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环境影响招标公告

建设环境影响招标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林页3#平台钻采工程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10月16日-2019年10月2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8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编:55000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林页3#平台钻采工程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醒民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页岩气项目部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次林页3#平台钻采工程包含施工期(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储层改造工程)和运营期(地面采气)部分:

1.施工期

钻前工程:新建120×90m井场;因林页3#平台钻采工程采取钻井污染物“不落地”随钻处理工艺,故除仅在井场北侧边界处联合布置500m3清水池和500m3应急池外不再布设岩屑池和泥浆池;在井场外西南侧(距最近井口162m)修建放喷坑1个;新建井场道路85m,道路宽3.5m,泥结碎石路面;在红阳村道沿线布置活动板房作临时生活区。钻前工程占地暂定为临时占地,总占地面积17325m2。

钻井工程:林页3#平台是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目的层的页岩气钻井平台。平台内按照6口井双排布置,采用双机钻井模式按照1号钻机:3-1→3-2→3-6,2号钻机:3-4→3-3→3-5顺序(3-1井与3-4井同时开钻,后按顺序依次钻井)依次钻进(0~2开批钻,3开批钻),0~2开采用水基泥浆钻进,3开(目的层)水平段采用油基泥浆钻进。目的层套管射孔完钻。

储层改造工程:本平台采用水力压裂方式储层改造。根据项目设计,6口井全部钻井完成后,采用“双井依次压裂(拉链式)”方式分别对3-1~3-3井与3-4~3-6井底的水平段实施分段压裂(100m/段),即:先对平台内2#和3#井进行交替压裂,然后1#和4#井,前两口井关井后开始后两口井的压裂,然后分别对5#、6#井进行单井依次压裂;采用连续油管钻塞或可溶桥塞方式,连通水平段内各个分段,开井返排测试放喷定产。

2.运营期

地面采气:平台内钻井、压裂设备撤除后,在原井场内设置采气工艺区,生产流程采用井口采气树一级节流→气液分离→水套二级加热节流→过滤→出站阀组区外输,每年冬季使用撬装水套加热炉(防水合物冰堵,1~2个月)。

本次评价时段为林页3#平台6口井施工期(含储层改造后试采效果不理想封井撤场施工期)、运营期(仅为井场地面工程),不涉及修井、地面集输等运营期建设内容。

(一)钻前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水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当地村民化粪池收集后作农肥,不外排。表层土临时堆放在井场外表土临时堆场内,用作完钻后临时占地覆土复植用土。

(二)钻井工程及储层改造测试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测试放喷管线出口位置修建放喷坑,放喷前清除周边10m范围内的杂草和农作物,设置2.5m高的挡火墙,施工结束后对占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当地生态。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污水经生活区一体化处理设备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粪便废水由旱厕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钻井过程中废水采用“不落地”随钻工艺处理收集处理,处理后回用于钻井泥浆调配用水;完钻时钻井废水贮存于“不落地”工艺配备的4×40m3污水罐(2套)内,完钻后全部回用于储层改造阶段的压裂液调配用水。压裂返排阶段返排液优先井间回用以及用于区块其他平台回用,不能利用的预处理(处理工艺为“混凝沉降预处理+膜系统反渗透”)后外运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

3.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报告书》,钻井全过程采用了套管固封井身,表层(0~50m)钻井泥浆采用水和膨润土为基础的清水钻井。井场四周设置井界沟和清污分流水沟,对井场区域进行分区防渗,划分为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

重点防渗区:主要包括钻井工程场地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区的钻井基础区域、清洁生产操作区、钻井液材料房区域、储存池(应急池和清水池)、放喷池以及各种储备罐区。防渗层的等效防渗性能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废水池、放喷池和岩屑贮存场地还需铺设2mm厚HDPE高聚乙烯土工膜。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除钻井井口区域以外的井场钻井及井场四周排水沟,以及工艺区及装置区的地面,防渗层等效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建设单位须按《报告书》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并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相关防渗技术要求。

4.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水基钻井固废主要包括水基钻井岩屑和失效的钻井泥浆,钻井岩屑由“不落地”工艺处理后(振动冲洗分离)、钻井泥浆采用“不落地”工艺板框压滤脱水处理后及时外运地方砖厂作制砖添加剂处理,现场设施堆存区(防渗防雨)作临时贮存。

失效油基泥浆和油基岩屑按照危废进行现场管理,平台内设置危废贮存场地并由岩屑罐盛装临时贮存(按危废贮存场地标准建设和使用管理),全部交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分批分次实施场外转运和最终处置。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浓水暂按危废管理,经污水罐收集贮存于应急池内,制作水泥固化小样并进行检测,若检测为危废,则交由危废资质单位处置;检测不为危废,则水泥整体固化填埋处理。

井场和生活区生活垃圾存放在垃圾箱内,定期统一收集按照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妥善处置。

钻井过程中发电机、柴油机等设备产生的废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废管理,由站内设置废油桶集中收集,完钻后交由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通过资源回收方式妥善处置。危险废物暂存场地设置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

5.声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钻井作业造成井口外300m范围内较近居民点夜间噪声超标的问题,评价提出应在场地临近居民侧设置隔声围墙措施(隔声量≥15dB(A)),确保项目周边居民点噪声影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6.土壤保护措施

钻前施工场地平整产生的剥离表层土用于后期场地临时占地的复垦表层用土,临时占地复垦后可逐步恢复原有土壤功能和性质。

井场采取分区防渗,钻井、压裂施工期间原辅材料、固废等堆场设置彩钢棚并按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钻井泥浆、压裂返排液等配置存放均在罐体中进行,避免污染物渗入土壤。

(三)运营期环保措施

废水:压裂返排液(气田水)优先用于区块其他平台回用,不能利用的预处理(处理工艺为“混凝沉降预处理+膜系统反渗透”)后外运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

废气:水套炉使用1~2月/年,且使用自产页岩气,燃烧污染物主要为CO2和H2O,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接受。

噪声:设备运行噪声较小,采取站场围墙隔声、绿化降噪等措施。

固废:少量废机油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设置危废暂存点暂存,及时交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处置。少量站场过滤器废渣在站内花台绿化用地内填埋处理。

土壤:设置污水罐收集压裂返排液(气田水),避免污染物渗入土壤;加强环保管理,禁止企业“偷排漏排”,严禁将压裂返排液(气田水)等污废水直接灌入土壤。另外,需做好土壤跟踪监测,如果发现土壤污染则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板)

****************42702.pdf" oldsrc="W****************42702.pdf">林页3#平台钻采工程环评报告书 报批本(公示版).pdf

评估意见

****************63428.pdf" oldsrc="W****************63428.pdf">评估意见-林页3#平台.pdf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53304.pdf" oldsrc="W****************53304.pdf">林页3#平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pdf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78786.pdf" oldsrc="W****************78786.pdf">公参方式及途径-林页3#平台.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标签: 台钻 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