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的通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的通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冀教督委〔2018〕2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按照《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分年度规划(2022—2025)》(冀政教督办〔2022〕2号),2022年我们组织20个评价组对石家庄市平山县等43个县(市、区)2018—2021年度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和综合评价。报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价结果
(一)认定石家庄市平山县等43个县级政府2018—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合格。2018—2021年,石家庄市平山县、正定县、赵县、晋州市、高新区,承德市兴隆县、鹰手营子矿区,张家口市张北县、蔚县、桥东区、崇礼区、下花园区、察北管理区,秦皇岛市昌黎县、海港区,唐山市丰南区、路南区、开平区、曹妃甸区,廊坊市固安县、文安县、霸州市,保定市高阳县、蠡县、满城区、徐水区,沧州市南皮县、东光县、吴桥县、青县、黄骅市、任丘市,衡水市武邑县、故城县、景县、深州市,邢台市柏乡县、宁晋县、广宗县、威县,邯郸市大名县、永年区、峰峰矿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县域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综合评议,上述43个县(市、区)2018—2021年度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达到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合格等级标准,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石家庄市平山县等43个县(市、区)2018—2021年度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合格。
(二)对石家庄市赵县等18个县级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石家庄市赵县、晋州市,承德市兴隆县,张家口市张北县、蔚县,秦皇岛市昌黎县,唐山市丰南区、开平区,廊坊市固安县,保定市高阳县、蠡县,沧州市东光县、青县,衡水市故城县、深州市,邢台市广宗县、威县,邯郸市峰峰矿区18个县级政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县域内教育事业发展成绩突出。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意见》(冀政〔2013〕50号)中关于“省政府对成绩突出的县级政府予以通报奖励”的规定,经省政府批准,对上述18个县级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60万元。
二、受检县履行教育职责的成绩和特点
四年来,各受检县(以下简称各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坚持科学育人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县域教育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各县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落实的职责,毫不动摇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一是定期研究教育。各县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落实深入教育一线调研、联系学校和讲思政课制度,主动熟悉教育、关心教育和研究教育。石家庄市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工作列入党工委、管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将原来由社发局承担教育工作的体制进行了改革,独立设置了文教局。蠡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打好教育翻身仗,重塑蠡县教育品牌、加快推进教育复兴”三步走战略方针,制定出台了《关于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尊师重教若干措施》等文件,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依据。二是优先保障教育。43个县中,绝大多数的县都能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在发展规划、财政投入、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深州市政府四年来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坚持对教育的持续且稳定的财政投入,四年来共新建、改扩建学校36所,新增学位9430个,各级各类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纳米黑板全覆盖,教育健康协调、持续稳定发展。保定市徐水区2018年以来投入近15.2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育用地260亩,全区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扩充和优化。三是合力发展教育。各县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教育职责,主动担当作为,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邯郸市永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主动履职,在城区学校选址、土地划拨、土地确权等方面急事快办、特事特办,共完成282所学校(幼儿园)的土地确权工作。
(二)加大教育投入,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短板逐步补齐。四年来,各县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和财政资金困难,积极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努力实现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不断补齐教育资源短板。一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各县立足县域教育发展,不断加强规划统筹和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四年来,43个县累计投资206.2亿元,共新建学校200所、改扩建学校2117所,新增学位约44.4万个;累计投入59.3亿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图书等教学资源,县域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金在5亿元以上的县有石家庄市正定县、赵县、晋州市、高新区,承德市兴隆县,秦皇岛市昌黎县,廊坊市固安县、文安县、霸州市,保定市满城区、徐水区,沧州市东光县、青县、黄骅市、任丘市,衡水市景县、深州市,邢台市宁晋县、广宗县、威县,邯郸市永年区、峰峰矿区。二是逐步配强师资力量。各县坚持将教师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加大教师培训交流力度,努力保障教师待遇和地位,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教师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四年来,43个县共招聘教职工*****名,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约3.3万人次,培训教师超111万人次。其中,固安县教师总量逐年增加,四年来累计补充教师2685名。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采用超前思维,建立了“预备期队伍”制度,提前招聘初、高中教师并开展培养,保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晋州市设立了市长奖励基金,每年安排250万元用于奖励教师,并设立公费师范生专项培养经费吸引优秀青年到基层从教。昌黎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将班主任津贴提高到小学最多1000元/月,初中最多1100元/月;高于绩效工资指导线标准核定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和高中奖励性绩效,使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吸引力显著提升。
(三)坚持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有效开展。各县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方面,正定县利用特有的红色资源,建立县域德育共同体,上好多元思政课,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体系。体育方面,南皮县成立了“南皮县青少年艺体教育联合指导中心”,开展了南皮落子进校园、武术进校园等活动,有多所学校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蔚县坚持体教融合,蔚县一中等9所学校成为国家、省市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美育方面,故城县以“小画笔,大梦想”绘画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以美沁心、以美育人”的学校内涵发展体系。大名县以“学校实施两个特色项目,学生掌握两项艺术特长”为目标,以乡镇为单位打造了一大批特色学校。劳动教育方面,唐山市路南区坚持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设计推进,各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劳动基地,积极探索打造“稻地劳动教育之镇”等。
(四)强化统筹推进,县域各级各类教育协调规范发展。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各县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积极实施公办园扩容工程,落实普惠园扶持政策,规范民办园办园行为,“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四年来,各县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84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县切实履行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扩容增位工程,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兴隆县探索推行“资源共享、师资共用、责任共担、文化共源、发展同向、课程同步”的集团化发展模式,组建19对“1+1”城乡共同体,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各县积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立足当地资源和学校自身优势,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武邑县高中连续6年被授予“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县二中的体育、艺术教育特色鲜明。四是推动职业教育融通融合发展。各县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培养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唐山市丰南区创新现代工匠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高精尖专业,推动需求链、产业链、教育链三链融合,构建了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张家口市崇礼区紧抓冬奥契机,与多家滑雪场开展订单培养办学,与天津劳动经济学校等4所院校联合办学,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赵县实施普职融通,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对口升学人数逐年增加,并与数十家企业建立合作,让学生实现双向选择。五是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各县扎实开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专项治理行动,着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财务收费、教育教学等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按照党的方针办学治校、教书育人。
(五)坚守为民初心,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各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一是落实“双减”政策。各县把“双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有效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后服务,强化校内主阵地作用,有效解决学生“三点半”难题。唐山市开平区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查违规办学行为,查处违规学科类培训7起,警示谈话31人次,取缔无证无照机构10所。高阳县积极推进“双减”与课后服务有效衔接,探索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营造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性环境,顺利完成了85所“非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和*****名“有需求学生”课后服务的“两个全覆盖”。二是落实“五项”管理。各县认真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优化调整措施,强化家校合育,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张北县秉承“学有特长,教有个性”办学理念,引领全县教育积极健康发展,五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家长满意度较高。三是保障校园安全。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综合施策,将学校各种风险隐患纳入防控范畴,全面落实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部门责任,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要求,常态化开展学校及周边综合整治行动,有效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大力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努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秦皇岛市海港区加大校园“三防”建设力度,四年来安全投入4300余万元,完成校园安全防范“四个100%”达标建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投入不够,欠拨经费、支出较慢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县未完全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在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较低,教育投入存在欠拨滞拨问题。
经统计,43个县中,霸州市、任丘市、大名县、张家口市崇礼区、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武邑县等县不同程度地存在欠拨教育经费问题。受疫情影响,部分县一些项目不能按规定时间和进度完工,存在教育资金支出进度慢问题。
(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区挤、农村弱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县依然存在城区中小学校额偏大、幼儿园园额偏大的问题。城区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适龄幼儿上“公办园”依然困难;许多公办幼儿园多是小学附设园,独立园较少;部分公办园和多数民办园办园条件较差;有的幼儿园只开设了学前班或学前两年,未达到学前三年要求。绝大部分县普遍存在城区中小学挤、资源紧张,而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生源外流等问题,导致城乡学校的一些生均均衡指标出现“两头翘”现象,影响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区大规模学校和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还有短板,存在专用教室数量不足、图书仪器器材配备不全、运动场地标准低、多媒体等设备陈旧等问题。
(三)师资力量薄弱,编制不足、结构缺编问题依然存在。43个县普遍存在幼儿园没有独立教师编制,在编教师少且多是占用小学教师编,代课教师占比较高等问题。部分县中小学教师编制不足,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存在兼课包班现象,未按国家规定开全开齐课程。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平均年龄偏大、部分专业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培训提升机会较少,教师成长进步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四、整改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将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高度。各市、县政府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教育的重大战略地位,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转观念,正导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工程。教育发展周期较长,办教育不能立竿见影。各地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克服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念和正确的政绩观,严格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有关文件要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二)保投入,稳增长,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各地要坚决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等不利因素,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规定落实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等政策,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要坚持勤俭节约办教育,严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确保每一笔教育经费用在关键的地方。要加强教育工程项目管理,保障教育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教育资金到位拨付使用效益。
(三)补短板,促均衡,加快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各地要加大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力度,对照标准要求,找差距、列短板、查弱项,结合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建设标准化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逐步解决城区学位紧、农村条件差的问题。要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升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要督促指导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对标优质公办学校和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坚守教育公益属性,规范办学行为。
(四)增编制,提素质,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是兴教之源,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各地一定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基础性、基石性工作抓紧抓牢抓好。要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师德失范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要根据实际定期核定教师编制,盘活编制存量,统筹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优先满足教育需求。要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及时补充在编教师,特别是音体美、信息技术和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保障教育教学需求。要依法依规落实好教师各项工资待遇保障,稳定好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加大教师交流培训力度,要以乡村教师为重点群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推动教师提升业务素养、加快成长成才。
各县要针对检查过程中评价组指出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部整改到位。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市、县政府要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任务新要求,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为推进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