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急救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云南中医药大学急救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项目编号:YNTTCG********

二、项目名称:云南中医药大学急救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项目

三、成交信息

标段名称:/

供应商名称:云南卓真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明波高架桥西北侧昆明宏盛达月星商业中心1-2幢2幢单元1213、1214、1215、1216号

成交金额(万元):92.9

四、主要标的信息

服务类


标段名称:/

名称:沉浸式3D立体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软硬件环境系统)、急救学CAVE、3D交互墙虚拟仿真系统(院内心肺复苏)、院前急救虚实结合三维训练系统(3场景)、VR一体机头盔、急救VR虚拟仿真软件系统(气管切开术)

服务范围:详见附件

服务要求:详见附件

服务时间:签订合同后30日历天完成

服务标准:详见附件

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曹宁、肖春华、郭晓梅(采购人授权代表)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收费标准:本项目成交服务费以成交价为计费基数、参照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规定的收费标准下浮25%计收。

金额:1.*****万元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他补充事宜

交付时间:签订合同后30日历天完成; 交付地点:云南中医药大学指定地点

九、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云南中医药大学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联系方式:浦老师0871-********

2.采购代理机构信

名 称: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

联系方式:0871-********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任皓、杨士琦 、莫岚、张冬丽、王崇婷、杨肖、杨青润

电 话:0871-********

附件:

序号

产品(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数量

单位

质保期(年)

单价最高限价(元)

1

沉浸式3D立体虚拟现实交互系统(软硬件环境系统)

弧形沉浸式虚拟医疗环境,能够提供给用户大范围视野的高分辨率、高质量立体影像。在主动式3D沉浸式立体显示的基础上结合动作捕捉系统进行交互。

1、3D LED显示屏 1块

1.1、屏幕显示尺寸≥6.88×2.78m,弧形弧度能满足实验室场地需求;

1.2、像素间距:≤2mm;

1.3、点密度:≤******点/m2;

1.4、LED灯种类:SMD1515;

1.5、模组尺寸:≥320mm×160mm×14mm;

1.6、模组分辨率(宽×高):≥160像素×80像素;

1.7、电流增益调节级别:≥8位;

1.8、亮度支持0-256级灰度调节;

1.9、视角:170°/170°(水平视角/垂直);

1.10、对比度至少满足9000:1;

1.11、采用数字化网络传输技术或标准化HDCP传输技术,支持Tyte-C接口,光纤接口或HDCP协议的接口实现5G大带载宽带传输,可支持包含但不限于SDI/VGA/DVI/HDMI/RGBHVCVBS/DP/HD-Base-T/光纤/网络等接口/复合视频信号/HDTV输入/控制系信号UART及10/100/1000M自适应接口,ZigBee,6LoWPAN;

1.12、符合光生物安全及蓝光危害评估检测无危害;

1.13、支持一键点屏技术,开机后自动识别连接,无需重新系统配置,支持联网一键下载程序和调试;

1.14、模组机械强度≥25MP;

1.15、击穿电压测试:采用GB/T 4677 印制板测试方法,GB/T 1408.1 ,IPC-TM-650 2.5.7D、IPC-TM-650 2.5.7.1、IPC-TM-6502.5.6B、IPC-TM-650 2.5.6.2AASTM D149 在工业用电频率时实心电绝缘材料的介电击穿电压与介电强度的试验方法,印刷板在经过湿热箱处理120h后进行测试,绝缘部分未被击穿;

1.16、白场色坐标满足x:0.24-0.26,y:0.25-0.27。亮度鉴别等级:按SJ/T *****-2017 5.10.6规定:C级,BJ≥20。基色主波长误差:符合SJ/T *****-2017标准C级,△λD≤5;

1.17、供电方式:支持电源均流DC4.2V-4.5V以及电源双输出电压DC2.8V/DC3.8V;

1.18、显示屏能效符合GB *****-2015标准,达到能效一级;

1.19、电气防护:LED显示屏通过过流、断路、短路、过压、欠压、超温、超负荷、断电等测试;

1.20、设计安全:依据标准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1.21、具备SELV电路,PCB 采用 FR-4 材质,灯驱合一,电路及表面处理采用OSP工艺;

1.22、LED显示屏图像主观质量评价符合SJ/T *****-2016规定,主观评价优级,视觉舒适度VICO指数范围在0-1级,满足CSA035.2-2017标准;

1.23、具有多点测温系统,均衡散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色彩漂移,提高显示屏寿命;

1.24、抗震等级>9级,依据GB/T *****-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

2、数据发送系统 3台

2.1、具有一路DVI输入,一路HDMI输入,四个千兆网口输出,具有液晶显示,操作按键,与3D控制器搭配支持3D效果;

2.2、支持DVI、HDMI两路视频信号源;支持信号备份,若一路信号源中断,可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信号源;支持手动切换信号源;DVI/HDMI状态自动识别,并实时显示到液晶屏,清晰直观;

2.3、旋钮亮度调节:通过旋钮便捷设置亮度,支持256级亮度调节;旋钮色温调节:通过旋钮便捷设置色温,支持3500K-8000K的色温任意调节;

2.4、单卡具有4个输出端口,每个端口带载点数最高达66万;四个输出口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为相同输出,进行冗余备份。可任意设置所控制的行列数;

2.5、自定义分辨率:支持多种预设分辨率,支持自定义分辨率,可实现最宽4095列或最高4095行的画面在扩展模式下点对点显示;支持1280*1024,1366*768,1600*1200,1920*1080,2560*1440等显示器标准分辨率;

2.6、支持3D显示:支持3D画面120Hz视频源输入;

2.7、大屏参数恢复:用户完成对大屏参数设置后,可固化参数到设备硬件;通过菜单操作,可一键完成对发送卡和接收卡的参数重新,便于大屏维护;

2.8、1U标准机箱外置安装方式,易固定,自带开关电源;

3、动作捕捉追踪系统 1套,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

3.1头部跟踪器 1套;

帽式目标跟踪器内置24个微型传感器单元,实现高精度头部跟踪。

需提供视频演示头部跟踪功能,当操作者的头部向左或右侧看时候,或者头部往屏幕探进去,虚拟场景也会随之变化。

3.2、高精度手势跟踪器(可跟踪十指) 2个;

3.2.1、高精度手势跟踪器(可跟踪十指)内置微型位置传感器单元,可以实现6自由度跟踪操作。需提供视频演示体现可以用双手控制操作,并灵活使用任意一个手指的活动

3.2.2、手部跟踪目的设计: 允许模仿手部操作进行(抓、握住、推、捏等操作)

3.2.3、手指跟踪: 可以跟踪所有手指位置(十指),并进行交互

3.2.4、人体差异兼容性:可以兼容所有正常人手指(十指)。由于每只手都不同,因此控制器会进行自我校准,以匹配不同人的手的大小和不断变化的皮肤电容

★3.2.5、可输入项:具备以下几种输入方式(触发器,拇指操纵杆,带有力传感器的跟踪按钮,握力传感器,手指跟踪,IMU)

可以体现在虚拟场景中用双手控制操作,并灵活使用任意一个手指的活动。必须表现使用手势跟踪器可以分别控制每一个指头进行操作,允许模仿手部操作进行(抓、握住、推、捏等操作)。可以体现在弧形3D立体交互屏前,直接用手抓取医疗器械并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

(需提供十指跟踪操作视频)

3.3、高精度激光动作捕捉跟踪摄像头 4个;

3.3.1、系统全尺寸的位置追踪,可实现360度无缝追踪

3.3.2、动补追踪范围≥7.8*7.8米

3.3.3、同时多个跟踪目标。追踪精度0.1度

3.3.4、延迟:4.3MS

★3.3.5、采用激光动作捕捉技术,而非传统普通光学或红外摄像头技术

可在虚拟医疗环境中任意移动、观察;软件需随操作者的运动状态实时跟踪;体现身体位置跟踪功能,例如当操作者蹲下来,虚拟场景也跟着变化,可以看到相应结构。跳起来场景也会跟着变化。通过任意走动,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查看。仿佛置身于真实医疗环境进行观察。

(需提供视频演示运动跟踪捕捉功能)

4、3D主控系统 1套

4.1、2U机箱,输入1路DP,输出4路DVI(3D);

4.2、支持HDMI2.0、HDMI 1.3、VGA、DVI、IP H.265、CVBS、SDI信号输入,支持U盘播放;

4.3、支持DVI、HDMI、DP1.2、HDMI2.0 信号输出;

4.4、启动电源至输出最终画面的时间间隔不大于 30s;

4.5、可显示设备型号、IP 地址、序列号、软件版本基础信息,可以通过前面板数字按键调取场景;

4.6、支持图像开窗、窗口叠加、窗口漫游、窗口缩放、字符叠加、保存场景、读取场景、图像截取功能;

4.7、支持通过浏览器浏览所有输入信号的实时预览画面;可在控制端 WEB 界面显示整面拼接墙的显示图像。可以通过控制软件实现分成不少于 4 组不同分辨率显示;

4.8、支持 PC 端、移动端以及中控命令控制,PC 端支持 win7、win8.1、win10 操作系统;移动端可以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4.9、支持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对设备异常情况(如:设备授权超期)进行报警;

4.10、支持单个输出口进行亮度调节,支持全部输出口同时进行亮度调节;

4.11、可以外接 3D 同步发射器;可以把普通信号融合为 3D 信号。

4.12、支持左右格式、上下格式、帧连续格式输入信号片源,支持相位调节,输出信号转换为 3D 输出;

4.13、支持多台设备级联拼接输出同步、无撕裂;

4.14、支持 B/S、C/S 架构,可跨系统进行访问及控制,通过定制专属软件管理系统内的所有设备,动态视频信号、拼接布局本地回显预览,实时显示信号源及大屏显示状态,移动端支持触控式操控;

4.15、支持将 HDMI、DVI 配置为输出监视,单个 DVI 或 HDMI 输出口可同时显示 18 路输入信号;

4.16、支持 EDID 编辑功能,支持输入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和帧率自定义。单个 DVI 输出口(传输速率:165MHz)输出自定义分辨率最宽 3840、最高 3840、帧率最高 120Hz;

4.17、支持上位机软件、前面板数字按键、手机 APP、中控命令四种方式调取场景操作;开放中控命令,中控命令支持UART,UDP,TCP,HTTP;

4.18、单路 4K 输入支持 3840×2160P@60Hz;

4.19、支持单个 DVI 输出口开 8 个窗口,支持2D 信号、3D 信号同时开窗;

4.20、可以支持主动立体式 3D LED 大屏幕显示,也可以支持偏振光式 3D LED 大屏幕显示;

4.21、支持输入信号热备份;

4.22、支持多个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错位拼接、不规则拼接、多个拼接屏任意布局;

5、3D发射器 1个

5.1、支持VESA 3D 信号输出接口;

5.2、空旷条件下3D 信号覆盖范围80 米;

5.3、支持发射器级联覆盖更大区域,理论带载眼镜2000 副;

5.4、具备SMA 天线接口;

5.5、3D同步信号输入接口(用GPIO37 或GPIO15 转DB-9 母头线接入);

5.6、3D 同步信号指示灯,3D 同步信号正常蓝色指示灯常亮,异常熄灭;

5.7、左右眼时序交换开关,切换开关匹配正确左右眼时序;

5.8、SYNC-IN:发射器级联输入网线接口,可以从另一台发射器连接输入3D同步信号,并采用网线供电,方便进行多个发射器级联;

5.9、SYNC-OUT:发射器级联输出网线接口,可以输出3D 同步信号到另一台发射器的网线同步输入,并采用网线供电,方便进行多个发射器级联;

5.10、对于采用BNC/DB-9 做为同步信号输入,单独给发射器供电,此电源输入接口,接入5V,大于1A 的电源适配器;

5.11、DIN-3 标准的同步信号输入接口,采用此输入接口,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电;

6、3D眼镜 30副

6.1、3D眼镜时序参数无线修正技术,兼容性强;

6.2、最新的WIFI 3D技术,高效稳定信号传输;

6.3、采用同步信号数字编码技术,抗干扰能力强;

6.4、简单便捷的按键操作;

6.5、创新工艺处理,无电磁干扰;

6.6、自动关机功能,稳定节能;

6.7、帧频:Multi-frequency 48/96, 50/100,60/120,240Hz display ready;

6.8、电池:可充电电池;

6.9、连续工作时间可达:60小时;

6.10、充电时间:3.5个小时(可充满)

6.11、RF 传输范围:150 ft (45.7 Meters);

6.12、温度范围:32°F – 104°F(0°C – 40°C);

6.13、电源:DC 5V (USB power adapter sold separately);

7、3D眼镜消毒柜:1个 可同时消毒100副3D眼镜

8、3D眼镜充电桩:1个 可同时充电60副3D眼镜

9、3D图形工作站 1台

最低配置:

9.1、处理器:不低于I7-*****

9.2、内存:≥16GB DDR4-2133 nECC (2x8GB) RAM;

9.3、显示内存:≥8GB;显存位宽:256/243GBps;

9.4、处理单元:参照或相当于GUDA 核心1792 Pascal GPU;

9.5、硬盘:≥256SSD+1TB 7200 RPM SATA;

10、机柜 1个

尺寸:约长600*宽600*高1200mm;材质:钢制;包含可调托盘和顶部风扇。

11、其他配件

配件名称 数量 单位;1.5米 DP1.4线 2 条;USB 3.0(3口) 86型面板 2 个;HDMI 2.0(2口) 86型面板 1 个;USB延长线3米 6 条;5米HDMI线 2 条;6孔插排 3 个;无线键鼠套装 1 套;无线网卡 1 个;三进一出视频分配器 1 个;功放 1 个;音箱 2 个;可移动升降桌 1 个;1.5米3.5音频转双莲花头(公头) 1 个;1.5米双莲花头(公头) 2 条;音频切换器(二进一出) 1 条。

1

3年

******

2

急救学CAVE、3D交互墙虚拟仿真系统(院内心肺复苏)

1、软件功能:

1.1、操作者佩戴主动式3D眼镜以及跟踪单元,观看软件呈现的更生动逼真的3D效果,通过手势跟踪器直接利用抓、握、捏等手势抓取3D对象或射线点击操作,多个角度旋转观察,也可直接通过手势切换下一操作步骤,同时头部跟踪会对人的位置进行定位,实时移动场景;

1.2、配备动作捕捉系统:实时跟踪操作者的位置,前后左右移动、蹲起、弯腰、左右摇摆、侧身等动作系统都能感知,画面也会跟着我们位置而变化。实现全方位、多自由度的动作捕捉;

(需提供真人操作软件的视频佐证)

1.3、手势跟踪器操作:可使用手势跟踪器与系统进行交互操作,并随时控制视角的远近,无限制多自由度操作;

2、系统参数:

2.1、复苏用物准备:准备复苏用物,有文件夹、手电筒、听诊器、血压器、弯盘和纱布;

2.2、判断意识状态:观察脸色、呼叫患者;

2.3、检查呼吸脉搏: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定位内容,在定位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动脉的位置所在,并根据虚线的提示,观察患者胸廓。双指感受颈部动脉情况十秒钟判断内动脉有无搏动,能否自主呼吸;

2.4、呼救:使用呼叫器进行呼救;

2.5、抢救准备:抢救时间、调整体位、解开衣物、放置脚垫;

★2.6、胸外按压:定位、按压;(需提供真人操作软件的视频佐证)

2.6.1、定位:方法一,根据语音讲解和虚线提示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方法二,根据语音讲解和局部透视胸部内部情况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剑突上两指处

2.6.2、按压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操作者胸外按压的过程。过程中自动局部透视胸腔,能实时看清胸部内部心脏跳动变化,并用虚线提示实时展示按压深度和角度。也可以查看患者体内状态,清楚地展现人体内部解剖状态的基本信息和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情况

2.7、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清楚口腔分泌物、铺纱布、开放气道;

2.7.1、观察口腔:观察患者口腔有无异物,并且判断患者颈部有无损伤

2.7.2、清除口腔分泌物:帮助患者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过程中可透视或剖视来查看清洁的位置

2.7.3、铺纱布:将患者头转正并在患者嘴上铺纱布

★2.7.4、开放气道:根据语音讲解与虚线提示采用仰面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气道内部情况

(需提供真人操作软件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8、人工呼吸: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人工呼吸内容,用无菌纱布盖在患者口上捏住伤员鼻子人工呼吸,并根据虚线的提示在每次人工呼吸完的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过程中可以可透视或剖视来查看清胸部内部变化;

(需提供真人操作软件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9、循环:过程中可以可透视或剖视来查看清胸部内部变化;

2.10、电除颤:打开开关、选择能量、涂导电糊、放置电极板、放电除颤、观察心电图、清洁皮肤;

2.10.1、选择能量: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操作者选择的能量,选择200焦耳

2.10.2、观察心电图: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心电图,观察心电图判断是否除颤成功

2.11、评价:脉搏呼吸、瞳孔反应、皮肤色泽、测量血压、意识状态、记录时间;

2.11.1、脉搏呼吸: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检查脉搏内容,在定位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动脉的位置所在,观察患者胸廓。双指感受颈部动脉情况十秒钟判断这段时间内动脉有无脉动,能否自主呼吸

2.11.2、瞳孔反应: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检查瞳孔内容,使用手电筒观察患者瞳孔有无变小

2.11.3、皮肤色泽:用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患者面色状况,观察患者面色口唇是否转红润

2.12、整理:整理衣物、调整体位、查看腕带、洗手;

2.13、记录:在记录单上记录相应的内容。

1

3年

*****

3

院前急救虚实结合三维训练系统(3场景)

1、系统介绍

1.1、本实虚拟仿真系统完全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将急救操作步骤通过三维透视和剖视以任何角度实时表达出来,所有的三维场景和动作均可以被操作者介入进行交互式操作。系统主要由“突发晕厥、溺水、车祸”等不同案例情景的院前复苏模块组成,各模块融合评估伤情、检伤分类、建立静脉通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AED、电除颤等重要知识内容;(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1.2、胸外按压: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胸外按压的操作细节:按压位置定位、按压力道、频率、次数、时间、按压姿势等,操作者在操作时,系统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和交互操作,例如,按压时手臂的摆放角度、双手的摆放姿势、按压的深度等进行细节的教学;

1.3、开放气道: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开放气道的操作细节:包括口腔清理异物和打开气道的手势、气道开放角度等知识点教学,系统根据学生操作,做出操作精确率判断;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1.4、人工呼吸: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给人工呼吸的操作细节及人工呼吸过程的解剖特点,并通过设置部分关键知识点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1.5、AED、电除颤: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给AED电除颤的操作细节:包括心搏骤停时呈现不同心电图,学生需根据心电特点进行分析判断;还包括定位、贴电极片、实施除颤等操作,系统根据学生操作,做出正确率判断。

2、情景模拟案例导入

本系统以“突发晕厥、车祸、溺水”3个不同的心搏骤停院前复苏案例导入。选择案例后,进入相应的场景,并展开病程进展,学生针对各种情景及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可掌握以下知识点:

2.1、掌握针对不同创伤场景心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复苏的方法;

2.2、熟悉心肺复苏过程中病情变化的处置方法;

2.3、掌握成人患者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2.4、掌握成人患者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的重点技术指标;

2.5、熟悉心肺复苏时正确、错误操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及结局;

2.6、提高院前复苏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3、系统功能

3.1、可选择案例:系统具备案例选择,根据设置案例进行操作;

3.2、操作自由性和可重复性:系统可自由切换到任意步骤或重复操作任何步骤;

3.3、自由视角:可通过鼠标右键实现360°旋转功能;

3.4、目录:通过点击目录中的按钮来执行相对应的内容;

3.5、标记功能:如心肺复苏时,深度、角度的标记;

3.6、系统必须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手段详细全方位体现心搏骤停后的每个案例的急救过程;

3.7、系统设置了操作过程的质量对复苏效果和结局产生影响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操作实验将产生“复苏成功”和“复苏失败”两个不同的实验结果。

★4、案例一院外现场急救系统参数(需提供视频佐证)

4.1、情景为老年人室外场地活动过程中忽然晕倒。其他人看见进行呼救,询问他人帮忙;

4.2、确认现场安全:确认现场安全。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3、判断意识状态: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叫,判断患者有无丧失意识。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4、呼救:呼救救护车、查看时间;

4.5、检查呼吸脉搏,检查老年人呼吸脉搏,评估颈动脉有无搏动;

4.5.1、定位: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定位内容,在定位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动脉的位置所在,并根据虚线的提示,观察患者胸廓。过程中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5.2、检查呼吸脉搏:双指感受颈部动脉情况,双眼注视胸廓,判断十秒钟内颈动脉有无搏动,能否自主呼吸。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6、调整复苏体位,将老年人调整复苏体位,解开老年人衣库;

4.7、胸外按压,操作者现场进行胸外按压前定位,确认按压位置。进行胸外按压。采用交互的方式,操作者自主进行点击按压;

4.7.1、定位:根据语音讲解和虚线提示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4.7.2、按压: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胸外按压的过程。过程中自动局部透视胸腔,能实时看清胸部内部心脏跳动变化,并用虚线提示实时展示按压深度和角度。也可以通过三维剖视视角和透视视角360°旋转查看患者体内状态,清楚地展现人体内部解剖状态的基本信息和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情况。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8、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之前应先清理气道异物。若患者颈部无损伤,可使用仰头抬颏法、双下颌上提法、仰头抬颈法三种方法;如患者颈部有损伤,只能使用双下颌上提法打开患者气道;

4.8.1、仰头抬颏法:按照虚线的角度提示,采用仰头抬颏法90°打开患者气道。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部气道内部情况

4.8.2、双下颌上提法:按照虚线的角度提示,采用双下颌上提法90°打开患者气道。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部气道内部情况

4.8.3、仰头抬颈法:按照虚线的角度提示,采用仰头抬颈法90°打开患者气道。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部气道内部情况

4.9、人工呼吸: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人工呼吸内容,用无菌纱布盖在患者口上捏住伤员鼻子人工呼吸,并根据虚线的提示在每次人工呼吸完的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4.10、AED除颤, 选择正确位置粘贴电极片,根据除颤仪指示进行除颤操作,并继续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循环;

4.11、评估:检查呼吸脉搏、观察胸廓起伏、检查瞳孔、皮肤色泽、肢端回暖、记录时间;

4.11.1、检查呼吸脉搏:再次检查呼吸脉搏,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检查呼吸脉搏内容,过程中可以局部透视看到颈动脉的位置所在,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是否可恢复搏动

4.11.2、观察胸廓起伏: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11.3、检查瞳孔: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检查瞳孔内容,操作者使用手电筒观察患者瞳孔有无变小

4.11.4、皮肤色泽: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11.5、肢端回暖: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11.6、记录时间:语音讲解过程并可360°旋转、缩放场景

4.12、评估:检查无呼吸无脉搏,颈动脉无搏动,复苏失败;

4.13、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分两种情况:复苏成功,复苏失败。复苏成功:整理患者衣裤,调整体位,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失败:继续进行五个按压循环,等待救护车,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4.14、CPR操作成绩单显示操作者的答题情况,每道题的具体得分情况。操作时长判定,操作分数判断。

★5、案例二车祸现场急救(需提供视频佐证)

5.1、情景为十字路口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非机动车司机受伤倒地。路人帮忙拨打120。医护人员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抢救;

5.2、确认现场安全:操作者确认现场安全;

5.3、呼救:呼救救护车、查看时间;

5.4、评估伤情大腿骨折+脾破裂+颈部骨折。点击患者身上在相应部位,展示该部位在状态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5.5、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判断意识状态,操作者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

5.6、调整复苏体位,操作者调整复苏体位,解开患者衣服暴露胸部;

5.7、胸外按压,操作者进行胸外按压前定位,确认按压位置。进行胸外按压,采用虚实结合操作,在真实模拟人身上进行按压,然后同步到电话画面里;

5.8、开放气道,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异物,有分泌物与无分泌物两种随机出现,有分泌物应清除后再进行开放气道;

5.9、人工通气现场,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抢救;

5.10、AED除颤选择正确位置粘贴电极片,根据除颤仪上波形图判断是否需要除颤,并继续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循环;

5.11、评估复苏结果进行首要判断,检查呼吸脉搏,判断颈动脉是否搏动。颈动脉搏动,复苏成功。继续进行其他指征评估:检查瞳孔、口唇面色、指端回暖。颈动脉无搏动,复苏失败;

5.12、整理,搬运四人搬运方法将颈部受伤在患者搬到担架上;

5.13、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分两种情况:复苏成功,复苏失败。复苏成功:整理患者衣裤,调整体位,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失败:继续进行五个按压循环,等待救护车,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5.14、CPR操作成绩单,显示操作者的答题情况,每道题的具体得分情况。操作时长判定,操作分数判断;

5.15、实验报告学生自由填写实验报告内容,并提交到后台。

★6、案例三溺水急救(需提供视频佐证)

6.1、情景为一拉年轻姑娘跳湖自杀,路人帮忙救起并拨打120。医护人员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抢救;

6.2、确认现场安全:确认现场安全;

6.3、判断意识,拍打双肩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

6.4、查看心跳呼吸,检查溺水者呼吸脉搏,评估颈动脉有无搏动;

6.5、查看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撤去围脖,解开衣裤,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分泌物;

6.6、取体位,溺水者侧卧,头朝下。帮助溺水者呕吐。并快速擦干溺水者身体;

6.7、开放气道,快速清理溺水者呼吸道,把水草、杂质、泥沙等杂物清除,让呼吸道通畅;

6.8、人工通气,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抢救;

6.9、胸外按压,操作者进行胸外按压前定位,确认按压位置。进行胸外按压,采用虚实结合操作,在真实模拟人身上进行按压,然后同步到电话画面里;

6.9.1、定位:根据语音讲解和局部透视胸部内部情况找到胸外按压的位置,即在剑突上两指处

6.9.2、按压: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胸外按压的过程。过程中自动局部透视胸腔,能实时看清胸部内部心脏跳动变化,也可以通过三维剖视视角和透视查看患者体内状态,清楚地展现人体内部解剖状态的基本信息和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情况

6.10、人工呼吸:用主场景视角和局部重点的小窗口视角三维虚拟仿真展示人工呼吸内容,用无菌纱布盖在患者口上捏住伤员鼻子人工呼吸,过程中可查看清胸部变化;

6.11、除颤选择正确位置粘贴电极片,判断除颤仪上在波形图,除颤操作;

6.12、评估复苏结果,进行首要判断,检查呼吸脉搏,判断颈动脉是否搏动。颈动脉搏动,复苏成功。继续进行其他指征评估:检查瞳孔、口唇面色、指端回暖。颈动脉无搏动,复苏失败;

6.13、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分两种情况:复苏成功,复苏失败。复苏成功:整理患者衣裤,调整体位,吸氧、连接监护仪、保暖等,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失败:继续进行五个按压循环,等待救护车,转入进一步生命支持;

6.14、CPR操作成绩单,显示操作者的答题情况,每道题的具体得分情况。操作时长判定,操作分数判断。

7、虚实结合CPR模拟人一个:

7.1、全身成年男性,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标准气道开放,实时监测气道开放、按压部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

7.2、具备将传感数据实时接入的功能,支持实时显示按压次数、深度、频率、吹气量等的变化情况;

7.3、在模拟人身上操作可以和虚拟仿真软件同步,并可以透视看到虚拟病人内部器官的变化。

★8、在模拟人身上操作可以和虚拟仿真软件同步,并可以透视看到虚拟病人内部器官的变化。实时显示按压次数、深度、频率、吹起量等的变化情况。

(需提供真人演示虚实结合系统的视频)

9、可选配新生儿急救复苏虚实结合训练系统。

1

3年

******

4

VR一体机头盔

瞳距调节范围:62mm - 72mm;

双眼分辨率:≥4320*2160;

连接方式:Wi-Fi;

屏幕精细度:≥1200ppi;

刷新率:≥90Hz;

电池:内置电池;

视场角:105度;

运行内存:≥8GB

机身存储:≥128GB

2

3000

3年

5

急救VR虚拟仿真软件系统(气管切开术)

1、软件功能:

1.1、本系统完全采用三维仿真技术,所有的三维场景完全模拟真实病房环境和真实情景,为操作者提供完全沉浸式的临床操作。操作者可以使用和现实中一样的各种器械进行交互式操作,对病人进行救治。软件在电脑加载运行,通过手指操作和VR头盔,进行沉浸式的虚拟交互操作;

1.2、可对手术操作的正确度进行判断,正确才能触发操作;

1.3、手指的交互性:可以精确的定位手指的运动从而实现用虚拟双手操控虚拟世界的三维对象,使用双手模拟气管切开术的正确手法来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1.4、系统具备识别手指功能,通过手指进行手法的操作,更加贴近真实的临床护理,学生有真实的参与感与代入感。(而非传统的手指点击按键,只需点击,就能触发下一步的动画,缺少真实的代入,缺少人机交互功能);

1.5、操作者可以在虚拟空间内,任意的走动,弯腰等,360度任意视角查看细节。

2、系统参数:

2.1、操作方法:根据切管切开术操作过程将软件分成了:气管解剖内容、术前准备、体位摆放、洗手、标记切口、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切开气管、固定的操作;

2.2、气管解剖内容:通过3D模型以及拓展知识与图片三者结合外加上实时的语音描述的形式来介绍气管的相关解剖内容;

(需提供真人操作软件的视频佐证)

2.3、术前准备:结合图片以及拓展知识进行术前准备的介绍;

2.4、体位摆放:结合患者体位状态以及拓展知识另外穿插题目的形式进行体位摆放的内容介绍;气管切开术时采取头正中后仰,可在肩部垫枕头;以免伤及颈总动脉并使气管位置变浅,利于显露;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5、洗手:通过交互形式,加深对洗手操作的印象;

2.6、标记切口:根据操作提示,操作者自行进行切口位置的标记的交互操作;气管切开切口位置: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7、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两乳头连线位置;两侧消毒至斜方肌前缘;由切口位置逐渐向外消毒,共消毒三次,每次的消毒范围均小于前一次,第三遍消毒的大小大于洞巾的大小;消毒完毕,按照无菌原则铺巾;根据操作提示,操作者自行进行消毒与铺巾的操作;

★2.8、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将局麻药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来阻滞具体部位的神经末梢产生麻醉作用。注射形成皮丘,沿切口做皮肤浸润麻醉,垂直进针,回抽无血则逐层浸润麻醉气管前组织。根据操作提示,操作者自行进行局部麻醉操作,操作过程中,通过二维的结构剖面图实时观察麻醉位置;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9、切开气管:该软件以直切口为例;切开皮下组织显露颈前肌后,纵行切开白线拉开甲状腺峡部用弯止血钳在峡部和气管间进行分离后,用小钩将峡部向上拉开切开气管环,用尖刀在气管前正中线切开气管的第2~4气管环插入气管套管,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根据操作提示,操作者自行进行整个切管切开的操作;

(需提供真人操作截图佐证并加盖公章)

2.10、固定:检查切口大小合适,无出血放置切口纱,用绳子固定,松紧度以能伸进以手指为宜下端不予以缝合,以免发生皮下气肿;通过操作者选取用物,移动至对应操作部位,切换状态的形式进行该步骤的操作。

1

*****

3年

标签: 虚拟仿真实训 急救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