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中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再创山体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西三中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再创山体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新闻中心消息 6月2日,管道四公司承建的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一次回拖成功,创造了国内大管径、长距离、大落差、复杂地层山体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西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是制约管道全线贯通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中穿越段水平长度为1405米,穿越实长1422.3米,管径1219毫米,管道同时穿越达溪河及山体,地形起伏较大,入土点与出土点相对高差达110米,穿越地层先后经过卵石层、砂岩层、离石黄土3种地层,地质软硬交错,该工程施工难点叠加、风险极大。

四公司达溪河定向钻穿越项目部组织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针对施工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专家针对卵石隔离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论证,制定应对措施。项目团队结合工程实际,成功应用多项技术创新助力工程顺利实施。在复杂工况下采用双钻机作业,减少复杂地质条件扩孔施工风险;优化泥浆配方,改进扩孔器与扶正器的搭配,使其更加适应软硬交错地层的需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合理布置滚轮架、支重堆和发送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工程建设中,项目参建员工始终坚持“攻坚克难、战则必胜”的信念,顶风雪、战严寒,重安全、保生产,以实际行动履行石油管道人的责任与担当。项目部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达溪河定向钻施工 (略) 平凉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为消除严寒带来的隐患,项目部提前研究制订冬季安全施工方案,加强设备安全检查;泥浆系统提前搭建保温棚;重点查看吊装设备旋转、制动、限位等安全设施的完好性。项目部严格按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方式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受控。项目部从施工工艺的选择到设备、材料的使用,都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项目优先采用电动钻机、电动泥浆泵等环保设备,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绿色环保。同时,项目部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控泥浆排量及返浆波动情况,避免泥浆冒失现象;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区域,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通过全体参建员工的日夜拼搏与奋斗,达溪河定向钻穿越一次成功,这不仅为大管径、大落差定向钻穿越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也彰显了管道局在非开挖领域的施工能力。(王翔宇)

** 来源: 责任编辑:
,甘肃,吉安,平凉,中卫

新闻中心消息 6月2日,管道四公司承建的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一次回拖成功,创造了国内大管径、长距离、大落差、复杂地层山体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西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是制约管道全线贯通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中穿越段水平长度为1405米,穿越实长1422.3米,管径1219毫米,管道同时穿越达溪河及山体,地形起伏较大,入土点与出土点相对高差达110米,穿越地层先后经过卵石层、砂岩层、离石黄土3种地层,地质软硬交错,该工程施工难点叠加、风险极大。

四公司达溪河定向钻穿越项目部组织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针对施工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专家针对卵石隔离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论证,制定应对措施。项目团队结合工程实际,成功应用多项技术创新助力工程顺利实施。在复杂工况下采用双钻机作业,减少复杂地质条件扩孔施工风险;优化泥浆配方,改进扩孔器与扶正器的搭配,使其更加适应软硬交错地层的需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合理布置滚轮架、支重堆和发送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工程建设中,项目参建员工始终坚持“攻坚克难、战则必胜”的信念,顶风雪、战严寒,重安全、保生产,以实际行动履行石油管道人的责任与担当。项目部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达溪河定向钻施工 (略) 平凉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为消除严寒带来的隐患,项目部提前研究制订冬季安全施工方案,加强设备安全检查;泥浆系统提前搭建保温棚;重点查看吊装设备旋转、制动、限位等安全设施的完好性。项目部严格按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方式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受控。项目部从施工工艺的选择到设备、材料的使用,都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项目优先采用电动钻机、电动泥浆泵等环保设备,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绿色环保。同时,项目部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控泥浆排量及返浆波动情况,避免泥浆冒失现象;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区域,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通过全体参建员工的日夜拼搏与奋斗,达溪河定向钻穿越一次成功,这不仅为大管径、大落差定向钻穿越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也彰显了管道局在非开挖领域的施工能力。(王翔宇)

** 来源: 责任编辑:
,甘肃,吉安,平凉,中卫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