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公示
根据《 (略) 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相关要求,现将202 (略) 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项目名称: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具体见附件。
公示期为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和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
特此公示
地址:明德楼217室 (略) 成果管理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略),(略),(略)
邮箱:cjy2001 @http://**
科 (略)
2025年2月11日
附件
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二、提名单位/专家
专家提名项目应公示提名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和学科专业
周济,清华大学, (略) 士/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提名奖种、提名等级
(略)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四、主要完成单位
重庆国际 (略) 、重 (略) 、重庆理工大学、 (略) 、重 (略) 、 (略)
五、主要完成人
黄伟九、江凌、周志明、罗成云、张石强、钟瑶冰、魏泽聪、曾庆文、翟福强、樊振华、韩利雄、罗莎莎、张乾仁、(略)博、高杨
六、项目简介
自然科学奖包含主要研究内容、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技术发明奖包含主要技术内容、授权发明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及效益情况;科技进步奖包含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创新点、知识产权、应用推广及效益。(限1000字)
本项目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经过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与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攻克了超大型玻璃纤维风电叶片用玻璃纤维材料模量低、界面匹配性差、气动与结构耦合设计难、超长柔性叶片制造复杂等关键瓶颈问题,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发明了[SiO2]1-x-MgO-CaO-Al2O3-[RO2]x系列模量达99GPa的玻璃纤维,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首个(略)吨级高模量玻璃纤维示范生产线。
2、开发的纱线张力自适应与高精度排布系统及多级多梯度固化工艺、双腔高压自密封浸胶系统等,开发了国际上首个模量达到68GPa、疲劳M值≥8.5的高可靠性、高速率玻璃纤维增强拉挤板材。
3、创新了超大型叶片主承载结构单元化和族系化设计,提出了大尺寸风电叶片动态抗屈曲稳定性及弯扭耦合设计方法,首次实现了玻璃纤维拉挤片材在100米级风电叶片主梁上的应用,单位重量载荷降低了5%以上,设计效率提高10%。
4、开发了自动化铺层及梁单元模拟设计制造技术,发明了叶根预埋设计及叶片主梁和腹板等关键部件预制成型加工工艺,实现了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一体化柔性集成制造,叶片减重10%,全流程生产制造效率提升20%。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77项,其它知识产权21项,主编国家标准15项,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38篇。
项目成果开发的超大容量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 (略) 国资委发布的 “十大国之重器”,并在远景能源、运达能源、明阳智能和GE BERNOVA等全球顶级知名风电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2022-2024年,该成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七、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支撑材料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 | 一种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以及玻璃纤维 | 中国 | ZL(略).6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李红宾、姚远、杨国云、韩利雄、张聪、宫白江 |
发明专利 | 一种新型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以及玻璃纤维 | 中国 | ZL(略).9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韩利雄、姚远、曾庆文、李炜、刘奇、张聪、樊振华、郝名扬 |
发明专利 |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氧化物颗粒弥散强化铂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中国 | ZL(略).0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杨宗伦、刘伟廷、蒋朝军、 尹伟、周冬运 |
发明专利 | 一种高致密度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中国 | ZL(略).6 | (略) | (略) | 刘兵、黄伟九、骆嘉琪 |
发明专利 | 一种含锰钡白云石连续固溶体晶体及其高温高压合成方法 | 中国 | ZL(略).8 | (略) | (略) | 翟福强、梁文、李璐、陈西浩 |
发明专利 | 一种新型风电叶片主梁、风电叶片 | 中国 | ZL(略).2 | (略) | 重 (略) | 谢磊、张石强、罗莎莎 冯钦、唐雪、谷端 秦梓程、陈千婷、刘谷雨、王洋 |
发明专利 | 一种风电叶片预埋叶根参数化建模及计算分析方法 | 中国 | ZL(略).x | (略) | 重 (略) | 王振刚、张石强、李晓、蒋传鸿、唐雪、谢磊、谷端、袁德宣 |
发明专利 | 一种模块单元化叶片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中国 | ZL(略).2 | (略) | 重 (略) | 蒋传鸿、张石强、熊杰、罗莎莎、向成淑、谷端 |
发明专利 | 变形叶片的三 维蒙皮建模方法及装置 | 中国 | ZL(略).3 | (略) | (略) | 高杨、张志弘、李双虎、徐志良 |
发明专利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气弹稳定性的确方法及装置 | 中国 | ZL(略).1 | (略) | (略) | 高杨、张志弘、李双虎、徐志良 |
根据《 (略) 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相关要求,现将202 (略) 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项目名称: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具体见附件。
公示期为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实名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和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
特此公示
地址:明德楼217室 (略) 成果管理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略),(略),(略)
邮箱:cjy2001 @http://**
科 (略)
2025年2月11日
附件
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二、提名单位/专家
专家提名项目应公示提名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和学科专业
周济,清华大学, (略) 士/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提名奖种、提名等级
(略)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四、主要完成单位
重庆国际 (略) 、重 (略) 、重庆理工大学、 (略) 、重 (略) 、 (略)
五、主要完成人
黄伟九、江凌、周志明、罗成云、张石强、钟瑶冰、魏泽聪、曾庆文、翟福强、樊振华、韩利雄、罗莎莎、张乾仁、(略)博、高杨
六、项目简介
自然科学奖包含主要研究内容、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技术发明奖包含主要技术内容、授权发明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及效益情况;科技进步奖包含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创新点、知识产权、应用推广及效益。(限1000字)
本项目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经过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与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攻克了超大型玻璃纤维风电叶片用玻璃纤维材料模量低、界面匹配性差、气动与结构耦合设计难、超长柔性叶片制造复杂等关键瓶颈问题,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发明了[SiO2]1-x-MgO-CaO-Al2O3-[RO2]x系列模量达99GPa的玻璃纤维,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首个(略)吨级高模量玻璃纤维示范生产线。
2、开发的纱线张力自适应与高精度排布系统及多级多梯度固化工艺、双腔高压自密封浸胶系统等,开发了国际上首个模量达到68GPa、疲劳M值≥8.5的高可靠性、高速率玻璃纤维增强拉挤板材。
3、创新了超大型叶片主承载结构单元化和族系化设计,提出了大尺寸风电叶片动态抗屈曲稳定性及弯扭耦合设计方法,首次实现了玻璃纤维拉挤片材在100米级风电叶片主梁上的应用,单位重量载荷降低了5%以上,设计效率提高10%。
4、开发了自动化铺层及梁单元模拟设计制造技术,发明了叶根预埋设计及叶片主梁和腹板等关键部件预制成型加工工艺,实现了超大型高模量玻璃纤维风电叶片一体化柔性集成制造,叶片减重10%,全流程生产制造效率提升20%。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77项,其它知识产权21项,主编国家标准15项,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38篇。
项目成果开发的超大容量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 (略) 国资委发布的 “十大国之重器”,并在远景能源、运达能源、明阳智能和GE BERNOVA等全球顶级知名风电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2022-2024年,该成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七、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支撑材料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 | 一种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以及玻璃纤维 | 中国 | ZL(略).6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李红宾、姚远、杨国云、韩利雄、张聪、宫白江 |
发明专利 | 一种新型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以及玻璃纤维 | 中国 | ZL(略).9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韩利雄、姚远、曾庆文、李炜、刘奇、张聪、樊振华、郝名扬 |
发明专利 |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氧化物颗粒弥散强化铂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中国 | ZL(略).0 | (略) | 重庆国际 (略) | 杨宗伦、刘伟廷、蒋朝军、 尹伟、周冬运 |
发明专利 | 一种高致密度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中国 | ZL(略).6 | (略) | (略) | 刘兵、黄伟九、骆嘉琪 |
发明专利 | 一种含锰钡白云石连续固溶体晶体及其高温高压合成方法 | 中国 | ZL(略).8 | (略) | (略) | 翟福强、梁文、李璐、陈西浩 |
发明专利 | 一种新型风电叶片主梁、风电叶片 | 中国 | ZL(略).2 | (略) | 重 (略) | 谢磊、张石强、罗莎莎 冯钦、唐雪、谷端 秦梓程、陈千婷、刘谷雨、王洋 |
发明专利 | 一种风电叶片预埋叶根参数化建模及计算分析方法 | 中国 | ZL(略).x | (略) | 重 (略) | 王振刚、张石强、李晓、蒋传鸿、唐雪、谢磊、谷端、袁德宣 |
发明专利 | 一种模块单元化叶片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中国 | ZL(略).2 | (略) | 重 (略) | 蒋传鸿、张石强、熊杰、罗莎莎、向成淑、谷端 |
发明专利 | 变形叶片的三 维蒙皮建模方法及装置 | 中国 | ZL(略).3 | (略) | (略) | 高杨、张志弘、李双虎、徐志良 |
发明专利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气弹稳定性的确方法及装置 | 中国 | ZL(略).1 | (略) | (略) | 高杨、张志弘、李双虎、徐志良 |
重庆
重庆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