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学院第十五届“古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院赛选拔赛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举办学院第十五届“古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院赛选拔赛的通知

(略) (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学院决定严格对标赛制改革最新要求, (略) 第十五届“古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略) 第十九届“挑战杯”院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创新放飞梦想 创业成就人生

二、竞赛时间

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浙江农林 (略)

承办单位:学工部·团委、教务部、科研管理部、 (略)

四、参赛对象

在**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 (略) 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五、赛道类别

参照20 (略) 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主体赛、黑科技专项赛和红色专项赛。

六、参赛要求

(一)主体赛

1.参赛资格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截至**日两年以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竟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申报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学生,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别。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B 类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每件作品只能选择以上1个类别中的1个组别参赛。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超过15000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 8000字。

(3)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 (略) 级以上农科 (略) 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 (略) 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同时审核确认。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5)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参赛作品在公示环节,知情公众如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参赛作品如在参赛环节被检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学校不得补报作品。

(6) (略) 级复赛参赛作品在报送时需提交作品正文材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在中国知网的查重报告。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涉及论文、专利、软著但未体现作者名字、排序的需提供参赛成员作为作者及作者排序的相关证明材料;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作者证明、媒体报道等)涉及出现参赛成员名字的需添加下划线标记;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媒体报道、批示协议或合同、查新报告或检测报告等)需体现成果取得时间且取得时间应为截至**日两年以内。

(二)黑科技专项赛

1. 作品内容

作品为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或灵活创新运用科学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

2.申报要求

(1)作品申报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方向。每件作品只能选择1个方向。

(2)作品以视频或者图文形式提交参赛,且获奖作品能够进行现场展示。视频作品包含作品介绍、成果介绍、作品展示等内容,时长3分钟以内,MP4格式,大小200M以内;图文作品包括作品介绍(图文形式)成果介绍(图文形式)、展示图片等内容,5000字以内,1个PDF格式文档,100M以内。成果介绍说明参赛成员参与情况。

(3)参赛团队必须具有作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4)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三)红色专项赛

1.竞赛内容

上好一堂红色课。通过理论宣讲、培训教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延伸阅读辅导材料,深入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论断有深刻认识,树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职业观、事业观。

组建一支实践团。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形成一件好作品。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

开展一次交流营。通过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征文演讲、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讲述实践故事、实践收获,分享当代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国情社情的正确认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红色教材,根据实际搭建“云上展厅”,辐射引导更多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申报要求

(1)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3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

(2)作品以短视频和调研报告形式提交,两者是1件整体作品。短视频MP4格式,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时长5分钟以内,大小200M以内;调研报告PDF格式,5000至10000字之间,大小100M以内。

(3)短视频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

(4)竞赛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六、竞赛申报

(略) 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时部署,要深入挖掘适合用于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红色专项赛的项目和作品,组建团队若干。根据师生比例和学科特色, (略) 作品申报数量,详见下表:

(略) (部)请于**日前将竞赛专项工作联系人名单(附件1)发至电子邮箱:*@*63.com;并于**日前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汇总表(附件2)、参赛申报书(附件3)及申报要求材料、黑科技专项赛项目汇总表(附件4)、参赛申报书(附件5)及申报要求材料、红色专项赛项目汇总表(附件6)、参赛申报书(附件7)及申报要求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63.com),**日前将各赛道项目汇总表纸质版(盖章)一式一份报送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活动中心212),电子版需与纸质版信息一致。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略) (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充分动员并利用指导教师力量,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积极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子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2.建章立制,把握导向。 (略) (部)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同时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衔接,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3.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略) (部)要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认真选拔,确保竞赛圆满成功。要通过持续宣传,在校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未尽事宜,将在各竞赛阶段的补充通知中说明,如有疑问,请联系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于老师,0575-*。(组委会办公室:活动中心212 /电子邮箱:*@*63.com)


学工部·团委

**日


(略) (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学院决定严格对标赛制改革最新要求, (略) 第十五届“古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略) 第十九届“挑战杯”院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创新放飞梦想 创业成就人生

二、竞赛时间

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浙江农林 (略)

承办单位:学工部·团委、教务部、科研管理部、 (略)

四、参赛对象

在**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 (略) 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五、赛道类别

参照20 (略) 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主体赛、黑科技专项赛和红色专项赛。

六、参赛要求

(一)主体赛

1.参赛资格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截至**日两年以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竟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申报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学生,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别。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B 类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每件作品只能选择以上1个类别中的1个组别参赛。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超过15000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 8000字。

(3)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 (略) 级以上农科 (略) 所开具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 (略) 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同时审核确认。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5)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参赛作品在公示环节,知情公众如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参赛作品如在参赛环节被检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学校不得补报作品。

(6) (略) 级复赛参赛作品在报送时需提交作品正文材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在中国知网的查重报告。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涉及论文、专利、软著但未体现作者名字、排序的需提供参赛成员作为作者及作者排序的相关证明材料;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作者证明、媒体报道等)涉及出现参赛成员名字的需添加下划线标记;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媒体报道、批示协议或合同、查新报告或检测报告等)需体现成果取得时间且取得时间应为截至**日两年以内。

(二)黑科技专项赛

1. 作品内容

作品为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或灵活创新运用科学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

2.申报要求

(1)作品申报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方向。每件作品只能选择1个方向。

(2)作品以视频或者图文形式提交参赛,且获奖作品能够进行现场展示。视频作品包含作品介绍、成果介绍、作品展示等内容,时长3分钟以内,MP4格式,大小200M以内;图文作品包括作品介绍(图文形式)成果介绍(图文形式)、展示图片等内容,5000字以内,1个PDF格式文档,100M以内。成果介绍说明参赛成员参与情况。

(3)参赛团队必须具有作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4)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三)红色专项赛

1.竞赛内容

上好一堂红色课。通过理论宣讲、培训教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延伸阅读辅导材料,深入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论断有深刻认识,树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职业观、事业观。

组建一支实践团。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形成一件好作品。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

开展一次交流营。通过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征文演讲、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讲述实践故事、实践收获,分享当代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国情社情的正确认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红色教材,根据实际搭建“云上展厅”,辐射引导更多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申报要求

(1)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3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

(2)作品以短视频和调研报告形式提交,两者是1件整体作品。短视频MP4格式,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时长5分钟以内,大小200M以内;调研报告PDF格式,5000至10000字之间,大小100M以内。

(3)短视频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

(4)竞赛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3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六、竞赛申报

(略) 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时部署,要深入挖掘适合用于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红色专项赛的项目和作品,组建团队若干。根据师生比例和学科特色, (略) 作品申报数量,详见下表:

(略) (部)请于**日前将竞赛专项工作联系人名单(附件1)发至电子邮箱:*@*63.com;并于**日前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汇总表(附件2)、参赛申报书(附件3)及申报要求材料、黑科技专项赛项目汇总表(附件4)、参赛申报书(附件5)及申报要求材料、红色专项赛项目汇总表(附件6)、参赛申报书(附件7)及申报要求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63.com),**日前将各赛道项目汇总表纸质版(盖章)一式一份报送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活动中心212),电子版需与纸质版信息一致。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略) (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充分动员并利用指导教师力量,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积极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子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2.建章立制,把握导向。 (略) (部)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同时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衔接,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3.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略) (部)要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认真选拔,确保竞赛圆满成功。要通过持续宣传,在校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未尽事宜,将在各竞赛阶段的补充通知中说明,如有疑问,请联系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于老师,0575-*。(组委会办公室:活动中心212 /电子邮箱:*@*63.com)


学工部·团委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