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州市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公告

关于达州市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公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推进常态化“经济体检”,共审计和调查单位214个,查出问题金额15.27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3.76亿元,推动建章立制76项,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18次。

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各部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各项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建设迈开坚实步伐。

——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面对疫情防控和外部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严格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5亿元。管好用好新增财政直达资金,全力以赴向上争取,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56亿元,新增债券资金33亿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04亿元,对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6.2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万余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全部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中省环保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面源污染受到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隐性债务增长得到有效遏制。

——民生福祉保障水平持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资金有效使用,主城区新增公办幼儿园41所。积极推进窗口单位“综合柜员制”,加快构建优质快捷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较2019年底大幅增加。

——审计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审计执行检查和督查“双轨并行”机制,初步形成“审计—整改—检查—考核”闭环管理体系,去年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整改金额13.41亿元,促进完善制度76项,追责问责72人;今年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按照边审边改的原则,大部分已整改到位,对暂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市审计局将持续跟进、督促加快整改。

一、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市财政局组织的市级预算执行、编制的市级决算草案,以及市发改委等4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2020年,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5亿元、支出73.34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0.68亿元、支出67.94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8亿元、支出0.12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0.7亿元、支出56.1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推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严格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预算资金管理不够精细。一是未及时分解下达上级专项资金20272万元,其中市本级14360万元、3个县5912万元。二是未充分考虑项目规模、投资额等因素,向7个县(市、区)平均分配中央财政应急物资体系建设资金,涉及金额1940万元。三是4个县(市、区)向5个不符合条件项目预算抗疫特别国债,涉及金额1902.56万元。

(二)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5项专项转移支付未同步下达全省绩效目标,3项下达绩效目标时未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检查开展绩效监控的项目发现,2个单位2个项目未评估绩效目标能否完成,2个单位4个项目未预计全年执行数。5个县粮油储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21个项目未达绩效目标要求,涉及金额5600.12万元,其中2个项目未实施、涉及金额255万元,19个项目未达进度要求、仅完成计划投资额的54.88%。

(三)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缓慢。一是2019年5月,通川区殡仪馆迁建项目收到债券资金15000万元,截至2020年底,仅使用6213万元,超过1年未使用8787万元。二是2019年6月,高新区石沟棚改项目收到债券资金7700万元,截至2020年底,仅使用2800万元,超过1年未使用4900万元。三是由于项目进度滞后等原因,部分粮油、农业等专项资金闲置一年以上,涉及金额4279.25万元。

(四)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一是截至2020年底,暂付款清理消化未达到财政存量暂付款的60%,未完成目标进度要求。二是库款保障水平较低,2020年,部分县(市、区)部分月末库款保障水平低于0.3,库款缺口较大。

二、市级部门预算和决算审计情况

综合运用信息化审计手段,对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4 4 N”的方式,对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4个单位实施重点审计,对教育、自规、环保、住建4个系统开展疑点核查,组织内审机构对197个单位疑点数据自查自纠。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预决算编报不够准确。4个单位2020年决算报表数据与单位财务账不一致,差异额达1103.72万元。1个单位在编制2020年预算时,未将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等收入编入预算,年初预算数为0,实际全年收入8619万元,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较大;1个单位在2个项目上年结转50万元的情况下,2020年继续编制预算资金40万元,至2020年底又结转54万元,形成部分资金滚动闲置。

(二)预算绩效管理薄弱。因绩效管理缺乏刚性约束和部门财务人员能力不足,8个单位、13个项目未编制“效益指标”,12个单位、26个项目未编制“满意度指标”,6个单位、6个项目“成本指标”“时效指标”“数量指标”未细化量化。

(三)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因项目实施进度慢、主动作为意识不强、专项预算定期评估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预算执行进度慢的问题长期存在。15个单位30个项目未执行,涉及金额11374.66万元;5个单位5个项目执行率在20%以下,涉及金额1526.57万元;9个单位14个项目执行率在20%至50%之间,涉及金额1397.5万元。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2020年7月以来,每季度选择若干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经济政策措施,集中开展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落实审计。重点关注了政策措施协同落实、重大项目联动实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内容。结果表明,各地各单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4个县区未按市创建领导小组要求,及时建立工作推动机制;部分专项工作组成立后,未制定本领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或召开推进会议;12份协议签订后未见实质性推进。2020年川渝合作共建重点项目的部分子项目推进缓慢。由于部分业务系统未接入省一体化平台、川渝两地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未完全对接等原因,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中,我市仍有20余项未实现“全程网办”,只能通过线下办理。

(二)新增财政直达资金跟踪审计。按照“以市带县”“上下联动”的思路,采取“每月一抽查,半年一轮审”的方式,对新增财政资金实行县级审计全覆盖。发现以下问题:23个项目推进缓慢,部分直达资金未达预期目标,涉及金额28027万元;1个县超建设进度或合同约定拨付资金1439.14万元、违规将抗疫特别国债拨付至预算单位5674.56万元;1个县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虚报新冠疫情期间采购物资,导致多获得财政补助指标234.34万元;部分县储备方案不具体,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不明晰,储备物资权属不清,部分物资储备超过需求;部分县政府财政信息管理系统未及时打上直达资金标识,系统数据与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指标数据不一致,实际支出额与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支付数不一致。

(三)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审计。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涉企保证金清理清退等进行了审计。发现以下问题:1个服务中心和1个县行政审批局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的自助终端区,因规划设计及场地限制等原因,仅在工作日工作时段开放自助终端,未实现7 c 24小时便民服务;2个县(区)收取的煤矿安全风险金、民办学校保证金,未在规定时间及时清退,涉及金额410.43万元;1个县3个单位(公司)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涉及金额2400.39万元。

四、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审计情况

(一)稳定粮食生产和乡村治理审计。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从不同侧面对稳定粮食生产、乡村治理、“一卡通”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审计。稳定粮食生产方面,1个县农业产业项目2个未实施、2个实施进度缓慢、9个已完工未及时验收、3个已完工未达预期效益。乡村治理方面,发现1个县未健全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未有效保障“四职”干部外的村务管理人员基本报酬,未建立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正常增长机制,部分村未按要求开设账户,账务处理不规范、违规列支等现象较多。“一卡通”方面,发现1个县未建立群众自助查询和监督平台,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度不高,群众对享受的补贴项目、标准等信息了解不全。

(二)水土保持政策落实及资金审计。对2个县(区)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两地水土流失面积有效减少。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土保持工作议事机构作用发挥不够,未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二是督促检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91个项目未取得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即开工建设,94个项目未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三是应征未征水土保持补偿费709.97万元。四是不同程度存在实施方案审批不严格、未按设计方案施工建设、竣工验收不严或滞后、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等问题。

(三)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项目及后续扶持审计。采取“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市、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项目及后续扶持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就业扶持工作不够精准。1306户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未实现至少1人就业,部分县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培训内容单一、培训后仍未实现就业,部分县将不符合条件对象纳入技能培训,未及时发现和纠正培训机构超业务范围承揽培训业务,个别脱贫群众被聘用到公益性岗位后由亲属或家人顶岗。二是后续产业扶持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集中搬迁群众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性收入,7221户、12509人政府转移性收入超家庭收入的50%;5892名集中搬迁群众产业扶持收入仅为短期的固定分红,持续性不足;83个产业项目闲置或效益不佳。三是配套设施建设还需完善。配套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其中,7个项目未开工、97个项目已开工但未达进度要求、22个项目已完工但未验收;部分集中安置点15处配套设施闲置;个别安置点地质灾害隐患未消除、部分排污管和路灯无法正常使用。四是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不规范。1个区挪用国开行长期低息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449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43万元。

五、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1.9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524.90万人,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1269.56万元,个别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虚开诊疗项目、串换收费标准、虚计医疗项目等方式套取医保基金24万元。二是违规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不合规费用361.71万元。三是7家医院少缴基本医疗保险费2262.6万元;未及时向商业保险公司清收大病保险费结余,导致基金利息损失145.56万元。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养老保险政策,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94.56万人。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金使用不够规范。向40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支付养老保险待遇442.41万元,2852人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728.34万元。个别劳务派遣公司违规截留275名职工养老保险费54.47万元。二是政策执行不够到位。8家企业未获或少获社会保险费减免10.05万元,7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当减免社会保险费28.41万元,362名被征地农民等重点人群未参保。三是基金运行管理存在漏洞。个别县将代缴的被征地农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滞留在过渡户未作收入,涉及780人、566.62万元;个别县执行企业职工退休政策不到位;个别县应退未退原机关职工养老保险金7263.84万元。

(三)政府投资安置房审计。为摸清中心城区安置房底数,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对2002年以来市级政府投资安置房安置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闲置。涉及面积77874.63㎡,其中:两年以下36133.44㎡、两年至五年36411.49㎡、五年以上5329.7㎡。二是无偿占用。涉及面积21395.32㎡,其中社区用作办公活动场地3654.03㎡、社区与民营培训机构联合办学2083.07㎡,小区用于物业管理1370.44㎡,自然人占用6416.91㎡,未结清尾款被承建商占用4881.59㎡,其他2989.28㎡。三是擅自对外出租。涉及面积6301.80㎡,租金收入531.28万元未上缴财政。其中:1家公司对外出租1169.12㎡,租金收入107万元;社区对外出租5132.68㎡,租金收入424.28万元。四是自行经营。车库被社区或物业用于收费停车,涉及面积18863.34㎡,收取的费用被物管公司或社区占用。

(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投资审计“三个转变”,加快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发展。发现以下问题:由于业主单位责任意识不强、审核把关流于形式等,导致工程价款不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涉及25个项目1.43亿元。1个工程项目可研、环评购买服务未公开招投标,涉及金额140万元;未及时申报692亩临时用地手续。2个项目重复获得征拆资金678.18万元,1个项目挪用征拆资金362.51万元,1个项目应发放未发放补偿资金42.61万元,部分项目未按规定编制征拆安置补偿方案,导致重复拨付征地补偿资金和多拨付拆迁款。

(五)国有企业审计。对市国资经营公司大额资金拆借、市交投集团和市担保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以下主要问题:1家公司对外出借资金10年以上未收回,涉及6笔730万元,存在资金损失风险。1家公司将所有管理费用支出计入建设项目成本,涉及金额890.57万元,同时还存在少计收入、收益242.7万元,未及时清收承包费等收入166.63万元等问题。1家公司违规开展民间融资担保业务,形成代偿资金3965.11万元;超限额为被担保人提供担保,形成代偿资金并被核销代偿损失2356万元;未按合同约定如期代偿本金,额外代偿担保期外利息470.38万元;代偿业务通过职工个人账户结算990万元;违规发放企业负责人统筹外福利性待遇61.99万元,超标准发放企业职工未休年休假补助10.77万元。

六、健全制度机制推动问题整改情况

(一)积极构建立体监督格局。牢固树立大监督理念,完善审计与纪检监察“三协”机制,建立巡审、警审协作机制,努力发挥监督乘数效应。一年来,向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5件,向巡察机构提供审计资料65份,移送后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31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0人,私营业主被立案调查4人,收缴违纪金额1800余万元。

(二)牢固树立治病防病意识。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深度分析问题的产生根源,精准提出审计建议,着力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一年来,共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78份,发送审计整改函40份,提出整改建议530余条;向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报送《审计内参》《审计专报》21期,受到市领导批示26次,市领导专题研究审计整改6次。

(三)着力筑牢制度防护网络。通过审计,促进各单位健全内控体系,规范财务管理,从制度上防范违纪违规问题产生。审计市担保公司后,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金融创新、市财政局建立不良债权清收消化、市担保公司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机制53项。审计市科技局后,市政府修改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市科技局修改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科技项目专项整治。

七、审计建议

(一)深化预算改革,着力提高资金绩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积极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进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细化量化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提升预算支出管理水平。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科学设置绩效指标,强化绩效管理检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益。

(二)抓好政策统筹,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积极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加大与万州、开州在政策措施、重大项目、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协同力度,促进三地融合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措施,促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三)树牢底线思维,着力防范重大风险。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监测,严格执行财经法纪,积极防范各类问题产生。抓好国有资本管理,支持政策性担保公司发展,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落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大专项资金申报、违规工程变更、财务信息不实等财务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整治。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审计 执行 预算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