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绍兴市教育均衡化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整改结果的公告

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绍兴市教育均衡化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整改结果的公告

2022年,绍兴市审计局依照相关规定对我市进行了教育均衡化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并出具了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绍市审调报〔2022〕4号)。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化建设,紧紧围绕“优质均衡、普及普惠”两大主题,以“促进共同成长、赋能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升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教育均衡稳步提升,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双减措施不断夯实。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市已根据审计调查意见和建议,采取了整改措施。现将整改结果公告如下:

一、关于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促进均衡相关政策建设及执行”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1.分配生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是正在开展调研,结合绍兴市教育局计划修订的名额分配生方案,进行名额分配生政策修订。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从2022年秋季起,根据《关于优质重点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诸教[2011]70号)精神,严格控制资格问题,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

一是约谈诸暨市征豪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注销机构,目前机构已于5月16日注销;二是对征豪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实施“第一种形态”予以诫勉谈话、通报,并取消其2022年人员专项补助经费、继续教育补助经费、学历提升奖补经费;三是我市已全面清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3.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执行不到位。

一是已下发《关于做好诸暨市骨干教师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诸暨市骨干教师认定对象、条件和程序,现已完成诸暨市骨干教师统一认定工作;二是规范银龄讲学计划,目前已有2名退休教师按银龄计划要求补充到安华镇中心学校;三是完善共建型教共体教师流动机制,在2021年荷花小学派出2名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基础上,2022年共派出32名教师到教共体相关学校支教。

4.现有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工作进度缓慢。

已完成第一阶段整改,18家民办幼儿园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下一步将分阶段完成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办理手续。

5.民办幼儿园未按规定计提风险基金。

针对我市民办幼儿园现状,目前已在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调研。

6.民办学校未按规定提取奖助学金。

针对我市民办学校现状,目前已在进行前期调研了解。

(二)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7.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开展各级各类公办幼儿园办园成本、成本分担项目结构的调查研究,从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定位出发,加快制订符合我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二是出台《诸暨市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2年7月印发到校并实施。

8.生均公用经费管理使用不规范。

自2021年起,诸暨市教体局已将教职工疗休养等福利经费通过财政专项预算予以保障,生均公用经费按规定定额标准足额编入学校预算,不再切块统筹。今后,市教体局、财政局将继续严格落实《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按规定标准足额拨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严格使用管理。

(三)校区建设布局与资源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9.省等级幼儿园占比和在园儿童覆盖面指标未达市、县要求。

2022年已新增4所幼儿园通过浙江省二级幼儿园认定,2023年计划再创建8所浙江省二级幼儿园。

10.部分学校指标未满足要求。

针对生均用地面积未达标问题,我市正在积极实施新扩建学校工程:暨北小学新建项目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东望小学新建项目处于规划选址等前期筹备阶段;苎萝小学新建和庆同小学扩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针对部分学校职称、学历比例未达标问题,积极筹备2022年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提高评审通过率;审计指出的5所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目前均已达标。

11.教师资源配置和保障不完善。

经2022年暑期人事调整和编外用工控制数向未配齐配足幼儿园倾斜,21所幼儿园中已有6所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和保育员。

经过2021年职称评审和暑假教师调整,目前已经有18所学校达标。

12.教职工准入机制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

2022年8月,诸暨市教体局联合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在未成年人教育行业建立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

13.新建专用教室设计不符合要求。

店口镇第二中心小学于2022年3月对面积不达标的音美教室进行了调整,并在科技楼新装修改造了音美教室,现音乐和美术教室使用面积均达到96平方米以上。

二、关于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

(一)“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

健全教育、监督、考核、激励相结合的师德建设机制,开展“师说新语”师德大讨论、“三守三有”师德自查和师德一句话亮诺等活动,大力选树身边先进典型,保持有偿家教、酒醉驾、赌博等问题专项整治的高压态势。构建“管育爱”师资队伍全链条整体提升机制,实施“十百千”教师精准化培养计划,在沪杭名校(高校)设立教育人才孵化基地,积极向上推荐、申报、争取各类评选、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拔尖(领军)人才。组建第二届“三名工作室”124个,持续开展教师专业素养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大力推动新时代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二)“细化落实优质均衡指标,重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

1.落实“县管教育”主体责任,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消除大校额等不均衡情况。

一是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意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诸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列入重大事项,纳入市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有教育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保障,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教育经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倾斜力度持续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设施设备实行统配统管。

三是抓好大校额等不均衡情况。①扩大学位供给,全面实施《诸暨市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新建崇真初中和暨南初中,新增初中学位3840个,新建暨北小学和东望小学,新增学位3360个。②实施招生分流,加强校额管控,通过动态调整城区招生区域,严格招生入学条件等举措,重点做好1900人以上学校的办学规模控制。③开展规模压减,围绕“严格控制增量、合理优化存量、有效提升质量”的目标,制订出台《诸暨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控制民办学校办学规模。④进一步优化校点布局。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年秋季有序撤并7所办学规模小、资源未能最优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2.完善校长教师流动机制,优化师资均衡配置方面。制订实施《关于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有序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实现农村学校全覆盖。加快组建名校集团化办学、名校领办新校、城乡结对协作等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教育共同体,完善捆绑考评机制,深化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科学核定城乡统一、校际协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设立小规模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每年新分配教师优先保证农村学校需求。建立健全倾斜农村的教师待遇保障和管理机制,实施农村教师五项特殊津贴,切实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

(三)“加强民办学校监督管理,规范培训机构健康发展”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

1.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督查力度,进一步推动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调研,制订、实施了《诸暨市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办法》,会同市发改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拟订《诸暨市义务教育民办事业单位学校事业风险基金管理规定》和《诸暨市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校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两个政策文件,目前进入行文程序;同时,在公办高中段学校普遍设立奖助学金制度基础上,结合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加快制订民办学校校内奖助学金管理制度。

2.以本次审计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提质扩面规范培训机构发展。诸暨市教体局对“绍信培”上的109家机构进行全面检查,23个镇街中心学校对辖区内的培训机构进行地毯式检查,出动检查人员327人次,整改机构26家。目前诸暨市内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成果运用,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活动,真正让整改成为推动工作发展、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9月22日在全国“双减”工作调度会上代表浙江省作典型经验交流,《诸暨市打造“枫桥式”校外培训治理模式多措并举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专报信息获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


诸暨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7日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专项审计 审计 调查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