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春季蔬菜生产管理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春季蔬菜生产管理的通知
?
各镇(区)农服中心:
我县春季多阴雨天气,气温乍暖还寒回升起伏大,蔬菜即将进入生长盛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及未来几天冷空气临宝的气候变化,蔬菜生产要切实抓好安全与防疫,及时防范倒春寒、连阴天、大风等灾害天气,既要加强在田蔬菜管理,又要重点做好瓜果类等蔬菜育苗定植工作,争取全年蔬菜产销双丰收。
一、加强设施蔬菜管理,提高生物产能。钢架大棚蔬菜是我县春季蔬菜主要组成部分,应强化管理,提高在棚蔬菜生产能力。一要增加有效光照积温,最大限度的保证棚内蔬菜的光照需求量,要选用透光率高、流滴性好、耐候性强的EVA膜、PO膜等多功能复合棚膜,增强透光性,增加蔬菜受光强度;二要提高覆盖物实用功效,早春棚内不透明覆盖物(草苫或保温被)要“迟揭早盖”,尽量多保存热量,应对夜间的热量散失;三要增加施有机肥,有条件地在田间增施腐熟生物有机肥,不但起到地下根系间升温保温作用,而且还能缓释供肥,延长蔬菜有效生产期。
二、育壮苗适定植,夯实全年丰产基础。春夏蔬菜产出是全年收入的主要部分,要重视春季蔬菜育苗定植工作。要种足面积,设施园艺生产主体应合理安排茬口布局,秋冬闲田不留空茬,选择适宜良种,挖掘间套复种空间,争取春夏最大可能产出;要应用高效实用技术培育壮苗,提倡晒种催芽播种,应用电热线加温基质穴盘育苗,掌握基质适宜湿度,预防僵苗烂种,创造苗床适宜温湿环境,提高出苗率成苗率;要适苗定植,“小苗”抢栽也要掌握一个“度”,苗体过小,生产不易操作,苗龄过长,大田钝苗期相对较长导致僵苗,瓜类苗掌握在5-6片真叶、茄果类8-10片真叶、豆类4-5片真叶定植最宜。要低温炼苗,定植前7-10天左右,应加强苗床通风降温,控制浇水追肥,逐步撤除覆盖物进行低温炼苗,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抓住移栽合适时机,春季气温升降频繁,应抓住冷尾暖头移栽,促苗活棵,保温促长自身根系,增强抗逆力。具体生产上要抓住晴天定植前15-20天扣上棚膜、铺好地膜,提高地温,可能情况下,覆盖地膜前浇水增加土壤湿度(持水不超过50%为宜),提高土壤热容量,稳定苗体小气候温度环境,利于早发快发。
三、预防极端气候灾害,减灾控损。要预防极端低温,多年生产实践表明,2、3月份我县遭遇零下7-8℃低温也不鲜见,要未雨绸缪,床苗及大田定植苗都要做好保温防冻预防措施,不可侥幸!要防风灾,3-4月也是我县多风季节,常现6-7级阵风,也有8-10级强风,尤其清明前后10-15天频刮,更有甚者遭受短暂龙卷风袭击。要整修棚式设施,“四季棚”已经过一年以上生产多处于疲劳状态,要对“棚体”全面体检,补修加固棚体骨架,新建棚也要回头看,紧膜线,换断管,补破损,增强抗风刮能力,减灾控损。
四、早防稳治,绿色高效防控病虫。棚式设施因特殊构造加之外界气温升降不稳带来棚内温度忽高忽低,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易诱发多种病害,连阴高湿易诱发苗床立枯病、猝倒病,低温高湿易诱发疫病,高温高湿易诱发炭疽病、霜霉病等,物理预防措施就是调节温度及控制湿度,掌握棚膜开闭时间及程度,化学预防措施也要科学操作,从苗床开始至大田期,每隔10-15天交替喷施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春季也是蚜虫、小青虫多发频发季节,蚜虫还能传播病毒,杀虫不及时后患无穷,也要立足于早防稳治。要杜绝使用禁用农药,应用生物农药,推行绿色高效防控病虫。
五、主动防“疫”,确保安全生产。规模设施蔬菜生产用工多且频繁,当前“疫情”还未解除,要强化用工管理,拒绝外地生产主体及工人进入本地田间地头操作,工人田间操作戴口罩,员工之间居田隔离,非必要少接触,少交流,不聚餐,不聚会,全方位强化防疫措施落实,确保无误安全生产。
?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0年2月13日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