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舟山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2023年“舟山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各县(区)区教研室、市属各中小学:
2023年舟山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已经结束,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150篇,经专家组评审,评出一等奖22篇,二等奖38篇,三等奖62篇,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一周)。
舟山市2023年全市中小学德育论文拟获奖名单
编号 | 论 文 题 目 | 学校 | 作者 |
拟一等奖 | |||
1 | 基于项目化理念,促进学校德育品牌迭代与升级 | 舟山市南海实验小学 | 张超 |
2 | 基于“泛娱乐化”背景的高中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普陀中学 | 廖显荣 |
3 | 立长志,守正心 | 沈家门中学 | 胡梦玲 |
4 | 复眼?四翅?三足:小学低段同伴互评的“蝶式”设计与实践 | 定海区白泉中心小学 | 邱吴宇 |
5 | 三化赋能:小学高段学生青春期储备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 舟山小学 | 叶海燕 |
6 | “三融三汇”讲好红色故事 “项目推进”促进品牌建设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孙海燕 |
7 | “4H”数字化德育评价 提高学生成长“能见度” | 舟山市普陀小学 | 李莲 |
8 | 从“断层”到“适应”:幼小行为规范的科学衔接 | 岱山实验学校 | 平平 |
9 | 玩转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 ——提高一年级队员整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 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程玲娜 |
10 | 素养导向的小学班级德育活动评价新路向 | 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 | 江珊珊 |
11 | “1+X”农村家校共育课程化的探索 | 普陀区六横镇台门学校 | 贝颖彧 |
12 | 把握“四个聚焦” 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 岱山实验学校 | 魏琼 |
13 | 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班级制度管理策略研究 | 定海区金塘中学 | 凌世翔 |
14 | “小”题“大”做 ——浅谈正面管教在处理“小报告”事件中的运用 | 定海区檀枫小学 | 王艺霖 |
15 | 循红珊瑚德育 育魅力海精灵 | 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 张晓红 |
16 | 健全体系 唤醒个体 完善课程 ——三途径助力小学生态班级构建 | 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 | 柴雪南 |
17 | 恰当教育惩戒助力儿童成长——基于小学生失范行为的教育惩戒的案例研究 | 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 | 张诗怡 |
18 | 搭建学生成长的阶梯--仪式教育系列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定海区山潭中心小学 | 陈瑜 |
19 | 量体裁衣,恰如其分 | 舟山市普陀小学 | 胡芳芳 |
20 | 让学生在“反客为主”中“各得其所” ——正面管教理论在高中班集体建设创新中的实践与思考 | 定海一中 | 段泽徐 |
21 | 《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 舟山市普陀舟渔学校 | 金舒蓉 |
22 | 新时代下有温度的家校合育促成长 | 定海区小沙中心学校 | 沈行清 |
拟二等奖 | |||
1 | 用温暖的文字书写最美的风景 ——随笔式“班级日志”助班集体建设的尝试 | 定海小学 | 胡妙红 |
2 | 诚信教育视域下的小学班集体建设研究 | 定海区北蝉中心小学 | 蔡琼漪 |
3 | 3“制”+4“度”=“点”亮成长——小学特色班集体建设初探 | 岱山实验学校 | 王璐 |
4 | 美苑品德育初心,智蕴活动润生成 | 岱山县岱西镇怀慈小学 | 黄丹盛 |
5 | 树“五色”德育,建幸福班级 ------基于生态体验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的思考 | 岱山县秀山小学 | 陈思思 |
6 | 放收之间,寻找一条班级管理的坦途 | 菜园三小 | 张敏 |
7 | 培育文化认同 关注个性发展 以“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为载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研究 | 舟山第一小学 | 刘婕妤 |
8 | 《以“微”促“效”,让学校德育落地生根》 | 舟山第一小学 | 虞琴 |
9 | 借力“党团队”一体化 构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新局面——学校“红五月”宣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舟山第二小学北校区 | 邱铭杰 |
10 | 践实景教学,辟德育新径 ——以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为例 | 定海区东海小学 | 张琴 |
11 | 唤醒心中的巨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 普陀区六横镇龙山小学 | 翁利亚 |
12 | 浅议绘本阅读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嵊泗县洋山镇学校 | 徐苗苗 |
13 | 依托和乐德育课程体系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嵊泗县菜园镇第三小学 | 潘燕娜 |
14 | 践行走德育 做毅行少年 | 舟山市普陀舟渔学校 | 吴笑玲 |
15 | 追光尚美 一路向阳 | 嵊泗县海星中学 | 陈水娜 |
16 | 评价可视化 “章”显队风采 ——优化红领巾活动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 嵊泗县菜园镇第三小学 | 虞昱赟 |
17 | 必然·实然·应然:德育写作支撑班主任专业发展刍议 | 南海实验学校旌旗山初中校区 | 唐业丰 |
18 | 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式初中主题班会课的实践与探究 ——以《人生在勤,不劳何获》一课为例 | 定海区二中教育集团 | 王一玫 |
19 | 春风化雨话活动:现代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定海区马岙中心学校 | 吴燕 |
20 |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新成长教育理念下儒雅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岱山县长涂镇长涂中心小学 | 竺婷婷 |
21 | 浅谈新时代学校德育的三种需要 | 舟山市普陀小学 | 陈双红 |
22 | 五彩少先队,谱写实践育人新篇章 | 普陀区展茅中心学校 | 陈姿亦 |
23 | 多元鼓励赋能,唤醒价值意愿 | 舟山市第二小学 | 陈双波 |
24 | 镜面式教育:学生问题行为改善新路径 | 普陀区朱家尖小学 | 周玲 |
25 |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南海实验初中为例 | 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 | 郑联 |
26 | 让爱国情感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 嵊泗县海星中学 | 韩小丽 |
27 | 德育潜移默化,厚植爱国情怀——探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班集体中的实践 | 南海实验学校 | 周正璐 |
28 | 德育细致入微,让爱落地有声 | 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 | 孙婕 |
29 | 五自管理:打造班级成长共同体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张佩红 |
30 | 建设高品质班级 为学生成长赋能 | 南海实验学校 | 孙洁梅 |
31 | 依托班级活动创建奏响“五育并举”三步曲 | 嵊泗中学 | 付洁 |
32 |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校园中生根发芽》 | 舟山第一小学勾山校区 | 李琴琴 |
33 | 让激励之“光”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思考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 | 南海实验学校惠民桥小学校区 | 鲁婷 |
34 | “德育赋能,助力成长” ——刍议新时代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 舟山二中 | 朱盼盼 |
35 | “班风”与“家风”:传统文化与一年级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定海区海滨小学 | 俞诗怡 |
36 | 寻·竞·调·评:基于学生自我管理的岗位体系新样态的设计与实施 | 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王琼嫣 |
37 | “二十四节气”在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创新实践 ——以《润习节气之歌·冬至》为例 | 嵊泗县嵊山镇小学 | 刘芯言 |
38 |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 王梓而 |
拟三等奖 | |||
1 | 践行“自我教育”,创建自律集体 ——现代班集体建设中自我教育的实践探究 | 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 | 王彦晓 |
2 | 注重细节 让教育顺理成章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吴妍 |
3 | 师生间的另一种需求关系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陈宇诺 |
4 | 直视成长 温情鼓励 ——引导小学高段学生实现自我正确导向的策略研究 | 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 | 夏杰燕 |
5 | “莲湘”文化进校园的项目化学习模式探析 | 岱山县长涂镇长涂中心小学 | 童浩泽 |
6 | 礼从心始,仪养于行 ——以“八礼四仪”为契机对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岱山中学 | 程宜芬 |
7 | 奏响管与育的协奏曲——基于“三全五育”理念的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思考 | 舟山第一小学北校区 | 曹婷 |
8 | 让“游戏”沁润童心 | 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 | 王燕琳 |
9 | 在集体中育人,在温情中共美——“情感性班集体”建设初探 | 普陀区城北小学 | 江雨谦 |
10 | 《低段班集体建设中唤醒孩子们的民主意识》 | 舟山第一小学勾山校区 | 刘凤 |
11 | 爱国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 舟山第一小学 | 章渭敏 |
12 | 童心向党:少先队入队活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 舟山第一小学北校区 | 邵佳欢 |
13 |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 舟山第一小学北校区 | 苏文青 |
14 | 双减背景下我校青年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困境与突围 | 定海区海滨小学 | 方园园 |
15 | 相遇传统节日,展望未来教育 | 嵊泗县黄龙小学 | 傅培培 |
16 | 一抹红色忆峥嵘,爱在海岛暖未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探索 | 普陀区六横镇中心小学 | 章捷园 |
17 | 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用善意成就善意,感受双向奔赴的美好 |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 张丹娜 |
18 | 以微见真,以智见远——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嵊泗县枸杞乡小学 | 朱颖 |
19 |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七彩海娃德育课程 | 普陀区六横镇中心小学 | 董巧玲 |
20 | 一颗红心 ——新时代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岱山中学 | 费珍燕 |
21 | 随风潜入校,家校共暖心——“双减”视域下的家校共育新路径 |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 张琼尹 |
22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 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 | 张晶 |
23 | 浅论高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部曲 ——“知、教、行” | 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 | 陈帆 |
24 | 我们的“家” 我们一起建 | 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 | 倪方华 |
25 | “留白”,尽显教育无痕——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留白”艺术 | 定海区舟嵊小学 | 丁红波 |
26 | 新时代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定海区二中教育集团 | 王莉莉 |
27 | 假日驿站 助力学生共富成长 | 定海区海润学校 | 徐敏 |
28 | 学校红色资源融入小学德育的实践与尝试 ——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主题课为例 | 定海小学 | 黄林华 |
29 | 术业各有长 知行论“三修”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 普陀中学 | 王姝英 |
30 | 玩转许愿”星“—趣味化的班级评价管理 | 舟山市普陀舟渔学校 | 沈琼玲 |
31 | 探寻区校一体化的红色研学之路 | 岱山县高亭小学 | 潘群芳 |
32 | 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初中“互联网 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 南海实验学校旌旗山初中校区 | 董超羿 |
33 | 传统文化视域下非遗传承融合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 普陀区城北小学 | 吴心怡 |
34 | 水之柔之弱 滴水能穿石——情境教育视域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岱山县大衢中学 | 滕羽茜 |
35 | 浅谈基于爱国情感下的小学德育序列活动之方法策略 | 舟山市第二小学 | 娄君芬 |
36 | 《墨香润泽童心 海豚创建集体》 | 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 | 陆丹燕 |
37 | 依托海岛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 | 金含露 |
38 | 基于传统节日开展专题式假日小队活动的探索 | 定海区大丰中心小学 | 郑娅漂 |
39 | 在“进步教育”的理念下,培养“五优三强”的学生 | 定海区城西小学 | 李优琼 |
40 | 幼小衔接,奋斗在一年级班集体 | 舟山市南海实验小学 | 潘杰 |
41 | 心生阳光:共生家校合作理念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 田家炳中学 | 周姬娜 |
42 | 花样文化聚合力,主题活动探成长 |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 翁碧红 |
43 | 沉浸体验 自强自治 个体与班集体双向奔赴 | 普陀区桃花中心学校 | 郑玉玲 |
44 | 传统文化与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研究 |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 俞楚楚 |
4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低年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 | 韩佳琪 |
46 | 新时代学校一年级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 | 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 | 虞冬群 |
47 | 风雨与共我们结伴同行 ---开展三全育人教育的实践与思索 | 定海区二中教育集团 | 陈雪霞 |
48 | 建和谐班级 育时代新人 ——“双减”背景下初中班级管理探新 | 舟山市东海中学 | 黄玲 |
49 |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新时代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岱山中学 | 刘美麟 |
50 | “家风清扬”: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小学德育课程的路径研究 | 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 | 倪静静 |
51 | 左手严右手爱,树根深待花开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 普陀区城北小学 | 夏露露 |
52 | “双减”背景下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 普陀区朱家尖小学 | 施秦莹 |
53 | 曲径通幽探芳菲 梨园莺燕润心灵——小学德育中融入非遗传承的策略探究 | 舟山第二小学北校区 | 洪捍元 |
54 | 浸濡德育工作,润化学生心田 | 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 应晓英 |
55 | 有心浇花花更艳——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 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 | 孙妮萍 |
56 | “进乡情切”——“三十天环游马鞍列岛”德育课程建设与实践 | 嵊泗县海星中学 | 刘燕 |
57 | 融入新时代 创造新方法 ——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路径探索 | 舟山小学 | 吴红 |
58 | 立德树人:探索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提升有效路径 | 定海区沥港中心小学 | 曹珍燕 |
5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究 |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 顾伟伟 |
60 | 爱国于心,德育于行 | 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 | 王芳芳 |
61 | “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普陀区中旭科创双语学校 | 蒋颖颖 |
62 | 行稳正面引领,致远学生发展 | 岱山县岱山初级中学 | 吴文海 |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