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审计局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结果的公告

西湖区审计局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结果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和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西湖区审计局自2022年6月20日至2022年8月20日,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并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下简称“区文广旅体局”)及有关单位对其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西湖区审计局的责任是依法独立实施专项审计调查并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一、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2019至2021年,西湖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金预算安排1242.25万元,其中区财政预算安排877.1万元,乡镇财政预算安排365.15万元。区财政预算安排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预算634.1万元,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培训预算243万元。上述预算均于当年执行完成。

二、审计调查评价意见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西湖区紧紧围绕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基本形成全覆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体育基础设施保障充分。布局建设综合场馆均衡辐射,学校体育场地和镇街、村社体育建设场所、设施补充衔接的体育基础设施网络。根据省体科所公布的数据,2021年西湖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39平方米,在全省全市名列前茅。南、北、中三大文体中心逐步建设推进,全区11个镇街均建有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免费开放的综合文体站,180余个村社均建有文体小广场和健身苑点,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体育服务圈”。

(二)推进体育数字化改革。“校园健身一件事”应用场景成功揭榜浙江省体育数字化改革项目,上线“浙里办”,并在市级数字社会建设“揭榜挂帅”中首轮中榜。通过“一手机一平台,前人脸后治理”的方式,全区70所对外开放中小学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智慧健身”服务集成了用户注册、进校园健身识别、数据分析等子场景,群众作为使用者通过移动端刷人脸进入校园健身,打破了原先复杂繁琐的痛点。

(三)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实现镇(街道)“1+8”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发布《“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西湖区体育赛事活动计划的通知》,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群众体育赛事与活动。每年举办各类主题运动会,实施“一镇(街道)一品”计划,成功打造了龙坞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西山国际登山节、西溪杯足球邀请赛、白沙泉公益健行、西溪湿地龙舟赛等体育赛事活动170余场次,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公益培训班150余场次。

但审计也发现,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政策落实方面,场地设施建设及使用方面,信息化建设及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

三、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1.制度制定不健全。未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区文广旅体局未制定西湖区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和实施细则。

上述做法不符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7]25号)第四款第2点“依据政府购买服务总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及时出台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

2.主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率不高。自2022年1月起,个人可以在浙里办APP上申请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截止审计日,仅有1人申请在西湖区文体中心国民体质监测测点开展过国民体质监测。

上述做法不符合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开展体质测定和运动能力评估。”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强化国民体质监测宣传,提升居民自主进行体质监测的意识。

(二)全民健身相关政策落实方面。

1.社会指导员作用未充分发挥。一是活跃度不高。至2021年底西湖区在浙江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登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为3192人,其中激活人数为1668人,激活人数占全部人员的52.26%。二是履职率不高。根据浙江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履职记录显示,2021社会体育指导员履职记录为2004条,参与履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216人,履职人数占社会指导员总人数的5.12%。履职30次(含30次)以上的人员仅33名,占总人数的0.78%。三是未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目前省市区仅对社会指导员人数有要求,未对指导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未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表彰活动,未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上述做法不符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6号)附件“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近1年内开展或协同开展30次以上志愿服务;……”及第三十六条“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强化对社会指导员的考核激励,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履职积极性。

2.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执行不到位。一是各镇、街道提出迁建要求的,未在区文广旅体局备案;二是各镇、街道提出重建全民健身设施要求的,区文广旅体局未要求镇街提供历年维修记录凭证。三是区文广旅体局不掌握各镇街制定全民健身设施长效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各镇街未报区文广旅体局备案。

上述做法不符合《西湖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西政办〔2012〕31号“因城乡建设或规划调整,确需拆除全民健身设施或改变其功能和用途的,各镇、街道应报区政府批准,并在区体育局备案。……各镇、街道应向区体育局提出重新建设的申请,并提供历年维修记录凭证,经区体育局审核后列入下一年度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计划。……各镇、街道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全民健身设施长效管理制度……报区体育局备案。”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强化对各镇街的管理,应备案尽备案。

(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使用方面。

1.百姓健身房运营民本意识不够强。一是开放标准随意性大。审计抽查发现双浦镇龙池村百姓健身房开放时间均为白天,不符合晚上2小时的开放要求;三墩镇百姓健身房晚上仅对志愿者开放。二是百姓健身房信息公开度不到位。审计抽查发现部分百姓健身房未按规定公示开放时间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如转塘吴家村、三墩吉鸿村未公示百姓健身房开放时间,翠苑四区健身房未公示收费标准等。

上述做法不符合《浙江省百姓健身房建设指导标准》“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晚上不少于2小时)”《浙江省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开放服务公示制度,在公共体育设施的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和依法批准的收费标准等内容。”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督促各镇街对百姓健身房开放时间及公示情况进行完善。

2.百姓健身房运营绩效不高。一是部分村社百姓健身房群众参与度不高。如双浦镇吴家村百姓健身房以疫情为由,暂停开放百姓健身房;转塘慈母桥村百姓健身房健身设施布满灰尘,无人员参与痕迹。二是第三方托管百姓健身房存在管理盲区。

上述做法不符合《浙江省百姓健身房建设指导标准》“(五)百姓健身房运营单位可适当收费,用于人工、水电、保洁等日常运营维护费用,收费标准一般不高于 500 元/年、100 元/月、10 元/次”。《古荡街道文化家园合作协议》“每周一至五上午9:00-12:00对古荡辖区居民免费开放时间”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区文广旅体局应督促各镇街合理设置百姓健身房,并完善对百姓健身房的管理。

3.之江文体中心建设进度滞后。根据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之江文体中心开工日期为2019年10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21年9月26日,实际该项目截止2022年8月底才完成工程量的82%。经了解工程项目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为渣土处置困难和疫情影响。区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应加快之江文体中心建设进度,使之能尽快投入使用。

(四)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及使用方面。

1.西湖区数字体育智慧健身系统运行情况不佳。一是部分移动端功能基本未发挥效能。合同约定的健身场地管理开放,健身赛事报名发布,社会组织管理等功能均未实现。如健身设施报修模块仅有2条有效报修信息上传,其中2022年5月15日古荡街道嘉绿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报修信息,截至审计日,系统显示未处理,审计人员现场核实发现确未维修。二是部分平台实时数据空白。审计发现,近七天场地报修、近七天户外精品路线热度、近七天健身指导发布情况、近七天学校健身数据展示模块,均无数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模块显示人数据与后台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完全不符。区文广旅体局应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2.健身设施公开信息动态管理不到位。一是百姓健身房信息公开不全。至审计日,西湖区共计百姓健身房16家,根据“浙里办”APP显示,对外公开百姓健身房15家,古荡街道的百姓健身房未对外公开。二是部分场地公开信息有误。审计抽查发现“浙里办”APP里公开的体育场地存在场地预留电话及开放时间显示有误。如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网球场,联系方式为个人手机号,该人员已经离职。杭州绿城育华小学网球场,开放时间显示每天19:00-21:00,因绿城育华小学非公办学校,实际未开放。三是图片与描述不符。审计抽查发现“浙里办”APP里有部分场地描述与图片不相符,例如三墩镇吉鸿社区居民委员会艺术体操馆,图片为跑步机;转塘街道良户社区羽毛球场地,图片为水泥空地。区文广旅体局应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对“浙里办”APP内公开信息及时修改。

四、原因分析

1.相关政策制定执行有偏差。部分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政策如百姓健身房政策在制定时未考虑村社地域偏远,服务对象较少,农村器材健身意识薄弱,缺乏专业指导老师指导等情况。

2.平台系统整合不到位。目前省市区均有多个全民健身系统平台,存在省市区全民健身平台不互通的情况,且部分健身系统功能一致,导致区文广旅体局就同一事项需输入多个平台系统,平台多且杂,整合不到位,区级平台使用受到影响。

3.全民健身管理精度不高。从审计情况看无论是省市对区的管理还是区对镇街的管理,仅对几个重要指标的完成度进行考核,未对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的严格执行进行管控,很多业务流程也未实现闭环管理。

五、审计调查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政策制定执行。审计建议区文广旅体局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对现有的省市区制度开展区级培训,强化政策制度的宣传,提升政策执行力度。根据百姓健身房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调整,拓展嵌入式体育场地。完善农村健身场地规划,在农居小区建设前规划好健身设施场地,以便在人群聚集地开展体育健身。

(二)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的信息化水平。审计建议区文广旅体局梳理现有全民健身信息化系统,对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防止多个系统同一事项情况,对各类平台特别是对外平台发布数据进行纠错和提升,方便群众及时准确了解健身场馆或比赛等信息情况,对相关系统进行提升,方便群众实现一键预约,一键报名等需求,切实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服务管理。对健身设施设备管理实行统一台账动态管理,明晰设施设备的新建、迁建、维修和更新情况。强化体育指导员管理,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履职情况考核,重点对社会指导员履职活跃度进行考核,提升社会指导员履职能力,强化社会指导员培训。拓展社会指导员履职范围,将社会指导员与百姓健身房、健身场所、健身设施,体育赛事等结合起来,提升社会指导员履职意愿。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公共服务 全民健身 体系建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