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生态环境局马关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马关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要求, (略)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州 (略) (略) 在州 (略) 及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以及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治县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继续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检查、 (略) 罚等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落实执法领域重大法治事件、重要法治文件,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开展,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思想、“一规划两纲要” (略) 党组理论学。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1.深入学法治思想。坚持把学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生态环境安全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组会议学法、理论学法治思想及各类法律法规,全员学法全面推进,特别组织学法治思想专题讲座,主要领导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全方位、各领域持续深化法治思想入脑入心。2024年共开展法治思想专题学,在实战中强本领。一是苦练内功,切实加强执法理论学竞争审查机制,指导督促规范性文件制定印发过程合法合规性,从源头上防止出台违法文件。三是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编制发布生态环境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做好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 (略) 建设的相关工作,更新维护好本单位在县 (略) 站的相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内容,确保群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2024年,主动公开生态环境领域政府信息77条。

(五)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保障。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成立强化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认真执行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的实施,及时发现、反馈并解决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放管服”两手抓,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认真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和《文山州 (略) 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4年本)》明确项目审批类别和权限,对于需要办理环评手续的项目,采取“一对一”模式,联系环评编制单位,督促编制单位确保环评编制质量、加快环评编制进度,对环评编制过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反馈专班研究解决,行政审批“严管与厚爱”结合,推进营商环境“暖心行动”落地落实。2024年,全县共审批建设项目17个,指导 (略) 上备案73个。三是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力度,优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推动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拓展非现场监管方式,健全执法监测、部门协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等工作机制。2024年以重点问题、重点行业 (略) 域为导向,组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略) 范围内重点企业项目环保设施运行、达标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使用、环评和环保“三同时”落实等情况开展了现场监察和“双随机”抽查,督促存在问题企业落实有关环保整改要求。对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 (略) 理。2024年,我局已 (略) 生态环境违法案件8起,其中,不 (略) 罚1起, (略) 罚3起,其余案件正在办理中。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学用结合能力有待提高。日常学衡依法行政和优化营商环境两者矛盾和取舍间办法不多。

(二)执法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多样化、隐藏化的特点。此外,环境污染投诉逐年增多,工作量增大,基层环境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现有人员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与现实工作需求有差距。

(三)生态环境普法力度还需持续加大。对排污单位开展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普法较为全面,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普法还有短板,生态环境普法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增大,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形式、拓宽渠道、讲好生态环境法治故事还有短板。

(四)生态环境执法案件办理机制不顺畅,行政执法案件办结效率低。机构改革后,州 (略) (略) 无执法权限, (略) 委托开展部分行政执法工作,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尚未探索形成高效的运转机制,导致部分案件办理效率低,甚至会出现超时限办理的风险。同时,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录入反复。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后,需要向不同部门开发的各类信息系统录入案件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不联通不共享,相同的信息需要重复3次或者更多次数在不同的系统录入。

三、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强化法治意识培养。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争当学法用法的“排头兵”。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建设和生态环境工作紧密结合,完善相关法治建设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激励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制定年度学法计划,根据工作情况科学安排邀请法学专家、执法专家亲临授课、开设讲座培训等,并探索知识竞赛、执法考试、旁听案件审理、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强化行政执法知识学。二是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实战练兵”这一主线,强化学用结合,以“练精兵、创佳绩、争先进”为目标,把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参 (略) 域实战大练兵活动、重点行业执法比武竞赛等活动,坚持“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执法人员全年、全过程开展执法大练兵,在实战中强本领,在竞赛中提水平,全面提高执法队*素质。健全完善集中、统 (略) 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体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队*规范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和业务工作规范化。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要求, (略)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州 (略) (略) 在州 (略) 及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以及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治县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继续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检查、 (略) 罚等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落实执法领域重大法治事件、重要法治文件,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开展,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思想、“一规划两纲要” (略) 党组理论学。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1.深入学法治思想。坚持把学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生态环境安全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组会议学法、理论学法治思想及各类法律法规,全员学法全面推进,特别组织学法治思想专题讲座,主要领导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全方位、各领域持续深化法治思想入脑入心。2024年共开展法治思想专题学,在实战中强本领。一是苦练内功,切实加强执法理论学竞争审查机制,指导督促规范性文件制定印发过程合法合规性,从源头上防止出台违法文件。三是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编制发布生态环境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做好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 (略) 建设的相关工作,更新维护好本单位在县 (略) 站的相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内容,确保群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2024年,主动公开生态环境领域政府信息77条。

(五)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执法保障。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成立强化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认真执行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的实施,及时发现、反馈并解决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放管服”两手抓,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认真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和《文山州 (略) 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4年本)》明确项目审批类别和权限,对于需要办理环评手续的项目,采取“一对一”模式,联系环评编制单位,督促编制单位确保环评编制质量、加快环评编制进度,对环评编制过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反馈专班研究解决,行政审批“严管与厚爱”结合,推进营商环境“暖心行动”落地落实。2024年,全县共审批建设项目17个,指导 (略) 上备案73个。三是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力度,优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推动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拓展非现场监管方式,健全执法监测、部门协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等工作机制。2024年以重点问题、重点行业 (略) 域为导向,组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略) 范围内重点企业项目环保设施运行、达标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使用、环评和环保“三同时”落实等情况开展了现场监察和“双随机”抽查,督促存在问题企业落实有关环保整改要求。对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 (略) 理。2024年,我局已 (略) 生态环境违法案件8起,其中,不 (略) 罚1起, (略) 罚3起,其余案件正在办理中。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学用结合能力有待提高。日常学衡依法行政和优化营商环境两者矛盾和取舍间办法不多。

(二)执法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多样化、隐藏化的特点。此外,环境污染投诉逐年增多,工作量增大,基层环境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现有人员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与现实工作需求有差距。

(三)生态环境普法力度还需持续加大。对排污单位开展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普法较为全面,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普法还有短板,生态环境普法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增大,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形式、拓宽渠道、讲好生态环境法治故事还有短板。

(四)生态环境执法案件办理机制不顺畅,行政执法案件办结效率低。机构改革后,州 (略) (略) 无执法权限, (略) 委托开展部分行政执法工作,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尚未探索形成高效的运转机制,导致部分案件办理效率低,甚至会出现超时限办理的风险。同时,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录入反复。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后,需要向不同部门开发的各类信息系统录入案件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不联通不共享,相同的信息需要重复3次或者更多次数在不同的系统录入。

三、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强化法治意识培养。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争当学法用法的“排头兵”。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建设和生态环境工作紧密结合,完善相关法治建设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激励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制定年度学法计划,根据工作情况科学安排邀请法学专家、执法专家亲临授课、开设讲座培训等,并探索知识竞赛、执法考试、旁听案件审理、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强化行政执法知识学。二是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实战练兵”这一主线,强化学用结合,以“练精兵、创佳绩、争先进”为目标,把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参 (略) 域实战大练兵活动、重点行业执法比武竞赛等活动,坚持“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执法人员全年、全过程开展执法大练兵,在实战中强本领,在竞赛中提水平,全面提高执法队*素质。健全完善集中、统 (略) 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体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队*规范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和业务工作规范化。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