接入末站的高压电进行调压
给水
接张家界末站水源

排水
雨污分流,雨水排入雨水系统最终排入北侧无名溪,污水进入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集水池暂存,用于站区绿化和周边果园浇灌,不外排。

供电
接龙盘岗村最近电网

环保
工程
废水处理
修建三级化粪池(容积不小于6m3)、集水池10m3、应急事故池20m3、消防水池25m3

废气处理
15m放散管高空排放

固废处置
危废暂存间1个,建筑面积20m2,过滤废渣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

绿化
绿化面积649m2,绿化率32%

消防
消防栓、干粉灭火器

表1-2 拟建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总用地面积
m2
2028
2
净用地面积
m2
2028
3
总建筑面积
m2
223
其中
生产辅助站房
m2
203
危废暂存间
m2
20
4
建筑密度
%
1.217
5
容积率
-
0.1217
6
绿地率
%
32
7
总投资
万元
600
1.2.3建设项目平面布置
本工程建筑工程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均为Ⅱ级。其他要求均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相关规范规定设计。本项目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将工艺装置区与辅助生产区用道路与绿化分开,减少彼此的干扰。项目入口位于门站南侧靠东面,站区南侧为辅助生产区,由南向北依次为站房、发电机房、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集水池、变电撬、应急事故池、北部为工艺装置区,危废暂存间位于项目东北角,消防水池位于东侧。放散区设在站区外西南侧约50m处。站区内充分绿化,布局较为合理,有利于车辆通行。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
1.2.4主要设备情况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3。

表1-3 拟建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
数量
备注
1
流量计
2台
(1用1备)
DN200 ANSI300 四声道超声波流量计(进口产品)运最大工作压力<2.2MPa,配整流器,配前直管段>10D,后直管段>5D
2
调压器
2台
(1用1备)
调压阀 P进: <2.2MPa,P出:1.45MPa
Qmax=30000Nm3/h
3
气体过滤器
2台
Qmax>30000Nm3/h,P工:<2.2MPa △P<0.022MPa
4
加臭装置
1套
PN16 Qmax>30000Nm3/h
5
电动球阀
2个
DN200 PN40/DN250 PN25各1个
6
备用柴油发电机
1台
350kw消烟除尘一体化柴油发电机,主要用于停电时供电
1.2.5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4。
表1-4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近期
后期
1
天然气
m3/h
30000
50000
1.2.6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1-5:
表1-5 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来源
1

t/a
32.85
接张家界末站水源
2

万kwh/a
5.2
接龙盘岗村电网
3
四氢噻吩
kg/a
1206
外购
4
柴油
t/a
3.85
外购
1.2.7产品及原辅材料介绍
1、天然气
①理化性质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CH4)。它是城市管道供气最优质的气种,有以下特性:比重轻:比空气轻。易燃性:极易燃烧,着火温度为650℃。燃烧的烟头、静电、微小火花足以引起爆炸。易爆性: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5~15%。色香味:本身无毒、无味、无色,但往往含有少量的硫或硫化物,或从安全角度考虑特意添加气味指示剂,故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吸入过多,会有一定的麻醉性。燃烧特点:热值约为34~42MJ/Nm3,燃烧需消耗大量的空气。
②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③毒理性质
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60min,麻醉作用;兔吸入42%浓度×60min,麻醉作用。
④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⑤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⑥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⑦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天然气的辅助材料
天然气经过滤分离器除去粉尘、杂质后,经计量、调压、加臭进入城市管网。
天然气加臭气使用的为四氢噻吩,四氢噻吩主要用作城市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赋臭剂即警告剂。也可用作医药、农药和光化学品生产的原料。目前,按国际标准要求,城市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的赋臭剂必须使用四氢噻吩,取缔了原来使用的乙硫醇等赋臭剂。四氢噻吩分子式C4H8S,具有恶臭气味,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含硫低、无污染、无毒。本项目每1000m3天然气加注16g,用气量按7538×104m3/a计算,则本项目的四氢噻吩的使用量为1206kg/a。
3、天然气来源
本工程周边地区主要气源为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大湘西天然气管道的气源来自重庆祥龙天然气公司武陵山管道酉阳末站,于湘渝界(龙山县桂塘镇)与重庆市武陵山管道对接,拟建管道主要解决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用气需求,同时建设凤凰至湘黔界管道实现向铜仁市供气。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设计压力6.3MPa,管径为D406.4/323.9mm,设计输量9.5×108Nm3/a,线路全451km。本工程选择气源为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花垣-张家界段”(青坪阀室-张家界末站),该管道起自青坪阀室,止于张家界末站。线路全长约10km,设计压力6.3MPa,管径D323.9mm,设计输量1.59×108m3/a。
4、天然气主要参数
本工程气源来自重庆祥龙天然气有限公司武陵山管道酉阳末站,其气源主要为中石化川东南地区涪陵焦石坝勘察区块页岩气。天然气主要参数见表1-6,物性参数见表1-7。



表1-6 天然气主要成分
组分
C1
C2
C3
iC4
nC4
nC5
Mol%
98.097
0.585
0.232
0.012
0.016
0.003
组分
iC5
C+6
CO2
N2
H2
He
Mol%
0.003
0.003
0.196
0.816
0
0.037
表1-7 天然气主要物性参数
物性参数
%(Mol)
临界温度(K)
191.4
临界压力(MPag)
4.598
温度(℃)
15
压力(MPag)
6.3
水漏点(℃)
-10
高热值(MJ/m3)
36.1
5、柴油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
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但废气中含有害成分NOx,颗粒物等较多。
1.3公用工程
1.3.1给水
给水部分主要是站内工作人员办公用水、浇洒及绿化用水等。本工程设置定员8人。项目附近无可靠的市政管网可依托,拟接项目南侧紧邻张家界末站水源。
1.3.2排水
本项目排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和雨水。项目办公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为办公厕所排水,为间断排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
雨水:项目的雨水经雨水口,由项目内雨水管线汇集后排放至周围自然水体(项目北侧约105m处无名溪)。
污水:项目附近无市政排水系统可以依托,本次在项目内新建三级化粪池、排水管网和集水池。门站的办公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收集、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至集水池暂存,作为绿化用水和周边果园浇灌用水回用,不外排。
1.3.3供电
本工程就近接入380V低压电源,在室内设置1面双电源切换箱,为门站各用电设备配电。本工程功率因数补偿和计量由上一级配电负责。同时,各站控计算机、自控设备用电负荷需要另配UPS作为应急电源。
本工程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主要用电设备由双电源切换箱直接供电,仪表和通信等不能间断供电的重要负荷,采用UPS电源供电。主要动力设备实现配电室、控制室和现场三级控制。
同时为满足二级负荷要求,本工程设置350Kw消烟除尘一体化柴油发电机1台作为备用电源。
1.3.4防雷及防静电措施
(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相关规定,站内工艺设备区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设防,站房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
(2)设备区防雷防静电接地网采用∠50×5/L=2500热镀锌角钢做接地极,用-40×4热镀锌扁钢焊接而成,接地极埋深一米。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米,接地网与建筑物基础间距不应小于1米,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如实测电阻达不到要求,则应增加接地极。
设备区所有金属工艺管道连接的法兰处、阀门处须跨接;跨接采用铜导线或厚度为1.5mm紫铜板,截面不得小于16mm2,管道首、末端及每隔 30 m应做一次接地。
(3)站内建筑物采用接闪网做防雷保护,充分利用建(构)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立柱基础的钢筋网通过钢柱、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子、屋架、屋面板等构件的钢筋与防雷装置互相连成整体;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作等电位联结并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
站内建筑物敷设接闪网,接闪网采用不小于φ12的圆钢沿女儿墙外侧明敷,接闪网格不大于20×20或24×16m,接闪网支持卡应成“7”字型与接闪网连接,支持卡间距不能大于1m,转角处不能大于0.5m,高度不能小于0.15m,且在阳角处设置避雷短针。
接闪网引下线采用四根不小于φ12的柱筋,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且在边角、拐弯处均设置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25m。
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连接。
(4)站内电气装置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电气装置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自控、监控、仪表及通信等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与接地网作等电位联结,站内接地网兼作防静电接地,全站共用。
变压器高、低压侧安装避雷器作雷电过电压的一级保护,配电柜进线端安装过电压浪涌保护器进行二级保护,自控、监控设备前端加装防浪涌保护器为三级保护。
1.3.5消防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6.5.19款规定, 门站调压站工艺装置区可不设置消防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8.2.1条规定,本站内站房高度未超过15米,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本工程发生火灾的种类为B、C类火灾,选用手提式及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规定,门站配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及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根据规范要求,本站配备了20台MFABC8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及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4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其中一线员工6人,工作制度为24小时制,每天3班,每班8小时,每年工作365天
1.5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全部为建设单位自筹。
1.6建设进度
本工程总工期为5个月。预计2019年9月开工,2020年1月建成投入运行。
1.7编制依据
1.7.1法律法规和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2次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 年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0年4月1日);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
2018.4.28);
(1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2018.4.16);
(18)《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
(19)《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
(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10.1);
(2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1.7.2导则及有关技术文件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
(9)《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2)《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5)《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发改委令(2014)第 8 号;
(16)《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改能源(2017)1217 号。
1.7.3相关规划
(1)《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30;
(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湘政发(2012)39号;
(3)《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2015.9;
(4)《湖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湘发改能源(2017)3 号;
(5)《湖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2018.01.31;
(6)《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2020)湘政办法(2013)20 号;
(7)《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8)《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
1.7.4其他依据
(1)委托书;
(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
1.8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拟建地现为园地和一般水田,不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单位已在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办理用地手续(见附件5),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2.1地理位置
张家界市地处北纬 28°52′~29°48′、东经 109°40′~111°20′之间,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北邻湖北省。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km,南北最宽 96km。张家界市总面积 9653km2 ,占湖南省面积的4.5%。
本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枫香岗街道龙盘岗村田家塔,中心坐标:东经110.3736度,北纬29.0938度,见附图1。
2.2地形、地貌、地质、地震
张家界市永定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武陵雪峰隆起带之北东段,区内地貌具有山多、山高、坡陡、谷深、自然条件垂直分布的规律,溪谷平地发育,区内土壤为亚粘土、亚砂土、砂壤土、土质肥沃。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域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对照地震烈度为Ⅵ度。为地震设防区。
2.3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潮湿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多雨,夏季干燥,秋高气爽,冬季寒冷。降雨充沛,根据张家界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毫升,多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升,7月份降雨量最大。历年最低气温为-3℃,最高气温40.1℃,多年平均气温16.8℃。
2.4水文
2.4.1地表水
张家界市境内溪河纵横,水系以澧水和溇水为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为主干,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东麓;南源出永顺县龙家寨,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等河流最后流入洞庭湖,干流流贯张家界市的长度是313km,流域面积 8135 km2 。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两省。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县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407 km,流域面积18496km2 (湖南境内1573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m3 。
项目北侧约105m处有一条无名溪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项目北侧,并在距项目东南侧约2.3km处注入澧水。澧水在项目附近流经路线曲折,分别围绕项目西侧、南侧、东侧流过,最近距离在项目东南侧约870m。
2.4.2地下水
根据境内地下水的赋存空间、水理特征和含水岩组岩性等特征,将境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三大类。
a)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砂、砂卵石孔隙水分布在河谷阶地及山脚谷地中,面积小。厚3~5m,为浅黄色、黄褐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砂土及砂砾石夹基岩碎块,在地形有利于汇水地段,形成局部贫乏孔隙水,泉水流量 0.012~0.05L/s。季节性变化较大,水质为HCO3 -Ca 类型,硬度为9.23~13.01 德度,PH值为 7.1~7.3。
b)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分为碎屑岩裂隙水一个亚类。
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岩组有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寒武系下统杷榔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岩性上要为页岩、炭质页岩等。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宽 0.2~4.5cm,基本无充填,但连接率较差,裂隙率为0.37~5%。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带中,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1L/s,地下径流模数1.99~2.094L/s·km2 ,水量贫乏。水化学类型以HCO3·Cl—Ca·Na 为主,矿化度一般0.06~0.14g/L,pH值6~7.8,总硬度1.42~6.3德度。
c)碳酸岩裂隙岩溶水
根据碳酸岩岩溶发育强度、大泉地下河流量及碎屑岩所占百分比,分为碳酸岩岩溶水及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两个亚类。
2.5物种植被
评价区周边多为灌木山林地,植被生长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根据现场调查,灌木主要为锈线菊、胡秃子、旗节花、插田泡等,草本禾科以竹子为主。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评价区域内大型陆生野生动物已非常少见。区域内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较少,均为常见物种,主要为喜鹊、麻雀、菜花蛇、田鼠等。经调查,项目区域无珍稀保护动植物分布。现场调查未发现珍稀濒危动、植物。
2.6水土保持
当前评价区地表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并不严重。该项目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2.7湖南省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成立于1995年,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保护对象为大鲵及其生境,由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理。
项目北侧105m的无名溪,属于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项目南侧约870m的澧水属于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项目与大鲵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见附图4。
2.8生态红线
经征询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永定分局意见,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见附件6。




三、环境质量现状
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环评引用2017年张家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监测断面为项目北侧无名溪与张吉怀铁路交汇处,距本项目约560m,具体见下表,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1。
表3-1无名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L(pH值除外)
点位
项目
无名溪与张吉怀铁路交汇处断面
是否达标
浓度范围
标准值
标准指数
(最大值)
pH值
8.26-8.41
6-9
0.705
达标
CODcr
5L
20
0.25
达标
BOD5
2.02-2.12
4
0.53
达标
TP
0.036-0.107
1.0
0.107
达标
SS
14-39
/
/
SS无质量标准不参与评价
3.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
根据201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中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张家界2017年主要污染物为PM2.5 ,其余常规监测因子可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则项目评价区张家界市永定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数据统计详见表3-2。
表3-2 张家界市环境空气中污染物年均浓度 单位:μg/m3 (CO 的单位为 mg/L)
年份
SO2
NO2
PM10
CO
O3
PM2.5
2017
8
22
67
1.9
129
42
标准值
60
40
70
-
-
35
(2)现状监测:
本次环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引用《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花垣-张家界段"(青坪阀室-张家界末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监测数据,该项目共设2个监测点位,一个位于永顺县青坪镇中山村,距本项目直线距离约8km,另一个位于永定区枫香岗龙盘岗村张家界末站附近,紧邻本项目,监测时间为2018年11月19日~25日,因此,可以引用该项目的检测数据,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3。


表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点位
监测项目
浓度范围
(μg/m3 )
24 小时平均值
(μg/m3 )
超标率
(%)
最大超
标倍数
(倍)
二级标准
(μg/m3 )
G1 中山村
SO2
18-25
20
-
-
150
NO2
42-46
43
-
-
80
PM10
40-48
44
-
-
150
非甲烷总烃*
100-220
150
-
-
600(8小时均值)
G2 龙盘岗村
(张家界末站
附近)
SO2
21-26
24
-
-
150
NO2
44-48
47
-
-
80
PM10
51-58
55
-
-
150
非甲烷总烃*
140-270
190
-
-
600(8小时均值)
*注:非甲烷总烃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8小时均值。
由表3-3的监测结果可知,工程沿线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SO2 、NO2 、PM10 24小时平均值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推荐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3.1.3 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湖南精科检测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2日-3日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在厂界东(N1)、南(N2、西(N3)、北(N4)外1m处各设一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监测点位见附图5,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3。
表3-3 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统计表 单位:dB(A)
点位
监测项目
2019.7.2
2019.7.3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N1东侧厂界外1m处
环境噪声
53.9
44.0
53.0
43.4
N2南侧厂界外1m处
55.8
43.4
54.8
42.8
N3西侧厂界外1m处
53.5
43.5
53.6
42.7
N4北侧厂界外1m处
53.5
42.7
53.0
41.3
由上表可知,项目厂界监测点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说明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良好。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3-4及表3-5:
表3-4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名称
坐标
保护对象
及规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相对厂址方位
相对厂界距离/m
空气环境及声环境
最近1户110.37079度,29.09401度
龙盘岗村李家大屋居民
20户66人
满足GB3095-2012
二级及GB3096-2008
2类要求
GB3095-2012
二级及GB3096-2008
2类
W
160m-340m
最近1户110.37431度,29.09544度
龙盘岗村陈家院子居民
18户59人
N
158m-260m
最近1户110.37579度,9.09261度
龙盘岗村居民
756户2495人
E
170m—1100m
地表水环境
110.37944度,29.08836度
澧水
大河
满足GB3838-2002
Ⅲ类要求
GB3838-2002
Ⅲ类
SE
870m
110.37401度,29.09490度
无名溪

N
105m
地下水环境
项目区域中心110.37380度,29.09391度
项目周边居民分散的自用水井,无集中式地下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或准保护区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要求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
项目区域及周边
项目区域及周边
自然保护区
110.37944度,29.08836度/110.37944度,29.08836度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大鲵及生境
GB3838-2002
Ⅲ类
SE/N
870m/105m
饮用水源准保护区
110.37944度,29.08836度
澧水
大河
满足GB3838-2002
Ⅲ类要求
GB3838-2002
Ⅲ类
SE
870m
生态环境
中心110.37380度,29.09391度
植被

尽量减少对植被的影响
-
项目区域及周边
项目区域及周边
动物

尽量减少施工对野生生物的惊扰。
-
表3-5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坐标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方位
距离(m)
1
龙盘岗村李家大屋里
E110.3652N29.0968
大屋里居民
居民约20户66人
W
160m-340m
2
龙盘岗村陈家院子
E110.3693N29.0984
陈家院子居民
居民约18户59人
N
158m-260m
3
龙盘岗村
E110.3719
N29.0943
龙盘岗村居民
居民约756户2495人
E
170m—1100m
4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泗坪社区
E110.3823N29. 1028
泗坪社区居民点
居民约150 户 495人
E
1120~1890
5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枫香岗社区 1
E110.3912N29. 1031
枫香岗社区居民点
居民约 480 户 1584人
NE
1680~3380
6
张家界福寿院
E110.3945N29. 1124
张家界福寿院
老人约 120 人
NE
2450
7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办事处
E110.3946N29.1125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办事处
工作人员约 50 人
NE
2570
8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卫生院
E110.3913N29.1121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卫生院
床位约 20 个,医护人员约35 人
NE
2590
9
永定区枫香岗中心完小
E110.3967N29.1153
永定区枫香岗中心完小
师生约 500 人
NE
2780
10
永定区枫香岗中学
E110.4013N29.1154
永定区枫香岗中学
师生约 1000 人
E
2570~3380
11
永定区后坪街道二家河社区 1
E110.4068N29. 1042
五放坪居民点
居民约 65 户215人
SE
1853~2628
12
永定区后坪街道广岩咀村 1
E110.3968N29.0921
五童庙居民点
居民约 180 户 594人
SE
1470~2388
13
永定区后坪街道广岩咀村 2
E10.3803N29. 0965
刘家河居民点
居民约 180 户 594人
SE
1060~1850
14
永定区后坪街道广岩咀村 3
E110.3954N29.0826
罗家溶居民点
居民约 150 户 495人
SE
2050~2600
15
八家河民族小学
E110.3851N29. 0879
八家河民族小学
师生约 300 人
SE
1807
16
永定区后坪街道八家河社区 1
E110.3821N29. 0875
梅家溪居民点
居民约 380 户1254人
SE
1050~2430
17
永定区后坪街道八家河社区 2
E110.3723N29. 0865
咀上居民点
居民 120 户396人
S
1660~2660
18
永定区后坪街道边岩村 1
E110.3731N29.0724
赵家湾居民点
居民 60 户198人
S
2140~2590
19
石碑光彩小学
E110.3621N29.0932
石碑光彩小学
师生约 160 人
S
1000
20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石牌村 1
E110.3756N29.0921
田家湾居民点
居民约 80 户 264人
S
370~1270
21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石牌村 2
E110.3676N29.0824
大坡垴居民点
居民约 150 户495人
SW
510~2060
22
永定区后坪街道边岩村 2
E110.3501N29. 0834
秦家湾居民点
居民约 90 户297人
SW
2174~2540
23
永定区后坪街道武溪完小
E110.3619N29. 0802
永定区后坪街道武溪完小
师生约 230 人
SW
1800
24
永定区后坪街道大庸所村 1
E110.3509N29. 0976
武溪村居民点
居民约 750 户2475人
SW
1410~2060
25
永定区后坪街道大庸所村 2
E110.3413N29. 0974
岗子上居民点
居民约 80 户 264人
W
2100~2780
26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清鱼潭村
E10.3523N29. 1046
周家河居民点
居民约 280 户 924人
W
1470~2580
27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峰泉村 1
E110.3623N29.1126
李子峪居民点
居民约有 20 户66人
NW
1150~1630
28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峰泉村 2
E110.3565N29.1109
风泉洞居民点
居民约有 90 户297人
NW
2094~2450
29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宋家岗村 1
E110.3824N29.1176
宋家岗村居民点
居民约 120 户396人
NE
2250~3150
30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宋家岗村 2
E110.3935N29. 1186
宋家溶居民点
居民约 110 户 363人
NE
3000~3500
31
永定区枫香岗街道枫香岗社区 2
E110.4034N29. 1142
田家河居民点
居民约 40 户 132人
NE
3380~4000
32
永定区后坪街道二家河社区 2
E110.4024N29. 1075
河边居民点
居民约 100 户330人
SE
2700~3260
33
永定区后坪街道胡家岗村
E110.3942N29.0874
胡家岗村居民点
居民约 50 户165人
SE
2500~2750
34
定区后坪街道前坪社区
E110.3363N29.0802
前坪社区居民点
居民约 30 户99人
SW
3300~3600
合计



4549户17407人


四、评价适用标准







4.1大气环境
非甲烷总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推荐的质量标准,其他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
序号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mg/Nm3)
标准来源
1
SO2
年平均
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日平均
0.15
1小时平均
0.5
2
NO2
年平均
0.04
日平均
0.08
1小时平均
0.2
3
NOx
1小时平均
0.25
4
PM10
年平均
0.07
日平均
0.15
5
PM2.5
年平均
0.035
日平均
0.075
6
CO
24小时平均
4
1小时平均
10
7
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0.16
1小时平均
0.2
8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0.2
24小时平均
0.3
9
非甲烷总烃
8小时平均
6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4.2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表4-2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dB(A)
类别
昼间dB(A)
夜间dB(A)
2类
60
50
4.3地表水环境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 3 \* ROMAN III类标准。



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除pH外均为mg/L)
类别
pH
CODCr
BOD5
DO
TP
氨氮
CODmn
粪大肠菌群
= 3 \* ROMAN III
6~9
20
4
5
0.2
1.0
6
10000
4.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4。
表4-4 地下水质量标准(部分) 单位:mg/L(pH 除外)
标准值
项目
PH
耗氧量
硫酸盐
氯化物
氨氮
细菌总数
GB/T14848-2017
6.5-8.5
≦3.0
≦250
≦250
≦0.5
100(个/ml)

4.5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准
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限值见表4-5。
表4-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kg
标准
标准值
平均因子
PH








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第二类用地
/
60
65
5.7(六价)
18000
800
38
900
/









4.6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门站放散管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柴油发电机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6)表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4-6。
表4-6 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标准
污染物
排气筒排放限值(15m)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执行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非甲烷总烃
10kg/h
120mg/m3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颗粒物
3.5kg/h
120mg/m3
1.0mg/m3
SO2
2.6kg/h
550mg/m3
0.4mg/m3
NOX
0.77kg/h
240 mg/m3
0.12 mg/m3
4.7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限值标准见表4-7。
表4-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表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单位:dB(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8废水
本项目废水单一(仅几个工作人员办公冲厕废水)且量少,项目废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集水池暂存,全部用于项目区内绿化和周边园地浇灌,无废水外排。
4.9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
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
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
总量控制

本项目可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施工期工程分析
施工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是建工艺装置区、生产辅助站房以及相关辅助设施,工期安排5个月,其环境污染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简要分析如下:
1.施工废气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其次是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分述如下: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挖掘、回填、转运和堆积,大部分是由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引起的。扬尘的排放与施工场地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有关,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施工期的扬尘按同类项目数据资料进行类比分析计算,在平均风速2.5m∕s的情况下,施工工地及下风向100米以内扬尘浓度约为0.35~0.76mg/m3。
(2)施工设备尾气
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将排放尾气,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氮氧化物、HC,对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属无组织排放,其排放量及排放浓度难以定量估算。
2.施工废水
(1)车辆、设备冲洗废水
车辆、机械设备冲洗将产生少量冲洗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整个施工作业区冲洗废水排放量约5m3/d,项目施工期共产生废水750m3,类比常德市澧县天然气城市门站项目,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mg/L,SS 800mg/L,石油类30mg/L,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为COD 225kg,SS 600kg,石油类22.5kg。
(2)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均为本地人,可以做到早出晚归,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减少,施工场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人员产生粪便由旱厕收集后,当地村民用于果园施肥。
3.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有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等,噪声级约70-90dB(A) ,通过合理安排布置,隔声减震来减小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施工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来自场地平整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具体分析如下:
(1)土石方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填方大于挖方,挖方约3193m3,填方约9124m3,借方约5931m3,经业主确定,借方来源于与本项目紧密联系的张家界末站及管道建设项目的多余土方,因此,本项目无弃方。项目土石方情况见表5-1。
表5-1 项目土石方情况一览表
挖方(m3)
填方(m3)
借方(m3)
弃方(m3)
备注
3193
9124
5931
0
借方来源于与本项目紧密联系的张家界末站及管道建设项目的多余土方
(2)建筑垃圾
项目的建筑总面积223m2,参照经验系数,建造每m2约产生建筑垃圾2~5kg(本项目选取3kg)计算,项目在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约为669kg。
(3)生活垃圾
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工地住宿和就餐,基本不产生上生活垃圾。仅有少量施工人员留下的矿泉水瓶,由施工单位统一收集后送废旧站回收。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过程对建设区域植被的影响
施工过程需对建设场地进行开挖,场地内原有的植被将被铲除,因此,施工期对建设区域植被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即减少了建设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但这只是暂时性的,施工完成后,场地内将进行大面积绿化美化;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和绿地设施的完善,这种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2)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或者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不能及时清理,遇到较大降雨冲刷,易发生水土流失。拟建场地比较平整,为防止水土流失,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来治理:
①挖方及填方土堆及时从厂区内清运处理。
②对于不能及时外运的土堆进行覆膜遮盖。
③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将消除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
5.2运营期工程分析
5.2.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节见图5-1。
噪声、废气


放散

SHAPE \* MERGEFORMAT
流量调节
计量
加臭
噪声
废气、噪声
固废
调压
用 户
固废
门 站
生产工艺流说明:
本项目为天然气门站项目,天然气由张家界末站出站,直接进入天然气门站,设计进站压力为2.5MPa。天然气进站后经过滤、计量、两级调压,出站加臭后进入中心城区中压管网,设计出站压力为1.6MPa。
在进、出管道设置紧急截断阀,当进、出管道的压力超高时迅速关断紧急截断阀,将站内其他工艺设施与上、下游隔断。为了减少建设时间,过滤、调压计量设备采用整体撬装集成。
(1)调压计量:调压计量撬包括了过滤分离器、计量装置、调压器、加臭装置、阀门等。其中流量计采用涡轮流量计,天然气进站流量为近期为30000m3/h,远期为50000m3/h。
(2)加臭:本项目加臭机安装于计量装置之后,并与流量计信号连锁,每1000m3天然气加注四氢噻吩16g,四氢噻吩是液体状,包装为桶装,加臭机上设有四氢噻吩加注孔,通过往桶里加压,利用压差将四氢噻吩加入加臭机,整过过程处于密封状态,四氢噻吩不会外泄。
项目工艺主要产污环节:
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主要产污环节为项目放散管超压放散的少量天然气、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少量废气、少量办公生活污水、过滤装置产生的滤渣和员工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及加臭机、调压装置、柴油发电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5.2.2 运营期污染源及源强分析
(1)废水
本项目采用三班倒制,每班2人,员工不在门站食宿,站内不设置员工宿舍和食堂。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办公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建成投产后劳动定员8人,其中一线员工6人,每年工作天数为365天,按3班制运行,根据《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08),按每人每天用水量45L计算,用水量为0.09m3/d, 32.85m3/a,废水排放系数取0.8,废水排放量0.072m3/d, 26.28m3/a,类比同类生活污水水质,CODCr、BOD5、SS、氨氮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0mg/L、150mg/L、200mg/L、30mg/L,年产生量分别为6.57kg、3.94kg、5.26kg、0.788kg。
本项目用水情况见表5-2。
表5-2 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项目
用水标准
用水量
(m3/d)
用水量
(m3/a)
备注
办公生活
45L/人.天
0.09
32.85

消防水池
随时保证消防水池(25m3)满贮存,日蒸发量按3%计,则补水量0.75m3/d
0.75
273.75
未考虑池中初期储存的25m3的水量
不可预见用水
按办公生活用水的10%计
0.009
3.285

合计
-
0.849
309.885


图5-1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d)
(2)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为加臭机、调压装置、柴油发电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0-85dB(A)。
表5-3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噪声源强
备注
1
加臭机
1台
60~80dB(A)

2
调压装置
2台
60~80dB(A)

3
柴油发电机
1台
70-85dB(A)

(3)废气
①天然气超压放散:该项目天然气输配过程均为管道全密闭输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天然气外泄,仅在进行检修或压力超高时为保护设备的需要,才有少量的天然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放散。其排放不定期、无规律、时间短,为无组织排放,项目拟建设1根15m高放散管,根据同类门站运营经验,门站每年排放2-3次,每次不超过5min,本项目按3次计算,根据类比调查,门站设备检修或超压放散排放的天然气量约10-200m3/次,本次评价按最大200m3/次计算,天然气密度为0.729kg/m3,则放散出的天然气最大量为145.8kg/次(437.4kg/a),本项目天然气甲烷含量高达99.07%,非甲烷总烃含量占0.24%,因此,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即通过放散管甲烷排放量为144.44kg/次(433.33kg/a),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35kg/次(1.05kg/a),且天然气的密度远比空气轻,放散出来的废气会迅速在大气中扩散稀释。
②柴油发电机:本项目设置1台350kw消烟除尘一体化备用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项目所在地供电情况良好,很少停电,因此,柴油发电机的使用情况极少,由于发电机运行时间无法确定,发电机运行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无法定量计算。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过滤装置产生的滤渣和员工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0.5 kg计算,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365t/a,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过滤分离器对天然气进行过滤产生的滤渣量约0.01t/a。
表5-4 项目固废一览表
固废名称
废物分类
产生量(t/a)
处理措施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0.365
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滤渣
危险废物
0.01
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
(5)环境风险
根据对该工程的工艺过程及天然气特性分析,项目营运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为天然气泄漏造成的火灾或爆炸。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放散管
非甲烷总烃
甲烷433.33kg/a;非甲烷总烃1.05kg/a
甲烷433.33kg/a;非甲烷总烃1.05kg/a
柴油发电机
SO2
极少
极少
NO2
颗粒物




员工办公
生活污水
26.28m3/a
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和周边果园浇灌,不排放。
COD
250mg/L6.57kg/a
BOD5
150mg/L3.94kg/a
悬浮物
200 mg/L 5.26kg/a
氨氮
30mg/L0.788kg/a




办公
生活垃圾
0.365t/a
交环卫部门处理,不排放
过滤废渣
滤渣
0.01 t/a
委托资质单位处置,不排放


加臭机
噪声
60~80dB(A)
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对项目周边影响不大
调压装置
60~80dB(A)
柴油
发电机
70~85dB(A)


环境风险:天然气的传输在密闭的管道内进行,采用的关键设备与阀门均为经过测试的专用产品,正常状况下不会发生泄漏等现象;在意外事故状态下,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时,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会危及周围群众的安全。
主要生态影响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土方开挖,会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七、环境影响分析
7.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新建石油天然气门站工程,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版)中的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中第 3 条“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街道龙盘岗村,现状为缓丘果园和一般水田,不占用基本农田,放散管设置于门站西南侧。该站址位于童青线公路的西北侧,有水泥乡道相连,交通便利,门站48m范围内及放散管80m范围内没有居民,满足项目门站30m 及放散区60m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门站南侧紧邻张家界末站,便于引入天然气输送管道。根据张家界市风向频率玫瑰图,门站所在区域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门站以西约160m-340m处为龙盘岗村李家大屋居民区约20户;以北约158m-260m处为龙盘岗村陈家院子居民区约18户;东面约250m—1100m处为龙盘岗村居民户约756户,居民房均位于张家界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侧风向。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7.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将工艺装置区与辅助生产区用道路与绿化分开,减少彼此的干扰。各分区及分区内设备之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等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布置,厂区内在可利用的空地上设置大面积绿化,使本项目与外界相对隔离,也可避免项目噪声对外界不利影响,其平面布局较合理。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2。
7.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天然气作为能源利用具有方便、干净、热效率高等优点,其物化特性使它在有机合成与烃加工和天然气伴生物(H2 、O2 、N2 、CO2 )以及氦、氩等稀有气体)的利用等方面,都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管道天然气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清洁高效的优点,适合居民在日常生活使用。
天然气在全世界许多地方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煤炭或石油,用于工业发电、化工生产等,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能源”。张家界地区随着工业化的日益推进,具有巨大的潜在用气市场。本工程天然气对张家界燃气的补充将会使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改变当地目前的能源结构单一的特点,增强招商引资的能力,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天然气作为石油和煤的替代燃料,可基本消除以烟尘 SO2 为主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净化空气和防止大气变暖的效果;作为机动车的燃料可以大大减少CO、CO2 ,铅及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净化运输区域空气,防止光化学烟雾形成;因此张家界各区县引入管道天然气对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天然气的使用,将会改善张家界地区传统的能源结构,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工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7.5规划的符合性
(1)与《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2020 年)》符合性
湖南省发改委 2013 年 3 月编制发布的 《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 (2012-2020年)》提出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全部用上天然气(“气化湖南工程”)的目标,并指出:湘南、湘西地区多为山区,管道建设条件较为复杂,远离天然气主干管道,且近期气量相对较小,因此“十二五”期间考虑 CNG、LNG 等方式气化,“十三五”期间考虑建设管道供气。规划提出“石门—张家界、铜仁—凤凰—怀化(湘西)”两条四段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的规划,规划长度为 290km,仅规划了起止位置和长度,未明确管线路由。 2014 年 10 月, 省发改委发布 《湖南省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石门—张家界、至怀化和吉首”2 条天然气管线,规划长度为410km,也仅规划了起止位置和长度,未明确管线路由。2016 年4 月,湖南省发改委《关于调整大湘西地区天然气支线路条的答复》,同意将“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石门—张家界、至怀化和吉首、张家界—桑植、张家界—武陵源四条管道调整为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当前建设重点是龙山—花垣、花垣—怀化、花垣—张家界、凤凰—湘黔界等天然气支干线”,本项目为“花垣—张家界”天然气支干线的一部分,与规划一致。因此,本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实现气化大湘西地区的重要工程,符合《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2020 年)》提出的目标要求和规划支线建设需求。
(2)与《湖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符合性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8 年 1 月发布的《湖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天然气管网建设滞后,至今尚无一条国家干线经过湖南,省内管网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岳阳、常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郴州、永州、怀化、吉首和张家界等 5 个市中心城区、65 个县市中心城镇尚未实现管道气化”,我省天然气利用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经济规模不匹配,反映出我省能源结构亟需优化,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为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发展的重点包括推进天然气市场建设、加快输气管道建设、建立综合储气调峰设施、加快页岩气、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推进天然气体制改革、加强天然气管网保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其中“加快输气管道建设”明确提出“落实《湖南省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已规划的省内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根据主管网的建设情况和各地的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完善湖南省内支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先建设与国家干线和省内已建支干线相连的管道,适时启动沿线支干线、 支线和城市燃气管网建设”。 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龙山—花垣、花垣—怀化、 花垣—张家界、 凤凰—湘黔界”四条天然气输气管线, 四条管线合计427km,其中“花垣—张家界”段133km, 本项目为“花垣-张家界”的天然气管道支干线的配套门站设施,因此,本项目建设是符合《湖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的。
(3)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
国务院于2016年11 月24日印发了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国发〔2016〕65 号) ,规划中提出,“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大幅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将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较严重的湖南省纳入“区域性、流域性总量控制地区”,实现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提高城市燃气化率”。本项目主要为张家界永定区提供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有利于降低张家界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符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的要求。
(4)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
2016 年 5 月 17 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了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本项目主要处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发展风向为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资源开采、农林产品生产加工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产业,淘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产业。本项目不属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能源开发定位:扩大省内能源供应总量,积极开展省际合作引进省外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保障,构筑多品种、多渠道、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稳步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合理引导油气消费,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油气管道和内陆地区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布局建设,大力推进省内油气田勘探。本项目符合《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5)与《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
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厅于 2016 年 9 月 8 日发布 《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湘环发[2016]25 号) , 规划中提出, “紧紧抓住环境质量只能变好、 不能变差这个核心”,“从能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清洁能源使用、工业污染源控制等领域着手, 根据污染程度和减排潜力的不同, 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行分类管理”,“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消减城镇化过程带来的新增污染物,完善总量控制制度,推行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本项目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清洁能源,降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7.6与《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
经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永定分局核查,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项目符合《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项目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审核意见见附件6。
7.7项目与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符合性
本项目无涉水工程,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因此,本项目对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无影响,项目与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见附图4。
7.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8.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及施工设备尾气。受施工方式、设备等因素的制约,产生的随机性、波动性较大,以无组织形式排放。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小,该类废气产生量少,经现场洒水、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处理后,施工大气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且项目施工期短,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7.8.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设备冲洗水和生活污水,设备冲洗废水经简易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作农肥浇灌园地,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7.8.3声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和施工强度小,通过在施工场地边界设围挡、夜间停止作业、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措施处理后,施工噪声强度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产生影响较小。由于施工期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之结束。
7.8.4施工固体废弃物
由工程分析可知,该项目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少(约669kg),拟用于童青路路基填筑,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此外,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工地住宿和就餐,基本不产生上生活垃圾。仅有少量施工人员留下的矿泉水瓶,由施工单位统一收集后送废旧站回收,
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7.9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7.9.1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不设员工食堂,员工不在门站食宿,因此,运营期项目污水产生量极小,仅0.072m3/d,26.28m3/a,污染物主要是CODcr、BOD5、SS及NH3-N等,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全部用于站区绿化和周边园地浇灌,不外排,对水环境无影响。
7.9.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天然气超压放散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该项目天然气输配过程均为管道全密闭输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天然气外泄,仅在进行检修或压力超高时为保护设备的需要,才有少量的天然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放散。其排放不定期、无规律、时间短,为无组织排放,项目拟建设1根15m高放散管,根据同类门站运营经验,门站每年排放2-3次,每次不超过5min,本项目按3次计算,根据类比调查,门站设备检修或超压放散排放的天然气量约10-200m3/次,本次评价按最大200m3/次计算,天然气密度为0.729kg/m3,则放散出的天然气最大量为145.8kg/次(437.4kg/a),本项目天然气甲烷含量高达99.07%,非甲烷总烃含量占0.24%,因此,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即通过放散管甲烷排放量为144.44kg/次(433.33kg/a),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35kg/次(1.05kg/a)。由于排放的天然气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相对比重为0.5844(相对空气),通过放散管排放后,将继续向高空迁移,且项目所处位置较为开阔,有利于天然气扩散,另外,检修、清管和超压排放的时间有限,且其主导风下风向200m 范围内无居民点, 因此不会对周边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仅会对站内环境空气造成短暂的不利影响,一旦结束不利影响将消除。
(2)发电机废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供电情况良好,备用发电机极少使用,而且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设施,因此,发电机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本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7.9.3 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源强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调压装置、加臭机、发电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噪声源强在60-85dB(A)之间。
(2)噪声预测
本项目噪声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公式如下:
= 1 \* GB3 ①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
式中:
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 2 \* GB3 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
式中:
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3)预测结果及分析
按照以上预测模式对拟建项目噪声影响进行预测,本项目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为60-85dB(A),经厂房墙壁衰减后噪声源强约为70dB(A),得出结果见表7-1。
表7-1 噪声对厂界噪声贡献 单位:dB(A)
预测方位
厂区东(20m)
厂区南(50m)
厂区西(20m)
厂区北(20m)
预测时段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贡献值
44.0
44.0
36.0
36.0
44.0
44.0
44.0
44.0
背景值
53.9
44.0
55.8
43.4
53.6
43.5
53.5
42.7
预测值
54.3
47.0
55.9
44.1
54.1
46.8
54.0
46.4
2类标准值
60
50
60
50
60
50
60
50
超标值
0
0
0
0
0
0
0
0
由上表可知,设备噪声经隔声、消声等综合治理后,项目营运期间厂界噪声排放可达到《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7.9.4 固废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办公产生的办公垃圾和过滤装置产生的过滤废渣。
(1)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其中一线员工6人,实行三班倒制,每班2人,职工产生的办公垃圾以每人0.5kg/d计,则年产生量为0.365t/a,办公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交由环卫部门处置,不会造成固废的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小。
(2)过滤装置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为铁锈渣Fe2O3、SiO2和微量的重烃类,属于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0.01t/a,定期清理,清理后的滤渣在厂区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本公司应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的资质和处理工艺进行落实,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对暂存间地面及裙角采取防渗措施,暂存间须采取防雨、防流失、防盗等措施,实行双人双锁制度。
(4)柴油发电机房储存柴油4桶,每桶200L,柴油储存桶为铁质柴油有盖专用桶,柴油发电机房地面须采取防渗措施,柴油桶须放在托盘内,确保柴油桶泄漏的柴油截留在托盘内,而不至于流入地面。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7.9.5环境风险分析
7.9.5.1评价原则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的要求,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7.9.5.2环境风险潜势判定
结合本工程特点,将门站工艺装置区、柴油发电机房、加臭剂储存间和集中放散管作为功能单元。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进行识别。
本项目各功能单元均没有天然气储罐,天然气的在线量为管路中的天然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门站所有输气设备内的天然气的在线量在 0.5t~5t之间,本评价按最大值5t计算。柴油发电机房储存柴油4桶,每桶200L,柴油密度为0.85kg/L,则柴油储存量为680kg。加臭剂储存间储存加臭剂3桶,每桶50kg,共计150kg。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中规定的临界量进行辨识,结果见表7-2。
表7-2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计算结果表
序号
功能单元
天然气或在线量(柴油储存量)
(t)
临界量
(t)
q n/Q n
Q值
1
工艺装置区
5
50
0.1
0.201772
2
放散区
5
50
0.1
3
柴油发电机房
0.68
2500
0.000272
4
加臭剂储存间
0.15
100
0.0015
由上表可见,项目Q值为 Q=0.20177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可直接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7.9.5.3评价等级判定
项目风险潜势为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要求,只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附录A规定的简单分析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表7-3 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IV +、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简单分析a
a 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见附录 A。
7.9.5.4环境风险简单分析
(1)评价依据
?环境风险调查
经调查,本项目主要存在以下环境风险:
天然气门站运行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站内阀门、法兰、接头数量较多,部分管线也会由于老化、腐蚀、穿孔、破裂等都会出现泄漏;设备装置检修时罐内残存的天然气与空气接触,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章,人为破坏,雷击、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设备、管道泄漏,遇明火发生爆炸输气管段、门站发生天然气泄漏,极易引发火灾。天然气瞬时大量泄漏,易产生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气体中有毒杂质,诸如硫化物会转化为含氧化合物(SOX ),火焰温度超过800℃ 以上时,会产生NOX 。由于本工程输送介质硫含量较低,天然气泄漏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物浓度有限(≯10mg/m3 ),不会产生伤害阈值浓度和造成事故周围环境SO2 污染物显著增加和超标;由于泄漏事故时,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污染物较大,事故地区周围有限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中CO浓度会有明显增高。加臭剂储存间储存的加臭剂属易燃液体,如发生泄漏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
综上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火灾、 爆炸、天然气泄漏。
?危险物质特性调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中规定的物质危险性标准,对本项目涉及到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物质危险性标准见表7-4和表7-5。









表7-4 物质危险性标准
物质类别
等级
LD50(大鼠经口) mg/kg
LD50(大鼠经皮)mg/kg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
有毒物质
1
<5
<1
<0.01
2
5<LD50<25
10<LD50<50
0.1<LC50<0.5
3
25<LD50<200
50<LD50<400
0.5<LC50<2
易燃物质
1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C或20?C以下的物质
2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C,沸点高于20?C的物质
3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C,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爆炸性物质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
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表7-5主要物料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序号
物料名称
气体比重
引燃温度℃
闪点

爆炸极限%
危险特性

火灾危险性
爆炸危险度
毒性特征
毒性分级
LC50
LD50
1
天然气(甲烷)
0.55
538
-188
5.3-15
高度易燃易爆
甲级
1.8



2
加臭剂(四氢噻吩)
3.05
200
12
1.1-12.3
易燃液体
_
_
27000
mg/m3
_
_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属一级可燃气体,甲类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为5.3%~15%(V/V),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4,扩散系统为0.196,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加臭剂主要成分为四氢噻吩,分子式C4H8S,不溶于水,可混于乙醇、乙醚、苯、丙酮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环境风险潜势判定
据前述分析,本项目Q值为 Q=0.20177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可直接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④评价等级
据前述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2)环境风险敏感目标概况
本项目环境敏感目标概况详见表3-5。项目所在地约3km范围内有学校、医院、养老院以及居民约4549户,约17407人。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附图6。
(3)环境风险识别
本项目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情况和可能影响环境的途径见表7-6。
表7-6 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情况和可能影响环境的途径
危险物质
分布情况
站区方位
可能影响环境的途径
天然气
工艺装置区、放散管以及各输送管道
工艺装置区位于门站北侧、放散管位于门站西南侧约50m处、输送管道布设于站区内
站内阀门、法兰、接头数量较多,部分管线也会由于老化、腐蚀、穿孔、破裂等都会出现泄漏;设备装置检修时罐内残存的天然气与空气接触,遇明火会发生火灾爆炸;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章,人为破坏,雷击、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设备、管道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可能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极大威胁;火灾产生的SO2、NOX、CO对周边大气造成影响;火灾消防废水处理不当进入外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柴油
发电机房
站区西南侧
柴油泄漏进入外环境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如发生火灾产生的SO2、NOX、CO对周边大气造成影响;火灾消防废水处理不当进入外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加臭剂
加臭剂储存间
站区西南侧
加臭剂泄漏进入外环境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如发生火灾产生的CO、CO2、H2S对周边大气造成影响;火灾消防废水处理不当进入外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4)环境风险分析
①大气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输气管道以及各工艺装置发生天然气泄漏,极易引发火灾。泄漏的天然气若立即着火即产生燃烧热辐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可能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天然气瞬时大量泄漏,易产生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气体中有毒杂质,诸如硫化物会转化为含氧化合物(SOX),火焰温度超过800℃ 以上时,会产生NOX 。由于本工程输送介质硫含量较低,天然气泄漏燃烧产生的SO2 污染物浓度有限,不会产生伤害阈值浓度和造成事故周围环境SO2 污染物显著增加和超标;由于泄漏事故时,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 污染物较大,事故地区周围有限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中CO浓度会有明显增高,对区域大气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加臭剂泄漏遇火源或强氧化物可能发生燃烧引发火灾产生的CO、CO2、H2S对大气造成一定影响。
②超压放散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系统超压时,放散管将排放一定量的天然气。天然气超压放空系统放空次数极少,发生频率为1~2 次/年,每次持续时间2~5min。放空系统最大设计放空量为7.0×103 m3 /h。按持续5min计算,放空系统每次天然气最大量为 1166.7m3 。超压排放的天然气经不带点火功能的放散管(高11m,直径150mm)排放。排放的天然气主要组分是甲烷(98.097%),排放的气体密度远小于环境空气密度,通过放散管排放后,将继续向上迁移,且项目所处位置较为开阔,有利于天然气扩散,另外,检修、清管和超压排放的时间有限, 且其主导风下风向200m 范围内无居民点, 因此不会对周边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仅会对站内环境空气造成短暂的不利影响,一旦结束不利影响将消除。
③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项目水环境风险影响主要是泄漏的天然气或加臭剂发生火灾,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处置不当,可能进入外环境对附近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影响。
④生态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事故状态下,主要影响是天然气泄漏,伴生或次生火灾爆炸事故。由于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发生泄漏易形成爆炸性蒸气云,多数会形成火灾,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主要影响表现在:
a)直接伤害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b)改变土壤的温度、结构、理化性质、肥力、土壤微生物含量等。
c)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食源、种间竞争关系、野生动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等。
d)对植物的影响表现为直接伤害、促进、引起植物种群和群落的变化。
⑤社会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泄漏的天然气若立即着火即产生燃烧热辐射,在危险距离内的人会受到热辐射伤害;天然气未立即着火可形成爆炸气体云团,遇火就会发生爆炸,在危险距离以内,人会受到爆炸冲击波的伤害,建筑物会受到损坏,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会造成极大威胁。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①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风险,本环评从总图设计、建筑安全、工艺技术设计、自动控制设计、消防及火灾报警等方面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表7-7 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
项目
风险防范措施内容
工艺装置区
天然气报警探头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设备、管线均应做防雷、防静电接地
防护服、防毒面具、检测及堵漏器材
应急物质:活性炭、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泡沫、沙包、泥袋、移动潜水泵、防爆泵等
泡沫消防系统、移动式灭火器材
火灾报警器若干,可燃气体报警器若干
其他
初期雨水池兼应急事故池、消防水池
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应急通讯装置
设立紧急关断系统、在管线进出站等处设立紧急切断阀
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不采用铝合金及普通钢门窗
a.总图布置及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门站总图设计时进行功能分区,各分区及分区内设备之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等规定的安全距离进行布置,门站内工艺装置区与生产辅助区分开设置。
门站内所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建筑上采取下列措施: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加强通风,尽量设计敞开或利用门窗面积来满足规范要求的泄压面积。不采用铝合金及普通钢门窗。
站内所有的管线、设备均应做防雷、防静电接地。
门站等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入站须知》标志牌,站区外墙和入口处应有“严禁烟火”的警戒牌。
本项目与周边居民等保护目标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管理部门批准的安全防护距离。
b.工艺技术及自动控制安全防范措施
在运行中要保持系统的密闭,要严格控制设备、管道保持正压,必要时通往氮气保证。对设备、管道要经常进行养护,防止天然气泄漏。
设立紧急关断系统、在管线进出站等处设立紧急切断阀,对一些明显故障实施紧急切断。
每半年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如切断阀、放空管等),使管道在超压时能够得到安全处理,使危害影响范围减小到最低程度。
工艺装置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探头,并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去。
加臭剂采用危化品专用运输车运输,并由取得危化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送。加臭剂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加臭剂采用加臭机并由电脑自动控制加入天然气中。
c.消防、防雷与防静电
场区应设置专用报警电话,火灾报警电话:119。
配置应急工具和消防设施,包括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定期组织演练,并会正确使用。
整个场区范围设置为“防火禁区”,规定进入场区后,严禁携带火种。
电气设计均按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等级的防腐型和户外级防腐型动力及照明电气设备。根据场间的不同环境特性,选用防腐、防水、防尘的电气设备,并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接地保护。对较高的建筑物和设备,设置屋顶面避雷装置,高出厂房的金属设备及管道均考虑防雷接地以防雷击。
d.管理防范措施
在投产运行前,应制定出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的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安全培训和考核的力度,严格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制度,并进行考核。熟悉门站各类设备的原理、结构等生产专业知识和操作规程,了解天然气的火灾危险性,掌握防火、灭火的基础知识,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在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限制事故的影响。
对重要的仪器设备有完善的检查项目、维护方法;按计划进行定期维护;有专门档案,文件齐全。
②环境风险应急要求
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应尽快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建设单位应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建立环境风险事故报警系统体系,确保各种通讯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并对员工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同时,成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平时作好救援专业队伍的组织、训练和演练,并对员工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内容可分别借鉴下表。
表7-8 环境风险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预防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故隐患,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危险源情况
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3
应急计划区
危险目标:装置区、储存区、环境保护目标
4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工厂、地区应急组织人员
5
预案分组响应条件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6
应急救援保障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7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8
应急环境监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
9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10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计划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11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
12
应急培训计划
应急计划制订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13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项目邻近区域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表7-9 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组成与职责
组成
主要职责
站长
负责对事故的处理调度和指挥,应按其分工、组织和指挥断气、断电、灭火和报警,待事故得以控制后隔离和保护现场
安全员
负责对门站所有设施装置及管道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协助站长工作
操作工、维修工
负责切断气源,根据管道流程负责关闭储气瓶、储罐进出气阀
电工
负责切断电源,含动力电及照明电,爆炸或泄漏事故,应迅速果断
生产人员
当发生泄露燃烧事故时,应迅速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如火苗难以扑灭,立即进行电话报警;当发生爆炸或泄漏事故时,负责隔离现场及警卫
其余人员
参加灭火或警卫和确保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设备(装置)及时到位
(6)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设备腐蚀、误操作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发生天然气泄漏导致发生火灾或爆炸。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以及使用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污染治理系统风险,制订报警、防火防爆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表7-1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项目名称
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项目
建设地点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永定)区
(/)园区
地理坐标
经度
E110.3734度
纬度
N29.0938度
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和柴油,天然气分布在工艺装置区、放散管以及各输送管道;柴油储存在柴油发电机房,发电机房位于项目西南侧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
站内阀门、法兰、接头数量较多,部分管线也会由于老化、腐蚀、穿孔、破裂等都会出现泄漏;设备装置检修时罐内残存的天然气与空气接触,遇明火会发生火灾爆炸;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章,雷击、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设备、管道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输气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可能对周边敏感目标造成极大威胁;火灾产生的SO2、NOX、CO对周边大气造成影响;火灾消防废水处理不当进入外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柴油泄漏进入外环境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如发生火灾产生的SO2、NOX、CO对周边大气造成影响;火灾消防废水处理不当进入外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建设单位应本环评要求,从总图设计、建筑安全、工艺技术设计、自动控制设计、消防及火灾报警等方面采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须纳入环境保护投资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企业须成立环境风险应急组织机构,配备人员和装备,并根据生态环境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及永定区生态环境分局的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考虑与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衔接,应急预案须在永定区生态环境分局备案。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备案后,须定期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适时修订。
填表说明(列出项目相关信息及评价说明)
项目名称: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项目
建设单位:张家界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行业类别:燃气生产和供应D4500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
投资总额:总投资为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9万元,占总投资的11.5%
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2028m2,总建筑面积223m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的要求,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工艺装置区
天然气
15m高空排放
达标排放
柴油发电机房
发电机尾气
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设施,有组织排放
达标排放




员工办公
生活污水
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果园浇灌和站区绿化
不外排




员工办公
办公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不外排
过滤装置
滤渣
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加臭机
噪声
通过使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减振、绿化降噪等措施综合治理噪声。
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对项目周边影响不大
调压装置
发电机
环境风险
按消防、门站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采取防火、防爆、防雷、抗震等措施,按本环评要求采取风险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大大降低环境风险发生的机率,保护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在场地平整及施工建设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应在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加强场地绿化,进行生态补偿,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方开挖,保护表层土壤,分层开挖,分层回填;表土用于建成后的绿化用地;保护周边的农田土壤,施工临时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周围农田。





九、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9.1环境管理
为保证环境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协调施工、营运过程中环保问题,该项目应设制自己的环保机构,配备环保管理人员,负责不同时期的环保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
①贯彻执行环保法规,知道和修改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制定和实施项目在不同时期的环保规划,如:施工期各种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施工扬尘等污染物的控制;营运期生活污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的处理处置等。
②落实工程项目的“三同时”,并负责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③负责污染物排放报表的填写、上报,与上级环境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与沟通。
9.2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监测项目营运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环保计划。有关监测计划见表9-1。
表9-1 环境监测计划表
项目
监测点位
监测或检查项目
监测频率
废气
天然气放散管
甲烷、非甲烷总烃
每年一次
厂界
甲烷、非甲烷总烃
噪声
厂界、敏感点
等效连续A声级
每年一次
9.3环保投资估算及“三同时”验收
本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环保治理设施及投资估算见表9-2、表9-3。
表9-2 施工期环保投资估算
污染源
环保防治措施
投资
施工扬尘
①洒水抑尘。②围栏挡尘。③控制车速。④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⑤避免大风天气作业。⑥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等。
1
施工噪声
①采用先进施工设备。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③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并征得许可,同时事先通知周围居民、单位,以取得谅解。④合理布置施工机械。⑤修建实体围墙作为声屏障。⑥使用商品混凝土。⑦对高振动设备采取减振措施。⑧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文明施工。
2
施工废水
经简易隔油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2
建筑垃圾及
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回收有用部分后部分回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与城市垃圾一并进行处置。
1
合计

6
表9-3 营运期环保投资估算
项目
污染源
环保设施
投资(万元)
废水治理
办公生活污水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集水池,雨水、污水管网建设
15
废气治理
放散管
放散管15m
3
噪声治理
机械设备噪声
设置实体围墙,通过使用先进设备,设备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综合治理噪声。
5
固废治理
生活垃圾
垃圾桶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
2
滤渣
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8
绿化
绿化649.m2
10
环境风险
配置20台MFABC8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应急及消防器材,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设备及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柴油发电机房地面须采取防渗措施,柴油桶须放在托盘内,确保柴油桶泄漏的柴油截留在托盘内,而不至于流入地面。建设应急事故池20m3、消防水池25m3
20
合计
-
-
63
本项目营运期 “三同时” 验收内容包括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噪声治理、固废管理、环境风险等,详细内容见表9-4。
表9-4 “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检查内容
验收监测因子
验收标准
废水
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集水池储存,用于厂区绿化和周边果园浇灌
pH、COD、BOD、SS、氨氮
修建三级化粪池(容积不小于6m3)、集水池10m3、应急事故池20m3
废气
门站设一根天然气放散管,高15米,经扩散,不会造成集聚,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甲烷、非甲烷总烃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噪声
通过使用先进设备,设备基础减振、绿化降噪等措施综合治理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生活垃圾
垃圾桶收集,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
过滤废渣
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对暂存间地面及裙角采取防渗措施,暂存间须采取防雨、防流失、防盗等措施,实行双人双锁制度。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环境风险

配置20台MFABC8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台MFT35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应急及消防器材,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设备及建筑物防雷、防静电接地。柴油发电机房地面须采取防渗措施,柴油桶须放在托盘内,确保柴油桶泄漏的柴油截留在托盘内,而不至于流入地面。建设应急事故池20m3、消防水池25m3,加臭剂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存储间,并配备活性炭,泡沫,防爆泵等应急器材。
-
消防水池、应急事故池等应急设施是否建设,灭火器、报警装置等应急物资是否配备,将环境风险控制至最小



















十、结论及建议
10.1结论
10.1.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龙盘岗村田家塔,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36度,北纬29.0938度。项目总用地面积2028 m2,总建筑面积为223m2,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辅助站房、门站工艺装置区,并配套建设放散管、供配电、给排水、厂内道路、绿化、环保、消防等工程。供气规模近期为3×104m3/h,后期为5×104m3/h。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9万元,占总投资的11.5%。
10.1.2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中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2017年永定区城区为不达标区。
通过引用《大湘西天然气管道支干线项目"花垣-张家界段"(青坪阀室-张家界末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地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SO2 、NO2 、PM10 24小时平均值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附录D的推荐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2)声环境质量现状
经现状监测,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水环境质量现状
通过引用2017年张家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项目北侧无名溪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10.1.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0.1.3.1施工期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总体来看,施工期环境影响短暂,各类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只要加强施工管理,落实各项施工环保措施,可有效控制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
10.1.3.2营运期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营运期,废水主要是办公生活废水,产生量很小,仅0.072m3/a,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和周边果园浇灌,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运营期一般情况下不产生废气,废气主要为设备检修或超压放散排放的极少量天然气以及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极少量废气。项目拟建设1根15m高放散管排放超压放散废气,根据同类门站运营经验,本项目通过放散管甲烷排放量为144.44kg/次(433.33kg/a),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35kg/次(1.05kg/a)。每年仅排放3次,且天然气的密度远比空气轻,放散出来的废气会迅速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本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所在地供电情况良好,备用发电机极少使用,发电机排放的废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设施,因此,发电机废气对环境影响不大。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项目设备均采取消声减震以及绿化等措施后。根据预测,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4)固废影响分析结论
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职工办公垃圾和过滤分离器产生的滤渣,产生量分别为0.365/a、0.01t/a、分别交环卫部门和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理后对环境产生影响小。
10.1.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新建石油天然气门站工程,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2013 年修正版)中的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中第 3 条“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0.1.5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
经查阅相关规划,本项目符合《湖南省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2020 年)》、《湖南省“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
10.1.6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结论
经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永定分局核查,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项目符合《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
10.1.7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符合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无涉水工程,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因此,本项目对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无影响。
10.1.8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设备腐蚀、误操作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发生天然气泄漏导致发生火灾或爆炸。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以及使用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污染治理系统风险,制订报警、防火、防爆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10.1.9环保措施结论
大气
放散废气:设置15m高放散管1根高空排放。
备用发电机废气:经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设施处理后高空排放。
废水
办公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和周边果园灌溉。
噪声
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合理布局,加强绿化。
固废
处理措施见下表。
表10-1 固废处理措施一览表
固废名称
废物类别
处理措施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交环卫部门处理
滤渣
危险废物
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
环境风险
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风险,本环评从总图设计、建筑安全、工艺技术设计、自动控制设计、消防及火灾报警等方面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表10-2 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
项目
风险防范措施内容
工艺装置区
天然气报警探头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设备、管线均应做防雷、防静电接地
防护服、防毒面具、检测及堵漏器材
应急物质:沙包、泥袋、移动潜水泵等
泡沫消防系统、移动式灭火器材
火灾报警器若干,可燃气体报警器若干
其他
初期雨水池兼应急事故池、消防水池
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应急通讯装置
设立紧急关断系统、在管线进出站等处设立紧急切断阀
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不采用铝合金及普通钢门窗
10.1.10评价总结论
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天然气门站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田家塔,用地选址合理可行,总平面布置合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在运行中产生一定的废气、噪声、固废,建设单位加强营运期管理,严格遵循环保“三同时”制度,在切实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以内。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可行。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后,该项目建设可行。
10.2建议
(1)建设单位应尽快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并积极组织风险防范应急演练,使风险事故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2)营运期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出水回用,确保污水不外排。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门站 天然气 枫香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