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州市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整改结果公告

关于达州市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整改结果公告

一、整改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形成审计整改新常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常委会、市委审计委员会专题研究审计整改工作。市人大“穿透式”开展预算审查和审计整改监督,对部分单位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市政府认真落实市委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意见,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务副市长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部署,相关副市长多次研究审计发现问题整改。

(二)坚持协同联动,构筑审计整改新格局。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审计机关督促检查责任。审计发现问题一律由主管部门牵头整改,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认真纠正具体问题,又站在治理的角度,将审计结果与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制度完善相结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巡察、组织、绩效等部门职能,将审计整改列入常规巡察、日常监督、年度督查内容。审计机关建立台账管理、动态分析、督促约谈等制度,采取“发点球”和“销号制”方式,开展3轮89次督导,开展警示教育或审计约谈11次,促进整改问题金额10.88亿元。

(三)坚持整体带动,实现审计整改新提升。牢固树立“治已病、防未病”理念,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办法等制度。推行审计整改“双清单”制度,通过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双推双促”,促进问题应改尽改。11个市级部门和7个县人民政府,将审计整改纳入议事决策范围,分别召开党委(党组)会议或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二、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对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截至11月底大部分已整改。整改问题金额10.88亿元,促进项目加快实施235个,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14项。

(一)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预算资金管理不够精细的问题。市财政局和3个县已全部分解下达上级专项资金,市财政局已完善应急物资体系建设资金分配办法,4个县已全额收回不符合条件项目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并按规定重新调整安排。

二是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的问题。市财政局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相关绩效目标细化至各县,并研究制定市本级事中绩效监控管理办法,将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于调整预算安排、增减预算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和调整完善政策措施等。

三是关于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缓慢的问题。通川区殡仪馆迁建项目剩余资金将按进度及时拨付;高新区石沟棚改项目债券资金已全部使用;3个县已全额拨付闲置专项资金;1个县已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闲置资金。

四是关于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问题。市、县已采取措施清理暂付款,通过加大库款监测力度,完善库款调度机制等措施,已将库款保障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市级部门预算和决算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预决算编报不够准确的问题。4个单位已健全财务决算制度,根据会计账簿真实、准确、完整编制决算报表。所涉单位已结合历年实际收入情况和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预测编制2022年度预算收入。所涉单位对结转结余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当年预算当年使用。

二是关于预算绩效管理薄弱的问题。市财政局对市级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预算下达的重要依据,并开展了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专题培训。市审计局对住建、国资等系统财务人员进行了专题辅导。8个单位细化量化各项绩效目标指标。12个单位严格按规定编制绩效指标,科学合理监测预算资金使用情况。6个单位规范执行编制要求,持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是关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问题。15个单位对无法实施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5个单位采取领导挂包的方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9个单位细化推进措施,加快资金使用,及时发挥资金效益。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落实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双城圈项目推进情况,4个县已完善推动机制,市交通运输局建立了交通互联专项工作组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双城办对协议实行分类管理并加强督促。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已设置“川渝通办”窗口,已办理通办事项2万余件。

二是新增财政直达资金方面。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加强直达资金使用情况监控,各业主单位加快项目进度,推进缓慢项目已达目标进度要求。超约定拨付资金的项目已达拨付条件,违规拨付的抗疫特别国债已按要求使用。已及时扣减多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预算指标。已制定完善储备物资管理办法,明确应急储备药品属于国有资产,建立了调用制度。已按要求加强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规范直达资金标识。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方面。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已实现7x24小时便民服务。所涉县已及时清退民办学校保证金。

(四)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和乡村治理的问题。进度缓慢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已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探索成立乡镇片区审计站,整合力量加强村级财务监督指导。召开“一卡通”整改落实协调会议,落实“一卡通”资金短信明细标注。

二是关于水土保持政策落实及资金的问题。2个县已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已完成22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36个项目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已调整实施。已按规定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已完成水土保持项目自查验收。

三是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资金项目及后续扶持的问题。市政府专题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点对点印发督办通知,针对性提出整改要求。各地已开展培训意愿摸底,针对性制定培训方案,严格培训对象识别,及时规范培训机构资质,加强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管理考核。通过产业就业多方面增加搬迁群众就业,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同步加快完善配套设施,4个县已加快项目建设,3个县配套设施已盘活,通川区已签订路灯管护协议书。

(五)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问题。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医保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将审计发现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内容。基金管理方面,涉及应清退的违规收费已全额清退到位,涉及应规范的收费已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基础数据,涉及应追缴的违规资金已全额追回。定点医疗机构方面,已全部追回违规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的不合规资金,已清算超总控向定点医疗机构的拨款。基金收支方面,市医疗保障局已制定大病保险清算方案,规范清算工作。

二是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全面安排部署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工作。已对不符合条件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采取停止发放待遇措施。已按规定减免8家企业社会保险费,清理追回违规减免社会保险费,被征地农民等重点人群已参保。在基金运行管理上,已将代缴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从过渡账户划转至基金收入户,已撤销提前退休审批,已将参保职工个人缴费退回至单位。

三是关于政府投资安置房的问题。市委审计委员会对中心城区安置房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进行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专项督导;市政府2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清理盘活工作。

四是关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问题。市纪委监委正在牵头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市审计局牵头起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通知,细化明晰业主单位和主管部门竣工结算主体责任,各被审计单位已按审计结果调减多计工程价款。

五是关于国有企业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已在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三级架构”改革,着力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担保公司做优做强领导小组、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债权清收领导小组,纪检监察、财政、司法、审计等协同推进市担保公司整改工作,收回代偿资金;已停止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通过司法诉讼等方式清收资金;涉嫌违纪违法的4名高管被移送司法机关,所涉企业主清退违纪款;公司成功更名为四川川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全面拓展。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整改 审计 预算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