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夏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我局的法治政府工作坚决贯彻法治思想,全力推进依法行政,竭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努力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的行政执法队(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法治素质、执法能力,为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审批动力,强力服务“四城”建设。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提升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一提政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法治思想等,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二提法治能力。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三提业务能力。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技能,夯实规范执法基础。组织执法人员按时参加“行政执法大讲堂”,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点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测试,引导干部职工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模范用法、坚定护法, (略) 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加大普法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一是在政务大厅各服务窗口和服务台,摆放相关宣传资料,宣传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良好群众基础。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在政务大厅设立海报、电子显示屏、公示栏、咨询台等设施,及时发布涉及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等信息。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 (略) +法治宣传”行动,运用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三)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与审批业务工作同步实施,切实把执法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一是坚决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事前审查、规范事中记录、加强事后公开,及时公示业务动态、工作流程、行政审批结果,将行政审批执法活动完全置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之中。二是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制《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用标准化思维和方法谋划工作、开展业务。2024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377件(含确认21件),其他权力2201件。
(四)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改革落地。
1.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实上级“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部署,协调全县20个成员单位编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研究出台“一件事”具体实施计划,发布夏县首批“一件事”办理事项17项,并有序推进。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线上签发出生医学证明486件,线下签发114件,线上签发率81%。
2.持续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商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企业公积金缴存、银行预约开户等“一站式”服务,实行企业开办“半日结,零收费”,全年共免费为555户新开办企业、297户个体工商户刻制印章,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3.持续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为企业(项目)提供政府统一服务,2024年共受理审批事项249件,办结249件,办结率100%,有效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
4.持续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落地。优化餐饮、便利店、药品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梳理出涉及我县28类行业可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我们已发放8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美容、超市、饭店、便利店、理发、民宿6个行业,有效降低了行业准入成本。
5.持续推进“ (略) +监管”工作。截止2024年11月底,组织各监管单位通过山西省“ (略) +监管”系统共汇聚监管行为数据3277条,监管行为覆盖度为31.51%,监管对象数新增1060条,执法人员报送数新增19条,监管动态信息发布数108条,目录清单共845个,认领率为100%;检查实施清单856条,编制完成率达100%。
(五)完善权责清单,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梳理全县各单位行政执法事项,依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编制发布了《夏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并签署了调整事项审管衔接备忘录。协同编办、 (略) 建立规范有序的乡镇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及时动态调整,做到合法合规。
(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在完善“好差评”、发挥“办不成事”窗口和“(略)监督热线”作用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啄木鸟”监督机制,选聘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和企业家等15名体验官,选取了6个体验点,认真开展“我陪办事群众走流程”“营商环境体验官”和“企业恳谈日”等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 (略) 络,保障行政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七)聚焦问题导向,着力消除“堵点”。全力推进“听民意办实事”项目落实落地,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确定了4方面13类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办理增设停车位、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等4件实事,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有效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努力擦亮“好运办·禹悦办”品牌,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好办”到“办好”的迭代升级,刷新政务服务的“新速度”。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在:一是执法力量不足。目前,我局具备执法证的人员仅有5人( (略) 领导);二是信息互动不够顺畅。执法信息沟通互动有欠缺,审管衔接还有缝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三是政务服务深度还不够。一窗受理的窗口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暂时还未达到无差别受理的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法治思想,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抓牢法治建设这条“生命线”,以法治理念贯穿审批服务改革,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一)不断充实执法力量。积极调配力量,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事业编制同志,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从事部分审批事项,以弥补和充实执法力量。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今年新招两名公务员,将逐步安排他们进行执法考试,取得执法证件,进入执法一线。
(二)强化信息沟通对接。我们要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充分发 (略) 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信息共享。充分运用审管衔接系统,加强与监管部门信息互动,及时将有关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信息和结果同步推送至业务主管部门,实现无缝对接。
(三)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坚持对标一流,围绕打造“五大环境”,聚焦营商环境创优提升活动,进一步巩固企业开办“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改革成果,贯 (略) “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导意见,依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渠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优质衍生服务。不断拓展线下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将咨询导引、帮办代办融为一体,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打造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夏县行政审批 (略)
2025年1月10日
县委、县政府:
我局的法治政府工作坚决贯彻法治思想,全力推进依法行政,竭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努力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的行政执法队(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法治素质、执法能力,为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审批动力,强力服务“四城”建设。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提升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一提政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法治思想等,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二提法治能力。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三提业务能力。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技能,夯实规范执法基础。组织执法人员按时参加“行政执法大讲堂”,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点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测试,引导干部职工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模范用法、坚定护法, (略) 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加大普法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一是在政务大厅各服务窗口和服务台,摆放相关宣传资料,宣传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良好群众基础。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在政务大厅设立海报、电子显示屏、公示栏、咨询台等设施,及时发布涉及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等信息。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 (略) +法治宣传”行动,运用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三)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与审批业务工作同步实施,切实把执法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一是坚决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事前审查、规范事中记录、加强事后公开,及时公示业务动态、工作流程、行政审批结果,将行政审批执法活动完全置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之中。二是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制《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用标准化思维和方法谋划工作、开展业务。2024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377件(含确认21件),其他权力2201件。
(四)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改革落地。
1.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实上级“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部署,协调全县20个成员单位编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研究出台“一件事”具体实施计划,发布夏县首批“一件事”办理事项17项,并有序推进。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线上签发出生医学证明486件,线下签发114件,线上签发率81%。
2.持续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商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企业公积金缴存、银行预约开户等“一站式”服务,实行企业开办“半日结,零收费”,全年共免费为555户新开办企业、297户个体工商户刻制印章,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3.持续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为企业(项目)提供政府统一服务,2024年共受理审批事项249件,办结249件,办结率100%,有效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
4.持续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落地。优化餐饮、便利店、药品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梳理出涉及我县28类行业可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我们已发放8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美容、超市、饭店、便利店、理发、民宿6个行业,有效降低了行业准入成本。
5.持续推进“ (略) +监管”工作。截止2024年11月底,组织各监管单位通过山西省“ (略) +监管”系统共汇聚监管行为数据3277条,监管行为覆盖度为31.51%,监管对象数新增1060条,执法人员报送数新增19条,监管动态信息发布数108条,目录清单共845个,认领率为100%;检查实施清单856条,编制完成率达100%。
(五)完善权责清单,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梳理全县各单位行政执法事项,依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编制发布了《夏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并签署了调整事项审管衔接备忘录。协同编办、 (略) 建立规范有序的乡镇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及时动态调整,做到合法合规。
(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在完善“好差评”、发挥“办不成事”窗口和“(略)监督热线”作用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啄木鸟”监督机制,选聘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和企业家等15名体验官,选取了6个体验点,认真开展“我陪办事群众走流程”“营商环境体验官”和“企业恳谈日”等活动,构建多层次、全方 (略) 络,保障行政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七)聚焦问题导向,着力消除“堵点”。全力推进“听民意办实事”项目落实落地,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确定了4方面13类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办理增设停车位、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等4件实事,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有效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努力擦亮“好运办·禹悦办”品牌,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好办”到“办好”的迭代升级,刷新政务服务的“新速度”。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在:一是执法力量不足。目前,我局具备执法证的人员仅有5人( (略) 领导);二是信息互动不够顺畅。执法信息沟通互动有欠缺,审管衔接还有缝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三是政务服务深度还不够。一窗受理的窗口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暂时还未达到无差别受理的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法治思想,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抓牢法治建设这条“生命线”,以法治理念贯穿审批服务改革,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一)不断充实执法力量。积极调配力量,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事业编制同志,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从事部分审批事项,以弥补和充实执法力量。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今年新招两名公务员,将逐步安排他们进行执法考试,取得执法证件,进入执法一线。
(二)强化信息沟通对接。我们要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充分发 (略) 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信息共享。充分运用审管衔接系统,加强与监管部门信息互动,及时将有关审批服务事项办理信息和结果同步推送至业务主管部门,实现无缝对接。
(三)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坚持对标一流,围绕打造“五大环境”,聚焦营商环境创优提升活动,进一步巩固企业开办“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改革成果,贯 (略) “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导意见,依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渠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优质衍生服务。不断拓展线下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将咨询导引、帮办代办融为一体,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打造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夏县行政审批 (略)
2025年1月10日
山西
山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