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精密模具智能生产线采用智能化制造系统集成技术,集成精密五轴加工中心、高速三轴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机、电火花成型机等不同种类的数控机床及三坐标检测设备,构建一个智能数字化柔性制造生产系统。通过RFID芯片自动识别模块,将用户的机床、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程序、加工数据和测量数据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块,控制机床、物料储运系统、检验装置和监视系统实现工件的自动传输、自动传递同一加工基准、自动装夹定位锁紧,自动装卸、自动分配加工程序、自动检测产品加工过程及最终质量的加工及测量过程完全自动化。充分利用上述加工设备的优良性能,实现高效率、高柔性、高质量的精密模具产品加工。通过计划管理模块实现调度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和工装管理。通过数据管理模块实现产品数据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
智能制造管理系统软件应能够与本生产线各机床所使用的控制系统无缝集成,并具有如下功能:(1) 准备加工数据。(2) 建立加工任务。(3)指定加工设备和匹配加工程序,自动导入制程和程序。(4)导入三坐标测量机偏移量数据,自动修正加工偏移量。(5)将加工任务输出给自动化单元。(6)自动管理加工和测量过程,实现无人加工。(6)对生产过程进行柔性化管理,灵活处理生产问题,轻松更改加工优先权。(7)全过程自动记录生产数据,自动更新数据库每条指令的加工时间和状态信息,实现数据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8)自动刀具管理。(9)全程监控生产过程,可快速准确地浏览整个生产状态。(10)可与主要的ERP系统对接。(11)可以通过短信或Email的方式随时发送错误报告。(12)兼容全自动和手动的生产模式。(13)具有二次开发的扩展接口。(14)图形化人机互动友好界面。(15)支持多终端显示。
项目5:模具智能制造过程虚拟仿真(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加工数据信息的准备;加工任务的建立;自动排产、指定加工设备和链接匹配的加工程序;自动加工及测量;导入三坐标测量机偏移量数据,自动补正加工程序并输出加工任务;自动监控生产过程;自动数据采集及管理等)。
序号
| 货物名称
| 招标技术要求
|
1
| 自动线系统
| 1.1 4轴或6轴机械手本体1套:机械臂X轴行程≥1500mm;机械臂Z轴行程≥1400mm;最低≤710mm;最高≥2110mm;机械臂旋转≥300度,承载≥100KG;位置重复精度≤±0.1mm。包含电气柜,气控单元,自动交换手抓,PLC电气I/O板,示教盒,与制造车间管理系统软件无缝兼容。机械手本体应为具有自主产权的整机产品,不得为拼装产品。
|
1.2轻型轨道,材料铝枕木,钢导轨:长度≥18M。导轨安装平行度全程≤0.1mm,水平度全程≤0.1mm外部美观。。
|
▲1.3自动旋转物料库1套,具备自动ID芯片扫描功能。最大承重750KG,5层电极工位,每层36位。电极最大尺寸:65x65mm,物料库每层自带固定式电极快速扫描装置。旋转物料库采用钢架结构,包括立柱与横梁,仓储架有放置托盘的支架。
|
1.4 书架式料库2个:最大承重1000KG,5层工件位,每层2位。托盘尺寸≥650×400mm。书架式物料库采用钢架结构,包括立柱与横梁,仓储架有放置托盘的支架。
|
1.5 工件装载站1个:具有固定的RFID读取器及安全感应器,当工件托盘放至该预装工作站时,能自动识别工件的信息。工作站具有装载向导和自动导航功能。其中装载向导用于指导操作者从预装工作站中调用所需要的托盘;自动导航系统不断监控系统中的托盘状态和尝试找到一个可以装卸的托盘,,系统可根据导航自动将托盘放置到工作站上。
|
1.6 倒油及清洁站1个,具有倒油和吹气清洁功能。带有扩展PLC电气I/O板线缆。
|
▲1.7 电气系统满足与电火花机、高速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机、三坐标测量机、倒油及清洁站等6台设备无缝集成的要求。
功能:(1)与本自动线上述各台设备联接组成柔性自动加工系统,根据工作指令实时控制各加工设备协同工作。(2)可自动识别工件,并可根据工艺要求自动从机床上装卸工件及在不同机床间自动传送、自动同一基准定位装夹工件。(3)具有加工程序自动传输、自动分配及调用功能。(4)可实现基于Internet 的网络连接。(5)具有可扩展功能。(6)具有自动线各台设备运行状况实时显示功能。(7)控制系统与高速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机、三坐标测量机等基于Internet 通讯。(8)提供完整的硬件连接图、原理图,开放PLC控制程序。
|
1.8 工件扫描枪Id reader读取器2套。
USB连接端口,扫描距离 ≥5-25mm,接受频率≥125kHz。RFID智能芯片10套,每套10片,芯片适应能力强,具有防水防油的特性,存取安全可靠、速度快捷,芯片数据无重复性。
功能:通过读取/扫入装置识别每一个工件或托盘,可将识别信息通过自动化系统自动与对应的加工程序、加工数据、测量偏移量、加工图纸等信息进行交流。保密性高。
|
1.9 安全防护系统:通道门上有安全锁,四周安全护栏保护,控制盒和电柜均有紧急按钮。
|
▲1.10柔性定位基准系统
投标人应提供气动控制的高精度定位基准系统,可实现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自动精确定位,以及本自动线不同设备间自动同一加工基准。
工件重复定位精度≤0.002mm,90度,180度,270度分度定位精度≤0.005mm。
|
1.10.1用于机床工作台的气动夹头 4套
? 固定分度位置 4×90°,重复定位精度≤0.002mm,锁紧力≥60000N,Z基准面自动喷气清洁,适用于机械手自动换装。
? 配有校正基准规1件。
|
1.10.2 托盘组件 尺寸≥280×280mm 10 套
? 适用于机械手自动更换,具备固定ID芯片的接口,表面平面度≤0.04mm,厚度公差≤+0.5/0mm,
? 配有固定工件的钢制螺孔板,硬度不低于HRC54。
|
1.10.3 工件预调站 1件
?大理石预调平台,尺寸≥600×600mm
? 用于机外预调工件平行度和平面度
|
1.10.4 适用于与本产线组线设备的工作台气动夹头组建 2件
? 使用气枪进行松开/锁紧操作。
? XY基准钨钢材质。
? Z基准自动喷气清洁及增压锁紧
? 固定分度位置 4×90
? 配底座2件。
? 配有校正基准规1件。
? 配套长拉钉100件。
|
1.10.5 配套基准元件(54mm) 100件
? 适用于机械手自动换装
? 固定分度位置 4×90°
|
1.10.6 配套槽型电极夹持器 100件
? 包含ID芯片接口,带有中心冲油功能。
? 装夹电极宽度≤30mm。
|
1.10.7 RFID芯片 100片
? 用于每个电极身份的识别。
? 读取无需接触,无内存,编码唯一机械手可以实现自动扫描及读取。
|
1.11柔性制造车间管理系统软件1套。
软件基于Windows创建中央数据库,构建一个智能数字化柔性制造车间生产管理系统。通过RFID芯片自动识别模块,将用户的机床、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程序、加工数据和测量数据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块,控制机床、物料储运系统、检验装置和监视系统实现工件的传输、定位、装夹、加工及测量过程完全自动化。通过计划管理模块实现调度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和工装管理。通过数据管理模块实现产品数据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
软件的功能包括:(1) 准备加工数据。(2) 建立加工任务。(3)指定加工设备和匹配加工程序,自动导入制程和程序。(4)将加工任务输出给自动化单元。(5)自动管理加工和测量过程,实现无人加工。(6)对生产过程进行柔性化管理,灵活处理生产问题,轻松更改加工优先权。(7)全过程自动记录生产数据,自动更新数据库每条指令的加工时间和状态信息,实现数据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8)自动刀具管理。(9)全程监控生产过程,可快速准确地浏览整个生产状态。(10)可与主要的ERP系统对接。(11)可以通过短信或Email的方式随时发送错误报告。(12)兼容全自动和手动的生产模式。(13)具有二次开发的扩展接口。(14)图形化人机互动友好界面。(15)支持多终端显示。
|
▲1.11.1柔性制造车间管理系统软件能够与本生产线各机床所使用的控制系统无缝集成(提供包含有本生产线核心设备或其他关键设备集成应用的案例,可以是图片和应用厂商证明)。
|
▲1.11.2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导入三坐标测量机偏移量数据,自动修正加工偏移量。
|
▲1.11.2生产过程柔性化管理功能:(1)对每个托盘和工件进行数字化管控,自动识别托盘ID代码及所在料库位置。(2)创建加工优先级别列表,根据优先级别列表顺序自动启动有效加工任务。(3)根据工艺要求随时增加或停止当前工作,改变加工优先顺序,实现多品种产品灵活排产。
|
▲1.11.3可自动生成电火花加工程序、CMM测量程序等。
|
1.11.4具有图形化人机互动友好界面,可方便查询及分权限修改物料库工件在库状态信息、机床状态信息,加工任务信息和数控程序信息、操作人员信息等。
|
1.11.5 具有看板管理功能:可实现生产任务看板、各生产单位生产情况看板、质量看板和物料看板。主要内容包括:机床使用时间,待机时间,生产时间,非生产时间,机床的开机率;以加工任务为中心的报告数据,加工任务起始时间,完成时间;机床的状态信息,物料库数据信息,以及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等。
|
▲1.11.6所有提供的软件都应具有自主版权,或为经开发商授权的正版软件(提供授权书)。系统中使用的计算机应预装了操作系统软件。有关操作系统的使用许可证和资料随计算机一同提供。可提供软件免费升级。
|
1.11.7具有出错信息处理及报警提示功能。
|
1.11.8具有输出报告功能。
|
1.11.9具有增加机床后生产线的可扩展功能。
|
▲1.12 当工控机、网络出现故障、系统服务器和柔性生产线断开时,机器人仍然可以和加工设备直接通讯,在机床端输入指令可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保证工件和电极的自动搬运。
|
▲1.13 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加工设备,必要时应能够脱离自动化柔性线的管理,转为人工单机操作。
|
1.14 与第三方软件有开放接口,可进行数据传输,提供通讯协议。
|
▲1.15应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集成方案,机床、夹具、机械手和柔性制造车间管理系统软件应由供应商统一提供,统一品牌,以保证自动线系统兼容及运行顺畅,并方便日后维护。
|
1.17应用和数据服务器
CPU:双cpu,12Core 2.3GHz Processor
内存:256GB RAM
硬盘:1.8TB With I/O Throughput,15000转速
网卡:1000 BaseT or higher network interface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ervice Pack 1 (64-bit)
|
2
| 电火花机
| ▲2.1设备床身采用优质铸件制造。
|
▲2.2 X、Y、Z轴坐标行程≥350×250×300mm。
|
2.3工作液槽尺寸≥750×500×300mm,最大工件重量≥500kg。
|
2.4 最大电极重量≥50kg。
|
2.5 X、Y、Z轴定位精度≤0.005mm(VDI3441标准)。
|
2.6 X、Y、Z轴重复定位精度≤0.003 mm(VDI3441标准)。
|
2.7 Z轴抬刀速度≥15m/min。
|
▲2.8可编程液面高度100-300mm。(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等佐证材料)
|
2.9 X、Y、Z轴分辨率≤0.0001mm。
|
▲2.10最大加工电流≥80A。
|
▲2.11加工工件最佳表面粗糙度R a≤0.08μm。
|
▲2.12内置C轴:最大转动惯量≥2000 kgcm2。
|
2.13机床电器部分采用封闭式结构,防电磁辐射和气体污染。
|
▲2.14.机床配备可编程智能数字化无电解脉冲电源。
|
▲2.15配备机外工作系统恒温控制装置(即冷水机)。
|
▲2.16 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 ,采用多处理器CPU控制,并具有如下功能:机床在加工的同时可进行程序的编辑、修改等工作,动态加工管理,加工安排灵活,设置偏心值和位置指标,提供电极设计参考值,监控加工进度情况,自动生成加工报告。
|
2.17 中文人机对话操作界面。
|
▲2.18 具有专家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不少于25种以上加工参数、不少于12种加工工艺、不少于8种平动方式,可预见性平动加工,放电过程控制,零损耗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及自适应电流控制。
|
2.19 不小于15寸LCD显示屏,触摸屏。
|
2.20 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
|
▲2.21机床具备自动化接口:
硬件:具有并开放Internet网络功能,提供通讯说明书;油槽自动升降功能;机床工作台预留6-8bar(巴)气路孔;主轴带有C轴,配置气动基准定位夹头;另外包括Harting 接口 、电缆包、气管包。
软件:具有远程机床控制功能,如e-connect(电子连接)功能模块;具有坐标补偿功能,用于将CMM(三坐标测量仪)测定的偏移值补偿机床坐标系;具有机外编程功能及并随机配备机外编程软件。
|
3
| 高速加工中心
| ▲3.1机床应为采用聚合物人造大理石材料的整体压铸龙门式的O型结构,应具有优异刚性和吸震性以适应高速加工。
|
3.2工作台尺寸:≥550x450mm。
|
3.3工作台承重:≥200kg。
|
▲3.4工作行程:X≥500mm, Y≥450mm, Z≥350mm。
|
▲3.5快移速度:X,Y,Z: ≥40M/min。
|
▲3.6机床的导轨为线性滚动导轨,XYZ轴必须为伺服电机驱动。
|
▲3.7主轴转速: Max.≥42,000 rpm。
|
▲3.8进给切削加速度:≥1G。
|
▲3.9主轴最大功率/扭矩(100%ED) :≥10Kw,≥3.2Nm。
|
3.10 线性光栅尺直接测量步距:X、Y、Z:≤0.02um。
|
3.11刀库容量:≥18把。
|
3.12主轴锥孔:HSK-E40。
|
3.13主轴形式:主轴为电动机整体式矢量闭环控制电主轴。具备主轴恒温冷却和主轴轴承内部油雾润滑。
|
3.14主轴贯穿空气,自动吹气装置。
|
3.15机床定位精度:X、Y、Z轴(全行程):A≤0.008mm。
|
3.16机床重复定位精度:X、Y、Z轴(全行程):R≤0.005mm。
|
3.17机床上配置激光对刀仪。
|
▲3.18采用iTNC530的系统。
|
3.19三轴三联动。
|
▲3.20位置检测:XYZ三轴光栅尺(带压缩空气保护)和编码器双测量全闭环控制。
|
3.21硬盘≥25GB。
|
3.22移动电子手轮。
|
3.23控制(电气)系统温控装置。
|
3.24机床工作状态下同时进行编程功能,并要有不少于3个用户自定义M代码。
|
3.25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螺旋插补、圆柱插补功能。
|
3.26双CPU中央控制器,I/O接口RS232,并配有通讯软件。
|
3.27刀轨智能几何控制:≥256个程序段的前瞻功能。
|
3.28使用菜单技术的人机对话界面。
|
3.29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全封闭防护罩,防护罩门安全连锁
|
▲3.30机床具有智能温度实时动态补偿系统(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等佐证材料)。
|
▲3.31具有主轴振动监测系统(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等佐证材料)。
|
3.32 具有操作者辅助系统。
|
▲3.33机床具备自动化接口,详细如下:
硬件:具有并开放Internet网络功能,提供通讯说明书;开放DNC传输;配置机器人通讯线缆,安全信号线缆等;机床开有自动门(通常开在机床侧面);机床配备自动换刀刀库和自动对刀设备;机床工作台预留6-8bar气路孔,气管2根,以便于工作台夹具的安装。
软件: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以接受一台电脑控制数台机床),如海德汉18选项;具有坐标轴旋转功能,用于将CMM测定的偏移值补偿机床坐标系;机床的操作软件为最新版本且满足运行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
4
| 五轴加工中心
| ▲4.1工作台尺寸:直径≥Ф500mm。
|
4.2工作台承重:≥200kg(五轴联动时)。
|
4.3 机床线性轴导轨丝杠上置(位于加工区域上方)。
丝杠直径40/40/32 mm(X/Y/Z),滚柱导轨,宽度 (X/Y/Z) 35/35/35 mm。
|
▲4.4采用双端支撑的回转工作台,旋转轴\摆动轴与线性轴成90度正交。
|
▲4.5工作行程:X×Y×Z≥500×450×400mm。
|
4.6快进速度:X/Y/Z≥30m/min。
|
▲4.7定位精度(VDI/DGQ3441或ISO230-2):X、Y、Z≤0.008mm
摆动轴定位精度≤14″、旋转轴定位精度≤10″。
|
▲4.8重复定位精度(VDI/DGQ3441或ISO230-2):X、Y、Z≤0.005mm
摆动轴重复定位精度≤8″、旋转轴重复定位精度≤6〃。
|
▲4.9采用扭矩电机直接驱动的回转摆动工作台:回转轴360°,摆动轴≥+120°/-65°。
|
▲4.10机床数控轴为全闭环控制(全闭环光栅尺)。
|
▲4.11主轴输出功率 ≥23 kW S1 (S1 = 100% ED)
≥36 kW S6 (S6 = 40% ED, TS = 2 min)
|
▲4.12主轴最高转速:≥20000 rpm。
|
▲4.13主轴扭矩≥120 Nm S6 (S6 = 40% ED,TS = 2 min)。
|
▲4.14主轴具有恒温冷却系统。
|
4.15主轴锥孔:HSKA63。
|
4.16机床上配置激光对刀仪、油雾冷却喷嘴。
|
4.18自动换刀系统:刀库容量≥30把,最大刀具直径(自动换刀)≥76mm(满盘),最大刀具长度250 mm。
|
▲4.19 数控系统采用 iTNC530五轴联动控制系统。
|
▲4.20控制轴/联动轴:五轴/五轴联动。
|
4.21 全封闭机床外罩。
|
4.22 15″及以上高分辩率的液晶显示器。
|
4.23接口:具有并开放RS232标准接口、100M以太网网卡、USB接口,提供通讯包及通讯说明;具有并开放DNC功能,与CAD/CAM编程工作站直接联网。
|
4.24硬盘容量≥40G,内存≥512MB。
|
▲4.25系统分辨率:直线轴0.001 mm,旋转轴0.001°。
|
4.26 3D图形显示及刀具轨迹模拟功能。
|
4.27 任意角度倒角及拐角处理功能。
|
4.28 电子手轮。
|
4.29中英文界面,人、机对话编程功能。
|
4.30 图形变换(镜象、缩放)功能。
|
4.31 直线、圆弧、螺旋插补、钻、镗、绞、攻螺纹,内腔和外形铣削的各种固定循环功能;刀具轴向、径向补偿功能;变斜面加工功能;程序断点续传功能。
|
4.32完整自诊及报警功能(含刀具破损、寿命管理,过载监视、备用刀变换、原点补偿等功能)。
|
4.33机床导轨及丝杆采用集中润滑,并且润滑油有专门出口,可集中回收,不能与冷却液混和。
|
4.34 操作者辅助系统。
|
▲4.36 具有智能热控制系统(ITC)
智能热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高精度加工的热机时间,保证不同机加工载荷下Z轴上的刀具零点热漂移得到补偿。(提供彩页等佐证材料)。
|
▲4.37 高级工艺辅助系统 (APS)
在生产中能及时优化铣削工艺,以避免对机床的和主轴造成伤害。同时,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提高刀具寿命并提高机床和主轴的寿命。(提供彩页等佐证材料)。
|
▲4.38机床具备自动化接口,详细如下:
硬件:具有并开放Internet网络功能,提供通讯说明书;开放DNC传输;配置机器人通讯线缆,安全信号线缆等;机床开有自动门(通常在机床侧面开口);机床配备自动换刀刀库和自动对刀设备;机床工作台预留6-8bar气路孔,气管2根,以便于工作台夹具的安装。提供完整的电气连接图、原理图,气动原理图、布局图。
软件:机床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以接受一台电脑控制数台机床),如海德汉18选项;具有坐标轴旋转功能,用于将CMM测定的偏移值补偿机床坐标系;机床的操作软件版本需满足运行自动化的要求。
|
5
| 激光加工机
| ▲5.1 功率30W可变脉冲納米激光源。
|
▲5.2 脉冲持续时间: 4 , 8 , 16 , 20 , 30 , 50 , 100 ,200 ns。(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
|
▲5.3 定位光栅尺分辨率0.5 μm。(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
|
5.4 行程(X/Y/Z):X≧1000mm;Y≧550mm;Z≧880 mm。
|
5.5行程:A 轴为180°;B轴为±180°。
|
5.6最大5轴可加工尺寸:Ф510 × 480 mm。
|
5.7工作台尺寸:1000 x560 mm。
|
5.8最大工件重量:150kg。
|
5.9▲具备自动化接口及托盘。
|
5.10X/Y轴最大快速移动速度:0.8m/s。
|
5.11Z轴最大快速移动速度:0.8m/s。
|
▲5.12 配备封闭式防护机罩。
|
5.13配备自动控制灰尘收集系统。
|
▲5.14 配备160焦距镜及调节工具 (具有大倍数调节功能)。
|
5.15 最大功耗 4 KW。
|
5.16 B轴最高转速 180°/s。
|
▲5.17 3/5轴编程软件。
|
5.18 具有蚀刻软件功能。
|
5.19 具有纹路软件功能。
|
▲5.20 具有机床控制软件功能。
|
5.21 具有机床软件功能。
|
5.22 具有图像处理软件功能。
|
5.23 具有贴图软件功能。
|
▲5.24 配有三维灰度图转换及映射软件,实现曲面表面三维形状的灰度图转换。
|
▲5.25 配有智能分块软件,具有灰度图智能识别功能,实现激光加工按照灰阶来设置加工区域,减少轴运动次数。
|
▲5.26 机床具备自动化接口,详细如下:
硬件:具有并开放Internet网络功能,提供通讯说明书;开放DNC传输;配置机器人通讯线缆,安全信号线缆等;机床开有自动门(通常在机床侧面开口);机床工作台预留6-8bar气路孔,气管2根,以便于工作台夹具的安装。
软件:机床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以接受一台电脑控制数台机床);机床的操作软件版本需满足运行自动化的要求。
|
6
| 三坐标测量机
| 6.1 要求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测量机的工件平台开敞性要好,操作者在平台左右两边都可方便地实现对工件底面的测量。X向导轨和平台采用整体结构的将优先考虑。Z轴采用可调气动平衡,运动平稳;并可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制动,保证安全。
|
▲6.2 测量机的光栅分辩率应小于0.1mm,三轴均采用镀金光栅。(提供产品技术规格彩页等佐证材料)
|
6.3 标配机器与工件具有线性温度补偿技术。
|
6.4 机床控制柜和测量软件包应使用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对于简易的单计算机系统将不作考虑。
|
6.5 控制系统和软件包系统应具有灵活的多测头扩展性,即不需附加额外的硬件、软件即可使用。
|
6.6 测量方式:CNC方式
|
6.7 主要结构形式:桥式结构。
|
6.8 各轴均为气浮导轨,Y轴采用整体燕尾型导轨优先考虑。
|
6.9 花岗岩工作台最大承载:≥300 Kg
|
▲6.10有效行程:
测量范围:X轴≥600mm
Y轴≥800 mm
Z轴≥600 mm
|
▲6.11 空间示值误差:E≤(2.6+3.3L/1000)μm
|
6.12 空间探测误差:R≤2.8μm
|
▲6.13测量最大矢量速度 ≥500mm/s
测量最大矢量加速度 ≥1700m/s/s
|
6.14 测量软件包应是国际行业中的主流软件,在互联网上有开放的全球用户论坛网站。(提供网页等证明)
|
6.15 测量软件包应具有中文和英文版本。除了操作界面以外,零件程序和输出报告也须中文化,并可实现语言自动转换。具有中文的联机帮助、使用手册和培训教材。
|
6.16 测量软件包应具有图形环境,即所有测量和计算元素均可以图形方式显示和交互操作。
|
6.17 测量软件包的基本功能应包括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所有形位公差的测量,并具有测量时特征自动识别功能。
|
6.18 测量软件包应具有CAD数模读入和交互编程功能,具有脱机测量模拟和干涉检查能力。
|
6.19 在CAD数模输入方面,除具备基本的IGES、STP格式外, 还应支持CATIA、PROE、UG等常用CAD数模的读入功能。
|
6.20在基于CAD的曲面测量过程中,软件应能根据测量点自动计算理论点和误差。
|
6.21 除具备基本的坐标系建立功能外,测量软件包还应具有迭代法和最佳匹配等方法,用于自由曲面类零件的坐标找正。
|
6.22 测量软件包应具有逆向工程能力, 包括对测量点进行样条曲线拟合、样条曲面拟合,并以IGES格式输出。
|
6.23 测量软件包支持触发测头对未知曲面的截面线自动扫描、边界线的自动扫描。
|
6.24 测测量软件包应具有相应PTB算法认证。
|
6.25 测头: 接触式测头(或优于该型号测头),可以拓展影像测头等功能。
|
▲6.26 全自动旋转测座,角度范围A角0°~90°,B角0°~±180°,旋转步距度数≤5°。
|
6.27 标准球1套;测尖及附件,不少于20件。
|
▲6.28 配备30个端口功能,以及三坐标测量机的脱机测量软件。
|
▲6.29 提供三坐标测量机与MES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接口。
|
6.30 配备三坐标测量管理系统,并具有以下功能:
|
▲6.30.1测量设备状态监控(设备状态端口3个,设备状态监控模块1套):实时查看测量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工作状态等,包括机器状态、测量合格图、最近测量报告、通知栏区。
|
6.30.2测量程序网络化管理(程序管理模块1套):可网络实现程序新建、编辑、程序关联、程序推送,旧版本程序自动被停用,启用新程序。
|
6.30.3测量人员管理(质量核心基础平台模块1套):通过实时的设备状态跟踪和记录,查询人员稼动率,可以规范检测人员的工作,保证检测任务的顺利执行,通过对人员工时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有效地提高测量人员的整体绩效,包括管理员、高级用户、标准用户、操作者。可实现用户在检测管理中对系统管理员、检测管理人员、测量操作人员等不同职位角色的管理要求。
|
6.30.4测量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1套):可实现测量设备的系统添加,实现设备状态的监控,可以对设备的稼动率分析、校验保养周期设置,预警提醒等功能配置,包括新建机器、编辑机器、机器与程序关联。
|
6.30.5报告管理(检测报告、机器稼动率分析报告、检测员效率分析报告)(报告管理和操作工质量信息管理授权接口各3个):可实现系统报告邮件推送触发设置,并支持在测量完毕、数据库数据进入、日程推送三种方式报告推送触发设置。用户可以规定仅在存在数据超差或异常时进行报告推送,可定义零件超差具体条件,选择多种报告类型进行推送。
|
▲6.30.6质量数据管理及分析:
(1)统计分析(质量趋势分析模块1套):系统通过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完成数据采集与上传,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多维度的SPC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一系列图形、文本形式的报表,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掌握产品质量情况;
(2)客户订制化报表(质量报告模板设计模块1套):提供自定义报表接口功能,可实现测量数据自动输出至客户自定义报表功能;根据客户给定Excel报表,自动生成测量报告功能。
|
▲6.30.7测量执行客户端(测量执行终端和RFID 接口各3个):自动化测量设备客户端,可支持本地测量程序、服务器程序自动下载多种程序执行方式;客户端报告管理,可支持测量端PDF报告显示,及质量控制报告模块各种报告模板显示,且支持多种文本格式(Excel、PDF、XPS);支持RFID、条形码读取接口,实现一键式程序快速测量
|
▲6.30.8数据库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 2014 (64-bit)
|
注意:1.备注栏注明“拒绝进口”的产品不接受投标人选用进口产品参与投标;注明“接受进口”的产品允许投标人选用进口产品参与投标,但不排斥国内产品(能否去掉)。“▲”代表核心技术参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